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观后感850字

夜袭观后感850字

夜袭>观后感850字(一)

我们的年代是和平的年代!

我们和平的年代的老一辈革命家打下来的!

我们和平的年代是奠基在千百万革命烈士的血肉之上的!

电影往往将我们重新拉到那个年代,重温当时那悲壮凄凉的历史,《夜袭》便是如此,又将我们拉回三十年代挨打的中国。

《夜袭》一篇取材于历史真实>故事'夜袭阳明堡'.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锡联便担任了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为了减少来自日军空袭带来的伤亡,1937年10月他率部夜袭日军机场,一举摧毁日军飞机24架,也同时取得129师首胜,给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

咱们的八路军原定计划是阻止日军去增援雁门关,但总是有日军的飞军对我抗日军队进行攻击,造成的伤亡可想而知。

但是,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所以总处于被动状态,当然陈团长不会只一味的生气痛惜,而是派人去摸小鬼子的机场在哪里,在摸清了鬼子机场确切位置后,陈团长是下定决心要炸掉鬼子机场。

经过周密的部署后,摧毁小鬼子机场任务交给了三营,另两个营的任务是破坏切断崞县到阳明堡方向的可能增援的敌人。敢死队准备后便开始向敌人的机场进军,一场破釜沉舟之战即将打响,生死已经不再重要,战士们只有一个目的,炸掉鬼子的机场,减少己方的牺牲。

枪声、爆炸声是战士们临终前最美妙的歌声,那映亮天际的火焰与那鲜血抛洒成最美的景色,八路军给小鬼子送上了节日的礼花,祝他们早点从中国的土地上滚蛋。热血没有撒错地方,'一腔豪情忠义胆,化作乱红漫天飞'.没有人离开这飞机场,就算只有一口气、半条命,也要完成任务,那挥洒在大地上的鲜血,多么绚烂美丽,而它们正是它们主人义无反顾的献出,是他们用生命留下的图案。

生命是宝贵的,是什么让他们献出了他们那宝贵的生命?是因为他们懂得舍小取大的含义,他们明白他们奉献出了自己,却拯救了更多无辜的人民群众。这才是真正的不言代价与回报,他们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的坚强与勇敢会成为我们的精神上的倚仗。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的年代,不同时期民族精神也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丢弃了当年革命精神的精髓,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不能因为有挫败而放弃,相反我们应该越挫越勇,永不退缩,一定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只有付出才是最好的回报。

对于学习亦是如此,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过地狱一般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

夜袭观后感850字(二)

1937年7月,全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雁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夜袭》就是以这个历史为背景,上演769团北上途中,炸毁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的情景。

那赤胆热血的中国军人,那豪情满腹的769团战士,那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经过淋漓尽致的演绎,怎么能不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隆——',火车开动了,载着晋绥军的战士赴向忻口,而他们——最先预定了火车

的八路军129师769团的团长和战士们,向着幽静崎岖的山路进军。他们为什么不坐火车,宁愿多走几程路呢?战争年代,危难关头,征战路途漫漫,多走一程弯路,便多了几倍的危险,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可他们也深深地明白抗战是全民族的,这个时候,又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怎能为争一节车厢而伤了国共两党的和气呢?于是,他们容让留念,为了大义,为了统一战线,为了中华民族抗战的胜利。与其说他们让出的是一节车厢,还不如说让出的是做为一个军人,一个八路军战士,一个落难民族的子孙渴求振国的期盼。他们用热血铸造的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宽容大度以深刻的内涵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欺辱,消灭鬼子'的迫切期盼。

颠簸不堪,九曲回肠的山路,像一条卧龙盘在神州大地上为八路军战士垫脚,长长的队伍走在上面,虽然凹凸不平,幽辟难行,履步维艰,但他们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因为他们是不怕风雨,不怕困难,不怕的八路军战士,有他们'不灭鬼子死不瞑目'的斗志。敌军的飞机跟苍蝇似的,走到哪儿翁翁跟到哪儿,并且时不时的投下一颗炸弹,他们却沉着,冷静的面对,不慌,不焦,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纵使有千仇万恨他们也深藏不露,只是积压于胸,等待时机发炮,鬼子哪里知道,那份临危不惧的镇定,正是他们汇聚力量,冲杀敌人的武器。

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冲杀声震天惊地,是他们主攻营趁夜袭击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他们身上背着炸药,手里拿着刀,枪,一个个怒气冲天,杀气腾腾,是啊,不从长远说,就说近来这十几天,鬼子的飞机,炸弹炸死了多少战友,残害了多少军民,那血淋淋的尸体,那绝望的痛苦,呻吟——,一切残酷的场面一一涌上心头,愤怒,仇恨,就像浇了油的火焰越少越旺,终于无法忍耐,'冲啊——',随之后面的战士排山倒海般地冲进机场。炸弹一颗颗爆炸了,鬼子一个个倒下了,飞机一架架爆了,散了,战士们也有死的,伤的,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炸药背在身上,随时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最终,他们赢了,鬼子的飞机毁了,狼窝散了。试问,世间有多少人甘用生命去拼,甘用生命去斗?可他们一个个都是用生命去战斗的,那份罕见的勇气,难得的执着,又怎能不给人潸然泪下的激奋。他们舍弃小家的私情,用大义,用鲜血给祖国铺就强壮之路。 他们有秉直刚强,也有柔情温和之处。对敌人他们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对人民他们是关怀备至,温情四顾。征途中风雨夹击,危难重重,可他们心系百姓,请为国家,谁能不说,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赤胆男儿。

