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横卧于两大洲两大洋之间的千岛之国/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域/地跨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气候/狭小的岛屿,短小的河流/丰富的热带资源 

■疏密悬殊的人口分布/民族众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之一/丰富多彩的习俗/多彩的节日 ■分散的封建王国/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八月革命”与印尼独立/建国之后的印尼 

■国旗/国家机构/行政区划/主要政党 

■经济综述/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以海河为主的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对外贸易/投资指南 ■教育/新闻出版/体育/历史悠久的印尼文学/灿烂多彩的艺术/科学技术 

■岛国京都—雅加达/秀丽的山城—万隆/亚洲最大“植物园”—茂物/著名古城—日惹/布港河流的城市—巨港/四通八达的商埠——巴东/重要海港——棉兰 

■大力发展的旅游业/舒适的旅游时节/旅游路线指南/理想的旅游地

国土 

印度尼西亚一词来自希腊语中印度和群岛两词,合在一起即印度群岛。1928年10月28日,印尼青年在雅加达集会,通过了青年誓词,喊出:我们是“一个民族——印度尼西亚民族,一个祖国——印度尼

西亚,一种语言——印度尼西亚语”的著名口号。从此,“印度尼西亚”逐渐替代了“荷属东印度”的旧称而成为国名。 

●横卧于两大洲两大洋之间的千岛之国 

在亚洲和澳洲两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之间,横卧着一片密集的岛群。青翠欲滴的热带林木覆盖着各岛,好似镶嵌在赤道上的一串晶莹的翡翠。 

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幅员辽阔,岛群宽约1800公里,东西延伸约5100公里,全部岛屿的面积为1904569平方公里,次于中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居于亚洲第四位,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由13667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有6000个岛屿有人居住。主要岛屿有爪哇、苏门答腊、伊里安岛(西半部)、加里曼丹、苏拉威西。首都雅加达及著名城市万隆、三宝垄、苏腊巴亚(泗水)和日惹都在爪哇岛上。苏门答腊是世界上第六大岛,自然资源丰富,有“希望之岛”之称。伊里安查亚在世界第二大岛伊里安(新几内亚)岛的西半部,原始森林茂密,被称为“未雕琢的宝石”。加里曼丹是世界第三大岛,印尼拥有其南部。岛屿之间构成许多海峡和内海,其中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等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现在龙目海峡已成为一条世界著名的“海运长廊”,从印度洋来到龙目海峡上航行,峡岸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绮丽动人。内海面积是陆地的3倍,主要有爪哇海、苏拉威西海、佛罗勒斯海、班达海等。海岸线长3 5万公里,足以绕地球赤道一周。 

●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域 

印度尼西亚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仅沿海有平原,土壤肥沃。拥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伊里安岛的查亚峰5030米,是印尼最高峰,查亚峰接近赤道,山下是葱郁的热带雨林,峰顶覆盖着晶莹的冰雪,有世界上少见的瑰丽景象。印尼地处太平洋西岸火山带和地震带上,境内火山甚多,地震频繁,全国共有火山400座,其中活火山就有100多座,是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国家。苏门答腊和爪哇两个岛上火山最集中,单是爪哇岛就大约有120座之多,其中有20多座是活火山,尤以爪哇岛的中央地带火山分布最多,且多数都在3000米以上,东部的希麦罗火山为全岛最高峰,高达3676米。苏门答腊的西部是火山高原,巴里散山脉纵贯全岛,其中的葛林芝活火山高达3805米。松巴哇岛上的坦博腊火山,1815年大爆发,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山活动,喷出的物质多达30立方公里甚至100多立方公里,爆发的声音远在1600公里外的苏门答腊岛也能听到,火山灰弥漫在天空。巴厘岛的阿贡火山1963年猛烈爆发,火山灰冲到10公里高空,弥漫到整个爪哇岛。火山的爆发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但是基性火山土很肥,有利于农业。印尼的许多古代文化摇篮,多在火山区。印尼地震很频繁,苏拉威西及马鲁古一带,经常发生世界上最猛烈的地震。爪哇岛每年约有55次地震,平均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一次。 

●地跨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气候 

印度尼西亚地跨赤道两侧,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接近亚洲、

澳洲两大陆地的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雨、风小、潮湿的特点,无寒暑季节变化,号称“终年都是夏,一雨便成秋”。全年气温比较均衡,甚至每天的温度都大致相同,年平均气温25~27℃,低地一般气温平均在26℃上下。山区比较凉爽,爪哇岛的多沙利,年平均气温为16℃,茂物、万隆等地风光绮丽,四季如春,是良好的游览、避暑胜地。印尼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毫米以上,雨林气候区雨量充沛,每年在2000~4000毫米之间。热带季风区雨量少些,不到2000毫米,从西往东雨量逐渐减少。这里每年有一个干季,越往东,干季和雨季越分明。接近澳洲大陆的岛屿(小巽他群岛),因为受到大陆高气压的影响很深,所以比其他岛屿干燥。婆罗州沿岸的坤甸由于亚洲大陆风的吹拂,所以年降水量达3175毫米,位于该岛反方向的巴里把板,只有2228毫米。印尼刮大风的时候很少,并且风一般都在三级以下,海岸一带,白天有海风吹向陆地,夜晚有陆风吹向海面,海陆季风吹来吹去,所以许多人家住在海边。  ●狭小的岛屿,短小的河流 

印尼各岛屿面积都很狭小,境内的河流都很短,只是苏门答腊岛的山地流向东北方的河川,以及婆罗州和伊利安岛的河川比较长,并且这些河川流域,因为降雨很多,因此,流量十分充沛,沿岸形成冲积平原。苏门答腊最长的河流为坎帕尔河,发源于中西部的山地,最后注入马六甲海峡。爪哇的代表河川为索罗河,索罗河流过爪哇的最大平原。波罗州的河川呈放射状分布,加浦亚斯河、巴利托河、马哈坎河等主要河川,都发源于中央的山地。伊利安岛的河川可以说是最方便

的交通路线,曼贝腊莫河为注入太平洋的河川中最长的一条,注入阿拉弗海的河川则以里古河为最长。印尼到处都是茂密森林,因此,河川自然就成了岛内非常重要的交通路线,很多部落也是选定在河川的附近发展。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印尼的河水污染十分严重。为了有效地控制河水污染,印尼政府目前正在全国20多个岛开展一场净化河水运动。对全国20条污染最严重河流进行净化。雅加达地区的锡平昂、锡里旺和穆尔克瓦特等3条主要河流的河水污染程度已减轻一半。 

●丰富的热带资源 

印尼的热带植物资源丰富,物产种类繁多,有“热带宝岛”之称。印尼有35000多种植物。除了茂密的森林,出产大量的有用木材以外,还出产多种经济作物,如橡胶、咖啡、金鸡纳霜、甘蔗、烟草、茶叶、胡椒、椰子、龙舌兰和木棉等。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产地,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热带雨林面积仅次于巴西亚马孙地区。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铁木、努沙登加拉的檀木、苏拉威西的马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驰名于世界的珍贵木材。除了成材林木以外,草木植物的外型也像大树,伊里安查亚省的香蕉竟高达20米,茎干粗得可以两个人合抱,爪哇芝博达山坡有一棵树上长着135种附生植物,层层叠叠,气象万千。但是,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在飞快地倒在油锯之下。为此,印尼政府已决定1991~1995年间投资15亿美元用于植树造林。 

印尼的动物界既有高等的灵长类猩猩,也有澳洲型原始的单孔类、有

袋类,还有世界上早已灭绝了的恐龙的近亲——“活化石”科摩多龙。 

印尼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锡、镍、铀、铜、铝土矿等。目前印尼是世界大产油国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 26亿吨,印尼的主要油脉在加里曼丹,主要的油井分布在圣加塔、阿塔加、孙布拉克、山加山加、达拉根、巴达克、山波亚和坦顺。苏门答腊的油井,南部分布在占碑、塔兰格加尔、里马、拉贾慕亚劳尼姆,中部除了里里克以外,还有米那斯和多里,北部有普拉克与拉达油田。锡的开采相当重要,印尼是世界上第三大产锡国,分布在廖内群岛和新开、邦加、勿里洞各岛,这些岛屿也可称锡矿群岛。在廖内群岛的敏丹岛生产大量的铝土矿;苏门答腊岛还有天然气分布。此外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印尼的煤矿蕴藏量为363 4亿吨(1994年探明),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和伊里安查亚。

社会 

●疏密悬殊的人口分布 

印尼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人口2 02亿(1997年),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印尼是个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非常高,最近40年间,人口急速增长。人口密度远高于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但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爪哇岛最稠密,它的面积不到全国7%,却聚居了全国65%的人口,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00人左右,是世界上少见的人口高密集地区。中部的雅加达自古就已开发,

人口密度更高,每平方公里达800人以上。人口密集的原因,一是爪哇岛形状呈细长形,各地距海最多不超过100公里,所以航海、渔业贸易都很方便;二是爪哇也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土壤肥沃,平地又多,尤为适宜种植水稻。在加里曼丹、中苏门答腊某些地区及伊里安查亚省内地,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1人。人口的分布极不均匀。  ●民族众多的国家 

印尼是多民族国家,全国约有10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来是种族迁徙的桥梁,东南亚古代的移民运动,每次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自公元前4000年开始,就不断有大陆移民进入马来群岛,公元前1000年,又有中南半岛和印度的居民相继来到印尼西部,大约在10世纪左右,开始有中国人迁入,这些华人在都市里从事商业活动,到了近代,各具特色的居民集团便发展成纷繁复杂的民族。除巴布亚人和近代迁入的移民外,其余均属马来人种。最大的民族有3个:爪哇族占47%,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各民族都有特定的分布地区,许多小岛往往是一个岛一种民族,很多岛屿或地区以该民族的名字命名。爪哇人大部分分布在爪哇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带,以及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岛屿,他们不仅是全国人数最多的民族,也是国内文化最先进的民族,历史上曾信奉婆罗门教和佛教,15世纪下半叶后大多数改信伊斯兰教,20世纪中叶起部分人信奉基督教。男女均行割礼。巽他人主要分布在爪哇西部,经济和文化水平比爪哇人略低,近来部分人移居苏门答腊,15世纪下半叶后大都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马都拉人分布在马都拉岛和爪哇岛东部,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

事畜牧业,沿海一带从事渔业和盐业,原信奉印度教和佛教,后来大多改信伊斯兰教。除上述三大民族外,在爪哇岛上还有一些小民族,在东部有腾格里人,在西部有巴兑人,目前仍住在偏僻山区,从事水稻种植业。在苏门答腊岛有4个较大的土著族,即米南卡保、巴塔克、亚齐人、海岸马来人。米南卡保人居住在岛屿中西部的高原上,大部分是印度教徒,经营农业和商业。巴塔克人住在中部、东部地区和多巴湖畔,大部分是伊斯兰教徒,经营农业,在手工业方面有着卓越的技术。亚齐人居住在北部,与新加坡之间有商业往来,渔业盛行。海岸马来人分布于东部和东南沿海,现在是苏门答腊人口最多的民族,他们的语言是印度尼西亚国语的基础。印尼其他岛的土著族居民一般较为落后,在印尼所属加里曼丹的内陆地区,大多是雅克人,过去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流徙不定的生活,近年来开始从事农牧业,转向定居。信奉原始多神教。在苏拉威西的西部半岛有布吉人和望加锡人,东北半岛有米纳哈萨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长于航海,有经商传统。米纳哈萨人信仰基督教,文化水平较高。印尼所属西伊安居住有土著巴布亚人,印尼巴布亚人分为250多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在这些大岛之间或周围星罗棋布的小岛上,分布着许多人口较少的土著民族,其中比较特殊的有巴厘岛上的巴厘人,具有独特的性格,信仰印度教,有卓越的艺术成就,歌舞颇具民族特色。 

印尼各族人民在种族、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差别,印尼独立后,各地区之间交往日益增多,差异逐渐减小。 

●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 

印尼以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此外有各族语言200多种。1945年8月独立时,宣布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印度尼西亚语是在马来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来语早在公元15世纪就为印尼大多数民族所使用,原来通行于苏门答腊岛东部的占碑地区,19世纪印尼文字由阿拉伯字母改为拉丁字母,这更便于印尼语在国内各民族间的发展和传播。印尼的学校教学、出版、广播大都使用印度尼西亚语,地方语只在入学的头两年学习使用,以后直接用印度尼西亚语教学。然而印度尼西亚语还不是印尼全国居民的共同语,爪哇岛农区居民以及其他岛屿内地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活动中大多使用本地语言。爪哇语、巽他语、米南卡保语都有部分出版物。用于广播的除这三种语言外,还有巴厘语、巴塔克语等。目前,印尼所有各民族语言的文字都转用拉丁字母,但在爪哇、巽他、巴厘等岛还有人使用旧字母。  ●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之一 

印尼居民中88%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及原始拜物教。全国共有清真寺和小礼拜寺369760座,仅雅加达一地就有清真寺1194座,小礼拜寺4617座。将伊斯兰教传入印尼的是北印度的古加拉特和南印度各港来的商人,通过往来,渐渐将自己的宗教思想和风俗习惯传入印尼。但在伊斯兰教传入以前,印尼就已经相当印度化了。所以对于长年受到印度文化熏陶的印尼人,是非常容易接受的。印尼的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是它的一个基本特性,它的中心思想就是创造主和被创造的神秘合一。伊斯兰教并不是

国教,宪法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印尼独立之后,穆斯林获得了信教自由,伊斯兰教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每年前往麦加朝圣的穆斯林人数达数万人。伊斯兰教徒数量最多,所以祭典也最为盛大,最多姿多彩,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全国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都要以隆重的宴会和音乐来庆祝。另外在巴厘岛上,也有很盛大的印度教祭典。  ●丰富多彩的习俗 

印尼各岛各民族有着自己的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有不少带着浓厚地方色彩,引人入胜。 

衣食住行 

印尼人的日常服装十分简朴轻便,印尼女子的服装很是特别,她们传统性的上衣长而宽敞,对襟长袖,但是没有衣领,衣服质料多半采用白色有花纹薄纱,钮扣用金色大粒的铜扣,也有用合金制成,也有用镶钻石的金钮做成。爪哇族和巴厘族的女性,上身穿着简单缝制的衣服,下身则穿着称为“纱笼”的漂亮长裙,质料为木棉或是化学纤维,男性穿着轻快的衬衫型上衣,以及长裤型的纱笼。赤足穿着木履,上街的时候换穿绣花拖鞋,现在也有很多人穿高跟鞋。印尼还有着各原始种族的服装,大部分人通常都赤脚,身上衣服也非常奇特,布料是由野生植物纤维制成,同时用野生植物的汁染成颜色,摩鹿加群岛的男性只在腰间系上树叶编成的短蓑衣。在印尼加里曼丹南部约有100万人的巴希尔族,至今仍处于原始状态,过着赤身裸体生活,并有全身文身的习惯,在身体各部位刺上花纹,这种全身的花纹,常使人们

误认为是穿着一身紧身贴皮的薄纱刺花衣服。印尼人喜欢新颖独特、富有趣味和想象力的装饰品,如项链、耳环、手镯、别针等,佩戴在简单朴素的服装上,就显得十分耀眼美丽。爪哇男人们在外出或参加庆典时腰间总要挂着一把精致而漂亮的短剑,这种短剑,印尼语里称为“格里斯”。巽他族医生所戴帽子是医术高明与否的标志,按照当地的习惯,医生每治愈一个病人,就在帽子上插上一根美丽的羽毛。帽子插满羽毛后,就放在石雕头像上展览,以此表示医术的高明。  印尼人喜欢吃大米饭和中国菜,爱饮红茶和葡萄酒、香槟等果酒和桔汁等饮料,不喝烈性酒。喜吃牛、羊、鱼、鸡之类的肉及内脏。但由于印尼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忌食猪肉食品,对带骨的菜肴也不甚喜欢。在印尼吃东西要注意到辣字,印尼菜无论是肉类、鱼类都要加上很多的辣椒或胡椒为佐料。 

印尼的住房类型是多样化的,高架式的住宅是印尼建筑的特色,但在内陆地带已不多见了。城市的建筑多为欧洲式样,其建筑材料普遍用木材、竹子、椰子树叶、树皮等森林资源。印尼全国的村落为集村,住宅也被看做是村落的一部分。米南卡保族村落就是个典型,中央有清真寺及集会场所和公共教堂,住屋就围绕在这些建筑物的四周。米南卡保族居住的屋顶都是牛角形的,正房顶上还竖着一对对牛角。按照传统,每加一代人,屋顶上就增加一对牛角,这样,一看到屋顶上的牛角,就知道这家有几代人了。 

牛牵姻缘 

印尼很多乡间的习俗是女人娶男人,在印尼乡间有些土著部族中,女

人结婚比什么事都隆重。在爪哇岛上早婚十分普遍,并且很快又离婚,婚姻都是由父母作主。印尼多拉查族的婚姻中离不开水牛,可谓“牛牵姻缘”。男子求婚时首先要向女方赠送一头水牛,如果女方拒绝恋爱,则把水牛牵回来。如果女方接受了水牛,说明接受求爱,然后举行正式的求婚仪式。在仪式上,由牧师提问双方:“是谁送的牛?”“愿意接受吗?”男女双方回答,女方如表示愿意接受,这样婚事就算定了。然后,男方向女方赠送100样物品,水牛自然是头等重要的必赠之物,其余全是生活必需品,在成婚的筵席上,水牛肉又是不可缺少的菜肴。 

凤仙花会 

居住在苏门答腊西部的米南卡保人,其婚姻制度是女娶男嫁,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女方要单独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称“凤仙花会”。这时,新娘的指甲上染上一种凤仙花的红汁,还要把新娘准备在婚礼上戴的头冠先送到夫婿家去,由男方家长祝福后,用一块绣着金银丝的绸缎盖住,放在花里带回女方家里,准备婚礼时戴用。婚前几天,新郎和新娘不出门,休身养神,以避邪祸。 

两次婚仪 

居住在加里曼丹的达雅克族人结婚时,要举行两次仪式,第一次是宗教仪式,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坐在铜锣上,然后开始宰猪仪式,将猪血撒在木屑上,上放一把剑。部族的头人握住新郎和新娘的右手,用沾有猪血的木屑为他们的婚事祈祷。第二次是传统仪式,达雅克族的少女们热情地邀请客人们跳集体舞,观赏少女们跳集体舞是这次婚

