[不可碰触的年华]读后感

感读赵炳鑫老师的散文集《不可碰触的年华》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曹丕如是说。

确乎,人生如寄。人生,寄于襁褓中的呀呀碎语,寄于懵懂的时光,寄于浮动的青春,寄于成长的年华,寄于易老的岁月;也同时寄于繁华的年代,喧嚣的尘世,茫茫的人群;寄于每一个或明或暗的角落。

是夜,捧读赵炳鑫老师的散文集《不可碰触的年华》,眼睛、双足和心灵似乎都有了漫步之处。在越来越年长的日子里,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洗礼,实在是难得一遇。

这个中年人,在文学的边缘,与沉思、孤独为伍;在人生的路上,拈花微笑,观赏风景;不再有玫瑰色的梦,不允许再让年华虚度;多情又含蓄的思绪中,常常裹挟着亲情、友情、爱情、故土情,夹杂着几分惆怅,几分忧伤,几分孤寂;但是仍然在重圧之下时时睁大眼睛,不失时机地校正理想的航线,抚慰受伤的心灵,聚集生命的激光,向着属于自已的目标艰苦跋踄。

读《不可碰触的年华》时始终有这样的印象:躺在一间可能属于自己的小小茅屋中,仿佛看见一座无比巨大的城堡正自天际飘忽而过。作者经历了故乡这片苦土上的岁月与人生,用笔细细地描绘着关于乡情、亲情、爱情、孤情的感怀,关于西海固的故土风俗、人情冷暖,关于自然的、历史的、传统的、现代的、人文的、遥远的、近切的&&点点滴滴,边边角角。 他以他执著的殉道般精神,华丽的孤独,惆怅的思念,顺其自然的心态,随遇而安的机缘,看尽着人间酸辣,写尽着人生苦甜。

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苦涩、苦焦、苦痛是人们默认的最基本的字眼:高高的山峁上一道道黄绿相间的庄稼,低低的山梁间一个个耐得干旱、甘于寂寞的家园,一个苦甲天下的名声,一个真真切切、令人落泪的故乡;作者把绝大多数的笔墨落在了为之难忘也最充满情愫的故土西海固。

诗书传家久,忠厚继世长。贫困里成长起来的文人,用散文的形式,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一个文字中的西海固,也看到一个精神层面上的西海固;看见了用文字演绎着艰涩苍凉的人生,也感悟到用笔端抒写着如果我是一条河,就让我悄悄流向西海固&&般的热爱和眷恋。

贫困也造就了这里的山民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些苦过来的日子,它使我在逆境中不气馁,在顺境里少浮躁,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珍视自己的拥有(《关于贫穷》)。许是同样感受过故土亲人生存的艰难与不易,同样感动于乡民的心性的纯朴与善良;黑白文字间思想被放逐在文字之间,用虔诚的心灵体会,竟然发现,那些冷峻凝重的人生感悟碰触着灵魂,自己的心灵也被感动与震憾着。

一路读下去,感动他最诚挚的真情,探寻着他苦涩的世界,感受他多情优柔的思绪和悲悯良善的心境;感染着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守心灵的执着,除了文字之外油然而生敬佩之心:在同严峻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造就了西海固人的粗矿与豪放,但在坚毅刚强的背后,是生存的苦痛与辛酸&&我的心灵便别被西海固那焦躁不安的土地困扰得无法安宁。面对她那雄浑中的苍凉,质朴中的贫瘠,给予中显示的无奈,我的心跌进一种无言的沉默和思索中。没有什么样的感动比这里生命的挣扎更能感动的了。那背负重扼、肩跳日月的臂膀,那

同灾难和贫穷抗争的坚韧如刚的脊梁&&常常激荡起我关于人生平凡与伟大的种种思索。(《西海固散墨》)

贫瘠的故乡,所幸白山和黄土仍在,明月仍在,他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故乡,原本就是一个透着温暖洋溢着温馨的字眼。足迹无论留在何处,总是在内心深处热切地把它向往。在他意识里,从儿时的懵懂延续到人生旅程的结束,故乡,都将会是一个永远不会忘怀的地方。

家园/你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滴眼泪/我思念你如同思念我/心灵中的爱人/用一生作注/在流浪的日子里/用文火把你熬成药引/抚慰自己所有的伤痛。对故乡和亲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底层劳动人民苦难的悲悯情怀弥漫在他的绝大多数篇章,很多时候,那些饱蘸血脉亲情的温情而又感伤的文字里,把人世间最凝重最美好的情愫化作涓涓溪流,直抵读者内心,温润着柔软着日渐冷漠坚硬的心田。

