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地基承载力

土 力 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Bearing Capacity

韩文喜

电 话: [1**********] [1**********] Email: [email protected] Office: 新实验楼 离心机办公室

1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1 概述 Dr. Han WX

各种土木工程在整个使用年限内都要求地基稳定,要求地基不致因承载力不足、渗 流破坏而失去稳定性,也不致因变形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塑性区的形成及地基失稳: ①随着地基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尚处在弹性平衡状态, 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②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任一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 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 分布。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 ③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 定。 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确保地基不致因荷载作用而发生剪切破坏,产生变形过大而影 响建筑物或土工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为此,地基基础设计一般部限制基底压力最大不超过 地基容(允)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2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1 概述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 ①原位试验法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现场直接试验包 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 试验法为员直接、最可靠的方法。 ②理论公式法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③规范表格法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 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 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值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④当地经验法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Dr. Han WX

3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1 地基的三种破坏模式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因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一般都由地基土的剪切破坏 引起。有三种破坏模式: 整体剪切破坏

Dr. Han WX

局部剪切破坏

冲切剪切破坏

4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1 地基的三种破坏模式

整体剪切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是一种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发生连续剪切 滑动面的地基破坏模式。 破坏特征: ①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近似线弹性 (p-s曲线的首段呈线性)变形; ②当荷载达到一定数值时,在基础的边缘以下土体首先发生剪

切破坏,随着 荷载的继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也逐渐扩大,p-s曲线由线性开始弯曲; ③当剪切破坏区在地基中形成一片,成为连续的滑动面时,基础就会急剧下 沉并向一侧倾斜、倾倒,基础两侧的地面向上隆起,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地 基基础失去了继续承载能力。 这种破坏模式的典型的荷载-沉降曲线(p-s曲线)具有明显的转折点,破坏前 建筑物一般不会发生过大的沉降,它是一种典型的土体强度破坏,破坏有一定的 突然性。如图所示。 整体剪切破坏一般在密砂和坚硬的粘土中最有可能发生。

5

Dr. Han WX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1 地基的三种破坏模式

局部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是一种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某一范围内发 生剪切破坏区的地基破坏型式。 破坏特征: ①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在基础边缘 以下开始发生剪切破坏; ②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大,地基变形增大,剪切破坏区继续扩大,基础两侧 土体有部分隆起,但剪切破坏区滑动面没有发展到地面,基础没有明显的倾斜和 倒塌。基础由于产生过大的沉降而丧失继续承载能力。 这种破坏模式的p-s曲线,一般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其直线段范围较小,是一 种以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破坏模式。

Dr. Han WX

6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1 地基的三种破坏模式

冲切剪切破坏: 冲切剪切破坏是一种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体发生垂直剪切 破坏,使基础产生较大沉降的一种地基破坏模式,也称刺人剪切破坏。 破坏特征:在荷载作用下基础产生 较大沉降,基础周围的部分土体也产生下 陷,破坏时基础好象“刺人”地基土层中, 不出现明显的破坏区和滑动面,基础没有 明显的倾斜,其p-s 曲线没有转折点,是一种典型的以变形为特征的破坏模式, 如图所示。 在压缩性较大的松砂、软土地基或基础埋深较大时相对容易发生冲切剪切破 坏。

Dr. Han WX

7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2 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和判别

影响地基破坏模式的因素有: • • 地基土的条件(如种类、密度、含水量、压缩性、抗剪强度等); 基础条件(如型式、埋深、尺寸等)。

Dr. Han WX

土的压缩性是影响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如果土的压缩性低,土体相对比较密实,一 般容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反之,如果土比较疏松,压缩性高,则会发生冲切剪切破林。 地基压缩性对破坏模式的影响也会随着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 建在密实土层中的基础,如果埋深大或受到瞬时冲击荷载,也会发生冲切剪切破坏 如果在密实砂层下卧有可压

缩的软弱土层,也可能发生冲切剪切破坏。

• 建在饱和正常固结粘土上的基础,若地基土在加载时不发生体积变化,将会发生整 体剪切破坏; • 如果加荷很慢,使地基土固结,发生体积变化,则有可能发生刺入破坏。 对于具体工程可能会发生何种破坏模式,需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综合确定.

8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1.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 现场荷载试验各级荷载及其相应的相对稳定沉降值,可得荷载与沉降的关系 曲线,即p-s曲线。 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与时间 的关系曲线,即s-t曲线。 在某一瞬间内载荷板沉降与该 瞬时时间之比(ds/dt),称为土的 变形速度。 在荷载增大的过程中变化,可得 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 I 压缩阶段 Ⅱ剪切阶段 Ⅲ隆起阶段 s

9

Dr. Han WX

p-s 曲线 p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1.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

(1)压缩阶段,又称直线变形阶段,对应p-s 曲线的oa段。在这个阶段外加荷载较小,地基 土以压缩变形为主,压力与变形之间基本呈线 性关系,地基中的应力尚处在弹性平衡阶段, 地基中任一点的剪应力均小于该点的抗剪强度。 该阶段应力一般可近似采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 (2)剪切阶段,又称塑性变形阶段,对应p-s曲 线的ab段。在这一阶段,从基础两侧底边缘开 始,局部位置土中剪应力等于该处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塑性极限平衡状态,宏观上 p-s曲线呈现非线性的变化。随着荷载的增大,基础下土的塑性平衡区扩大,载荷—变形 曲线的斜率增大。在这一阶段,虽然地基土部分区域发生了塑性极限平衡,但塑性区并未 在地基中连成一片,地基基础仍有一定的稳定性,地基的安全度则随着塑性区的扩大而降 10 低。

