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同结构纱线及其织物性能比较

第33卷第12期

棉纺织技术

2005年12月

Cot【onTextileTechnology

709-【5】

几种不同结构纱线及其织物性能比较8

吴绥菊季晓雷

(南通大学)

摘要:在经过改造的传统环锭棉纺细纱机上分别纺制了赛络纱、包芯纱、赛络包芯纱、赛络菲尔纱,测试

了几种新型纱线豆其织物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对于同样组分的纱线,运用赛络纺技术和包芯纱技术的纱线性能均较传统环锭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应用新型纱线进行不同搭配,织物的舒适性、保形性、耐磨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赛络纱;包芯纱;赛络包芯纱;赛络菲尔纱;织物;性能

中图分类号:TSl01.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415(2005)12-0005433

PropertyComparisonofSeveralDifferentStructureYarnandItsFabric

WuSuiyu

YiXiaolei

(NantongUniversity)

Abstract

Simyam.core—spunyarn.sirocore—spunyamandsirofileyaxtl

wcre

spinning

in

innovatedringspin—

ningframe,property

ofseveralnewtyp。yarnanditsfabricwastestedandcompared.The

test

shows

thatyarnproperty

of

sat,/lIR

componentisbetterbyusingsiros试nni』lgtechnologyandcore-spunspinni“gtechnologythmabytraditionring

spimfing

Corafortability.shape—retentivepropertyandabrasionresistantoffabricare

enhancedifapplieddifferent

ar-

rangement

offlewtypeyam.

Key

Words

Siro

Yarn,Core—spurtyarn,SireCore—spunYarn,SirofileYam,Fabric,Property

我国棉纺纱锭数居世界前列,如何对现有的中“跑单纱”现象发生。大量纱锭用较少的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的1.1.2涤纶或氨纶包芯纱

纱线、织物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技术在粗纱架上方加装一套芯丝积极退绕装置,含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传统环锭本试验采用的是变频器控制的单独电动机传动二棉纺细纱机作一定改造后纺制的几种新型纱线及级减速链轮用于喂人芯丝,并且在牵伸摇架上加其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

一个导丝轮用于控制芯丝喂人方向,将芯丝喂入前罗拉钳口。

1纺纱条件

本次试验分别纺制了涤纶和氨纶两种包芯纱,涤纶芯丝为73dtex,氨纶为44.4dtex。纺制1.1几种新型纱线的纺制方法包芯纱时外包短纤维的纱号由以下公式计算:

