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特性及其开发路径

作者:张卫民 吴文生 吴胜钱

[摘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美育资源,其传统美育资源具有丰富性、生活性、不可再生性和渗透性等特性。开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美育资源有以下几种路径:发挥父母的表率作用、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注意发掘日常生活资源和重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是家庭开发利用路径;利用学校校园环境和教室内环境资源、各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活动资源是学校开发利用的路径;利用社区周边环境资源、社区各种美育设施和机构资源及社区独特的节日资源是社会开发利用的路径。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 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更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美育资源,其地域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犹如一颗颗明珠积淀着民族 艺术 传统,极具审美价值和功能。挖掘和有效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既是湘西 教育 发展 的主体需求,更是美育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湘西民族地区传统美育资源的特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可以分为传统物质文化美育资源( 自然 名胜古迹等) 和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民间 音乐 、舞蹈、工艺、戏曲、故事、谚语、服饰、建筑、节日等) 两部分。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可分为艺术美育资源和社会美育资源。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具有与其他教育资源不同的特性。 (一) 丰富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湘西境内有奇特多变的自然美育资源,如驰名中外的张家界、古丈栖凤湖、猛洞河、龙山天门洞等;有彰显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艺术美育资源,如湘西民族舞蹈类有苗族鼓舞、接龙舞、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等,民族音乐类有苗族巫腔、高腔、土家族梯坡头腔等,民间文学类有土族、苗族的神话、故事等,民间工艺类有凤凰县的扎染等;还有土家族舍巴日(摆手活动) ,原始舞戏茅古斯,苗族的椎牛、椎猪等主要表现社会规范意义要求的社会美育资源。这些美育资源蕴含着重要的美育价值。例如,湘西傩戏中老司公(或“梯玛”“闹沙”) 是沟通人与神灵的使者。人通过老司公传达自己对神的意愿。人们敬奉那些“正神”“善神”,祈求他们佑护自己,畏惧那些凶神恶鬼,通过老司公驱鬼逐疫,在敬畏中求和谐。湘西傩戏倡导和祈求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生活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大多来源于生活。湘西民间文学中的传说和故事就与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苗家戴银项圈的由来》《舍巴日的来历》等湘西传说反映了苗家和土家先民对其生活中的事物和生活中的重大节日由来的解释和说明。湘西苗族鼓舞动作囊括生产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表现劳动生产的动作有挖土纺线、犁田耙田、耕地种地、插秧挑谷、晒谷送粮等,表现生活日常动作有梳头洗脸、刷牙漱口、挑花、洗菜淘米、烧菜煮饭、清洁扫除、洗衣等。土家摆手舞,更是劳动生活中的艺术的结晶。摆手舞中的渔猎舞“打猪”“钓鱼”和“岩鹰展翅”等舞蹈带有浓厚的原始生活色彩;农事舞中的“照太阳”“种包谷”等舞蹈动作反映土家人进入农业社会后的劳动生活状况,展现土家人在农业社会里为生存而进行的各种生产劳动;生活舞中的打蚊子、抖狗蚤、梳头发、水牛打架等舞蹈动作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表现土家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三) 不可再生性 湘西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它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和风格在当今社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 历史 意义。湘西的非物质文化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口手相授传承下来的。随着 经济 全球化趋势和 现代 化进程的加快,湘西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正在损毁、消失,面临失传的重大危机。如湘西傩戏发展处境艰难,毛古斯舞知音难觅,民间剪纸随着剪纸老艺人的逝世而失传。“羊马节”是苗族传统节日,是苗族的新年,其举行日期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在当前苗寨中,除了老人记得过“羊马节”,年轻一代基本上不知道了。一些苗族儿童不知苗族历史、不穿苗族服饰、不会唱苗歌,懂得苗族医术、苗族绝活绝技的儿童越来越少。显然,湘西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湘西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的工作刻不容缓。 (四) 渗透性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具有渗透胜,它常常在无形无意之中给学生启迪,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志趣爱好和人格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湘西民族民间艺术美强烈的感染性和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不可再生性,“孕育”或“催生”出儿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职业意愿和职业兴趣,决定他们未来的职业理想及职业选择。凤凰县民族第二中学15名学生进入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做讲解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又如,土家族摆手舞中“梯玛”的唱词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鬼神的敬畏、丰收平安的向往。摆手舞场面凝重庄严、巫师威严神圣、祭祀队伍虔诚浩大,这种训导环境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部族民众的教化。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民族民间艺术活动是一个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渗透本民族历史教育的大课堂。 二、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 (一) 家庭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途径 家庭是对儿童影响最为持久、广泛,而且是一种无意识、自发的美育活动场所。家庭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充分利用家庭环境资源。环境具有“无意识”地熏陶感染、不知不觉地移情教化的特点。利用家庭环境资源,一要发挥父母的表率作用,家长的民族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在家族生活中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审美情趣,其民族艺术素养能使儿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二要美化家庭生活环境,让环境育人,比如家庭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家吊脚楼,制作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家具,陈设蕴含着民族审美意识的织锦、蜡染、扎染、刺绣装饰品,这些物品能体现出健康独特的民族审美趣味,对于儿童审美人格、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培养具有定向作用。第二,注意发掘日常生活资源。日常生活是进行美育的场所,它能随意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随时都可以进行审美教育。湘西人在山坡劳动时就有唱山歌的习惯,当山那边响起山歌,山这边不久也会响起山歌,此起彼伏,绵绵不绝,环绕在各个山头。山歌质朴清新、保持地方特色,儿童能够在这种音乐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山歌的内容,感受其节奏、曲调,丰富其民族审美经历。第三,重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传统节日是颇能代表民族传统底蕴的—种文化资源,它通过悠久历史的传承,富含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民族代表性。湘西有各种传统节日,儿童在家与长辈一起过传统节日时,可以听长辈讲故事、神话和传说等。