Dr. Han WX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1.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

(3)隆起阶段,又称塑性流动阶段,对应p-s 曲线的bc段。该阶段基础以下两侧的地基塑性 区贯通并连成一片,基础两侧土体隆起,很小 的荷载增量都会引起基础大的沉陷,这时变形 主要不是由上的压缩引起,而是由地基土的塑 性流动引起,是一种随时间不稳定的变形,其 结果是基础向比较薄弱一侧倾倒,地基整体失 去稳定性。 相应于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有两个界限荷载: 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的界限荷载,称为比例界限荷载或临塑荷载,一般记为pcr 它是p-s曲线上a点所对应的荷载; 从剪切阶段过渡到隆起阶段的界限荷载,称

为极限荷载,记为pu,它是p-s曲线上b点所 对应的荷载。由此取pcr或pcr/K(K为安全系数)确定地基容许载力。

11

Dr. Han WX

pcr pu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2.地基塑性区边界方程 假设在均质地基表面上,作用一均布 条形荷载p,如图。根据弹性理论,它在地 表下任一点M处产生的大、小主应力可按下 式表达[据p109,式(4-28)]:

1  3 

p0 (  0  sin  0 ) (  0  sin  0 )

Dr. Han WX

(9-1a) (9-1b)

p0

σ1的作用方向与β0角的平分线一致,作用在M点的应力除了由基底附加应力p0引起的

地基附加应力外,还有土自重应力。 实际工程中的基础一般都有埋深d,如图(b)所示,则M点的土自重应力为q+z, q=md为条形基础两侧荷载,m—为基础埋深范围内土层的加杖平均重度,为地基持力层 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均取浮重度,z为M点离基底的距离.

12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2.地基塑性区边界方程 假设地基土原有的自重应力场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1,具有静水压力性质, 则自重应力场没有改变M点附加应力场的大小和主应力的作用方向,因此,地基 中任意点M的大、小主应力为:

1  3 

p0 (  0  sin  0 )  q  z

Dr. Han WX

(  0  sin  0 )  q  z (9-2b)  当M点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该点的大、小主应力应满足下式极限平衡条件[(6—6)]

p0

(9-2a)

sin   ( 1   3 ) /( 1   3  2c cot  )

将(9-2)代入上式得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p sin  0 1 z 0(   0 )  (c cot   q)  sin   (9-4)

根据上式可以绘出塑性区的边界线

13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2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1.临塑荷载 临塑荷载是指基础边缘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

它相当于地基土中应力状态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界限荷载。 在一定荷载作用下,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可从式(9-4)按求极值法求得:

p cos  0  dz  0(  1)  0  则有 :  0    d 0  sin  2

Dr. Han WX

pcr

将它代入(9-4)式得zmax的表达式

z maax 

p0   1  cos       (c cot   q ) (9-5)   2 

临塑荷载为地基刚要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即 zmax=0 时的荷载,则

pcr 

 (c cot   q ) q cos      / 2

pcr  cN c  qN q

其中: N  (cot      / 2) /(cot      / 2) q

(9-6a) (9-6b) N c   cot  /(cot      / 2)

14

《土力学》 第8章 地

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2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2.临界荷载 临界荷载是指允许地基产生一定范围塑性区所对应的荷载。 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不允许地基产生塑性区的临塑荷载pcr作为地基容许承载 力的话,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取值偏于保守。 对于中等强度以上地基土,将控制地基中塑性区较小深度范围内的临界荷载 作为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使地基既合足够的安全度,保证稳定 性,又能比较充分地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设计,减少基础工程 量,节约投资的目的,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允许塑性区开展深度的范围大小与建筑物的重要性、荷载性质和大小、基础 形式和特性、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有关。

Dr. Han WX

15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2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2.临界荷载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控制塑性区最大开展深度zmax=b/4, 从式(9-7b)、(9-8b)可以看出,两个临界荷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分别反映了 在偏心荷载下, 控制塑性区最大开展深度zmax=b/3, 地基土粘聚力和基础理深对承载力的影响,这两部分组成了临塑荷载,第三部分表现为基 对一般建筑物是允许的。p1/4、p1/3分别是允许地基产生zmax=b/4和b/3范围塑 础宽度和地基土重度的影响,实际上受塑性区开展深度的影响。它们都随内摩擦角 的增

大而增大,其值可从公式计算得到。分析临界荷载的组成,可以看到它受地基土的性质、 性区所对应的两个临界荷载。此时,地基变形会有所增加,须验算地基的变形值 基础埋深、基础尺寸等因素的影响。 不超过允许值。 根据定义,分别将zmax=b/4和zmax=b/3代入式(9-5)得:  (c cot   q  b / 4) p1/ 4  q cot      / 2 p1/ 4  cN c  qN q  bN1/ 4 (9-7a) (9-7b)

Dr. Han WX

(9-8a)  (c cot   q  b / 3) p1/ 3  q cot      / 2 (9-8b) p1/ 3  cN c  qN q  bN1/ 3 其中:N1/ 4   /[ 4(cot      / 2)]

N1/ 3   /[3(cot      / 2)]

