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案

教学设计者:钱敏 育瑞实小电子教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至44页。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①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②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③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②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哪种材料保温方法的效果最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陶冶对科学喜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过程,体会到实际操作的乐趣。 难点:让学生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过程,体会到实际操作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师准备:热水、温度计;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生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以及配套的盖子;

五、教学过程

(一)哪种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你们平时喝水的杯子是用什么做成的?

2、如果倒入热水,它凉的快还是凉的慢呢?

3、(给出三种杯子: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

现在让大家在三个杯子里倒入相同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过一段时间,你们说杯子里的水温会不会发生变化?

4、它们分贝又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呢?大家先猜测一下。

学生猜测,并说出推测根据。

生1:陶瓷凉得快。

生2:塑料凉的快。

生3:不锈钢凉的快,因为上节课我们知道三种材料做成的勺子,不锈钢勺子传热最快,所以它散热快。

评价:你真聪明,能善于结合上节课的知识来回答。

生4:但是我用的不锈钢杯热水倒进去凉得很快,又是什么原因?

师:没错,你能及时发现问题,待会儿学了这一课大家都能够明白其中的奥秘了。

5、到底哪个凉得快,同学们现在用温度计测量一下水温,用手捂住三个杯子的杯壁,试试看有什么感觉?

生:不锈钢的杯壁最凉。

1 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监制

追问: 为什么不锈钢散热最快?与杯子材料有什么联系吗?

生:因为它吸热快,散热也快。

原先材料传热快,现在散热也快,它凉得也快。

师:这种传热快,散热也快的材料,科学上叫热的良导体。

板书: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追问:那么塑料做成的杯子与不锈钢杯杯壁有什么区别?

生:塑料现在还比较热,塑料传热慢,现在散热也慢,它凉得慢。

师:你说的真好,这种传热慢,散热也慢,科学上叫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设计者:钱敏 育瑞实小电子教学设计

6、现在同学们来阅读教材资料库48页中的相关资料,这就很好地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7、同学们还记得刚才有位同学提到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刚才说不锈钢杯子是热的良导体,散热很快,可是我们平时见到的不锈钢杯子冷得却很慢,不是很矛盾吗? 这又是为什么了呢?

8、原来那些用不锈钢做成的保温杯杯壁不只有一层,它是两层,中间是空的,应该是空气。

9、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也慢。

(二)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刚才我们探讨学习了那么多,如果让你做一个保温杯,你会选择什么材料呢?

2、如果想让不锈钢材料做保温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3、小组讨论方法

4、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同时老师板书:(还有的重要因素统一概括板书无盖) 有盖、无盖、用布包裹、用泡沫包裹、有盖又用泡沫包住……

5、你们认为那种保温方法做最好?我们先来讨论怎么操作,再来实际操作。

6、我们实验时需要如何操作?对照书本记录单,有疑问的举手提出。

7、操作步骤.

a. 测开始时的温度。

B.每隔5分钟后的测量一次温度。

C.最后算出温度差。

8、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思考再提出:

每个杯水起始温度要一样;

每个测量温度间隔的时间要一样;

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

……

(三)六个小组开始合作制作一个保温杯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

1、利用提供的材料,各小组分组实验。

2、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安全。

3、学生先在小组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并说出理由。

2 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监制

教学设计者:钱敏 育瑞实小电子教学设计

4、全班交流:实验数据分析。

教师再次质疑:我们能否保持保温杯里的水温一直不发生变化吗?

学生回答预测: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四)扩展:保藏冰块比赛

1、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其中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5厘米。

2、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

六、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

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监制 3

教学设计者:钱敏 育瑞实小电子教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至44页。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①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②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③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②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哪种材料保温方法的效果最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陶冶对科学喜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过程,体会到实际操作的乐趣。 难点:让学生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过程,体会到实际操作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师准备:热水、温度计;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生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以及配套的盖子;

五、教学过程

(一)哪种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你们平时喝水的杯子是用什么做成的?

2、如果倒入热水,它凉的快还是凉的慢呢?

3、(给出三种杯子: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

现在让大家在三个杯子里倒入相同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过一段时间,你们说杯子里的水温会不会发生变化?

4、它们分贝又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呢?大家先猜测一下。

学生猜测,并说出推测根据。

生1:陶瓷凉得快。

生2:塑料凉的快。

生3:不锈钢凉的快,因为上节课我们知道三种材料做成的勺子,不锈钢勺子传热最快,所以它散热快。

评价:你真聪明,能善于结合上节课的知识来回答。

生4:但是我用的不锈钢杯热水倒进去凉得很快,又是什么原因?

