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

WeldingTechnology

V01.33No.1Feb.2004・试验与研究・13

文章编号:1002-025X(2004}01-0013-03

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

程久欢1,陈

俐2,于有生1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3;2.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

摘要:概述了焊接温度场计算中热源模型的发展。主要论述传热学中常用的以集中热源为基础的线熟源与面热源的解析模型、能量在空间以高斯函数形式分布的焊接热源模式及高斯分布函数的基础,引出的激光焊解析模式、分段移动热源模式、串热源模式、半球能量密度分布的热源模式、椭球能量密度分布的热源模式、双椭球能量密度分布等焊接热源模式。关键词:焊接;温度场;热源模型

中图分噗号:Tc撇

文献标识码:B

焊接是一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对焊接温度场的模拟是国内外焊接-I-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在工业上人们非常关心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扭曲、残余应力、抗拉强度等指标,都直接与焊接热熔化过程的热循环密切相关。要想准确测量焊接过程残余应力、焊缝强度,必须首先保证焊接热循环计算的准确性。为了计算这些焊接过程的热循环,人们提出了下面讨论的一系列计算模式。电弧焊以电弧作为热源,功率密度一般为10102x1010kJ/m2,而x,/-高能束流焊接,以能量更为集中的激光、电子束等作为热源,功率密度一般大于10101现有热源模式

1.1

化为无限长细棒,断面处作为热源,其温度场可用

一维传热微分方程计算,则断面胧有热源,距热源

菇,经t时刻的特解由式(4)表示【1】:

强丽赫唧(.笔),殆志Fexp(一杀),降雨品exP(一岳),

(2)

(3)

(4)

式中:pp为比热和密度的积,J/(n13・℃);D为距点热源的距离D2=x2+y%z2。这种以集中热源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假定热物性参数不变,不考虑相变与结晶潜热,对焊件几何形状简单归为无限的(无限大,无限长,无限薄),计算结果对远离熔合线的较低温度

kJ/m2。

Rosonthal的解析模式

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经典Rosonthal解析模式【l】

区(<500℃)较准确,但对和焊缝性能相关的关键

部位FZ及HAZ误差很大。但由于此模型计算方法简单,仍广泛应用于工程上。1.2高斯函数的热流分布

高斯函数的热流分布网是比点热源更切实际的一种热源分布函数,因为它将热源按高斯函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分布。其函数为:

。、。

中,热源按作用的焊件几何形状的不同而被简化为点状、线状或面状热源。理想点热源沿工件表面移动时计算瞬态温度场的经典解析模式见式(1)。

k,,∽=死告唧(鲁幢针唧(乎)

。R.=X/。。孑。。’’。+’1’y1’’U。。。(。。。z。。。+。。‘。2。‘‘N‘‘。。。a。。。。。)—2—

【乒茁—移£

式中:死为环境温度;Q='oQo为热输入率,W;叼为有效系数;Qo为热源功率;入为热扩散系数;移为焊接速度;茗,Y,z组成定坐标系;f,Y,z组成动坐标系;盯为热导率,w/(in・℃);U为电压;,为电流;N为整数;6为板厚。由材料熔点温度,可以确定熔池等温线MP、熔合区FZ与热影响区HAZ的大小。对于大厚焊件上表面堆焊,热是沿3个方向传播的,则可以把热源看成是一个点热源。瞬时集中点热源所形成的温度场可由其解析式(2)得到【11,而厚度为h无限大薄板上线状热源的温度,由式(3)计算【”,得到的温度场是以r为半径的平面圆环。应用面热源时将试件简

收稿日期:2003—09—09;修回日期:2003—12—08基金项目:高能束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

q(r)=g(o)e一,

(5)

式中:q(r)为半径破E的表面热流,W/m2;q(0)为热源中心处的热流量最大值;8为热源集中系数,是与焊接方法相关的常数;r为距热源中心的距离。

实践证明,相当部分热量是通过辐射和热传导直接输给焊件的。Pavelicvt田等人对此做过修正,通过对材料性能参数修正或设定损失系数等方法进行处

理。Friedman和Krutz翻等人认为另一种高斯分布的热

源可写为:

9(茗,f):掣e一。巾e一3断,

,1T/-2

(6)

式中:Q为能量输入率;r为热流分布特征半径。为方便,引入固定坐标系(菇,y,彳),式(6)可为如下形式:

万方数据 

14・试验与研究・q(石,z,£):』旦e“2/Ie一3∈z。(7)

"fit2

1-为电源位置滞后的时间因素。此时x2十孑<r,对石2+于<

r,q(髫,‘,f)=O。这种热源分布函数在早期用FEM(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焊接温度场时应用较多,人们用二维导热方程计算时常将纵向热流忽略。因此,热源限制在菇一,,平面上,通常设z=O。在低速焊接时这会引起较大误差,计算时热源沿彳经过参考面,并施加热量,使热量扩散至整个平面。1.3激光焊接温度场解析式闭