礼的主要内容。当婚礼结束,客人们纷纷乘船离岸时,新郎新娘及家人拼命往客人身上泼水,以表示最亲切的一种礼节,以此祝客人“一路平安”。 

巴厘岛上的火葬 

巴厘人把火葬看作人死后灵魂升天的第一步,也是死者亲属一种必须履行的神圣天职。为了满足那些没有能力火葬的人们的神圣愿望,每100年左右就要举行一次集体火葬。每逢这种百年大典时,巴厘岛上就非常热闹了。火葬的前几天,为了表示葬礼的隆重,人们就紧张地准备祭品、木塔、木牛、木狮、木象等,把它们装饰得非常漂亮。火葬仪式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死者的遗体运到庭院所设置好的圈内,周围放满祭品;第二阶段是将遗体运到火葬场,送葬的队伍在一片乐声中浩浩荡荡地通过城市走向火葬场,抬木塔的人们要走成曲折的路线,使死者的灵魂失去方向,找不到回来的道路,这一仪式比较复杂,而且十分喧闹;第三个阶段就是火葬本身,进入火葬场将尸体从木塔移到木棺,由教士把圣水洒在尸体上,背诵最后的祈祷词,摔破水罐,放上寄托死者灵魂的模拟像,撒上许多中国古钱。然后燃火烧尸,最后将骨灰搜集起来投入大海。在12天或42天后,再举行一个仪式,把灵位供奉在鸽子笼式的家庙里,让它每逢节日前来享用祭品。这样整个火葬仪式才算全部结束。巴厘岛素有“艺术之岛”的美称,然而巴厘岛上的“火葬”仪式给这个美丽的岛国蒙上一层浓厚的迷信色彩。 

敬蛇如敬神的民族 

在印度尼西亚人的心目中,蛇有崇高的地位,人们敬蛇如敬神。有很多民间传说和传统戏剧中,都涉及到蛇的故事,它往往是善良、智慧、本领和德行的象征。在巴厘岛,人们还专门建造一个像庙宇一样的蛇舍,里面养着一条大蛇。蛇舍前设有香案,作为供奉香花、祭品及磕头、礼拜、祈祷之用。蛇舍后面的蛇洞里,还养着大量的蝙蝠,专供这条蛇吞食。 

印尼的斗牛 

印尼有些岛屿的村庄,流行斗牛的习俗,特别是爪哇可称得上“斗牛之岛”了。尤以东爪哇邦诺合苏北面的珍柏尔村和巴娜鲁甘村的斗牛最为著名。这里的斗牛是以牛斗牛,不同于西班牙的斗牛是以人与牛斗。村民在庆祝节日来临时,经常举行斗牛活动。由专门的一个委员会负责有关斗牛的一切筹备工作。这里的斗牛并不是纯粹为了娱乐,有人为了赌钱,斗牛场的赌徒们都很迷信,斗牛有很多忌讳,如要选择吉利日子,请巫师作法以保佑自己必胜,还禁止自己的妻子、儿女在斗牛那天沐浴和梳发等等。用来斗牛的牛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是村民饲养专供斗牛用的膘肥体壮的牛。为了使自己的牛有取胜的把握,把赛牛的角削得非常尖利,并且给牛灌上药酒,在阳光下曝晒,还要为牛打扮一番,显得十分威风。斗牛开始时,先牵来一头母牛,然后把参赛的两头公牛分别牵入斗牛场。它们一见到母牛,便马上扑过去,这时,立刻把这只母牛牵出场地,两只公牛便互相怒视,一场凶猛的决斗便开始了。 

捞鱼比赛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省府万隆附近,有一个名叫苏墨郎的山城,居民多数是农民,在他们的房前屋后有很多鱼塘,每到收鱼季节,特地举行热闹喜庆的捞鱼比赛。捞鱼比赛在群众选定一个鱼塘里进行,由临时选定的委员会,把标有奖次的五条大鱼,逐一放进水塘,这五条带有标志的大鱼,便是选手们争夺的目标,几十名选手听到信号枪响,便纷纷跳入水中,争先恐后地抢捞大鱼,水花四溅,站在上面的观众喊声震天,看得出神的人,一不小心,也可能踏入水塘。捞来捞去,最后选手们总会捞到带有标志的大鱼,在选手和观众的欢笑声中,结束了这一年一度的“捞鱼比赛”。 

●多彩的节日 

独立日(国庆日) 

1945年8月17日为印尼国庆日。从1596年起,荷兰殖民军开始侵入印度尼西亚,设立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印度尼西亚沦为荷兰殖民地,遭受了长达350多年的殖民统治。印尼人民为了独立和解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英勇斗争,震撼了荷兰的殖民统治。1942年3月印尼被日本侵占,印尼人民继续进行斗争,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了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并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宣布独立的这一天,就被定为印度尼西亚的国庆日。 

“民族觉醒日”(民族复兴节)1 

905年5月20日,在印尼的爪哇成立了第一个国民教育组织——至

善社。从此,印尼民族运动开始兴起,后来定为“民族觉醒日”,又名“民族复兴节”。 

爪哇起义纪念日 

1926年11月27日,印尼共产党领导人民举行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起义遭到了残酷镇压,但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后来将11月27日定为“爪哇起义纪念日”。  猴节 

每年6月7日,是印尼加里曼丹岛北部山区的猴子节。这一天当地农民全家到山里去,并请来乐队进山为猴子演奏乐曲,庆祝节日,并将准备好的糖果、饼干等食物撒在猴子栖息的地方。 

智慧节 

印尼巴厘岛人专门赞颂知识降临于世的节日,被称为“智慧节”。每年2月下旬的智慧节日,各个学校都歌颂神通广大的大梵天的妻子智慧女神萨拉斯瓦蒂,举行巴厘古书祭祀仪式,学校教师教育学生热爱知识,并要为获得知识而勤奋学习。 

蒙面节 

是印尼伊尼安阿斯玛特人最重要的节日。节日的活动是阿斯玛特人与鬼魂世界关系的戏剧表现,有3个人扮成鬼魂,意思是代表在作战中牺牲的村民的鬼魂,他们全身穿藤条和棕榈叶编织的服装,这3个鬼魂在村里各家讨要食物。其他人在蒙面节个个奇装异服,千奇百怪。有的人在头上插鸽子羽毛,鼻子上别一根猪骨头,戴着用藤叶编成的大耳环。有的人还在鼻孔里装上巨大的鼻骨。女人们则在脸上涂上石

灰与木炭,头上戴着用貂皮和玛瑙贝做的帽子,并插上羽毛,有的把丈夫的人骨项圈戴上显示自己。猎过外族人头的人,还要佩戴串着竹片、人的脊柱骨与下颌骨的项圈,表示自己的勇敢。 

加龙岸节 

这是印尼巴厘岛上的一个盛大节日,时间在每年2月初,节日为期10天,在节日之前人们做好糯米糕点,杀猪宰鸡,并打扫庙堂、住宅。在节日期间,人们通宵达旦,尽情欢乐,开始人们祭神,祭拜米仓、土地及基地。2天后,是甜加龙岸日,人们祈求宽恕忏悔,3天后是古安宁节,迎接天神下凡。 

巴厘岛上“埃卡达萨·鲁德拉节” 

是100年过一次的节日。“埃卡达萨”在印尼语中是东南西北的意思,“鲁德拉”是巴厘人所信奉的婆罗门众神中一个凶神的名字。当地人认为,只有定期祭祀它,才能确保平安。这个节日,在巴厘岛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有两个零结尾的年份,即每世纪末年,就举行一次。在节日庆典时,庄严隆重。岛上居民列队朝海边走去,有各色彩旗在前面开道,后边人抬着众神雕像,在乐队伴奏下徐徐前进。路旁摆满祭品,在20公里的行程中,人们肃立两旁,由一名祭士在众人面前,边念经边向雕像洒“圣水”。祭后,人们把祭品投列海里。 历史 

●分散的封建王国 

梭罗河两岸土地肥沃,河上交通便利,从远古时候起,印尼民族的祖先,就在梭罗河旁劳动、生息。日夜奔腾不止的梭罗河是印度尼西亚

古老悠久历史的见证。印尼是人类最古老的居住地之一。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如公元7世纪在苏门答腊岛和中爪哇建立了室利佛逝、阿陵等王国。室利佛逝王国强盛时期,领土包括西爪哇、苏门答腊岛、西加里曼丹和马来半岛等。室利佛逝依靠雄厚的军事实力和重要的战略形势,控制了海上贸易。室利佛逝王国与中东、印度和中国等都建立经济和文化联系。7世纪末叶这一王国成为马来半岛和印尼各岛大部分地区的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室利佛逝王国后因农民与奴隶的反抗斗争而没落。13世纪末东爪哇建立了麻喏巴歇帝国。初期的麻喏巴歇王朝政权极不稳固,封建割据,战争不断。公元1331年担任首相的卡查·马达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整顿与改革。改革后的王朝逐步兴盛起来。14世纪下半叶疆域扩大,其领土是当时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其封建制度完善,经济比较发达。14世纪末到15世纪,内战、灾荒频起。地方封建势力利用人民的反抗与中央王位之争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力量。到15世纪后期麻喏巴歇已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 

●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 

从15世纪开始,印尼相继受到了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的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1596年荷兰入侵印尼,并于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兼行政职权。1825年7月20日,印尼日惹王国苏丹之子蒂博·尼哥罗,以保卫伊斯兰教举行圣战为号召,动员人民武装反对殖民者。1825年10月,他宣布成立爪哇伊斯兰教王国。1830

年3月,历时5年的爪哇起义失败。尼哥罗被尊为印尼民族英雄。由于巨额负债,官吏贪污腐化,加之印尼人民的强烈反抗,东印度公司在1898年被迫解散。1899年荷兰改设殖民政府以加强对印尼的统治。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建立到被迫解散的300年间给印尼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民族经济被破坏殆尽。对荷兰的殖民统治,印尼人民不断反抗,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其代表是1927年苏加诺领导的“印尼民族党”,提出“一个祖国,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口号,为争取印尼独立而斗争。民族主义运动受到殖民主义的镇压。  ●“八月革命”与印尼独立 

1942年3月,日本进攻爪哇,荷兰殖民者不战而降。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对人民实行更加残酷的剥削和统治。日本侵略者为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大肆掠夺资源,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强迫印尼青年充军和出劳役,给印尼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劫难。1945年6月,苏加诺提出建国五项原则(即信仰上帝、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公平),现称建国五基。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印尼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八月革命”。8月17日,苏加诺和哈达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布印尼独立。苏加诺当选独立后的首位总统。 

●建国之后的印尼 

日本投降后,老殖民主义者立即卷土重来。1945年11月10日爆发了抗击英军与荷兰殖民者勾结入侵的泗水保卫战,给英荷殖民者以沉重打击。1947年7月荷兰向印尼发动“第一次警卫行动”(殖民战争)。

1948年9月发生了反动派大规模捕杀共产党的“莱莉芬事件”。荷兰殖民者趁机在1948年12月发动了第二次殖民战争,占领了印度尼西亚首都日惹。对荷兰殖民者的两次入侵,印尼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949年,荷兰殖民者迫使印尼签订了《圆桌会议协定》。据此,印尼正式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承认荷兰女王为最高元首。《圆桌会议协定》遭到了印尼人民的强烈反对。1950年8月15日,在全国“统一”运动高潮中,印尼联邦众议院通过临时宪法,苏加诺宣布成立统一的印尼共和国。1954年8月宣布取消荷印联邦关系。1956年4月废除《圆桌会议协定》。1959年,苏加诺总统宣布恢复独立时颁布的“四五宪法”,提出了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的主张。1963年5月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西伊里安,印尼共和国领土获得了完整。苏加诺被称为印尼“独立之父”,他是1955年“万隆会议”发起人之一,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1965年9月30日,苏加诺警卫团营长翁东等,发动了“九·三○运动”。在这次被称为未遂的共产党政变中,有6名高级将领被杀。当时的战略预备队司令苏哈托少将指挥军队,粉碎了政变。1966年3月11日,苏加诺总统把权力交给了苏哈托。同年3月12日,苏哈托取缔了印尼共产党。1971年7月,在议会选举中,苏哈托领导的专业集团获胜。此后,在1973年、1977年、1982年、1987年、1992年、1997年的历届大选中执政党专业集团连连轻易取胜,苏哈托也一再连任总统。苏哈托执政后,坚持建国“五基”,注重经济建设。 

1997年印尼多灾多难,除了森林大火、干旱和空难外,席卷东南亚

的金融危机也极大地打击了印尼经济。印尼盾近80%的贬值和高达40%的通货膨胀率,使得这个拥有2亿人口大国的处境十分艰难,其中40%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已经降到贫困线之下。1998年5月中旬,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等地发生了大规模骚乱。在骚乱中不法之徒洗劫华人华侨商店、住宅,攻击华人华侨妇女,其暴行残忍之至,令人发指。骚乱也引起了印尼政局的重大变化,执政30多年、连任七届总统的苏哈托宣布辞职,由副总统哈比比接任总统职务。 政治 

●国旗 

印度尼西亚国旗自上而下由红、白两个完全相等的平行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白色象征公正、自由和纯洁。国旗是来源于14世纪初麻诺入歇在东爪哇建立王朝时采用的红、白二色“圣旗”。 

●国家机构 

总统 

是最高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直接领导内阁,有权单独颁布政令和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法令,对外宣战或媾和等。总统任期5年。 

人民协商会议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修改宪法和国家总方针政策,选举总统,副总统。议员任期5年。 

人民代表大会 

亦称国会,国家立法机构,每届任期5年,有500个席位。根据1995年通过的国会法案,75人为总统指定的军方代表,另外425名为民选代表。由三党在各选区推出多名候选人,以比例代表制选出。选出的新一届国会议员,同另外500名各界代表一起组成印尼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协商会议。 

政府总统内阁制,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免。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构。政府司法部下辖各级地方法院,最高法院正副院长和最高检察长由总统任免。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6个一级行政区(省级),399个二级行政区(县级),县以下分乡,村。一级行政区为亚齐特、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内、占碑、明古鲁、南苏门答腊、楠榜、雅加达首都特区、西爪哇、中爪哇、日惹特区、东爪哇、巴厘、西努沙登加拉、东努冲消登加拉、马鲁古、伊里安查亚、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东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  ●主要政党 

1975年国会通过政党法,规定只允许专业集团和建设团结党、印尼民主党存在。 

专业集团 

执政党。1964年10月,由61个群众组织联合组成。是印尼前陆军司令雅尼上将为首的军人集团为抗衡印尼共产党而成立的。1970年

12月该组织扩大成为包括政府公务员、军事系统文职人员以及工、农、商、律师、医生、记者、宗教界和妇女等291个群众组织的专业集团。它的最高机构是选举产生专业集团领导委员会的全国代表大会。其宗旨是在建国五基和“四五宪法”的基础上,在印尼实现物质和精神繁荣的公平社会。专业集团自1966年成为执政党至今。  建设团结党 

1973年1月建立,是由4个伊斯兰政党——伊斯兰教师联合会、印尼伊斯兰教师联盟党、印尼穆斯林党和白尔蒂伊斯兰教党合并组成。合并后除印尼穆斯林党外,其他党仍可作为宗教团体从事非政治活动。其成员有各种社会成分:大小土地占有者、穆斯林企业主、知识分子、伊斯兰教神职人员、部分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党纲规定建国五基是惟一的思想基础。为宗教色彩很浓的政党组织。  印尼民主党 

1973年1月由原印尼民族党、印尼基督教党、天主教党、平民党和印尼独立拥护者联盟合并组建。印尼民主党的社会成分包括有中小企业主、小官吏、知识分子和农民。近年来印尼民主党的力量有所壮大。 经济 

●经济综述 

印度尼西亚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但由于长期殖民统治,受外国资本多方盘剥,独立初期政局不稳,因此,经济发展缓慢。1966年以后,苏哈托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对外开放,为外贸提供优惠条件,并在1967年颁布《外国投资法》,同时通过实施《外国投资

优先顺序》,有选择地吸收外国资本以发展本国制造业。对内鼓励私人资本投资,1968年颁布《国内资本投资法》和《国内资本投资优先顺序表》,给予国内私人资本比外资更加优惠的待遇。70年代以来,印尼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对内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的政策。通过3个五年建设计划(1969~1984年)的实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84年开始的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1984~1988年),为第五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部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上升。为克服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带来的经济困难,进行了经济调整,采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纺织、机械、食品、木材等制造业,积极引进外资,经济情况好转。在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内,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1994年4月开始,印尼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计划建设时期,即经济起飞时期。 

印尼政府为吸引国内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外国资金,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1994年6月2日公布了一项“关于外资公司股份所有权”的法令。法令规定:为外资新开放9个重要部门,这9个部门都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放宽对外资参股的限制,规定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的参股份额从过去的80%提高到100%;也放宽外资的最低投资额以及场地选择等方面的限制。  1997年夏,由泰铢贬值所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极大的打击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1997年7月,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发生危机时,是2400盾兑1美元。1998年1月22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一度

跌到15000盾兑1美元。受此影响,经济形势开始动荡。针对这一情况,为稳定经济和金融,1998年1月15日,印尼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目标为克服目前金融危机的协议。1998年1月22日,印尼政府讨论并落实了经济、财政改革和调整计划的第一阶段措施,措施包括,设定1998~1999年度经济增长率为零,通货膨胀率为20%,编制预算的估算汇率为5000盾兑1美元。为克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向印尼贷款400亿美元。 

1993~1997年,印尼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 2%,1997年经济增长率为5%。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印尼经济严重滑坡,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负增长,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1998年上半年即高达40%以上。若政府不及时采取措施拯救经济,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以-10%的记录创多年的新低,通货膨胀率还会达到85%甚至超过100%。 

印尼的生产力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根据该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全国可划六个主要经济地域: 

(1)爪哇。为印尼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长期以来曾是殖民者重点经营的地区,加之自然环境(全岛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向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域)对经济发展有利,故而经济开放水平在国内遥遥领先,这里集中了62%的人口;65~80%的稻谷、玉米、木薯、大豆、花生及大小牧畜头数;90%以上的甘蔗、烟草、茶叶、木棉、奎宁;制造业产值也占全国的83%。 

(2)苏门答腊。这里的经济开发区多限于火山高原、采矿区和港区周

围,本区是全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十分发达的种植园约生产了全国2/3的橡胶和咖啡,而油棕、胡椒和硬质纤维作物更占到绝大部分。主要分布在以棉兰为中心的火山丘陵和平原区。本区还是全国最大的石油产区和惟一的锡产区制造业,仅次于爪哇,约占全国10%。 

