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两个重要极限练习题

1-7 两个重要极限练习题

教学过程: 引入:考察极限lim

sinxx

x0

问题1:观察当x0时函数的变化趋势:

sinxx

sinx

当x取正值趋近于0时,

1,即lim

x0

x

=1;

当x取负值趋近于0时,-x0, -x>0, sin(-x)>0.于是

(x)

limsinxlimsin.

x0

x

x0

(x)

综上所述,得

一.lim

x0

sinxx

x0

1.

lim

sinxx

1的特点: 00

00

(1)它是“”型,即若形式地应用商求极限的法则,得到的结果是; (2)在分式中同时出现三角函数和x的幂.

推广 如果lim(x)=0,(a可以是有限数x0, 或),

xa

则 lixa

sinx

x

=limsinx=1.

x0

x

例1 求lim

tanxx

sinx

x0

解 lim

tanxx

x0

sinx

=limcosxlim

x0

1cosx

x

x0

x

lim

sinxx

x0

lim

1cosx

x0

111.

例2 求lim 解 lim

sin3xx

3sin3x3x

(令3xt)3lim

sintt

3.

x0

sin3xx

x0

=lim

x0t0

例3 求lim

1cosxx

2

2

x0

解 lim

1cosxx

2

x0

=lim

2sinx

x2lim

x0

sin

2

x

x0

2

2lim1

x02x2

2()2

sinx2

x2

sin

x

21. x22

例4 求lim

arcsinx

x

x0

解 令arcsinx=t,则x=sint且x0时t0. 所以lim

arcsinx

x

x0

x0

=lim

tsint

t0

1.

例5 求lim

tanxsinx

x

3

sinx

sinxx

3

解 lim

tanxsinx

x

3

x0

=limcosx

x0

sinxlim1

x0

1cosxcosxx

3

12

=lim

sinxx

x0

lim

x0

cosx

lim

1cosxx

2

x0

考察极限lim(1

x

1x

)e

x

1x

问题2:观察当x+时函数的变化趋势:

1x

x

)的值

当x取正值并无限增大时,(1x

)是逐渐增大的,但是不论x如何大,(1

总不会超过3.实际上如果继续增大x.即当x+时,可以验证(1定的无理数e=2.718281828.... 当x-时,函数(1

1x

1x

x

)是趋近于一个确

x

)有类似的变化趋势,只是它是逐渐减小而趋向于e.

综上所述,得

二.lim(1

x

x

1x

)

x

=e.

lim(1

1x

)

x

=e的特点:

(1)lim(1+无穷小)无穷大案 ;

(2)“无穷小”与“无穷大”的解析式互为倒数.

xa

推广 (1)若lim(x)= ,(a可以是有限数x0, 或),则 lim(1

xa

1

(x)

)

(x)

lim

x

1

1

(x)

(x)=e;

(2)若lim(x)=0,(a可以是有限数x0, 或),则

xa

lim

变形 令

1x

xa

1x(x)

1

lim

x0

1x(x)=e.

1

t0

1

=t,则x时t0,代入后得到 lim1tte .

如果在形式上分别对底和幂求极限,得到的是不确定的结果1,因此通常称之为1不定型.

例6 求lim(1

x

2x

x

).

解 令-

2x

=t,则x=-

2t

当x时t0, 于是 lim(1

x

2x

)=lim(1t)

x

2t

1

t0

[lim(1t)t]

t0

2

=e –2.

例7 求lim(

x

3x2x

x

).

解 令

3x2x

=1+u,则x=2-

1u

当x时u0, 于是 lim(

x

3x2x

)=lim(1u)

x

2

1u

u0

lim[(1u)

u0

1u

(1u)]

2

=[lim(1u)]1[lim(1u)2]=e -1.

u

u0

u0

1

例8 求lim(1tanx)cotx.

x0

解 设t=tanx,则当x0时t0,

1

=cotx. t

1

于是 lim(1taxn)

x0

coxt

=lim(1t)t=e.

t0

小结:两个重要极限在求极限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其变式。 作业:见首页

§2-1 导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引入:

一、两个实例

实例1 瞬时速度

考察质点的自由落体运动.真空中,质点在时刻t=0到时刻t这一时间段内下落的路程s由公式s=gt来确定.现在来求t=1秒这一时刻质点的速度.

21

2

当t很小时,从1秒到1+t秒这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速度变化不大,可以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作为质点在t=1时速度的近似.