他写乡情,写风景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写风土人情,写乡党亲人,叙事抒情,感悟感怀,朴实的文字里浸泡着浓浓的情感。有对故土贫困的无奈与感叹,有对亲人的理解与牵挂,还有对人生的思索与追问:在冬日严寒里,捡一些柴禾,燃一盆漫火,置于炕头,沏上罐罐茶,而我就与他面对面盘腿坐在温暖的火炕,听他絮絮道来人生的苦辣酸甜,岁月的艰辛悠长,再一同品那冬天里酽酽的温馨。读来温暖亲切,细碎绵长。

一位哲人说过:乡情能够产生一种无穷的力量,可以使失望产生新的希望,可以使绝望产生新的寄托。作为一个西海固的儿子,贫穷而厚朴的西海固是衣食父母,更是他的精神家园。于是他总是怀着一颗慈善的人道主义情怀来书写,温馨感人流溢于笔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不是浅薄的伤感,而是悲天悯人的仁慈和宁静淡远的高致&&

当榆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苦涩乡情永在,一如既往。

人的生命应该是丰盛而有缺陷的,缺陷是灵魂的出口。

更为难得的是,无论身居偏远还是久居闹市,他都能够坚守心灵的孤独,不断于文字之间寻找心灵上的自我完善;坚守自己内心的执着,将一份孤寂的感受视为琼浆玉液,在寂静的夜晚,独守心灵一隅自斟自酌,观赏着风景,记录着心灵。

他如是的比喻自己和文学的关系:文学是我的妻子,医学是我的情人,音乐是我的朋友。由此,那些抒情写意、咏志遣怀的作品,理性而成熟,字里行间里对西海固挥之不去的眷恋和忧伤、对现代都市心理上的疏离与逃避,以及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气息。

似乎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他把孤独的岁月守望成一曲忧伤的咏叹调,温婉细腻,韵味悠长的文字,短小、真实、生动的文字,流露着他涉猎的广泛和睿智的思想亮点。这个偏爱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酷爱文学的人,在用略带忧伤的笔不经意地带你走进他丰富广袤的内心世界,让你与他同苦同甜。如《心之咏》《让灵魂放生》《乡间月色真好》《关于孤独》《乡村情感》《独对秋风》《渴望雪塬里的故乡》《城市难为家》《故乡的四季》《永远的故土》《家乡的雪》《西海固散墨》《一个城市边缘人的心情》&&

现在想来,用诗意的栖居来形容我在白城4年的生活,在精神层面应当是妥贴的。那时,我周围的人读书的已经没有了,在他们顶多只能说是翻翻报纸。我的同事大多都是本乡的干部,早出晚归,操持家务和应付工作,那是他们全部的时间,他们的生活是很现实的,谁还想着读书那当子事?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在他的《岁月与性情》一书里的话:尽管久居僻地,我还是勉力发奋,不让自己颓败下去。在这种环境中,不知有多少人沉沦了。想到这一点,还是可以聊以自慰的。

滚滚红尘里,当他脱下疲惫的伪装,拂却心灵的浮华,静然独处时,孤独便飘然而临。在

苦涩中品味曾经的坎坷和往日的崎岖,以一颗淡薄、平静的心,闲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云卷云舒,荣辱不惊。此时,他独守窗前,看幽花随风摇曳,望行人步履匆匆,那种心如止水的悠闲总让人感动。

因为受以尼采、叔本华、荣格等为代表的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中的唯意志主义的影响深,他的人生观也是一种具有深刻悲凉色彩的人生观。因此,他的灵魂是忧郁的,他的哲学是宿命的。这也是他的大多数作品虽然描写温情但仍被感伤的气息所笼罩的原由了。通过与先哲的思想和智慧的交流,他摆脱了对身外之物欲求的挣扎,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觅到了自己思想的大化之境。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得感谢生活的是,生活本身给了我十分丰富的生命体验,让我能够正视苦难并把苦难研磨成生命的阳光,当作人生的细节去思考和书写。人生是一个博大的意境,要全面去阐释它,已不可能,我能做到的是去做有限的追问,去做微不足道的感悟,它对我已经足够了。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甘之如饴。恰如一杯故乡甜甜的甜胚子,沁人心脾。

