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的喜与忧

  到今年十月,王刚工作就满两年了。2009年,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王刚进入家乡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社区医生。两年全科门诊的工作经验,让王刚对于全科医生这份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发展全科医生制度是未来社区医疗的方向。做好这方面的服务,不但有利于普通百姓的健康,更能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也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王刚说道。

  

  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从早晨八点到下午五点,都不得闲。”王刚所在的全科诊室在一层大厅左手边,十余平米的屋子有包括王刚在内的三名医生,这里每天都挤满了患者。

  65岁的赵大爷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小王,国庆节还值夜班呢?给我量量血压吧,最近总感觉头晕。”

  “您看您走得气喘吁吁的,先坐一会儿喘喘气吧,要不然血压量不准。”赵大爷坐近了,王刚听到他呼吸得很急促,便让他先歇一歇。他开始问起赵大爷最近是不是停了降压药,有没有感冒、上火。“就国庆节那天,我孙女发烧了,我熬了两夜没合眼……”赵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还向王刚咨询起孙女吃的退烧药。

  “您看,高血压就怕上火。来,您撩起袖子,我给您量血压。”王刚一边给血压计充气,一边嘱咐道:“现在换季,心脑血管病人都要注意。通俗点讲就是血管也会热胀冷缩,天气凉了,您血管也就窄了。这时,本来心脑血管压力就增大了,您还上火,要注意自己调节!”

  刚送走赵大爷,一位阿姨走了进来,说自己低压不太正常。王刚笑着说道:“阿姨,您前几天来过是吗?咱们都查了,没别的问题,只要减减肥就能调节低压。”“我平时干活也挺多的呀!”“阿姨,我说的减肥、锻炼是说要跑跑步、游游泳、跳跳健身操。只要减掉四斤,您的血压就能降下来。”“好,小伙子,我听你的再试试!”

  “医生您给看看,我家闺女总是流鼻涕。”看着眼前这个小女孩只穿着一件衬衫,王刚拉着她的小手问道:“感冒了吧,还穿这么少!”

  每天,总有许多居民,晚饭过后出来遛弯,路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顺便进去量量血压,和社区医生聊聊,看看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而这里的24小时全科门诊,还为赵大爷、李大妈们亮着一盏灯。

  从前,提起全科医生,浮现在人们眼前的还是美国电影中的家庭医生。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省市便开始试行培养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今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自此,在中国存在了20多年的全科医生,正式走进了百姓生活。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全科医生的职责,并计划在2020年,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没病讲知识、小病及时治、大病不耽误,这也是王刚在全科门诊两年给自己的职业下的定义。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社区里的全科医生不但要承担预防、诊治的责任,还是首诊、分诊的把关人。诊治常见病、慢性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预防系统工作,指导社区护理、康复、健康教育,配合专科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全科医生是社区医疗的多面手。

  

  温暖的社区门诊

  “百姓非常需要身边的全科医生,我能感受到居民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两年的工作让王刚看好社区全科医生的未来。

  无论多忙,对每一位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王刚总会多问几句、多嘱咐几句。有些慢性病患者一周来几次,王刚和他们见面就像朋友一样。“毕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医院不一样,我们和居民交流的时间多一些。沟通、交流多了,关系自然就融洽了。”

  按照国际经验,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医疗体系可以解决95%以上的疾病。提高全科医生的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医疗预防、分诊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更能为化解紧张的医患矛盾、重建医患信任搭建良好的平台。

  社区承担的服务是“六位一体”的,即综合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而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又具有综合性、持续性、人性化的特点并且提供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这些都是未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全科医生在与社区、家庭建立紧密的卫生服务关系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跟踪健康状况,全科医生制度不但能有效预防疾病,更有助于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改变居民的生活、就医方式。

  因为在全科门诊工作,内、外、妇、儿全负责,王刚几乎给社区里的所有居民看过病、开过药。“小王不错,工作认真,对我们还耐心、周到。”提起王刚,赵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王刚就住在服务的社区,每天上下班,总有许多居民和他打招呼。“小王,下班买菜啊。”“王医生,办公室冷,别净顾着忙,多喝点热水!”