上表看出,平均速度9.8m/s.考察下列各式:

st

st

随着t变化而变化,当t越小时,越接近于一个定值—

s=g(1+t)2-g12=

2

2

1112

g[2t+(t)2],

st

=

12

g

2t(t)

t

2

=

st

12

g(2+t),

思考: 当t越来越接近于0时,限,得 lim

st

0

越来越接近于1秒时的“速度”.现在取t0的极

lim

12

0

g2tg=9.8(m/s).

为质点在t=1秒时速度为瞬时速度.

一般地,设质点的位移规律是s=f(t),在时刻t时时间有改变量t,s相应的改变量为s=f(t+t)-f(t),在时间段t到t+t内的平均速度为

=

stst

fttft

t

对平均速度取t0的极限,得 v(t)=lim

t0

lim

fttft

t

t0

称v(t)为时刻t的瞬时速。

研究类似的例子 实例2 曲线的切线

设方程为y=f(x)曲线为L.其上一点A的坐标为(x0,f(x0)).在曲线上点A附近另取一点B,它的坐标是(x0+x, f(x0+x)).直线AB是曲线的割线,它的倾斜角记作.由图中的

RtACB,可知割线AB的斜率

fx0xfx0tan=CBy.

AC

xx

在数量上,它表示当自变量从x变到x+x时函数f(x)

关于变量x的平均变化率(增长率或减小率).

现在让点B沿着曲线L趋向于点A,此时x0, 过点A的割线AB如果也能趋向于一个极限位置—— 直线AT,我们就称L在点A处存在切线AT.记AT 的倾斜角为,则为的极限,若90,得切线AT 的斜率为

tan=lim tan=lim

x0

f(x0+

f(x.

yx

x0

lim

f(x0x)f(x0)

x0

x

在数量上,它表示函数f(x)在x处的变化率.

上述两个实例,虽然表达问题的函数形式y=f(x)和自变量x具体内容不同,但本质都是

要求函数y关于自变量x在某一点x处的变化率.

1. 自变量x作微小变化x,求出函数在自变量这个段内的平均变化率=x处变化率的近似;

2. 对求x0的极限lim二、导数的定义

yx

yx

,作为点

,若它存在,这个极限即为点x处变化率的的精确值.

x0

1. 函数在一点处可导的概念

定义 设函数y=f(x)在x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对应于自变量x在x0处有改变量x,函数y=f(x)相应的改变量为y=f(x0+x)-f(x0),若这两个改变量的比

yx

fx0xfx0

x

当x0时存在极限,我们就称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并把这一极限称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或变化率),记作y|xx或f(x0)或

dydx

xx0

df(x)dx

xx0

.即

y|xx=f(x0)=lim

yx

x0

lim

f(x0x)f(x0)

x0

x

(2-1)

比值

yx

表示函数y=f(x)在x0到x0+x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导数y|xx则表示了函数

在点x0处的变化率,它反映了函数y=f(x)在点x0处的变化的快慢. 如果当x0时

yx

的极限不存在,我们就称函数y=f(x)在点x0处不可导或导数不存在.

在定义中,若设x=x0+x,则(2-1)可写成 f(x0)=lim

fxfx0xx0

(2-2)

xx0

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求函数的改变量y=f(x0+x)-f(x0); 第二步 求比值

yx

f(x0x)f(x0)

x

第三步 求极限f(x0)=lim

yx

x0

例1 求y=f(x)=x2在点x=2处的导数.

解 y=f(2+x)-f(2)=(2+x)2-22=4x+(x)2;

yx

4xx

2

x

=4+x; lim

yx

x0

=lim(4+x)=4.

x0

所以y|x=2=4. 当lim

fx0xfx0

x0

x

x0

存在时,称其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左导数,记作

存在时,称其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右导数,

f(x0);当lim

fx0xfx0

x

记作f(x0).

据极限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f(x0)  存在f(x0),f(x0),且f(x0)=f(x0)= f(x0). 2. 导函数的概念

如果函数y=f(x)在开区间(a,b)内每一点处都可导,就称函数y=f(x)在开区间(a,b)内可导.这时,对开区间(a,b)内每一个确定的值x0都有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f(x0),这样就在开区间(a,b)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我们把这一新的函数称为f(x)的导函数,记作等f(x)或y等.

根据导数定义,就可得出导函数 f(x)=y=lim

yx

x0

lim

fxxfx

x0

x

(2-3)

导函数也简称为导数.

注意 (1)f(x)是x的函数,而f(x0)是一个数值

(2)f(x)在点处的导数f(x0)就是导函数f(x)在点x0处的函数值.

