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大使命。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

一、 中国林业资源情况

林业的发展以资源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第五次森林清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林业用地39.5亿亩,森林面积23.8亿亩,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森林覆盖率为8.6%,增加近8个百分点。 表1 全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总的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9.6%)的56%,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20%和12%(见表2)。现有森林中,人工林的比重较大,且相当一部分郁闭度在0.4以下,生态服务功能低下,亩均蓄积量为5.2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8%。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森林东北和西南多、其它地区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五省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41.3%和52.4%,而华北、华中和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很少,尤其是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区

的森林覆盖率不足5%,其中青海省只有0.43%。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任务十分繁重。

按照《森林法》的规定,我国林种分为五类:一是用材林,现有面积15.5亿亩(含竹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66%;二是防护林,现有面积3.2亿亩,约占14%;三是经济林,现有面积3.0亿亩,约占13%;四是薪炭林,现有面积0.7亿亩,约占3%;五是特种用途林,现有面积0.6亿亩,约占3%。

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1551个,总面积19.4亿亩(含海洋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3.5%,其中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1156个,总面积17.4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1%。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1个,总面积8.7亿亩,其中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122个,面积7.2亿亩。

在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类型458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544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29个,湿地生态系统类型125个。目前,我国共有2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1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处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当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

二、 中国林业的现状

中国的林业发展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我国的林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1林业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工造林势头很猛,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20世纪90年代,全国植树造林以年均7500多万亩的速度发展;进入新世纪,随着六大工程的启动实施,造林绿化速度迅速提升,2002年造林面积首次超过1亿亩,达到1.12亿亩,其中人工造林9907万亩,飞播造林1295万亩,另有迹地更新529万亩、封山育林4749万亩,林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见表

3)。目前,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7亿多亩,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6%。

表2 1992-2002年全国造林面积 单位:万亩

2、是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为满足国民经济对木材的需求,国家相继建立了135个国有大中型森工企业,林业系统曾经位列国民经济各部门前五名。建国50多年来,累计生产木材50多亿立方米,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林业面向市场,改革传统的单一产业结构,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林机制造快速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发展和对林地资源多种利用步伐加快,森林旅游、花卉、木片、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经济林、竹产业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异军突起。2001年,全国木材产量4552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211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松香产量37.8万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林业机械产值达100亿元,有的林机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林产品产量6880万吨,年产值达1320亿元;花卉生产面积369万亩,年销售额达215.8亿元;森林公园接待游客8565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8.2亿元。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090.5亿元。

表3 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

3、林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建国以来已取得林业科技成果5100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成果306项,“包兰浅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ABT生根粉系列的推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林业科技贡献率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21.2%提高到90年代中后期的30.3%。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期健全了林业法律体系。

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定》、《防沙治沙法》;国务院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为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2林业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生态恶化的局面未从根本上改变

1、土地沙化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南方沿江、沿河、沿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多年来,我国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植树造林,防沙止漠,延缓沙化扩展。但由于乱采滥挖、乱砍滥伐、滥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破坏,我国土地沙化仍呈不断扩展之势。20世纪50-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扩展3460平方公里。强沙尘暴天气50年代发生5次,70年代发生13次,90年代发生23次,近几年来每年都发生10余次,沙尘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危害越来越大。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受沙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多,由于沙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多亿元。

2、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流失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目前,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50亿吨。20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90年代已经上升到56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80%来自这一地区。

3、旱涝灾害严重

森林、湿地的破坏,造成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和蓄水功能下降,导致旱情、加剧涝灾。我国20世纪50年代受旱农田1.2亿亩,90年代达到3.8亿亩。全国500多座城市有300多座缺水,40多座严重缺水。1972年黄河第一次断流,1985年以后连续出现断流,1997年断流时间达226天。全国因干旱每年损失2300亿元。在我国,洪涝灾害也十分严重,近50年来,每3年就发生一次大洪水,我

国平均每年罹涝耕地面积1.5亿亩,成灾面积1.2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已成为地上悬河;长江的荆江河段河床已高出两岸8米;全国8.2万座水库总库容被淤积三分之一。

