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浅析

  摘 要: 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新社会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也是共产党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强大动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核心本质就是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而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与保障是法制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法制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   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想要实现的“太平盛世”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小康社会”,无一不表现着一种理想与信念,即实现社会和谐。所谓和谐,通俗来讲,即“人人有饭吃、人人可发言”,和谐社会则表现为组成社会的每个要素都能做到结构合理并实现有机协调、运转有效。中国共产党在坚定的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得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本质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国家”的结论。由此,加强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非凡。本文立足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对民主法制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加强法制建设提出一些看法与意见。   一、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   纵观我国当前社会形势现状,社会稳定,人心思定,经济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飞速提高,社会主义稳定和谐的整体局面已经形成。然而,在其背后我们也不难看出,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民主法制亟待完善。   1、 人民内部矛盾   以往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体现在阶段立场、路线等方面的斗争,如今则更多的表现为利益之争。信访问题;矿难、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受教育的不平等问题等等。这种越来越多的因利益而产生的人民矛盾,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极大隐患。   2、 社会治安形势   民主法制的不健全直接会引发社会治安的混乱。从我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三大问题是:交通事故、公共秩序紊乱、刑事犯罪率攀高。在我国近700所监狱中,就有将近160万的服刑人员。2004年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登记数据显示,立案案件471万起,破获246万起。破获案件中因杀人、推动、绑架导致死亡的命案就有2.9万起。而在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率调查中,我国名列第一。   3、 敌对势力的蓄意破坏   资本主义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加紧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战略,搞“台独”、“藏独”、“钓鱼岛事件”。在境外设电台、搞基地,仅中国周边就有26个“美国之音”广播电台;而在我国境内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及日本右翼势力犹存。   二、 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即为构建民主法治社会,这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信任互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激发社会无限活力创造了条件;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供了保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民主法治居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位置和更高层次,它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的本质特征。   1、 法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而系统的工程,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来看,消除社会矛盾、保证国家政策有效落实、巩固我们已经取得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这些都需要法律制度来进行规范与认可。   2、 法制是维护和谐社会稳定的前提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止的文字意义上的和谐,它的建设过程是动态的和发展的,而要维护和保证这种动态的和谐,第一要素就是稳定。只有当社会处在一种平稳有序的状态中时,构成社会的各个组织才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保证社会发展稳中求进。   三、 加强法制建设的措施对策   1、 完善立法体制   完善立法体制,首先是要协调中央与部门、中央与地方、部门与地方之间的立法关系,保证法律制度的有效衔接,方便大众理解和执行;同时,法律制度要与发展的社会相适应,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修正与完善,才能实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立法宗旨。如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都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强化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是大众对法治的一种认知态度。强化法治观念,就是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权威性的理念。一方面对自己的合法权利要懂得如何运用法律进行正当维权;另一方面要意识到法律其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标准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法律的遵从度和执行力,全民形成的法律权威性共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3、 完善监督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法律是其保证,而监督则是关键所在。国家法制是否和谐统一?各种法律制度、国家政策贯彻落实过程中是否政令畅通?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问题?在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积极的去探索和健全各种制度与规范,从而形成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结语: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中,法制建设处于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强化。然而,新一代的国家领导集团已经为我们明确了目标,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势在必行,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的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贺建安. 和谐社会视野下法制建设刍议[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1(1): 7-9   [2] 王志证.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法制建设[J]. 科技风, 2010(14).   作者简介: 胡� 1987.11 女 汉族 甘肃泾川人 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 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学硕士; 解利荣 (1989.3--)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法学硕士;柴菊(1988.9――)女、汉族,河南固始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 要: 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新社会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也是共产党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强大动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核心本质就是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而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与保障是法制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法制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   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想要实现的“太平盛世”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小康社会”,无一不表现着一种理想与信念,即实现社会和谐。所谓和谐,通俗来讲,即“人人有饭吃、人人可发言”,和谐社会则表现为组成社会的每个要素都能做到结构合理并实现有机协调、运转有效。中国共产党在坚定的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得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本质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国家”的结论。由此,加强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非凡。本文立足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对民主法制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加强法制建设提出一些看法与意见。   一、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   纵观我国当前社会形势现状,社会稳定,人心思定,经济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飞速提高,社会主义稳定和谐的整体局面已经形成。然而,在其背后我们也不难看出,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民主法制亟待完善。   1、 人民内部矛盾   以往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体现在阶段立场、路线等方面的斗争,如今则更多的表现为利益之争。信访问题;矿难、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受教育的不平等问题等等。这种越来越多的因利益而产生的人民矛盾,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极大隐患。   2、 社会治安形势   民主法制的不健全直接会引发社会治安的混乱。从我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三大问题是:交通事故、公共秩序紊乱、刑事犯罪率攀高。在我国近700所监狱中,就有将近160万的服刑人员。2004年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登记数据显示,立案案件471万起,破获246万起。破获案件中因杀人、推动、绑架导致死亡的命案就有2.9万起。而在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率调查中,我国名列第一。   3、 敌对势力的蓄意破坏   资本主义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加紧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战略,搞“台独”、“藏独”、“钓鱼岛事件”。在境外设电台、搞基地,仅中国周边就有26个“美国之音”广播电台;而在我国境内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及日本右翼势力犹存。   二、 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即为构建民主法治社会,这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信任互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激发社会无限活力创造了条件;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供了保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民主法治居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位置和更高层次,它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的本质特征。   1、 法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而系统的工程,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来看,消除社会矛盾、保证国家政策有效落实、巩固我们已经取得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这些都需要法律制度来进行规范与认可。   2、 法制是维护和谐社会稳定的前提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止的文字意义上的和谐,它的建设过程是动态的和发展的,而要维护和保证这种动态的和谐,第一要素就是稳定。只有当社会处在一种平稳有序的状态中时,构成社会的各个组织才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保证社会发展稳中求进。   三、 加强法制建设的措施对策   1、 完善立法体制   完善立法体制,首先是要协调中央与部门、中央与地方、部门与地方之间的立法关系,保证法律制度的有效衔接,方便大众理解和执行;同时,法律制度要与发展的社会相适应,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修正与完善,才能实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立法宗旨。如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都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强化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是大众对法治的一种认知态度。强化法治观念,就是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权威性的理念。一方面对自己的合法权利要懂得如何运用法律进行正当维权;另一方面要意识到法律其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标准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法律的遵从度和执行力,全民形成的法律权威性共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3、 完善监督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法律是其保证,而监督则是关键所在。国家法制是否和谐统一?各种法律制度、国家政策贯彻落实过程中是否政令畅通?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问题?在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积极的去探索和健全各种制度与规范,从而形成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结语: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中,法制建设处于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强化。然而,新一代的国家领导集团已经为我们明确了目标,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势在必行,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的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贺建安. 和谐社会视野下法制建设刍议[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1(1): 7-9   [2] 王志证.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法制建设[J]. 科技风, 2010(14).   作者简介: 胡� 1987.11 女 汉族 甘肃泾川人 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 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学硕士; 解利荣 (1989.3--)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法学硕士;柴菊(1988.9――)女、汉族,河南固始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关内容