例2 求y=C (C为常数)的导数. 解 因为y=C-C=0,

yx

x

=0,所以y=lim

yx

=0.

x0

即 (C)=0常数的导数恒等于零). 例3 求y=xn(nN, xR)的导数.

2

解 因为y=(x+x)n-xn=nxn-1x+Cnxn-2(x)2+...+(x)n,

yx

2n-2

= nxn-1 +Cnxx+...+(x)n-1,

从而有 y=lim

yx

x0

2

=lim[ nxn-1 +Cnxn-2x+...+(x)n-1]= nxn-1.

x0

即 (xn)=nxn-1.

可以证明,一般的幂函数y=x, (R, x>0)的导数为

(x)= x-1. 例如 (x)=(x)=x

21

1

1

2

12x

;(

1x

2

)=(x-1)=-x-2=-

1x

2

例4 求y=sinx, (xR)的导数.

yx

=

sin(xx)sinx

x

y

,在§1-7中已经求得

lim

x0

x

=cosx,

即 (sinx)=cosx.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y=cosx, (xR)的导数为 (cosx)=-sinx.

例5 求y=logax的导数(a>0, a1, x>0).

解 对a=e、y=lnx的情况,在§1-7中已经求得为 (lnx)=

1x

lnxlna

对一般的a,只要先用换底公式得y=logax= (logax)=

1xlna

,以下与§1-7完全相同推导,可得

三、导数的几何意义

方程为y=f(x)的曲线,在点A(x0,f(x0))处存在非垂直切线AT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x)在x0存在导数f(x0),且AT的斜率k=f(x0).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f(x0),是函数图象在点(x0,f(x0))处切线的斜率,另一方面也可立即得到切线的方程为

y-f(x0)=f(x0)(x-x0) (2-4) 过切点A (x0,f(x0))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称为曲线y=f(x)在点A (x0,f(x0))处的法线,则当切线非水平(即f(x0)0)时的法线方程为 y-f(x0)=- 例6 求曲线y=sinx在点(

解 (sinx)

=cosx

6

6

1f(x0)

(x-x0) (2-5)

,=

12

)处的切线和法线方程.

3

x

6

x

. =

32

212

所求的切线和法线方程为 y-法线方程 y-

12

(x-

6

6

),

=-

233

(x-).

例7 求曲线y=lnx平行于直线y=2x的切线方程.

解 设切点为A(x0, y0),则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的斜率为y(x0), y(x0)=(lnx)

xx0

=

1x0

1x0

因为切线平行于直线y=2x,,所以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 y+ln2=2(x-12

=2,即x0=

12

;又切点位于曲线上,因而y0=ln

12

=-ln2.

),即y=2x-1-ln2.

四、可导和连续的关系

如果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则存在极限

lim

yx

x0

=f(x0),则

yx

=f(x0)+ (lim=0),或y= f(x0) x+x (lim=0),

x0

x0

所以 limy=lim[f(x0) x+x]=0.

x0

x0

这表明函数y=f(x)在点x0处连续.

但y=f(x)在点x0处连续,在x0处不一定是可导的. 例如:(1)y=|x|在x=0处都连续但却不可导.

|

(2)y=3x在x=0处都连续但却不可导.注意在点(0,0)处还存在切线,只是切线是垂直的.

学生思考:

x2,x0

设函数f(x)=,讨论函数f(x)在x=0处的连续性和可导性.

x1, x0

小结:明确导数就是函数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化率。 作业:见首页

§4-2 换元积分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 不定积分的概念; 2. 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和性质。 新课:一、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例如:cos2xdx,积分基本公式中只有:cosxdx=sinx+C.为了应用这个公式,可进行如下变换:

2x=u cos2xdxcos2x(2x)令2

12

1

1

u=2x回代1

 sinu+C 22

sin2x+C,

12

因为(

sin2x+C)=cos2x,所以cosxdx=

12

sin2x+C是正确的.

定理1 设f(u)具有原函数F(u),(x)是连续函数,那么 f[(x)](x)dx=F[(x)]+C.

证明思路 因为F(u)是f(u)的一个原函数,所以F(u)=f(u); 由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得:

d F[(x)]=F(u)(x)dx=f[(x)](x)dx, 所以 f[(x)](x)dx=F[(x)]+C.