(3)加里曼丹。地质古老,因久经侵蚀,地势十分平缓,经济活动限于沿海片地带,除橡胶占全国30%外,农业不占主要地位,林业发达,以三马林达为中心的东海岸是国内重要石油产区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区。 

(4)苏拉威西。以鸟戎潘当为中心的西南半岛为主要经济开发区,工业落后,但金属矿藏丰富。 

(5)伊里安查雅。高大的雪山山脉横贯中央,其北部为低山和平原,南部是更为宽广低平的冲积平原,林矿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多,仅最西端的鸟头半岛已开采石油和铜矿。 

(6)努沙登加拉。由东西1600多公里的许多岛屿组成,除巴厘岛外,经济水平都很低,巴厘岛盛产稻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农业是印尼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 96%。由于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单产和复种指数在亚太地区名列前茅,但由于历史上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从60年代末期开始,政府采取了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提

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广科学种田、增加投资、提高低息贷款等措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 

印尼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农业产量以年均4%的速度递增。粮食作物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粮食作物主要是稻谷,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水稻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和马都拉岛,其次分布在苏门答腊岛的一些平原地带,加里曼丹的三角洲地带等,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之一 

印尼经济作物大部分在种植园种植。1981年,印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20万公顷,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号称亚洲最大种植园,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印尼盛产多种热带经济作物,并在世界产量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如胡椒、奎宁、木棉等产量居世界首位,橡胶、椰子居世界第2位,棕榈油居第3位,咖啡、丁香、豆蔻、茶叶等亦居世界前列。橡胶是印尼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部分在民间小橡胶园种植,占橡胶总产量的3/4,产量仅次于马来西亚,95%供出口。1993年,印尼生产130万吨橡胶,列世界第2位。橡胶园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岛。咖啡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爪哇岛东部,以及苏门答腊南部,民间小咖啡园约占咖啡总产量的94%,约90%的产量供出口。椰子是传统的出口作物,几乎全部由民间小种植园生产。棕榈油是70年代以来印尼发展迅速的经济作物,主要由大种植园生产,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进入80年代

以来,由于国内消费量的增长,出口量呈下降的趋势。甘蔗以民间小种植园生产为主,约占总产量的84%,蔗糖原为印尼的传统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量中曾居重要地位,由于国内蔗糖消费量不断增长,现在只能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烟草也是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所栽培的烟草适合雪茄烟使用,是世界最贵重的烟草,苏门答腊岛所栽种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狄里种烟草。 

发展较快的林业 

印尼全国森林面积1 1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4%,是世界上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盛产铁木、马木、柚木、檀木、樟木等各种珍贵木材,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有茂密的热带森林,树木高大,树种繁多。原木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为了保护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限制原木出口,从1980年开始大幅度增加胶合板等木材加工制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到1982年,印尼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森林产品除木材外。还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藤条、富饶的竹类、丰富的天然树脂和龙脑香籽等。 

以家庭饲养为主的畜牧业 

印尼畜牧业不发达,以家庭饲养为主,畜产品多需进口。畜牧业主要集中在爪哇、马都拉和努沙登加拉岛。由于印尼地处热带,自然条件优越,牧草四季常青,草地辽阔,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很大,特别是家禽类,有增加的趋势。 

个体经营为主的渔业 

印尼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在江河、湖泊、沼泽和沟渠中也有大量的鱼类。但印尼的渔业产量增长相当慢,渔业90%由个体渔民经营,捕鱼技术落后。为了保护传统渔民的正常生产和渔业资源,1980年起印尼禁止在近海使用拖网船捕鱼,近年来,推广使用机动船机械化捕鱼,产量不断增长,在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各岛周围主要捕捞金枪鱼,在苏拉威西岛和摩鹿加群岛则盛行捕海参。在布顿岛有很大的珍珠养殖场。 

●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有采矿、原料加工、机械制造、纺织和轻工等工业。近年来,由于美、日等国大量的投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很快,化肥、水泥、造船业、汽车和飞机装配有所发展。 

东方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政府外汇收入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本世纪以来,印尼一直是东方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1963年,石油成为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进入70年代,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印尼的石油工业发展尤为迅速,1977年原油产量高达8430万吨,其中3/4供出口,从80年代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产量也随之下降,1988年原油产量又从1981年的7870万吨下降到5687万吨,降幅达28%。90年代以来印尼的石油产量稳定在80年代后期的水平。印尼石油油质优良,含硫率低,有“芳香原油”美名,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强。印尼原油储量丰富,估计探明储量为11 26亿吨,占世界估计探明储量的1%,居世界第15位。油气田

分布很广,从陆地到海上遍布各主要区域,其中北干巴鲁油田储量达7亿多吨,属世界特大油田之列,位于中苏门答腊的米纳斯油田年产占全国1/4,加里曼丹和爪哇均以海上石油为主,产量上升很快,约各占总产量的1/5和 1/10, 伊里安查亚产油区占3%。  印尼积极吸引外资促进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印尼政府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的经济政策,尤其在合作勘探石油和天然气方面为外商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在吸收外资的同时,印尼十分注意维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目前,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控制着大部分油田的开采,资源的分配权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近年来,在外国公司的参与下,印尼新发展的镍、铜、铝土等矿产的开采,产量均有所增长。 

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天然气 

天然气工业是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部门,已发展成第二大出口商品,到1984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之一,液化天然气主要输往日本。天然气产量居亚太地区首位,世界的第9位。印尼天然气估计探明储量为2 3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估计探明总储量的2 1%。印尼还与外资合作,在北苏门答腊办起了巴达克液化天然气厂,先后有6个较大型的液化天然气厂投产,此外还建成了提炼能力每年达2700万吨的炼油厂和利用天然气生产尿素和炭黑等企业。 

制造业的发展 

印尼制造业的绝对规模在东南亚国家中居首位。印尼的制造业分为液

化天然气制造业,炼油业和非石油与天然气产品制造业。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制造行业有食品、饮料、烟叶、纺织、木材加工、造纸、化工、金属、机械设备等。其中以机械设备、烟叶、食品、纺织部门的增加值最大(约占13~18%)。而传统的食品工业大约占制造业净产值的30%,是制造业的主体。近几年,逐步建立了石油化工、造船、飞机等新兴工业部门。并开辟了出口加工区。从8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制成品加工和面向出口的工业,纺织、化肥、橡胶、轮胎、电气等产品产量迅速增长。 

●以海河为主的交通运输 

由于印尼“千岛之国”的特殊地理环境,海运业对经济发展占有重要位置,岛际间运输主要靠船运,各小岛之间仍然利用帆船,全国有港口300座,最大的深水港是丹戌不碌港。以爪哇最富饶的平原为腹地的泗水港是最为活跃的港口,其次是爪哇北部海岸的坦顺普里欧克港和三宝垄港,苏门答腊最大的港口为巴东港,是该岛的内陆交通中心,苏拉威西岛的武邱旁丹港,是农作物的装运港,呈现一片繁荣热闹景象。除爪哇之外,内陆交通不发达。陆上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总长266326公里。印尼各主要城市之间均有汽车往来。铁路始建于殖民地时代,近年又铺设几条新路线,铁路总长度现为6700公里,铁路以爪哇最发展,建于荷兰殖民时代的干线铁路贯通全岛,连接各个主要城市。由于自然地理的障碍,陆路运输不发达,航空运输有着重要作用。印尼的民航业发展迅速,航线非常多,有好几家外国航空公司和国营的印尼“鹰记”航空公司,以及国内民间的小航空公司。

大城市之间的航班相当多,如往返雅加达和三宝垄的飞机,几乎每一两个小时就有一班。主要的国际机场是雅加达的哈利姆机场,有许多国际航空公司进驻此地。“鹰记”航空公司是亚洲第二大航空公司,经营国内和国际航空业务。印度尼西亚“鹰记”航空公司,是在1949年12月,由该国政府和荷兰王家航空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1954年3月国营化,成为名副其实的挂印度尼西亚国旗的运输行业。“鹰记”航空公司的航线网已遍及欧洲各国,以及日本、澳洲等海外二十几个国家,连结国内30多个城市。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各种税收和外援,税收约占财政收入的3/4,外援约占1/4。1974年以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与天然气产量逐年增长,石油收入占50%多。1981年以后,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石油和天然气的税收亦随之减少。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日常支出和建设支出。日常支出包括公务员开支、地方津贴、物资支出、偿还外债本息。建设支出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1996年底外汇储备为191亿美元。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债不断增大,1998年2月,外债已达1361亿美元。 

全国有120多家银行,印尼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行使发行和管理货币的职能,1978年11月15日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1998年1月17日,印度尼西亚国际银行、印度尼西亚国家贸易银行、亚洲蒂亚拉银行、萨希德加查帕卡萨银行、德瓦鲁吉银行等五家私人银行宣布合并为印

度尼西亚国际银行。 

●对外贸易 

概况 

对外贸易在印尼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二战前,印尼的对外贸易一向有巨额的出超;独立后,除了从1946~1955年的10年中有5年是入超以外,每年都维持出超。从70年代开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自1982年实行“对等购买”的贸易政策后,促进了非石油产品的出口,80年代末非石油产品出口值已占一半以上。印尼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及其制品,液化天然气,木材及胶合板、橡胶及制品,锡、咖啡、棕榈油等,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70%左右,胶合板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0%。进口商品的构成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60年中期以前,进口的大米、花布、面粉、香烟等消费品高达进口总额的43%左右,70年代末期已降至15%,同期机械设备进口由23%增到56%左右。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械设备、原材料、工业品、食品及活畜等。印尼主要贸易对象变化较大,二战前主要是荷兰、日本、美国,50~60年代是新加坡、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荷兰。60年代后期起,日本在印尼的对外贸易额中一直居首位,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日本、美国、新加坡等。 

进出口管理 

印尼政府为保证本国公司的利益,不允许外国公司涉足进出口和销售网络。投资制造业的外国公司可以例外,可以进口需要的原材料,或出口产品,但不能在印尼国内市场分销产品。变通的办法是安排一个

由地方合伙人所有的独立贸易公司处理分销事务。 

外国公司建立批销商,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向贸易部提出申请,在印尼开设一个代表办事处。尽管不允许代表办事处直接参与销售活动。但能够与同为国际委托人充当进口商和批销商的印尼进口顾问密切合作,担任在印尼商行和委托人之间咨询联络,进行促销。 

外国公司还常常利用代理人来扩大在印尼的销售。代理人可以进行一切贸易活动,同时允许代理人在印尼全国设立几个办事处。印尼政府制定一系列对地方代理人有利的法律。只要批准产品进口,贸易部将颁发独家代理许可证。合同3年有效,还可以延期。当合同期限已满,委托人更换代理人之前,须给原代理人一份新的合同。 

印尼对进口商品分为禁止进口、限由物资供应局进口、限由国营石油公司进口、限由特准的进口商进口、限由指定公司进口,以及自由进口等项。为保护本国工业还可随时采取进口签证及数量配额等限制措施。 

进口物品只能由真正的印尼公司在本地销售,外国公司不准在本地进行贸易、批发、零售活动。 

农产品、钢铁和认为对国家安全重要的物资的进口,必须由政府批准的进口商进行。食品、饮料、奶粉和其他原材料,要有配额,每年都要重新修订。此外,政府要求价值500万印尼盾以上的进口合同与等量出口额联系起来。 

发往印度尼西亚的货物,须商业发票,提货单或空运单,原产地证明,保险证明。船运货物还需卫生证明。并规定进口商品的包装箱、袋须

符合安全、防水的要求,包装箱、袋外表不允许出现广告。海关请关费按每一包装计算。商标可用英文。食品、药品等的标签要符合有关方面的特殊规定。商品的商标可注明产地。包装箱上应清楚地注明唛头、信用证号和发票日期等。 

商品的关税一般按商品的到岸价(CIF)计算,但一些特别的商品,如某些消费品、食品及纺织品则按商品的净重或数量计算。 

印尼关税率一般是0~100%,有些商品的关税率超过100%,其中税率最高的是瓷瓦,达250%。基本食品和消费品的关税税率一般在5~80%之间。原材料、中间体及投资产品的税率较低,一般为5~40%。印尼还对食品,化学药品、医药品还有其他部分进口项目征收30~50的进口附加税。但大部分进口项目缴纳的是10~30%的关税。  ●投资指南 

印尼政府欢迎外国投资,但由于外国人不能拥有土地,所以外国投资者要在印尼有一个联合的企业伙伴,才能进行投资。1992年4月,印尼放宽了对外国投资所有权的限制,使有限责任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可拥有80%的股权。印尼对外国投资者还给予了税收方面的优惠与鼓励。外国投资企业开初使用的资本货物、工具和设备,可以免税或降低税率,无限期推迟征收用在制造再出口项目而进口的投入值的增值税。印尼不实行外汇管制,投资者可以自由向国外转移资金。  印尼根据收入水平和公司类型,将税收系统分为3段来征收税款:收入1000万盾的,课税15%;收入在1000万至5000万盾的,课税25%;收入在5000万盾以上的,课税35%。 

常驻印尼的外国公司股息,租金、来源于资产的利息、管理补助金、付给非居民的税后利润和其他收入,要缴纳200%的预扣赋税。付给居民的税后利润,只需缴纳15%的预扣赋税。 

印尼政府还征收增值税。除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基本原材料和用于开发地区的机械设备以外,进口货物的增值税为10%。奢侈品另外征收10~30%的销售税。 

1991年,印度尼西亚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规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可以受到14年专利保护和2年非强制性的延续期。1992年8月,印尼通过新的商标法,与国际标准同步。

文化 

●教育 

印尼的教育史大致可分为:伊斯兰教前期,伊斯兰教时期和西方式的世俗学校及基督教学校混合时期。 

14世纪以前,受原始宗教影响较深的家族教育在印尼教育中占主导地位。14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随之古兰经学校遍及全国,在爪哇和苏门答腊,较大的村庄都设有一所古兰经学校。现在公立学校虽然占了主导地位,但古兰经学校的传统对印尼的教育仍有巨大的影响。到了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尼兴办西式初等学校,然而,这类学校发展缓慢,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在印尼占主要地位。1860年增至42000所。在荷兰统治期间,印尼的教育极其落后,1930年印尼文盲数占全国人口的93%。荷兰统治结束时,7000万印尼人口中,只有2 2万人受过教育。印尼独立后,教育事业获得了

飞速发展。现在文盲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0%,90年代成人男子文盲率为15 9‰,成人女子文盲率为32‰。 

教育与文化部主管全国教育行政系统,教会学校另成一体,受宗教事务部领导。 

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预算、市政府开支、家长捐献。各类学校的教育经费通过各方面协商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以中央提供为主,普通教育经费以省和地区提供为主。政府还允许私人按国家教育政策开办各级各类学校。 

印尼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是印度尼西亚宪法和1950年通过的基本教育法。宪法规定每一个印尼公民均有受教育的权利并可自由选择受何种教育。印度尼西亚语是全国共同使用语言,各学校一律以此作教学语言。幼儿园和小学一到三年级可用地方语言作为过渡。 

学前教育从3岁开始,以民办公助为主。小学从6岁开始,学制6年。 

普通中学分初中和高中学制均为3年。初中第三学年分A、B两科教学,学生可任选一科。A科重点是文学和商业课程;B科重点是物理和数学。高中课程划分为A、B、C三组。A组课程重点是语言和社会学,学生毕业可升入高等院校学习法律、文学、教育和其他专业;B组课程重点是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生毕业可升入高等院校学习医学、口腔学、工程学、兽医学、农业学和有关专业;C组重点上商业课程,其中有经济学、商业管理和法律等。在初中三年级A科毕业的学生一般升入高中的A组或C组,在B科毕业的学生一般升入高

中的B组。在印度尼西亚,高中B组是热门,因为该组的学生出路广阔。 

印度尼西亚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2年或3年制的初级技术和商业中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可升入同类的高级中等学校。另外还有3年制的农业、兽医和林业高级中等学校,招收初中B科毕业的学生。其他类似的学校有2年制或4年制的家政、旅馆经营初级中等学校;4年制的社会工作高级中等学校;4年制法律高级中等学校;6年制的印尼塑料工艺中等学校;7年制音乐中等学校等。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分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印尼最老、最重要的大学是印度尼西亚大学,建于1950年,校址在雅加达,在校学生约7200人。另一所著名大学是加查马达大学,位于爪哇中部日惹,成立于1949年,它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大学,在校学生约13000人。万隆理工学院,是印尼最早建立的大学,建于1920年,校址设在万隆市。还有艾朗卡大学等。 

印尼各大学的学制不等,分别为4、5、7年或8年。不同学制有不同学位。最高学位是博士,获此学位者较少。 

●新闻出版 

印尼主要报刊有:1971年创刊的《专业集团之声》,为专业集团机关报;1945年创刊的《独立报》由原民主党老报人迪亚主办;1974年创刊的《明灯报》,是反映建设团结党观点的报纸;《印度尼西亚日报》是印尼官方出版的惟一华文报,1967年创刊。安塔拉通讯社是印尼官方通讯社,于1939年成立。每天发行印尼文、英文新闻稿。印尼

民族通讯社是私营通讯社,1967年创建。武装部队新闻社是国防安全部主办的新闻通讯社。 

印尼共和国广播电台为官方电台,建于1962年。 

●体育 

印尼羽毛球运动比较突出,羽毛球被定为印尼的国球,印尼羽毛球队曾多次获得国际“汤姆斯杯”赛、“尤伯杯”赛冠军。 

●历史悠久的印尼文学 

印尼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国家。由于各地区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民族在语言文化上出现的差异,形成了多样的文化。其中以爪哇文化、马来文化、巽达文化、巴厘文化等最为发达。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古印度的宗教文化在印尼占统治地位。印尼的古典文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受印度梵文学的直接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体裁,都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摩河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其他著名的梵文文学作品,尤其是爪哇古典文学,从移植印度两大史诗开始,后来结合本国实际,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爪哇民族特色的文学。10世纪马打兰国王达尔玛旺夏统治时期,东爪哇成了文化中心,宫廷文学取得了迅速发展。11世纪到13世纪,即柬义里王朝和新河沙里王朝时期,是格卡温诗的鼎盛时期,作家辈出,作品繁多。著名作品有恩蒲·达尔玛扎的《玛拉达哈那》。14世纪麻喏巴歇王朝时期,印度梵文文学的影响已逐渐衰减,爪哇的民族色彩更为浓厚。这时期还兴起一种“哇拍”的皮影戏,深受人民喜爱。皮影戏是印尼文化最突出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集中在爪哇地区,虽起源于