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他的文集里与爱情有关的作品,首当其冲的就是《不可碰触的年华》,一个伤情的故事。因为贫困,作者失去了他志趣相投的理想爱人。年华的不可碰触,原在于经济的困顿,导致了无法弥补的人生缺憾,那种无奈和悲情,确是通彻心扉而不忍多去碰触的。

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他带着往昔的感情色彩,抒写着或爱或恨或浓或淡或长或短的情感。当想念着一个人时,便觉得在极深极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颤动,若隐若现,欲升还沉。

《红围巾,我无法忘记》《李红,也许你不该走》等篇章流露的是对年少时几段美好而朦胧情愫的怀念。当想念滑过生命的那些人时,所有的爱怨都蒙上一层淡淡的晕光。透过晕光,爱和怨都化做一种体验生命的深广的欣慰了。

人生可以比作任何东西,只要想得出,而且能说得清楚,都可以。他羞羞答答地写妻子第一次对他说谢谢,他充满幸福感地回味结婚要房子,他仍然不可释怀地回忆那个叫杏的初恋乡村女子。

那些酸涩的爱情,恰如一枚枚酸溜溜,在思念的枝头摇曳&&

辣,必须承认,这种味道不好形容,因为至今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义给它。但可以确信的是,当一种味道达至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成为辣。

从贫瘠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从救死扶伤的医生到传道授业的高校老师,他经历了人生境遇的巨大转折与心智的煎熬和磨合。他的杂文和书评里,不难看出他从曾经的苦闷彷徨到后来淡定从容的艰难穿越。

透过文集,能看出他对人对书的好恶爱憎,能领略到他语言的精谨、逻辑的严密,甚至能仰望到他思想的高度,触摸到他灵魂的深刻。

他有出世之志,亦有入世之情;有志在林泉却也胸怀廊庙,于热闹中着一双冷眼,于冷落处存一颗热心。《贪官何以贪》《贪欲之悲》《由〈观腐’不语非君子〉一文说开》《官德,为官之本》《爱名者’的悲哀》《哭泣之笔再触三农’--读〈中国农民调查〉》&&这些或针砭时弊或触动人心的杂文,既反映出他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也有着悲天悯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情怀。

无论是回望家园、边缘杂感还是书香余韵,他都是从城市边缘人的视角,审视自我、安放灵魂。用极具锋芒和张力的语言直指无法规避的社会问题,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

辛辣的感觉,应该是不会被轻易忘记的。

在全息透视下,我们欣然看到一种已然走出自怨自艾小资情怀的文人,也看到又一个视角宽阔、思想深邃、启迪心智的知识分子,更看到了一位文学苦旅者孤独攀登的身影。 他的本意是做好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男人,一个读书人,一个孜孜不倦的追寻者&&

他谦逊随和、正直善良、坚韧执著、宽厚恬淡、细心坚韧;平视而不仰视,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那种人群里的孤独,骨子里的清高,心弦独奏着的忧郁,寻觅知音的守望&&

带着娴熟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沧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就拾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热辣辣的,使向往与生命同在。 屡屡尝受向往的甘辛,一任瓣瓣心花伴随向往的时序更迭,萌发飘落,飘落萌发。

感读赵炳鑫老师的散文集《不可碰触的年华》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曹丕如是说。

确乎,人生如寄。人生,寄于襁褓中的呀呀碎语,寄于懵懂的时光,寄于浮动的青春,寄于成长的年华,寄于易老的岁月;也同时寄于繁华的年代,喧嚣的尘世,茫茫的人群;寄于每一个或明或暗的角落。

是夜,捧读赵炳鑫老师的散文集《不可碰触的年华》,眼睛、双足和心灵似乎都有了漫步之处。在越来越年长的日子里,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洗礼,实在是难得一遇。

这个中年人,在文学的边缘,与沉思、孤独为伍;在人生的路上,拈花微笑,观赏风景;不再有玫瑰色的梦,不允许再让年华虚度;多情又含蓄的思绪中,常常裹挟着亲情、友情、爱情、故土情,夹杂着几分惆怅,几分忧伤,几分孤寂;但是仍然在重圧之下时时睁大眼睛,不失时机地校正理想的航线,抚慰受伤的心灵,聚集生命的激光,向着属于自已的目标艰苦跋踄。