基本思想:作变量代换u=(x), (d(x)= (x)dx),变原积分为f(u)du,利用已知f(u)的原函数是F(u)得到积分,称为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例1 求(axb)10dx, (a,b为常数). 解 因为dx=

1a

10

d(ax+b),所以

1a111a

(ax

b)dx

(ax

11101011令ax+b=ub)d(axb) udu=u+C

11a

u=ax+b回代 (ax+b)11+C.

例2 求解 因为

1x

lnxx

dx=d(lnx),所以

12

lnx=u udu 原式=lnxd(lnx)令

u=lnx回代 (lnx)+C. u+C2

2

1

2

例3 求xexdx.

2

解 因为xdx=d(x),所以

2

1

2

原式=

12

ed(x)x

2

2

令x2=u 1

2

edu=

u

12

u=x回代

eu+C2

12

e

x

2

+C.

例4 求

1

xax

22

2

解 因为xdx=d(x)=-d(a-x),所以

2

2

1

22

原式=-

12

1a

2

x

2

d(a

2

2

x)令a2-x2=u

2

1du= -u+C

a2x2+C.

学生思考: 求

sinx1+cos

2

a2-x2=u回代

x

第一类换元积分法计算的关键:把被积表达式凑成两部分,一部分为d(x),另一部分为(x)的函数f[(x)],且f(u)的原函数易于求得.因此,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又形象化地被称为凑微分法. 常用微分式: dx=

1x

1a

d(ax); xdx=d(x);

2

1

2

dx=d(ln|x|); 1dx=2d(x);

x

2

1x

dx=-d(

1

1x

);

11x

2

dx=d(arctanx);

dx=d(arcsinx); exdx=d(ex);

2

x

sinxdx=-d(cosx); cosxdx=d(sinx); sec2xdx=d(tanx); csc2xdx=-d(cotx); secxtanxdx=d(secx); cscxcotxdx=-d(cscx).

例6 求

1x

2

cos(1x

1x

dx.

1x

C.

解 原式=cos 例7 求

1x

)sin

1ax

2

2

, (a>0).

解 原式=

1

x

a(a)

2

xx

()arcsinC. x2aa(a)1

例8 求

1a

2

x

2

解 原式=

1a

2

1(

1

2

1

x)

2

dx

x1xd()arctan()C. x2

a1(aaa)1

1

例9 求解 原式=

a1

x

2

, (常数a0).

1ax

)dx

12a

1ax

d(ax)

1ax

d(ax)]

2a1

(

1ax

[

=

2a

ln|

axax

|C.

例10 求tanxdx. 解 原式=

sinxcosx

dx

1cosx

(cosx)=-ln|cosx|+C.

类似可得:cotxdx=ln|sinx|+C.

例11 求secxdx. 解 原式=

1cosx

1

d(sinx)cos

2

x

1sin

12ln(

d(sinx)

2

x

利用例9的结论得

原式=ln|

2

1sinx1sinx

|C

1sinxcosx

2

)+C=ln|secx+tanx|+C.

类似可得:cscxdx=ln|cscx-cotx|+C.

学生思考:1 求sin2xdx.2 求sin3xdx 3 求cos3xcos2xdx

4 求

1lnxxlnx

教师讲评

小结 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关键是凑微分,基本的凑微分方法要掌握。

作业 见首页

高等数学典型教案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

1-7 两个重要极限练习题

教学过程: 引入:考察极限lim

sinxx

x0

问题1:观察当x0时函数的变化趋势:

sinxx

sinx

当x取正值趋近于0时,

1,即lim

x0

x

=1;

当x取负值趋近于0时,-x0, -x>0, sin(-x)>0.于是

(x)

limsinxlimsin.

x0

x

x0

(x)

综上所述,得

一.lim

x0

sinxx

x0

1.

lim

sinxx

1的特点: 00

00

(1)它是“”型,即若形式地应用商求极限的法则,得到的结果是; (2)在分式中同时出现三角函数和x的幂.

推广 如果lim(x)=0,(a可以是有限数x0, 或),

xa

则 lixa

sinx

x

=limsinx=1.

x0

x

例1 求lim

tanxx

sinx

x0

解 lim

tanxx

x0

sinx

=limcosxlim

x0

1cosx

x

x0

x

lim

sinxx

x0

lim

1cosx

x0

111.