宗教,但现在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教育性。爪哇人在纪念其祖先时,便拿皮影人举行仪式,皮影戏常在晚上9时开始演出,接连表演9小时,直至次日6时为止。皮影戏表演的都是一些印尼历史上的传奇,善恶因果的故事。 

随着伊斯兰教于13世纪末传入印尼,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逐步取代了几世纪以来印度文化影响。在伊斯兰文学的影响下,马来古典文学中,开始出现新的文字体裁,一种是传奇小说,一种是长篇叙事诗。16世纪以后,印尼沦为荷兰殖民地,民族文化受到严重摧残,印尼文学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状态。18世纪末在巴固·布沃诺三世统治时期。爪哇古典文学有过一度复兴。20世纪初在印度尼西亚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崛起时期诞生了现代文学。  ●灿烂多彩的艺术 

舞蹈就是生活 

巴厘岛现在是全国一万多岛屿中独具特色的一座艺术之岛。巴厘人喜欢雕刻、歌唱、舞蹈。 

巴厘岛以风景和艺术闻名于世。岛上的居民世世代代擅长于各种舞蹈,舞艺高超出众。这样的“舞之岛”世上绝无仅有。巴厘岛的舞蹈深深扎根于巴厘岛岛民的宗教信仰中,是历史传统培育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各式各样不胜枚举的祭祀仪式,还是婚丧嫁娶乃至人们的生辰小庆生日,都不可没有舞蹈。 

巴厘岛有着众多寺院庙宇,庙前的空地是人们跳舞的好场所。各种职

业的人均可即兴参加舞蹈。祭期之外,跳舞也是一种业余爱好。盛大节日里,赋有艺术传统的巴厘人,总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舞会。身着华丽“纱笼”的漂亮姑娘,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舞至精彩处全场欢呼雀跃,场面壮观而狂热。 

巴厘人的舞蹈,讲究手和指尖的动作。舞技精湛者,大都从小在名师指导下刻苦训练而成。全岛流行的“狮子舞”,舞蹈需模仿狮子的呼啸和各种动作,难度极大;“鸟舞”也讲究模仿。此外充满讽刺情调的舞蹈也为巴厘人所喜爱,一群插科打诨者常演得非常滑稽、幽默,常常使人捧腹大笑。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婆罗浮屠” 

印尼古城日惹的婆罗浮屠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 

“婆罗浮屠”意为“千佛坛”,在梵文中也可解释为“丘陵上的佛寺”。它正好位于日惹市西北约30公里处的一座丘陵上,建于公元850年。早在7世纪时,佛教从印度传入爪哇,百年之后势力鼎盛,出现了佛化的趋势。不久,佛教中的大乘教派建起了这座空前规模的寺庙。但享用了7个世纪的香火之后。佛教在爪哇日趋衰落,伊斯兰教取而代之。这时,佛教徒们为了保存千佛坛,遂用泥土将它掩埋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它因火山和地震而逐渐淹没。到了近代,19世纪初年,这座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迹被重新发现。经过前后两次大的修复,面貌焕然一新。只见在微微隆起的山丘上,有一座高达42米的雄伟佛坛。坛分9层,外形呈阶梯状的锥体,下6层似方形,上3层为圆

形,最上面则为昂然矗立的钟形塔,全部用石块砌成,底层石头每块重约1吨,每层下部有围廊,可以走上去。在第一至第五层回廊的左右壁面,雕刻着精美的《佛传》、《本生事》、《华严五十三参之图》等,共2100多面浮雕。其中第一层着重描述佛的历史,其余各层记述佛在生前的事迹。此外,还有许多大象、孔雀、狮子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图案,栩栩如生。四方形的阶层上,安放着432尊佛像。第六层以上,小塔林立;其中第七层有32座,第八层有24座,第九层16座,共计72座小塔,每个塔内罩一佛像,环绕着中央的大塔而立,构图精美,气势磅礴。这是古代中爪哇夏连特拉国王利用90万名奴隶花了10多年的时间修成的,对于研究印度尼西亚历史、文化、艺术都有很高的价值。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印尼目前正努力向高尖技术领域攀登。印尼的科技是伴随国家的经济发展而逐步兴起的。1969年印尼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目标是优先发展农业,扶植民族工业。政府决定重点研究和应用国计民生急需的“实用科学”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政策,印尼广大乡村开展了“农业技术革命”运动。在政府领导及科研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农民积极进行技术革新,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1984年实现了粮食自给,并从1986年开始略有出口。 

80年代初,印尼科学家在开采石油工业上发明了水攻法油田二次回收技术,使石油回收量增加了9倍,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开支。 

1976年,印尼通过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两颗有12个频道的通讯卫星,成为亚洲较早拥有通讯卫星的国家。迄今,印尼已发射了5颗通讯卫星,其中两颗是自己研制的。通讯卫星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印尼教育及工商业的发展。 

1979年印尼政府投资2 47亿美元,在距首都雅加达25公里的塞庞镇建立了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占地350公顷的科研中心是把核研究设施和常规研究设施结合在一起的科研机构。它包括材料实验中心、动力中心、能源开发中心、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应用物理研究所、基础化学研究所以及人才培养中心等几个独立的研究中心。该科研中心设有19间向各大学学生开放的实验室。此外,中心还计划建立一所科技大学。 

近年来,印尼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发展制造业、包括生物、信息和空间等高技术产业。1987年8月,印尼在雅加达以南30公里的塞尔彭建立了第4座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核反应堆。这座反应堆具有提供研究设施、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用途。目前,印尼正考虑在中爪哇北部建造第一座功率为30~100万千瓦的核电站。1988年2月,印尼第一次发射3枚固体燃料的两级实验火箭。 

1989年以来,印尼在万隆兴建印尼的“硅谷”(科学城),现在拥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通讯网络的化学大厦已在万隆拔地而起。印尼力图在某些科技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都市 

印尼的都市大部分分布在沿海一带,而且多为重要的港口和贸易中

心,如爪哇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较大的都市也多在北岸。印尼有很多文化古都,有很多名胜古迹,众多的城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和最佳的避暑胜地,多数城市的发展已渐趋欧化。  ●岛国京都——雅加达首都 

雅加达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岸,由于地处赤道附近,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终年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是一座充满热带风光的美丽的城市。 

雅加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史料记载,至少从16世纪初就初具规模了,过去曾叫“巽他加拉巴”,意为“椰子密林的世界”,所以又称“椰城”。1527年,万丹回教军占领此地,改称“雅加达”,意为“光荣的堡垒”或“胜利之城”。1619年荷兰殖民者攻占雅加达后,荷总督让·彼·柯恩强行改名为“巴拉维亚”,从此,这里变成荷兰殖民者奴役和剥削印尼人民的大本营。直到1945年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后,雅加达才恢复原名,并被定为共和国首都。 

70~80年代,发展迅速,现已成一座占地5775平方公里,人口830多万,各种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雅加达新区的丹姆林大街,宽阔整洁,各种车辆川流不息,街道两旁现代化的豪华建筑参差林立,这里是银行和大公司云集的地方。有人称丹姆林大街是印尼的“华尔街”,是雅加达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尤其是当夜幕降临,五颜六色、闪烁变幻的霓虹灯与街心公园喷洒的水花银柱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雅加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闻名遐迩的独立宫位于市中心,是

总统府所在地,建筑风格庄重而典雅,每逢公历8月17日,雅加达市民在这里集会,欢度印度尼西亚独立日。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全国性商业、工业的管理机构。主要工业有食品、机器制造业和造船等工业,多为中小企业。比较大的有印度尼西亚卡里亚·希比全公司的造船厂,丹戌不碌的船舶的修理船坞、国营铁路工厂、盖亚汽车公司和印度尼西亚公用事业公司的汽车装配工厂等。城东约10公里的丹戌不碌其外港,有运河和铁路相通,可停泊万吨轮船,是印尼最大的散装货物吞吐港。进口贸易额占全国半数,输出天然橡胶、咖啡、金鸡纳霜、茶叶等,在商港外侧的港湾内,有一个渔船专用的渔港,在其西面有个水上飞机场。在雅加达和港口之间的玛腰兰航空站,是世界最大的航空站之一。也是欧洲到大洋洲的国际航线的重要停降站。玛腰兰有印尼国营加鲁达航空公司的服务站及其修理工厂,加鲁达航空公司的飞机航行于雅加达与印尼各大城市和东南亚邻国首都之间。 

雅加达是印尼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也是亚洲南部与大洋洲的航运中心。数条铁路和公路在这里汇合。铁路把雅加达与茂物、万隆、井里汶、三宝垄等大城市连接起来,很多铁路段已实现电气化,雅加达西北部大约20公里的地方是新修建的国际机场。雅加达开辟了不少新区,修建了宽阔的高速公路,过去杂乱无章的“星期一市场”现已改建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市场,人们熟悉的“快乐世界”现已成为商业中心,商店比比皆是,雅加达显得更加热闹,更加繁荣。在主要马路上,已见不到自行车和三轮车。 

雅加达也是全国文化中心。这里集中了各种文化机构,有国立和私立高等学校,有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如科学院、国家档案馆、工业调查研究所、中央统计局、水文地理和考古研究所、语言和民族文化研究所、气象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经济和社会研究所等。这里有反映印尼文明古国的历史博物馆,一座在原荷兰殖民统治时的雅加达市政府,现改为雅加达历史博物馆,里面展有殖民时代的遗物,有雅加达的历史文物以及中国的陶瓷器。另一座是坐落在莫迪卡广场西部的中央博物馆,这里珍藏着有关印尼各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文物,如石器、青铜器、猿人头骨等,博物馆内还有当年的中国商人送给爪哇国王的陶器,以及8世纪时佛教方面的美术作品等。 

近年来雅加达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公园与旅游景点日益增多。在离市区12公里处新建了一座规模宏伟的“迷你公园”,又称“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公园于1982年动工,1984年年底竣工。公园把印尼全国岛屿山川、都市港口、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按照印尼全国的地理位置,以缩影的形式艺术地展现在游人面前,游人仅需二三个小时即可领略“像一条围绕在赤道两旁的翡翠飘带”的美丽岛国风光。整个公园是印尼的缩影,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博物馆。在公园入口处耸立着一座命名为“光明”的纪念碑,在公园的中心区是巨大的印尼群岛模型。在公园大门口,登高远望,鸟瞰全景,一个个小岛,一块块陆地,自东而西,似颗颗翠珠,镶嵌在印度洋上、爪哇海畔。在公园内,印尼全国27个省的地势景观,风格各异的建筑都照原样兴建。在这里可以欣赏苏门答腊的热带风光,看到肃穆幽雅的白色寺

庙和中爪哇岛上世界闻名的婆罗浮屠的小佛塔,也可漫游伊里安查亚省的“热带森林”,看到古老陈旧的独木小舟,用树干搭成的高层茅草棚以及椰树丛中金碧辉煌的宫殿等等。公园内建有风格不同、形式各异的建筑群,它是印尼全国各省区各具特色的建筑的缩影。反映全国几十个民族风格的建筑物,有雅族的长屋、巴厘人的布里庙宇,还有许多稀奇的屋顶加屋顶的房舍。在树荫下花丛中,立着不少栩栩如生、大小与实物相仿的大象、犀牛、海豚、老虎和飞禽等雕塑。公园的前身是沼泽、荒野和牧场,时有小块稻田和农舍散落其间,如今是,绿树成荫,飞鸟齐鸣,鲜花盛开,蜂飞蝶舞,景色宜人。游人来到“印尼缩影”,一般不会错过参观“金蜗牛”,这座建筑物的形状宛如蜗牛,其外表是金黄色的,由此而得名。金蜗牛主要是个放映特大宽银幕电影的电影厅,专放名为“美丽的印尼”影片,是介绍印尼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的纪录片,反映印尼的风土人情及美丽的岛国风光。观众在这里看电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广场后面是展览厅,展出印尼27个省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广场中央高耸着独立纪念碑,雕刻着印尼人民同荷兰殖民主义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程。要步行游“迷你公园”,需两天时间才行,为了方便游人,公园里设有汽车供游人乘坐,游客还可以乘坐30米高的电缆车,居高临下,鸟瞰公园全景,别有一番趣味。公园的美景不胜枚举,每天都吸引着许多国内外游客,是来雅加达的游人必去的地方。 

印尼“梦幻世界”也是游人值得一去之地,这个“梦幻世界”实际上是个娱乐园,园内设有各种游乐场所和服务设施,园内的建筑设计比

较新颖,环境幽雅,建在海滨附近,绿树成荫,气候宜人,是游人休息和游玩的好地方。 

位于莫迪卡广场中央,是座高达137米的大理石塔,塔顶的火焰部分是用30公斤重的纯金打造而成,这座高塔象征着印尼独立和自由。 

坐落在雅加达南方15公里处,是拉姑兰动物园,是一座世界上惟一饲养着陆地鳄鱼的动物团,这种鳄鱼以栖息于哥摩多岛及福罗雷斯岛者为最大,大者长达3米以上。坐落在雅加达北郊的是一座摩姑尔植物园,它不仅是印尼,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树木的种类超过一万种,园内还有植物博物馆、图书馆、橡胶研究所等文化教育、科研机构。 

雅加达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有“唐人街”之称的“班芝兰”。如今是焕然一新,残破的旧楼纷纷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达10多层的综合性商业大厦,室内装修美观别致,楼底层出售食品和瓜果,二楼以上是商场,上部几层分别是戏院、酒楼和娱乐场所。这颗千岛之国的明珠,随着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将会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秀丽的山城——万隆 

爪哇岛上的万隆是一座群山环抱、风景优美的山城,古称“勃良安”,意为“仙之国”,现名的含义是“山连山”。它位于印尼爪哇岛西部海拔700多米的万隆盆地中,四面群山环绕,花木繁茂,环境优美,虽地近赤道,但地势较高,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市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连房舍屋顶也是五颜六色,街道清洁整齐,是印尼最美的城市,

素有“花城”和“东方巴黎”之美称。独立后,几经发展和建设,现在是印尼第三个现代化城市,西爪哇省首府,城市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早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万隆就已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从雅加达乘飞机南飞,仅需30分钟便可到达万隆,若驱车前往,虽因山路需时间较长,但沿途可尽情饱览大自然风光,途中山峦起伏,盘山公路蜿蜒曲折,椰树蕉林、清泉溪水,漫坡而下,沿途既有竹篙茅舍,也有楼宇别墅;既有供游人憩息的瑞士式木屋,也有用铁皮搭成的店铺货摊。各种热带水果,应有尽有。 

1980年与茂物之间的铁路开通后,万隆急速发展起来,市区建筑外观各异,街道宽广整洁,旅馆、戏院和娱乐场所分布在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中,1985年初建成的“交通公园”更是别具一格,园内马路纵横,小火车、小汽车、小邮局等随处可见。到处是儿童游玩的天地,成年人身临其境,也会感到仿佛重返孩提时代。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有许多游览胜地,如伦邦湖、达哥瀑布、巽他山下的温泉浴池和覆舟火山口都是游人的必游之地。 

万隆已发展成为科学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地质博物馆。还有全国最大的天文台,文化教育比较发达,仅高等学府就有27所,其中以建于1920年的万隆工学院最为著名。万隆的民间文化艺术也很丰富,诸如民间舞蹈、武术、“昂格隆”竹筒乐器等都别具一格。万隆人不喜欢呆在屋内,一有机会就跑到室外树荫下乘凉,晚上也喜欢睡露天。万隆男女都喜欢穿花衣裳,民间特种“蜡缬”方法染出的花布鲜艳明快,红色最受欢迎。万隆食谱极为丰富,特产“贝

蓉”尤其好吃。 

万隆是农产品的集散地,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纺织工厂遍布城郊,生产各色丝绸、棉布,还有食品、化学、机械和橡胶等工业。万隆还有世界闻名的,印尼惟一的奎宁工厂,专治疟疾的金鸡纳霜(奎宁),是万隆的特产,因此又名“万隆丸”,约占印尼全国的90%,畅销世界各地。万隆努山塔拉飞机制造厂,建于1976年,初期只有职工500人,现在已发展到1 4万人,工厂除了能装配军用和民用直升飞机、小型飞机外,还能生产一些精良的飞机零件,建厂14年来投资额达8亿美元。制造厂的产品主要销于国内,出口的占全部产品的10~20%。 

万隆是印尼的历史名城,万隆精神的发源地。1955年4月18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亚非会议在市中心的独立大厦举行,共有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参加。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一致通过和平共处“万隆十项原则”,从此,万隆和“万隆精神”闻名于世。为纪念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万隆市政府已将市内最繁华的街道命名为亚非街,因为亚非会议的原址“独立”大厦就坐落在这条街道旁。万隆会议旧址,现已改成亚非会议纪念馆,会议大厅保持着当年开会时的原貌。主席台上丝绒幕布前,竖立着29面与会国国旗,当年用过的摄影机、打字机等都陈设在原处。 

在万隆郊外16公里处的林邦,风景优美,气候凉爽,是一处避暑的胜地,当你漫游了市区之后,一定要去林邦玩玩,从万隆坐汽车不到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横卧于两大洲两大洋之间的千岛之国/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域/地跨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气候/狭小的岛屿,短小的河流/丰富的热带资源 

■疏密悬殊的人口分布/民族众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之一/丰富多彩的习俗/多彩的节日 ■分散的封建王国/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八月革命”与印尼独立/建国之后的印尼 

■国旗/国家机构/行政区划/主要政党 

■经济综述/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以海河为主的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对外贸易/投资指南 ■教育/新闻出版/体育/历史悠久的印尼文学/灿烂多彩的艺术/科学技术 

■岛国京都—雅加达/秀丽的山城—万隆/亚洲最大“植物园”—茂物/著名古城—日惹/布港河流的城市—巨港/四通八达的商埠——巴东/重要海港——棉兰 

■大力发展的旅游业/舒适的旅游时节/旅游路线指南/理想的旅游地

国土 

印度尼西亚一词来自希腊语中印度和群岛两词,合在一起即印度群岛。1928年10月28日,印尼青年在雅加达集会,通过了青年誓词,喊出:我们是“一个民族——印度尼西亚民族,一个祖国——印度尼

西亚,一种语言——印度尼西亚语”的著名口号。从此,“印度尼西亚”逐渐替代了“荷属东印度”的旧称而成为国名。 

●横卧于两大洲两大洋之间的千岛之国 

在亚洲和澳洲两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之间,横卧着一片密集的岛群。青翠欲滴的热带林木覆盖着各岛,好似镶嵌在赤道上的一串晶莹的翡翠。 

