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讲述民间历史的记录(南方都市报 2009-6-17)

[个论]林达专栏:讲述民间历史的记录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林达 原创 浏览量:62

发布时间:2009-06-17

版次:AA31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知道分子之林达专栏

最近抗日战争中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回乡,引起了国人强烈的情感激荡。虽然近年来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发掘日渐深入,赴缅远征军这一篇章在逐步展开,可是,还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历史在变得具体、变得有血有肉。人们终于意识到,远征军历史就是他们个人故事的总和。

我自己一直对中国的个人历史有兴趣,注意到有不少有心人在长期做这样的工作,一些学者和民间历史爱好者,在细心地收集个人口述史。我也采访、记述过一些老人的经历,如《一个拳王的故事》。在做的时候,我深感个人力量的微薄,也意识到“搭建平台”的重要。如冯克力老师,长期默默地在《老照片》和《温故》两个杂志耕耘,构筑了一个很好的汇集个人历史的平台。我在美国遇到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士,她和丈夫办起小出版社“柯捷”,唯一宗旨是“为普通人立传”。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坚持,现在出版的华人个人传记已经小有规模。更有一些学术机构在为地区个人史搭建专业平台,例如一些学术机构收集家谱,又如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和美国的大学合作,他们的平台是“西藏口述史档案计划”,已经为自治区不同地点的600个平民做了录音。不仅为国内留存历史,也翻译成英语,将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公开供学者和普通读者查阅。

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长期为中国研究的学者提供资料,中心很早意识到正史下一层的地方历史补充之重要,因此坚持地方志的收藏,几十年下来,“地方志”已经成为服务中心的一个强项。近年来,服务中心也很有眼光地把研究资料扩充到更下一层的细节补充,也就是个人史资料的收集。特地拓展了民间历史档案库,我也有幸参与了档案库附属的《民间历史》网刊(网址:http://www .mjlsh.net)的编辑工作。

《民间历史》网刊是一个收集个人史的新平台。它利用网络知会大众,让大家知道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在收集个人历史。同时,网刊也是个人史展示,让年长者有一个放置回忆的地方,让年轻人有一个了解历史的窗口。

中国历来有写回忆录的习惯,可我注意到近几十年的以下事实,一是我们读到的个人记忆大多由文人所著,而传记更曾经是名人的专利;二是长期以来的八股文风、报告文学风格对个人历史书写方式的侵扰;三是几代人习惯生活在对文字设限的心理压抑中,就有规避特定历史内容的现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善中。而几代人的逐渐消失,也给民间历史的留存带来急迫感。最近几年,正式出版的个人传记在大幅增加,而传记作者开始扩充和丰富传主的周遭人物和社会生活场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懂得挣脱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扎扎实实作出平实细微的事实记录。互联网的诞生更使得民间记录突破出版的局限而飞速增长。

近年来经常听到素质教育,我一直认为,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历史感的形成。应该从小就有一个意识:我们的家族、家乡、民族、国家,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惟有老人怀旧,年轻人不具有历史感的一个民族,是有严重缺陷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父亲从年轻就每天记家庭流水账,一日不缺地传给了他,儿子又继续一日不缺地记下去,我在他眼里看到的就是历史感。

工作一段之后,作为编辑,我开始感受到“平台”的作用。我们开始不断收到读者投稿。而且开始有年轻人的稿件,我们特地增加了一个栏目,让年轻人参与历史记录,讲述自己的家园故事。

《民间历史》网刊希望集合大家的力量。我们逐渐集合、介绍一些海内外与中国个人历史相关的杂志和出版物。从服务中心传统的地方志收藏获得启发,我们刚刚增设了“民间拼图”栏目,把个人回忆以地方分类。《民间历史》还刚刚开始,主持档案库的熊景明女士,正在推进它的进一步收藏专业化,目标是使得中国的重要原始民间资料,不必像现在一样,大量被存放在国外的图书馆。希望以后中国学者们不必再千里迢迢去国外,查阅自己国家的资料。  (作者系知名作家)

http://gcontent.nddaily.com/a/08/a081cab429ff7a3b/Blog/590/ae20c0.html

[个论]林达专栏:讲述民间历史的记录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林达 原创 浏览量:62

发布时间:2009-06-17

版次:AA31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知道分子之林达专栏

最近抗日战争中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回乡,引起了国人强烈的情感激荡。虽然近年来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发掘日渐深入,赴缅远征军这一篇章在逐步展开,可是,还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历史在变得具体、变得有血有肉。人们终于意识到,远征军历史就是他们个人故事的总和。

我自己一直对中国的个人历史有兴趣,注意到有不少有心人在长期做这样的工作,一些学者和民间历史爱好者,在细心地收集个人口述史。我也采访、记述过一些老人的经历,如《一个拳王的故事》。在做的时候,我深感个人力量的微薄,也意识到“搭建平台”的重要。如冯克力老师,长期默默地在《老照片》和《温故》两个杂志耕耘,构筑了一个很好的汇集个人历史的平台。我在美国遇到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士,她和丈夫办起小出版社“柯捷”,唯一宗旨是“为普通人立传”。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坚持,现在出版的华人个人传记已经小有规模。更有一些学术机构在为地区个人史搭建专业平台,例如一些学术机构收集家谱,又如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和美国的大学合作,他们的平台是“西藏口述史档案计划”,已经为自治区不同地点的600个平民做了录音。不仅为国内留存历史,也翻译成英语,将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公开供学者和普通读者查阅。