例2 求lim 解 lim

sin3xx

3sin3x3x

(令3xt)3lim

sintt

3.

x0

sin3xx

x0

=lim

x0t0

例3 求lim

1cosxx

2

2

x0

解 lim

1cosxx

2

x0

=lim

2sinx

x2lim

x0

sin

2

x

x0

2

2lim1

x02x2

2()2

sinx2

x2

sin

x

21. x22

例4 求lim

arcsinx

x

x0

解 令arcsinx=t,则x=sint且x0时t0. 所以lim

arcsinx

x

x0

x0

=lim

tsint

t0

1.

例5 求lim

tanxsinx

x

3

sinx

sinxx

3

解 lim

tanxsinx

x

3

x0

=limcosx

x0

sinxlim1

x0

1cosxcosxx

3

12

=lim

sinxx

x0

lim

x0

cosx

lim

1cosxx

2

x0

考察极限lim(1

x

1x

)e

x

1x

问题2:观察当x+时函数的变化趋势:

1x

x

)的值

当x取正值并无限增大时,(1x

)是逐渐增大的,但是不论x如何大,(1

总不会超过3.实际上如果继续增大x.即当x+时,可以验证(1定的无理数e=2.718281828.... 当x-时,函数(1

1x

1x

x

)是趋近于一个确

x

)有类似的变化趋势,只是它是逐渐减小而趋向于e.

综上所述,得

二.lim(1

x

x

1x

)

x

=e.

lim(1

1x

)

x

=e的特点:

(1)lim(1+无穷小)无穷大案 ;

(2)“无穷小”与“无穷大”的解析式互为倒数.

xa

推广 (1)若lim(x)= ,(a可以是有限数x0, 或),则 lim(1

xa

1

(x)

)

(x)

lim

x

1

1

(x)

(x)=e;

(2)若lim(x)=0,(a可以是有限数x0, 或),则

xa

lim

变形 令

1x

xa

1x(x)

1

lim

x0

1x(x)=e.

1

t0

1

=t,则x时t0,代入后得到 lim1tte .

如果在形式上分别对底和幂求极限,得到的是不确定的结果1,因此通常称之为1不定型.

例6 求lim(1

x

2x

x

).

解 令-

2x

=t,则x=-

2t

当x时t0, 于是 lim(1

x

2x

)=lim(1t)

x

2t

1

t0

[lim(1t)t]

t0

2

=e –2.

例7 求lim(

x

3x2x

x

).

解 令

3x2x

=1+u,则x=2-

1u

当x时u0, 于是 lim(

x

3x2x

)=lim(1u)

x

2

1u

u0

lim[(1u)

u0

1u

(1u)]

2

=[lim(1u)]1[lim(1u)2]=e -1.

u

u0

u0

1

例8 求lim(1tanx)cotx.

x0

解 设t=tanx,则当x0时t0,

1

=cotx. t

1

于是 lim(1taxn)

x0

coxt

=lim(1t)t=e.

t0

小结:两个重要极限在求极限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其变式。 作业:见首页

§2-1 导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引入:

一、两个实例

实例1 瞬时速度

考察质点的自由落体运动.真空中,质点在时刻t=0到时刻t这一时间段内下落的路程s由公式s=gt来确定.现在来求t=1秒这一时刻质点的速度.

21

2

当t很小时,从1秒到1+t秒这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速度变化不大,可以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作为质点在t=1时速度的近似.

上表看出,平均速度9.8m/s.考察下列各式:

st

st

随着t变化而变化,当t越小时,越接近于一个定值—

s=g(1+t)2-g12=

2

2

1112

g[2t+(t)2],

st

=

12

g

2t(t)

t

2

=

st

12

g(2+t),

思考: 当t越来越接近于0时,限,得 lim

st

0

越来越接近于1秒时的“速度”.现在取t0的极

lim

12

0

g2tg=9.8(m/s).

为质点在t=1秒时速度为瞬时速度.

一般地,设质点的位移规律是s=f(t),在时刻t时时间有改变量t,s相应的改变量为s=f(t+t)-f(t),在时间段t到t+t内的平均速度为

=

stst

fttft

t

对平均速度取t0的极限,得 v(t)=lim

t0

lim

fttft

t

t0

称v(t)为时刻t的瞬时速。

研究类似的例子 实例2 曲线的切线

设方程为y=f(x)曲线为L.其上一点A的坐标为(x0,f(x0)).在曲线上点A附近另取一点B,它的坐标是(x0+x, f(x0+x)).直线AB是曲线的割线,它的倾斜角记作.由图中的

RtACB,可知割线AB的斜率

fx0xfx0tan=CBy.

AC

xx

在数量上,它表示当自变量从x变到x+x时函数f(x)

关于变量x的平均变化率(增长率或减小率).

