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教师的自我教育

  摘要: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以自我为教育对象和教育者,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评价,自我命令、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活动,以达到改变自我的思想品德结构,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改变自我的言行方式等活动。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去体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下面简单谈一下小学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自我教育

  一、自我教育先从认识本我做起

  受传统教育“谦虚是美德”的影响,中国的学生对缺点的认识比对优点的认识要清楚得多。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中国学者到美国进行教育考察,在一所学校问一个班级全体同学二个问题:一个是,谁是班级优秀的学生,同学们经过思考后,都举手说“** 是”,原因不一,有的是学习好,有的是体育好,有的是善良等等;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谁是差生,大家想来想去,看来看去,没有一个同学举手,也没有一个同学说话。带着同样的问题回到中国,也问一个班级的同学,问第一个问题时,立即有几个同学低下头,其它同学的手都指向这几位同学,一问原因:学习好,遵守纪律,老师喜欢。问第二问题时,也有几个同学低下头,大家哄笑地看着他们。我们学生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基本上处在被“矫正” 的状态,是在不断被指出缺点。不断改正的状态下学习生活,长此以往,自己变成了无优点的人了,又谈何认识本我呢?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少提缺点多找优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认识自己的优点,把曾经“遗忘”的优点放在自己的心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个正常的学生,能做到优点和缺点平衡。我曾多次召开“欣赏自己”之类的主题班会,同时,也为有特长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二、自我教育中要抬高人的主体地位

  少说教多体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以事论事,更不要进行空洞的说教,要让学生多去体验,让体验中抬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尊意识。如我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引入“修身”教育。由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如果说教或一件一件地处理,效果不好,且工作量大。于是我引导学生如何修身,把平时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当作是素质低下的一种体现。

  三、自我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精力充沛,自主意识、自尊心、好胜心强,他们要求老师、家长能理解他们的愿望,尊重他们的权利和意见,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充分行使自主权和显示才干。但他们对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理解得太肤浅,常搞自我中心,常多考虑到自己,少考虑别人。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中,做任何事情都应有责任感。

  少说惩罚多说弥补。尽管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提倡惩罚,但是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有了错误,一般来说,老师还是要惩罚的,惩罚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惩罚毕竟有伤学生的自尊心的,如果用多了,可能会有“惩罚无效”“惩罚反而出现一些过失”等不良现象,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慎用惩罚或不用惩罚。我在教育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建立他们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观念,当学生有了错误的时候,尽可能不说要惩罚他们,让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集体利益出发,是不是应该做点事情来弥补一下,为自己,也为集体,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针对错误的大小而定,如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就为自己的发展做点好事,如多读点书、多写点文章;如对他人造成影响的,除了道谦以外,帮助他人多做点事,如是老师,可帮助老师收本子等;如对班级造成伤害的,则为班级做好事。错误越大,责任越大,弥补的事情就越多。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其实这种做法也就是换了说法而已,但这种改变渗透了尊重和自我意识,尊重了学生也让学生明白自我的重要、责任的重要。

  四、自我教育要“还政于民”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人追求发展和生存的基本能力,自我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学生对自我的生活、学习乃至思想、言行等进行计划安排、协调、控制、激发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时,不要大小巨细皆包办,宜大不宜小,宜粗不宜细,要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采用“分组竞争、人人参与、自主、高效”的管理方式。在班级中改变以往主要由班干部管理的模式,只设协调班干部两名,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民主推荐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每名副组长都有不同的分工,主要是学习、劳动、体育、文艺、纪律、卫生等,争取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有事管、人人有责负,每位同学都参与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其次,实行一组负责管理班级一周,实行每活动、工作记分制,四周评比一次,评比结果公布,由于责任到人,管理到位与管理有欠缺的就一目了然。这样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天台山中心校任堡小学)

  摘要: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以自我为教育对象和教育者,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评价,自我命令、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活动,以达到改变自我的思想品德结构,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改变自我的言行方式等活动。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去体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下面简单谈一下小学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自我教育

  一、自我教育先从认识本我做起

  受传统教育“谦虚是美德”的影响,中国的学生对缺点的认识比对优点的认识要清楚得多。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中国学者到美国进行教育考察,在一所学校问一个班级全体同学二个问题:一个是,谁是班级优秀的学生,同学们经过思考后,都举手说“** 是”,原因不一,有的是学习好,有的是体育好,有的是善良等等;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谁是差生,大家想来想去,看来看去,没有一个同学举手,也没有一个同学说话。带着同样的问题回到中国,也问一个班级的同学,问第一个问题时,立即有几个同学低下头,其它同学的手都指向这几位同学,一问原因:学习好,遵守纪律,老师喜欢。问第二问题时,也有几个同学低下头,大家哄笑地看着他们。我们学生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基本上处在被“矫正” 的状态,是在不断被指出缺点。不断改正的状态下学习生活,长此以往,自己变成了无优点的人了,又谈何认识本我呢?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少提缺点多找优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认识自己的优点,把曾经“遗忘”的优点放在自己的心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个正常的学生,能做到优点和缺点平衡。我曾多次召开“欣赏自己”之类的主题班会,同时,也为有特长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二、自我教育中要抬高人的主体地位

