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基本知识

规避潜在风险, 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安全目标

总的核安全目标: 总的核安全目标:

在核动力厂中建立并保持对放射性危害的有效 防 以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危害。 御,以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危害。

总的核安全目标由辐射防护目标和技术安全 目标所支持

这两个目标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这两个目标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技术措施与管 理性和程序性措施一起保证对电离辐射危害的防 御。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6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核电厂的基本安全功能

1. 反应性控制 2. 余热排出 3. 放射性包容

2008/11/27

反应堆功率可控 (包括:停堆) 包括:停堆) 燃料有效冷却 放射性无泄漏

核安全培训教材 9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核动力厂的风险水平

风险 = 事件发生的概率 × 事件的后果 美国核管会在其安全目标的政策声明中提出:

• 由于核电厂运行导致其周围居民立即死亡的风险不超 过所有可能导致其死亡的社会风险的千分之一; 过所有可能导致其死亡的社会风险的千分之一; • 由于核电厂运行导致其周围居民患癌症的风险不超过 所有可能导致其患癌症的社会风险的千分之一。 所有可能导致其患癌症的社会风险的千分之一。

研究表明,核电厂的大规模放射性释放频率低于 研究表明, 10-6/堆·年 即可满足这两个风险指标。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0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贯彻于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 概念贯彻于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 织、人员行为或设计有关的方面,以保证这些活动均 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 置于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 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 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在整个设计和运 行中贯彻纵深防御, 行中贯彻纵深防御,以便对由厂内设备故障或人员活 动及厂外事件等引起的各种瞬变、 动及厂外事件等引起的各种瞬变、预计运行事件及事 故提供多层次的保护。 故提供多层次的保护。 应用于核动力厂的设计, 纵深防御概念应用于核动力厂的设计,提供一系列多 层次的防御(固有特性、设备及规程), ),用以 层次的防御(固有特性、设备及规程),用以防止事 故并在未能防止事故时保证提供适当的保护。 我国的核安全法规( 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 我国的核安全法规(HAF102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 要求核电厂必须具有5层纵深防御的措施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1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第一层次防御的目的是防止偏离正常运行及防止系统失 效。 第二层次防御的目的是检

测和纠正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以防止预计运行事件升级为事故工况。 以防止预计运行事件升级为事故工况。 设置第三层次防御是基于以下假定:尽管极少可能,某 是基于以下假定:尽管极少可能, 些预计运行事件或假设始发事件的升级仍有可能未被前 一层次防御所制止,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事件。 一层次防御所制止,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事件。 第四层次防御的目的是针对设计基准可能已被超过的严 并保证放射性释放保持在尽实际可能的低。 重事故的,并保证放射性释放保持在尽实际可能的低。 第五层次防御,即最后层次防御的目的是减轻可能由事 故工况引起潜在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的放射性后果。 故工况引起潜在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的放射性后果。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2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在核电厂中的另一个典 型应用是多道屏障: 型应用是多道屏障:

第一道屏障∶燃料基体(二氧化铀陶瓷芯块) 第一道屏障∶燃料基体(二氧化铀陶瓷芯块) 第二道屏障∶燃料元件包壳(锆合金) 第二道屏障∶燃料元件包壳(锆合金) 第三道屏障∶ 第三道屏障∶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 第四道屏障∶ 第四道屏障∶安全壳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3

第一、二道屏障-核燃料芯块和核燃料组件包壳 核燃料组件

第一道屏障 燃料芯块

第二道屏障 锆合金包壳 铀燃料与 放射性裂 变产物藏 在燃料棒 的锆合金 包壳内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4

核反应堆堆芯示意图

反应堆压力容器 装卸料机

燃料组件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5

第 三 道 屏 障

2008/11/27

燃料组件包容在20cm 燃料组件包容在20cm 燃料组件包容在20cm 燃料组件包容在20cm 厚的压力容器内, 厚的压力容器内,压 厚的压力容器内, 厚的压力容器内,压 力容器与反应堆冷却 力容器与反应堆冷却 剂系统(一回路) 剂系统(一回路)压 剂系统(一回路) 剂系统(一回路)构 力边界部件构成防止 成防止放射性泄漏的 放射性泄漏的第三道 第二道屏障。 第二道屏障。 屏障。 屏障。

