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策探讨

 中国植保仪器网http://www.zhibao17.com/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策探讨

黎德丘, 彭定人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 全面阐述了广西分布的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等现状, 在分析其面临的种群衰退、生境丧失等主要威胁的基础上, 探讨了加强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现状; 威胁; 对策中图分类号 S685. 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 30-14806-02Study on the Protecti on Counter meas ures to Extre mely S mall Po pulation ofW ild Pla n t of Gua ngxi L ID e -qiu et al (Guangx i Forestry Survey &Desi gn Instit ute , N anni ng , Guangx i 530011) Abstract This paper gave a full descri pti on o f t he current situati on of 20ex tre m el y s mallpopulati on o fw il d pl ant of populati on quantiti es and di stri buti on i n Guangx. i Based on the t hreat analysis o f populati on decli ne and habitat l oss w ere f aced , so m e counter measures t o streng t hen protecti on was discussed . K ey words Extre me l y s m all popul ati on of w il d plan; t St a t us ; Threa; t Counter meas ures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指野外种群数量极小、极度濒危、随时有灭绝危险的, 生境要求独特、生态幅狭窄的野生植物。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需求及对生境的压力不断增大, 对野生植物生境的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 使许多野生植物严重濒危, 许多关键的类群因为自身生物学特性、生境破坏及过度利用等原因, 已沦为极小种群。根据1997~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的调查结果, 18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中, 有11种野外种群数量不足10株, 绝大多数物种现存个体数量少于5000株(草本少于1万株), 已经低于世界公认的/最小可存活种群(MVP)0规模。

1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现状

根据国家林业局拟实施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的选择条件:¹野外种群总株数在5000株以下, 或野外种群总株数在5000~100000株, 但因利用过度, 破坏严重、生存压力大、且分布范围相对狭窄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º分布范围狭小, 分布点数量少的野生植物; »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但属于广西特有的, 且野外种群总株数在1000株以下的野生植物; ¼满足上述条件, 且物种分布、生境、致濒原因等相对明确, 能够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的植物。广西共分布有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其中包含国家Ñ级重点保护植物9种、国家Ò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

[2]

[1]

观光木、紫荆木。其中资源冷杉、单性木兰、银杉、德保苏

铁、狭叶坡垒为国家Ñ级重点保护植物; 广西火桐、海南风吹楠、紫荆木为国家Ò级重点保护植物。

1. 2 种群分布现状 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 在广西仅1个野外分布点的有4种:广西青梅、元宝山冷杉、瑶山苣苔、资源冷杉。其中广西青梅、元宝山冷杉、瑶山苣苔等3种为广西特有植物, 其在全国的分布点数量也仅有1个。

在广西只有2个分布点的有10种:膝柄木、粗齿梭罗、扣树、毛瓣金花茶、凹脉金花茶、顶生金花茶、广西火桐、单性木兰、银杉、狭叶坡垒。

在广西只有3~10个分布点的有3种:德保苏铁、海南风吹楠、水松。

在广西只有10个分布点以上的有3种:喙核桃、观光木、紫荆木。

1. 3 保护现状 广西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 有15种全部或部分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 其余5种完全分布在保护区外。其中, 粗齿梭罗和银杉的全部野生种群分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海南风吹楠等6种植物的部分种群分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元宝山冷杉、瑶山苣苔、资源冷杉等3种的全部野生种群分布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内; 毛瓣金花茶等4种的部分野生种群分布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内。

虽然有15种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 但因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所处自然保护区的级别不同, 相应物种得到保护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分布在国家级保护区内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近年来还开展了多次调查、监测, 在人工繁育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如单性木兰、银杉。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于缺乏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 除德保苏铁得到较好保护且成功实施了人工种群野外回归以外, 大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还很不到位。

膝柄木、广西青梅、水松、顶生金花茶、广西火桐等5种植物的野生种群均分布于集体林区, 由于没有专人负责和专项经费的配套, 这些植物的野生种群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生存威胁。

