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以德服人的典故出自哪里?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①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力不赡(3)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4):‘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5),此之谓也。”

【注释】

  ①假:借,凭借。②待:等待,引申为依靠。③赡:充足。 ④《诗》云:引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⑤思:助词,无 义。

【译文】

 孟子说:“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大国。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

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

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正是说的这种情况。”

【读解】

  与孔子在《论语。子路》和《论语·季氏》中的有关论述一样,都是讲的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孔孟一脉相承,采用的,是攻心为上,以柔克刚的政治方针、

  后世诸葛亮七擒盂获,可以说正是活学活用孔盂思想的典型。成都武候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肖,从古知兵非好战”其实也正是表达的这种思想。

   值得提出来略加讨论的是:以德服人到底还要不要力?

  

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情况来看,似乎还是离不开力。就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情况为例,当诸葛亮第一次放走孟获后,众将都感到不理解,一起来问诸葛亮。诸葛亮笑了笑说:“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东西一样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心服,南方才会真正平定。”可见,诸葛亮之所以敢于七擒七纵,还有赖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如囊中取物”般容易。不然是开不得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为放龙归海,放虎归山,有自食其果的危害了。

  由此看来,以德服人还得与以力服人结合起来。只不过以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打,是为了谈。”只有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才能长治久安。

以德服人更重要

  道理能征服人,主要靠真理的力量;道德能征服人,主要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和德行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尽管不是道理,但往往胜于道理。我们常讲,德高望重,其实,“德高”不仅能“望重”,而且能“言重”,即增加讲道理的分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行是形象的道理,道理

是抽象的德行;道德的滑坡是最危险的

滑坡,人格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我们应该加强道德规范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精神级别”,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至于贫困潦倒、流离失所!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看重“服人”二字。有主张“以力服人”的,有主张“ 以理服人”的,也有主张“以德服人”的,认为注重自身修身立德,行端品正,道德高尚,就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众人服之、众心归之。我认为,今天对于领导者而言,除“以力服人”外,“以理服人”和“以德服人”都必不可少,而后者是一种高境界,更显得重要。

  领导者的影响力,一般说来,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这两个方面。一个人一旦被任命为某个单位的领导,就具备了与职务相适应的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但其作用也是有限的。比起权力性影响力来,非权力影响力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大、时间更长。这是因为部属在接受这种影响力时,没有任何强制接受的压力,其影响效果不仅表现在口服上,更表现在心悦诚服上。这种影响力是权力性影响力所无法代替的。领导干部的德行就是这种非权力性影响力。诚如古人所说,“官德乃为官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建设,要求每一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江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要求,对领导干部来讲,就是要“以德治身”,以德服人。在这方面,大多数同志做得是好的,威信很高,但也有少数人则不然。有的言行相悖,表里不一;有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个别人私心较重,以权谋私等等,尽管他们教育别人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道理讲得都对,但往往难以服人,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德行和人格把他们讲的道理打了很大的折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领导干部的良好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靠长期的、脚踏实地的改造、修养而成的。“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只要我们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克服自己的缺点,就一定能树立善恶分明的是非观、积极向上的奋斗观、刚直不阿的节操观、忠诚守信的人际观、达观自律的处世观,进入以德服人的高境界。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以德服人的典故出自哪里?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①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力不赡(3)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4):‘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5),此之谓也。”

【注释】

  ①假:借,凭借。②待:等待,引申为依靠。③赡:充足。 ④《诗》云:引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⑤思:助词,无 义。

【译文】

 孟子说:“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大国。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

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

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正是说的这种情况。”

【读解】

  与孔子在《论语。子路》和《论语·季氏》中的有关论述一样,都是讲的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孔孟一脉相承,采用的,是攻心为上,以柔克刚的政治方针、

  后世诸葛亮七擒盂获,可以说正是活学活用孔盂思想的典型。成都武候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肖,从古知兵非好战”其实也正是表达的这种思想。

   值得提出来略加讨论的是:以德服人到底还要不要力?

