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对贸易的怀疑至少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这些怀疑倾向于认为,自愿的交换总是(或应该是)等值交换。其实反过来才对:自愿的交换从来就不是等值交换。如果是的话,交换就不会发生了。交易双方互相合作,都得到了获得更大价值的机会。对于双方来说,获益的机会就是一种激励。在信息公开且自愿的交换当中,双方都期待通过放弃某种价值较小的东西来获取某种价值较大的东西。如果杰克用自己的篮球向吉姆换取棒球手套,就表明杰克认为手套比篮球价值大,而吉姆认为篮球比手套价值大。我们观察到,人们都是以一种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自愿换取另一种他认为价值更大的东西。从任何一方来看,交换都不是平等的,因为双方对价值的判断不一样;否则,他们就不会重新安排篮球和手套的产权("现在手套是你的了")。而这正是贸易的生产性的根源。杰克的财富比以前多了,吉姆也一样。交换是生产性的,因为双方的财富都增加了。

"不对,"教室后面传来一个爱争辩的声音,"财富没有增加。杰克和吉姆感觉比原来好,这没错;他们可能更高兴,仅此而已。但是交换并没有生产出什么,还是一个篮球和一只棒球手套,不管新主人是谁。"

是的,交换是没有生产出什么新东西。但究竟什么是生产呢?我们立刻会想到工厂、投入的原材料、工人们的汗水和辛劳、最终产品的包装。我们只想到了生产的技术性因素--仅仅看"常规"。我们还忽略了另外一点,就是棒球手套和篮球的制造商试图在技术上把这些材料重新配置,做成更有价值的组合。他们试图增加价值,这才是经济因素,这也是厂商制造它们的根本原因。这只需要突破常规想想。

用篮球换手套没有制造出什么新东西--这并不需要另外的高难技术--但确实制造出了一种双方都认为更有价值的新模式,这就是他们开展贸易的原因。它增加了双方的价值和财富。不妨把交换看成是另一种生产方式,杰克把篮球作为"投入",得到棒球手套作为"产出";吉姆则把手套作为"投入",把篮球作为"产出"。

每个人都用一种有价值的东西换取另一种更有价值的东西。每个人都发生了成本。实际上,任何选择或行为都伴随着代价,一个被舍弃的机会。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获得某物的成本就是获得它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价值。为了强调,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杰克认为篮球有价值,但他自愿用篮球作为代价换取了他认为更有价值的手套。吉姆认为手套有价值,但他用手套作为代价换取了他认为更有价值的篮球。每个人都认为收益大于成本。他们都享有净收益--财富的增加。

这种额外的收益是从哪儿来的?如果杰克在交易之后享有更多财富,看起来这额外的收益一定来自吉姆。但要知道,吉姆也享有更多的财富。这不可能是从杰克那里拿走的。正相反,自由贸易是一个机会,能同时为交易双方创造更多的财富。每个人在交换中合作,就能找到一个增加自己财富的方式。

这一生产性过程(交换)的结果是双方的产出的价值都比投入的价值大。要使一项活动有生产性,不需要别的什么了。交换扩大了真正的财富。如果双方想得到更多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高效的方式。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比较怪异的例子。在纽约找房子非常困难。竞争本身没什么怪异的。怪异的是这种竞争呈现出来的相当有创造力的方式。比如,人们常常看《纽约时报》和《纽约邮报》的讣告栏,看看有没有即将空出来的公寓可以租。不,他们在找房子的时候并不是向亡魂寻求线索,他们是在为一间即将空出的公寓竞争,试图击败对手。几十年来,纽约的公寓房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不是因为自由市场不起作用了,而是因为几十年前纽约市政府的官员们进行房租管制,并把他们的富于公益心的政策推行到现在,在中产阶级看来,这个房租水平实在是够低了。在房租受到管制的公寓市场上找房子,看讣告是高昂的非货币成本之一。

假设你所在的小区每月租金是380美元,近一两年来由于人口增长,需求增加推动租金上升,同样的房子现在租金涨到了500美元一个月。人们就会对租金上涨愤愤然,问:"房东做了什么,凭什么收这么多房租?"