2.3生态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分析

森林资源底子薄、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消耗

林业投入长期不足,税费较重

林业改革滞后,体制、机制不顺

根据对林业现状的上述分析,可以做出这样的基本判断:中国林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林业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 中国林业前景展望

基于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中国林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总纲,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以科教兴林和依法治林为手段,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切实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努力推进中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跨越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走过的边破坏边治理的漫长历程,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林业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国适应入世后的国际竞争要求;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4%,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和木材自给自足,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国家对原有的十七个工程项目进行了系统整合,形成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和长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六大工程覆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工程规划总投资7000多亿元,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其投资超过了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和北非五国绿色坝工程,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在国内外具有巨大影响

3.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场)。从2000-2010年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按计划调减木材产量1991万立方米,对14.1亿亩森林严加保护。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新增林草面积

2.2亿亩,其中新增森林面积1.3亿亩,森林覆盖率增加3.72个百分点。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74.1万人,对48.3万离退休人员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3.2退耕还林工程

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工程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涉及25个省区市,1897个县。规划在2001-2010年间,完成退耕地造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4.5个百分点,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3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5.4亿亩。

3.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规划造林种草11360万亩,其中,封沙育林育草2666万亩,飞播造林2788万亩,人工造林5906万亩。

3.4“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沿海、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太行山、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及绿色通道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其它地区不相同的生态问题。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范围包括我国“三北”地区13个省区市约590个县。计划在2001-2010年间,完成造林1.42亿亩,治理沙化土地1950万亩。工程建成后,将使工程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1.84个百分点,使近1.7亿亩农田得到庇护,1.9亿亩沙化、盐渍化、退化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范围涉及我国28个省区市的有关地区,计划在2001-2010年间,完成造林2.7亿亩,改造低效防护林1.1亿亩,管护好现有森林5.6亿亩。工程建成后,将使长江流域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5个百分点,珠江流域提高2.87个百分点、沿海地区提高

3.29个百分点、太行山地区提高12.7个百分点、平原地区提高2.2个百分点。

3.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湿地地区等。计划在今后十年,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建成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藏羚羊、虎、兰科植物等15个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二是建成200个典型的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项目,32个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项目,5万个自然保护小区;三是建成国家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野生动植物国家科研体系和有关监测网络。到201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增加到1800个,其中国家级的达到22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6.14%。

3.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

主要解决我国的木材供应问题,并为其他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保证。工程实施范围包括我国400毫米等雨线以东的18个省区的886个县、114个林业局(场)。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2亿亩。工程完成后,每年可提供木材1.3亿立方米,约占国内生产需求量的40%,加上现有森林资源的利用,国内木材供需基本趋于平衡,可支撑木浆生产能力1386万吨、人造板生产能力2150万立方米。

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前景

4.1单一发展林业经济具有很大局限性

1、在经济领域

传统林业经济只搞森林培育、木材采运和木材加工利用,侧重于木材生产,而其他产业都处在副业层次, 因而形成的是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企业布局重复的林业经济。国有林区也由于单一发展“独木支撑”的林业经济,可采伐的森林资源消耗过快,森林资源危机和林区经济危困加剧。

2、在社会领域

传统、单一的林业经济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森工企业肩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双重任务,逐步形成了企业办社会式的“独立王国”。一方面企业要以有限的利润去应付巨大的营业外支出, 出现林区公共服务难以顾及、基础设施欠账多、职工生活环境差、林区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另一方面林区职工生活水平过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四险”统筹收支缺口巨大,林区大量富余人员急需妥善安置。

3、在生态领域

传统林业经济不顾及森林资源的消长平衡,企业的经营索取和人口的生存需求所产生的双重压力,远远超出了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导致林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冲突加剧。

4.2林木及其产品市场分析

我国加入世贸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对各个行业和部门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林业经济作为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入世后我国的木材和纸浆的进口关税从原来的15%下降至5%。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而木材生产国受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影响,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首要的任务,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的面积锐减,是造成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全世界的木材今后将逐年降低产量,这就形成了木材的供需矛盾,逐渐要形成木材的卖方市场,木材的价格经过阶段小幅升高后,将要逐年大幅度上涨。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现在植树造林,到成材出售之时,必然要赶上木材价格坚挺之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必将增加对人工林的需求。