  • 浅析加强医院廉政建设的意义
  • 浅析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医疗卫生服务是我们党一直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医院作为直面大众的特殊窗口,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院廉政文 ...

  • 浅析我国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浅析我国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厦门市法制局 林承 [摘要]客观分析新形势下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是规划"六五"普法的前提.本文在在论述普法内容.方式.主体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不足的基础上,对普法功能进行反思,最后提出集中宣传点.提供个性化普法服务.健全考核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

  • 浅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摘要: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依据,是考查工作的重要凭证,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的真实资料.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构建管理机制,优化档案管理设备,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借鉴优秀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使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步伐. 关键词:档案管理  工作  重要性 一.档案管理 ...

  • 浅析对执法规范化建设
  • 浅析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知和思考 职级+姓名 [摘 要]执法规范化就是公安边防部队官兵自觉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对执法规范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研究加强和改进执法规范化的措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执法规范化 制度 正规化建设 监督 执法规 ...

  • 浅析中国现代化的法制建设
  • 浅析中国现代化的法制建设 论文摘要 现代化是中国发展之必然,作为其组成部分--法制建设对现代化其他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分析中国的法制建设进程着手,指出法制建设中的弊端,并提出"理性地法律移植"和"吸收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相结合的法制建设模式,以便更好地 ...

  •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 ...

  • 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浅析
  •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浅析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使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差距拉大,而精神文明的滞后又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当今时代,思想道德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成 ...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目录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目录 一. 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 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 4. 政府行政成本控制分析 5. 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途径分析 二. 选题方向 ...

  • 浅析开展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风险与对策
  •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功效逐渐被全社会认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保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