2 面临的主要威胁2. 1 人为采集和采伐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或观赏价值可提供优质的木材药材

[5]

1. 1 种群数量现状 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 野外种群

数量10~99株的有3种:膝柄木、粗齿梭罗、广西青梅。其中膝柄木为国家Ñ级重点保护植物, 仅存3株大树和7株幼树

[3]

; 广西青梅为国家Ò级重点保护植物。

野外种群数量100~999株的有8种:扣树、毛瓣金花茶、

水松、凹脉金花茶、喙核桃、元宝山冷杉、顶生金花茶、瑶山苣苔。其中水松、元宝山冷杉、瑶山苣苔为国家Ñ级重点保护植物。

野外种群数量1000~9999株的有9种:广西火桐、海南风吹楠、资源冷杉、单性木兰、银杉、德保苏铁、狭叶坡垒、

作者简介 黎德丘(1969-), 男, 广西平南人, 高级工程师, 从事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

[4-5]

或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 因经济发展和增加收入的需要, 当地群众/靠山吃山0, 往往采取非可持续的利用方式采集或采伐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广西青梅、海南风吹楠、狭叶坡垒、紫荆木均是优良的材用树种, 扣树(苦丁茶) 是著名的保健饮料植物, 瑶山苣苔是瑶族群众的传统药材, 德保苏铁、毛瓣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是优良的观赏植物, 德保苏铁还因其茎富含淀粉而长期作为酿酒原料,, , 这些植物的野生种群就是因为其独特的材用、药用或观赏价值而导致过度利用, 逐渐走向濒危。虽然相当一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已经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但所在地群众法律意识不强或者由于宣传不够等原因, 他们甚至不知道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属于违法行为, 另有一些不法商贩, 明知违法, 仍然冒险收购、采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而那些尚未列为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威胁, 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采集这些野生植物是违法行为。

2. 2 生境丧失 大部分极少种群野生植物已经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 但由于保护区外围的生产开发范围和规模逐年扩大, 其生境片断化的趋势并未停止。此外, 尚有5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分布在保护区以外的集体林区, 其面临生境的丧失威胁最为严重, 特别是受乱砍滥伐、非法采挖、毁林开荒的破坏影响, 野生居群已越来越小, 远距离被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如水松, 由于原生境的破坏与丧失, 现残存的个

[4]

体数只有9株, 且全是衰老植株, 无幼树幼苗存在。2. 3 种群衰退 除了外部因素, 极少种群野生植物还受自身因素的影响, 包括遗传多样性、生殖力、生活力、适应力等方面的衰竭, 威胁着它们的生长繁衍, 如雌雄蕊发育不同步, 花粉败育、花粉管不能正常到达胚囊导致种胚发育不全, 胚囊败育。目前, 广西青梅仅存65株[4], 但有生殖力的个体仅有4株, 其余的61株全为高0. 5m 以下的幼苗。虽然每年都有新增的幼苗, 但一直未能长成幼树。资源冷杉种群多年来仅有3株结果, 且所结的球果内的种子全无活性, 种胚为空瘪的膜状物。元宝山冷杉种群每年结果的只有3~4株, 且需要间隔3~5年才能结果1次, 种子在母树受虫害率达

[7]

到50%以上,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数量仅占0. 5%。银杉也有类似情况, 幼苗始终无法长成幼树, 属于衰退型种群。3 保护对策

3. 1 加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植物保护最基本的方法, 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根据广西集体林多、国有林少, 自然保护区建设空间逐步萎缩的实际, 建议在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 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小区, 使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覆盖现存所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以外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生境的保护管理, 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 维护极小种群野生植(上接第14757页)

季气温升高, 可减少小麦等越冬作物的受冻几率, 也易造成越冬作物疯长、病虫害流行。至于这种气候变化对该市农业经济的具体影响范围和程度,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