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幅员辽阔,岛群宽约1800公里,东西延伸约5100公里,全部岛屿的面积为1904569平方公里,次于中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居于亚洲第四位,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由13667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有6000个岛屿有人居住。主要岛屿有爪哇、苏门答腊、伊里安岛(西半部)、加里曼丹、苏拉威西。首都雅加达及著名城市万隆、三宝垄、苏腊巴亚(泗水)和日惹都在爪哇岛上。苏门答腊是世界上第六大岛,自然资源丰富,有“希望之岛”之称。伊里安查亚在世界第二大岛伊里安(新几内亚)岛的西半部,原始森林茂密,被称为“未雕琢的宝石”。加里曼丹是世界第三大岛,印尼拥有其南部。岛屿之间构成许多海峡和内海,其中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等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现在龙目海峡已成为一条世界著名的“海运长廊”,从印度洋来到龙目海峡上航行,峡岸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绮丽动人。内海面积是陆地的3倍,主要有爪哇海、苏拉威西海、佛罗勒斯海、班达海等。海岸线长3 5万公里,足以绕地球赤道一周。 

●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域 

印度尼西亚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仅沿海有平原,土壤肥沃。拥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伊里安岛的查亚峰5030米,是印尼最高峰,查亚峰接近赤道,山下是葱郁的热带雨林,峰顶覆盖着晶莹的冰雪,有世界上少见的瑰丽景象。印尼地处太平洋西岸火山带和地震带上,境内火山甚多,地震频繁,全国共有火山400座,其中活火山就有100多座,是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国家。苏门答腊和爪哇两个岛上火山最集中,单是爪哇岛就大约有120座之多,其中有20多座是活火山,尤以爪哇岛的中央地带火山分布最多,且多数都在3000米以上,东部的希麦罗火山为全岛最高峰,高达3676米。苏门答腊的西部是火山高原,巴里散山脉纵贯全岛,其中的葛林芝活火山高达3805米。松巴哇岛上的坦博腊火山,1815年大爆发,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山活动,喷出的物质多达30立方公里甚至100多立方公里,爆发的声音远在1600公里外的苏门答腊岛也能听到,火山灰弥漫在天空。巴厘岛的阿贡火山1963年猛烈爆发,火山灰冲到10公里高空,弥漫到整个爪哇岛。火山的爆发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但是基性火山土很肥,有利于农业。印尼的许多古代文化摇篮,多在火山区。印尼地震很频繁,苏拉威西及马鲁古一带,经常发生世界上最猛烈的地震。爪哇岛每年约有55次地震,平均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一次。 

●地跨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气候 

印度尼西亚地跨赤道两侧,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接近亚洲、

澳洲两大陆地的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雨、风小、潮湿的特点,无寒暑季节变化,号称“终年都是夏,一雨便成秋”。全年气温比较均衡,甚至每天的温度都大致相同,年平均气温25~27℃,低地一般气温平均在26℃上下。山区比较凉爽,爪哇岛的多沙利,年平均气温为16℃,茂物、万隆等地风光绮丽,四季如春,是良好的游览、避暑胜地。印尼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毫米以上,雨林气候区雨量充沛,每年在2000~4000毫米之间。热带季风区雨量少些,不到2000毫米,从西往东雨量逐渐减少。这里每年有一个干季,越往东,干季和雨季越分明。接近澳洲大陆的岛屿(小巽他群岛),因为受到大陆高气压的影响很深,所以比其他岛屿干燥。婆罗州沿岸的坤甸由于亚洲大陆风的吹拂,所以年降水量达3175毫米,位于该岛反方向的巴里把板,只有2228毫米。印尼刮大风的时候很少,并且风一般都在三级以下,海岸一带,白天有海风吹向陆地,夜晚有陆风吹向海面,海陆季风吹来吹去,所以许多人家住在海边。  ●狭小的岛屿,短小的河流 

印尼各岛屿面积都很狭小,境内的河流都很短,只是苏门答腊岛的山地流向东北方的河川,以及婆罗州和伊利安岛的河川比较长,并且这些河川流域,因为降雨很多,因此,流量十分充沛,沿岸形成冲积平原。苏门答腊最长的河流为坎帕尔河,发源于中西部的山地,最后注入马六甲海峡。爪哇的代表河川为索罗河,索罗河流过爪哇的最大平原。波罗州的河川呈放射状分布,加浦亚斯河、巴利托河、马哈坎河等主要河川,都发源于中央的山地。伊利安岛的河川可以说是最方便

的交通路线,曼贝腊莫河为注入太平洋的河川中最长的一条,注入阿拉弗海的河川则以里古河为最长。印尼到处都是茂密森林,因此,河川自然就成了岛内非常重要的交通路线,很多部落也是选定在河川的附近发展。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印尼的河水污染十分严重。为了有效地控制河水污染,印尼政府目前正在全国20多个岛开展一场净化河水运动。对全国20条污染最严重河流进行净化。雅加达地区的锡平昂、锡里旺和穆尔克瓦特等3条主要河流的河水污染程度已减轻一半。 

●丰富的热带资源 

印尼的热带植物资源丰富,物产种类繁多,有“热带宝岛”之称。印尼有35000多种植物。除了茂密的森林,出产大量的有用木材以外,还出产多种经济作物,如橡胶、咖啡、金鸡纳霜、甘蔗、烟草、茶叶、胡椒、椰子、龙舌兰和木棉等。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产地,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热带雨林面积仅次于巴西亚马孙地区。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铁木、努沙登加拉的檀木、苏拉威西的马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驰名于世界的珍贵木材。除了成材林木以外,草木植物的外型也像大树,伊里安查亚省的香蕉竟高达20米,茎干粗得可以两个人合抱,爪哇芝博达山坡有一棵树上长着135种附生植物,层层叠叠,气象万千。但是,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在飞快地倒在油锯之下。为此,印尼政府已决定1991~1995年间投资15亿美元用于植树造林。 

印尼的动物界既有高等的灵长类猩猩,也有澳洲型原始的单孔类、有

袋类,还有世界上早已灭绝了的恐龙的近亲——“活化石”科摩多龙。 

印尼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锡、镍、铀、铜、铝土矿等。目前印尼是世界大产油国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 26亿吨,印尼的主要油脉在加里曼丹,主要的油井分布在圣加塔、阿塔加、孙布拉克、山加山加、达拉根、巴达克、山波亚和坦顺。苏门答腊的油井,南部分布在占碑、塔兰格加尔、里马、拉贾慕亚劳尼姆,中部除了里里克以外,还有米那斯和多里,北部有普拉克与拉达油田。锡的开采相当重要,印尼是世界上第三大产锡国,分布在廖内群岛和新开、邦加、勿里洞各岛,这些岛屿也可称锡矿群岛。在廖内群岛的敏丹岛生产大量的铝土矿;苏门答腊岛还有天然气分布。此外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印尼的煤矿蕴藏量为363 4亿吨(1994年探明),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和伊里安查亚。

社会 

●疏密悬殊的人口分布 

印尼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人口2 02亿(1997年),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印尼是个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非常高,最近40年间,人口急速增长。人口密度远高于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但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爪哇岛最稠密,它的面积不到全国7%,却聚居了全国65%的人口,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00人左右,是世界上少见的人口高密集地区。中部的雅加达自古就已开发,

人口密度更高,每平方公里达800人以上。人口密集的原因,一是爪哇岛形状呈细长形,各地距海最多不超过100公里,所以航海、渔业贸易都很方便;二是爪哇也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土壤肥沃,平地又多,尤为适宜种植水稻。在加里曼丹、中苏门答腊某些地区及伊里安查亚省内地,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1人。人口的分布极不均匀。  ●民族众多的国家 

印尼是多民族国家,全国约有10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来是种族迁徙的桥梁,东南亚古代的移民运动,每次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自公元前4000年开始,就不断有大陆移民进入马来群岛,公元前1000年,又有中南半岛和印度的居民相继来到印尼西部,大约在10世纪左右,开始有中国人迁入,这些华人在都市里从事商业活动,到了近代,各具特色的居民集团便发展成纷繁复杂的民族。除巴布亚人和近代迁入的移民外,其余均属马来人种。最大的民族有3个:爪哇族占47%,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各民族都有特定的分布地区,许多小岛往往是一个岛一种民族,很多岛屿或地区以该民族的名字命名。爪哇人大部分分布在爪哇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带,以及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岛屿,他们不仅是全国人数最多的民族,也是国内文化最先进的民族,历史上曾信奉婆罗门教和佛教,15世纪下半叶后大多数改信伊斯兰教,20世纪中叶起部分人信奉基督教。男女均行割礼。巽他人主要分布在爪哇西部,经济和文化水平比爪哇人略低,近来部分人移居苏门答腊,15世纪下半叶后大都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马都拉人分布在马都拉岛和爪哇岛东部,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

事畜牧业,沿海一带从事渔业和盐业,原信奉印度教和佛教,后来大多改信伊斯兰教。除上述三大民族外,在爪哇岛上还有一些小民族,在东部有腾格里人,在西部有巴兑人,目前仍住在偏僻山区,从事水稻种植业。在苏门答腊岛有4个较大的土著族,即米南卡保、巴塔克、亚齐人、海岸马来人。米南卡保人居住在岛屿中西部的高原上,大部分是印度教徒,经营农业和商业。巴塔克人住在中部、东部地区和多巴湖畔,大部分是伊斯兰教徒,经营农业,在手工业方面有着卓越的技术。亚齐人居住在北部,与新加坡之间有商业往来,渔业盛行。海岸马来人分布于东部和东南沿海,现在是苏门答腊人口最多的民族,他们的语言是印度尼西亚国语的基础。印尼其他岛的土著族居民一般较为落后,在印尼所属加里曼丹的内陆地区,大多是雅克人,过去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流徙不定的生活,近年来开始从事农牧业,转向定居。信奉原始多神教。在苏拉威西的西部半岛有布吉人和望加锡人,东北半岛有米纳哈萨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长于航海,有经商传统。米纳哈萨人信仰基督教,文化水平较高。印尼所属西伊安居住有土著巴布亚人,印尼巴布亚人分为250多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在这些大岛之间或周围星罗棋布的小岛上,分布着许多人口较少的土著民族,其中比较特殊的有巴厘岛上的巴厘人,具有独特的性格,信仰印度教,有卓越的艺术成就,歌舞颇具民族特色。 

印尼各族人民在种族、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差别,印尼独立后,各地区之间交往日益增多,差异逐渐减小。 

●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 

印尼以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此外有各族语言200多种。1945年8月独立时,宣布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印度尼西亚语是在马来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来语早在公元15世纪就为印尼大多数民族所使用,原来通行于苏门答腊岛东部的占碑地区,19世纪印尼文字由阿拉伯字母改为拉丁字母,这更便于印尼语在国内各民族间的发展和传播。印尼的学校教学、出版、广播大都使用印度尼西亚语,地方语只在入学的头两年学习使用,以后直接用印度尼西亚语教学。然而印度尼西亚语还不是印尼全国居民的共同语,爪哇岛农区居民以及其他岛屿内地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活动中大多使用本地语言。爪哇语、巽他语、米南卡保语都有部分出版物。用于广播的除这三种语言外,还有巴厘语、巴塔克语等。目前,印尼所有各民族语言的文字都转用拉丁字母,但在爪哇、巽他、巴厘等岛还有人使用旧字母。  ●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之一 

印尼居民中88%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及原始拜物教。全国共有清真寺和小礼拜寺369760座,仅雅加达一地就有清真寺1194座,小礼拜寺4617座。将伊斯兰教传入印尼的是北印度的古加拉特和南印度各港来的商人,通过往来,渐渐将自己的宗教思想和风俗习惯传入印尼。但在伊斯兰教传入以前,印尼就已经相当印度化了。所以对于长年受到印度文化熏陶的印尼人,是非常容易接受的。印尼的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是它的一个基本特性,它的中心思想就是创造主和被创造的神秘合一。伊斯兰教并不是

国教,宪法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印尼独立之后,穆斯林获得了信教自由,伊斯兰教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每年前往麦加朝圣的穆斯林人数达数万人。伊斯兰教徒数量最多,所以祭典也最为盛大,最多姿多彩,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全国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都要以隆重的宴会和音乐来庆祝。另外在巴厘岛上,也有很盛大的印度教祭典。  ●丰富多彩的习俗 

印尼各岛各民族有着自己的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有不少带着浓厚地方色彩,引人入胜。 

衣食住行 

印尼人的日常服装十分简朴轻便,印尼女子的服装很是特别,她们传统性的上衣长而宽敞,对襟长袖,但是没有衣领,衣服质料多半采用白色有花纹薄纱,钮扣用金色大粒的铜扣,也有用合金制成,也有用镶钻石的金钮做成。爪哇族和巴厘族的女性,上身穿着简单缝制的衣服,下身则穿着称为“纱笼”的漂亮长裙,质料为木棉或是化学纤维,男性穿着轻快的衬衫型上衣,以及长裤型的纱笼。赤足穿着木履,上街的时候换穿绣花拖鞋,现在也有很多人穿高跟鞋。印尼还有着各原始种族的服装,大部分人通常都赤脚,身上衣服也非常奇特,布料是由野生植物纤维制成,同时用野生植物的汁染成颜色,摩鹿加群岛的男性只在腰间系上树叶编成的短蓑衣。在印尼加里曼丹南部约有100万人的巴希尔族,至今仍处于原始状态,过着赤身裸体生活,并有全身文身的习惯,在身体各部位刺上花纹,这种全身的花纹,常使人们

误认为是穿着一身紧身贴皮的薄纱刺花衣服。印尼人喜欢新颖独特、富有趣味和想象力的装饰品,如项链、耳环、手镯、别针等,佩戴在简单朴素的服装上,就显得十分耀眼美丽。爪哇男人们在外出或参加庆典时腰间总要挂着一把精致而漂亮的短剑,这种短剑,印尼语里称为“格里斯”。巽他族医生所戴帽子是医术高明与否的标志,按照当地的习惯,医生每治愈一个病人,就在帽子上插上一根美丽的羽毛。帽子插满羽毛后,就放在石雕头像上展览,以此表示医术的高明。  印尼人喜欢吃大米饭和中国菜,爱饮红茶和葡萄酒、香槟等果酒和桔汁等饮料,不喝烈性酒。喜吃牛、羊、鱼、鸡之类的肉及内脏。但由于印尼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忌食猪肉食品,对带骨的菜肴也不甚喜欢。在印尼吃东西要注意到辣字,印尼菜无论是肉类、鱼类都要加上很多的辣椒或胡椒为佐料。 

印尼的住房类型是多样化的,高架式的住宅是印尼建筑的特色,但在内陆地带已不多见了。城市的建筑多为欧洲式样,其建筑材料普遍用木材、竹子、椰子树叶、树皮等森林资源。印尼全国的村落为集村,住宅也被看做是村落的一部分。米南卡保族村落就是个典型,中央有清真寺及集会场所和公共教堂,住屋就围绕在这些建筑物的四周。米南卡保族居住的屋顶都是牛角形的,正房顶上还竖着一对对牛角。按照传统,每加一代人,屋顶上就增加一对牛角,这样,一看到屋顶上的牛角,就知道这家有几代人了。 

牛牵姻缘 

印尼很多乡间的习俗是女人娶男人,在印尼乡间有些土著部族中,女

人结婚比什么事都隆重。在爪哇岛上早婚十分普遍,并且很快又离婚,婚姻都是由父母作主。印尼多拉查族的婚姻中离不开水牛,可谓“牛牵姻缘”。男子求婚时首先要向女方赠送一头水牛,如果女方拒绝恋爱,则把水牛牵回来。如果女方接受了水牛,说明接受求爱,然后举行正式的求婚仪式。在仪式上,由牧师提问双方:“是谁送的牛?”“愿意接受吗?”男女双方回答,女方如表示愿意接受,这样婚事就算定了。然后,男方向女方赠送100样物品,水牛自然是头等重要的必赠之物,其余全是生活必需品,在成婚的筵席上,水牛肉又是不可缺少的菜肴。 

凤仙花会 

居住在苏门答腊西部的米南卡保人,其婚姻制度是女娶男嫁,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女方要单独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称“凤仙花会”。这时,新娘的指甲上染上一种凤仙花的红汁,还要把新娘准备在婚礼上戴的头冠先送到夫婿家去,由男方家长祝福后,用一块绣着金银丝的绸缎盖住,放在花里带回女方家里,准备婚礼时戴用。婚前几天,新郎和新娘不出门,休身养神,以避邪祸。 

两次婚仪 

居住在加里曼丹的达雅克族人结婚时,要举行两次仪式,第一次是宗教仪式,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坐在铜锣上,然后开始宰猪仪式,将猪血撒在木屑上,上放一把剑。部族的头人握住新郎和新娘的右手,用沾有猪血的木屑为他们的婚事祈祷。第二次是传统仪式,达雅克族的少女们热情地邀请客人们跳集体舞,观赏少女们跳集体舞是这次婚

礼的主要内容。当婚礼结束,客人们纷纷乘船离岸时,新郎新娘及家人拼命往客人身上泼水,以表示最亲切的一种礼节,以此祝客人“一路平安”。 

巴厘岛上的火葬 

巴厘人把火葬看作人死后灵魂升天的第一步,也是死者亲属一种必须履行的神圣天职。为了满足那些没有能力火葬的人们的神圣愿望,每100年左右就要举行一次集体火葬。每逢这种百年大典时,巴厘岛上就非常热闹了。火葬的前几天,为了表示葬礼的隆重,人们就紧张地准备祭品、木塔、木牛、木狮、木象等,把它们装饰得非常漂亮。火葬仪式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死者的遗体运到庭院所设置好的圈内,周围放满祭品;第二阶段是将遗体运到火葬场,送葬的队伍在一片乐声中浩浩荡荡地通过城市走向火葬场,抬木塔的人们要走成曲折的路线,使死者的灵魂失去方向,找不到回来的道路,这一仪式比较复杂,而且十分喧闹;第三个阶段就是火葬本身,进入火葬场将尸体从木塔移到木棺,由教士把圣水洒在尸体上,背诵最后的祈祷词,摔破水罐,放上寄托死者灵魂的模拟像,撒上许多中国古钱。然后燃火烧尸,最后将骨灰搜集起来投入大海。在12天或42天后,再举行一个仪式,把灵位供奉在鸽子笼式的家庙里,让它每逢节日前来享用祭品。这样整个火葬仪式才算全部结束。巴厘岛素有“艺术之岛”的美称,然而巴厘岛上的“火葬”仪式给这个美丽的岛国蒙上一层浓厚的迷信色彩。 

