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品社上学期(上册)工作总结总结大全

本学期又重新接受新的洗礼,登上三尺讲台,担任了三年级的品社教学,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品社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品社教学的某些弊端,使品社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1、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 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品社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品社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社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品社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在评语于评价手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遵循这思想,我们教研组本学期努力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契机,要求全体品社老师一起定位在“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功能的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将理论联系实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

1、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2007年度课程计划》、《关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改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论文论著,采用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定时学和随机学。本教研组的老师责任心强,工作积极,每次教研活动都能认真参加。

2、我们认真钻研教材,讨论品社教材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实际,及每位教师的经验,每位教师各自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交流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讨论低、中、高各年级段的教育采取何种方法适当,特别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学体会,使年青教师受益非浅。改革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以摘录、写点评、体会相结合的形式,使理论学习不留于形式,而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实践,活动有实效。

1、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由董惠娟老师上了一节三年级品社的示范课。其余老师都作了详细的评课。

2、坚持每一月开展一次品社教研活动,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年级组备课活动,及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写好教学摘记。

3、组织学习新课标。本学期一至四年级使用的是新教材,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了新教材的体例、特点、要求、便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4、积极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要求品社教师广泛地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经验,并与自己的实践紧密相结合,同时品社教研组将以各种形式组织大家交流、研讨。

伴随着炎炎夏日,不知不觉的就期末了,在钩完不计其数的对号和错号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填写三率表、质量分析表、学科评价表、班级成绩汇总表、年级质量分析、评估手册等等表格和材料。虽然一学期来都像这几天这样一刻也没有闲着,但是也没有感觉有多累,因为我们三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一直在手拉手、肩并肩的快乐的工作着,是一个“乐于钻研、务实创新”的团队,所以“团结、和谐、上进”仍然是我们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回顾上学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觉得用“平凡”两个字来形容我们三年级数学教研组是最恰当不过了。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研组的具体工作进行总结:

一、齐心协力促和谐

在三年级数学组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坦诚相待,经常交流自己的快乐与烦恼,相互的倾听使我们能够互相交心,当组里的老师有困难,有问题,大家总是倾其所能关心帮助。孔秀娟老师怀孕期间的最后一段时间由于身体不适经常请假,我们组主动承担起她的数学课和品生品社课,在她回家生产的日子里按照校领导的安排,我又承担起了三、四班两个班的数学课。

在教学中我们各展其能,互帮互助。每次听课后大家都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可以说是毫无保留,不仅看到课堂上的生成与亮点,更注重课堂上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一人上课,大家受益,在互评互助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我组教师更是精诚协作。开学初,我就接到了执教区级观摩课的任务,在和王主任交流确定了执教课题后就进行了集体备课。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我加入自己个性的内容,进行试教,教研室的刘主任和刘校长以及全组教师多次听、评、提出建议,经过反复修改、试讲,在区级备课研讨会上,很成功的执教了“相遇问题”这节课。这种一人上阵全组动手的例子有好多。三月份,我组的路朝晖老师接到了参评区级优质课的通知。从接到通知开始,大家就忙开了,反复备课、听课、评课,每一次试教,全组教师都尽量克服困难,和班主任、任课教师调课。在准备的二十几天里,我组教师自觉加班帮助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一节课凝聚了领导和众多老师的汗水,它在集体的智慧中产生,并在集体的交流中重建,每一次的交流与碰撞,都是对我们教研组老师们的一次提高,也更能体现出我们的协作向上的凝聚力。

二、博采众长促提高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要想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需要不断学习与吸收,提高自己的专业内涵,积累丰富的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使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为此,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汲取理论素养。本学期我们每位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认真研究中外教育专家的书籍和各种专业书籍。在个人学习的同时,教研组常进行主题性集体学习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交流学习,使学习与反思共行,反思与学习同步。

以往一提到教研活动,大家联想到的就是在某个特定时间、全体教师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研讨某个问题。而我们组的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如此,而是更具生活化,即在生活中教研,在教研中生活。我们立足教学生活,在每周的教研活动过程中,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进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讨过程中,以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交流学习,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提高了教研组的整体教研能力与研究水平。同时开展即时教研,让教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老师们充分利用空课、课间十分钟甚至是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即时教研。一起探讨教学手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研渗透在日常工作中的时时刻刻。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组的教师各具特色。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汲取其他教师的优点,充实完善各自的教学方法,使每个人在教学中逐渐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三、兢兢业业求上进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三年级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很敬业、尽职、上进。虽然三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多,多的课桌都已经被挤到讲台上,但没有一位教师喊苦喊累,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尽自己的平凡之力,做好本职工作。