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 稳压器

第三道屏障 反应堆冷却剂系 统压力边界

一体化 堆顶结 构 反应堆 冷却剂 管道热 管段

核安全培训教材

反应堆压 力容器

安注接 管嘴

反应堆 冷却剂 反 应 堆 冷 循环泵 却剂管道 冷管段 16

波动管

第 四 道 屏 障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防止放射性 大量向外释放

第四道屏障 安全壳

(钢制压力容器) 钢制压力容器)

屏蔽厂房

(钢筋混凝土安全壳)

17

规避潜在风险, 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

对此, 对此,IAEA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安全文化( 这一概念, 后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这一概念,并于 1991年以INSAG-4文件的方式公布。在这一重要的文件 文件的方式公布。 中对人的素养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以“安全文化”给出了确 切的定义,并讨论了确认它的方法。 切的定义,并讨论了确认它的方法。 “安全文化是组织和个人具有的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确 安全文化是组织和个人具有的特性和态度的总和, 立一种最优的考虑, 立一种最优的考虑,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以其重要性而保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 证得到重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核能行业全体 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具有良好的“安 是对核能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全文化”是对核能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21

规避潜在风险, 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

除此之外, 除此之外,影响到核电厂安全的重要原则或称之为分析核 电厂安全的重要“表征”还包括〔3〕:

( H.J.C.KOUTS“ Safety Principle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在核电厂的设计、建造、运行直到退役全过程中, 1 在核电厂的设计、建造、运行直到退役全过程中,各项活动必须 严格遵循确定的程序和操作规程。 严格遵循确定的程序和操作规程。程序和操作规程是施加于影响 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所有活动的基本要求, 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所有活动的基本要求,严格遵循是对 全体人员最基本的纪律要求。 全体人员最基本的纪律要求。 人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点从设计和建造时就十分重要。 2 人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点从设计和建造时就十分重要。电厂的安 全性所依赖的每一个人应该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为其 全性所依赖的每一个人应该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 正确履行职责奠定了基础。必须通过不断的、有计划的培训、 正确履行职责奠定了基础。必须通过不断的、有计划的培训、考 确保相应的人员具备必须的知识和能力。 核,确保相应的人员具备必须的知识和能力。 有效的权力与责任清晰的管理系统。 3 有效的权力与责任清晰的管理系统。在一个正确的直线制管理系 统中,每个人,包括管理者在履行他的职责时, 统中,每个人,包括管理者在履行他的职责时,只向他的单一上 级报告。 级报告。工作人员在一个具体活动中不必服从来自管理链中除他 的直接上级一个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指示。当然,在权力、 的直接上级

一个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指示。当然,在权力、责任链 划分时要十分注意接口关系,保证有关活动的权力分配给承担这 划分时要十分注意接口关系, 项活动的同一管理者。 项活动的同一管理者。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22