4.3林业政策分析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 并把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特别近几年,洪涝、干旱、沙尘瀑等自然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林业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重要指示。我国林业发展已进入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新阶段。同时,我们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许多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 总的原则是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允许跨行业、跨地域、跨部门造林, 可以将荒山荒地进行拍卖, 承包股份制造林,林权可以抵押、转让、继承,对个人营造的商品用材林可优先办理采伐许可证。因此,从林业政策层面上,是允许鼓励全社会参加植树造林,切实保护广大林农和育苗专业户的利益不受侵害,让从事造林绿化的单位和个人得到更多的实惠,从面达到调动更多的人投入到造林绿化的大潮中来。

我们只有更新观念,加快林业经济转型,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林业茶叶快速发展。

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大使命。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

一、 中国林业资源情况

林业的发展以资源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第五次森林清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林业用地39.5亿亩,森林面积23.8亿亩,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森林覆盖率为8.6%,增加近8个百分点。 表1 全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总的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9.6%)的56%,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20%和12%(见表2)。现有森林中,人工林的比重较大,且相当一部分郁闭度在0.4以下,生态服务功能低下,亩均蓄积量为5.2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8%。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森林东北和西南多、其它地区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五省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41.3%和52.4%,而华北、华中和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很少,尤其是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区

的森林覆盖率不足5%,其中青海省只有0.43%。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任务十分繁重。

按照《森林法》的规定,我国林种分为五类:一是用材林,现有面积15.5亿亩(含竹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66%;二是防护林,现有面积3.2亿亩,约占14%;三是经济林,现有面积3.0亿亩,约占13%;四是薪炭林,现有面积0.7亿亩,约占3%;五是特种用途林,现有面积0.6亿亩,约占3%。

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1551个,总面积19.4亿亩(含海洋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3.5%,其中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1156个,总面积17.4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1%。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1个,总面积8.7亿亩,其中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122个,面积7.2亿亩。

在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类型458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544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29个,湿地生态系统类型125个。目前,我国共有2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1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处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当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

二、 中国林业的现状

中国的林业发展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我国的林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1林业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工造林势头很猛,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20世纪90年代,全国植树造林以年均7500多万亩的速度发展;进入新世纪,随着六大工程的启动实施,造林绿化速度迅速提升,2002年造林面积首次超过1亿亩,达到1.12亿亩,其中人工造林9907万亩,飞播造林1295万亩,另有迹地更新529万亩、封山育林4749万亩,林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见表

3)。目前,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7亿多亩,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6%。

表2 1992-2002年全国造林面积 单位:万亩

2、是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为满足国民经济对木材的需求,国家相继建立了135个国有大中型森工企业,林业系统曾经位列国民经济各部门前五名。建国50多年来,累计生产木材50多亿立方米,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林业面向市场,改革传统的单一产业结构,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林机制造快速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发展和对林地资源多种利用步伐加快,森林旅游、花卉、木片、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经济林、竹产业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异军突起。2001年,全国木材产量4552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211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松香产量37.8万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林业机械产值达100亿元,有的林机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林产品产量6880万吨,年产值达1320亿元;花卉生产面积369万亩,年销售额达215.8亿元;森林公园接待游客8565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8.2亿元。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090.5亿元。

表3 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

3、林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建国以来已取得林业科技成果5100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成果306项,“包兰浅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ABT生根粉系列的推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林业科技贡献率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21.2%提高到90年代中后期的30.3%。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期健全了林业法律体系。

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定》、《防沙治沙法》;国务院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为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2林业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生态恶化的局面未从根本上改变

1、土地沙化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南方沿江、沿河、沿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多年来,我国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植树造林,防沙止漠,延缓沙化扩展。但由于乱采滥挖、乱砍滥伐、滥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破坏,我国土地沙化仍呈不断扩展之势。20世纪50-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扩展3460平方公里。强沙尘暴天气50年代发生5次,70年代发生13次,90年代发生23次,近几年来每年都发生10余次,沙尘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危害越来越大。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受沙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多,由于沙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多亿元。