1.1.1赛络纱

在细纱机中、后牵伸区加装两个粗纱分隔器,c-叫+考斌

使同时喂人的两根粗纱相隔一定距离平行喂人,式中:C.为包芯纱号数;口为外包纤维号数;同时在前罗拉前加装单纱打断器,防止纺纱过程

Ⅳt为芯丝号数;F为芯丝预牵伸倍数;K为修正因数;纺涤纶包芯纱时E=1,K=1;纺氨纶包芯纱时

+南通市工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A3040)E=2.5,K=1.16。

作者简介:吴绥菊,女,196.5年生,副教授,南通,226007根据上式,在已知要纺包芯纱号数C.、芯丝收稿H期:2005旬7—14

号数『v。和参数E、K的情况下,可计算出外包纤

万 

方数据

棉纺织技-,11-

CottonTextileTechnology

第33卷第12期

2005年12月

维号数日,在粗纱定量一定的情况下,推算出细纱牵伸倍数。

1.1.3赛络涤纶或氨纶包芯纱

在纺赛络纱的同时喂人芯丝,可纺制赛络包芯纱。赛络纱定量计算同以上的外包纤维。

1.1.4赛络菲尔纱

口喂人。与包芯纱不同,赛络菲尔纱的涤纶长丝在前罗拉钳口与粗纱平行喂人,而包芯纱芯丝喂人的位置是位于粗纱中央。1.2细纱工艺参数

采用2,512型细纱机,纱号均为28tex,锭速

11625

r/rain,前罗拉转速142.7r/rain,捻度104

利用赛络纱装置用一根涤纶长丝代替一根粗纱与另一根粗纱同时喂人,涤纶长丝由前罗拉钳

纱线

代号

12

捻/10em,后区牵伸1.36倍。几种纱线的细纱工艺参数见表1。

外包纤维号数/rex

粗纱定量

/g・(100m)1

32.5

25

纱线种类原料混纺比

棉100%棉/氨纶926/74棉/氨纶926/7.4棉/涤纶73.9/261棉/涤纶73.9/261棉/涤纶73.9/26

棉100%

牵伸倍数/倍

23

21

备注

45

纯棉赛络纱棉氨纶赛络包芯纱棉氨纶包芯纱棉涤纶赛络包芯纱棉涤纶包芯纱棉涤纶赛络菲尔纱

纯棉纱

25.07

18.01

93

32.5

31.40

22.5622

25.9320.70

20.70

46.732546.746.7

46.7

氨纶444dtex,E=2.5,K=l16氨纶44.4dtex,E=2.5,K=1.16涤纶73dtex,E=1.0,K=1.0

涤纶73dtex,E=l

0.K=1

56

1668

20.70

涤纶73dtex

纱高;棉涤纶(73.9/26.1)纱中:6’棉涤纶赛络菲

2纱线性能测试

以上几种新型纱线与同规格普通纱线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比见表2。

纱线代号

t23

尔纱强力最高,48棉涤纶赛络包芯纱次之,54棉涤纶包芯纱最低。

从表2中的毛羽指标可以看出:

(1)由于成纱结构改变,其毛羽数都比普通纱少。1。至6。纱的毛羽均少于7。纱。

条干

CV/%

11.5712.40

断裂强力

/cN578.5

590.2

毛羽(>2mm)/根・in“

558

470

(2)赛络纱的毛羽一般要少于非赛络纱。1+相比于74、2。相比于3”、44和6+相比5‘,都是赛络纺结构的纱毛羽较少,这与赛络纱结构有关。

从表2中的条于CV值来看:

新型纱线的条干基本接近或优于普通纱,只有两种氨纶包芯纱的CV值略高于普通纱,这可能与测试时纱线张力不当有关。

从几种纱线的主要指标综合来看,同规格、同成分的新型纱线综合性能要优于普通纱。

547.2

600

536500543

463

11.98

ll

68

67

0596.2

628.0

10.98

11

90

563.0586儿.73

从表2中的断裂强力可咀看出:

(1)与普通棉纱相比,除3”棉氨纶包芯纱外,其余纱线强力均高于普通纱。其中6。棉涤纶赛络菲尔纱和44棉涤纶赛络包芯纱、5。棉涤纶包芯纱两种涤纶包芯纱最高,这与纱线中增加了一根涤纶长丝有关;1+纯棉赛络纱、24棉氨纶赛络包芯纱强力也高于普通纱,这与赛络纱结构有关;仅有3…棉氨纶包芯纱强力略低于普通纱,这是由于纱线拉伸时氨纶伸长率很大,外包纤维先行断裂或滑脱,而氨纶仅处于伸长阶段,对强力贡献不大。

(2)即使采用同样的原料成分和工艺参数,由于成纱结构不同,强力也不同。纯棉纱中:1”纯棉赛络纱强力比7”纯棉纱高;棉氨纶(92.6/7.4)纱中:24棉氨纶赛络包芯纱强力比34棉氨纶包芯

3织物性能测试

在织物小样试织机上将以上各种纱线试织成相同规格的平纹布样,测得织物各项性能指标见表3。其中透气量由YG461A型织物中低透气量仪测得;吸湿性由YG(B)871型毛细管效应仪测得,水温27屯,水量2500

ml,3

min,测得数据为

水迹上升高度;抗弯刚度用斜面法测得;折皱回复角测试的是加卸压后织物的回复角度;耐磨性由Y522型圆盘耐磨仪测织物的重量损失率;厚度由YG(B)141D型厚度仪测得。