16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Dr. Han WX

17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Dr. Han WX

18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亦称地基极限荷裁。 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当于地基土中应力状态从剪切阶段过渡到隆起阶段时的界 限荷载。在土力学的发展中.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很多,大都是按整体破 坏模式推导,而用于局部剪切或冲切剪切破坏情况时根据经验加以修正。 极限承载力的求解方法有两大类: 一

类是按照极限平衡理论求解,假定地基土是刚塑性,当应力小于土体屈服 应力时,土体不产生变形,如同刚体一样;当达到屈服应力时,塑性变形将不断 增加,直至土样发生破坏。

如图所示的塑性变形的应力应变图形,结构钢的塑性应变值可达 弹性应变的10-15倍;当弹性应变较塑性应变小很多可以忽略时,简 化为理想塑性体,即刚塑性体。这类方法是通过在土中任取一微分体, 以一点的静力平衡条件满足极限平衡条件建立微分方程,计算地基土 中各点达到极限下衡时的应力及滑动面方向,由此求解基底的极限荷载,此解法由于存在 19 着数学上的困难,仅能对某些边界条件比较简单的情况得出解析解。

Dr. Han WX

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的求解方法有两大类: 一类是按照极限平衡理论求解,假定地基土是刚塑性,当应力小于土体屈 服应力时,土体不产生变形,如同刚体一样;当达到屈服应力时,塑性变形将不 断增加,直至土样发生破坏。 另一类是按照假定滑动面求解,通过基础模型试验,研究地基整体剪切破坏 模式的滑动面形状,并简化为假定滑动面,根据滑动土体的静力平衡条件求解极 限承载力。

Dr. Han WX

20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1 普朗德尔和赖斯纳极限承载力

普朗德尔(Prandtl,1920)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对刚性模子压人半无限刚塑性体的问 题进行了研究。 假定条形基础具有足够大的刚度, 等同于条形刚性模子,且底而光滑. 地基材料具有刚塑性性质,且地基上的 重度为零,基础置于地基表面。当作用 在基础上的荷载足够大时,基础陷人地基中,地基产生如图所示的整体剪切破坏。 塑性极限平衡区分为五个部分(如图所示): ①一个是位于基础以下的中心楔体,又称主动朗肯区,该中心区的大主应力σ1的作用 方向为竖向,小主应力σ3作用方向为水平向,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小主应力作用方向与破坏 面成(45°+/2)角,此即中心区两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②与中心区相邻的是两个辐射向剪切区,又称普朗德尔区,由一组对数螺线和一组辐射 向直线组成,该区形似以对数螺旋线r0exp(θtan)为弧形边界的扇形,其中心角为直角。 ③与两个普朗德尔区另一侧相邻的是两个被动朗肯区,该区大主应力作用方向为水平 向,小主应力σ3作用方向为竖向,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2)。

Dr. Han WX

21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1 普朗德尔和赖斯纳极限承载力

普朗

德尔导出基底的极限荷载, 即极限承载力为: pu=cNc

Nc—承载力系数;查表9-1

(9-9)

Dr. Han WX

赖斯纳(1942)在普朗德尔理论解 的基础上考虑了基础埋深的影响(如图), 即把基底以上两侧土仅仅视同作用在基 底水平面上的柔性超载q(=md),导出 了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9-10) pu=cNc+qNq 式中Nc、Nq—承载力系数,查表9-1

虽然赖斯纳的修正比普朗德尔理论公式有了进步,但由于没有考虑地基土的重量,没 有考虑基础埋深范围内侧面土的抗剪强度等的影响,其结果与实际工程仍有较大差距。为 22 此,许多学者,如太沙基、迈耶霍夫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太沙基对普朗德尔理论进行了修正,考虑:

①地基土有重量,即0, ②基底粗糙; ③不考虑基底以上填土的抗剪强度,把 它仅看成作用在基底水平面上的超载 ④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基础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⑤假定地基中滑动面的形状如图(a)所示。 由于基底与土之间的摩擦力阻止了发生剪切位移, 因此,基底以下的I区就像弹性核一样随着基础一起向下 移动,为弹性区。由于0,弹性I区与过渡区(Ⅱ区)的交界面(ab和a1b)为一曲面,假定为

平面。弹性核的尖端b点必定是左右两侧的曲线滑动面的相切点,如果弹性核的两个侧面ab

Dr. Han WX

和a1b也是滑动面,如图(a)所示,则按极限平衡理论,它与水平面夹角为(45°+/2)(见图 9-7);面基底完全组糙,根据几何条件,其夹角为,如图9-9(b)所示;

23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基底的摩擦力不足以完全限制弹性核的 侧向变形,则它与水平面的夹角界于与 (45°+/2)之间。Ⅱ区的滑动面假定由对数 螺旋线和直线组成。除弹性核外,在滑动区 域范围Ⅱ、Ⅲ区内的所有土体均处于塑性极 限平衡状态,取弹性核为脱离体,并取竖直 方向力的平衡,考虑单位长基础,有:

pu b  2 PP cos(   )  cb tan   G

Dr. Han WX

pu  (2 PP / b) cos(   )  (c  b / 4) tan 

(9-11a) (9-11b)

24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其中: P  P

Dr. Han WX

1 b     cK qK  b tan  K  pc pq p  2 2 cos   4 

(9-12) (9-13)

将(9-12)代入(9-11)得基底不完全粗糙情况下太沙基承载力理论公式:

pu  cN c  qN q  (1 / 2)bN 

弹性核两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承载力系数确定为: N c  ( N q  1) cot 