电影结束了,可一幕幕的战事,一个个容光焕发的样战士,深深的刻在记忆深处,那些为保家卫国奋勇献身的战士,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已经驻进我的心田不可磨灭。他们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夜袭观后感850字

夜袭>观后感850字(一)

我们的年代是和平的年代!

我们和平的年代的老一辈革命家打下来的!

我们和平的年代是奠基在千百万革命烈士的血肉之上的!

电影往往将我们重新拉到那个年代,重温当时那悲壮凄凉的历史,《夜袭》便是如此,又将我们拉回三十年代挨打的中国。

《夜袭》一篇取材于历史真实>故事'夜袭阳明堡'.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锡联便担任了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为了减少来自日军空袭带来的伤亡,1937年10月他率部夜袭日军机场,一举摧毁日军飞机24架,也同时取得129师首胜,给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

咱们的八路军原定计划是阻止日军去增援雁门关,但总是有日军的飞军对我抗日军队进行攻击,造成的伤亡可想而知。

但是,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所以总处于被动状态,当然陈团长不会只一味的生气痛惜,而是派人去摸小鬼子的机场在哪里,在摸清了鬼子机场确切位置后,陈团长是下定决心要炸掉鬼子机场。

经过周密的部署后,摧毁小鬼子机场任务交给了三营,另两个营的任务是破坏切断崞县到阳明堡方向的可能增援的敌人。敢死队准备后便开始向敌人的机场进军,一场破釜沉舟之战即将打响,生死已经不再重要,战士们只有一个目的,炸掉鬼子的机场,减少己方的牺牲。

枪声、爆炸声是战士们临终前最美妙的歌声,那映亮天际的火焰与那鲜血抛洒成最美的景色,八路军给小鬼子送上了节日的礼花,祝他们早点从中国的土地上滚蛋。热血没有撒错地方,'一腔豪情忠义胆,化作乱红漫天飞'.没有人离开这飞机场,就算只有一口气、半条命,也要完成任务,那挥洒在大地上的鲜血,多么绚烂美丽,而它们正是它们主人义无反顾的献出,是他们用生命留下的图案。

生命是宝贵的,是什么让他们献出了他们那宝贵的生命?是因为他们懂得舍小取大的含义,他们明白他们奉献出了自己,却拯救了更多无辜的人民群众。这才是真正的不言代价与回报,他们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的坚强与勇敢会成为我们的精神上的倚仗。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的年代,不同时期民族精神也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丢弃了当年革命精神的精髓,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不能因为有挫败而放弃,相反我们应该越挫越勇,永不退缩,一定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只有付出才是最好的回报。

对于学习亦是如此,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过地狱一般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

夜袭观后感850字(二)

1937年7月,全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雁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夜袭》就是以这个历史为背景,上演769团北上途中,炸毁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的情景。

那赤胆热血的中国军人,那豪情满腹的769团战士,那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经过淋漓尽致的演绎,怎么能不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隆——',火车开动了,载着晋绥军的战士赴向忻口,而他们——最先预定了火车

的八路军129师769团的团长和战士们,向着幽静崎岖的山路进军。他们为什么不坐火车,宁愿多走几程路呢?战争年代,危难关头,征战路途漫漫,多走一程弯路,便多了几倍的危险,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可他们也深深地明白抗战是全民族的,这个时候,又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怎能为争一节车厢而伤了国共两党的和气呢?于是,他们容让留念,为了大义,为了统一战线,为了中华民族抗战的胜利。与其说他们让出的是一节车厢,还不如说让出的是做为一个军人,一个八路军战士,一个落难民族的子孙渴求振国的期盼。他们用热血铸造的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宽容大度以深刻的内涵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欺辱,消灭鬼子'的迫切期盼。

颠簸不堪,九曲回肠的山路,像一条卧龙盘在神州大地上为八路军战士垫脚,长长的队伍走在上面,虽然凹凸不平,幽辟难行,履步维艰,但他们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因为他们是不怕风雨,不怕困难,不怕的八路军战士,有他们'不灭鬼子死不瞑目'的斗志。敌军的飞机跟苍蝇似的,走到哪儿翁翁跟到哪儿,并且时不时的投下一颗炸弹,他们却沉着,冷静的面对,不慌,不焦,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纵使有千仇万恨他们也深藏不露,只是积压于胸,等待时机发炮,鬼子哪里知道,那份临危不惧的镇定,正是他们汇聚力量,冲杀敌人的武器。