物生境的完整性,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生境的进一步分割和片段化。

3. 2 迁地保护 对于在野外难以生存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应采取迁地保护措施:采集适量的活体植株以及种子、器官和组织等材料, 迁移到有保存条件的植物园和科研院所进行保存; 建立迁地保护基地, 建立良好的来源和谱系档案, 有效保存物种遗传多样性。实施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规范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子采集行为, 加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基因保存工作, 确保基因不流失。3. 3 种源繁育和野外回归 充分利用广西现有的植物园、繁育基地深入开展培育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人工繁育研究, 为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 对技术成熟的种类, 依托科研单位进行规模化繁育, 扩大人工种群数量; 开展回归试验, 在条件成熟时, 将人工培育的植株逐步回归到原生境中, 壮大野生种群; 对经济价值高的种类, 通过人工培育满足社会需求, 使极度濒危物种也能达到相当数量, 缓解濒危态势。

3. 4 建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保护点 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集中分布的区域设立野外保护点, 每个保护点必须针对所保护的物种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 加强保护点原生境的保护管理力度, 加强巡护、监管, 严禁盗伐、开荒、放牧、火烧、种植等改变原生境生态的行为, 严格保护原生生境, 防止人为干扰、自然灾害、兽类侵害的发生, 保障原生种群的稳定和逐步繁衍壮大。

3. 5 加大宣传执法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 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 使更多的人自觉加入到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行列。同时加大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执法力度, 禁止采集、采伐和收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严厉打击破坏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的行为, 把执法力度提高到等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执法力度上。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植物处. 揭密中国濒危植物/小部落0[J].森林与人

类, 2005, 25(10):14-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J].植

物杂志, 1999(5):4-11.

[3]莫竹承, 范航清, 李蕾鲜, 等. 濒危植物膝柄木生存现状及其恢复对策

[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8(2):64-67.

[4]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

物资源调查报告[R].2001.

[5]刘演, 宁世江. 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J].广西科

学, 2002(2):124-132.

[6]黄仕训, 王才明, 王燕. 濒危树种广西青梅保护初步研究[J].植物研

究, 2001(2):317-320.

[7]宁世江, 唐润琴. 广西银竹老山资源冷杉种群退化机制初探[J].广西

植物, 2005(4):289-294, 320.

参考文献

[1]W MO . I 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5气候变化20076[R].2007.

[2]任国玉, 郭军, 徐铭志, 等.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

象学报, 2005, 63(6):942-956.

[3]陈梦春, 程先富. 安徽省近41年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J].巢湖学院学

报, 2007(6):60-64.

 中国植保仪器网http://www.zhibao17.com/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策探讨

黎德丘, 彭定人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 全面阐述了广西分布的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等现状, 在分析其面临的种群衰退、生境丧失等主要威胁的基础上, 探讨了加强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现状; 威胁; 对策中图分类号 S685. 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 30-14806-02Study on the Protecti on Counter meas ures to Extre mely S mall Po pulation ofW ild Pla n t of Gua ngxi L ID e -qiu et al (Guangx i Forestry Survey &Desi gn Instit ute , N anni ng , Guangx i 530011) Abstract This paper gave a full descri pti on o f t he current situati on of 20ex tre m el y s mallpopulati on o fw il d pl ant of populati on quantiti es and di stri buti on i n Guangx. i Based on the t hreat analysis o f populati on decli ne and habitat l oss w ere f aced , so m e counter measures t o streng t hen protecti on was discussed . K ey words Extre me l y s m all popul ati on of w il d plan; t St a t us ; Threa; t Counter meas ures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指野外种群数量极小、极度濒危、随时有灭绝危险的, 生境要求独特、生态幅狭窄的野生植物。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需求及对生境的压力不断增大, 对野生植物生境的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 使许多野生植物严重濒危, 许多关键的类群因为自身生物学特性、生境破坏及过度利用等原因, 已沦为极小种群。根据1997~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的调查结果, 18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中, 有11种野外种群数量不足10株, 绝大多数物种现存个体数量少于5000株(草本少于1万株), 已经低于世界公认的/最小可存活种群(MVP)0规模。