谈到平凡二字,老师们的确是这样迈着平凡的步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一路走来。路朝晖老师天天早来晚走,把班级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六月份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梁雪艳老师孩子小,在本学期最后的一个月里,家里看孩子的人陆陆续续换了4个,她克服一切困难,没有因为家里的事耽误工作。王建堂老师和王建荣老师虽然是我们组年龄最大的老师,但是一直是我们组的领头雁,一学期来从来没有迟到、早退和请假,每天一来到就把保洁区打扫的干干净净。最后的两个月,我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期末复习的三周,高温一直持续不下,我把上课侃称为洗桑拿,每每上完一节课,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每天上午上第二节课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上完这节课就能好好休息了,要坚持”可是回到办公室休息一会,就感觉“再上一节课也没什么啊!”于是第四节课拿着优盘又走进了课堂。就这样每天上午上三节,下午上两节,坚持了3周,终于顺利的结束了期末工作,一直担心的三四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李鹏老师是我们组新增的年轻力量,工作上的事干起来很利索,一直忙忙碌碌。一会改作业,一会改卷子,一会去提水,一会帮我们做课件,我们就侃称他是全能师。

“不畏劳苦才能达到理想的顶峰”,为了给学校这个大家庭添一块砖加一片瓦,也为了能实现自己更高的追求目标,今后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努力工作,相信我们教研组会逐渐成熟起来。

又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段愉快而紧张的日子里,我们组全体老师们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凝结成一个个和谐动听的音符,令人难忘,让人回味。

一、     积极进取的教研态度,和谐浓烈的教研氛围

学校对品生、品社学科极其重视,新增了我们三位“新人”:孟慧侠、陈静岚、汪艺在这门学科执教,三位老师以极其认真和热忱的态度投入了新学科的教学。组长陈静岚专门安排第一次教研时间请已在这门学科卓有成就的许燕、刘波为我们作专题讲座,老师们虚心地请教,大到教材处理,小到格式,自己对大纲的钻研和“专家们”的辅导为大家迅速熟悉学科教学特点和备课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家以充分的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课下,老师们经常及时的反馈各自的教学心得和体会,教学气氛非常浓厚。

由于本学期一、三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改为鄂教版,为了尽快理解教材,提高自身素质,全组老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理论指导实践,紧紧抓住“儿童社会生活”这一主线,点面结合,以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去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实际教学中,最辛苦的莫过于让老师去补充大量的素材。但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如此敬业,他们结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生活实际,及时增补了大量素材,创设了多种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爱心和责任心。如许燕老师俨然已成为编故事和设计活动的高手,刘波被大家赞誉为“点子公司”,汪艺老师执教《我会听讲》,设计了五官猜谜和自编童话“我的五官好朋友”趣味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懂得了日常生活道理。陈静岚老师执教《我爱我们班》,设计了“我为班级树添枝加叶”的活动,让学生明白,为集体争光并不是那些学习优异或具有某种特长,参加各种比赛获奖的同学的专利,只要我们每位成员力所能及地为班级体做些事,就是为集体争光。许燕老师执教《诚信在我心中》,设计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职场招聘会”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诚信是伴随人一生的财富。刘波老师执教《学看〈中国交通图〉》,设计了“我的旅游路线”的活动,把看枯燥的交通图变成趣味的旅游游戏。

我们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在区竞取杯预赛中,有五位老师参加比赛,占全组老师的62.5%。所有老师以饱满的激情,认真的态度投入到这次比赛中去。大家在一起集体备课,多次试教,反复推敲。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老师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刘波老师几乎每节课自己制作了课件;汪艺、彭晶、许燕和陈静岚老师也亲手制作了大量的教具。大家群策群力,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年长的孟老师也为我们想出了不少好点子。当然,我们更得到公共组教学主任熊俊芬老师、组长朱映辉老师、王芩老师的大力支持。陈老师的课层次清晰、教态亲切,学生完全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里,课堂氛围温馨而又高潮迭起;汪老师的课堂反应机智灵敏,富有童趣。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刘波、许燕、汪艺、彭晶老师纷纷闯入决赛,其中刘波老师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认真扎实的备课和平日教学为生动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所有老师都得到长足的提高。

