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理论: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由活菌分泌到菌外,少数是细菌崩解后释出

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分钟被破坏

160℃,2~4小时才被破坏

作用方式

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

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性物质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由活菌分泌到菌外,少数是细菌崩解后释出

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分钟被破坏

160℃,2~4小时才被破坏

作用方式

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

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性物质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相关内容

  • 微生物学理论:细菌的致病性的相关因素
  • (一)侵袭力 1. 概念 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2. 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①荚膜和微荚膜,如肺炎链球菌的荚膜.A 群链球菌的M 蛋白.伤寒杆菌的Vi 抗原及大肠埃希菌的K 抗原,有抗吞噬和阻挠杀菌物质的作用,使病原菌得以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 ② ...

  • 微生物知识点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1. 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1)一)微生物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微 小生物的总和. 二) 微生物的分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 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2) ...

  • 18.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6~8分) 微生物基本概念 一.微生物定义: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的最低等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分为三大类.(1分) 1.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病毒.朊粒) ①以纳米为单位,形体最小,结构最简单: ②必须寄居于活细胞中才能复制: ③只有一种核酸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称病毒: ④传染性蛋 ...

  • aceecds医_学微生物学重点
  •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 细菌学总论 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 ...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点总结(二)
  • 28.T细胞和B细胞表面分子 ◆T细胞表面分子:TCR-CD3复合体,CD4和CD8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其他表面分子: ◆B细胞表面分子:BCR复合体,辅助受体,协同刺激分子,其它膜表面分子. 29.T细胞发育中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阳性选择:T细胞TCR能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以适当的亲 ...

  •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一
  •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模拟考试卷一 三.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不受噬菌体侵袭的细胞是:( ) A :淋巴细胞: B :细菌细胞: C :真菌细胞: D :衣原体细胞: E :螺旋体细胞. 2.下列生物制品,何种易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 A :丙种球蛋白: B :胎盘球蛋白: C :抗毒素 ...

  •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 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病毒体:结构完整.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特指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到细胞外的 成熟病毒颗粒,可短暂存活并感染新的宿主细胞.如 HBV.HIV. 3.菌毛:某些细菌菌体表面比鞭毛更细.多.短而直 ...

  • 微生物学复习题
  • 微生物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共生相关概念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A.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相互依赖,双方互利 B.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 C.共栖是指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互不侵害互不受益 D.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是根据两种共生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来分的 E.寄生指一种生物生活 ...

  • 微生物论文
  • 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摘 要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食品微生物密切相关,例如食品发酵.食品腐败.食品中毒属三个类群的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在许多食品的上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细菌和真菌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元凶,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和自动化的发展,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