2、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流失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目前,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50亿吨。20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90年代已经上升到56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80%来自这一地区。

3、旱涝灾害严重

森林、湿地的破坏,造成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和蓄水功能下降,导致旱情、加剧涝灾。我国20世纪50年代受旱农田1.2亿亩,90年代达到3.8亿亩。全国500多座城市有300多座缺水,40多座严重缺水。1972年黄河第一次断流,1985年以后连续出现断流,1997年断流时间达226天。全国因干旱每年损失2300亿元。在我国,洪涝灾害也十分严重,近50年来,每3年就发生一次大洪水,我

国平均每年罹涝耕地面积1.5亿亩,成灾面积1.2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已成为地上悬河;长江的荆江河段河床已高出两岸8米;全国8.2万座水库总库容被淤积三分之一。

2.3生态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分析

森林资源底子薄、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消耗

林业投入长期不足,税费较重

林业改革滞后,体制、机制不顺

根据对林业现状的上述分析,可以做出这样的基本判断:中国林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林业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 中国林业前景展望

基于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中国林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总纲,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以科教兴林和依法治林为手段,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切实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努力推进中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跨越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走过的边破坏边治理的漫长历程,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林业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国适应入世后的国际竞争要求;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4%,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和木材自给自足,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国家对原有的十七个工程项目进行了系统整合,形成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和长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六大工程覆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工程规划总投资7000多亿元,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其投资超过了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和北非五国绿色坝工程,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在国内外具有巨大影响

3.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场)。从2000-2010年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按计划调减木材产量1991万立方米,对14.1亿亩森林严加保护。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新增林草面积

2.2亿亩,其中新增森林面积1.3亿亩,森林覆盖率增加3.72个百分点。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74.1万人,对48.3万离退休人员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3.2退耕还林工程

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工程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涉及25个省区市,1897个县。规划在2001-2010年间,完成退耕地造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4.5个百分点,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3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5.4亿亩。

3.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规划造林种草11360万亩,其中,封沙育林育草2666万亩,飞播造林2788万亩,人工造林5906万亩。

3.4“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沿海、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太行山、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及绿色通道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其它地区不相同的生态问题。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范围包括我国“三北”地区13个省区市约590个县。计划在2001-2010年间,完成造林1.42亿亩,治理沙化土地1950万亩。工程建成后,将使工程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1.84个百分点,使近1.7亿亩农田得到庇护,1.9亿亩沙化、盐渍化、退化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范围涉及我国28个省区市的有关地区,计划在2001-2010年间,完成造林2.7亿亩,改造低效防护林1.1亿亩,管护好现有森林5.6亿亩。工程建成后,将使长江流域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5个百分点,珠江流域提高2.87个百分点、沿海地区提高

3.29个百分点、太行山地区提高12.7个百分点、平原地区提高2.2个百分点。

3.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湿地地区等。计划在今后十年,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建成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藏羚羊、虎、兰科植物等15个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二是建成200个典型的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项目,32个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项目,5万个自然保护小区;三是建成国家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野生动植物国家科研体系和有关监测网络。到201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增加到1800个,其中国家级的达到22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6.14%。

3.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

主要解决我国的木材供应问题,并为其他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保证。工程实施范围包括我国400毫米等雨线以东的18个省区的886个县、114个林业局(场)。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2亿亩。工程完成后,每年可提供木材1.3亿立方米,约占国内生产需求量的40%,加上现有森林资源的利用,国内木材供需基本趋于平衡,可支撑木浆生产能力1386万吨、人造板生产能力2150万立方米。

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前景

4.1单一发展林业经济具有很大局限性

1、在经济领域

传统林业经济只搞森林培育、木材采运和木材加工利用,侧重于木材生产,而其他产业都处在副业层次, 因而形成的是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企业布局重复的林业经济。国有林区也由于单一发展“独木支撑”的林业经济,可采伐的森林资源消耗过快,森林资源危机和林区经济危困加剧。