  “人家都说中国医患关系紧张,我在社区却没这种感觉,我和患者的关系都特好,他们也总是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王刚笑得很满足。

  

  制度尚待完善

  成为全科医生以来,王刚的生活便格外充实。每周工作五天,不算无需问诊直接开药的,平均每天要为50位患者看病。每隔七天,王刚还要值一次夜班,前半夜来量血压、看感冒等急症的患者持续不断。

  “我们人手太少了!”王刚的状态是社区全科医生真实的写照。卫生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7.8万名注册的全科医生。如果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来计算,全科医生的人才缺口高达30余万。

  为让城乡居民拥有自己的全科医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2年,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万名。然而,培训也遭冷遇。以上海为例,2010年上海计划招收、培训300名全科医师,结果仅有144人报名。

  薪资水平低是最直接的原因。王刚认为,长久以来,全科医生的收入属于财政拨款,收支两条线。在社区工作繁琐而辛苦,薪酬却不是很高。虽然现在增加了绩效方案,但仍然和工作量不成正比。

  为解决全科医生薪资水平低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鼓励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意见》明确,全科医生不仅可以多点注册,也可以独立或者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增加收入渠道。然而,在王刚看来,每天高负荷的劳动让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做一份工作,而这种压力又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紧缺。

  有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引进2000人,但三年里流失率非常高。另一份基于全国的研究数据也表明,2003—200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失的正高、副高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分别占在岗相应职称人员总数的35.7%、10.1%、9.5%。

  事实上,与薪酬相比,个人职业发展的隐忧才是王刚这样的年轻人最大的顾虑。“虽然我工作得很快乐,但真正从临床经验、医疗水平上,还和大医院的医生有很大差距。常来社区看病的还是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有些人久病成医,直接来拿药就行了。”王刚说道:“我们也希望大家都不生病,健健康康的。但做医生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接触一些疑难问题,我们的许多能力也会退化。”

  王刚说,他最拿手的还是内科诊治。处理一些比较严重的外伤时,他也会害怕,生怕自己不够熟练。而同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胡医生,做了五六年的全科医生,但她觉得“考了全科医生的证和以前也没什么不同。”现在,胡医生仍然做着为居民打预防针的工作,其他科室很少接触。

  与此同时,大医院的晋升空间比较大,职称评定的名额较多也是让社区全科医生羡慕却无奈的事实。“服务基层、讲奉献固然值得提倡,可现有的条件无法吸引更多有学历又有能力的医生到社区服务。”王刚说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曾益新也曾指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仅是数量不足,具有医学本科学历并经过严格全科训练的全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

  这样的服务团队会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也会强化百姓已有的顾虑“社区医院的医生不如大医院的医生有本事”,“没出息、没水平的医生才来社区呢”。

  “物质上的还好提高,但要改变百姓的观念就难了。如果社会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认识不能改变,我们感觉工作没有‘尊严’,得不到认可,那谁还愿意当全科医生呢?”从这一层面来看,王刚认为,全科医生制度还有待完善。

  到今年十月,王刚工作就满两年了。2009年,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王刚进入家乡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社区医生。两年全科门诊的工作经验,让王刚对于全科医生这份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发展全科医生制度是未来社区医疗的方向。做好这方面的服务,不但有利于普通百姓的健康,更能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也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王刚说道。

  

  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从早晨八点到下午五点,都不得闲。”王刚所在的全科诊室在一层大厅左手边,十余平米的屋子有包括王刚在内的三名医生,这里每天都挤满了患者。

  65岁的赵大爷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小王,国庆节还值夜班呢?给我量量血压吧,最近总感觉头晕。”

  “您看您走得气喘吁吁的,先坐一会儿喘喘气吧,要不然血压量不准。”赵大爷坐近了,王刚听到他呼吸得很急促,便让他先歇一歇。他开始问起赵大爷最近是不是停了降压药,有没有感冒、上火。“就国庆节那天,我孙女发烧了,我熬了两夜没合眼……”赵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还向王刚咨询起孙女吃的退烧药。

  “您看,高血压就怕上火。来,您撩起袖子,我给您量血压。”王刚一边给血压计充气,一边嘱咐道:“现在换季,心脑血管病人都要注意。通俗点讲就是血管也会热胀冷缩,天气凉了,您血管也就窄了。这时,本来心脑血管压力就增大了,您还上火,要注意自己调节!”