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还特别注意总结和反思,因为大家知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反省、探索,从中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过程。老师们坚持每一节写“课后记”,这些真实的体会、感悟、思考成为一个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而当教研室下达教学课例比赛通知时,尽管时间短任务急,但由于平时案头工作扎实,大家都及时撰写了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孟慧侠老师临近退休,也将平时就写下的《会飞的小雏鹰》课堂精彩点滴整理成文,一丝不苟地撰写了案例,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表率。

二、     深深的爱生情结,殷殷的园丁情绪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全组老师都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许燕、刘波老师执教的五、六年级,结合学生实际,安排每单元一次实践活动,通过绘画、办报、撰写调查报告等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由当初的厌倦到后来喜欢这门课,把上这门课当作一种乐趣。陈静岚老师执教的三、四年级,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每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通过访问、制作卡片、绘画宣传、小品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临近元旦时每个办公室门上均贴着同学们自制的温馨贺卡,体现了同学们正朝着老师引导的“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方向健康成长。孟慧侠、汪艺、彭晶老师执教的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较差,三位老师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每一个主题积极设计活动,和学生们一起游戏,一起绘画,使低年级的品生课成为孩子们快乐的乐园。为了取得生动的课堂效果,汪老师等还多次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向科学组找来“冬天”的教学资料给学生讲解、介绍和欣赏,这些珍贵的画面深深印在了学生心里。学生在体会快乐生活的同时增长了不少见识,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方面有了真实的收获和提高。

另外,本学期我们组有两位老师光荣接受并出色的完成了家长开放课的任务,其中,汪艺老师执教的《我在长大》获得家长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刘波老师还把她在竞取杯比赛中的比赛课在全区进行展示。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借助学校为学生添置书籍的机会,全组老师共同商议,为学生挑选最佳读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组全体老师将继续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地把工作搞得更好,更细致!

本学期又重新接受新的洗礼,登上三尺讲台,担任了三年级的品社教学,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品社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品社教学的某些弊端,使品社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1、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 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品社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品社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社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品社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在评语于评价手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遵循这思想,我们教研组本学期努力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契机,要求全体品社老师一起定位在“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功能的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将理论联系实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

1、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2007年度课程计划》、《关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改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论文论著,采用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定时学和随机学。本教研组的老师责任心强,工作积极,每次教研活动都能认真参加。

2、我们认真钻研教材,讨论品社教材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实际,及每位教师的经验,每位教师各自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交流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讨论低、中、高各年级段的教育采取何种方法适当,特别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学体会,使年青教师受益非浅。改革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以摘录、写点评、体会相结合的形式,使理论学习不留于形式,而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实践,活动有实效。

1、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由董惠娟老师上了一节三年级品社的示范课。其余老师都作了详细的评课。

2、坚持每一月开展一次品社教研活动,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年级组备课活动,及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写好教学摘记。

3、组织学习新课标。本学期一至四年级使用的是新教材,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了新教材的体例、特点、要求、便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4、积极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要求品社教师广泛地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经验,并与自己的实践紧密相结合,同时品社教研组将以各种形式组织大家交流、研讨。

伴随着炎炎夏日,不知不觉的就期末了,在钩完不计其数的对号和错号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填写三率表、质量分析表、学科评价表、班级成绩汇总表、年级质量分析、评估手册等等表格和材料。虽然一学期来都像这几天这样一刻也没有闲着,但是也没有感觉有多累,因为我们三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一直在手拉手、肩并肩的快乐的工作着,是一个“乐于钻研、务实创新”的团队,所以“团结、和谐、上进”仍然是我们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回顾上学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觉得用“平凡”两个字来形容我们三年级数学教研组是最恰当不过了。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研组的具体工作进行总结:

一、齐心协力促和谐

在三年级数学组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坦诚相待,经常交流自己的快乐与烦恼,相互的倾听使我们能够互相交心,当组里的老师有困难,有问题,大家总是倾其所能关心帮助。孔秀娟老师怀孕期间的最后一段时间由于身体不适经常请假,我们组主动承担起她的数学课和品生品社课,在她回家生产的日子里按照校领导的安排,我又承担起了三、四班两个班的数学课。