庄其仁基于激光束对金属表面的直接穿透以及深度只有激光波长量级的原理,将激光作用下形成的小孔区域作为均匀吸收介质,热源以高斯函数的形式输入,导出了三维解析式。1.4一分段移动热源模型翻

蔡志鹏等人在高斯热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段移动热源模型。将一条焊缝分成若干段,在第一段内的节点上同时作用高斯热源,沿焊接的顺序依次加热各段。每段输入的热功率为:

Q。邓船、/叮T以,

(8)

加热时间为:

拄僻,

(9)

式中:q。为加热斑点中心最大比热流,J/(m2-S);a为焊缝的长度,m;k为能量集中系数,1/m2。这种热源模型只需对一段划分为一个时间步,

避免了描述点状热源在该段内移动所需的时间步,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1.5

串热源模型【4】

虽然段热源可以大幅缩减计算时间,但该模型

具有需要用几何参数来描述的局限性。因此蔡志鹏【4】等人对段热源进行改进,将段热源模型用一组点热源模型取代,形成一“串”点热源,既可以减少计算量,又有使用上的灵活性。这就是串热源。

如果将焊缝分为m段,每段上确-m+1个节点,则每段中间节点的输入热功率为分段移动热源模型中每段输入热功率的1/n(Q/n),itl.为每段的节点个数。每段的端点输入热功率为中间节点输入热功率的一半。加热时间由式(9)计算。

对于串热源的描述只需指明在哪些节点上输入热功率的大小及加热时间,不受节点所在面形状和方向限制。

1.6半球状热源分布函数阎

在电弧挺度较小、对熔池冲击力较小的情况下,高斯分布的热源应用模式较准确,但对高能束焊接,高斯分布函数没有考虑电弧的穿透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更为实际的半球状热源分布函数模式。其函数为

万 

方数据焊接技术第33卷第1期2004年2月

g(戈,‘,£):—丝一e-3x2/r2.e-3y2/c2.e-3∥,盯广、/竹

(u)

式中:g(石,Y,f)为功率密度,W/m2。

因为在实践中人们知道,熔池在大多情况下并不是球对称,因此提出了椭球热源对其进行改进。1.7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嗍

以(0,O,0)为中心,平行于坐标轴(菇,y,f)半径为a,b,c的椭球内热量密度是高斯分布的函数:

g(石,),,f)=g(。)e-AX2e-‘~,

(11)

式中:q(o)为椭球心部最大的热流密度值。

q(省,㈤:车4e-3x2/a2-3办2.e一3∥。(12)

根据能量守恒以及A=3/a2,B=3/b2,C=3/c2,得

aOc"fi、/叮r

通过坐标变换可以得出在固定坐标轴下热源分布函数为

g(石,f,£):』£芝:::善望e一322“2.e一3,“2.e一3。¨‘卜州2“2。"tic—V

(13)

1T

1.8双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同

以椭球形热源密度函数计算过程中发现在椭球前半部分温度梯度不像实际中那样陡变,而椭球的后半部分温度梯度分布较缓。为克服这个缺点,提出了双椭球热源分布函数。把热源分为前后两个部

分,前半部分是个1/4椭球,后半部分是个1/4椭球。

设前半部分椭球能量分数撕,后半部分椭球能量分

数瓤,王tff-f=2,则在前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为:

g(Ⅵ,列):亟簿垡e。“.e一如2.e劬肥州2A。(14)

将上式蝌换为昕,即可得到后半部分椭球内热

叮Tc—V订

源分布的计算式。2讨论与分析

综上所述热源模式以解析方法假设较多,却难以提供在熔合线、HAZ处的精确计算结果,而且不考虑电弧力对熔池的冲击作用,但它较简单,意义明确,易于计算,7-程上仍得到广泛应用。如:李义丹嘲等人推导出了TIG')晦t温度场的解析式;庄其仁囱推导出了激光焊温度场的解析式。利用高斯分布的表面热流分布函数,采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法,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温区的准确性。但仍未考虑电弧挺度对熔池的影响。球状、椭球、双椭球热源分布等都考虑了电弧力的影响,而且计算结果每一种方案都比前一种更准确,但同时也增加了计算量,这有利于应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法在高速计算机上进行计算。3结论

随着计算机工业的高速发展,利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法,在高速计算机上进行计算,将成为焊接温度场计算的主要方法,而焊接热源模型的选取在

WeldingTechnology

V01.33No.1Feb.2004・试验与研究・15

文章编号:1002—025X(2004)01—0015—03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纳米扩散焊接工艺探索

波1,盛光敏1,黄家伟1,秦斌1,邱绍宇2,李

聪2

(1.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44;2.中国核动力研究院核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采用纳米镍粉为中间层对TAl7钛合金与1Crl8Ni9Ti进行了扩散焊接试验。通过金相分析、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焊接接头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镍粉成功地阻止了钛合金与不锈钢的互扩散,抑制了TiFe,TiFe2等脆性相的形成,在接头形成了具有一定塑性的Ni~Ti型金属间化合物,但由于纳米镍粉中间层不致密,从而导致接头强度较低。关键词:缃米镍粉;扩散焊;钛合金;不锈钢中图分类号:TG453.9