现在让点B沿着曲线L趋向于点A,此时x0, 过点A的割线AB如果也能趋向于一个极限位置—— 直线AT,我们就称L在点A处存在切线AT.记AT 的倾斜角为,则为的极限,若90,得切线AT 的斜率为

tan=lim tan=lim

x0

f(x0+

f(x.

yx

x0

lim

f(x0x)f(x0)

x0

x

在数量上,它表示函数f(x)在x处的变化率.

上述两个实例,虽然表达问题的函数形式y=f(x)和自变量x具体内容不同,但本质都是

要求函数y关于自变量x在某一点x处的变化率.

1. 自变量x作微小变化x,求出函数在自变量这个段内的平均变化率=x处变化率的近似;

2. 对求x0的极限lim二、导数的定义

yx

yx

,作为点

,若它存在,这个极限即为点x处变化率的的精确值.

x0

1. 函数在一点处可导的概念

定义 设函数y=f(x)在x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对应于自变量x在x0处有改变量x,函数y=f(x)相应的改变量为y=f(x0+x)-f(x0),若这两个改变量的比

yx

fx0xfx0

x

当x0时存在极限,我们就称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并把这一极限称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或变化率),记作y|xx或f(x0)或

dydx

xx0

df(x)dx

xx0

.即

y|xx=f(x0)=lim

yx

x0

lim

f(x0x)f(x0)

x0

x

(2-1)

比值

yx

表示函数y=f(x)在x0到x0+x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导数y|xx则表示了函数

在点x0处的变化率,它反映了函数y=f(x)在点x0处的变化的快慢. 如果当x0时

yx

的极限不存在,我们就称函数y=f(x)在点x0处不可导或导数不存在.

在定义中,若设x=x0+x,则(2-1)可写成 f(x0)=lim

fxfx0xx0

(2-2)

xx0

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求函数的改变量y=f(x0+x)-f(x0); 第二步 求比值

yx

f(x0x)f(x0)

x

第三步 求极限f(x0)=lim

yx

x0

例1 求y=f(x)=x2在点x=2处的导数.

解 y=f(2+x)-f(2)=(2+x)2-22=4x+(x)2;

yx

4xx

2

x

=4+x; lim

yx

x0

=lim(4+x)=4.

x0

所以y|x=2=4. 当lim

fx0xfx0

x0

x

x0

存在时,称其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左导数,记作

存在时,称其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右导数,

f(x0);当lim

fx0xfx0

x

记作f(x0).

据极限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f(x0)  存在f(x0),f(x0),且f(x0)=f(x0)= f(x0). 2. 导函数的概念

如果函数y=f(x)在开区间(a,b)内每一点处都可导,就称函数y=f(x)在开区间(a,b)内可导.这时,对开区间(a,b)内每一个确定的值x0都有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f(x0),这样就在开区间(a,b)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我们把这一新的函数称为f(x)的导函数,记作等f(x)或y等.

根据导数定义,就可得出导函数 f(x)=y=lim

yx

x0

lim

fxxfx

x0

x

(2-3)

导函数也简称为导数.

注意 (1)f(x)是x的函数,而f(x0)是一个数值

(2)f(x)在点处的导数f(x0)就是导函数f(x)在点x0处的函数值.

例2 求y=C (C为常数)的导数. 解 因为y=C-C=0,

yx

x

=0,所以y=lim

yx

=0.

x0

即 (C)=0常数的导数恒等于零). 例3 求y=xn(nN, xR)的导数.

2

解 因为y=(x+x)n-xn=nxn-1x+Cnxn-2(x)2+...+(x)n,

yx

2n-2

= nxn-1 +Cnxx+...+(x)n-1,

从而有 y=lim

yx

x0

2

=lim[ nxn-1 +Cnxn-2x+...+(x)n-1]= nxn-1.

x0

即 (xn)=nxn-1.

可以证明,一般的幂函数y=x, (R, x>0)的导数为

(x)= x-1. 例如 (x)=(x)=x

21

1

1

2

12x

;(

1x

2

)=(x-1)=-x-2=-

1x

2

例4 求y=sinx, (xR)的导数.

yx

=

sin(xx)sinx

x

y

,在§1-7中已经求得

lim

x0

x

=cosx,

即 (sinx)=cosx.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y=cosx, (xR)的导数为 (cosx)=-sinx.

例5 求y=logax的导数(a>0, a1, x>0).