规避潜在风险, 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

4 严格遵照正确的、综合性的安全分析的结果来进行相关的设计、 严格遵照正确的、综合性的安全分析的结果来进行相关的设计、 建造、运行和维修活动。例如: 建造、运行和维修活动。例如:电厂安全分析的结果与安全操作 的参数范围之间的关系。 的参数范围之间的关系。这个范围在相应的运行技术规格书中予 以界定,操作范围中极限参数的确定必须通过分析和验证。 以界定,操作范围中极限参数的确定必须通过分析和验证。这些 分析和验证文件也被称为联接文件, 分析和验证文件也被称为联接文件,基于概率论方法的安全分析 也应作为联接文件的分析方法, 也应作为联接文件的分析方法,以确保操作极限确定时所涉及的 重要相关事项己被充分考虑。 重要相关事项己被充分考虑。 在核电厂全寿期的运行实践中,所有的设备、部件, 5 在核电厂全寿期的运行实践中,所有的设备、部件,特别是安全 相关系统的设备和部件的质量必须与设备的制造质量, 相关系统的设备和部件的质量必须与设备的制造质量,或者换句 话说与设备、部件的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始终保持一致。 话说与设备、部件的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始终保持一致。这种一致 性依赖于电厂对设备、部件的有效管理,包括老化管理。 性依赖于电厂对设备、部件的有效管理,包括老化管理。对相应 的设备、部件和系统进行有计划,有明确质量、 的设备、部件和系统进行有计划,有明确质量、性能验收指标的 维护、保养、检修、试验和更换。 维护、保养、检修、试验和更换。这对保证核电厂运行后期的安 全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 实践证明,上述分析核电厂安全共性的重要“表征”始终 出现在支持核电厂活动的基础中, 出现在支持核电厂活动的基础中,也是证明核电厂真正贯 彻确保高度安全原则的极好“指示器”。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23

规避潜在风险, 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安全目标

总的核安全目标: 总的核安全目标:

在核动力厂中建立并保持对放射性危害的有效 防 以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危害。 御,以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危害。

总的核安全目标由辐射防护目标和技术安全 目标所支持

这两个目标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这两个目标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技术措施与管 理性和程序性措施一起保证对电离辐射危害的防 御。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6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核电厂的基本安全功能

1. 反应性控制 2. 余热排出 3. 放射性包容

2008/11/27

反应堆功率可控 (包括:停堆) 包括:停堆) 燃料有效冷却 放射性无泄漏

核安全培训教材 9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核动力厂的风险水平

风险 = 事件发生的概率 × 事件的后果 美国核管会在其安全目标的政策声明中提出:

• 由于核电厂运行导致其周围居民立即死亡的风险不超 过所有可能导致其死亡的社会风险的千分之一; 过所有可能导致其死亡的社会风险的千分之一; • 由于核电厂运行导致其周围居民患癌症的风险不超过 所有可能导致其患癌症的社会风险的千分之一。 所有可能导致其患癌症的社会风险的千分之一。

研究表明,核电厂的大规模放射性释放频率低于 研究表明, 10-6/堆·年 即可满足这两个风险指标。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0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贯彻于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 概念贯彻于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 织、人员行为或设计有关的方面,以保证这些活动均 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 置于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 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 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在整个设计和运 行中贯彻纵深防御, 行中贯彻纵深防御,以便对由厂内设备故障或人员活 动及厂外事件等引起的各种瞬变、 动及厂外事件等引起的各种瞬变、预计运行事件及事 故提供多层次的保护。 故提供多层次的保护。 应用于核动力厂的设计, 纵深防御概念应用于核动力厂的设计,提供一系列多 层次的防御(固有特性、设备及规程), ),用以 层次的防御(固有特性、设备及规程),用以防止事 故并在未能防止事故时保证提供适当的保护。 我国的核安全法规( 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 我国的核安全法规(HAF102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 要求核电厂必须具有5层纵深防御的措施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1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第一层次防御的目的是防止偏离正常运行及防止系统失 效。 第二层次防御的目的是检

测和纠正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以防止预计运行事件升级为事故工况。 以防止预计运行事件升级为事故工况。 设置第三层次防御是基于以下假定:尽管极少可能,某 是基于以下假定:尽管极少可能, 些预计运行事件或假设始发事件的升级仍有可能未被前 一层次防御所制止,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事件。 一层次防御所制止,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事件。 第四层次防御的目的是针对设计基准可能已被超过的严 并保证放射性释放保持在尽实际可能的低。 重事故的,并保证放射性释放保持在尽实际可能的低。 第五层次防御,即最后层次防御的目的是减轻可能由事 故工况引起潜在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的放射性后果。 故工况引起潜在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的放射性后果。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2

核安全的基本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在核电厂中的另一个典 型应用是多道屏障: 型应用是多道屏障:

第一道屏障∶燃料基体(二氧化铀陶瓷芯块) 第一道屏障∶燃料基体(二氧化铀陶瓷芯块) 第二道屏障∶燃料元件包壳(锆合金) 第二道屏障∶燃料元件包壳(锆合金) 第三道屏障∶ 第三道屏障∶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 第四道屏障∶ 第四道屏障∶安全壳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3

第一、二道屏障-核燃料芯块和核燃料组件包壳 核燃料组件

第一道屏障 燃料芯块

第二道屏障 锆合金包壳 铀燃料与 放射性裂 变产物藏 在燃料棒 的锆合金 包壳内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4

核反应堆堆芯示意图

反应堆压力容器 装卸料机

燃料组件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15

第 三 道 屏 障

2008/11/27

燃料组件包容在20cm 燃料组件包容在20cm 燃料组件包容在20cm 燃料组件包容在20cm 厚的压力容器内, 厚的压力容器内,压 厚的压力容器内, 厚的压力容器内,压 力容器与反应堆冷却 力容器与反应堆冷却 剂系统(一回路) 剂系统(一回路)压 剂系统(一回路) 剂系统(一回路)构 力边界部件构成防止 成防止放射性泄漏的 放射性泄漏的第三道 第二道屏障。 第二道屏障。 屏障。 屏障。

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 稳压器

第三道屏障 反应堆冷却剂系 统压力边界

一体化 堆顶结 构 反应堆 冷却剂 管道热 管段

核安全培训教材

反应堆压 力容器

安注接 管嘴

反应堆 冷却剂 反 应 堆 冷 循环泵 却剂管道 冷管段 16

波动管

第 四 道 屏 障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防止放射性 大量向外释放

第四道屏障 安全壳

(钢制压力容器) 钢制压力容器)

屏蔽厂房

(钢筋混凝土安全壳)

17

规避潜在风险, 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

对此, 对此,IAEA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安全文化( 这一概念, 后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这一概念,并于 1991年以INSAG-4文件的方式公布。在这一重要的文件 文件的方式公布。 中对人的素养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以“安全文化”给出了确 切的定义,并讨论了确认它的方法。 切的定义,并讨论了确认它的方法。 “安全文化是组织和个人具有的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确 安全文化是组织和个人具有的特性和态度的总和, 立一种最优的考虑, 立一种最优的考虑,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以其重要性而保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 证得到重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核能行业全体 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具有良好的“安 是对核能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全文化”是对核能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21

规避潜在风险, 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

除此之外, 除此之外,影响到核电厂安全的重要原则或称之为分析核 电厂安全的重要“表征”还包括〔3〕:

( H.J.C.KOUTS“ Safety Principle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在核电厂的设计、建造、运行直到退役全过程中, 1 在核电厂的设计、建造、运行直到退役全过程中,各项活动必须 严格遵循确定的程序和操作规程。 严格遵循确定的程序和操作规程。程序和操作规程是施加于影响 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所有活动的基本要求, 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所有活动的基本要求,严格遵循是对 全体人员最基本的纪律要求。 全体人员最基本的纪律要求。 人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点从设计和建造时就十分重要。 2 人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点从设计和建造时就十分重要。电厂的安 全性所依赖的每一个人应该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为其 全性所依赖的每一个人应该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 正确履行职责奠定了基础。必须通过不断的、有计划的培训、 正确履行职责奠定了基础。必须通过不断的、有计划的培训、考 确保相应的人员具备必须的知识和能力。 核,确保相应的人员具备必须的知识和能力。 有效的权力与责任清晰的管理系统。 3 有效的权力与责任清晰的管理系统。在一个正确的直线制管理系 统中,每个人,包括管理者在履行他的职责时, 统中,每个人,包括管理者在履行他的职责时,只向他的单一上 级报告。 级报告。工作人员在一个具体活动中不必服从来自管理链中除他 的直接上级一个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指示。当然,在权力、 的直接上级

一个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指示。当然,在权力、责任链 划分时要十分注意接口关系,保证有关活动的权力分配给承担这 划分时要十分注意接口关系, 项活动的同一管理者。 项活动的同一管理者。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22