在教学中我们各展其能,互帮互助。每次听课后大家都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可以说是毫无保留,不仅看到课堂上的生成与亮点,更注重课堂上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一人上课,大家受益,在互评互助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我组教师更是精诚协作。开学初,我就接到了执教区级观摩课的任务,在和王主任交流确定了执教课题后就进行了集体备课。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我加入自己个性的内容,进行试教,教研室的刘主任和刘校长以及全组教师多次听、评、提出建议,经过反复修改、试讲,在区级备课研讨会上,很成功的执教了“相遇问题”这节课。这种一人上阵全组动手的例子有好多。三月份,我组的路朝晖老师接到了参评区级优质课的通知。从接到通知开始,大家就忙开了,反复备课、听课、评课,每一次试教,全组教师都尽量克服困难,和班主任、任课教师调课。在准备的二十几天里,我组教师自觉加班帮助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一节课凝聚了领导和众多老师的汗水,它在集体的智慧中产生,并在集体的交流中重建,每一次的交流与碰撞,都是对我们教研组老师们的一次提高,也更能体现出我们的协作向上的凝聚力。

二、博采众长促提高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要想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需要不断学习与吸收,提高自己的专业内涵,积累丰富的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使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为此,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汲取理论素养。本学期我们每位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认真研究中外教育专家的书籍和各种专业书籍。在个人学习的同时,教研组常进行主题性集体学习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交流学习,使学习与反思共行,反思与学习同步。

以往一提到教研活动,大家联想到的就是在某个特定时间、全体教师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研讨某个问题。而我们组的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如此,而是更具生活化,即在生活中教研,在教研中生活。我们立足教学生活,在每周的教研活动过程中,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进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讨过程中,以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交流学习,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提高了教研组的整体教研能力与研究水平。同时开展即时教研,让教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老师们充分利用空课、课间十分钟甚至是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即时教研。一起探讨教学手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研渗透在日常工作中的时时刻刻。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组的教师各具特色。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汲取其他教师的优点,充实完善各自的教学方法,使每个人在教学中逐渐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三、兢兢业业求上进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三年级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很敬业、尽职、上进。虽然三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多,多的课桌都已经被挤到讲台上,但没有一位教师喊苦喊累,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尽自己的平凡之力,做好本职工作。

谈到平凡二字,老师们的确是这样迈着平凡的步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一路走来。路朝晖老师天天早来晚走,把班级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六月份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梁雪艳老师孩子小,在本学期最后的一个月里,家里看孩子的人陆陆续续换了4个,她克服一切困难,没有因为家里的事耽误工作。王建堂老师和王建荣老师虽然是我们组年龄最大的老师,但是一直是我们组的领头雁,一学期来从来没有迟到、早退和请假,每天一来到就把保洁区打扫的干干净净。最后的两个月,我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期末复习的三周,高温一直持续不下,我把上课侃称为洗桑拿,每每上完一节课,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每天上午上第二节课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上完这节课就能好好休息了,要坚持”可是回到办公室休息一会,就感觉“再上一节课也没什么啊!”于是第四节课拿着优盘又走进了课堂。就这样每天上午上三节,下午上两节,坚持了3周,终于顺利的结束了期末工作,一直担心的三四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李鹏老师是我们组新增的年轻力量,工作上的事干起来很利索,一直忙忙碌碌。一会改作业,一会改卷子,一会去提水,一会帮我们做课件,我们就侃称他是全能师。

“不畏劳苦才能达到理想的顶峰”,为了给学校这个大家庭添一块砖加一片瓦,也为了能实现自己更高的追求目标,今后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努力工作,相信我们教研组会逐渐成熟起来。

又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段愉快而紧张的日子里,我们组全体老师们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凝结成一个个和谐动听的音符,令人难忘,让人回味。

一、     积极进取的教研态度,和谐浓烈的教研氛围

学校对品生、品社学科极其重视,新增了我们三位“新人”:孟慧侠、陈静岚、汪艺在这门学科执教,三位老师以极其认真和热忱的态度投入了新学科的教学。组长陈静岚专门安排第一次教研时间请已在这门学科卓有成就的许燕、刘波为我们作专题讲座,老师们虚心地请教,大到教材处理,小到格式,自己对大纲的钻研和“专家们”的辅导为大家迅速熟悉学科教学特点和备课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家以充分的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课下,老师们经常及时的反馈各自的教学心得和体会,教学气氛非常浓厚。