文献标识码:A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复合构件,能充分体现两种中间层的选择依据:①Ni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与铁

形成无限固溶体,Ni的塑性较好,可缓解接头中的内

材料在性能与经济上的优势互补。在核动力装置、

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电子产业、医疗器械和机械制造等民用和军用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钛合金与不锈钢直接对焊时,由于两种材料的相互溶解度极小,在焊缝处会形成大量的金属间化合物TiFe和TiFe2,而且Ti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不锈钢中的C易形成TiC,会使焊缝变脆。再者不锈钢与钛合金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在焊缝中会形成较大的内应力,从而在焊缝处形成裂纹[11。

笔者采用纳米镍粉为中间层的方法来阻止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的形成,从而改善接头性能。

收稿日期:2003—11—02

基金项目:核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重点市应用基础研

究项目资助

应力,且与Ti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塑性[21。②纳米

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扩散率高、纳米微晶截面扩散激活能低以及溶解度高等特点[31。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基体材料:TAl7近d型钛合金与1Crl8Ni9Ti,钛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经DSC爿3"析)E3905.5-945.5

oC。

中间层材料:纳米镍粉,平均粒径为20nm,粒径范围为0~50nm,比表面积为40~60m2/g,纯度大于99.9%,颗粒形状为球形,熔点为1173℃。1.2试验方法

试样规格为咖12

mmx30

mm,试样端面用水砂纸

笞q莽甾譬雾茜黜零墙氧牙弛零譬曲雾高氧努弛孓笞醵莽g吣莽g啦莽牙V莽葛啦§苗譬雾省轧雾瑶&努弛孓牙她¥牙啦潞祭零苔啦孓鹞祭零零零祭a羚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通常的焊接方法如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采用高斯分布的函数就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对于具有匙孔效应的焊接方法,如等离子束焊、激光焊,常采用双椭球热源分布函数。为求准确,建议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源进行叠加。对于具有匙孔效应的焊接,尤其是激光熔透焊,采用一个线热源加两个面热源,面热源采用高斯分布函数。如文献[9】利用高斯热源作为表面热源,双椭球热源作为内热源,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文献[10】利用两个点热源加一个线热源对激光焊接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与试验值比较吻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莫春立,钱百年,国旭明,等.焊接热源计算模式的研究进展田.焊接学报,2001,6.

【2】庄其仁.激光焊接温度场解析计算明.华侨大学学报,2001,7.【3】蔡志鹏,赵海燕,鹿安理,等.焊接数值模拟中分段移动热源模型的建

立及应用叨.中国机械工程,2002,2.

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1,4.

【5]LiYidan,XinGuochun,LiZengguo.Three-dimensionaljoussianoistribut-

edheatflow

calculation叨.Welding,1997,18(4):251—255.

tern—

【6]PavelicV,TanbakuchiR,AuyeharaO.Experimentalandcomputed

perature

historipsingastungsten

arc

weldingofthin

plates们.Welding

JournalReseach

Supplement,1969,48(7):295—305.

【7]ChongLM.Predictingweldinghardness[D].M,Eng,Thesis.Ottawa,

Canada:CarletonUniversity,1982,56—57.

[8]JohnGoldak.A

new

finitemodelforweldingheat

source[J].Metallur-

gual.Transactions,1984,15B(2):299—305.

【9]TailorGA,HughesM,PericleousK.Theapplicationofthreedimen・

sionfinitevolume

method

tothe

modelingofweldingphenomena[A].

process

Modelingofcasting,weldingandadvancedcolidificatiom[C】.SanDiego.EditedbyPrter.R.Sahm,2000.852—859.[10]Liujinhe,ZhangFengming.

transfermodel

on

IX

Establishmentand

power

analysisof

newheat

thehi【ghC02laserbeam

welding【J】.SPIE,

1998,3350:347—351.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程久欢(1978一),男,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系2001级硕士

[4】蔡志鹏,赵海燕,吴飕,等.串热源模型及其在焊接数值模拟中的应

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程久欢, 陈俐, 于有生

程久欢,于有生(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3), 陈俐(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

焊接技术

WELDING TECHNOLOGY2004,33(1)19次

参考文献(10条)

1.莫春立;钱百年;国旭明 焊接热源计算模式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焊接学报 2001(03)2.庄其仁 激光焊接温度场解析计算[期刊论文]-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3.蔡志鹏;赵海燕;鹿安理 焊接数值模拟中分段移动热源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 2002(03)4.蔡志鹏;赵海燕;吴甦 串热源模型及其在焊接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1(04)5.Li Yidan;Xin Guochun;Li Zengguo Three-dimensional joussian oistributed heat flow calculation1997(04)

6.Pavelic V;Tanbakuchi R;Auyehara O Experimental and computed temperature historips in gas tungstenarc welding of thin plates 1969(07)