读《不可碰触的年华》时始终有这样的印象:躺在一间可能属于自己的小小茅屋中,仿佛看见一座无比巨大的城堡正自天际飘忽而过。作者经历了故乡这片苦土上的岁月与人生,用笔细细地描绘着关于乡情、亲情、爱情、孤情的感怀,关于西海固的故土风俗、人情冷暖,关于自然的、历史的、传统的、现代的、人文的、遥远的、近切的&&点点滴滴,边边角角。 他以他执著的殉道般精神,华丽的孤独,惆怅的思念,顺其自然的心态,随遇而安的机缘,看尽着人间酸辣,写尽着人生苦甜。

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苦涩、苦焦、苦痛是人们默认的最基本的字眼:高高的山峁上一道道黄绿相间的庄稼,低低的山梁间一个个耐得干旱、甘于寂寞的家园,一个苦甲天下的名声,一个真真切切、令人落泪的故乡;作者把绝大多数的笔墨落在了为之难忘也最充满情愫的故土西海固。

诗书传家久,忠厚继世长。贫困里成长起来的文人,用散文的形式,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一个文字中的西海固,也看到一个精神层面上的西海固;看见了用文字演绎着艰涩苍凉的人生,也感悟到用笔端抒写着如果我是一条河,就让我悄悄流向西海固&&般的热爱和眷恋。

贫困也造就了这里的山民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些苦过来的日子,它使我在逆境中不气馁,在顺境里少浮躁,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珍视自己的拥有(《关于贫穷》)。许是同样感受过故土亲人生存的艰难与不易,同样感动于乡民的心性的纯朴与善良;黑白文字间思想被放逐在文字之间,用虔诚的心灵体会,竟然发现,那些冷峻凝重的人生感悟碰触着灵魂,自己的心灵也被感动与震憾着。

一路读下去,感动他最诚挚的真情,探寻着他苦涩的世界,感受他多情优柔的思绪和悲悯良善的心境;感染着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守心灵的执着,除了文字之外油然而生敬佩之心:在同严峻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造就了西海固人的粗矿与豪放,但在坚毅刚强的背后,是生存的苦痛与辛酸&&我的心灵便别被西海固那焦躁不安的土地困扰得无法安宁。面对她那雄浑中的苍凉,质朴中的贫瘠,给予中显示的无奈,我的心跌进一种无言的沉默和思索中。没有什么样的感动比这里生命的挣扎更能感动的了。那背负重扼、肩跳日月的臂膀,那

同灾难和贫穷抗争的坚韧如刚的脊梁&&常常激荡起我关于人生平凡与伟大的种种思索。(《西海固散墨》)

贫瘠的故乡,所幸白山和黄土仍在,明月仍在,他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故乡,原本就是一个透着温暖洋溢着温馨的字眼。足迹无论留在何处,总是在内心深处热切地把它向往。在他意识里,从儿时的懵懂延续到人生旅程的结束,故乡,都将会是一个永远不会忘怀的地方。

家园/你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滴眼泪/我思念你如同思念我/心灵中的爱人/用一生作注/在流浪的日子里/用文火把你熬成药引/抚慰自己所有的伤痛。对故乡和亲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底层劳动人民苦难的悲悯情怀弥漫在他的绝大多数篇章,很多时候,那些饱蘸血脉亲情的温情而又感伤的文字里,把人世间最凝重最美好的情愫化作涓涓溪流,直抵读者内心,温润着柔软着日渐冷漠坚硬的心田。

他写乡情,写风景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写风土人情,写乡党亲人,叙事抒情,感悟感怀,朴实的文字里浸泡着浓浓的情感。有对故土贫困的无奈与感叹,有对亲人的理解与牵挂,还有对人生的思索与追问:在冬日严寒里,捡一些柴禾,燃一盆漫火,置于炕头,沏上罐罐茶,而我就与他面对面盘腿坐在温暖的火炕,听他絮絮道来人生的苦辣酸甜,岁月的艰辛悠长,再一同品那冬天里酽酽的温馨。读来温暖亲切,细碎绵长。

一位哲人说过:乡情能够产生一种无穷的力量,可以使失望产生新的希望,可以使绝望产生新的寄托。作为一个西海固的儿子,贫穷而厚朴的西海固是衣食父母,更是他的精神家园。于是他总是怀着一颗慈善的人道主义情怀来书写,温馨感人流溢于笔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不是浅薄的伤感,而是悲天悯人的仁慈和宁静淡远的高致&&

