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前沿问题

国际贸易前沿读后感

一: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分析

1. 汇率政策对减小对华逆差作用不大。汇率政策是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最常用工具,逆差国政府往往通过本币贬值(或促使它国货币对本国货币升值)来改变其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从而达到减小进口增加出口的目的。美国在历史上曾多次利用汇率工具来减小其贸易逆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80年代日美签署的“广场协议”,当时美国通过要求最大逆差国日本大幅提高日元兑美元汇率来减小美日贸易逆差,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为了解决至2008年将近7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尤其是减小对中国将近3000亿美元的逆差,也积极通过美元贬值,并通过政治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来减小对华贸易逆差。

2. 财政货币政策无法针对对华贸易逆差。除了汇率政策以外,财政货币政策也能起到减小一国贸易逆差的作用。其机制是逆差国通过紧缩财政货币,降低国内总需求,从而抑制进口,达到减小贸易逆差的目的。这也是各国所普遍使用的调节贸易收支的政策,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对许多处于严重贸易逆差和通货膨胀的拉美国家进行援助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它们紧缩财政和货币,以减少贸易逆差及其带来的货币对内对外贬值。然而可惜的是,在当前美国饱受次贷危机影响,

3. 就业政策要求限制中国进口。近期加速对华贸易保护是奥巴马政府对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政治回应之一。美国近期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率出现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展望》的数据,美国失业率由2006年的4.6%上升到2008年的5.7%,奥巴马政府为了维护执政地位、获得民意支持,自然必须选择加强对华贸易保护。

二、近期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措施探讨

针对以上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我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

第一,由于美国近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加速一方面源于其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调节贸易逆差的效果受制,含有被动和无奈的因素,因此我国政府可以采取配合性宏观经济政策,帮助美国恢复经济、主动减小对美贸易顺差从而抑制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 继续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以支持其扩张财政政策;(2)增加政府对美商品采购;(3)适当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4)增加国内需求以增加国内消费和对美进口。

第二,理论界应当针对奥巴马政府基于就业政策和政党政策的需要而采取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借口进行驳斥。例如“中国对美国大量产品出口挤占美国市场,导致美国近期经济出现下滑,并带来大量失业”等观点,以避免在反贸易保护行动中陷于被动境地。

第三,针对美国政府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态势,我国政府和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勇于应对,维护正当权益,同时也可以采取对抗性政策,即采取调整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出口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禁止进口等政策措施,以让美方了解到两个大国采取贸易对抗的消极后果,从而回到协

调合作的轨道上来。事实上中国近期在很多问题上也是这么处理的,例如在美国宣布对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后,在2009年7月1日,商务部宣布停止从美国进口肉鸡等。

第四,不难看到奥巴马政府基于政党政策采取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源自经济危机下财政、货币、汇率政策出现的困难,如果美国经济出现恢复的势头,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保护的经济、政治压力都会相应降低。因此当前我国政府应当采取的最重要的应对措施,应是调整和配合性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美国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这一方面可以减小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鉴于中美经济的相互影响,同样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3,试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 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当人民币升值以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被大大抵消,为了求得生存,出口企业逐步适应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政策不断调整的经营环境,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其发展的变化。

1. 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优化升级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外贸企业更加注重选客户、打品牌,通过改进技术,提高产品出口附加值,稳定和进入高端市场。

2. 企业加强管理,挖掘增效

企业从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入手,改进生产工艺。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着企业制度不合理的问题提高管理能力将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出口成本。

3. 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可以较低成本获取外国当地的资源,降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鼓励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4. 减少贸易摩擦

我国与美、日、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经常会受到美国、欧盟、日本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抨击。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以及今后频繁遭遇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均和这一背景有关,而且越来越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之上。因此,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缓解贸易摩擦带来的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

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调节机制传导的。当人民币升值后, 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提高, 使我国的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下降, 出口数量和出口利润降低, 经营风险增加, 竞争压力加大。