7.Chong L M Predicting welding hardness 1982

8.John Goldak A new finite model for welding heat source 1984

9.Tailor G A;Hughes M;Pericleous K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imension finite volume method to themodeling of welding phenomena[外文会议] 2000

10.Liu jinhe;Zhang Fengming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of new heat transfer model on the high powerCO2 laser beam welding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 熊智军.赵熹华.李永强.李云峰.Xiong Zhijun.Zhao Xihua.Li Yongqiang.Li Yunfeng 激光深熔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焊接2006(12)

2. 陈家权.肖顺湖.杨新彦.吴刚.CHEN Jia-quan.XIAO Shun-hu.YANG Xin-yan.WU Gang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装备制造技术2005(3)

3. 郑振太.吕会敏.张凯.单平.胡绳荪.Zheng Zhentai.Lü Huimin.Zhang Kai.Shan Ping.Hu Shengsun 熔化焊焊接热源模型及其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焊接2008(4)

4. 孟庆国.方洪渊.徐文立.姬书得.Meng qingguo.Fang Hongyuan.Xu Wenli.Ji Shude 双丝焊热源模型[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2005,41(4)

5. 郑振太.单平.罗震.张凯.付坤 双椭球热源模型一般式的推导及其误差分析[会议论文]-2008

6. 蔡志鹏.赵海燕.鹿安理.史清宇 焊接数值模拟中分段移动热源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2002,13(3)

引证文献(20条)

1.宋永刚.梁国星.吕明 激光钎焊的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9(3)

2.陈家权.沈炜良.尹志新.肖顺湖 基于单元生死的焊接温度场模拟计算[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2005(7)3.王中辉.韩笑傲.张志莲.李洪华 薄板焊接数值模拟研究[期刊论文]-焊管 2011(4)

4.张泽云.杨鑫华.王春生.杨德惠.兆文忠 构架焊接热源的仿真与应用[期刊论文]-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08(5)5.张书权.王仲珏.代礼.文伟 基于SYSWELD的T型接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2011(7)6.高耀东.何雪 基于ANSYS单元生死技术的焊接模拟[期刊论文]-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0(1)

7.张书权.王仲珏.朱协彬.代礼.文伟 基于SYSWELD的搭接接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

8.史志伟 T92/12Cr1MoV异种钢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0(4)9.高耀东.何雪 基于ANSYS单元生死技术的焊接模拟[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2010(7)

10.刘波.姚河清 移动热载荷在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11.张书权.王仲珏.朱协彬.代礼.文伟 基于SYSWELD的搭接接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

12.贾剑平.陈建平.刘云龙.彭亮.刘丹 水下局部干法T型坡口焊接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2013(1)

13.贾剑平.陈建平.刘云龙.彭亮.刘丹 基于ANSYS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过程温度场分析[期刊论文]-电焊机2012(11)

14.胡敏英.吴志生 基于单元生死焊接温度场应力场模拟研究[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6)15.宫大猛.雷毅 数值模拟在焊接中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电焊机 2012(6)

16.陈东高.谭兵.王有祁.马冰 铝合金槽型结构焊接变形数值模拟计算[期刊论文]-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5)17.王继锋.周洪彬.郭素娟 组合热源电弧焊残余应力数值模拟[期刊论文]-工业建筑 2007(z1)

18.朱学敏.王宗彦.吴淑芳.张丽琼.潘变 薄板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2012(21)19.段向胜.周锡元.李志伟 天津津塔钢板剪力墙焊接应力监测与数值模拟[期刊论文]-建筑结构 2011(6)20.陈小伟 X70管线钢埋弧焊焊接热循环参数的数值模拟及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anjiejs200401006.aspx

WeldingTechnology

V01.33No.1Feb.2004・试验与研究・13

文章编号:1002-025X(2004}01-0013-03

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

程久欢1,陈

俐2,于有生1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3;2.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

摘要:概述了焊接温度场计算中热源模型的发展。主要论述传热学中常用的以集中热源为基础的线熟源与面热源的解析模型、能量在空间以高斯函数形式分布的焊接热源模式及高斯分布函数的基础,引出的激光焊解析模式、分段移动热源模式、串热源模式、半球能量密度分布的热源模式、椭球能量密度分布的热源模式、双椭球能量密度分布等焊接热源模式。关键词:焊接;温度场;热源模型

中图分噗号:Tc撇

文献标识码:B

焊接是一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对焊接温度场的模拟是国内外焊接-I-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在工业上人们非常关心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扭曲、残余应力、抗拉强度等指标,都直接与焊接热熔化过程的热循环密切相关。要想准确测量焊接过程残余应力、焊缝强度,必须首先保证焊接热循环计算的准确性。为了计算这些焊接过程的热循环,人们提出了下面讨论的一系列计算模式。电弧焊以电弧作为热源,功率密度一般为10102x1010kJ/m2,而x,/-高能束流焊接,以能量更为集中的激光、电子束等作为热源,功率密度一般大于10101现有热源模式

1.1

化为无限长细棒,断面处作为热源,其温度场可用

一维传热微分方程计算,则断面胧有热源,距热源

菇,经t时刻的特解由式(4)表示【1】:

强丽赫唧(.笔),殆志Fexp(一杀),降雨品exP(一岳),

(2)

(3)

(4)

式中:pp为比热和密度的积,J/(n13・℃);D为距点热源的距离D2=x2+y%z2。这种以集中热源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假定热物性参数不变,不考虑相变与结晶潜热,对焊件几何形状简单归为无限的(无限大,无限长,无限薄),计算结果对远离熔合线的较低温度

kJ/m2。

Rosonthal的解析模式

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经典Rosonthal解析模式【l】

区(<500℃)较准确,但对和焊缝性能相关的关键

部位FZ及HAZ误差很大。但由于此模型计算方法简单,仍广泛应用于工程上。1.2高斯函数的热流分布

高斯函数的热流分布网是比点热源更切实际的一种热源分布函数,因为它将热源按高斯函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分布。其函数为:

。、。

中,热源按作用的焊件几何形状的不同而被简化为点状、线状或面状热源。理想点热源沿工件表面移动时计算瞬态温度场的经典解析模式见式(1)。

k,,∽=死告唧(鲁幢针唧(乎)

。R.=X/。。孑。。’’。+’1’y1’’U。。。(。。。z。。。+。。‘。2。‘‘N‘‘。。。a。。。。。)—2—

【乒茁—移£

式中:死为环境温度;Q='oQo为热输入率,W;叼为有效系数;Qo为热源功率;入为热扩散系数;移为焊接速度;茗,Y,z组成定坐标系;f,Y,z组成动坐标系;盯为热导率,w/(in・℃);U为电压;,为电流;N为整数;6为板厚。由材料熔点温度,可以确定熔池等温线MP、熔合区FZ与热影响区HAZ的大小。对于大厚焊件上表面堆焊,热是沿3个方向传播的,则可以把热源看成是一个点热源。瞬时集中点热源所形成的温度场可由其解析式(2)得到【11,而厚度为h无限大薄板上线状热源的温度,由式(3)计算【”,得到的温度场是以r为半径的平面圆环。应用面热源时将试件简

收稿日期:2003—09—09;修回日期:2003—12—08基金项目:高能束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

q(r)=g(o)e一,

(5)

式中:q(r)为半径破E的表面热流,W/m2;q(0)为热源中心处的热流量最大值;8为热源集中系数,是与焊接方法相关的常数;r为距热源中心的距离。

实践证明,相当部分热量是通过辐射和热传导直接输给焊件的。Pavelicvt田等人对此做过修正,通过对材料性能参数修正或设定损失系数等方法进行处

理。Friedman和Krutz翻等人认为另一种高斯分布的热

源可写为:

9(茗,f):掣e一。巾e一3断,

,1T/-2

(6)

式中:Q为能量输入率;r为热流分布特征半径。为方便,引入固定坐标系(菇,y,彳),式(6)可为如下形式:

万方数据 

14・试验与研究・q(石,z,£):』旦e“2/Ie一3∈z。(7)

"fit2

1-为电源位置滞后的时间因素。此时x2十孑<r,对石2+于<

r,q(髫,‘,f)=O。这种热源分布函数在早期用FEM(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焊接温度场时应用较多,人们用二维导热方程计算时常将纵向热流忽略。因此,热源限制在菇一,,平面上,通常设z=O。在低速焊接时这会引起较大误差,计算时热源沿彳经过参考面,并施加热量,使热量扩散至整个平面。1.3激光焊接温度场解析式闭

庄其仁基于激光束对金属表面的直接穿透以及深度只有激光波长量级的原理,将激光作用下形成的小孔区域作为均匀吸收介质,热源以高斯函数的形式输入,导出了三维解析式。1.4一分段移动热源模型翻

蔡志鹏等人在高斯热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段移动热源模型。将一条焊缝分成若干段,在第一段内的节点上同时作用高斯热源,沿焊接的顺序依次加热各段。每段输入的热功率为:

Q。邓船、/叮T以,

(8)

加热时间为:

拄僻,

(9)

式中:q。为加热斑点中心最大比热流,J/(m2-S);a为焊缝的长度,m;k为能量集中系数,1/m2。这种热源模型只需对一段划分为一个时间步,

避免了描述点状热源在该段内移动所需的时间步,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1.5

串热源模型【4】

虽然段热源可以大幅缩减计算时间,但该模型

具有需要用几何参数来描述的局限性。因此蔡志鹏【4】等人对段热源进行改进,将段热源模型用一组点热源模型取代,形成一“串”点热源,既可以减少计算量,又有使用上的灵活性。这就是串热源。

如果将焊缝分为m段,每段上确-m+1个节点,则每段中间节点的输入热功率为分段移动热源模型中每段输入热功率的1/n(Q/n),itl.为每段的节点个数。每段的端点输入热功率为中间节点输入热功率的一半。加热时间由式(9)计算。