N q  exp[(3 / 2   ) tan  ] / 2 cos 2 (45   / 2) N   [( K p / 2 cos 2  )  1]

tan  / 2

40 Nq 30  (degrees) Nc

N

对完全粗糙情况,太沙基承载力系数 曲线(如图)

20

10

0

60

50

40

30 Nq and Nc

20

10

0

20

40 N

60

80

BEARING CAPACITY FACTORS [After Terzaghi and Peck (1948)]

25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对于地基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太沙基建议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折减,即 取:c*=2c/3,tan*=(2tan)/3或*=arctan[(2tan)/3]。根据调整后的*由图9-10查得Nc、 Nq、N 按式(9-13)计算局部剪切破坏极限承载力。或者,根据由图9-10查得Nc’、Nq’、

Dr. Han WX

N’,再按下式计算极限承载力

' pu  (2 / 3)cN c'  qN q  (1 / 2)bN '

(9-17)

对于圆形或方形基础,太沙基建议按下列半经验公式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 对于方形基础(宽度为b) pu  1.2cN c  qN q  0.4bN  整体剪切破坏 ' 局部剪切破坏 pu  0.8cN c'  qN q  0.4bN  对于园形基础(半径为b) 整体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

(9-18) (9-19)

pu  1.2cN c  qN q  0.6bN

' pu  0.8cN c'  qN q  0.6bN'

(9-20) (9-21)

26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27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28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29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30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31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32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3 汉森和魏锡克极限承载力

实际工程中,在许多时候荷载是偏心的,甚 至是倾斜的,这样,基础可能会整体剪切破坏,也 可能水平滑动破坏。其理论破坏模式见图9-11。 与中心荷载下不同的是,有水平荷载作用时地 基的整体剪切破坏沿水平荷载作用方向一侧发生滑 动.弹性区的边界面也不对称,滑动方向一侧为平 面,另一例为圆弧,其圆心即为基础转动中心[图 9-11(a)]。随着荷载偏心距的增大,滑动面明显缩 小[图9-11(b)]。 汉森(Hansen)和魏锡克(Vesic)在太沙基理论基础上假定基底光滑,考虑荷 载倾斜、偏心、基础形状、地面倾斜、基底倾斜等的影响,对承载力计算公式提 出了修正公式。

33

Dr. Han WX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3 汉森和魏锡克极限承载力

汉森(Hansen)和魏锡克(Vesic)承载力计算公式:

Dr. Han WX

pu  cN c S c ic d c g c bc  qN q S q iq d q g q bq  (1 / 2)bN  S i d  g  b

34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4 极限承载力公式比较 Dr. Han WX

35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4 极限承载力公式比较 Dr. Han WX

36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r. Han WX

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 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 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以便确定基础的 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它相当于地基极限 承载力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 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 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 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 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37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r. Han WX

地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及极限荷载,部属于地基承载力,它是基底接触 面的地基抗力。地基承载力是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c,重度、基础埋深d和宽度 b的函数。 按照承载力定值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σ1] 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基底荷载效应pk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a。 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均指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包含了基 础埋深和宽度两个因素,如理论公式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均为修正后的地基承载 力[σ1]或fa ;而原位试验法和规范表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未包含基础埋深和宽 度两个因素,则分别称为地基容许承载力[σ0]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再经过 深宽修正,为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σ]和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38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r. Han WX

• • • • 理论公式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一般选取[σ]=pcr、p1/4、p1/3或(pu/K), 当地基塑性区发展速度很慢时,(如pu/ pcr>3),宜

取 [σ]> p1/4或p1/3 地基塑性区发展速度很快时(如pu/pcr<2),则应取[σ]≤pu/2或pu/3 。 理论公式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中采用地基临界荷载A1u的修正公式如下:

f a  ck M c  qM q  bM b

39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r. Han WX

载荷试验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通常[σ]取p—s曲线上的比例界限荷载值 或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现行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 7)确定地 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规定如下: (1)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满足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见4.2节),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 为极限荷载,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不能按上两点确定时,可取s/b=0.010~0.015对应的荷载(低压缩性土 取低值,高压缩性土取高值);但其值不能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4)同一土层参加统汁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各试验实测值的权差不得超 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对于深层平板 载荷试验成果,在进行承载力修正时.仅作宽度修正.得出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fa。

40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思考题 Dr. Han WX

41

土 力 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Bearing Capacity

韩文喜

电 话: [1**********] [1**********] Email: [email protected] Office: 新实验楼 离心机办公室

1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1 概述 Dr. Han WX

各种土木工程在整个使用年限内都要求地基稳定,要求地基不致因承载力不足、渗 流破坏而失去稳定性,也不致因变形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塑性区的形成及地基失稳: ①随着地基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尚处在弹性平衡状态, 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②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任一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 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 分布。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 ③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 定。 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确保地基不致因荷载作用而发生剪切破坏,产生变形过大而影 响建筑物或土工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为此,地基基础设计一般部限制基底压力最大不超过 地基容(允)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2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1 概述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 ①原位试验法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现场直接试验包 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 试验法为员直接、最可靠的方法。 ②理论公式法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③规范表格法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 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 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值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④当地经验法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Dr. Han WX

3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1 地基的三种破坏模式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因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一般都由地基土的剪切破坏 引起。有三种破坏模式: 整体剪切破坏