万方数据 

第33卷第12期

棉纺织技术

2005年12月

Cot【onTextileTechnology

表3织物性能比较

织物

透气量

吸湿性

抗弯长忻皱回复耐磨性

代号

经纱类型纬纱类型质量/

厚度

g。m

/mm/L・“n2・S、1

度/em

角/(。)

/%1纯棉赛络纱棉氨纶包芯纱150490377

683

4.O

3.3

1300.61

2纯棉赛络纱纯棉赛络纱

151

21

0.379

643

2.5

3.7

148

052

3纯棉赛络纱棉氨赛络包芯纱15076

03777034.23.5135

0.524棉涤纶赛络包芯纱

棉涤纶赛络包芯纱15089

0375

645

3.7

40

147

0455

棉涤纶包芯纱棉涤纶包芯纱15027

0,375

700

3.4

4.8

132

0.60

棉涤纶赛络菲尔纱

棉涤纶赛络菲尔纱

15077

0374

745

30

4.2

141

048

普通纯棉纱

普通纯棉纱

151.860.3826693.12.51230.56

从表3中织物舒适性指标可以看出:高。对于1。、2。、3。织物,在经纱相同的情况下,赛(1)透气量:除2。、44织物外,其余织物的透络纱为纬纱的织物折皱回复角较大,抗皱性好;对气量均优于普通织物,特别是64赛络菲尔织物、3”于4。、5。、6”织物,也是赛络纱结构的织物折皱回赛络纱与赛络氨纶包芯纱交织织物、5”涤纶包芯复角较大,抗皱性好。

纱织物更为明显,这与这些织物毛羽少、表面光滑(3)织物耐磨性:除14、54织物外,其余织物有关;对于1。、2。、34织物,同经不同纬,纬纱为包普遍均有所提高,其中以赛络涤纶包芯纱织物和芯纱的1。、3”织物透气性要好于纬纱为赛络纱的赛络菲尔纱织物提高更为明显。无论在1‘、2。、3424织物;4。、5。、6。织物的经纬纱相同且都是同混纺织物之间比较还是在48、5。、6。织物之间比较,都比的涤棉成分,以赛络菲尔纱织物性能最好,以往是赛络纱结构的织物耐磨性较好。

赛络菲尔纱在棉纺行业中应用较少,但从此次试验来看,无论其纱线性能还是织物性能都不错,应4结论

引起重视。

(2)吸湿性:除2。、6。织物外,其余织物均优(1)对传统细纱机进行一些局部改造或改于普通织物,其中1”赛络纱织物、3。赛络纱与赛络装,能开发出较多的新型纱线,对提高产品附加棉氨纶包芯纱交织织物更为明显。对于同经不同值、丰富产品品种、挖掘市场潜力大有好处。

纬的1”、2。、3。织物,还是纬纱为包芯纱的14、34织(2)对于同样组分的纱线,综合来看,运用赛物的吸湿性要好于2。织物;对于经纬纱、混纺比络纺技术和包芯纱技术的纱线性能均有不同程度

成分相同的44、54、64织物,以包芯纱织物为优。

的改善。

从表3中的织物保形性指标可以看出:(3)应用不同结构的纱线进行搭配,能不同(1)织物的抗弯长度:18至6”新型纱线织物程度地提高织物的舒适性、保形性、耐磨性等使用均明显好于普通织物,其中含涤纶长丝成分的性能。

44、54、68织物抗弯长度提高更为明显,说明随着纱线组成成分和纱线结构的改变,织物的硬挺度参考文献

增加,柔软度有所下降。对于I。、2”、3”织物,在经纱相同的情况下,赛络纱为纬纱的织物抗弯长度[1]张长乐.SIRO纺纱的机理及其产品开发[J]棉纺

织技术,2001;29(1):11~15.

较大;对于4”、5。、6”织物,普通包芯纱结构的织物[2]丁建强,丁建设赛络菲尔纺纱技术在毛纺中的应刚性大,赛络纱结构的织物柔软性较好。

用[J].毛纺科技,2000;(6):32~34.