图6-2画出了当前的情况。市场出清价格,在本例中就是房租,是每月500美元。注意,供给曲线是竖直的,代表总共有750套公寓,这个数目是固定不变的。无论租金是400美元、500美元还是800美元一个月,短期内供给量总维持在750套。当然,从长期看,供给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但是,当下的市场供给是相对固定的,就像一瞬间看到的。从短期看,供给是无弹性的。

图6-2 租金管制的无意的结果

假设这个小区里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决定站出来说话,不再满足于抱怨他们交的或其他人交的房租太高。对于他们的抗议,房东们充耳不闻。他们转而寻求市政府官员的帮助。他们坚称,人总得有个地方住,官员们也表示赞同,然后驳回了房东们的不同意见。(房客的人数毕竟比房东多得多。)如果房东两年前对每月380美元的租金感到满意的话,现在给他们400美元一个月,他们就该满意了。(他们倒也允许房东和通货膨胀跟高税负与时俱进。)

现在房东们的抗议没人理会了。("你做了什么事,凭什么一个月400美元还不够?")城市法实施租金管制,租金不得超过400美元一个月。房东和房客可以自行协商租金,低于或等于这个水平都行,但不能高出400美元一个月。

租金管制的初衷或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让更多的人租得起房。但是看看事情的真相吧。供给量维持在750套,和以前一样,但是需求量增加到了1000套。需求量增加应该作何解释?当然是因为价格低!所以出现了250套的缺口(你明白这个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吗?)这是租金管制的无意的结果。租房的人踏破了房东的门槛,争着要想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一纸租房协议。没有租金管制的时候,想租房的人凭租金竞争,而租金就会被推到市场出清价格,即每月500美元。但现在这是违法的。

公寓稀缺的情况,现在比以前更严重。当法律或习惯把租金维持在低于供求相等的价格水平时,其他分配方式就会出现。房东就会按照年龄、性别、种族、生活习惯、家庭规模、证明信、是否养宠物、在这个小区居住的时间、是否守规矩来区分求租者。

假设一个房东是种族主义者。没有租金管制的时候,当然也就没有公寓短缺这回事,如果这个房东拒绝穆斯林、乌克兰人、亚洲人,那么他就是在拒绝500美元的房租收入。公寓可能就会租不出去。但是在400美元的租金管制下,急着租房的人排成长队,一个种族主义者房东可以来一个拒一个,即便如此,他还能找到别人租,而且租金还是上限,400美元。房东按照自己的偏好来挑房客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我们预测,有偏见的房东会因为租金管制做出这种事,事实上,我们观察到的结果也的确如此。

在租金管制期间,能租到一间公寓的房客真是幸运得很,他们会尽可能长地保留住尽可能多的空间,在度假的时候也会尽力把房子转租给别人或是借给朋友住。同时,房东没有什么心思去维护公寓的质量,比如更换漏水的管子、修理漏风的窗户和出了毛病的空调,因为这些事对于房东来说是额外的成本。那么额外的收益是什么呢?如果没有租金管制,房客会威胁退租,这时房东就会想到要承担维修的费用,因为一旦退租,房东就会失去空房出租的租金收入。而如果存在租金管制,房东说话就很硬:"你不喜欢?走啊。要租这房子的人把我家的门都挤破了!"