对于串热源的描述只需指明在哪些节点上输入热功率的大小及加热时间,不受节点所在面形状和方向限制。

1.6半球状热源分布函数阎

在电弧挺度较小、对熔池冲击力较小的情况下,高斯分布的热源应用模式较准确,但对高能束焊接,高斯分布函数没有考虑电弧的穿透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更为实际的半球状热源分布函数模式。其函数为

万 

方数据焊接技术第33卷第1期2004年2月

g(戈,‘,£):—丝一e-3x2/r2.e-3y2/c2.e-3∥,盯广、/竹

(u)

式中:g(石,Y,f)为功率密度,W/m2。

因为在实践中人们知道,熔池在大多情况下并不是球对称,因此提出了椭球热源对其进行改进。1.7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嗍

以(0,O,0)为中心,平行于坐标轴(菇,y,f)半径为a,b,c的椭球内热量密度是高斯分布的函数:

g(石,),,f)=g(。)e-AX2e-‘~,

(11)

式中:q(o)为椭球心部最大的热流密度值。

q(省,㈤:车4e-3x2/a2-3办2.e一3∥。(12)

根据能量守恒以及A=3/a2,B=3/b2,C=3/c2,得

aOc"fi、/叮r

通过坐标变换可以得出在固定坐标轴下热源分布函数为

g(石,f,£):』£芝:::善望e一322“2.e一3,“2.e一3。¨‘卜州2“2。"tic—V

(13)

1T

1.8双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同

以椭球形热源密度函数计算过程中发现在椭球前半部分温度梯度不像实际中那样陡变,而椭球的后半部分温度梯度分布较缓。为克服这个缺点,提出了双椭球热源分布函数。把热源分为前后两个部

分,前半部分是个1/4椭球,后半部分是个1/4椭球。

设前半部分椭球能量分数撕,后半部分椭球能量分

数瓤,王tff-f=2,则在前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为:

g(Ⅵ,列):亟簿垡e。“.e一如2.e劬肥州2A。(14)

将上式蝌换为昕,即可得到后半部分椭球内热

叮Tc—V订

源分布的计算式。2讨论与分析

综上所述热源模式以解析方法假设较多,却难以提供在熔合线、HAZ处的精确计算结果,而且不考虑电弧力对熔池的冲击作用,但它较简单,意义明确,易于计算,7-程上仍得到广泛应用。如:李义丹嘲等人推导出了TIG')晦t温度场的解析式;庄其仁囱推导出了激光焊温度场的解析式。利用高斯分布的表面热流分布函数,采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法,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温区的准确性。但仍未考虑电弧挺度对熔池的影响。球状、椭球、双椭球热源分布等都考虑了电弧力的影响,而且计算结果每一种方案都比前一种更准确,但同时也增加了计算量,这有利于应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法在高速计算机上进行计算。3结论

随着计算机工业的高速发展,利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法,在高速计算机上进行计算,将成为焊接温度场计算的主要方法,而焊接热源模型的选取在

WeldingTechnology

V01.33No.1Feb.2004・试验与研究・15

文章编号:1002—025X(2004)01—0015—03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纳米扩散焊接工艺探索

波1,盛光敏1,黄家伟1,秦斌1,邱绍宇2,李

聪2

(1.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44;2.中国核动力研究院核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采用纳米镍粉为中间层对TAl7钛合金与1Crl8Ni9Ti进行了扩散焊接试验。通过金相分析、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焊接接头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镍粉成功地阻止了钛合金与不锈钢的互扩散,抑制了TiFe,TiFe2等脆性相的形成,在接头形成了具有一定塑性的Ni~Ti型金属间化合物,但由于纳米镍粉中间层不致密,从而导致接头强度较低。关键词:缃米镍粉;扩散焊;钛合金;不锈钢中图分类号:TG453.9

文献标识码:A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复合构件,能充分体现两种中间层的选择依据:①Ni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与铁

形成无限固溶体,Ni的塑性较好,可缓解接头中的内

材料在性能与经济上的优势互补。在核动力装置、

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电子产业、医疗器械和机械制造等民用和军用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钛合金与不锈钢直接对焊时,由于两种材料的相互溶解度极小,在焊缝处会形成大量的金属间化合物TiFe和TiFe2,而且Ti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不锈钢中的C易形成TiC,会使焊缝变脆。再者不锈钢与钛合金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在焊缝中会形成较大的内应力,从而在焊缝处形成裂纹[11。

笔者采用纳米镍粉为中间层的方法来阻止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的形成,从而改善接头性能。

收稿日期:2003—11—02

基金项目:核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重点市应用基础研

究项目资助

应力,且与Ti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塑性[21。②纳米

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扩散率高、纳米微晶截面扩散激活能低以及溶解度高等特点[31。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基体材料:TAl7近d型钛合金与1Crl8Ni9Ti,钛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经DSC爿3"析)E3905.5-945.5

oC。

中间层材料:纳米镍粉,平均粒径为20nm,粒径范围为0~50nm,比表面积为40~60m2/g,纯度大于99.9%,颗粒形状为球形,熔点为1173℃。1.2试验方法

