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分析

  摘 要 自2003年中国开始推行网球职业化改革之后,中国女子网球选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与网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女子网球的职业化发展仍亟待提高。针对中国现有国情和女子网球职业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快职业化步伐,进一步推进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选手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中国网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发展,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女子网球 青少年 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03 年中国网球以女子项目作为突破口开始网球职业化尝试以来,我们迅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女网在国际赛场上频创佳绩,到今天以李娜为首的女子球员荣获大满贯冠军以及世界排名的大幅提升, 都证明了网球要走职业化道路和以女子项目为切入点的思路是正确的。   在近几年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多次指出:“我国女子单双打接近世界水平,形成了抗衡,但没有形成集团优势,而且实力与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我们的后备人才还很薄弱。” 因此,做好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推进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运动员成功向职业过渡,是我国女子网球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前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的若干环节,并且侧重于中国女子竞技网球的发展。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www.cnki.net)、超星数字图书馆(www.ssreader.com)查阅相关论文及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支撑。   1.2.2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比中外青少年职业化的培养的途径,分析中国女子网球职业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差距。   1.2.3逻辑分析法   运用了归纳、比较与分析等方法,对所查文献、资料进行了逻辑归纳与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1.1体教脱节   目前,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仍然以业余体校和专业队培养为主。这种训练模式使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严重的脱节。它主要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为国争光为最终的训练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对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培养。   2.1.2资金及运动员选材方面存在问题   国家青少年日常训练的资金来源方式主要有体工队模式、俱乐部模式和家庭自费培养模式。而在这当中,训练经费主要以体工队和俱乐部为主要来源。网球的高投入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很难承担,由于经济的原因,造成我国网球运动普及并不广泛,再加上场地设施少,参与这个项目的群众基础也相对薄弱,以至于很多家庭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这种高投入的项目中去训练,那么,在选材的时候面临的就是生员匮乏。   2.1.3青少年网球教练员业务水平及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网球运动起步比较晚,目前国家各个专业队俱乐部中的教练员很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训练。多数省队的教练都是老队员退役就地当教练在指导新队员,缺乏对专项理论的创新研究,以至于不能及时掌握世界网球技术快速发展的多变性和不能准确地把握当今网球的发展潮流。而在训练中仍然采用以前的大强度的机械式训练,没有客观地从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心理特点去考虑,使许多运动员总是在消极的动机下去训练,最终多数青少年运动员都没有成才。   2.1.4培养模式因素   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多数是以体工队培养模式为主;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家庭式个人培养模式为辅。体工队培养模式不能提供给运动员经常出国参加比赛的机会,以至于很多青少年运动员没有资格参加国际比赛或参加了也过早的就被淘汰了。对于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主要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在运动员的选材环节上基本不重视,只要交钱就能去网校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训练,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就很困难了。   2.1.5 管理体制与竞赛体制不完善   西方国家对职业体育的管理一般是政府宏观管理,协会或俱乐部自行发展。网球协会充当整个网球赛事的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我国现在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举国体制。这就使得我国的网球运动不能够按照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健康发展。   2.2 中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建议   2.2.1抓住项目突破口、带动中国网球整体水平提高   凭借“李娜热效应”和近期彭帅、谢淑薇的大满贯双打大冠军,为使我国网球运动在奥运会及大满贯上能够有整体的突破,我们必须继续采取重点人、重点项目、重点突破的办法,选准项目突破口。目前,我国女子项目进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有3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年轻优秀苗子。男子世界排名在100位以前无人,水平明显低于女子。为此可继续选择女子项目和女子双打项目作为重点突破。   2.2.2网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社会化与多元化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球人口增加,俱乐部或企业与国家合作的培养方式将越来越多,此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也选择了独立性更强的培养方式。因此在现今的条件下,中国网球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形成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等多方投入的方式。   2.2.3 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与理念   要保证教练员水平,一方面应要求教练员持证上岗,如国际ITF、PTR、USPTA等教练员等级证书。另一方面应积极聘请世界顶尖的网球教练来给各省市专业队、俱乐部队和学校的教练员上课, 努力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网球训练模式和训练理念保持同步。   2.2.4健全和完善运动员奖励机制   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多数职业球员都以训练与竞赛为谋生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奖励机制运行得顺畅与否, 直接影响着职业网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我国职业网球今后的发展道路上, 我们要结合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 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   2.2.5加快竞赛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国仍然以金牌为战略目标,而战略目标已经陈旧悖时,当今网球运动应以比赛为中心,赛训结合的方向发展。首先,借鉴国外先进的竞赛办法,遵循首先立足国内,增加国内赛事数量;其次调整赛事结构,适当引进适合我国选手的国际比赛;最后完成结构优化,逐步与国际接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我国女子单双打接近世界水平,形成了抗衡,但没有形成集团优势,并且后备人才还很薄弱。(2)我国青少年女子网球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与世界网球强国有很大差距。(3)我国从事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数量少、队伍较年轻化,高职称骨干教练员匮乏。(4)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正由传统单一“举国体制”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   3.2 建议   (1)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2)落实科学选材的战略方针,为女子网球职业化打好基础。(3)加强青少年网球教练员培训,提高其综合执教能力。(4)将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送出去”与“带回来”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孙晋芳.中国网球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R].中国网球协会,2009.   [2] 刘青,田园.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障碍与途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   [3] McBride, R., & Xiang P. Reporting effect siz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Education,2009,28, 115-118.   [4] 吴云.从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特点看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9).   [5] 董取胜,李可可.我国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1).