诸如此类的反应就会产生新的需求,比如行政复议委员会,或者进一步立法禁止某些房东的做法,而这些都会导致高昂的成本。长期的结果可能是房东最终会消失。因为现有的楼越来越旧,可能拆了做停车场,或者改建成办公楼,新的公寓又没有盖起来。如果事情真成了这样,总供给就减少了。这对短缺会有什么影响?(在图6-2上画一条新的垂直的供给曲线,比如说,可以帮你预测一下,500套。)

多修点吧,反正又不要钱

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中关于城市交通的例子吗?这个例子举过几次之后,我们曾指出过一点,其实你早就知道了,就是城市的交通并不总是协调的过程。交通拥堵、高犯罪率、教学质量差已经成为美国的严重社会问题,人们对此头痛不已,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近几十年来,为什么城区的道路越来越拥挤?常见的回答是,人口增长了。但是,人们也要看电影、上肉铺、打网球、玩彩弹游戏,怎么没发现这些公共设施有拥挤情况呢?

拥挤是短缺的另一种说法。对于任何商品,只要我们把价格定得足够低,都会出现短缺。那些想用修路来解决交通拥堵的人会说,人们想免费使用公路,他们想用多少,我们就应该供给多少公路。这话简直是荒唐。修路的边际成本可不是零,在城区修路成本还相当高。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一点点额外的收益付出大量的额外成本呢?你会说,可不是一点点收益啊。不经过市场的检验,我们怎么能知道呢?顾客的支付意愿会告诉生产者,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值得花多大的成本。开车的人在堵车时大喊大叫,这对政府部门没什么帮助,它们还是不能确定,在城区和郊区修建更多的公路到底花多大成本合适。

问题在于,在城里开车的人对缓解拥堵问题是不是足够重视,他们愿不愿意出这个钱来缓解拥堵。如果我们计划修建足够的公路来解决所有开车人的问题,那么当公路的使用成本为零的时候,人们肯定不愿意。但是,如果我们决定,用收过路费的办法来测试开车人的支付意愿,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美国人"需要"的道路空间远远少于他们嘴上要求的数量。价格上升的时候,需求量就会下降。人们会在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时才开自己的车,这样就缓解了道路的压力。他们的生活可能会更加顺心(即使他们会抱怨要交过路费),因为他们不会由于边际价值低的用途而在路上堵成长龙,而是把使用公路的机会留给了更有价值的用途。

只要公路归政府所有,而政府迫于政治压力,又要让人们免费使用公路,那就必然会堵车。就算我们再怎么修地铁、修轻轨,堵车现象也不会消失。最好的证据就是,任何新修的地铁或轻轨都没有减轻当地的交通拥堵。新修公路是为了缓解道路压力,但是交通拥堵会扩展到所有的道路上,而且公共交通也改变不了这一局面。只要稀缺的公路资源能继续让我们免费使用,路就会一直堵下去。

对贸易的怀疑至少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这些怀疑倾向于认为,自愿的交换总是(或应该是)等值交换。其实反过来才对:自愿的交换从来就不是等值交换。如果是的话,交换就不会发生了。交易双方互相合作,都得到了获得更大价值的机会。对于双方来说,获益的机会就是一种激励。在信息公开且自愿的交换当中,双方都期待通过放弃某种价值较小的东西来获取某种价值较大的东西。如果杰克用自己的篮球向吉姆换取棒球手套,就表明杰克认为手套比篮球价值大,而吉姆认为篮球比手套价值大。我们观察到,人们都是以一种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自愿换取另一种他认为价值更大的东西。从任何一方来看,交换都不是平等的,因为双方对价值的判断不一样;否则,他们就不会重新安排篮球和手套的产权("现在手套是你的了")。而这正是贸易的生产性的根源。杰克的财富比以前多了,吉姆也一样。交换是生产性的,因为双方的财富都增加了。

"不对,"教室后面传来一个爱争辩的声音,"财富没有增加。杰克和吉姆感觉比原来好,这没错;他们可能更高兴,仅此而已。但是交换并没有生产出什么,还是一个篮球和一只棒球手套,不管新主人是谁。"