试样规格为咖12

mmx30

mm,试样端面用水砂纸

笞q莽甾譬雾茜黜零墙氧牙弛零譬曲雾高氧努弛孓笞醵莽g吣莽g啦莽牙V莽葛啦§苗譬雾省轧雾瑶&努弛孓牙她¥牙啦潞祭零苔啦孓鹞祭零零零祭a羚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通常的焊接方法如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采用高斯分布的函数就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对于具有匙孔效应的焊接方法,如等离子束焊、激光焊,常采用双椭球热源分布函数。为求准确,建议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源进行叠加。对于具有匙孔效应的焊接,尤其是激光熔透焊,采用一个线热源加两个面热源,面热源采用高斯分布函数。如文献[9】利用高斯热源作为表面热源,双椭球热源作为内热源,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文献[10】利用两个点热源加一个线热源对激光焊接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与试验值比较吻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莫春立,钱百年,国旭明,等.焊接热源计算模式的研究进展田.焊接学报,2001,6.

【2】庄其仁.激光焊接温度场解析计算明.华侨大学学报,2001,7.【3】蔡志鹏,赵海燕,鹿安理,等.焊接数值模拟中分段移动热源模型的建

立及应用叨.中国机械工程,2002,2.

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1,4.

【5]LiYidan,XinGuochun,LiZengguo.Three-dimensionaljoussianoistribut-

edheatflow

calculation叨.Welding,1997,18(4):251—255.

tern—

【6]PavelicV,TanbakuchiR,AuyeharaO.Experimentalandcomputed

perature

historipsingastungsten

arc

weldingofthin

plates们.Welding

JournalReseach

Supplement,1969,48(7):295—305.

【7]ChongLM.Predictingweldinghardness[D].M,Eng,Thesis.Ottawa,

Canada:CarletonUniversity,1982,56—57.

[8]JohnGoldak.A

new

finitemodelforweldingheat

source[J].Metallur-

gual.Transactions,1984,15B(2):299—305.

【9]TailorGA,HughesM,PericleousK.Theapplicationofthreedimen・

sionfinitevolume

method

tothe

modelingofweldingphenomena[A].

process

Modelingofcasting,weldingandadvancedcolidificatiom[C】.SanDiego.EditedbyPrter.R.Sahm,2000.852—859.[10]Liujinhe,ZhangFengming.

transfermodel

on

IX

Establishmentand

power

analysisof

newheat

thehi【ghC02laserbeam

welding【J】.SPIE,

1998,3350:347—351.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程久欢(1978一),男,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系2001级硕士

[4】蔡志鹏,赵海燕,吴飕,等.串热源模型及其在焊接数值模拟中的应

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程久欢, 陈俐, 于有生

程久欢,于有生(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3), 陈俐(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

焊接技术

WELDING TECHNOLOGY2004,33(1)19次

参考文献(10条)

1.莫春立;钱百年;国旭明 焊接热源计算模式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焊接学报 2001(03)2.庄其仁 激光焊接温度场解析计算[期刊论文]-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3.蔡志鹏;赵海燕;鹿安理 焊接数值模拟中分段移动热源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 2002(03)4.蔡志鹏;赵海燕;吴甦 串热源模型及其在焊接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1(04)5.Li Yidan;Xin Guochun;Li Zengguo Three-dimensional joussian oistributed heat flow calculation1997(04)

6.Pavelic V;Tanbakuchi R;Auyehara O Experimental and computed temperature historips in gas tungstenarc welding of thin plates 1969(07)

7.Chong L M Predicting welding hardness 1982

8.John Goldak A new finite model for welding heat source 1984

9.Tailor G A;Hughes M;Pericleous K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imension finite volume method to themodeling of welding phenomena[外文会议] 2000

10.Liu jinhe;Zhang Fengming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of new heat transfer model on the high powerCO2 laser beam welding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 熊智军.赵熹华.李永强.李云峰.Xiong Zhijun.Zhao Xihua.Li Yongqiang.Li Yunfeng 激光深熔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焊接2006(12)

2. 陈家权.肖顺湖.杨新彦.吴刚.CHEN Jia-quan.XIAO Shun-hu.YANG Xin-yan.WU Gang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装备制造技术2005(3)

3. 郑振太.吕会敏.张凯.单平.胡绳荪.Zheng Zhentai.Lü Huimin.Zhang Kai.Shan Ping.Hu Shengsun 熔化焊焊接热源模型及其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焊接2008(4)

4. 孟庆国.方洪渊.徐文立.姬书得.Meng qingguo.Fang Hongyuan.Xu Wenli.Ji Shude 双丝焊热源模型[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2005,41(4)

5. 郑振太.单平.罗震.张凯.付坤 双椭球热源模型一般式的推导及其误差分析[会议论文]-2008

6. 蔡志鹏.赵海燕.鹿安理.史清宇 焊接数值模拟中分段移动热源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2002,13(3)

引证文献(20条)

1.宋永刚.梁国星.吕明 激光钎焊的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9(3)