1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现状

根据国家林业局拟实施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的选择条件:¹野外种群总株数在5000株以下, 或野外种群总株数在5000~100000株, 但因利用过度, 破坏严重、生存压力大、且分布范围相对狭窄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º分布范围狭小, 分布点数量少的野生植物; »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但属于广西特有的, 且野外种群总株数在1000株以下的野生植物; ¼满足上述条件, 且物种分布、生境、致濒原因等相对明确, 能够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的植物。广西共分布有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其中包含国家Ñ级重点保护植物9种、国家Ò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

[2]

[1]

观光木、紫荆木。其中资源冷杉、单性木兰、银杉、德保苏

铁、狭叶坡垒为国家Ñ级重点保护植物; 广西火桐、海南风吹楠、紫荆木为国家Ò级重点保护植物。

1. 2 种群分布现状 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 在广西仅1个野外分布点的有4种:广西青梅、元宝山冷杉、瑶山苣苔、资源冷杉。其中广西青梅、元宝山冷杉、瑶山苣苔等3种为广西特有植物, 其在全国的分布点数量也仅有1个。

在广西只有2个分布点的有10种:膝柄木、粗齿梭罗、扣树、毛瓣金花茶、凹脉金花茶、顶生金花茶、广西火桐、单性木兰、银杉、狭叶坡垒。

在广西只有3~10个分布点的有3种:德保苏铁、海南风吹楠、水松。

在广西只有10个分布点以上的有3种:喙核桃、观光木、紫荆木。

1. 3 保护现状 广西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 有15种全部或部分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 其余5种完全分布在保护区外。其中, 粗齿梭罗和银杉的全部野生种群分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海南风吹楠等6种植物的部分种群分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元宝山冷杉、瑶山苣苔、资源冷杉等3种的全部野生种群分布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内; 毛瓣金花茶等4种的部分野生种群分布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内。

虽然有15种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 但因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所处自然保护区的级别不同, 相应物种得到保护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分布在国家级保护区内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近年来还开展了多次调查、监测, 在人工繁育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如单性木兰、银杉。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于缺乏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 除德保苏铁得到较好保护且成功实施了人工种群野外回归以外, 大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还很不到位。

膝柄木、广西青梅、水松、顶生金花茶、广西火桐等5种植物的野生种群均分布于集体林区, 由于没有专人负责和专项经费的配套, 这些植物的野生种群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生存威胁。

2 面临的主要威胁2. 1 人为采集和采伐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或观赏价值可提供优质的木材药材

[5]

1. 1 种群数量现状 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 野外种群

数量10~99株的有3种:膝柄木、粗齿梭罗、广西青梅。其中膝柄木为国家Ñ级重点保护植物, 仅存3株大树和7株幼树

[3]

; 广西青梅为国家Ò级重点保护植物。

野外种群数量100~999株的有8种:扣树、毛瓣金花茶、

水松、凹脉金花茶、喙核桃、元宝山冷杉、顶生金花茶、瑶山苣苔。其中水松、元宝山冷杉、瑶山苣苔为国家Ñ级重点保护植物。

野外种群数量1000~9999株的有9种:广西火桐、海南风吹楠、资源冷杉、单性木兰、银杉、德保苏铁、狭叶坡垒、

作者简介 黎德丘(1969-), 男, 广西平南人, 高级工程师, 从事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

[4-5]