1. 出口产品的利润降低

人民币升值后, 以同等外币表示的产品的人民币价格降低。这样在不提高产品价格的条件下, 出口企业所收到的同等外币的人民币减少,利润降低。

2. 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 出口数量减少

由于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 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 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 通过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出口利润率非常低。特别是纺织服装、家电、玩具加工、通信设备及其他加工制造行业, 利润率特别低, 不得不提高价格以维持生存。出口价格的提高, 导致我国产品的国外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 出口规模急剧减小。

3. 出口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增大

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变化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 对出口型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贸易中, 对那些已经销售货物但还未收货款, 或已签了订单的出口企业, 由于人民币升值, 出口企业收到的外币表示的本国货币减少, 带来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 形成直接的汇兑损失。由于我国外贸机制和金融体系尚不健全, 缺少成熟的外汇市场, 中小型出口企业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都较弱。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 从对企业的长期影响来说, 进一步加大了出口产品定价的难度, 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造成企业经营状态恶化。

4. 在现今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 我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

我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 主要以价格为竞争手段, 出口价格弹性低, 降价空间小。人民币升值, 将大幅度削弱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生产成本急剧提高的情况下, 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人民币的升值和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 使得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已经有几十万家中小型出口企业倒闭。

国际贸易前沿读后感

一: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分析

1. 汇率政策对减小对华逆差作用不大。汇率政策是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最常用工具,逆差国政府往往通过本币贬值(或促使它国货币对本国货币升值)来改变其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从而达到减小进口增加出口的目的。美国在历史上曾多次利用汇率工具来减小其贸易逆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80年代日美签署的“广场协议”,当时美国通过要求最大逆差国日本大幅提高日元兑美元汇率来减小美日贸易逆差,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为了解决至2008年将近7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尤其是减小对中国将近3000亿美元的逆差,也积极通过美元贬值,并通过政治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来减小对华贸易逆差。

2. 财政货币政策无法针对对华贸易逆差。除了汇率政策以外,财政货币政策也能起到减小一国贸易逆差的作用。其机制是逆差国通过紧缩财政货币,降低国内总需求,从而抑制进口,达到减小贸易逆差的目的。这也是各国所普遍使用的调节贸易收支的政策,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对许多处于严重贸易逆差和通货膨胀的拉美国家进行援助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它们紧缩财政和货币,以减少贸易逆差及其带来的货币对内对外贬值。然而可惜的是,在当前美国饱受次贷危机影响,

3. 就业政策要求限制中国进口。近期加速对华贸易保护是奥巴马政府对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政治回应之一。美国近期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率出现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展望》的数据,美国失业率由2006年的4.6%上升到2008年的5.7%,奥巴马政府为了维护执政地位、获得民意支持,自然必须选择加强对华贸易保护。

二、近期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措施探讨

针对以上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我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

第一,由于美国近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加速一方面源于其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调节贸易逆差的效果受制,含有被动和无奈的因素,因此我国政府可以采取配合性宏观经济政策,帮助美国恢复经济、主动减小对美贸易顺差从而抑制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 继续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以支持其扩张财政政策;(2)增加政府对美商品采购;(3)适当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4)增加国内需求以增加国内消费和对美进口。

第二,理论界应当针对奥巴马政府基于就业政策和政党政策的需要而采取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借口进行驳斥。例如“中国对美国大量产品出口挤占美国市场,导致美国近期经济出现下滑,并带来大量失业”等观点,以避免在反贸易保护行动中陷于被动境地。

第三,针对美国政府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态势,我国政府和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勇于应对,维护正当权益,同时也可以采取对抗性政策,即采取调整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出口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禁止进口等政策措施,以让美方了解到两个大国采取贸易对抗的消极后果,从而回到协

调合作的轨道上来。事实上中国近期在很多问题上也是这么处理的,例如在美国宣布对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后,在2009年7月1日,商务部宣布停止从美国进口肉鸡等。

第四,不难看到奥巴马政府基于政党政策采取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源自经济危机下财政、货币、汇率政策出现的困难,如果美国经济出现恢复的势头,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保护的经济、政治压力都会相应降低。因此当前我国政府应当采取的最重要的应对措施,应是调整和配合性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美国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这一方面可以减小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鉴于中美经济的相互影响,同样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3,试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 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当人民币升值以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被大大抵消,为了求得生存,出口企业逐步适应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政策不断调整的经营环境,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其发展的变化。