Dr. Han WX

局部剪切破坏

冲切剪切破坏

4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1 地基的三种破坏模式

整体剪切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是一种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发生连续剪切 滑动面的地基破坏模式。 破坏特征: ①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近似线弹性 (p-s曲线的首段呈线性)变形; ②当荷载达到一定数值时,在基础的边缘以下土体首先发生剪

切破坏,随着 荷载的继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也逐渐扩大,p-s曲线由线性开始弯曲; ③当剪切破坏区在地基中形成一片,成为连续的滑动面时,基础就会急剧下 沉并向一侧倾斜、倾倒,基础两侧的地面向上隆起,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地 基基础失去了继续承载能力。 这种破坏模式的典型的荷载-沉降曲线(p-s曲线)具有明显的转折点,破坏前 建筑物一般不会发生过大的沉降,它是一种典型的土体强度破坏,破坏有一定的 突然性。如图所示。 整体剪切破坏一般在密砂和坚硬的粘土中最有可能发生。

5

Dr. Han WX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1 地基的三种破坏模式

局部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是一种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某一范围内发 生剪切破坏区的地基破坏型式。 破坏特征: ①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在基础边缘 以下开始发生剪切破坏; ②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大,地基变形增大,剪切破坏区继续扩大,基础两侧 土体有部分隆起,但剪切破坏区滑动面没有发展到地面,基础没有明显的倾斜和 倒塌。基础由于产生过大的沉降而丧失继续承载能力。 这种破坏模式的p-s曲线,一般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其直线段范围较小,是一 种以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破坏模式。

Dr. Han WX

6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1 地基的三种破坏模式

冲切剪切破坏: 冲切剪切破坏是一种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体发生垂直剪切 破坏,使基础产生较大沉降的一种地基破坏模式,也称刺人剪切破坏。 破坏特征:在荷载作用下基础产生 较大沉降,基础周围的部分土体也产生下 陷,破坏时基础好象“刺人”地基土层中, 不出现明显的破坏区和滑动面,基础没有 明显的倾斜,其p-s 曲线没有转折点,是一种典型的以变形为特征的破坏模式, 如图所示。 在压缩性较大的松砂、软土地基或基础埋深较大时相对容易发生冲切剪切破 坏。

Dr. Han WX

7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2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8.2.2 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和判别

影响地基破坏模式的因素有: • • 地基土的条件(如种类、密度、含水量、压缩性、抗剪强度等); 基础条件(如型式、埋深、尺寸等)。

Dr. Han WX

土的压缩性是影响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如果土的压缩性低,土体相对比较密实,一 般容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反之,如果土比较疏松,压缩性高,则会发生冲切剪切破林。 地基压缩性对破坏模式的影响也会随着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 建在密实土层中的基础,如果埋深大或受到瞬时冲击荷载,也会发生冲切剪切破坏 如果在密实砂层下卧有可压

缩的软弱土层,也可能发生冲切剪切破坏。

• 建在饱和正常固结粘土上的基础,若地基土在加载时不发生体积变化,将会发生整 体剪切破坏; • 如果加荷很慢,使地基土固结,发生体积变化,则有可能发生刺入破坏。 对于具体工程可能会发生何种破坏模式,需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综合确定.

8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1.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 现场荷载试验各级荷载及其相应的相对稳定沉降值,可得荷载与沉降的关系 曲线,即p-s曲线。 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与时间 的关系曲线,即s-t曲线。 在某一瞬间内载荷板沉降与该 瞬时时间之比(ds/dt),称为土的 变形速度。 在荷载增大的过程中变化,可得 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 I 压缩阶段 Ⅱ剪切阶段 Ⅲ隆起阶段 s

9

Dr. Han WX

p-s 曲线 p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1.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

(1)压缩阶段,又称直线变形阶段,对应p-s 曲线的oa段。在这个阶段外加荷载较小,地基 土以压缩变形为主,压力与变形之间基本呈线 性关系,地基中的应力尚处在弹性平衡阶段, 地基中任一点的剪应力均小于该点的抗剪强度。 该阶段应力一般可近似采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 (2)剪切阶段,又称塑性变形阶段,对应p-s曲 线的ab段。在这一阶段,从基础两侧底边缘开 始,局部位置土中剪应力等于该处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塑性极限平衡状态,宏观上 p-s曲线呈现非线性的变化。随着荷载的增大,基础下土的塑性平衡区扩大,载荷—变形 曲线的斜率增大。在这一阶段,虽然地基土部分区域发生了塑性极限平衡,但塑性区并未 在地基中连成一片,地基基础仍有一定的稳定性,地基的安全度则随着塑性区的扩大而降 10 低。

Dr. Han WX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1.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

(3)隆起阶段,又称塑性流动阶段,对应p-s 曲线的bc段。该阶段基础以下两侧的地基塑性 区贯通并连成一片,基础两侧土体隆起,很小 的荷载增量都会引起基础大的沉陷,这时变形 主要不是由上的压缩引起,而是由地基土的塑 性流动引起,是一种随时间不稳定的变形,其 结果是基础向比较薄弱一侧倾倒,地基整体失 去稳定性。 相应于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有两个界限荷载: 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的界限荷载,称为比例界限荷载或临塑荷载,一般记为pcr 它是p-s曲线上a点所对应的荷载; 从剪切阶段过渡到隆起阶段的界限荷载,称