或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 因经济发展和增加收入的需要, 当地群众/靠山吃山0, 往往采取非可持续的利用方式采集或采伐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广西青梅、海南风吹楠、狭叶坡垒、紫荆木均是优良的材用树种, 扣树(苦丁茶) 是著名的保健饮料植物, 瑶山苣苔是瑶族群众的传统药材, 德保苏铁、毛瓣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是优良的观赏植物, 德保苏铁还因其茎富含淀粉而长期作为酿酒原料,, , 这些植物的野生种群就是因为其独特的材用、药用或观赏价值而导致过度利用, 逐渐走向濒危。虽然相当一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已经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但所在地群众法律意识不强或者由于宣传不够等原因, 他们甚至不知道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属于违法行为, 另有一些不法商贩, 明知违法, 仍然冒险收购、采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而那些尚未列为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威胁, 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采集这些野生植物是违法行为。

2. 2 生境丧失 大部分极少种群野生植物已经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 但由于保护区外围的生产开发范围和规模逐年扩大, 其生境片断化的趋势并未停止。此外, 尚有5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分布在保护区以外的集体林区, 其面临生境的丧失威胁最为严重, 特别是受乱砍滥伐、非法采挖、毁林开荒的破坏影响, 野生居群已越来越小, 远距离被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如水松, 由于原生境的破坏与丧失, 现残存的个

[4]

体数只有9株, 且全是衰老植株, 无幼树幼苗存在。2. 3 种群衰退 除了外部因素, 极少种群野生植物还受自身因素的影响, 包括遗传多样性、生殖力、生活力、适应力等方面的衰竭, 威胁着它们的生长繁衍, 如雌雄蕊发育不同步, 花粉败育、花粉管不能正常到达胚囊导致种胚发育不全, 胚囊败育。目前, 广西青梅仅存65株[4], 但有生殖力的个体仅有4株, 其余的61株全为高0. 5m 以下的幼苗。虽然每年都有新增的幼苗, 但一直未能长成幼树。资源冷杉种群多年来仅有3株结果, 且所结的球果内的种子全无活性, 种胚为空瘪的膜状物。元宝山冷杉种群每年结果的只有3~4株, 且需要间隔3~5年才能结果1次, 种子在母树受虫害率达

[7]

到50%以上,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数量仅占0. 5%。银杉也有类似情况, 幼苗始终无法长成幼树, 属于衰退型种群。3 保护对策

3. 1 加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植物保护最基本的方法, 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根据广西集体林多、国有林少, 自然保护区建设空间逐步萎缩的实际, 建议在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 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小区, 使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覆盖现存所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以外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生境的保护管理, 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 维护极小种群野生植(上接第14757页)

季气温升高, 可减少小麦等越冬作物的受冻几率, 也易造成越冬作物疯长、病虫害流行。至于这种气候变化对该市农业经济的具体影响范围和程度,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

物生境的完整性,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生境的进一步分割和片段化。

3. 2 迁地保护 对于在野外难以生存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应采取迁地保护措施:采集适量的活体植株以及种子、器官和组织等材料, 迁移到有保存条件的植物园和科研院所进行保存; 建立迁地保护基地, 建立良好的来源和谱系档案, 有效保存物种遗传多样性。实施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规范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子采集行为, 加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基因保存工作, 确保基因不流失。3. 3 种源繁育和野外回归 充分利用广西现有的植物园、繁育基地深入开展培育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人工繁育研究, 为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 对技术成熟的种类, 依托科研单位进行规模化繁育, 扩大人工种群数量; 开展回归试验, 在条件成熟时, 将人工培育的植株逐步回归到原生境中, 壮大野生种群; 对经济价值高的种类, 通过人工培育满足社会需求, 使极度濒危物种也能达到相当数量, 缓解濒危态势。

3. 4 建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保护点 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集中分布的区域设立野外保护点, 每个保护点必须针对所保护的物种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 加强保护点原生境的保护管理力度, 加强巡护、监管, 严禁盗伐、开荒、放牧、火烧、种植等改变原生境生态的行为, 严格保护原生生境, 防止人为干扰、自然灾害、兽类侵害的发生, 保障原生种群的稳定和逐步繁衍壮大。

3. 5 加大宣传执法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 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 使更多的人自觉加入到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行列。同时加大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执法力度, 禁止采集、采伐和收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严厉打击破坏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的行为, 把执法力度提高到等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执法力度上。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植物处. 揭密中国濒危植物/小部落0[J].森林与人

类, 2005, 25(10):14-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J].植

物杂志, 1999(5):4-11.