解 对a=e、y=lnx的情况,在§1-7中已经求得为 (lnx)=

1x

lnxlna

对一般的a,只要先用换底公式得y=logax= (logax)=

1xlna

,以下与§1-7完全相同推导,可得

三、导数的几何意义

方程为y=f(x)的曲线,在点A(x0,f(x0))处存在非垂直切线AT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x)在x0存在导数f(x0),且AT的斜率k=f(x0).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f(x0),是函数图象在点(x0,f(x0))处切线的斜率,另一方面也可立即得到切线的方程为

y-f(x0)=f(x0)(x-x0) (2-4) 过切点A (x0,f(x0))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称为曲线y=f(x)在点A (x0,f(x0))处的法线,则当切线非水平(即f(x0)0)时的法线方程为 y-f(x0)=- 例6 求曲线y=sinx在点(

解 (sinx)

=cosx

6

6

1f(x0)

(x-x0) (2-5)

,=

12

)处的切线和法线方程.

3

x

6

x

. =

32

212

所求的切线和法线方程为 y-法线方程 y-

12

(x-

6

6

),

=-

233

(x-).

例7 求曲线y=lnx平行于直线y=2x的切线方程.

解 设切点为A(x0, y0),则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的斜率为y(x0), y(x0)=(lnx)

xx0

=

1x0

1x0

因为切线平行于直线y=2x,,所以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 y+ln2=2(x-12

=2,即x0=

12

;又切点位于曲线上,因而y0=ln

12

=-ln2.

),即y=2x-1-ln2.

四、可导和连续的关系

如果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则存在极限

lim

yx

x0

=f(x0),则

yx

=f(x0)+ (lim=0),或y= f(x0) x+x (lim=0),

x0

x0

所以 limy=lim[f(x0) x+x]=0.

x0

x0

这表明函数y=f(x)在点x0处连续.

但y=f(x)在点x0处连续,在x0处不一定是可导的. 例如:(1)y=|x|在x=0处都连续但却不可导.

|

(2)y=3x在x=0处都连续但却不可导.注意在点(0,0)处还存在切线,只是切线是垂直的.

学生思考:

x2,x0

设函数f(x)=,讨论函数f(x)在x=0处的连续性和可导性.

x1, x0

小结:明确导数就是函数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化率。 作业:见首页

§4-2 换元积分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 不定积分的概念; 2. 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和性质。 新课:一、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例如:cos2xdx,积分基本公式中只有:cosxdx=sinx+C.为了应用这个公式,可进行如下变换:

2x=u cos2xdxcos2x(2x)令2

12

1

1

u=2x回代1

 sinu+C 22

sin2x+C,

12

因为(

sin2x+C)=cos2x,所以cosxdx=

12

sin2x+C是正确的.

定理1 设f(u)具有原函数F(u),(x)是连续函数,那么 f[(x)](x)dx=F[(x)]+C.

证明思路 因为F(u)是f(u)的一个原函数,所以F(u)=f(u); 由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得:

d F[(x)]=F(u)(x)dx=f[(x)](x)dx, 所以 f[(x)](x)dx=F[(x)]+C.

基本思想:作变量代换u=(x), (d(x)= (x)dx),变原积分为f(u)du,利用已知f(u)的原函数是F(u)得到积分,称为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例1 求(axb)10dx, (a,b为常数). 解 因为dx=

1a

10

d(ax+b),所以

1a111a

(ax

b)dx

(ax

11101011令ax+b=ub)d(axb) udu=u+C

11a

u=ax+b回代 (ax+b)11+C.

例2 求解 因为

1x

lnxx

dx=d(lnx),所以

12

lnx=u udu 原式=lnxd(lnx)令

u=lnx回代 (lnx)+C. u+C2

2

1

2

例3 求xexdx.

2

解 因为xdx=d(x),所以

2

1

2

原式=

12

ed(x)x

2

2

令x2=u 1

2

edu=

u

12

u=x回代

eu+C2

12

e

x

2

+C.

例4 求

1

xax

22

2

解 因为xdx=d(x)=-d(a-x),所以

2

2

1

22

原式=-

12

1a

2

x

2

d(a

2

2

x)令a2-x2=u

2

1du= -u+C

a2x2+C.