师:没错,你能及时发现问题,待会儿学了这一课大家都能够明白其中的奥秘了。

5、到底哪个凉得快,同学们现在用温度计测量一下水温,用手捂住三个杯子的杯壁,试试看有什么感觉?

生:不锈钢的杯壁最凉。

1 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监制

追问: 为什么不锈钢散热最快?与杯子材料有什么联系吗?

生:因为它吸热快,散热也快。

原先材料传热快,现在散热也快,它凉得也快。

师:这种传热快,散热也快的材料,科学上叫热的良导体。

板书: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追问:那么塑料做成的杯子与不锈钢杯杯壁有什么区别?

生:塑料现在还比较热,塑料传热慢,现在散热也慢,它凉得慢。

师:你说的真好,这种传热慢,散热也慢,科学上叫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设计者:钱敏 育瑞实小电子教学设计

6、现在同学们来阅读教材资料库48页中的相关资料,这就很好地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7、同学们还记得刚才有位同学提到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刚才说不锈钢杯子是热的良导体,散热很快,可是我们平时见到的不锈钢杯子冷得却很慢,不是很矛盾吗? 这又是为什么了呢?

8、原来那些用不锈钢做成的保温杯杯壁不只有一层,它是两层,中间是空的,应该是空气。

9、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也慢。

(二)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刚才我们探讨学习了那么多,如果让你做一个保温杯,你会选择什么材料呢?

2、如果想让不锈钢材料做保温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3、小组讨论方法

4、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同时老师板书:(还有的重要因素统一概括板书无盖) 有盖、无盖、用布包裹、用泡沫包裹、有盖又用泡沫包住……

5、你们认为那种保温方法做最好?我们先来讨论怎么操作,再来实际操作。

6、我们实验时需要如何操作?对照书本记录单,有疑问的举手提出。

7、操作步骤.

a. 测开始时的温度。

B.每隔5分钟后的测量一次温度。

C.最后算出温度差。

8、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思考再提出:

每个杯水起始温度要一样;

每个测量温度间隔的时间要一样;

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

……

(三)六个小组开始合作制作一个保温杯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

1、利用提供的材料,各小组分组实验。

2、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安全。

3、学生先在小组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并说出理由。

2 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监制

教学设计者:钱敏 育瑞实小电子教学设计

4、全班交流:实验数据分析。

教师再次质疑:我们能否保持保温杯里的水温一直不发生变化吗?

学生回答预测: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四)扩展:保藏冰块比赛

1、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其中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5厘米。

2、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

六、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

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监制 3


相关内容

  •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
  •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 杨建忠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214500) 1 课前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与分析"三大内容.其中"酶具有高效性&quo ...

  •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 题目: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由于新教材删去了原来的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征,因此在讲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时候应该插入一部分必要的关于大气组成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太阳光线的波长与辐射类型也应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大气的 ...

  • 公开课教案大气的受热过程
  • 肥东圣泉中学公开课教案时间:2011 年 11 月 7 日 授课人:刘磊 地点: 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分析:大气受热过程核心结论"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应阐明 以下内容重点: (1)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 ( ...

  • 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教案
  •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导入新课 师 (情景导入)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球表面,可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 ℃,夜晚温度则降至-183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生 这是因为地球除自转周期较短外,还有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上没有. 师 回答得非常好.大 ...

  •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传统教学教案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案 学 校: 年级及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三第9节 上课题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1 必修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年5月第2版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 ...

  •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科学)培训教案
  • 马场镇新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科学)培训教案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马场镇波那小学办公室 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主办单位:马场镇波那小学 培训教师:王恒生 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科学 培训学时:3 学时 培训目的: 一.通过培训让教师从整体上认识<科学>教 ...

  • 连乘连除应用题教案
  • 龙文学校个性化辅导教案提纲 教师: 于永永 学生:凌心雨时间:_2011_年_12_月_25 日16:30-18 段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中华校区电话:0311-87876839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中华校区电话:0311-87876839 龙文教育槐安校区教务处 龙文个性化辅导 讲义 (20 -2 ...

  • 粤教版五上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
  • <酸奶的秘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酸奶的秘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发酵而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3.认识到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4.知道病毒也 ...

  • 家具与室内装饰材料电子教案 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
  • 湖南 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11.4 钢材的锈蚀及防止(了解) 一. 钢材的锈蚀 钢材的锈蚀是指其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到的破坏过程.根据锈蚀作用的机理,钢材的锈蚀可分为化学锈蚀和电化学锈蚀两种: 1. 化学锈蚀 化学锈蚀是指钢材直接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锈蚀.这种锈蚀多数是氧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