为极限荷载,记为pu,它是p-s曲线上b点所 对应的荷载。由此取pcr或pcr/K(K为安全系数)确定地基容许载力。

11

Dr. Han WX

pcr pu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2.地基塑性区边界方程 假设在均质地基表面上,作用一均布 条形荷载p,如图。根据弹性理论,它在地 表下任一点M处产生的大、小主应力可按下 式表达[据p109,式(4-28)]:

1  3 

p0 (  0  sin  0 ) (  0  sin  0 )

Dr. Han WX

(9-1a) (9-1b)

p0

σ1的作用方向与β0角的平分线一致,作用在M点的应力除了由基底附加应力p0引起的

地基附加应力外,还有土自重应力。 实际工程中的基础一般都有埋深d,如图(b)所示,则M点的土自重应力为q+z, q=md为条形基础两侧荷载,m—为基础埋深范围内土层的加杖平均重度,为地基持力层 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均取浮重度,z为M点离基底的距离.

12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1 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2.地基塑性区边界方程 假设地基土原有的自重应力场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1,具有静水压力性质, 则自重应力场没有改变M点附加应力场的大小和主应力的作用方向,因此,地基 中任意点M的大、小主应力为:

1  3 

p0 (  0  sin  0 )  q  z

Dr. Han WX

(  0  sin  0 )  q  z (9-2b)  当M点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该点的大、小主应力应满足下式极限平衡条件[(6—6)]

p0

(9-2a)

sin   ( 1   3 ) /( 1   3  2c cot  )

将(9-2)代入上式得地基塑性变形区边界方程: p sin  0 1 z 0(   0 )  (c cot   q)  sin   (9-4)

根据上式可以绘出塑性区的边界线

13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2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1.临塑荷载 临塑荷载是指基础边缘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

它相当于地基土中应力状态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界限荷载。 在一定荷载作用下,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可从式(9-4)按求极值法求得:

p cos  0  dz  0(  1)  0  则有 :  0    d 0  sin  2

Dr. Han WX

pcr

将它代入(9-4)式得zmax的表达式

z maax 

p0   1  cos       (c cot   q ) (9-5)   2 

临塑荷载为地基刚要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即 zmax=0 时的荷载,则

pcr 

 (c cot   q ) q cos      / 2

pcr  cN c  qN q

其中: N  (cot      / 2) /(cot      / 2) q

(9-6a) (9-6b) N c   cot  /(cot      / 2)

14

《土力学》 第8章 地

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2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2.临界荷载 临界荷载是指允许地基产生一定范围塑性区所对应的荷载。 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不允许地基产生塑性区的临塑荷载pcr作为地基容许承载 力的话,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取值偏于保守。 对于中等强度以上地基土,将控制地基中塑性区较小深度范围内的临界荷载 作为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使地基既合足够的安全度,保证稳定 性,又能比较充分地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设计,减少基础工程 量,节约投资的目的,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允许塑性区开展深度的范围大小与建筑物的重要性、荷载性质和大小、基础 形式和特性、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有关。

Dr. Han WX

15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8.3.2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2.临界荷载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控制塑性区最大开展深度zmax=b/4, 从式(9-7b)、(9-8b)可以看出,两个临界荷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分别反映了 在偏心荷载下, 控制塑性区最大开展深度zmax=b/3, 地基土粘聚力和基础理深对承载力的影响,这两部分组成了临塑荷载,第三部分表现为基 对一般建筑物是允许的。p1/4、p1/3分别是允许地基产生zmax=b/4和b/3范围塑 础宽度和地基土重度的影响,实际上受塑性区开展深度的影响。它们都随内摩擦角 的增

大而增大,其值可从公式计算得到。分析临界荷载的组成,可以看到它受地基土的性质、 性区所对应的两个临界荷载。此时,地基变形会有所增加,须验算地基的变形值 基础埋深、基础尺寸等因素的影响。 不超过允许值。 根据定义,分别将zmax=b/4和zmax=b/3代入式(9-5)得:  (c cot   q  b / 4) p1/ 4  q cot      / 2 p1/ 4  cN c  qN q  bN1/ 4 (9-7a) (9-7b)

Dr. Han WX

(9-8a)  (c cot   q  b / 3) p1/ 3  q cot      / 2 (9-8b) p1/ 3  cN c  qN q  bN1/ 3 其中:N1/ 4   /[ 4(cot      / 2)]

N1/ 3   /[3(cot      / 2)]

16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Dr. Han WX

17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3 地基临界荷载 Dr. Han WX

18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亦称地基极限荷裁。 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当于地基土中应力状态从剪切阶段过渡到隆起阶段时的界 限荷载。在土力学的发展中.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很多,大都是按整体破 坏模式推导,而用于局部剪切或冲切剪切破坏情况时根据经验加以修正。 极限承载力的求解方法有两大类: 一

类是按照极限平衡理论求解,假定地基土是刚塑性,当应力小于土体屈服 应力时,土体不产生变形,如同刚体一样;当达到屈服应力时,塑性变形将不断 增加,直至土样发生破坏。

如图所示的塑性变形的应力应变图形,结构钢的塑性应变值可达 弹性应变的10-15倍;当弹性应变较塑性应变小很多可以忽略时,简 化为理想塑性体,即刚塑性体。这类方法是通过在土中任取一微分体, 以一点的静力平衡条件满足极限平衡条件建立微分方程,计算地基土 中各点达到极限下衡时的应力及滑动面方向,由此求解基底的极限荷载,此解法由于存在 19 着数学上的困难,仅能对某些边界条件比较简单的情况得出解析解。