是的,交换是没有生产出什么新东西。但究竟什么是生产呢?我们立刻会想到工厂、投入的原材料、工人们的汗水和辛劳、最终产品的包装。我们只想到了生产的技术性因素--仅仅看"常规"。我们还忽略了另外一点,就是棒球手套和篮球的制造商试图在技术上把这些材料重新配置,做成更有价值的组合。他们试图增加价值,这才是经济因素,这也是厂商制造它们的根本原因。这只需要突破常规想想。

用篮球换手套没有制造出什么新东西--这并不需要另外的高难技术--但确实制造出了一种双方都认为更有价值的新模式,这就是他们开展贸易的原因。它增加了双方的价值和财富。不妨把交换看成是另一种生产方式,杰克把篮球作为"投入",得到棒球手套作为"产出";吉姆则把手套作为"投入",把篮球作为"产出"。

每个人都用一种有价值的东西换取另一种更有价值的东西。每个人都发生了成本。实际上,任何选择或行为都伴随着代价,一个被舍弃的机会。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获得某物的成本就是获得它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价值。为了强调,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杰克认为篮球有价值,但他自愿用篮球作为代价换取了他认为更有价值的手套。吉姆认为手套有价值,但他用手套作为代价换取了他认为更有价值的篮球。每个人都认为收益大于成本。他们都享有净收益--财富的增加。

这种额外的收益是从哪儿来的?如果杰克在交易之后享有更多财富,看起来这额外的收益一定来自吉姆。但要知道,吉姆也享有更多的财富。这不可能是从杰克那里拿走的。正相反,自由贸易是一个机会,能同时为交易双方创造更多的财富。每个人在交换中合作,就能找到一个增加自己财富的方式。

这一生产性过程(交换)的结果是双方的产出的价值都比投入的价值大。要使一项活动有生产性,不需要别的什么了。交换扩大了真正的财富。如果双方想得到更多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高效的方式。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比较怪异的例子。在纽约找房子非常困难。竞争本身没什么怪异的。怪异的是这种竞争呈现出来的相当有创造力的方式。比如,人们常常看《纽约时报》和《纽约邮报》的讣告栏,看看有没有即将空出来的公寓可以租。不,他们在找房子的时候并不是向亡魂寻求线索,他们是在为一间即将空出的公寓竞争,试图击败对手。几十年来,纽约的公寓房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不是因为自由市场不起作用了,而是因为几十年前纽约市政府的官员们进行房租管制,并把他们的富于公益心的政策推行到现在,在中产阶级看来,这个房租水平实在是够低了。在房租受到管制的公寓市场上找房子,看讣告是高昂的非货币成本之一。

假设你所在的小区每月租金是380美元,近一两年来由于人口增长,需求增加推动租金上升,同样的房子现在租金涨到了500美元一个月。人们就会对租金上涨愤愤然,问:"房东做了什么,凭什么收这么多房租?"

图6-2画出了当前的情况。市场出清价格,在本例中就是房租,是每月500美元。注意,供给曲线是竖直的,代表总共有750套公寓,这个数目是固定不变的。无论租金是400美元、500美元还是800美元一个月,短期内供给量总维持在750套。当然,从长期看,供给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但是,当下的市场供给是相对固定的,就像一瞬间看到的。从短期看,供给是无弹性的。

图6-2 租金管制的无意的结果

假设这个小区里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决定站出来说话,不再满足于抱怨他们交的或其他人交的房租太高。对于他们的抗议,房东们充耳不闻。他们转而寻求市政府官员的帮助。他们坚称,人总得有个地方住,官员们也表示赞同,然后驳回了房东们的不同意见。(房客的人数毕竟比房东多得多。)如果房东两年前对每月380美元的租金感到满意的话,现在给他们400美元一个月,他们就该满意了。(他们倒也允许房东和通货膨胀跟高税负与时俱进。)

现在房东们的抗议没人理会了。("你做了什么事,凭什么一个月400美元还不够?")城市法实施租金管制,租金不得超过400美元一个月。房东和房客可以自行协商租金,低于或等于这个水平都行,但不能高出400美元一个月。