(2)织物的折皱同复角:1。至6。新型纱线织[3]季晓雷,吴绥菊赛络纺弹性包芯纱的生产[J].棉

物均大于普通织物,其中含赛络纱结构和涤纶成纺织技术,2002;3()(10):44—45

分的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更为明显,说明随着纱[4]姚穆纺织材料学[M].第2版,北京:纺织工业出

线组成成分和纱线结构的改变,织物的抗皱性提

版社,1997:518—596.

万 

方数据

第33卷第12期

棉纺织技术

2005年12月

Cot【onTextileTechnology

709-【5】

几种不同结构纱线及其织物性能比较8

吴绥菊季晓雷

(南通大学)

摘要:在经过改造的传统环锭棉纺细纱机上分别纺制了赛络纱、包芯纱、赛络包芯纱、赛络菲尔纱,测试

了几种新型纱线豆其织物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对于同样组分的纱线,运用赛络纺技术和包芯纱技术的纱线性能均较传统环锭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应用新型纱线进行不同搭配,织物的舒适性、保形性、耐磨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赛络纱;包芯纱;赛络包芯纱;赛络菲尔纱;织物;性能

中图分类号:TSl01.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415(2005)12-0005433

PropertyComparisonofSeveralDifferentStructureYarnandItsFabric

WuSuiyu

YiXiaolei

(NantongUniversity)

Abstract

Simyam.core—spunyarn.sirocore—spunyamandsirofileyaxtl

wcre

spinning

in

innovatedringspin—

ningframe,property

ofseveralnewtyp。yarnanditsfabricwastestedandcompared.The

test

shows

thatyarnproperty

of

sat,/lIR

componentisbetterbyusingsiros试nni』lgtechnologyandcore-spunspinni“gtechnologythmabytraditionring

spimfing

Corafortability.shape—retentivepropertyandabrasionresistantoffabricare

enhancedifapplieddifferent

ar-

rangement

offlewtypeyam.

Key

Words

Siro

Yarn,Core—spurtyarn,SireCore—spunYarn,SirofileYam,Fabric,Property

我国棉纺纱锭数居世界前列,如何对现有的中“跑单纱”现象发生。大量纱锭用较少的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的1.1.2涤纶或氨纶包芯纱

纱线、织物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技术在粗纱架上方加装一套芯丝积极退绕装置,含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传统环锭本试验采用的是变频器控制的单独电动机传动二棉纺细纱机作一定改造后纺制的几种新型纱线及级减速链轮用于喂人芯丝,并且在牵伸摇架上加其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

一个导丝轮用于控制芯丝喂人方向,将芯丝喂入前罗拉钳口。

1纺纱条件

本次试验分别纺制了涤纶和氨纶两种包芯纱,涤纶芯丝为73dtex,氨纶为44.4dtex。纺制1.1几种新型纱线的纺制方法包芯纱时外包短纤维的纱号由以下公式计算:

1.1.1赛络纱

在细纱机中、后牵伸区加装两个粗纱分隔器,c-叫+考斌

使同时喂人的两根粗纱相隔一定距离平行喂人,式中:C.为包芯纱号数;口为外包纤维号数;同时在前罗拉前加装单纱打断器,防止纺纱过程

Ⅳt为芯丝号数;F为芯丝预牵伸倍数;K为修正因数;纺涤纶包芯纱时E=1,K=1;纺氨纶包芯纱时

+南通市工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A3040)E=2.5,K=1.16。

作者简介:吴绥菊,女,196.5年生,副教授,南通,226007根据上式,在已知要纺包芯纱号数C.、芯丝收稿H期:2005旬7—14

号数『v。和参数E、K的情况下,可计算出外包纤

万 

方数据

棉纺织技-,11-

CottonTextileTechnology

第33卷第12期

2005年12月

维号数日,在粗纱定量一定的情况下,推算出细纱牵伸倍数。

1.1.3赛络涤纶或氨纶包芯纱

在纺赛络纱的同时喂人芯丝,可纺制赛络包芯纱。赛络纱定量计算同以上的外包纤维。

1.1.4赛络菲尔纱

口喂人。与包芯纱不同,赛络菲尔纱的涤纶长丝在前罗拉钳口与粗纱平行喂人,而包芯纱芯丝喂人的位置是位于粗纱中央。1.2细纱工艺参数

采用2,512型细纱机,纱号均为28tex,锭速

11625

r/rain,前罗拉转速142.7r/rain,捻度104

利用赛络纱装置用一根涤纶长丝代替一根粗纱与另一根粗纱同时喂人,涤纶长丝由前罗拉钳

纱线

代号

12

捻/10em,后区牵伸1.36倍。几种纱线的细纱工艺参数见表1。

外包纤维号数/rex

粗纱定量

/g・(100m)1

32.5

25

纱线种类原料混纺比

棉100%棉/氨纶926/74棉/氨纶926/7.4棉/涤纶73.9/261棉/涤纶73.9/261棉/涤纶73.9/26

棉100%

牵伸倍数/倍

23

21

备注

45

纯棉赛络纱棉氨纶赛络包芯纱棉氨纶包芯纱棉涤纶赛络包芯纱棉涤纶包芯纱棉涤纶赛络菲尔纱

纯棉纱

25.07

18.01

93

32.5

31.40

22.5622

25.9320.70

20.70

46.732546.746.7

46.7

氨纶444dtex,E=2.5,K=l16氨纶44.4dtex,E=2.5,K=1.16涤纶73dtex,E=1.0,K=1.0

涤纶73dtex,E=l

0.K=1

56

1668

20.70

涤纶73dtex

纱高;棉涤纶(73.9/26.1)纱中:6’棉涤纶赛络菲

2纱线性能测试

以上几种新型纱线与同规格普通纱线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比见表2。

纱线代号

t23

尔纱强力最高,48棉涤纶赛络包芯纱次之,54棉涤纶包芯纱最低。

从表2中的毛羽指标可以看出:

(1)由于成纱结构改变,其毛羽数都比普通纱少。1。至6。纱的毛羽均少于7。纱。

条干

CV/%

11.5712.40

断裂强力

/cN578.5

590.2

毛羽(>2mm)/根・in“

558

470

(2)赛络纱的毛羽一般要少于非赛络纱。1+相比于74、2。相比于3”、44和6+相比5‘,都是赛络纺结构的纱毛羽较少,这与赛络纱结构有关。

从表2中的条于CV值来看:

新型纱线的条干基本接近或优于普通纱,只有两种氨纶包芯纱的CV值略高于普通纱,这可能与测试时纱线张力不当有关。

从几种纱线的主要指标综合来看,同规格、同成分的新型纱线综合性能要优于普通纱。

547.2

600

536500543

463

11.98

ll

68

67

0596.2

628.0

10.98

11

90

563.0586儿.73

从表2中的断裂强力可咀看出:

(1)与普通棉纱相比,除3”棉氨纶包芯纱外,其余纱线强力均高于普通纱。其中6。棉涤纶赛络菲尔纱和44棉涤纶赛络包芯纱、5。棉涤纶包芯纱两种涤纶包芯纱最高,这与纱线中增加了一根涤纶长丝有关;1+纯棉赛络纱、24棉氨纶赛络包芯纱强力也高于普通纱,这与赛络纱结构有关;仅有3…棉氨纶包芯纱强力略低于普通纱,这是由于纱线拉伸时氨纶伸长率很大,外包纤维先行断裂或滑脱,而氨纶仅处于伸长阶段,对强力贡献不大。

(2)即使采用同样的原料成分和工艺参数,由于成纱结构不同,强力也不同。纯棉纱中:1”纯棉赛络纱强力比7”纯棉纱高;棉氨纶(92.6/7.4)纱中:24棉氨纶赛络包芯纱强力比34棉氨纶包芯