  刚送走赵大爷,一位阿姨走了进来,说自己低压不太正常。王刚笑着说道:“阿姨,您前几天来过是吗?咱们都查了,没别的问题,只要减减肥就能调节低压。”“我平时干活也挺多的呀!”“阿姨,我说的减肥、锻炼是说要跑跑步、游游泳、跳跳健身操。只要减掉四斤,您的血压就能降下来。”“好,小伙子,我听你的再试试!”

  “医生您给看看,我家闺女总是流鼻涕。”看着眼前这个小女孩只穿着一件衬衫,王刚拉着她的小手问道:“感冒了吧,还穿这么少!”

  每天,总有许多居民,晚饭过后出来遛弯,路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顺便进去量量血压,和社区医生聊聊,看看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而这里的24小时全科门诊,还为赵大爷、李大妈们亮着一盏灯。

  从前,提起全科医生,浮现在人们眼前的还是美国电影中的家庭医生。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省市便开始试行培养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今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自此,在中国存在了20多年的全科医生,正式走进了百姓生活。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全科医生的职责,并计划在2020年,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没病讲知识、小病及时治、大病不耽误,这也是王刚在全科门诊两年给自己的职业下的定义。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社区里的全科医生不但要承担预防、诊治的责任,还是首诊、分诊的把关人。诊治常见病、慢性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预防系统工作,指导社区护理、康复、健康教育,配合专科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全科医生是社区医疗的多面手。

  

  温暖的社区门诊

  “百姓非常需要身边的全科医生,我能感受到居民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两年的工作让王刚看好社区全科医生的未来。

  无论多忙,对每一位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王刚总会多问几句、多嘱咐几句。有些慢性病患者一周来几次,王刚和他们见面就像朋友一样。“毕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医院不一样,我们和居民交流的时间多一些。沟通、交流多了,关系自然就融洽了。”

  按照国际经验,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医疗体系可以解决95%以上的疾病。提高全科医生的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医疗预防、分诊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更能为化解紧张的医患矛盾、重建医患信任搭建良好的平台。

  社区承担的服务是“六位一体”的,即综合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而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又具有综合性、持续性、人性化的特点并且提供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这些都是未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全科医生在与社区、家庭建立紧密的卫生服务关系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跟踪健康状况,全科医生制度不但能有效预防疾病,更有助于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改变居民的生活、就医方式。

  因为在全科门诊工作,内、外、妇、儿全负责,王刚几乎给社区里的所有居民看过病、开过药。“小王不错,工作认真,对我们还耐心、周到。”提起王刚,赵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王刚就住在服务的社区,每天上下班,总有许多居民和他打招呼。“小王,下班买菜啊。”“王医生,办公室冷,别净顾着忙,多喝点热水!”

  “人家都说中国医患关系紧张,我在社区却没这种感觉,我和患者的关系都特好,他们也总是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王刚笑得很满足。

  

  制度尚待完善

  成为全科医生以来,王刚的生活便格外充实。每周工作五天,不算无需问诊直接开药的,平均每天要为50位患者看病。每隔七天,王刚还要值一次夜班,前半夜来量血压、看感冒等急症的患者持续不断。

  “我们人手太少了!”王刚的状态是社区全科医生真实的写照。卫生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7.8万名注册的全科医生。如果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来计算,全科医生的人才缺口高达30余万。

  为让城乡居民拥有自己的全科医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2年,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万名。然而,培训也遭冷遇。以上海为例,2010年上海计划招收、培训300名全科医师,结果仅有144人报名。

  薪资水平低是最直接的原因。王刚认为,长久以来,全科医生的收入属于财政拨款,收支两条线。在社区工作繁琐而辛苦,薪酬却不是很高。虽然现在增加了绩效方案,但仍然和工作量不成正比。

  为解决全科医生薪资水平低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鼓励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意见》明确,全科医生不仅可以多点注册,也可以独立或者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增加收入渠道。然而,在王刚看来,每天高负荷的劳动让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做一份工作,而这种压力又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紧缺。

  有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引进2000人,但三年里流失率非常高。另一份基于全国的研究数据也表明,2003—200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失的正高、副高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分别占在岗相应职称人员总数的35.7%、10.1%、9.5%。