敬蛇如敬神的民族 

在印度尼西亚人的心目中,蛇有崇高的地位,人们敬蛇如敬神。有很多民间传说和传统戏剧中,都涉及到蛇的故事,它往往是善良、智慧、本领和德行的象征。在巴厘岛,人们还专门建造一个像庙宇一样的蛇舍,里面养着一条大蛇。蛇舍前设有香案,作为供奉香花、祭品及磕头、礼拜、祈祷之用。蛇舍后面的蛇洞里,还养着大量的蝙蝠,专供这条蛇吞食。 

印尼的斗牛 

印尼有些岛屿的村庄,流行斗牛的习俗,特别是爪哇可称得上“斗牛之岛”了。尤以东爪哇邦诺合苏北面的珍柏尔村和巴娜鲁甘村的斗牛最为著名。这里的斗牛是以牛斗牛,不同于西班牙的斗牛是以人与牛斗。村民在庆祝节日来临时,经常举行斗牛活动。由专门的一个委员会负责有关斗牛的一切筹备工作。这里的斗牛并不是纯粹为了娱乐,有人为了赌钱,斗牛场的赌徒们都很迷信,斗牛有很多忌讳,如要选择吉利日子,请巫师作法以保佑自己必胜,还禁止自己的妻子、儿女在斗牛那天沐浴和梳发等等。用来斗牛的牛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是村民饲养专供斗牛用的膘肥体壮的牛。为了使自己的牛有取胜的把握,把赛牛的角削得非常尖利,并且给牛灌上药酒,在阳光下曝晒,还要为牛打扮一番,显得十分威风。斗牛开始时,先牵来一头母牛,然后把参赛的两头公牛分别牵入斗牛场。它们一见到母牛,便马上扑过去,这时,立刻把这只母牛牵出场地,两只公牛便互相怒视,一场凶猛的决斗便开始了。 

捞鱼比赛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省府万隆附近,有一个名叫苏墨郎的山城,居民多数是农民,在他们的房前屋后有很多鱼塘,每到收鱼季节,特地举行热闹喜庆的捞鱼比赛。捞鱼比赛在群众选定一个鱼塘里进行,由临时选定的委员会,把标有奖次的五条大鱼,逐一放进水塘,这五条带有标志的大鱼,便是选手们争夺的目标,几十名选手听到信号枪响,便纷纷跳入水中,争先恐后地抢捞大鱼,水花四溅,站在上面的观众喊声震天,看得出神的人,一不小心,也可能踏入水塘。捞来捞去,最后选手们总会捞到带有标志的大鱼,在选手和观众的欢笑声中,结束了这一年一度的“捞鱼比赛”。 

●多彩的节日 

独立日(国庆日) 

1945年8月17日为印尼国庆日。从1596年起,荷兰殖民军开始侵入印度尼西亚,设立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印度尼西亚沦为荷兰殖民地,遭受了长达350多年的殖民统治。印尼人民为了独立和解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英勇斗争,震撼了荷兰的殖民统治。1942年3月印尼被日本侵占,印尼人民继续进行斗争,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了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并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宣布独立的这一天,就被定为印度尼西亚的国庆日。 

“民族觉醒日”(民族复兴节)1 

905年5月20日,在印尼的爪哇成立了第一个国民教育组织——至

善社。从此,印尼民族运动开始兴起,后来定为“民族觉醒日”,又名“民族复兴节”。 

爪哇起义纪念日 

1926年11月27日,印尼共产党领导人民举行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起义遭到了残酷镇压,但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后来将11月27日定为“爪哇起义纪念日”。  猴节 

每年6月7日,是印尼加里曼丹岛北部山区的猴子节。这一天当地农民全家到山里去,并请来乐队进山为猴子演奏乐曲,庆祝节日,并将准备好的糖果、饼干等食物撒在猴子栖息的地方。 

智慧节 

印尼巴厘岛人专门赞颂知识降临于世的节日,被称为“智慧节”。每年2月下旬的智慧节日,各个学校都歌颂神通广大的大梵天的妻子智慧女神萨拉斯瓦蒂,举行巴厘古书祭祀仪式,学校教师教育学生热爱知识,并要为获得知识而勤奋学习。 

蒙面节 

是印尼伊尼安阿斯玛特人最重要的节日。节日的活动是阿斯玛特人与鬼魂世界关系的戏剧表现,有3个人扮成鬼魂,意思是代表在作战中牺牲的村民的鬼魂,他们全身穿藤条和棕榈叶编织的服装,这3个鬼魂在村里各家讨要食物。其他人在蒙面节个个奇装异服,千奇百怪。有的人在头上插鸽子羽毛,鼻子上别一根猪骨头,戴着用藤叶编成的大耳环。有的人还在鼻孔里装上巨大的鼻骨。女人们则在脸上涂上石

灰与木炭,头上戴着用貂皮和玛瑙贝做的帽子,并插上羽毛,有的把丈夫的人骨项圈戴上显示自己。猎过外族人头的人,还要佩戴串着竹片、人的脊柱骨与下颌骨的项圈,表示自己的勇敢。 

加龙岸节 

这是印尼巴厘岛上的一个盛大节日,时间在每年2月初,节日为期10天,在节日之前人们做好糯米糕点,杀猪宰鸡,并打扫庙堂、住宅。在节日期间,人们通宵达旦,尽情欢乐,开始人们祭神,祭拜米仓、土地及基地。2天后,是甜加龙岸日,人们祈求宽恕忏悔,3天后是古安宁节,迎接天神下凡。 

巴厘岛上“埃卡达萨·鲁德拉节” 

是100年过一次的节日。“埃卡达萨”在印尼语中是东南西北的意思,“鲁德拉”是巴厘人所信奉的婆罗门众神中一个凶神的名字。当地人认为,只有定期祭祀它,才能确保平安。这个节日,在巴厘岛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有两个零结尾的年份,即每世纪末年,就举行一次。在节日庆典时,庄严隆重。岛上居民列队朝海边走去,有各色彩旗在前面开道,后边人抬着众神雕像,在乐队伴奏下徐徐前进。路旁摆满祭品,在20公里的行程中,人们肃立两旁,由一名祭士在众人面前,边念经边向雕像洒“圣水”。祭后,人们把祭品投列海里。 历史 

●分散的封建王国 

梭罗河两岸土地肥沃,河上交通便利,从远古时候起,印尼民族的祖先,就在梭罗河旁劳动、生息。日夜奔腾不止的梭罗河是印度尼西亚

古老悠久历史的见证。印尼是人类最古老的居住地之一。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如公元7世纪在苏门答腊岛和中爪哇建立了室利佛逝、阿陵等王国。室利佛逝王国强盛时期,领土包括西爪哇、苏门答腊岛、西加里曼丹和马来半岛等。室利佛逝依靠雄厚的军事实力和重要的战略形势,控制了海上贸易。室利佛逝王国与中东、印度和中国等都建立经济和文化联系。7世纪末叶这一王国成为马来半岛和印尼各岛大部分地区的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室利佛逝王国后因农民与奴隶的反抗斗争而没落。13世纪末东爪哇建立了麻喏巴歇帝国。初期的麻喏巴歇王朝政权极不稳固,封建割据,战争不断。公元1331年担任首相的卡查·马达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整顿与改革。改革后的王朝逐步兴盛起来。14世纪下半叶疆域扩大,其领土是当时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其封建制度完善,经济比较发达。14世纪末到15世纪,内战、灾荒频起。地方封建势力利用人民的反抗与中央王位之争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力量。到15世纪后期麻喏巴歇已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 

●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 

从15世纪开始,印尼相继受到了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的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1596年荷兰入侵印尼,并于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兼行政职权。1825年7月20日,印尼日惹王国苏丹之子蒂博·尼哥罗,以保卫伊斯兰教举行圣战为号召,动员人民武装反对殖民者。1825年10月,他宣布成立爪哇伊斯兰教王国。1830

年3月,历时5年的爪哇起义失败。尼哥罗被尊为印尼民族英雄。由于巨额负债,官吏贪污腐化,加之印尼人民的强烈反抗,东印度公司在1898年被迫解散。1899年荷兰改设殖民政府以加强对印尼的统治。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建立到被迫解散的300年间给印尼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民族经济被破坏殆尽。对荷兰的殖民统治,印尼人民不断反抗,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其代表是1927年苏加诺领导的“印尼民族党”,提出“一个祖国,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口号,为争取印尼独立而斗争。民族主义运动受到殖民主义的镇压。  ●“八月革命”与印尼独立 

1942年3月,日本进攻爪哇,荷兰殖民者不战而降。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对人民实行更加残酷的剥削和统治。日本侵略者为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大肆掠夺资源,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强迫印尼青年充军和出劳役,给印尼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劫难。1945年6月,苏加诺提出建国五项原则(即信仰上帝、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公平),现称建国五基。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印尼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八月革命”。8月17日,苏加诺和哈达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布印尼独立。苏加诺当选独立后的首位总统。 

●建国之后的印尼 

日本投降后,老殖民主义者立即卷土重来。1945年11月10日爆发了抗击英军与荷兰殖民者勾结入侵的泗水保卫战,给英荷殖民者以沉重打击。1947年7月荷兰向印尼发动“第一次警卫行动”(殖民战争)。

1948年9月发生了反动派大规模捕杀共产党的“莱莉芬事件”。荷兰殖民者趁机在1948年12月发动了第二次殖民战争,占领了印度尼西亚首都日惹。对荷兰殖民者的两次入侵,印尼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949年,荷兰殖民者迫使印尼签订了《圆桌会议协定》。据此,印尼正式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承认荷兰女王为最高元首。《圆桌会议协定》遭到了印尼人民的强烈反对。1950年8月15日,在全国“统一”运动高潮中,印尼联邦众议院通过临时宪法,苏加诺宣布成立统一的印尼共和国。1954年8月宣布取消荷印联邦关系。1956年4月废除《圆桌会议协定》。1959年,苏加诺总统宣布恢复独立时颁布的“四五宪法”,提出了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的主张。1963年5月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西伊里安,印尼共和国领土获得了完整。苏加诺被称为印尼“独立之父”,他是1955年“万隆会议”发起人之一,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1965年9月30日,苏加诺警卫团营长翁东等,发动了“九·三○运动”。在这次被称为未遂的共产党政变中,有6名高级将领被杀。当时的战略预备队司令苏哈托少将指挥军队,粉碎了政变。1966年3月11日,苏加诺总统把权力交给了苏哈托。同年3月12日,苏哈托取缔了印尼共产党。1971年7月,在议会选举中,苏哈托领导的专业集团获胜。此后,在1973年、1977年、1982年、1987年、1992年、1997年的历届大选中执政党专业集团连连轻易取胜,苏哈托也一再连任总统。苏哈托执政后,坚持建国“五基”,注重经济建设。 

1997年印尼多灾多难,除了森林大火、干旱和空难外,席卷东南亚

的金融危机也极大地打击了印尼经济。印尼盾近80%的贬值和高达40%的通货膨胀率,使得这个拥有2亿人口大国的处境十分艰难,其中40%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已经降到贫困线之下。1998年5月中旬,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等地发生了大规模骚乱。在骚乱中不法之徒洗劫华人华侨商店、住宅,攻击华人华侨妇女,其暴行残忍之至,令人发指。骚乱也引起了印尼政局的重大变化,执政30多年、连任七届总统的苏哈托宣布辞职,由副总统哈比比接任总统职务。 政治 

●国旗 

印度尼西亚国旗自上而下由红、白两个完全相等的平行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白色象征公正、自由和纯洁。国旗是来源于14世纪初麻诺入歇在东爪哇建立王朝时采用的红、白二色“圣旗”。 

●国家机构 

总统 

是最高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直接领导内阁,有权单独颁布政令和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法令,对外宣战或媾和等。总统任期5年。 

人民协商会议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修改宪法和国家总方针政策,选举总统,副总统。议员任期5年。 

人民代表大会 

亦称国会,国家立法机构,每届任期5年,有500个席位。根据1995年通过的国会法案,75人为总统指定的军方代表,另外425名为民选代表。由三党在各选区推出多名候选人,以比例代表制选出。选出的新一届国会议员,同另外500名各界代表一起组成印尼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协商会议。 

政府总统内阁制,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免。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构。政府司法部下辖各级地方法院,最高法院正副院长和最高检察长由总统任免。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6个一级行政区(省级),399个二级行政区(县级),县以下分乡,村。一级行政区为亚齐特、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内、占碑、明古鲁、南苏门答腊、楠榜、雅加达首都特区、西爪哇、中爪哇、日惹特区、东爪哇、巴厘、西努沙登加拉、东努冲消登加拉、马鲁古、伊里安查亚、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东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  ●主要政党 

1975年国会通过政党法,规定只允许专业集团和建设团结党、印尼民主党存在。 

专业集团 

执政党。1964年10月,由61个群众组织联合组成。是印尼前陆军司令雅尼上将为首的军人集团为抗衡印尼共产党而成立的。1970年

12月该组织扩大成为包括政府公务员、军事系统文职人员以及工、农、商、律师、医生、记者、宗教界和妇女等291个群众组织的专业集团。它的最高机构是选举产生专业集团领导委员会的全国代表大会。其宗旨是在建国五基和“四五宪法”的基础上,在印尼实现物质和精神繁荣的公平社会。专业集团自1966年成为执政党至今。  建设团结党 

1973年1月建立,是由4个伊斯兰政党——伊斯兰教师联合会、印尼伊斯兰教师联盟党、印尼穆斯林党和白尔蒂伊斯兰教党合并组成。合并后除印尼穆斯林党外,其他党仍可作为宗教团体从事非政治活动。其成员有各种社会成分:大小土地占有者、穆斯林企业主、知识分子、伊斯兰教神职人员、部分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党纲规定建国五基是惟一的思想基础。为宗教色彩很浓的政党组织。  印尼民主党 

1973年1月由原印尼民族党、印尼基督教党、天主教党、平民党和印尼独立拥护者联盟合并组建。印尼民主党的社会成分包括有中小企业主、小官吏、知识分子和农民。近年来印尼民主党的力量有所壮大。 经济 

●经济综述 

印度尼西亚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但由于长期殖民统治,受外国资本多方盘剥,独立初期政局不稳,因此,经济发展缓慢。1966年以后,苏哈托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对外开放,为外贸提供优惠条件,并在1967年颁布《外国投资法》,同时通过实施《外国投资

优先顺序》,有选择地吸收外国资本以发展本国制造业。对内鼓励私人资本投资,1968年颁布《国内资本投资法》和《国内资本投资优先顺序表》,给予国内私人资本比外资更加优惠的待遇。70年代以来,印尼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对内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的政策。通过3个五年建设计划(1969~1984年)的实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84年开始的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1984~1988年),为第五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部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上升。为克服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带来的经济困难,进行了经济调整,采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纺织、机械、食品、木材等制造业,积极引进外资,经济情况好转。在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内,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1994年4月开始,印尼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计划建设时期,即经济起飞时期。 

印尼政府为吸引国内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外国资金,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1994年6月2日公布了一项“关于外资公司股份所有权”的法令。法令规定:为外资新开放9个重要部门,这9个部门都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放宽对外资参股的限制,规定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的参股份额从过去的80%提高到100%;也放宽外资的最低投资额以及场地选择等方面的限制。  1997年夏,由泰铢贬值所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极大的打击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1997年7月,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发生危机时,是2400盾兑1美元。1998年1月22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一度

跌到15000盾兑1美元。受此影响,经济形势开始动荡。针对这一情况,为稳定经济和金融,1998年1月15日,印尼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目标为克服目前金融危机的协议。1998年1月22日,印尼政府讨论并落实了经济、财政改革和调整计划的第一阶段措施,措施包括,设定1998~1999年度经济增长率为零,通货膨胀率为20%,编制预算的估算汇率为5000盾兑1美元。为克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向印尼贷款400亿美元。 

1993~1997年,印尼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 2%,1997年经济增长率为5%。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印尼经济严重滑坡,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负增长,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1998年上半年即高达40%以上。若政府不及时采取措施拯救经济,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以-10%的记录创多年的新低,通货膨胀率还会达到85%甚至超过100%。 

印尼的生产力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根据该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全国可划六个主要经济地域: 

(1)爪哇。为印尼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长期以来曾是殖民者重点经营的地区,加之自然环境(全岛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向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域)对经济发展有利,故而经济开放水平在国内遥遥领先,这里集中了62%的人口;65~80%的稻谷、玉米、木薯、大豆、花生及大小牧畜头数;90%以上的甘蔗、烟草、茶叶、木棉、奎宁;制造业产值也占全国的83%。 

(2)苏门答腊。这里的经济开发区多限于火山高原、采矿区和港区周

围,本区是全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十分发达的种植园约生产了全国2/3的橡胶和咖啡,而油棕、胡椒和硬质纤维作物更占到绝大部分。主要分布在以棉兰为中心的火山丘陵和平原区。本区还是全国最大的石油产区和惟一的锡产区制造业,仅次于爪哇,约占全国10%。 

(3)加里曼丹。地质古老,因久经侵蚀,地势十分平缓,经济活动限于沿海片地带,除橡胶占全国30%外,农业不占主要地位,林业发达,以三马林达为中心的东海岸是国内重要石油产区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区。 

(4)苏拉威西。以鸟戎潘当为中心的西南半岛为主要经济开发区,工业落后,但金属矿藏丰富。 

(5)伊里安查雅。高大的雪山山脉横贯中央,其北部为低山和平原,南部是更为宽广低平的冲积平原,林矿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多,仅最西端的鸟头半岛已开采石油和铜矿。 

(6)努沙登加拉。由东西1600多公里的许多岛屿组成,除巴厘岛外,经济水平都很低,巴厘岛盛产稻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农业是印尼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 96%。由于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单产和复种指数在亚太地区名列前茅,但由于历史上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从60年代末期开始,政府采取了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提

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广科学种田、增加投资、提高低息贷款等措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 

印尼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农业产量以年均4%的速度递增。粮食作物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粮食作物主要是稻谷,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水稻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和马都拉岛,其次分布在苏门答腊岛的一些平原地带,加里曼丹的三角洲地带等,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之一 