当榆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苦涩乡情永在,一如既往。

人的生命应该是丰盛而有缺陷的,缺陷是灵魂的出口。

更为难得的是,无论身居偏远还是久居闹市,他都能够坚守心灵的孤独,不断于文字之间寻找心灵上的自我完善;坚守自己内心的执着,将一份孤寂的感受视为琼浆玉液,在寂静的夜晚,独守心灵一隅自斟自酌,观赏着风景,记录着心灵。

他如是的比喻自己和文学的关系:文学是我的妻子,医学是我的情人,音乐是我的朋友。由此,那些抒情写意、咏志遣怀的作品,理性而成熟,字里行间里对西海固挥之不去的眷恋和忧伤、对现代都市心理上的疏离与逃避,以及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气息。

似乎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他把孤独的岁月守望成一曲忧伤的咏叹调,温婉细腻,韵味悠长的文字,短小、真实、生动的文字,流露着他涉猎的广泛和睿智的思想亮点。这个偏爱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酷爱文学的人,在用略带忧伤的笔不经意地带你走进他丰富广袤的内心世界,让你与他同苦同甜。如《心之咏》《让灵魂放生》《乡间月色真好》《关于孤独》《乡村情感》《独对秋风》《渴望雪塬里的故乡》《城市难为家》《故乡的四季》《永远的故土》《家乡的雪》《西海固散墨》《一个城市边缘人的心情》&&

现在想来,用诗意的栖居来形容我在白城4年的生活,在精神层面应当是妥贴的。那时,我周围的人读书的已经没有了,在他们顶多只能说是翻翻报纸。我的同事大多都是本乡的干部,早出晚归,操持家务和应付工作,那是他们全部的时间,他们的生活是很现实的,谁还想着读书那当子事?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在他的《岁月与性情》一书里的话:尽管久居僻地,我还是勉力发奋,不让自己颓败下去。在这种环境中,不知有多少人沉沦了。想到这一点,还是可以聊以自慰的。

滚滚红尘里,当他脱下疲惫的伪装,拂却心灵的浮华,静然独处时,孤独便飘然而临。在

苦涩中品味曾经的坎坷和往日的崎岖,以一颗淡薄、平静的心,闲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云卷云舒,荣辱不惊。此时,他独守窗前,看幽花随风摇曳,望行人步履匆匆,那种心如止水的悠闲总让人感动。

因为受以尼采、叔本华、荣格等为代表的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中的唯意志主义的影响深,他的人生观也是一种具有深刻悲凉色彩的人生观。因此,他的灵魂是忧郁的,他的哲学是宿命的。这也是他的大多数作品虽然描写温情但仍被感伤的气息所笼罩的原由了。通过与先哲的思想和智慧的交流,他摆脱了对身外之物欲求的挣扎,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觅到了自己思想的大化之境。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得感谢生活的是,生活本身给了我十分丰富的生命体验,让我能够正视苦难并把苦难研磨成生命的阳光,当作人生的细节去思考和书写。人生是一个博大的意境,要全面去阐释它,已不可能,我能做到的是去做有限的追问,去做微不足道的感悟,它对我已经足够了。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甘之如饴。恰如一杯故乡甜甜的甜胚子,沁人心脾。

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他的文集里与爱情有关的作品,首当其冲的就是《不可碰触的年华》,一个伤情的故事。因为贫困,作者失去了他志趣相投的理想爱人。年华的不可碰触,原在于经济的困顿,导致了无法弥补的人生缺憾,那种无奈和悲情,确是通彻心扉而不忍多去碰触的。

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他带着往昔的感情色彩,抒写着或爱或恨或浓或淡或长或短的情感。当想念着一个人时,便觉得在极深极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颤动,若隐若现,欲升还沉。

《红围巾,我无法忘记》《李红,也许你不该走》等篇章流露的是对年少时几段美好而朦胧情愫的怀念。当想念滑过生命的那些人时,所有的爱怨都蒙上一层淡淡的晕光。透过晕光,爱和怨都化做一种体验生命的深广的欣慰了。

人生可以比作任何东西,只要想得出,而且能说得清楚,都可以。他羞羞答答地写妻子第一次对他说谢谢,他充满幸福感地回味结婚要房子,他仍然不可释怀地回忆那个叫杏的初恋乡村女子。

那些酸涩的爱情,恰如一枚枚酸溜溜,在思念的枝头摇曳&&

辣,必须承认,这种味道不好形容,因为至今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义给它。但可以确信的是,当一种味道达至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成为辣。