租金管制的初衷或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让更多的人租得起房。但是看看事情的真相吧。供给量维持在750套,和以前一样,但是需求量增加到了1000套。需求量增加应该作何解释?当然是因为价格低!所以出现了250套的缺口(你明白这个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吗?)这是租金管制的无意的结果。租房的人踏破了房东的门槛,争着要想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一纸租房协议。没有租金管制的时候,想租房的人凭租金竞争,而租金就会被推到市场出清价格,即每月500美元。但现在这是违法的。

公寓稀缺的情况,现在比以前更严重。当法律或习惯把租金维持在低于供求相等的价格水平时,其他分配方式就会出现。房东就会按照年龄、性别、种族、生活习惯、家庭规模、证明信、是否养宠物、在这个小区居住的时间、是否守规矩来区分求租者。

假设一个房东是种族主义者。没有租金管制的时候,当然也就没有公寓短缺这回事,如果这个房东拒绝穆斯林、乌克兰人、亚洲人,那么他就是在拒绝500美元的房租收入。公寓可能就会租不出去。但是在400美元的租金管制下,急着租房的人排成长队,一个种族主义者房东可以来一个拒一个,即便如此,他还能找到别人租,而且租金还是上限,400美元。房东按照自己的偏好来挑房客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我们预测,有偏见的房东会因为租金管制做出这种事,事实上,我们观察到的结果也的确如此。

在租金管制期间,能租到一间公寓的房客真是幸运得很,他们会尽可能长地保留住尽可能多的空间,在度假的时候也会尽力把房子转租给别人或是借给朋友住。同时,房东没有什么心思去维护公寓的质量,比如更换漏水的管子、修理漏风的窗户和出了毛病的空调,因为这些事对于房东来说是额外的成本。那么额外的收益是什么呢?如果没有租金管制,房客会威胁退租,这时房东就会想到要承担维修的费用,因为一旦退租,房东就会失去空房出租的租金收入。而如果存在租金管制,房东说话就很硬:"你不喜欢?走啊。要租这房子的人把我家的门都挤破了!"

诸如此类的反应就会产生新的需求,比如行政复议委员会,或者进一步立法禁止某些房东的做法,而这些都会导致高昂的成本。长期的结果可能是房东最终会消失。因为现有的楼越来越旧,可能拆了做停车场,或者改建成办公楼,新的公寓又没有盖起来。如果事情真成了这样,总供给就减少了。这对短缺会有什么影响?(在图6-2上画一条新的垂直的供给曲线,比如说,可以帮你预测一下,500套。)

多修点吧,反正又不要钱

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中关于城市交通的例子吗?这个例子举过几次之后,我们曾指出过一点,其实你早就知道了,就是城市的交通并不总是协调的过程。交通拥堵、高犯罪率、教学质量差已经成为美国的严重社会问题,人们对此头痛不已,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近几十年来,为什么城区的道路越来越拥挤?常见的回答是,人口增长了。但是,人们也要看电影、上肉铺、打网球、玩彩弹游戏,怎么没发现这些公共设施有拥挤情况呢?

拥挤是短缺的另一种说法。对于任何商品,只要我们把价格定得足够低,都会出现短缺。那些想用修路来解决交通拥堵的人会说,人们想免费使用公路,他们想用多少,我们就应该供给多少公路。这话简直是荒唐。修路的边际成本可不是零,在城区修路成本还相当高。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一点点额外的收益付出大量的额外成本呢?你会说,可不是一点点收益啊。不经过市场的检验,我们怎么能知道呢?顾客的支付意愿会告诉生产者,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值得花多大的成本。开车的人在堵车时大喊大叫,这对政府部门没什么帮助,它们还是不能确定,在城区和郊区修建更多的公路到底花多大成本合适。