印尼经济作物大部分在种植园种植。1981年,印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20万公顷,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号称亚洲最大种植园,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印尼盛产多种热带经济作物,并在世界产量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如胡椒、奎宁、木棉等产量居世界首位,橡胶、椰子居世界第2位,棕榈油居第3位,咖啡、丁香、豆蔻、茶叶等亦居世界前列。橡胶是印尼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部分在民间小橡胶园种植,占橡胶总产量的3/4,产量仅次于马来西亚,95%供出口。1993年,印尼生产130万吨橡胶,列世界第2位。橡胶园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岛。咖啡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爪哇岛东部,以及苏门答腊南部,民间小咖啡园约占咖啡总产量的94%,约90%的产量供出口。椰子是传统的出口作物,几乎全部由民间小种植园生产。棕榈油是70年代以来印尼发展迅速的经济作物,主要由大种植园生产,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进入80年代

以来,由于国内消费量的增长,出口量呈下降的趋势。甘蔗以民间小种植园生产为主,约占总产量的84%,蔗糖原为印尼的传统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量中曾居重要地位,由于国内蔗糖消费量不断增长,现在只能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烟草也是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所栽培的烟草适合雪茄烟使用,是世界最贵重的烟草,苏门答腊岛所栽种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狄里种烟草。 

发展较快的林业 

印尼全国森林面积1 1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4%,是世界上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盛产铁木、马木、柚木、檀木、樟木等各种珍贵木材,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有茂密的热带森林,树木高大,树种繁多。原木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为了保护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限制原木出口,从1980年开始大幅度增加胶合板等木材加工制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到1982年,印尼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森林产品除木材外。还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藤条、富饶的竹类、丰富的天然树脂和龙脑香籽等。 

以家庭饲养为主的畜牧业 

印尼畜牧业不发达,以家庭饲养为主,畜产品多需进口。畜牧业主要集中在爪哇、马都拉和努沙登加拉岛。由于印尼地处热带,自然条件优越,牧草四季常青,草地辽阔,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很大,特别是家禽类,有增加的趋势。 

个体经营为主的渔业 

印尼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在江河、湖泊、沼泽和沟渠中也有大量的鱼类。但印尼的渔业产量增长相当慢,渔业90%由个体渔民经营,捕鱼技术落后。为了保护传统渔民的正常生产和渔业资源,1980年起印尼禁止在近海使用拖网船捕鱼,近年来,推广使用机动船机械化捕鱼,产量不断增长,在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各岛周围主要捕捞金枪鱼,在苏拉威西岛和摩鹿加群岛则盛行捕海参。在布顿岛有很大的珍珠养殖场。 

●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有采矿、原料加工、机械制造、纺织和轻工等工业。近年来,由于美、日等国大量的投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很快,化肥、水泥、造船业、汽车和飞机装配有所发展。 

东方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政府外汇收入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本世纪以来,印尼一直是东方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1963年,石油成为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进入70年代,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印尼的石油工业发展尤为迅速,1977年原油产量高达8430万吨,其中3/4供出口,从80年代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产量也随之下降,1988年原油产量又从1981年的7870万吨下降到5687万吨,降幅达28%。90年代以来印尼的石油产量稳定在80年代后期的水平。印尼石油油质优良,含硫率低,有“芳香原油”美名,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强。印尼原油储量丰富,估计探明储量为11 26亿吨,占世界估计探明储量的1%,居世界第15位。油气田

分布很广,从陆地到海上遍布各主要区域,其中北干巴鲁油田储量达7亿多吨,属世界特大油田之列,位于中苏门答腊的米纳斯油田年产占全国1/4,加里曼丹和爪哇均以海上石油为主,产量上升很快,约各占总产量的1/5和 1/10, 伊里安查亚产油区占3%。  印尼积极吸引外资促进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印尼政府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的经济政策,尤其在合作勘探石油和天然气方面为外商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在吸收外资的同时,印尼十分注意维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目前,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控制着大部分油田的开采,资源的分配权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近年来,在外国公司的参与下,印尼新发展的镍、铜、铝土等矿产的开采,产量均有所增长。 

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天然气 

天然气工业是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部门,已发展成第二大出口商品,到1984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之一,液化天然气主要输往日本。天然气产量居亚太地区首位,世界的第9位。印尼天然气估计探明储量为2 3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估计探明总储量的2 1%。印尼还与外资合作,在北苏门答腊办起了巴达克液化天然气厂,先后有6个较大型的液化天然气厂投产,此外还建成了提炼能力每年达2700万吨的炼油厂和利用天然气生产尿素和炭黑等企业。 

制造业的发展 

印尼制造业的绝对规模在东南亚国家中居首位。印尼的制造业分为液

化天然气制造业,炼油业和非石油与天然气产品制造业。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制造行业有食品、饮料、烟叶、纺织、木材加工、造纸、化工、金属、机械设备等。其中以机械设备、烟叶、食品、纺织部门的增加值最大(约占13~18%)。而传统的食品工业大约占制造业净产值的30%,是制造业的主体。近几年,逐步建立了石油化工、造船、飞机等新兴工业部门。并开辟了出口加工区。从8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制成品加工和面向出口的工业,纺织、化肥、橡胶、轮胎、电气等产品产量迅速增长。 

●以海河为主的交通运输 

由于印尼“千岛之国”的特殊地理环境,海运业对经济发展占有重要位置,岛际间运输主要靠船运,各小岛之间仍然利用帆船,全国有港口300座,最大的深水港是丹戌不碌港。以爪哇最富饶的平原为腹地的泗水港是最为活跃的港口,其次是爪哇北部海岸的坦顺普里欧克港和三宝垄港,苏门答腊最大的港口为巴东港,是该岛的内陆交通中心,苏拉威西岛的武邱旁丹港,是农作物的装运港,呈现一片繁荣热闹景象。除爪哇之外,内陆交通不发达。陆上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总长266326公里。印尼各主要城市之间均有汽车往来。铁路始建于殖民地时代,近年又铺设几条新路线,铁路总长度现为6700公里,铁路以爪哇最发展,建于荷兰殖民时代的干线铁路贯通全岛,连接各个主要城市。由于自然地理的障碍,陆路运输不发达,航空运输有着重要作用。印尼的民航业发展迅速,航线非常多,有好几家外国航空公司和国营的印尼“鹰记”航空公司,以及国内民间的小航空公司。

大城市之间的航班相当多,如往返雅加达和三宝垄的飞机,几乎每一两个小时就有一班。主要的国际机场是雅加达的哈利姆机场,有许多国际航空公司进驻此地。“鹰记”航空公司是亚洲第二大航空公司,经营国内和国际航空业务。印度尼西亚“鹰记”航空公司,是在1949年12月,由该国政府和荷兰王家航空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1954年3月国营化,成为名副其实的挂印度尼西亚国旗的运输行业。“鹰记”航空公司的航线网已遍及欧洲各国,以及日本、澳洲等海外二十几个国家,连结国内30多个城市。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各种税收和外援,税收约占财政收入的3/4,外援约占1/4。1974年以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与天然气产量逐年增长,石油收入占50%多。1981年以后,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石油和天然气的税收亦随之减少。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日常支出和建设支出。日常支出包括公务员开支、地方津贴、物资支出、偿还外债本息。建设支出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1996年底外汇储备为191亿美元。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债不断增大,1998年2月,外债已达1361亿美元。 

全国有120多家银行,印尼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行使发行和管理货币的职能,1978年11月15日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1998年1月17日,印度尼西亚国际银行、印度尼西亚国家贸易银行、亚洲蒂亚拉银行、萨希德加查帕卡萨银行、德瓦鲁吉银行等五家私人银行宣布合并为印

度尼西亚国际银行。 

●对外贸易 

概况 

对外贸易在印尼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二战前,印尼的对外贸易一向有巨额的出超;独立后,除了从1946~1955年的10年中有5年是入超以外,每年都维持出超。从70年代开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自1982年实行“对等购买”的贸易政策后,促进了非石油产品的出口,80年代末非石油产品出口值已占一半以上。印尼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及其制品,液化天然气,木材及胶合板、橡胶及制品,锡、咖啡、棕榈油等,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70%左右,胶合板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0%。进口商品的构成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60年中期以前,进口的大米、花布、面粉、香烟等消费品高达进口总额的43%左右,70年代末期已降至15%,同期机械设备进口由23%增到56%左右。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械设备、原材料、工业品、食品及活畜等。印尼主要贸易对象变化较大,二战前主要是荷兰、日本、美国,50~60年代是新加坡、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荷兰。60年代后期起,日本在印尼的对外贸易额中一直居首位,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日本、美国、新加坡等。 

进出口管理 

印尼政府为保证本国公司的利益,不允许外国公司涉足进出口和销售网络。投资制造业的外国公司可以例外,可以进口需要的原材料,或出口产品,但不能在印尼国内市场分销产品。变通的办法是安排一个

由地方合伙人所有的独立贸易公司处理分销事务。 

外国公司建立批销商,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向贸易部提出申请,在印尼开设一个代表办事处。尽管不允许代表办事处直接参与销售活动。但能够与同为国际委托人充当进口商和批销商的印尼进口顾问密切合作,担任在印尼商行和委托人之间咨询联络,进行促销。 

外国公司还常常利用代理人来扩大在印尼的销售。代理人可以进行一切贸易活动,同时允许代理人在印尼全国设立几个办事处。印尼政府制定一系列对地方代理人有利的法律。只要批准产品进口,贸易部将颁发独家代理许可证。合同3年有效,还可以延期。当合同期限已满,委托人更换代理人之前,须给原代理人一份新的合同。 

印尼对进口商品分为禁止进口、限由物资供应局进口、限由国营石油公司进口、限由特准的进口商进口、限由指定公司进口,以及自由进口等项。为保护本国工业还可随时采取进口签证及数量配额等限制措施。 

进口物品只能由真正的印尼公司在本地销售,外国公司不准在本地进行贸易、批发、零售活动。 

农产品、钢铁和认为对国家安全重要的物资的进口,必须由政府批准的进口商进行。食品、饮料、奶粉和其他原材料,要有配额,每年都要重新修订。此外,政府要求价值500万印尼盾以上的进口合同与等量出口额联系起来。 

发往印度尼西亚的货物,须商业发票,提货单或空运单,原产地证明,保险证明。船运货物还需卫生证明。并规定进口商品的包装箱、袋须

符合安全、防水的要求,包装箱、袋外表不允许出现广告。海关请关费按每一包装计算。商标可用英文。食品、药品等的标签要符合有关方面的特殊规定。商品的商标可注明产地。包装箱上应清楚地注明唛头、信用证号和发票日期等。 

商品的关税一般按商品的到岸价(CIF)计算,但一些特别的商品,如某些消费品、食品及纺织品则按商品的净重或数量计算。 

印尼关税率一般是0~100%,有些商品的关税率超过100%,其中税率最高的是瓷瓦,达250%。基本食品和消费品的关税税率一般在5~80%之间。原材料、中间体及投资产品的税率较低,一般为5~40%。印尼还对食品,化学药品、医药品还有其他部分进口项目征收30~50的进口附加税。但大部分进口项目缴纳的是10~30%的关税。  ●投资指南 

印尼政府欢迎外国投资,但由于外国人不能拥有土地,所以外国投资者要在印尼有一个联合的企业伙伴,才能进行投资。1992年4月,印尼放宽了对外国投资所有权的限制,使有限责任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可拥有80%的股权。印尼对外国投资者还给予了税收方面的优惠与鼓励。外国投资企业开初使用的资本货物、工具和设备,可以免税或降低税率,无限期推迟征收用在制造再出口项目而进口的投入值的增值税。印尼不实行外汇管制,投资者可以自由向国外转移资金。  印尼根据收入水平和公司类型,将税收系统分为3段来征收税款:收入1000万盾的,课税15%;收入在1000万至5000万盾的,课税25%;收入在5000万盾以上的,课税35%。 

常驻印尼的外国公司股息,租金、来源于资产的利息、管理补助金、付给非居民的税后利润和其他收入,要缴纳200%的预扣赋税。付给居民的税后利润,只需缴纳15%的预扣赋税。 

印尼政府还征收增值税。除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基本原材料和用于开发地区的机械设备以外,进口货物的增值税为10%。奢侈品另外征收10~30%的销售税。 

1991年,印度尼西亚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规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可以受到14年专利保护和2年非强制性的延续期。1992年8月,印尼通过新的商标法,与国际标准同步。

文化 

●教育 

印尼的教育史大致可分为:伊斯兰教前期,伊斯兰教时期和西方式的世俗学校及基督教学校混合时期。 

14世纪以前,受原始宗教影响较深的家族教育在印尼教育中占主导地位。14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随之古兰经学校遍及全国,在爪哇和苏门答腊,较大的村庄都设有一所古兰经学校。现在公立学校虽然占了主导地位,但古兰经学校的传统对印尼的教育仍有巨大的影响。到了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尼兴办西式初等学校,然而,这类学校发展缓慢,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在印尼占主要地位。1860年增至42000所。在荷兰统治期间,印尼的教育极其落后,1930年印尼文盲数占全国人口的93%。荷兰统治结束时,7000万印尼人口中,只有2 2万人受过教育。印尼独立后,教育事业获得了

飞速发展。现在文盲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0%,90年代成人男子文盲率为15 9‰,成人女子文盲率为32‰。 

教育与文化部主管全国教育行政系统,教会学校另成一体,受宗教事务部领导。 

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预算、市政府开支、家长捐献。各类学校的教育经费通过各方面协商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以中央提供为主,普通教育经费以省和地区提供为主。政府还允许私人按国家教育政策开办各级各类学校。 

印尼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是印度尼西亚宪法和1950年通过的基本教育法。宪法规定每一个印尼公民均有受教育的权利并可自由选择受何种教育。印度尼西亚语是全国共同使用语言,各学校一律以此作教学语言。幼儿园和小学一到三年级可用地方语言作为过渡。 

学前教育从3岁开始,以民办公助为主。小学从6岁开始,学制6年。 

普通中学分初中和高中学制均为3年。初中第三学年分A、B两科教学,学生可任选一科。A科重点是文学和商业课程;B科重点是物理和数学。高中课程划分为A、B、C三组。A组课程重点是语言和社会学,学生毕业可升入高等院校学习法律、文学、教育和其他专业;B组课程重点是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生毕业可升入高等院校学习医学、口腔学、工程学、兽医学、农业学和有关专业;C组重点上商业课程,其中有经济学、商业管理和法律等。在初中三年级A科毕业的学生一般升入高中的A组或C组,在B科毕业的学生一般升入高

中的B组。在印度尼西亚,高中B组是热门,因为该组的学生出路广阔。 

印度尼西亚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2年或3年制的初级技术和商业中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可升入同类的高级中等学校。另外还有3年制的农业、兽医和林业高级中等学校,招收初中B科毕业的学生。其他类似的学校有2年制或4年制的家政、旅馆经营初级中等学校;4年制的社会工作高级中等学校;4年制法律高级中等学校;6年制的印尼塑料工艺中等学校;7年制音乐中等学校等。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分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印尼最老、最重要的大学是印度尼西亚大学,建于1950年,校址在雅加达,在校学生约7200人。另一所著名大学是加查马达大学,位于爪哇中部日惹,成立于1949年,它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大学,在校学生约13000人。万隆理工学院,是印尼最早建立的大学,建于1920年,校址设在万隆市。还有艾朗卡大学等。 

印尼各大学的学制不等,分别为4、5、7年或8年。不同学制有不同学位。最高学位是博士,获此学位者较少。 

●新闻出版 

印尼主要报刊有:1971年创刊的《专业集团之声》,为专业集团机关报;1945年创刊的《独立报》由原民主党老报人迪亚主办;1974年创刊的《明灯报》,是反映建设团结党观点的报纸;《印度尼西亚日报》是印尼官方出版的惟一华文报,1967年创刊。安塔拉通讯社是印尼官方通讯社,于1939年成立。每天发行印尼文、英文新闻稿。印尼

民族通讯社是私营通讯社,1967年创建。武装部队新闻社是国防安全部主办的新闻通讯社。 

印尼共和国广播电台为官方电台,建于1962年。 

●体育 

印尼羽毛球运动比较突出,羽毛球被定为印尼的国球,印尼羽毛球队曾多次获得国际“汤姆斯杯”赛、“尤伯杯”赛冠军。 

●历史悠久的印尼文学 

印尼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国家。由于各地区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民族在语言文化上出现的差异,形成了多样的文化。其中以爪哇文化、马来文化、巽达文化、巴厘文化等最为发达。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古印度的宗教文化在印尼占统治地位。印尼的古典文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受印度梵文学的直接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体裁,都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摩河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其他著名的梵文文学作品,尤其是爪哇古典文学,从移植印度两大史诗开始,后来结合本国实际,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爪哇民族特色的文学。10世纪马打兰国王达尔玛旺夏统治时期,东爪哇成了文化中心,宫廷文学取得了迅速发展。11世纪到13世纪,即柬义里王朝和新河沙里王朝时期,是格卡温诗的鼎盛时期,作家辈出,作品繁多。著名作品有恩蒲·达尔玛扎的《玛拉达哈那》。14世纪麻喏巴歇王朝时期,印度梵文文学的影响已逐渐衰减,爪哇的民族色彩更为浓厚。这时期还兴起一种“哇拍”的皮影戏,深受人民喜爱。皮影戏是印尼文化最突出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集中在爪哇地区,虽起源于

宗教,但现在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教育性。爪哇人在纪念其祖先时,便拿皮影人举行仪式,皮影戏常在晚上9时开始演出,接连表演9小时,直至次日6时为止。皮影戏表演的都是一些印尼历史上的传奇,善恶因果的故事。 

随着伊斯兰教于13世纪末传入印尼,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逐步取代了几世纪以来印度文化影响。在伊斯兰文学的影响下,马来古典文学中,开始出现新的文字体裁,一种是传奇小说,一种是长篇叙事诗。16世纪以后,印尼沦为荷兰殖民地,民族文化受到严重摧残,印尼文学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状态。18世纪末在巴固·布沃诺三世统治时期。爪哇古典文学有过一度复兴。20世纪初在印度尼西亚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崛起时期诞生了现代文学。  ●灿烂多彩的艺术 

舞蹈就是生活 

巴厘岛现在是全国一万多岛屿中独具特色的一座艺术之岛。巴厘人喜欢雕刻、歌唱、舞蹈。 

巴厘岛以风景和艺术闻名于世。岛上的居民世世代代擅长于各种舞蹈,舞艺高超出众。这样的“舞之岛”世上绝无仅有。巴厘岛的舞蹈深深扎根于巴厘岛岛民的宗教信仰中,是历史传统培育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各式各样不胜枚举的祭祀仪式,还是婚丧嫁娶乃至人们的生辰小庆生日,都不可没有舞蹈。 