规避潜在风险, 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

4 严格遵照正确的、综合性的安全分析的结果来进行相关的设计、 严格遵照正确的、综合性的安全分析的结果来进行相关的设计、 建造、运行和维修活动。例如: 建造、运行和维修活动。例如:电厂安全分析的结果与安全操作 的参数范围之间的关系。 的参数范围之间的关系。这个范围在相应的运行技术规格书中予 以界定,操作范围中极限参数的确定必须通过分析和验证。 以界定,操作范围中极限参数的确定必须通过分析和验证。这些 分析和验证文件也被称为联接文件, 分析和验证文件也被称为联接文件,基于概率论方法的安全分析 也应作为联接文件的分析方法, 也应作为联接文件的分析方法,以确保操作极限确定时所涉及的 重要相关事项己被充分考虑。 重要相关事项己被充分考虑。 在核电厂全寿期的运行实践中,所有的设备、部件, 5 在核电厂全寿期的运行实践中,所有的设备、部件,特别是安全 相关系统的设备和部件的质量必须与设备的制造质量, 相关系统的设备和部件的质量必须与设备的制造质量,或者换句 话说与设备、部件的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始终保持一致。 话说与设备、部件的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始终保持一致。这种一致 性依赖于电厂对设备、部件的有效管理,包括老化管理。 性依赖于电厂对设备、部件的有效管理,包括老化管理。对相应 的设备、部件和系统进行有计划,有明确质量、 的设备、部件和系统进行有计划,有明确质量、性能验收指标的 维护、保养、检修、试验和更换。 维护、保养、检修、试验和更换。这对保证核电厂运行后期的安 全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 实践证明,上述分析核电厂安全共性的重要“表征”始终 出现在支持核电厂活动的基础中, 出现在支持核电厂活动的基础中,也是证明核电厂真正贯 彻确保高度安全原则的极好“指示器”。

2008/11/27 核安全培训教材 23


相关内容

  • 企业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 资料与文章内容很贴切,但是自己文章的体系还没有完成.按照论文要求整理排版,具体文章的框架可以是这样修改,1-引言(介绍研究背景)2-安全管理3-安全教育(这里说明安全教育的概念方法即可,企业具体的教育可放在第四章)4关系分析(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安全教育:同样,安全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安全管理 ...

  • 2015企业安全培训计划
  • 2015企业安全培训计划 第1篇:企业安全培训计划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劳动者安全生产技术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今年是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生产年",组织开展好全年安全宣教培训工作,对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立足防范, ...

  • 安全教育培训小结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是贯彻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三个方面。 1.安全态度教育 安全态度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具体的安全态度教育两个方面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 ...

  • 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总结
  • 201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单位按照上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多 种形式,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 组织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开展了安全隐患治理活动,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我系统安全 生产工作.现就主要情况 ...

  •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 2014年度安全宣传 教育工作总结 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职责,在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 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 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学校安 全工作根本在于提高安全 ...

  • 县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 总结一: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好市.县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遏制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市处<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县交通局<关于开展2006年"安全生产月&quo ...

  •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 1总则 1.1为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2安全生产教育是指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1.3安全生产教育是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4通过安全教育,使职工熟悉安全生产法规,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知识,树立安 ...

  • 幼儿师范类专科学校学生校同安全教育初探
  • 幼儿师范类专科学校学生校同安全教育初探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不断组建幼儿师范类专科学校.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师范类专科学校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安全知识缺乏.因而,必须针对自身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提高校园安全教育的效果,营造校园安全教育氛围. 关键词:幼儿师专:学生 ...

  • 第 二 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第 二 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 )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灵魂. A. 劳动保护 B. 安全管理 C. 职业健康安全 D. 安全生产 2. <安全生产法>规定,(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

  •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研究-工商管理论文
  •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提出了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概念框架,对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进行了剖析.本文把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界定为企业在对安全系统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组知识与技能的集合.它包括五个方面:增加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优化设备安全性能的能力.提高物料安全水平的能力.改善安全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