[3]莫竹承, 范航清, 李蕾鲜, 等. 濒危植物膝柄木生存现状及其恢复对策

[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8(2):64-67.

[4]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

物资源调查报告[R].2001.

[5]刘演, 宁世江. 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J].广西科

学, 2002(2):124-132.

[6]黄仕训, 王才明, 王燕. 濒危树种广西青梅保护初步研究[J].植物研

究, 2001(2):317-320.

[7]宁世江, 唐润琴. 广西银竹老山资源冷杉种群退化机制初探[J].广西

植物, 2005(4):289-294, 320.

参考文献

[1]W MO . I 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5气候变化20076[R].2007.

[2]任国玉, 郭军, 徐铭志, 等.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

象学报, 2005, 63(6):942-956.

[3]陈梦春, 程先富. 安徽省近41年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J].巢湖学院学

报, 2007(6):60-64.


相关内容

  • 中国鸡形目鸟类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 生物多样性! !!!!!!! 中国鸡形目鸟类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张正旺!丁长青!丁!平!郑光美 '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摘要:鸡形目是一个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鸟类类群,其保护工作受到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广泛关注.作为世界上鸡形目鸟类 ...

  • 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优先度分析_英文_杨文忠
  • 第43卷第4期2014年8月 西部林业科学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 Vol. 43No. 4Aug . 2014 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 的优先度分析 * 杨文忠,杨宇明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与繁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云南 ...

  • 大熊猫保护
  • 中文摘要: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也是世界宝贵的自然遗产.然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野生动物贩子的捕杀,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面对这种状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策,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对大熊猫实施保护.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提出更多有实用价值的策略,有效地拯救这一濒危物种. 关键词:大熊猫.濒危动 ...

  • 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 广西水产科技9 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深层问题 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韦金胜 (中国渔政广西区检查大队 北海 536000) 北部湾这块全国的最后"渔业净土"近几年也已不堪重负, 渔民的捕捞强度已, , , 主要问题表现在漠视环境污染.捕捞强度盲目增长.发展格局不合理, 职能部门行政 ...

  • 生物入侵机制
  • 入侵植物生活史进化 李松 胡宇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2研究所,湖北 武汉,430064)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外来入侵植物对我国的危害日益严重.本文主要探讨了入侵植物的入侵方式.生活史对策.入侵后生活史变化.并指出外来种在新环境中受到的选择压力一般不同于原产地. ...

  •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熊猴资源与保护现状调查
  • 摘要 采用调查访问,小区蹲点等方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熊猴种群大小.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弄岗自然保护区各个片区均有熊猴分布,种群数量为56群共498只(Std=3.01).保护区周边社区人口数量多且相对贫困,他们对保护区依赖严重.因此,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在于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利用将是主要的方 ...

  • 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 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摘要]: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被誉为"中国国宝". 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 存大约1590只左右. 由于大熊猫存在繁殖困难,所以对大熊猫的保护及物种的 延续,有很大的困难.近些年来,我国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大熊猫,大熊猫 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

  • 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对策
  • 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对策 高海燕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全球生物物种所面临的危机,提出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理解生物多样性,并对其进行保护.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价值威胁保护对策说到生物多样性,人们总要提到一只鸽子.1914年9月,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在美国辛辛纳 ...

  • 论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 专业代码:B070402 准考证号:[1**********]0 贵州师范大学(独立本科段) 毕 业 论 文 题 目:浅议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学 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生物教育 姓 名:林君楠 指导教师:杨珺 完成时间:2013年3月 浅议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林君楠 摘 要:大熊猫属哺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