  摘 要 自2003年中国开始推行网球职业化改革之后,中国女子网球选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与网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女子网球的职业化发展仍亟待提高。针对中国现有国情和女子网球职业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快职业化步伐,进一步推进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选手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中国网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发展,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女子网球 青少年 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03 年中国网球以女子项目作为突破口开始网球职业化尝试以来,我们迅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女网在国际赛场上频创佳绩,到今天以李娜为首的女子球员荣获大满贯冠军以及世界排名的大幅提升, 都证明了网球要走职业化道路和以女子项目为切入点的思路是正确的。   在近几年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多次指出:“我国女子单双打接近世界水平,形成了抗衡,但没有形成集团优势,而且实力与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我们的后备人才还很薄弱。” 因此,做好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推进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运动员成功向职业过渡,是我国女子网球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前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的若干环节,并且侧重于中国女子竞技网球的发展。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www.cnki.net)、超星数字图书馆(www.ssreader.com)查阅相关论文及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支撑。   1.2.2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比中外青少年职业化的培养的途径,分析中国女子网球职业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差距。   1.2.3逻辑分析法   运用了归纳、比较与分析等方法,对所查文献、资料进行了逻辑归纳与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1.1体教脱节   目前,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仍然以业余体校和专业队培养为主。这种训练模式使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严重的脱节。它主要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为国争光为最终的训练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对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培养。   2.1.2资金及运动员选材方面存在问题   国家青少年日常训练的资金来源方式主要有体工队模式、俱乐部模式和家庭自费培养模式。而在这当中,训练经费主要以体工队和俱乐部为主要来源。网球的高投入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很难承担,由于经济的原因,造成我国网球运动普及并不广泛,再加上场地设施少,参与这个项目的群众基础也相对薄弱,以至于很多家庭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这种高投入的项目中去训练,那么,在选材的时候面临的就是生员匮乏。   2.1.3青少年网球教练员业务水平及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网球运动起步比较晚,目前国家各个专业队俱乐部中的教练员很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训练。多数省队的教练都是老队员退役就地当教练在指导新队员,缺乏对专项理论的创新研究,以至于不能及时掌握世界网球技术快速发展的多变性和不能准确地把握当今网球的发展潮流。而在训练中仍然采用以前的大强度的机械式训练,没有客观地从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心理特点去考虑,使许多运动员总是在消极的动机下去训练,最终多数青少年运动员都没有成才。   2.1.4培养模式因素   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多数是以体工队培养模式为主;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家庭式个人培养模式为辅。体工队培养模式不能提供给运动员经常出国参加比赛的机会,以至于很多青少年运动员没有资格参加国际比赛或参加了也过早的就被淘汰了。对于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主要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在运动员的选材环节上基本不重视,只要交钱就能去网校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训练,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就很困难了。   2.1.5 管理体制与竞赛体制不完善   西方国家对职业体育的管理一般是政府宏观管理,协会或俱乐部自行发展。网球协会充当整个网球赛事的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我国现在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举国体制。这就使得我国的网球运动不能够按照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健康发展。   2.2 中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建议   2.2.1抓住项目突破口、带动中国网球整体水平提高   凭借“李娜热效应”和近期彭帅、谢淑薇的大满贯双打大冠军,为使我国网球运动在奥运会及大满贯上能够有整体的突破,我们必须继续采取重点人、重点项目、重点突破的办法,选准项目突破口。目前,我国女子项目进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有3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年轻优秀苗子。男子世界排名在100位以前无人,水平明显低于女子。为此可继续选择女子项目和女子双打项目作为重点突破。   2.2.2网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社会化与多元化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球人口增加,俱乐部或企业与国家合作的培养方式将越来越多,此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也选择了独立性更强的培养方式。因此在现今的条件下,中国网球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形成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等多方投入的方式。   2.2.3 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与理念   要保证教练员水平,一方面应要求教练员持证上岗,如国际ITF、PTR、USPTA等教练员等级证书。另一方面应积极聘请世界顶尖的网球教练来给各省市专业队、俱乐部队和学校的教练员上课, 努力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网球训练模式和训练理念保持同步。   2.2.4健全和完善运动员奖励机制   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多数职业球员都以训练与竞赛为谋生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奖励机制运行得顺畅与否, 直接影响着职业网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我国职业网球今后的发展道路上, 我们要结合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 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   2.2.5加快竞赛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国仍然以金牌为战略目标,而战略目标已经陈旧悖时,当今网球运动应以比赛为中心,赛训结合的方向发展。首先,借鉴国外先进的竞赛办法,遵循首先立足国内,增加国内赛事数量;其次调整赛事结构,适当引进适合我国选手的国际比赛;最后完成结构优化,逐步与国际接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我国女子单双打接近世界水平,形成了抗衡,但没有形成集团优势,并且后备人才还很薄弱。(2)我国青少年女子网球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与世界网球强国有很大差距。(3)我国从事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数量少、队伍较年轻化,高职称骨干教练员匮乏。(4)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正由传统单一“举国体制”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   3.2 建议   (1)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2)落实科学选材的战略方针,为女子网球职业化打好基础。(3)加强青少年网球教练员培训,提高其综合执教能力。(4)将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送出去”与“带回来”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孙晋芳.中国网球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R].中国网球协会,2009.   [2] 刘青,田园.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障碍与途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   [3] McBride, R., & Xiang P. Reporting effect siz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Education,2009,28, 115-118.   [4] 吴云.从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特点看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9).   [5] 董取胜,李可可.我国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1).