  

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情况来看,似乎还是离不开力。就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情况为例,当诸葛亮第一次放走孟获后,众将都感到不理解,一起来问诸葛亮。诸葛亮笑了笑说:“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东西一样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心服,南方才会真正平定。”可见,诸葛亮之所以敢于七擒七纵,还有赖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如囊中取物”般容易。不然是开不得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为放龙归海,放虎归山,有自食其果的危害了。

  由此看来,以德服人还得与以力服人结合起来。只不过以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打,是为了谈。”只有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才能长治久安。

以德服人更重要

  道理能征服人,主要靠真理的力量;道德能征服人,主要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和德行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尽管不是道理,但往往胜于道理。我们常讲,德高望重,其实,“德高”不仅能“望重”,而且能“言重”,即增加讲道理的分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行是形象的道理,道理

是抽象的德行;道德的滑坡是最危险的

滑坡,人格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我们应该加强道德规范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精神级别”,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至于贫困潦倒、流离失所!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看重“服人”二字。有主张“以力服人”的,有主张“ 以理服人”的,也有主张“以德服人”的,认为注重自身修身立德,行端品正,道德高尚,就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众人服之、众心归之。我认为,今天对于领导者而言,除“以力服人”外,“以理服人”和“以德服人”都必不可少,而后者是一种高境界,更显得重要。

  领导者的影响力,一般说来,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这两个方面。一个人一旦被任命为某个单位的领导,就具备了与职务相适应的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但其作用也是有限的。比起权力性影响力来,非权力影响力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大、时间更长。这是因为部属在接受这种影响力时,没有任何强制接受的压力,其影响效果不仅表现在口服上,更表现在心悦诚服上。这种影响力是权力性影响力所无法代替的。领导干部的德行就是这种非权力性影响力。诚如古人所说,“官德乃为官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建设,要求每一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江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要求,对领导干部来讲,就是要“以德治身”,以德服人。在这方面,大多数同志做得是好的,威信很高,但也有少数人则不然。有的言行相悖,表里不一;有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个别人私心较重,以权谋私等等,尽管他们教育别人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道理讲得都对,但往往难以服人,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德行和人格把他们讲的道理打了很大的折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领导干部的良好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靠长期的、脚踏实地的改造、修养而成的。“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只要我们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克服自己的缺点,就一定能树立善恶分明的是非观、积极向上的奋斗观、刚直不阿的节操观、忠诚守信的人际观、达观自律的处世观,进入以德服人的高境界。


相关内容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学习张敬艳体会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平邑县人民检察院 武兴堂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张敬艳,一个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在二十六年的检察生涯中,用奉献彰显忠诚,用敬业书写伟大,用生命维护人民的尊严,谱写出了一曲新时代人民检察官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华彩乐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qu ...

  • 孔子为何说"骥称德不称力"
  • 毕宝魁 一.骥不称其力,称其德 孔子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思想才会有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独立判断是非之能力才会对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做出自己的反应. 孔子思想中充满仁爱和关怀,而反对暴政和一切暴力.<论语·宪问>第三十三章:"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焉.'"孔子 ...

  • [劝说]口语交际教案设计
  • <劝说>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模拟角色,在互相交流中学会劝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议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 ...

  • 清风朗月夜窗虚
  • ---<道不远人,德在人心>读后 余东海 王镇华老先生是台湾德简书院主持人,儒佛道兼修,著有<易经白话生活译>.<百年中国的反省>.<两岸文化的关怀>等十几种书.今老先生新作<道不远人,德在人心>由立品图书公司推出.特撷下五大特色献给广大读 ...

  • 口才是宣传部长的金子"品牌"
  • 口才,是宣传部长的无形"名片",也是宣传部长有形的"形象",更是宣传部长看家本事的金字"品牌".如何铸就宣传部长的金字"品牌",根据鄙人的多年实践体会,愚以为主要有三: 首先,品德,规定了口才"品牌" ...

  • 弘扬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教师
  • 弘扬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教师-幼儿园园长对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作者:蓝巧玉 摘要:"某某幼儿园发生了一件令人法旨的事情,老师用脚踢幼儿."."某某幼儿园老师是变态的,竟然用针扎幼儿身体......"."某某小朋友因为回家后第二 ...

  • [为政以德]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 <为政以德>教案  浙江省台州中学  方青稚  QQ:402229297  邮箱:[email protected]教学目标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教学重点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 ...

  • [〈论语〉选读]之[为政以德]
  •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 ...

  • 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上的小学教师发言
  •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