  少说教多体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以事论事,更不要进行空洞的说教,要让学生多去体验,让体验中抬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尊意识。如我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引入“修身”教育。由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如果说教或一件一件地处理,效果不好,且工作量大。于是我引导学生如何修身,把平时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当作是素质低下的一种体现。

  三、自我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精力充沛,自主意识、自尊心、好胜心强,他们要求老师、家长能理解他们的愿望,尊重他们的权利和意见,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充分行使自主权和显示才干。但他们对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理解得太肤浅,常搞自我中心,常多考虑到自己,少考虑别人。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中,做任何事情都应有责任感。

  少说惩罚多说弥补。尽管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提倡惩罚,但是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有了错误,一般来说,老师还是要惩罚的,惩罚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惩罚毕竟有伤学生的自尊心的,如果用多了,可能会有“惩罚无效”“惩罚反而出现一些过失”等不良现象,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慎用惩罚或不用惩罚。我在教育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建立他们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观念,当学生有了错误的时候,尽可能不说要惩罚他们,让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集体利益出发,是不是应该做点事情来弥补一下,为自己,也为集体,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针对错误的大小而定,如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就为自己的发展做点好事,如多读点书、多写点文章;如对他人造成影响的,除了道谦以外,帮助他人多做点事,如是老师,可帮助老师收本子等;如对班级造成伤害的,则为班级做好事。错误越大,责任越大,弥补的事情就越多。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其实这种做法也就是换了说法而已,但这种改变渗透了尊重和自我意识,尊重了学生也让学生明白自我的重要、责任的重要。

  四、自我教育要“还政于民”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人追求发展和生存的基本能力,自我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学生对自我的生活、学习乃至思想、言行等进行计划安排、协调、控制、激发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时,不要大小巨细皆包办,宜大不宜小,宜粗不宜细,要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采用“分组竞争、人人参与、自主、高效”的管理方式。在班级中改变以往主要由班干部管理的模式,只设协调班干部两名,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民主推荐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每名副组长都有不同的分工,主要是学习、劳动、体育、文艺、纪律、卫生等,争取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有事管、人人有责负,每位同学都参与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其次,实行一组负责管理班级一周,实行每活动、工作记分制,四周评比一次,评比结果公布,由于责任到人,管理到位与管理有欠缺的就一目了然。这样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天台山中心校任堡小学)


相关内容

  • 浅析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 摘 要: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真心热爱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人师表,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积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行为规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师感到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不好管理,班主任的工作越来越 ...

  • 浅析小学班干部的培养
  • 通过学习第四个专题中的理论知识与案例,自己觉得班主任在对班干部的作用与选拔.班干部班级管理的辅导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现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 班干部的作用与选拔.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力助手,班干部的作用就不言而 ...

  • 浅析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 浅析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等多种原因导致了数学成绩的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因此会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致使其成为了数学学科的后进生,从而影响到初.高中的学习.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 ...

  • 浅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 浅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作者:张海莲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02期 摘 要:教师职业规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必然选择.中小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主力军,更应用好这把利器.本文概述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涵义.原则,阐述制定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 ...

  • 浅析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维系全班几十个孩子的中心纽带,是学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关键.然而我们在这表面风光的背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 ...

  • 高年级学生不想当班干部原因浅析
  • 高年级学生不想当班干部原因浅析 班干部在学生心目中是班级核心人物,处于班级小社会中的领导阶层的班干部,是一个班级中的优势群体,为何到了高年级他们就要放弃这种优势呢?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我以为原因主要是心理压力. 因为接近毕业,他们压力重重:来自自己的.同学的.老师的.家长的.社会的„„学习的 ...

  • 教师中级职称述职报告范文
  • 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大家好: 我叫***,08年6月毕业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同年9月到二中工作,至今已满五年,现将这五年来的教育.教学以及教研方面的成绩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刻苦锻炼基本技能, ...

  • 师表风范: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师德优秀论文集
  • 基本资料 师表风范: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师德优秀论文集 作者: 董良军主编 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12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22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集130余篇优秀论文,论文内容全是有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本书论文水平较高,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借鉴和 ...

  • 工程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柔性化管理在年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