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长期为中国研究的学者提供资料,中心很早意识到正史下一层的地方历史补充之重要,因此坚持地方志的收藏,几十年下来,“地方志”已经成为服务中心的一个强项。近年来,服务中心也很有眼光地把研究资料扩充到更下一层的细节补充,也就是个人史资料的收集。特地拓展了民间历史档案库,我也有幸参与了档案库附属的《民间历史》网刊(网址:http://www .mjlsh.net)的编辑工作。

《民间历史》网刊是一个收集个人史的新平台。它利用网络知会大众,让大家知道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在收集个人历史。同时,网刊也是个人史展示,让年长者有一个放置回忆的地方,让年轻人有一个了解历史的窗口。

中国历来有写回忆录的习惯,可我注意到近几十年的以下事实,一是我们读到的个人记忆大多由文人所著,而传记更曾经是名人的专利;二是长期以来的八股文风、报告文学风格对个人历史书写方式的侵扰;三是几代人习惯生活在对文字设限的心理压抑中,就有规避特定历史内容的现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善中。而几代人的逐渐消失,也给民间历史的留存带来急迫感。最近几年,正式出版的个人传记在大幅增加,而传记作者开始扩充和丰富传主的周遭人物和社会生活场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懂得挣脱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扎扎实实作出平实细微的事实记录。互联网的诞生更使得民间记录突破出版的局限而飞速增长。

近年来经常听到素质教育,我一直认为,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历史感的形成。应该从小就有一个意识:我们的家族、家乡、民族、国家,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惟有老人怀旧,年轻人不具有历史感的一个民族,是有严重缺陷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父亲从年轻就每天记家庭流水账,一日不缺地传给了他,儿子又继续一日不缺地记下去,我在他眼里看到的就是历史感。

工作一段之后,作为编辑,我开始感受到“平台”的作用。我们开始不断收到读者投稿。而且开始有年轻人的稿件,我们特地增加了一个栏目,让年轻人参与历史记录,讲述自己的家园故事。

《民间历史》网刊希望集合大家的力量。我们逐渐集合、介绍一些海内外与中国个人历史相关的杂志和出版物。从服务中心传统的地方志收藏获得启发,我们刚刚增设了“民间拼图”栏目,把个人回忆以地方分类。《民间历史》还刚刚开始,主持档案库的熊景明女士,正在推进它的进一步收藏专业化,目标是使得中国的重要原始民间资料,不必像现在一样,大量被存放在国外的图书馆。希望以后中国学者们不必再千里迢迢去国外,查阅自己国家的资料。  (作者系知名作家)

http://gcontent.nddaily.com/a/08/a081cab429ff7a3b/Blog/590/ae20c0.html


相关内容

  • 非遗纪录片
  •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2014-2-25 9:01:00 作者: 金震茅 新闻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非遗" ...

  • 历史教师应读的书
  • 东莞市历史教师推荐书目 推荐者:夏辉辉.陈伟壁.温芳桃.马燕辉.张利民.钟小敏.张宏杰.章丽方.龙剑霞. 余璐.曹军辉.李小萍等 一.历史哲学 1.(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 2.(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深度传播:报刊内容转化为图书的关键
  • 作者:赵泓 出版科学 2013年08期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13)03-0036-04 报刊与图书同属平面纸质媒介,具有天然的紧密关系.报刊资源经过整合转化成图书,是为了满足读者阅读的需要,也是报刊资源二度开发.实现品牌延伸的有效方式.历史上 ...

  • 社论:城管执法操作不应含有暴力内容(南方都市报 2009-4-23)
  • [社论]城管执法操作不应含有暴力内容 日期:[2009年4月23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8  条 一本<城管执法操作实务>在网络上下引起热议.说是眼睛雪亮也好,说是断章取义也好,反正在民众眼里,这本书就是在教城管如何巧妙不留 ...

  • 平凉市当代最具影响力10大人文代表
  • 西北望崆峒,平凉人文观 平凉市当代最具影响力10大人文代表 (信息来源:影响力时代杂志周刊) 2014年 12月10日-15日,6集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西北望崆峒>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该片以广义的崆峒这一具有独特内涵的大西北地理人文概念为坐标,以平凉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为时间线索, ...

  • 汉武帝_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_黄景春
  • 2009年7月第16卷第4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J u l . 2009 V o l . 16N o . 4 文学研究 汉 ...

  • 一个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
  • 一个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 2009-12-17 阅读1618次 本站网友 垂天之云 发表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篇>下一篇 --以淘宝买家"孩子他娘"为分析对象 2009年3月20日,一个名叫陈芳(淘宝网名"孩子他娘")的女子的事情被数十家网络媒体转载 ...

  • 温晓莉教授推荐法学阅读书目
  • 温晓莉教授推荐法学院学生阅读书目 .从最容易启发法律思维的文学作品读起, 1) <九三年>--雨果 2) <双城记>--狄更斯 3) <古拉格群岛>--索尔红尼琴 4)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5) <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 ...

  • 高中生暑期阅读书目以及推荐理由
  • 高中生暑期阅读书目以及推荐理由(书香学生版) 1.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了解中国文化之源流,洞察社会历史之根基,是一部让你读之感慨万端的大书.(可配套阅读,李泽厚<论语今读>.李零<丧家狗>.钱穆<孔子传>.南怀瑾<论语别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