巴厘岛有着众多寺院庙宇,庙前的空地是人们跳舞的好场所。各种职

业的人均可即兴参加舞蹈。祭期之外,跳舞也是一种业余爱好。盛大节日里,赋有艺术传统的巴厘人,总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舞会。身着华丽“纱笼”的漂亮姑娘,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舞至精彩处全场欢呼雀跃,场面壮观而狂热。 

巴厘人的舞蹈,讲究手和指尖的动作。舞技精湛者,大都从小在名师指导下刻苦训练而成。全岛流行的“狮子舞”,舞蹈需模仿狮子的呼啸和各种动作,难度极大;“鸟舞”也讲究模仿。此外充满讽刺情调的舞蹈也为巴厘人所喜爱,一群插科打诨者常演得非常滑稽、幽默,常常使人捧腹大笑。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婆罗浮屠” 

印尼古城日惹的婆罗浮屠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 

“婆罗浮屠”意为“千佛坛”,在梵文中也可解释为“丘陵上的佛寺”。它正好位于日惹市西北约30公里处的一座丘陵上,建于公元850年。早在7世纪时,佛教从印度传入爪哇,百年之后势力鼎盛,出现了佛化的趋势。不久,佛教中的大乘教派建起了这座空前规模的寺庙。但享用了7个世纪的香火之后。佛教在爪哇日趋衰落,伊斯兰教取而代之。这时,佛教徒们为了保存千佛坛,遂用泥土将它掩埋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它因火山和地震而逐渐淹没。到了近代,19世纪初年,这座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迹被重新发现。经过前后两次大的修复,面貌焕然一新。只见在微微隆起的山丘上,有一座高达42米的雄伟佛坛。坛分9层,外形呈阶梯状的锥体,下6层似方形,上3层为圆

形,最上面则为昂然矗立的钟形塔,全部用石块砌成,底层石头每块重约1吨,每层下部有围廊,可以走上去。在第一至第五层回廊的左右壁面,雕刻着精美的《佛传》、《本生事》、《华严五十三参之图》等,共2100多面浮雕。其中第一层着重描述佛的历史,其余各层记述佛在生前的事迹。此外,还有许多大象、孔雀、狮子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图案,栩栩如生。四方形的阶层上,安放着432尊佛像。第六层以上,小塔林立;其中第七层有32座,第八层有24座,第九层16座,共计72座小塔,每个塔内罩一佛像,环绕着中央的大塔而立,构图精美,气势磅礴。这是古代中爪哇夏连特拉国王利用90万名奴隶花了10多年的时间修成的,对于研究印度尼西亚历史、文化、艺术都有很高的价值。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印尼目前正努力向高尖技术领域攀登。印尼的科技是伴随国家的经济发展而逐步兴起的。1969年印尼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目标是优先发展农业,扶植民族工业。政府决定重点研究和应用国计民生急需的“实用科学”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政策,印尼广大乡村开展了“农业技术革命”运动。在政府领导及科研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农民积极进行技术革新,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1984年实现了粮食自给,并从1986年开始略有出口。 

80年代初,印尼科学家在开采石油工业上发明了水攻法油田二次回收技术,使石油回收量增加了9倍,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开支。 

1976年,印尼通过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两颗有12个频道的通讯卫星,成为亚洲较早拥有通讯卫星的国家。迄今,印尼已发射了5颗通讯卫星,其中两颗是自己研制的。通讯卫星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印尼教育及工商业的发展。 

1979年印尼政府投资2 47亿美元,在距首都雅加达25公里的塞庞镇建立了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占地350公顷的科研中心是把核研究设施和常规研究设施结合在一起的科研机构。它包括材料实验中心、动力中心、能源开发中心、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应用物理研究所、基础化学研究所以及人才培养中心等几个独立的研究中心。该科研中心设有19间向各大学学生开放的实验室。此外,中心还计划建立一所科技大学。 

近年来,印尼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发展制造业、包括生物、信息和空间等高技术产业。1987年8月,印尼在雅加达以南30公里的塞尔彭建立了第4座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核反应堆。这座反应堆具有提供研究设施、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用途。目前,印尼正考虑在中爪哇北部建造第一座功率为30~100万千瓦的核电站。1988年2月,印尼第一次发射3枚固体燃料的两级实验火箭。 

1989年以来,印尼在万隆兴建印尼的“硅谷”(科学城),现在拥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通讯网络的化学大厦已在万隆拔地而起。印尼力图在某些科技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都市 

印尼的都市大部分分布在沿海一带,而且多为重要的港口和贸易中

心,如爪哇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较大的都市也多在北岸。印尼有很多文化古都,有很多名胜古迹,众多的城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和最佳的避暑胜地,多数城市的发展已渐趋欧化。  ●岛国京都——雅加达首都 

雅加达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岸,由于地处赤道附近,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终年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是一座充满热带风光的美丽的城市。 

雅加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史料记载,至少从16世纪初就初具规模了,过去曾叫“巽他加拉巴”,意为“椰子密林的世界”,所以又称“椰城”。1527年,万丹回教军占领此地,改称“雅加达”,意为“光荣的堡垒”或“胜利之城”。1619年荷兰殖民者攻占雅加达后,荷总督让·彼·柯恩强行改名为“巴拉维亚”,从此,这里变成荷兰殖民者奴役和剥削印尼人民的大本营。直到1945年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后,雅加达才恢复原名,并被定为共和国首都。 

70~80年代,发展迅速,现已成一座占地5775平方公里,人口830多万,各种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雅加达新区的丹姆林大街,宽阔整洁,各种车辆川流不息,街道两旁现代化的豪华建筑参差林立,这里是银行和大公司云集的地方。有人称丹姆林大街是印尼的“华尔街”,是雅加达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尤其是当夜幕降临,五颜六色、闪烁变幻的霓虹灯与街心公园喷洒的水花银柱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雅加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闻名遐迩的独立宫位于市中心,是

总统府所在地,建筑风格庄重而典雅,每逢公历8月17日,雅加达市民在这里集会,欢度印度尼西亚独立日。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全国性商业、工业的管理机构。主要工业有食品、机器制造业和造船等工业,多为中小企业。比较大的有印度尼西亚卡里亚·希比全公司的造船厂,丹戌不碌的船舶的修理船坞、国营铁路工厂、盖亚汽车公司和印度尼西亚公用事业公司的汽车装配工厂等。城东约10公里的丹戌不碌其外港,有运河和铁路相通,可停泊万吨轮船,是印尼最大的散装货物吞吐港。进口贸易额占全国半数,输出天然橡胶、咖啡、金鸡纳霜、茶叶等,在商港外侧的港湾内,有一个渔船专用的渔港,在其西面有个水上飞机场。在雅加达和港口之间的玛腰兰航空站,是世界最大的航空站之一。也是欧洲到大洋洲的国际航线的重要停降站。玛腰兰有印尼国营加鲁达航空公司的服务站及其修理工厂,加鲁达航空公司的飞机航行于雅加达与印尼各大城市和东南亚邻国首都之间。 

雅加达是印尼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也是亚洲南部与大洋洲的航运中心。数条铁路和公路在这里汇合。铁路把雅加达与茂物、万隆、井里汶、三宝垄等大城市连接起来,很多铁路段已实现电气化,雅加达西北部大约20公里的地方是新修建的国际机场。雅加达开辟了不少新区,修建了宽阔的高速公路,过去杂乱无章的“星期一市场”现已改建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市场,人们熟悉的“快乐世界”现已成为商业中心,商店比比皆是,雅加达显得更加热闹,更加繁荣。在主要马路上,已见不到自行车和三轮车。 

雅加达也是全国文化中心。这里集中了各种文化机构,有国立和私立高等学校,有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如科学院、国家档案馆、工业调查研究所、中央统计局、水文地理和考古研究所、语言和民族文化研究所、气象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经济和社会研究所等。这里有反映印尼文明古国的历史博物馆,一座在原荷兰殖民统治时的雅加达市政府,现改为雅加达历史博物馆,里面展有殖民时代的遗物,有雅加达的历史文物以及中国的陶瓷器。另一座是坐落在莫迪卡广场西部的中央博物馆,这里珍藏着有关印尼各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文物,如石器、青铜器、猿人头骨等,博物馆内还有当年的中国商人送给爪哇国王的陶器,以及8世纪时佛教方面的美术作品等。 

近年来雅加达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公园与旅游景点日益增多。在离市区12公里处新建了一座规模宏伟的“迷你公园”,又称“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公园于1982年动工,1984年年底竣工。公园把印尼全国岛屿山川、都市港口、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按照印尼全国的地理位置,以缩影的形式艺术地展现在游人面前,游人仅需二三个小时即可领略“像一条围绕在赤道两旁的翡翠飘带”的美丽岛国风光。整个公园是印尼的缩影,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博物馆。在公园入口处耸立着一座命名为“光明”的纪念碑,在公园的中心区是巨大的印尼群岛模型。在公园大门口,登高远望,鸟瞰全景,一个个小岛,一块块陆地,自东而西,似颗颗翠珠,镶嵌在印度洋上、爪哇海畔。在公园内,印尼全国27个省的地势景观,风格各异的建筑都照原样兴建。在这里可以欣赏苏门答腊的热带风光,看到肃穆幽雅的白色寺

庙和中爪哇岛上世界闻名的婆罗浮屠的小佛塔,也可漫游伊里安查亚省的“热带森林”,看到古老陈旧的独木小舟,用树干搭成的高层茅草棚以及椰树丛中金碧辉煌的宫殿等等。公园内建有风格不同、形式各异的建筑群,它是印尼全国各省区各具特色的建筑的缩影。反映全国几十个民族风格的建筑物,有雅族的长屋、巴厘人的布里庙宇,还有许多稀奇的屋顶加屋顶的房舍。在树荫下花丛中,立着不少栩栩如生、大小与实物相仿的大象、犀牛、海豚、老虎和飞禽等雕塑。公园的前身是沼泽、荒野和牧场,时有小块稻田和农舍散落其间,如今是,绿树成荫,飞鸟齐鸣,鲜花盛开,蜂飞蝶舞,景色宜人。游人来到“印尼缩影”,一般不会错过参观“金蜗牛”,这座建筑物的形状宛如蜗牛,其外表是金黄色的,由此而得名。金蜗牛主要是个放映特大宽银幕电影的电影厅,专放名为“美丽的印尼”影片,是介绍印尼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的纪录片,反映印尼的风土人情及美丽的岛国风光。观众在这里看电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广场后面是展览厅,展出印尼27个省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广场中央高耸着独立纪念碑,雕刻着印尼人民同荷兰殖民主义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程。要步行游“迷你公园”,需两天时间才行,为了方便游人,公园里设有汽车供游人乘坐,游客还可以乘坐30米高的电缆车,居高临下,鸟瞰公园全景,别有一番趣味。公园的美景不胜枚举,每天都吸引着许多国内外游客,是来雅加达的游人必去的地方。 

印尼“梦幻世界”也是游人值得一去之地,这个“梦幻世界”实际上是个娱乐园,园内设有各种游乐场所和服务设施,园内的建筑设计比

较新颖,环境幽雅,建在海滨附近,绿树成荫,气候宜人,是游人休息和游玩的好地方。 

位于莫迪卡广场中央,是座高达137米的大理石塔,塔顶的火焰部分是用30公斤重的纯金打造而成,这座高塔象征着印尼独立和自由。 

坐落在雅加达南方15公里处,是拉姑兰动物园,是一座世界上惟一饲养着陆地鳄鱼的动物团,这种鳄鱼以栖息于哥摩多岛及福罗雷斯岛者为最大,大者长达3米以上。坐落在雅加达北郊的是一座摩姑尔植物园,它不仅是印尼,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树木的种类超过一万种,园内还有植物博物馆、图书馆、橡胶研究所等文化教育、科研机构。 

雅加达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有“唐人街”之称的“班芝兰”。如今是焕然一新,残破的旧楼纷纷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达10多层的综合性商业大厦,室内装修美观别致,楼底层出售食品和瓜果,二楼以上是商场,上部几层分别是戏院、酒楼和娱乐场所。这颗千岛之国的明珠,随着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将会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秀丽的山城——万隆 

爪哇岛上的万隆是一座群山环抱、风景优美的山城,古称“勃良安”,意为“仙之国”,现名的含义是“山连山”。它位于印尼爪哇岛西部海拔700多米的万隆盆地中,四面群山环绕,花木繁茂,环境优美,虽地近赤道,但地势较高,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市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连房舍屋顶也是五颜六色,街道清洁整齐,是印尼最美的城市,

素有“花城”和“东方巴黎”之美称。独立后,几经发展和建设,现在是印尼第三个现代化城市,西爪哇省首府,城市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早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万隆就已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从雅加达乘飞机南飞,仅需30分钟便可到达万隆,若驱车前往,虽因山路需时间较长,但沿途可尽情饱览大自然风光,途中山峦起伏,盘山公路蜿蜒曲折,椰树蕉林、清泉溪水,漫坡而下,沿途既有竹篙茅舍,也有楼宇别墅;既有供游人憩息的瑞士式木屋,也有用铁皮搭成的店铺货摊。各种热带水果,应有尽有。 

1980年与茂物之间的铁路开通后,万隆急速发展起来,市区建筑外观各异,街道宽广整洁,旅馆、戏院和娱乐场所分布在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中,1985年初建成的“交通公园”更是别具一格,园内马路纵横,小火车、小汽车、小邮局等随处可见。到处是儿童游玩的天地,成年人身临其境,也会感到仿佛重返孩提时代。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有许多游览胜地,如伦邦湖、达哥瀑布、巽他山下的温泉浴池和覆舟火山口都是游人的必游之地。 

万隆已发展成为科学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地质博物馆。还有全国最大的天文台,文化教育比较发达,仅高等学府就有27所,其中以建于1920年的万隆工学院最为著名。万隆的民间文化艺术也很丰富,诸如民间舞蹈、武术、“昂格隆”竹筒乐器等都别具一格。万隆人不喜欢呆在屋内,一有机会就跑到室外树荫下乘凉,晚上也喜欢睡露天。万隆男女都喜欢穿花衣裳,民间特种“蜡缬”方法染出的花布鲜艳明快,红色最受欢迎。万隆食谱极为丰富,特产“贝

蓉”尤其好吃。 

万隆是农产品的集散地,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纺织工厂遍布城郊,生产各色丝绸、棉布,还有食品、化学、机械和橡胶等工业。万隆还有世界闻名的,印尼惟一的奎宁工厂,专治疟疾的金鸡纳霜(奎宁),是万隆的特产,因此又名“万隆丸”,约占印尼全国的90%,畅销世界各地。万隆努山塔拉飞机制造厂,建于1976年,初期只有职工500人,现在已发展到1 4万人,工厂除了能装配军用和民用直升飞机、小型飞机外,还能生产一些精良的飞机零件,建厂14年来投资额达8亿美元。制造厂的产品主要销于国内,出口的占全部产品的10~20%。 

万隆是印尼的历史名城,万隆精神的发源地。1955年4月18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亚非会议在市中心的独立大厦举行,共有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参加。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一致通过和平共处“万隆十项原则”,从此,万隆和“万隆精神”闻名于世。为纪念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万隆市政府已将市内最繁华的街道命名为亚非街,因为亚非会议的原址“独立”大厦就坐落在这条街道旁。万隆会议旧址,现已改成亚非会议纪念馆,会议大厅保持着当年开会时的原貌。主席台上丝绒幕布前,竖立着29面与会国国旗,当年用过的摄影机、打字机等都陈设在原处。 

在万隆郊外16公里处的林邦,风景优美,气候凉爽,是一处避暑的胜地,当你漫游了市区之后,一定要去林邦玩玩,从万隆坐汽车不到


相关内容

  • 2014年印度尼西亚市场分析报告
  • 2014 年印度尼西亚 市场分析报告 2015.8 ■适读群体: 出口型生产.贸易型企业管理人员 2014年印度尼西亚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一. 印度尼西亚概况 ...................................................................... ...

  • 印度印度尼西亚西印度群岛印度支那支那
  • 印度 印度尼西亚 西印度群岛 印度支那 支那 一 印度 即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得名于印度河.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约316万平方公里(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面积居世界第七位.人口数量12 ...

  • 印度洋――"印度的洋"?
  • 印度位居南亚―――印度洋的中心,为南亚第一大国,历任统治者深受大英帝国"印度中心"论战略观念的影响,有很深的"大国"情结.其第一任总统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中写道:"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 ...

  • 印尼石油资源
  • 印度尼西亚油气资源现状及政策回顾 日期:2008年07月02日 来源:资源网 [字号:大 中 小]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大小13700多个岛屿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国土面积191.94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82.64万平方公里,人口2.38亿. 印度尼西亚为亚太地区唯一的欧佩 ...

  • 印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吴兆礼 来源:邢广程主编:<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5月版 [内容摘要]印度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但深受种族.宗教以及地方势力影响.各政治力量的消长导致国大党一党独大局面的消弭,多党竞争.联合政府成为印度政治主流,并且处于深化发展之中.自经 ...

  • [ 浅谈对印度教文化的认识及启示 ]
  • 中央财经大学2012-2013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当代世界宗教问题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 浅谈对印度教文化的认识及启示 > 摘 要: 本文就本学期对印度宗教的学习感悟为出发点,首先谈论印度教的主要理念及其在印度文化中的作用:接着阐述了印度教文化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影 ...

  •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2014年5月印度新任总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增长逐步走出低谷,GDP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中国(2014财年增长7.3%,2015财年增长7.6%),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三,21世纪的"中国龙"与"印度象&quo ...

  • 印度文化对IT行业的影响
  • 印度文化背景下的印度IT 业 由二与三两个部分提出的问题,我们回头再来检视印度IT 业发展的战略与印度IT 的比较优势,我们不难换个新的视角--印度的IT 战略与非工业化战略是有印度深刻社会与文化原因的,是印度精英阶层基于自身利益与印度特殊文化而理性选择的结果.印度IT 业的优势是印度独特社会结构的 ...

  • 印度对195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的反应
  • [内容提要]1964-1968年间,在中国核试验成功后,印度国内围绕核政策选择问题展开讨论.1964-1966年,讨论的焦点是印度是否要发展核武器,结论是印度保有发展和平目的核爆炸装置的权利.1964-1967年,印度政府又试探大国向本国提供核保护伞的可能性,但也没有如愿.1967-1968年,印度 ...

  • 郑永年:中国要和印度确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 郑永年专栏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东边的日本(连同美日同盟)已经对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构成了有效制约,西南边的印度又如何呢?实际上,在海洋地缘政治的构架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和印度的关系越来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中国在西边没有直接的出海口,离中国最近的就是印度洋了.中国通往印度洋必须通过邻国巴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