Dr. Han WX

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的求解方法有两大类: 一类是按照极限平衡理论求解,假定地基土是刚塑性,当应力小于土体屈 服应力时,土体不产生变形,如同刚体一样;当达到屈服应力时,塑性变形将不 断增加,直至土样发生破坏。 另一类是按照假定滑动面求解,通过基础模型试验,研究地基整体剪切破坏 模式的滑动面形状,并简化为假定滑动面,根据滑动土体的静力平衡条件求解极 限承载力。

Dr. Han WX

20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1 普朗德尔和赖斯纳极限承载力

普朗德尔(Prandtl,1920)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对刚性模子压人半无限刚塑性体的问 题进行了研究。 假定条形基础具有足够大的刚度, 等同于条形刚性模子,且底而光滑. 地基材料具有刚塑性性质,且地基上的 重度为零,基础置于地基表面。当作用 在基础上的荷载足够大时,基础陷人地基中,地基产生如图所示的整体剪切破坏。 塑性极限平衡区分为五个部分(如图所示): ①一个是位于基础以下的中心楔体,又称主动朗肯区,该中心区的大主应力σ1的作用 方向为竖向,小主应力σ3作用方向为水平向,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小主应力作用方向与破坏 面成(45°+/2)角,此即中心区两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②与中心区相邻的是两个辐射向剪切区,又称普朗德尔区,由一组对数螺线和一组辐射 向直线组成,该区形似以对数螺旋线r0exp(θtan)为弧形边界的扇形,其中心角为直角。 ③与两个普朗德尔区另一侧相邻的是两个被动朗肯区,该区大主应力作用方向为水平 向,小主应力σ3作用方向为竖向,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2)。

Dr. Han WX

21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1 普朗德尔和赖斯纳极限承载力

普朗

德尔导出基底的极限荷载, 即极限承载力为: pu=cNc

Nc—承载力系数;查表9-1

(9-9)

Dr. Han WX

赖斯纳(1942)在普朗德尔理论解 的基础上考虑了基础埋深的影响(如图), 即把基底以上两侧土仅仅视同作用在基 底水平面上的柔性超载q(=md),导出 了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9-10) pu=cNc+qNq 式中Nc、Nq—承载力系数,查表9-1

虽然赖斯纳的修正比普朗德尔理论公式有了进步,但由于没有考虑地基土的重量,没 有考虑基础埋深范围内侧面土的抗剪强度等的影响,其结果与实际工程仍有较大差距。为 22 此,许多学者,如太沙基、迈耶霍夫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太沙基对普朗德尔理论进行了修正,考虑:

①地基土有重量,即0, ②基底粗糙; ③不考虑基底以上填土的抗剪强度,把 它仅看成作用在基底水平面上的超载 ④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基础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⑤假定地基中滑动面的形状如图(a)所示。 由于基底与土之间的摩擦力阻止了发生剪切位移, 因此,基底以下的I区就像弹性核一样随着基础一起向下 移动,为弹性区。由于0,弹性I区与过渡区(Ⅱ区)的交界面(ab和a1b)为一曲面,假定为

平面。弹性核的尖端b点必定是左右两侧的曲线滑动面的相切点,如果弹性核的两个侧面ab

Dr. Han WX

和a1b也是滑动面,如图(a)所示,则按极限平衡理论,它与水平面夹角为(45°+/2)(见图 9-7);面基底完全组糙,根据几何条件,其夹角为,如图9-9(b)所示;

23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基底的摩擦力不足以完全限制弹性核的 侧向变形,则它与水平面的夹角界于与 (45°+/2)之间。Ⅱ区的滑动面假定由对数 螺旋线和直线组成。除弹性核外,在滑动区 域范围Ⅱ、Ⅲ区内的所有土体均处于塑性极 限平衡状态,取弹性核为脱离体,并取竖直 方向力的平衡,考虑单位长基础,有:

pu b  2 PP cos(   )  cb tan   G

Dr. Han WX

pu  (2 PP / b) cos(   )  (c  b / 4) tan 

(9-11a) (9-11b)

24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其中: P  P

Dr. Han WX

1 b     cK qK  b tan  K  pc pq p  2 2 cos   4 

(9-12) (9-13)

将(9-12)代入(9-11)得基底不完全粗糙情况下太沙基承载力理论公式:

pu  cN c  qN q  (1 / 2)bN 

弹性核两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承载力系数确定为: N c  ( N q  1) cot 

N q  exp[(3 / 2   ) tan  ] / 2 cos 2 (45   / 2) N   [( K p / 2 cos 2  )  1]

tan  / 2

40 Nq 30  (degrees) Nc

N

对完全粗糙情况,太沙基承载力系数 曲线(如图)

20

10

0

60

50

40

30 Nq and Nc

20

10

0

20

40 N

60

80

BEARING CAPACITY FACTORS [After Terzaghi and Peck (1948)]

25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对于地基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太沙基建议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折减,即 取:c*=2c/3,tan*=(2tan)/3或*=arctan[(2tan)/3]。根据调整后的*由图9-10查得Nc、 Nq、N 按式(9-13)计算局部剪切破坏极限承载力。或者,根据由图9-10查得Nc’、Nq’、

Dr. Han WX

N’,再按下式计算极限承载力

' pu  (2 / 3)cN c'  qN q  (1 / 2)bN '