由于本学期一、三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改为鄂教版,为了尽快理解教材,提高自身素质,全组老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理论指导实践,紧紧抓住“儿童社会生活”这一主线,点面结合,以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去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实际教学中,最辛苦的莫过于让老师去补充大量的素材。但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如此敬业,他们结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生活实际,及时增补了大量素材,创设了多种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爱心和责任心。如许燕老师俨然已成为编故事和设计活动的高手,刘波被大家赞誉为“点子公司”,汪艺老师执教《我会听讲》,设计了五官猜谜和自编童话“我的五官好朋友”趣味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懂得了日常生活道理。陈静岚老师执教《我爱我们班》,设计了“我为班级树添枝加叶”的活动,让学生明白,为集体争光并不是那些学习优异或具有某种特长,参加各种比赛获奖的同学的专利,只要我们每位成员力所能及地为班级体做些事,就是为集体争光。许燕老师执教《诚信在我心中》,设计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职场招聘会”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诚信是伴随人一生的财富。刘波老师执教《学看〈中国交通图〉》,设计了“我的旅游路线”的活动,把看枯燥的交通图变成趣味的旅游游戏。

我们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在区竞取杯预赛中,有五位老师参加比赛,占全组老师的62.5%。所有老师以饱满的激情,认真的态度投入到这次比赛中去。大家在一起集体备课,多次试教,反复推敲。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老师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刘波老师几乎每节课自己制作了课件;汪艺、彭晶、许燕和陈静岚老师也亲手制作了大量的教具。大家群策群力,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年长的孟老师也为我们想出了不少好点子。当然,我们更得到公共组教学主任熊俊芬老师、组长朱映辉老师、王芩老师的大力支持。陈老师的课层次清晰、教态亲切,学生完全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里,课堂氛围温馨而又高潮迭起;汪老师的课堂反应机智灵敏,富有童趣。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刘波、许燕、汪艺、彭晶老师纷纷闯入决赛,其中刘波老师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认真扎实的备课和平日教学为生动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所有老师都得到长足的提高。

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还特别注意总结和反思,因为大家知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反省、探索,从中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过程。老师们坚持每一节写“课后记”,这些真实的体会、感悟、思考成为一个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而当教研室下达教学课例比赛通知时,尽管时间短任务急,但由于平时案头工作扎实,大家都及时撰写了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孟慧侠老师临近退休,也将平时就写下的《会飞的小雏鹰》课堂精彩点滴整理成文,一丝不苟地撰写了案例,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表率。

二、     深深的爱生情结,殷殷的园丁情绪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全组老师都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许燕、刘波老师执教的五、六年级,结合学生实际,安排每单元一次实践活动,通过绘画、办报、撰写调查报告等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由当初的厌倦到后来喜欢这门课,把上这门课当作一种乐趣。陈静岚老师执教的三、四年级,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每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通过访问、制作卡片、绘画宣传、小品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临近元旦时每个办公室门上均贴着同学们自制的温馨贺卡,体现了同学们正朝着老师引导的“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方向健康成长。孟慧侠、汪艺、彭晶老师执教的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较差,三位老师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每一个主题积极设计活动,和学生们一起游戏,一起绘画,使低年级的品生课成为孩子们快乐的乐园。为了取得生动的课堂效果,汪老师等还多次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向科学组找来“冬天”的教学资料给学生讲解、介绍和欣赏,这些珍贵的画面深深印在了学生心里。学生在体会快乐生活的同时增长了不少见识,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方面有了真实的收获和提高。

另外,本学期我们组有两位老师光荣接受并出色的完成了家长开放课的任务,其中,汪艺老师执教的《我在长大》获得家长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刘波老师还把她在竞取杯比赛中的比赛课在全区进行展示。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借助学校为学生添置书籍的机会,全组老师共同商议,为学生挑选最佳读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组全体老师将继续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地把工作搞得更好,更细致!


相关内容

  • 小学六年级上册上学期(品社)学科教学总结,质量分析大全
  • 小学六年级上册上学期(品社)学科教学总结,质量分析大全.txt23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品社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教学成绩总体来说,本次测试成绩一般.其中,一年级成绩较好,六年级品 ...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学科教学总结大全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共有十个单元,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并作出如下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我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入手,从数花草.数书本.数桌椅.数铅笔.数同学.数老师.到数建筑物.道旁树--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课内到课外.认识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蔓萝课堂] 中小学电子课本大全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音乐 体育 美术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高中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数学B版 信息技术 一年级语文上一年级语文 ...

  •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作者:陈发震 来源:小湾小学 访问次数:795 发表时间:2012-6-28 20:27:58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 ...

  • 小学五年级上册应用题大全5
  • 83.育新小学共有108人参加学校科技小组,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4倍.参加科技小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84.体育比赛中参加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人数的3倍,已知踢毽子的人数比跳绳的人数少20人,跳绳.踢毽子各有多少人? 85.某校五年级两个班共植树385棵,5(1)班植树棵树是5(2)班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