问题在于,在城里开车的人对缓解拥堵问题是不是足够重视,他们愿不愿意出这个钱来缓解拥堵。如果我们计划修建足够的公路来解决所有开车人的问题,那么当公路的使用成本为零的时候,人们肯定不愿意。但是,如果我们决定,用收过路费的办法来测试开车人的支付意愿,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美国人"需要"的道路空间远远少于他们嘴上要求的数量。价格上升的时候,需求量就会下降。人们会在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时才开自己的车,这样就缓解了道路的压力。他们的生活可能会更加顺心(即使他们会抱怨要交过路费),因为他们不会由于边际价值低的用途而在路上堵成长龙,而是把使用公路的机会留给了更有价值的用途。

只要公路归政府所有,而政府迫于政治压力,又要让人们免费使用公路,那就必然会堵车。就算我们再怎么修地铁、修轻轨,堵车现象也不会消失。最好的证据就是,任何新修的地铁或轻轨都没有减轻当地的交通拥堵。新修公路是为了缓解道路压力,但是交通拥堵会扩展到所有的道路上,而且公共交通也改变不了这一局面。只要稀缺的公路资源能继续让我们免费使用,路就会一直堵下去。


相关内容

  • 试论现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 作者:姜华有 江淮论坛 1997年08期 思维方式是人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框架或思维形式,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等.每一时代的思维方式,无不打上其鲜明的时代烙印.根植于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显著特征. 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特征 现代 ...

  •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决不让思维定势阻碍科学发展
  • 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是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要着力抓好的一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思维定势影响着人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一经形成,便会习惯性地顺着已形成的思想观念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形势,要清醒地认识我区经济社 ...

  • 经济学原理思维方式有感
  •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感 我们如果没有杰出的能力,我们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热情.努力,同时掌握比常人更优秀 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优秀的哲学,卓越的思想正确的判断标准,本课堂老师用经济学原理的 思维方式, 为我们全面分析了各种问题, 我们在生活和经营中, 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 经济学原理一 ...

  • 哲学与时代
  • 哲学与时代 摘要:首先论述哲学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哲学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然后,论述哲学对时代意味着什么,对时代的影响:最后,综述,人类是如何通过哲学来影响时代,时代又反作用于哲学. 关键词:哲学,智慧,思维方式,思维模式,时代. 一.哲学是什么 从对于我来讲,哲学就是生活智慧,能够帮助我解决生活 ...

  • 2012年[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整理篇
  • 2012年<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整理篇 2012-2-18 8:49:00 2012<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科研的( )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确立科研课题 获取科技事实 提出假说设计 ...

  •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互联网+"思维
  •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互联网+"思维 北京交通大学 张辉,岳燕祥 一. 背景 (一) 我国旅游业已被推上"互联网+"时代的风口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质量在持续优化.在我 ...

  • 思维逻辑锻炼必须要懂的十大技巧
  • 思维逻辑锻炼必须要懂的十大技巧 一.认识要清 1.中国人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2.中国人思维方式独特在哪里?3.它是怎么形 思维方式 成的?4.它对个人.他人和社会造成哪些危害?5.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客观性,并由之造成中国人有哪些特点?6.改进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重点要明 " ...

  • XX解放思想学习心得:用科学思维谋求科学发展
  • 思维方式的更新与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密切相关,与实现科学发展密切相关.要克服因循守旧.自满保守.狭隘封闭.主观片面等不利于我区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破除影响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必须通过解放思想.通过学习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培养.形成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思维方式上为科学发展 ...

  • 浅谈整体思维在中学文史教学中的运用
  •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世上万事万物都有普遍的.内在的联系,处在辩证统一中.多是一的分化和表现,一是多的统一,世界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整体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符合世界的本来面目.从现代系统论出发,也认为世界作为一个统一系统,万事万物都是系统中的事物,小系统是大系统的因素,小系统 ...

  • 浅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浅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论断明确提出了"法治思维"概念,强调了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方向及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