  事实上,与薪酬相比,个人职业发展的隐忧才是王刚这样的年轻人最大的顾虑。“虽然我工作得很快乐,但真正从临床经验、医疗水平上,还和大医院的医生有很大差距。常来社区看病的还是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有些人久病成医,直接来拿药就行了。”王刚说道:“我们也希望大家都不生病,健健康康的。但做医生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接触一些疑难问题,我们的许多能力也会退化。”

  王刚说,他最拿手的还是内科诊治。处理一些比较严重的外伤时,他也会害怕,生怕自己不够熟练。而同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胡医生,做了五六年的全科医生,但她觉得“考了全科医生的证和以前也没什么不同。”现在,胡医生仍然做着为居民打预防针的工作,其他科室很少接触。

  与此同时,大医院的晋升空间比较大,职称评定的名额较多也是让社区全科医生羡慕却无奈的事实。“服务基层、讲奉献固然值得提倡,可现有的条件无法吸引更多有学历又有能力的医生到社区服务。”王刚说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曾益新也曾指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仅是数量不足,具有医学本科学历并经过严格全科训练的全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

  这样的服务团队会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也会强化百姓已有的顾虑“社区医院的医生不如大医院的医生有本事”,“没出息、没水平的医生才来社区呢”。

  “物质上的还好提高,但要改变百姓的观念就难了。如果社会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认识不能改变,我们感觉工作没有‘尊严’,得不到认可,那谁还愿意当全科医生呢?”从这一层面来看,王刚认为,全科医生制度还有待完善。


相关内容

  •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谈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谈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发布时间:2011-7-9 日前,<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印发.为何要专门出台关于全科医生的制度性文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和亮点?对老百姓有什么实惠?记者就此对孙志刚进行了专访. "一项制度":2020年每万居民 ...

  • 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 综述 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潘燕君张晓文赵 燕顾奚凤 浦东新区王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01 [摘要] 2010年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首批家庭医生制服务改革试点区,开始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改革.随着改革和探索的深入,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已显得日趋重要和迫切.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 ...

  • 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 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1. 美国家庭医生培养模式 在美国,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的健康维护者,能提供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等长期服务,并对慢性病人和康复期病人进行主动追踪观察,能处理病人85%-90%的健康问题. 1.1 ...

  • 全科医学作业
  • 结合新医改下思考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培养的新发展 全科医学概论作业 2013年04月13日 全科医学为临床二级学科,内容涵盖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全科医学的范围广.内容丰富.与其他各专科有相互交叉,也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全科医学建立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以生物-心理-社会模 ...

  • 专家详解[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 2012-08-12 08:49:3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专家详解<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8月9日,乡村医生苏培璇在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第四卫生所整理药品.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近日,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 ...

  • 道阻且长,溯洄从之
  • 20世纪70年代,她下过乡,做过赤脚医生:20世纪80年代,她干过临床,当过教师:20世纪90年代,她在国内试验推广全科医学,并一直做到今天.回顾顾渡教授的半生经历,可以看到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发展历程的整个缩影. "我很庆幸自己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并且能把它当做事业做一辈子.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 ...

  • 美国全科医生李健教授:培养全科医生的6项原则
  • 微医全科 03-03 16:37 大 11时36分,李健医学博士医疗组的早查房进入尾声. 据悉,这天经他查房的16名患者中,有3人是同院医生的家属.其中一人是医院心脏外科某"大牛"的母亲,另一人是同科某医生的父亲. 这些人身上有很多症状.问题.去过不少医院.科室.结果是,血压控制 ...

  •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总结
  • 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有着不同的职责.专科医生负责疾病形成之后的诊治,通过深入的研究来认识与对抗疾玻而全科医生则是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关注的中心是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是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的.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不但可以帮助专科医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而且还 ...

  • 全科医学概1
  • 全科医学概论 2012年 • <全科医学概论>是全科/家庭医生专业培训的的核心课程,也是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必修课 • 在各国的全科/家庭医师培训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 重点是全科医学知识.技能.态度.观念.思维方式的培养 • 主要内容包括:全科医学概述.以人为本 的健康照顾.全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