相关内容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 近几十年来,网球运动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以法.温.澳.美四大公开赛为代表的各种网球世界大赛风靡各地,网球已经成为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运动.同样,我国的网球运动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涌现出一批有较高水平的女子运动员,李娜.郑洁.晏紫.彭帅等都进入到世界排名前几十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 ...

  • 北京体育大学2003-2015年考博士专业试题(运动训练学)
  • 北京体育大学2003-2015年考博士专业试题(运动训练学) 03年 一.简答题 1你如何看待运动训练计划的变更问题?10 2训练过程中如何贯彻区别对待原则15 3 如何理解运动训练负荷的构成,并说明训练中如何保持负荷的适宜性?15 二.论述题 1你所熟悉的运动项目举例说明训练中如何处理专项训练与一 ...

  • 鞋企鸿星尔克吴荣光的百年体育梦
  • 吴荣光如何以"智"取胜? 随着消费行为日趋理性,广告要撬开消费者的钱袋,按以往的"明星+广告"的"勇夫"方式已经逐渐失效.而且随着行业产能膨胀,市场竞争加剧,中低端市场逐步走向"微利时代",而Nike和Adidas等国际 ...

  • 体育院校网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探索性因素分析
  •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体育院校的网球教练员的胜任特征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认为体育院校网球教练员应该具备的胜任特征包含个人特质特征.能力特征.知识特征.这为我国体育院校网球教练员的招聘与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学生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制定,以及其他单位网球人才引进标准的制定提供 ...

  • 当代体育明星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影响
  • 作者:邹克宁余文龙刘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年02期 1 前言 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观众,观众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本世纪6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通讯设备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体育运动不再受体育场馆和地区国别的限制,社会大众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体育信息,体育观众的队伍以前所 ...

  • 培养网球人才要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
  • 随着中国网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网球培训班去接触网球,并且有天赋有目标的孩子得到了去专业队训练的机会.而现在许多少年儿童训练队的训练中,教练只着重于在课堂上练习网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而忽视网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正因为这样,造成我国青少年网球水平较高,但一旦青少年进入成长发育期,训练 ...

  • "百位影响奥林匹克发展的杰出奥林匹克人".有8位中国运动员
  • 詹姆斯·康诺利 JAMES BRENDAN CONNOLLY 现代奥运会史上第一位冠军 [学习小组按] 也许,你还不知道-- 今天(2016年4月6日),是个重要的纪念日:现代奥运会诞生120周年. 1896年4月6日,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希腊雅典举行,拉开了现代奥运会的序幕. 中国与奥运有 ...

  • 篮球运动对青少年锻炼的价值研究
  • 2012年(第2卷)第10期体育人文社会学 篮球运动对青少年锻炼的价值研究① 苗清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的丰富,篮球运动逐渐成为最受青少年欢迎和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运动除了具备了强身健体的功效外,具有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给 ...

  • 网球运动的起源.规则及术语
  • 运动起源·网球 网球运动服饰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男性要穿翻领上衣短裤.女性要穿短裙子,且洁白一色缀以各种线条),它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1884年,网球运动开始盛行于皇家贵族的别墅.在花园内,贵族太太和小姐们,总是身穿紧身的带有裙撑的长裙打网球,这种装束便是最早流行的网球服.1925年,热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