3织物性能测试

在织物小样试织机上将以上各种纱线试织成相同规格的平纹布样,测得织物各项性能指标见表3。其中透气量由YG461A型织物中低透气量仪测得;吸湿性由YG(B)871型毛细管效应仪测得,水温27屯,水量2500

ml,3

min,测得数据为

水迹上升高度;抗弯刚度用斜面法测得;折皱回复角测试的是加卸压后织物的回复角度;耐磨性由Y522型圆盘耐磨仪测织物的重量损失率;厚度由YG(B)141D型厚度仪测得。

万方数据 

第33卷第12期

棉纺织技术

2005年12月

Cot【onTextileTechnology

表3织物性能比较

织物

透气量

吸湿性

抗弯长忻皱回复耐磨性

代号

经纱类型纬纱类型质量/

厚度

g。m

/mm/L・“n2・S、1

度/em

角/(。)

/%1纯棉赛络纱棉氨纶包芯纱150490377

683

4.O

3.3

1300.61

2纯棉赛络纱纯棉赛络纱

151

21

0.379

643

2.5

3.7

148

052

3纯棉赛络纱棉氨赛络包芯纱15076

03777034.23.5135

0.524棉涤纶赛络包芯纱

棉涤纶赛络包芯纱15089

0375

645

3.7

40

147

0455

棉涤纶包芯纱棉涤纶包芯纱15027

0,375

700

3.4

4.8

132

0.60

棉涤纶赛络菲尔纱

棉涤纶赛络菲尔纱

15077

0374

745

30

4.2

141

048

普通纯棉纱

普通纯棉纱

151.860.3826693.12.51230.56

从表3中织物舒适性指标可以看出:高。对于1。、2。、3。织物,在经纱相同的情况下,赛(1)透气量:除2。、44织物外,其余织物的透络纱为纬纱的织物折皱回复角较大,抗皱性好;对气量均优于普通织物,特别是64赛络菲尔织物、3”于4。、5。、6”织物,也是赛络纱结构的织物折皱回赛络纱与赛络氨纶包芯纱交织织物、5”涤纶包芯复角较大,抗皱性好。

纱织物更为明显,这与这些织物毛羽少、表面光滑(3)织物耐磨性:除14、54织物外,其余织物有关;对于1。、2。、34织物,同经不同纬,纬纱为包普遍均有所提高,其中以赛络涤纶包芯纱织物和芯纱的1。、3”织物透气性要好于纬纱为赛络纱的赛络菲尔纱织物提高更为明显。无论在1‘、2。、3424织物;4。、5。、6。织物的经纬纱相同且都是同混纺织物之间比较还是在48、5。、6。织物之间比较,都比的涤棉成分,以赛络菲尔纱织物性能最好,以往是赛络纱结构的织物耐磨性较好。

赛络菲尔纱在棉纺行业中应用较少,但从此次试验来看,无论其纱线性能还是织物性能都不错,应4结论

引起重视。

(2)吸湿性:除2。、6。织物外,其余织物均优(1)对传统细纱机进行一些局部改造或改于普通织物,其中1”赛络纱织物、3。赛络纱与赛络装,能开发出较多的新型纱线,对提高产品附加棉氨纶包芯纱交织织物更为明显。对于同经不同值、丰富产品品种、挖掘市场潜力大有好处。

纬的1”、2。、3。织物,还是纬纱为包芯纱的14、34织(2)对于同样组分的纱线,综合来看,运用赛物的吸湿性要好于2。织物;对于经纬纱、混纺比络纺技术和包芯纱技术的纱线性能均有不同程度

成分相同的44、54、64织物,以包芯纱织物为优。

的改善。

从表3中的织物保形性指标可以看出:(3)应用不同结构的纱线进行搭配,能不同(1)织物的抗弯长度:18至6”新型纱线织物程度地提高织物的舒适性、保形性、耐磨性等使用均明显好于普通织物,其中含涤纶长丝成分的性能。

44、54、68织物抗弯长度提高更为明显,说明随着纱线组成成分和纱线结构的改变,织物的硬挺度参考文献

增加,柔软度有所下降。对于I。、2”、3”织物,在经纱相同的情况下,赛络纱为纬纱的织物抗弯长度[1]张长乐.SIRO纺纱的机理及其产品开发[J]棉纺

织技术,2001;29(1):11~15.

