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入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索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

1996年3月由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四)中学素质教育

1.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是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2.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中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保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2.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可以总结为:

(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课程之外,还包括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其中,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学校管理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3)中学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其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素质教育观,激励每一位教师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同时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但有观点认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观的,是对素质教育观的误解。

2.沉重的课业负担

国家之所以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成长。当前课业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入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索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

1996年3月由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四)中学素质教育

1.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是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2.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中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保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2.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可以总结为:

(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课程之外,还包括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其中,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学校管理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3)中学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其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素质教育观,激励每一位教师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同时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但有观点认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观的,是对素质教育观的误解。

2.沉重的课业负担

国家之所以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成长。当前课业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关内容

  • 2013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 2013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一)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二)学历条件 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幼儿园)报考条件: ...

  • 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实施方案
  • 附件 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 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 ...

  • 2012年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模拟试题 冲刺试卷]
  • 来源:考试大  2012年7月2日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全真模拟试卷 中学 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综合素质>全真试卷(1) <综合素质>全真试卷(2) <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1) <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2) &l ...

  • 教师资格证书
  • 教师资格证书 网上填报 1:注册个人基本信息 考生注册须填写真实姓名,证件类型及证件号码.已注册的考生填写密码进行登陆,未注册的考生点击[注册]进行注册. 新注册时,要求考生填写本人的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登录密码.电子邮箱等联络信息. 2:诚信考试承诺 新注册的考生用户必须先阅读考试承诺,先同 ...

  • 2016下半山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 2016下半年山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幼儿园:综合素质(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职文化课: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 ...

  • 浙江省2012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章
  • 浙江省2012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章 时间:2012-05-11来源: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第一章 概述 一.考试性质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制定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管理实施的标准参照性考试:是一种国家教育考试项目. 二.考 ...

  •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 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 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 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 ⑤ ...

  • 教师从业资格证报名须知
  • 教师从业资格证报名须知 目前有些机构传递虚假宣传,如"非师范生不能报考或最后一次报考,报考有名额限制,需要提早预报名,提早备案,不符合条件可以代报,机考机位有限,审核不容易通过,错过就要再等一年,某某时间报名截止......"等信息,只为误导考生交定金报班,给考生造成了恐慌和损失 ...

  • 如何取得教师资格证
  • 如何取得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