2.陈家权.沈炜良.尹志新.肖顺湖 基于单元生死的焊接温度场模拟计算[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2005(7)3.王中辉.韩笑傲.张志莲.李洪华 薄板焊接数值模拟研究[期刊论文]-焊管 2011(4)

4.张泽云.杨鑫华.王春生.杨德惠.兆文忠 构架焊接热源的仿真与应用[期刊论文]-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08(5)5.张书权.王仲珏.代礼.文伟 基于SYSWELD的T型接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2011(7)6.高耀东.何雪 基于ANSYS单元生死技术的焊接模拟[期刊论文]-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0(1)

7.张书权.王仲珏.朱协彬.代礼.文伟 基于SYSWELD的搭接接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

8.史志伟 T92/12Cr1MoV异种钢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0(4)9.高耀东.何雪 基于ANSYS单元生死技术的焊接模拟[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2010(7)

10.刘波.姚河清 移动热载荷在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11.张书权.王仲珏.朱协彬.代礼.文伟 基于SYSWELD的搭接接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

12.贾剑平.陈建平.刘云龙.彭亮.刘丹 水下局部干法T型坡口焊接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2013(1)

13.贾剑平.陈建平.刘云龙.彭亮.刘丹 基于ANSYS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过程温度场分析[期刊论文]-电焊机2012(11)

14.胡敏英.吴志生 基于单元生死焊接温度场应力场模拟研究[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6)15.宫大猛.雷毅 数值模拟在焊接中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电焊机 2012(6)

16.陈东高.谭兵.王有祁.马冰 铝合金槽型结构焊接变形数值模拟计算[期刊论文]-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5)17.王继锋.周洪彬.郭素娟 组合热源电弧焊残余应力数值模拟[期刊论文]-工业建筑 2007(z1)

18.朱学敏.王宗彦.吴淑芳.张丽琼.潘变 薄板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 2012(21)19.段向胜.周锡元.李志伟 天津津塔钢板剪力墙焊接应力监测与数值模拟[期刊论文]-建筑结构 2011(6)20.陈小伟 X70管线钢埋弧焊焊接热循环参数的数值模拟及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anjiejs200401006.aspx


相关内容

  • 超薄不锈钢板超级电容储能点焊机的研制
  • 32 ・焊接设备与材料・焊接技术第41卷第2期2012年2月 文章编号:1002-025X(2012)02-0032埘 超薄不锈钢板超级电容储能点焊机的研制 徐向前.周好斌 (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针对超薄不锈铜板应用常规的储能焊焊接时焊接工艺参数难以控制.提 ...

  • 等离子制造技术与增材制造装备
  • 等离子制造技术与增材制造装备 曹修全 摘要:等离子体制造技术是指利用等离子体作为热源,对零部件进行焊接.切割.增材制造等制造技术的总称.和传统减材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技术是指通过增加材料的方式而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本文从等离子体制造技术出发,先介绍了等离子体制造技术和增材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然后 ...

  • 熔滴主动靶向的激光间接电弧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初探
  • 熔滴主动靶向的激光间接电弧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初探 熔滴主动靶向的激光间接电弧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初探 王立伟1, 陈树君1, 肖 珺1, 魏蓬生1,2 (1. 北京工业大学 汽车结构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124:2. 国立中山大学 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高雄 80424) 摘 要: ...

  • 激光加工技术
  • 激光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激光技术原理 激光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的单色波长.同调性和平行光束等3大特性.科学家在电管中以光或电流的能量来撞击某些晶体或原子易受激发的物质,使其原子的电子达到受激发的高能量状态.当这些电子要回复到平静的低能量状态时,原子就会射出光子,以放出多余的能量.这些被放出的光子又会 ...

  •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
  •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 简介(初稿) 姜莉莉 2011-2-25 2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 简 介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在杰出的工程师.学者.科学院院士叶甫盖尼. 奥斯卡洛维奇. 巴顿先生的倡议下,于 1934 年 1 月成立. 研究所是在电焊委员会的焊接实验室和基辅工学 ...

  • 激光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肖荣诗
  • <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增刊 综 述 激光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肖荣诗, 陈 铠, 陈 涛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 北京100124) 摘要:激光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十分活跃.简要介绍了激光连接.金属零件激光快速 成形.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微纳制造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 高温合金的焊接性
  • 高温合金的焊接性 1 引言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而镍基及镍铁基高温合金是目前高温合金结构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及耐腐蚀性,被称之为"航空发动机的心脏",具有组织稳定.工作温度高.合金化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航空航天.军工.舰艇燃气机. ...

  • 激光与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 ・6・ 焊接2004(3) cIM.."80.-x-‰ I专题综述l c}一jf--p-w--a6一jf-对 激光与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50001)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150080) 王威李丽群 王旭友齐秀滨 卜大川 摘要综述了激光 ...

  • 浅析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计
  • 摘要:作者针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计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城市供热管网的特点与常用设计技术以及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布置的类型,最后对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 集中 供热管网 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集中供热因其易控制.能源利用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