(9-17)

对于圆形或方形基础,太沙基建议按下列半经验公式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 对于方形基础(宽度为b) pu  1.2cN c  qN q  0.4bN  整体剪切破坏 ' 局部剪切破坏 pu  0.8cN c'  qN q  0.4bN  对于园形基础(半径为b) 整体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

(9-18) (9-19)

pu  1.2cN c  qN q  0.6bN

' pu  0.8cN c'  qN q  0.6bN'

(9-20) (9-21)

26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27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28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29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30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31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Dr. Han WX

32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3 汉森和魏锡克极限承载力

实际工程中,在许多时候荷载是偏心的,甚 至是倾斜的,这样,基础可能会整体剪切破坏,也 可能水平滑动破坏。其理论破坏模式见图9-11。 与中心荷载下不同的是,有水平荷载作用时地 基的整体剪切破坏沿水平荷载作用方向一侧发生滑 动.弹性区的边界面也不对称,滑动方向一侧为平 面,另一例为圆弧,其圆心即为基础转动中心[图 9-11(a)]。随着荷载偏心距的增大,滑动面明显缩 小[图9-11(b)]。 汉森(Hansen)和魏锡克(Vesic)在太沙基理论基础上假定基底光滑,考虑荷 载倾斜、偏心、基础形状、地面倾斜、基底倾斜等的影响,对承载力计算公式提 出了修正公式。

33

Dr. Han WX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3 汉森和魏锡克极限承载力

汉森(Hansen)和魏锡克(Vesic)承载力计算公式:

Dr. Han WX

pu  cN c S c ic d c g c bc  qN q S q iq d q g q bq  (1 / 2)bN  S i d  g  b

34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4 极限承载力公式比较 Dr. Han WX

35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极限承载力 8.4.4 极限承载力公式比较 Dr. Han WX

36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r. Han WX

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 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 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以便确定基础的 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它相当于地基极限 承载力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 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 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 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 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37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r. Han WX

地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及极限荷载,部属于地基承载力,它是基底接触 面的地基抗力。地基承载力是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c,重度、基础埋深d和宽度 b的函数。 按照承载力定值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σ1] 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基底荷载效应pk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a。 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均指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包含了基 础埋深和宽度两个因素,如理论公式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均为修正后的地基承载 力[σ1]或fa ;而原位试验法和规范表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未包含基础埋深和宽 度两个因素,则分别称为地基容许承载力[σ0]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再经过 深宽修正,为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σ]和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38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r. Han WX

• • • • 理论公式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一般选取[σ]=pcr、p1/4、p1/3或(pu/K), 当地基塑性区发展速度很慢时,(如pu/ pcr>3),宜

取 [σ]> p1/4或p1/3 地基塑性区发展速度很快时(如pu/pcr<2),则应取[σ]≤pu/2或pu/3 。 理论公式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中采用地基临界荷载A1u的修正公式如下:

f a  ck M c  qM q  bM b

39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r. Han WX

载荷试验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通常[σ]取p—s曲线上的比例界限荷载值 或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现行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 7)确定地 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规定如下: (1)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满足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见4.2节),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 为极限荷载,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不能按上两点确定时,可取s/b=0.010~0.015对应的荷载(低压缩性土 取低值,高压缩性土取高值);但其值不能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4)同一土层参加统汁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各试验实测值的权差不得超 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对于深层平板 载荷试验成果,在进行承载力修正时.仅作宽度修正.得出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fa。

40

《土力学》 第8章 地基承载力

§8.4 思考题 Dr. Han WX

41


相关内容

  • 论文地基承载力
  • 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 摘 要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地基承载力是确定基础平面尺寸和埋置深度的重要依据,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是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取消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之后,本文以建立河北省地方性建筑地基承 ...

  • 国外地质勘探报告解读要点
  • 计.在这些土建设计工程中,有要求采用国际上通用规范进行设计的,也有由国外勘探部门提供了地质勘探报告而采用中国规范进行土建设计或监理的.尽管世界各国在岩土力学和土工试验方面所依据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方法,与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大体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地区.地质.国情的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完全相同的结果,因此要 ...

  • 试论公路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我国基础设施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的技术和公路质量都有了很大进步.本文主要从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出发,在认真研究我国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联系自身工作经验,对公路地基承载力的检测进行全面论述, ...

  •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中基础埋深取值
  • 基础工程设计 EngineeringDesignoftheGround [文章编号]1007-9467(2010)03-0062-03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中基础埋深取值 ■秦蓉 (马建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200336)[摘要]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原理是基础底面以上两侧的超载能限制地基土的破坏 ...

  • 地基的处理方法
  • 地基的处理方法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 ...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_secret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 一.原因 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因此,地基 ...

  • 3.地基处理勘察与设计的土力学问题之三
  • 3. 地基处理设计是地基基础设计的一部分吗? 从学科的领域分工来说,地基处理是地基基础学科的一个分支领域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业务中,由于体制的影响,这个本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也成为一个问题了.这是从网络上一些同行提出的问题中,我逐渐感悟到的. 按照地基基础学科本来所覆盖的内容来说,当采 ...

  •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摘要:地基承载力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它决定着地基处理形式,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承载力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通过多种方法,阐述如何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 土工试验 原位测试 区域经验 0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 因地基问 ...

  • 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强度代表值
  • 关于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 2007-08-25 21:48 一.原因 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