较大;对于4”、5。、6”织物,普通包芯纱结构的织物[2]丁建强,丁建设赛络菲尔纺纱技术在毛纺中的应刚性大,赛络纱结构的织物柔软性较好。

用[J].毛纺科技,2000;(6):32~34.

(2)织物的折皱同复角:1。至6。新型纱线织[3]季晓雷,吴绥菊赛络纺弹性包芯纱的生产[J].棉

物均大于普通织物,其中含赛络纱结构和涤纶成纺织技术,2002;3()(10):44—45

分的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更为明显,说明随着纱[4]姚穆纺织材料学[M].第2版,北京:纺织工业出

线组成成分和纱线结构的改变,织物的抗皱性提

版社,1997:518—596.

万 

方数据


相关内容

  • 服装面料知识培训大纲
  • 服装面料知识课程计划 即"服装面料知识培训计划 课程目标:"服装面料知识"面向那些在职的商务人士,提供基本实用的服装面料知识技能培训.整个课程将给学习者灌输在服装面料方面的相关知识,与实操技能. 结合"联华华商服装鞋帽部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运用,在原 ...

  • 纺织品设计概述
  • 第一章 概 述 一.纺织品 纺织品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 广义上是指可以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可用的原料.粗加工的纺织原料.纺织半制品.工艺流程的制品及制成品. 狭义上的纺织品一般是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如用于服装.装饰.产业各方 ...

  • 纺织专业论文
  • 1﹑纤维的吸湿性能 吸湿性能 纺织纤维放在空气中,会不断地和空气进行水汽的交换,即纺织纤维不断地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同时也不断地向空气中放出水汽.纺织纤维在中吸收或放出水汽的性能称为纤维的吸湿性. 纺织纤维的吸湿性是纺织纤维的重要物理性能之一.纺织纤维吸湿性的大小对纺织纤维的形态尺寸.重量.物理机械性 ...

  • 纱线的简介
  • 纱线概况 按纱线原料分类 纯纺纱 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此类纱适宜制作纯纺织物. 混纺纱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此类纱用于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 按纱线粗细分类 粗特纱 粗特纱指32特及其以上(英 ...

  • 纺织导论知识总结
  • 一.针织: 针织是利用织针把纱线弯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为针织物(knitted fabric)的一门纺织加工技术.根据工艺特点的不同针织生产可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 二.针织物 线圈(loop)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几何形态呈三维弯曲的空间曲线. 线圈在纵向相互串套和横向相互连接而成 ...

  • 机织物基础设计
  • 1纺织品:广义上指可以通过加工成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狭义上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 2机织物:由纤维或纱线经过整经排沙工序形成经纱系统和经过卷绕等工序形成纬纱系统经纬纱系统相互垂直交织而形成具有包缠,包裹披覆能力的片状物 3针织物:由纱线或线圈嵌套或多 ...

  • 各种面料知识大全
  • 各种面料知识大全 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 面料两类. (一)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 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 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它的品种较多,一般有良好的弹 性的延伸 ...

  • --纺织面料基础知识
  • -- 纺织面料基础知识.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 纺织面料基础知识 纺织面料的组织结构: (1)平纹布 (2)斜纹布,又分2上1下斜.3上1下斜 (3)缎纹,常称色丁多是4上1下. ...

  • 生物医用纺织品翻译
  • 生物医用纺织品 医用纺材1101 110410127 于成龙 第一部分 医用纤维和生物纺织 医用纺织这个词语定义包含了医用产品与涵盖了伤口绷带织物,组织工程支架和血管移植物高科技产品的医用设备.纺织物在医用领域的应用还得追溯到古埃及和印第安人,受伤后他们利用纺织物作为绷带来覆盖和缝合伤口.在过去的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