从贫瘠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从救死扶伤的医生到传道授业的高校老师,他经历了人生境遇的巨大转折与心智的煎熬和磨合。他的杂文和书评里,不难看出他从曾经的苦闷彷徨到后来淡定从容的艰难穿越。

透过文集,能看出他对人对书的好恶爱憎,能领略到他语言的精谨、逻辑的严密,甚至能仰望到他思想的高度,触摸到他灵魂的深刻。

他有出世之志,亦有入世之情;有志在林泉却也胸怀廊庙,于热闹中着一双冷眼,于冷落处存一颗热心。《贪官何以贪》《贪欲之悲》《由〈观腐’不语非君子〉一文说开》《官德,为官之本》《爱名者’的悲哀》《哭泣之笔再触三农’--读〈中国农民调查〉》&&这些或针砭时弊或触动人心的杂文,既反映出他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也有着悲天悯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情怀。

无论是回望家园、边缘杂感还是书香余韵,他都是从城市边缘人的视角,审视自我、安放灵魂。用极具锋芒和张力的语言直指无法规避的社会问题,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

辛辣的感觉,应该是不会被轻易忘记的。

在全息透视下,我们欣然看到一种已然走出自怨自艾小资情怀的文人,也看到又一个视角宽阔、思想深邃、启迪心智的知识分子,更看到了一位文学苦旅者孤独攀登的身影。 他的本意是做好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男人,一个读书人,一个孜孜不倦的追寻者&&

他谦逊随和、正直善良、坚韧执著、宽厚恬淡、细心坚韧;平视而不仰视,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那种人群里的孤独,骨子里的清高,心弦独奏着的忧郁,寻觅知音的守望&&

带着娴熟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沧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就拾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热辣辣的,使向往与生命同在。 屡屡尝受向往的甘辛,一任瓣瓣心花伴随向往的时序更迭,萌发飘落,飘落萌发。


相关内容

  •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1000字
  •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1000字 什么我会选择这本书来读呢?也许是因为那六个字,那深深嵌进我内心深处的逝去的年华,教我无法转移视线.这本书我其实并没有读完,所以这篇文章可以暂且算为它的"读中感".普鲁斯特睿智的思想在我头脑中不断反射和共振,让我的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 ...

  • 革命故事读后感
  • 革命故事读后感(一) 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 ...

  •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体的长篇小说集,收入了法国作家M·普鲁斯特的数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一部充满社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堪称法国传统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 ...

  • 草样年华读后感
  • 小柯推荐我的<草样年华>,而且再三让我认真去看,说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草样年华,一个青春的故事,就如一幅画面,画得边角有一些已经成为碎片,似乎寓意着某段时光的离去.从中感到颓废的生活,为里面的邱飞和周舟悲哀,悲哀他们的爱为何不能走到最后.瞬间让我想起了小柯,也想起了一首歌.我们之间 ...

  • 法制报告会听后感4篇
  • 4月20日,我参加了"高桥初中法制报告会".在这场报告会上,我深受启发. 老师给我们讲了三个事例. 第一个是:xx年12月的"三人分尸"事件.在这五个人中,有四个女孩,最小的也只有16岁,五个人都是在校或辍学的.他们在一个人的家中把另一个女孩杀死并分尸了. 在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500字
  • 文/陈雨桐 前些天,我读了一本好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小说中的保尔就是作家本人.小说讲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他只读了三年学,就被迫弃学打工,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年仅十四岁的他自愿加入了红军,参加过各种战 ...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
  • 文/宋新宇 最近,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光明与声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成全中,海伦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 ...

  • 重返十七岁观后感
  • <重返十七岁>观后感 人生的转折点,每一次,你选对了多少? 当我们年华逝去,你是否还会再去感叹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错误,并且后悔万分? 高中时期的迈克英俊潇洒,球技一流,即将得到全额奖学金上大学,还有个校花级的女友,此时的他简直就是风华正茂,前途不可限量. 比赛休息时,一个不祥的消息打破了 ...

  • 和读后感
  • 450000河南郑州第八中学胡梦佳 1816年,就在简·奥斯丁辞世的前一年,夏洛蒂·勃朗特在英匡北部乡村的一个牧师家庭出生了. 简·奥斯丁与夏洛蒂·勃朗特,这两位生活在同一国度.几乎处于同一时期.集才华与智慧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因创造了伊丽莎白·本内特与简·爱这两个著名的文学形象而在文学史上奠定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