1. 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优化升级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外贸企业更加注重选客户、打品牌,通过改进技术,提高产品出口附加值,稳定和进入高端市场。

2. 企业加强管理,挖掘增效

企业从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入手,改进生产工艺。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着企业制度不合理的问题提高管理能力将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出口成本。

3. 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可以较低成本获取外国当地的资源,降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鼓励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4. 减少贸易摩擦

我国与美、日、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经常会受到美国、欧盟、日本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抨击。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以及今后频繁遭遇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均和这一背景有关,而且越来越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之上。因此,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缓解贸易摩擦带来的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

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调节机制传导的。当人民币升值后, 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提高, 使我国的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下降, 出口数量和出口利润降低, 经营风险增加, 竞争压力加大。

1. 出口产品的利润降低

人民币升值后, 以同等外币表示的产品的人民币价格降低。这样在不提高产品价格的条件下, 出口企业所收到的同等外币的人民币减少,利润降低。

2. 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 出口数量减少

由于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 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 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 通过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出口利润率非常低。特别是纺织服装、家电、玩具加工、通信设备及其他加工制造行业, 利润率特别低, 不得不提高价格以维持生存。出口价格的提高, 导致我国产品的国外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 出口规模急剧减小。

3. 出口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增大

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变化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 对出口型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贸易中, 对那些已经销售货物但还未收货款, 或已签了订单的出口企业, 由于人民币升值, 出口企业收到的外币表示的本国货币减少, 带来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 形成直接的汇兑损失。由于我国外贸机制和金融体系尚不健全, 缺少成熟的外汇市场, 中小型出口企业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都较弱。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 从对企业的长期影响来说, 进一步加大了出口产品定价的难度, 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造成企业经营状态恶化。

4. 在现今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 我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

我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 主要以价格为竞争手段, 出口价格弹性低, 降价空间小。人民币升值, 将大幅度削弱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生产成本急剧提高的情况下, 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人民币的升值和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 使得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已经有几十万家中小型出口企业倒闭。


相关内容

  • 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_刘劲松
  • 研究生教学 2015. 6 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 刘劲松 徐明生 任学梅 冯 征 吴丰顺 雷军红 摘要: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思路.阐述了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内涵,对课程的建设方法.实施路径和建设成效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 ...

  • 国际技术创新理论前沿与热点领域主流学术群体与代表人物
  • 第26卷%第11期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6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6No.11%Jun.2009 国际技术创新理论前沿与热点领域 主流学术群体与代表人物 杜广强1,许振亮2 (1.大连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

  • 培训杂志[培训前沿周报]第二期-行动学习法
  • Training Front Weekly培训前沿周报第02期 传递全球前沿资讯,播报业界最新动态. <培训前沿周报>,培训经理人的事业伙伴. 行动学习法 <培训前沿周报>创刊号一经发布,短短两天便取得了2000多的点击量以及500+的下载量.遍布各行各业的培训经理会员对我们 ...

  • 怎样做好科研工作
  • 高福 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先后在山西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临床医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免疫学与分子病毒学. 的人员主编或者出版过的书应该在图书馆有保存,这代表一种文化和历史 ...

  • 创新性实践教育
  • 作者: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陈皓明姚期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年06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0)01-0001-0005 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崇高使命.经过多年努力,清华大学探索和建立了一种创新人才培 ...

  • "一带一路"把开放末梢推至开放前沿
  • 为什么中国要推出"一带一路"战略,而亚欧大陆又迫切需要"一带一路"呢?这是因为旧有的全球化模式出现了重大问题.尽管上一轮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也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美国和美元主导的全球化3.0模式具有先天缺陷,单极货币和需求驱动容易诱 ...

  •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 附件: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1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 ...

  • 中国科协"创新争先行动"实施方案出台,让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
  • 中国科协印发"创新争先行动"实施方案 2016年12月05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创新争先行动"的重要批示精神,激发科技人才支撑发展第一资源作用,汇聚向世界科技强国 ...

  • 教育部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 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2016年1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 5 二.发展理念与主要目标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