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汉语作文教学的探讨

关于初中汉语作文教学的探讨

作者:付玉兰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03期

摘 要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课程目标中要求:“能写主题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内容比较清晰的记叙文。” 本文就蒙语授课学校汉语作文教学进行了肤浅的探讨。

关键词 初中汉语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初中汉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教师都能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随心所欲,甚至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文教学与考试分数关系明显,只要是平时教师讲到的内容,在考试中学生遇到会立竿见影,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因而把课文教学当作重中之重。

(2)注重教师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许多教师整天致力于“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步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及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文体的写法,甚至常常用应试作文取代常规作文的训练。注重“一言堂”,企望走捷径,结果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没有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收效甚微。一言以蔽之,他们注重教师教学,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理论和方式的影响,过分地看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没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注重应试作文,忽视素质作文。长期的应试教育必然造成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应试作文的后果。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级别的考试,一律有规定的题目和要求,许多学生只能是根据要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乱凑字数,甚至虚构。因此,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指导写应试作文的方法上,让学生下大功夫背诵应试范文。直接后果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文章越来越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2关于初中汉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2.1强调感悟生活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2模仿是写作的捷径

(1)巧借课文示范。我们的语文教材,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优秀范文。“文章就是例子”,通过具体的课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感情等作文技能,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为学生寻求到创新作文的基点。

(2)利用范文引路。读和写是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读是从外到内的收获,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利用范文引路,是一条途径,可以扩大学生自主阅读的范围。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积累材料,学习写作知识,让学生从课内课外的读书中,提高观察分析、想象、体验等到能力,把遣词造句等到基本功移到写作中。另外,教师可以展示课前搜集的范文,和学生一起品读、欣赏,学习借鉴文章的写作方法。

(3)运用“下水文”激趣。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要忘了教师也应“下水”写作。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光说不练,把学生一次次“赶下水”,自已却从不“湿鞋”,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老师不一定能写好,老师都写不好,我们又怎么能写好?久而久之,学生哪还会有写作的主动性呢?反之,教师以作文为乐,认真写好“下水”文,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一种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每到作文时,学生自然会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之感,无疑为写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注重先说后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我们通过写话、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说话词不达意,条理不清,

不合语法等毛病,增强词汇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因此,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必定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说”更为规范,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强。

关于初中汉语作文教学的探讨

作者:付玉兰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03期

摘 要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课程目标中要求:“能写主题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内容比较清晰的记叙文。” 本文就蒙语授课学校汉语作文教学进行了肤浅的探讨。

关键词 初中汉语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初中汉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教师都能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随心所欲,甚至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文教学与考试分数关系明显,只要是平时教师讲到的内容,在考试中学生遇到会立竿见影,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因而把课文教学当作重中之重。

(2)注重教师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许多教师整天致力于“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步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及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文体的写法,甚至常常用应试作文取代常规作文的训练。注重“一言堂”,企望走捷径,结果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没有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收效甚微。一言以蔽之,他们注重教师教学,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理论和方式的影响,过分地看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没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注重应试作文,忽视素质作文。长期的应试教育必然造成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应试作文的后果。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级别的考试,一律有规定的题目和要求,许多学生只能是根据要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乱凑字数,甚至虚构。因此,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指导写应试作文的方法上,让学生下大功夫背诵应试范文。直接后果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文章越来越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2关于初中汉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2.1强调感悟生活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2模仿是写作的捷径

(1)巧借课文示范。我们的语文教材,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优秀范文。“文章就是例子”,通过具体的课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感情等作文技能,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为学生寻求到创新作文的基点。

(2)利用范文引路。读和写是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读是从外到内的收获,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利用范文引路,是一条途径,可以扩大学生自主阅读的范围。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积累材料,学习写作知识,让学生从课内课外的读书中,提高观察分析、想象、体验等到能力,把遣词造句等到基本功移到写作中。另外,教师可以展示课前搜集的范文,和学生一起品读、欣赏,学习借鉴文章的写作方法。

(3)运用“下水文”激趣。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要忘了教师也应“下水”写作。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光说不练,把学生一次次“赶下水”,自已却从不“湿鞋”,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老师不一定能写好,老师都写不好,我们又怎么能写好?久而久之,学生哪还会有写作的主动性呢?反之,教师以作文为乐,认真写好“下水”文,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一种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每到作文时,学生自然会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之感,无疑为写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注重先说后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我们通过写话、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说话词不达意,条理不清,

不合语法等毛病,增强词汇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因此,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必定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说”更为规范,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强。


相关内容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例
  • 语言类(语言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 ...

  •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毕业论文工作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 毕业论文的写作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凡未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2.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坚决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论文中凡引用他人著述或学术成 ...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说明: 1.所列选题是参考兄弟本科院校和本系老师建议的选题,涵盖了中文专业各个学科: 2.所列选题有的是具体题目,有的只是选题范围,学生应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题目: 3.所列每个选题同届学生不能超过两个人共选,且具体题目或论述角度应有所差异: 4.每届毕业生选 ...

  • 初中英语作文中的错误类型探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英语作文中的错误类型探讨 作者:吕林玲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2期 摘 要: 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作文水平,如何从初中生作文的错误中寻找解决对策,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在教学中的经验,将初中生作文中的 ...

  • 现代汉语重难点填空题
  • 一. 填空题 1. 语文是( 书面语言 )和(口头语言 )的合称. 2. 语文课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3.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 人文性 )它的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4. 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质是(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 5语文必须遵循的两律一是(感 ...

  • 学校2005年省电教"十五"课题结题报告
  • 我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与学的整合研究>课题于2001年9月被批准为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从立项开始我校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 ...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论文选题
  • 二.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文艺学.美学 编号 论文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 ...

  • 汉语组工作计划
  • 篇一:汉语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汉语 教学书面计划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教材总体设计目标上,在加强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训练的同时,适当增加成段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利于与初中汉语教学的衔接.本教材的特点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交流能力,融和学科内容,开发综合素质,强调灵活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