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冲杀声震天惊地,是他们主攻营趁夜袭击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他们身上背着炸药,手里拿着刀,枪,一个个怒气冲天,杀气腾腾,是啊,不从长远说,就说近来这十几天,鬼子的飞机,炸弹炸死了多少战友,残害了多少军民,那血淋淋的尸体,那绝望的痛苦,呻吟——,一切残酷的场面一一涌上心头,愤怒,仇恨,就像浇了油的火焰越少越旺,终于无法忍耐,'冲啊——',随之后面的战士排山倒海般地冲进机场。炸弹一颗颗爆炸了,鬼子一个个倒下了,飞机一架架爆了,散了,战士们也有死的,伤的,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炸药背在身上,随时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最终,他们赢了,鬼子的飞机毁了,狼窝散了。试问,世间有多少人甘用生命去拼,甘用生命去斗?可他们一个个都是用生命去战斗的,那份罕见的勇气,难得的执着,又怎能不给人潸然泪下的激奋。他们舍弃小家的私情,用大义,用鲜血给祖国铺就强壮之路。 他们有秉直刚强,也有柔情温和之处。对敌人他们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对人民他们是关怀备至,温情四顾。征途中风雨夹击,危难重重,可他们心系百姓,请为国家,谁能不说,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赤胆男儿。

电影结束了,可一幕幕的战事,一个个容光焕发的样战士,深深的刻在记忆深处,那些为保家卫国奋勇献身的战士,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已经驻进我的心田不可磨灭。他们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关内容

  • 夜袭观后感
  • <夜袭>观后感 陈敏 成蹊50幢406 [1**********] <夜袭>--一部讲述攻打阳明堡机场之战的真实电影,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心中有无数的感动.佩服和震撼,电影中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总是萦绕与心.尽管他们在敌众我寡,武器装备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气不馁,勇于和 ...

  •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后感
  • 伸张正义 捍卫和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 大阅兵观后感 2015年9月3日,注定要成为一个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扬眉吐气日子. 这天,光辉灿烂的太阳早早地跃上万里晴空,已经辛勤工作了一夜的月亮仍然坚守着工作岗位.心急火燎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看大阅兵的我情不自禁 ...

  • 李德裕简介
  • 李德裕 (787-850)  唐后期宰相,著名政治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祖栖筠,唐代宗时御史大夫:父李吉甫,唐宪宗时宰相.德裕少好学,精通<汉书>及<左氏春秋>,善为文.他薄视科举,以门荫入仕.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德裕以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历穆.敬.文. ...

  • 抗战阅兵式观后感9
  • 观<铁道游击队>有感(1) 今天,我观看了<铁道游击队>这部老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南部枣庄矿区以刘洪.王强为首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不堪日寇的欺压和蹂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建立起一支短小精悍的游击队,他们"飞车搞机枪".&qu ...

  •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850字
  •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850字(一) 第一次听到"丽莲.凯兹"这个人,是在杭州参加园长高级培训班时刚巧遇上创新大会,很有幸地现场聆听了丽莲凯茨的讲座,也是第一次感受中英文同步翻译的讲座.记忆中讲座的时间不长,但是很多实例让会场一次次响起掌声和笑声.然后根据介绍很着急地在书店寻找到了 ...

  • 王妃黑叶猴主要内容读后感点评
  • 王妃黑叶猴主要内容读后感点评 亲子共读<王妃黑叶猴>之一 前几天,和同事谈及孩子的读书问题,都说现在的书太贵,总买吧太费钱,孩子看书速度又快,一会儿工夫,一本书就看完了.图书馆又太远,借还书不方便.于是,同事提议每次各自从家里带两本书,交换着让孩子看,充分发挥书的价值,让书"漂 ...

  •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在纪念抗战七十周年的活动中,我读了著名的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合上书本,李正.刘洪.王强等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仿佛就战斗和生活在我的身边,栩栩如生. 书中记叙的是微山湖畔,铁道游击队保家卫国的传奇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铁 ...

  • [地下儿童团]读后感
  •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有关于抗日战争少年儿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名字叫做---<地下儿童团>. 湖北.河南边境有一个五千多户的城镇,东临群山叠嶂,西靠连绵起伏的柏桐山,市区平坦,有大别山奔腾而下的清澈碧绿的沙子河,环绕市区蜿蜒流过.对面陡峭的金牛山拔地而起,像一座独特秀美,高耸云端的宝塔 ...

  • "江抗"火烧虹桥机场的证据之二
  • "江抗"火烧虹桥机场的证据之二 由于百度文档转换问题,图片均没有附上.请看新浪光荣北伐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angrongbeifa) 旁证: 我方:有大量党史军史和当年老同志的回忆记载了这个战斗. 一.六十年代之前的: 1.1940年1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