2、在社会领域

传统、单一的林业经济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森工企业肩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双重任务,逐步形成了企业办社会式的“独立王国”。一方面企业要以有限的利润去应付巨大的营业外支出, 出现林区公共服务难以顾及、基础设施欠账多、职工生活环境差、林区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另一方面林区职工生活水平过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四险”统筹收支缺口巨大,林区大量富余人员急需妥善安置。

3、在生态领域

传统林业经济不顾及森林资源的消长平衡,企业的经营索取和人口的生存需求所产生的双重压力,远远超出了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导致林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冲突加剧。

4.2林木及其产品市场分析

我国加入世贸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对各个行业和部门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林业经济作为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入世后我国的木材和纸浆的进口关税从原来的15%下降至5%。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而木材生产国受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影响,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首要的任务,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的面积锐减,是造成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全世界的木材今后将逐年降低产量,这就形成了木材的供需矛盾,逐渐要形成木材的卖方市场,木材的价格经过阶段小幅升高后,将要逐年大幅度上涨。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现在植树造林,到成材出售之时,必然要赶上木材价格坚挺之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必将增加对人工林的需求。

4.3林业政策分析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 并把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特别近几年,洪涝、干旱、沙尘瀑等自然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林业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重要指示。我国林业发展已进入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新阶段。同时,我们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许多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 总的原则是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允许跨行业、跨地域、跨部门造林, 可以将荒山荒地进行拍卖, 承包股份制造林,林权可以抵押、转让、继承,对个人营造的商品用材林可优先办理采伐许可证。因此,从林业政策层面上,是允许鼓励全社会参加植树造林,切实保护广大林农和育苗专业户的利益不受侵害,让从事造林绿化的单位和个人得到更多的实惠,从面达到调动更多的人投入到造林绿化的大潮中来。

我们只有更新观念,加快林业经济转型,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林业茶叶快速发展。


相关内容

  • 2014年中国木材加工市场投资前景报告
  • 2014-2020年中国木材加工市场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 ∙ ∙ ∙ 出版日期:2014 客服QQ:992930161 报告价格:印刷版:RMB 7000 电子版:RMB 7200 印刷版+电子版:RMB 7500 电子邮箱:[文章来源] 报告目录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 ...

  • 2015-2020年中国生态农业市场评估及市场行情动态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生态农业市场评估 及市场行情动态报告 凯德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www.cnkaide.com 行业研究报告的定义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 ...

  • 林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 林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林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林业项目概述 林业产业是常青产业.林业产业的基础是利用日光能转化为生物 ...

  • 2017年中国林业建设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副本 - 副本 - 副本 (5)
  • 2017-2022年中国林业建设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 告(目录) 观研网 http://www.proresearch.org 2017-2022年中国林业建设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 资前景预测报告 ∙ ∙ ∙ ∙ [出版日期]2017 [交付方式]Email 电子版/特快专递 ...

  • 现代木材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综 述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现代木材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杜桂婷 (黑龙江省双鸭山林业局岭东贮木场 155100)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木材工业的现状,并对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明确了木材加工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今后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思与对策. 关键词:木材加工业:现状:发 ...

  •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 总论 . ........................................................................................... 1 1.1项目提要 .............. ...

  • 林产化工专业
  • 林产化工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工学 门类:林业工程类 专业名称:林产化工专业 本专业学习树木及林特产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化学转化和化学工程的知识.毕业生一般在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制浆造纸.化学工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就业,从事林产化工的生产.设计.产品研究开发的工作.该领域毕业生近几年供求情 ...

  • 2017年中国原油脱硫剂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目录)
  • 2017-2023年中国原油脱硫剂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目 录) 华经情报网 www.huaon.com 公司介绍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 ...

  •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及前景
  • 48 福1耋琅t舛聂 2011年第2期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及前景 王郁,邱乐忠 (福建省松溪县农业局353500) 摘要:从昆虫信息素的定义类别和昆虫信息素的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昆虫信息素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昆虫信息素:主要类别:应用前景 在20世纪的100年里,防治害虫的水平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