学生思考: 求

sinx1+cos

2

a2-x2=u回代

x

第一类换元积分法计算的关键:把被积表达式凑成两部分,一部分为d(x),另一部分为(x)的函数f[(x)],且f(u)的原函数易于求得.因此,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又形象化地被称为凑微分法. 常用微分式: dx=

1x

1a

d(ax); xdx=d(x);

2

1

2

dx=d(ln|x|); 1dx=2d(x);

x

2

1x

dx=-d(

1

1x

);

11x

2

dx=d(arctanx);

dx=d(arcsinx); exdx=d(ex);

2

x

sinxdx=-d(cosx); cosxdx=d(sinx); sec2xdx=d(tanx); csc2xdx=-d(cotx); secxtanxdx=d(secx); cscxcotxdx=-d(cscx).

例6 求

1x

2

cos(1x

1x

dx.

1x

C.

解 原式=cos 例7 求

1x

)sin

1ax

2

2

, (a>0).

解 原式=

1

x

a(a)

2

xx

()arcsinC. x2aa(a)1

例8 求

1a

2

x

2

解 原式=

1a

2

1(

1

2

1

x)

2

dx

x1xd()arctan()C. x2

a1(aaa)1

1

例9 求解 原式=

a1

x

2

, (常数a0).

1ax

)dx

12a

1ax

d(ax)

1ax

d(ax)]

2a1

(

1ax

[

=

2a

ln|

axax

|C.

例10 求tanxdx. 解 原式=

sinxcosx

dx

1cosx

(cosx)=-ln|cosx|+C.

类似可得:cotxdx=ln|sinx|+C.

例11 求secxdx. 解 原式=

1cosx

1

d(sinx)cos

2

x

1sin

12ln(

d(sinx)

2

x

利用例9的结论得

原式=ln|

2

1sinx1sinx

|C

1sinxcosx

2

)+C=ln|secx+tanx|+C.

类似可得:cscxdx=ln|cscx-cotx|+C.

学生思考:1 求sin2xdx.2 求sin3xdx 3 求cos3xcos2xdx

4 求

1lnxxlnx

教师讲评

小结 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关键是凑微分,基本的凑微分方法要掌握。

作业 见首页

高等数学典型教案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


相关内容

  • 微积分极限习题课
  • 第一章 习题课 一.主要内容 二.计算 三.典型例题 一.主要内容 函数 极限 连续 基本初等函数 复合函数 初等函数 函 数 的定义 函 数 的性质 双曲函数与 反双曲函数 分段函数 奇偶性 单调性 有界性 周期性 1.函数的定义 2.分段函数 3.复合函数 4.初等函数 5.函数的简单性质 (奇 ...

  •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1
  • [教学目标] 理解常量.变量以及函数概念,了解初等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方法,掌握将复合函数分解成较简单函数的方法.了解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基本特征和简单性质.了解极限.无穷小(大)量的有关概念,掌握求极限的常用方法.了解函数连续性概念,会求函数的间 ...

  • 微积分教学大纲
  •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 微 积 分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试 用 稿) 郑大昇达经贸管理学院共科部 微积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财经类各专业 选用教材:微积分 (赵树嫄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总 学 时:120学时 前 言 制定本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和加强微积分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大纲 ...

  • 微积分第三版赵树源主编
  • ____ 授课类型_理论课___ 授课时间 2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函数 §1.1集合: §1.2实数集:§1.3函数关系:§1.4函数表示法:§1.5建立函数关系的例题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 理解集合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了解实数集的特征.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 ...

  • 构件的基本变形与强度练习题
  • 构件的基本变形与强度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杆件的基本变形有------------------ -------------------- --------------------- ---------------------------------四种. 2.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受力特点是:---- ...

  • 高数课本考研重点.doc
  •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考研必考章节,其中求极限是本章最重 要的内容,要掌握求极限的集中方法) 第一节 映射与函数(一般章节) 一.集合(不用看) 二.映射(不用看) 三.函数(了解) 注:P1--5 集合部分只需简单了解 P5--7不用看 P7--17 重点看一下函数的四大性态:单调.奇偶.周期. 有 ...

  • 3讲两个重要极限.连续
  • 第三讲 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 一.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1.夹逼准则 2. 单调有界收敛准则 3.两个重要极限 (1)lim sinx0sin[] 1:(表面特性lim,本质特性"") x0[]0[]x0 x [] 11 (2)lim1e:(表面特 ...

  • 3.4两个重要的极限
  • §3.4 两个重要的极限 教学章节:第三章 函数极限--§3.4 两个重要的极限 教学目标: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牢记结论:掌握证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两个重要极限的证明及运用. 教学难点:两个重要极限的证明及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定理 ...

  • 经济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经济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经济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课.本课程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概率论部分侧重于理论探讨,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寻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