作者:张卫民 吴文生 吴胜钱

[摘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美育资源,其传统美育资源具有丰富性、生活性、不可再生性和渗透性等特性。开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美育资源有以下几种路径:发挥父母的表率作用、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注意发掘日常生活资源和重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是家庭开发利用路径;利用学校校园环境和教室内环境资源、各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活动资源是学校开发利用的路径;利用社区周边环境资源、社区各种美育设施和机构资源及社区独特的节日资源是社会开发利用的路径。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 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更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美育资源,其地域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犹如一颗颗明珠积淀着民族 艺术 传统,极具审美价值和功能。挖掘和有效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既是湘西 教育 发展 的主体需求,更是美育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湘西民族地区传统美育资源的特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可以分为传统物质文化美育资源( 自然 名胜古迹等) 和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民间 音乐 、舞蹈、工艺、戏曲、故事、谚语、服饰、建筑、节日等) 两部分。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可分为艺术美育资源和社会美育资源。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具有与其他教育资源不同的特性。 (一) 丰富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湘西境内有奇特多变的自然美育资源,如驰名中外的张家界、古丈栖凤湖、猛洞河、龙山天门洞等;有彰显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艺术美育资源,如湘西民族舞蹈类有苗族鼓舞、接龙舞、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等,民族音乐类有苗族巫腔、高腔、土家族梯坡头腔等,民间文学类有土族、苗族的神话、故事等,民间工艺类有凤凰县的扎染等;还有土家族舍巴日(摆手活动) ,原始舞戏茅古斯,苗族的椎牛、椎猪等主要表现社会规范意义要求的社会美育资源。这些美育资源蕴含着重要的美育价值。例如,湘西傩戏中老司公(或“梯玛”“闹沙”) 是沟通人与神灵的使者。人通过老司公传达自己对神的意愿。人们敬奉那些“正神”“善神”,祈求他们佑护自己,畏惧那些凶神恶鬼,通过老司公驱鬼逐疫,在敬畏中求和谐。湘西傩戏倡导和祈求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生活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大多来源于生活。湘西民间文学中的传说和故事就与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苗家戴银项圈的由来》《舍巴日的来历》等湘西传说反映了苗家和土家先民对其生活中的事物和生活中的重大节日由来的解释和说明。湘西苗族鼓舞动作囊括生产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表现劳动生产的动作有挖土纺线、犁田耙田、耕地种地、插秧挑谷、晒谷送粮等,表现生活日常动作有梳头洗脸、刷牙漱口、挑花、洗菜淘米、烧菜煮饭、清洁扫除、洗衣等。土家摆手舞,更是劳动生活中的艺术的结晶。摆手舞中的渔猎舞“打猪”“钓鱼”和“岩鹰展翅”等舞蹈带有浓厚的原始生活色彩;农事舞中的“照太阳”“种包谷”等舞蹈动作反映土家人进入农业社会后的劳动生活状况,展现土家人在农业社会里为生存而进行的各种生产劳动;生活舞中的打蚊子、抖狗蚤、梳头发、水牛打架等舞蹈动作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表现土家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三) 不可再生性 湘西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它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和风格在当今社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 历史 意义。湘西的非物质文化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口手相授传承下来的。随着 经济 全球化趋势和 现代 化进程的加快,湘西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正在损毁、消失,面临失传的重大危机。如湘西傩戏发展处境艰难,毛古斯舞知音难觅,民间剪纸随着剪纸老艺人的逝世而失传。“羊马节”是苗族传统节日,是苗族的新年,其举行日期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在当前苗寨中,除了老人记得过“羊马节”,年轻一代基本上不知道了。一些苗族儿童不知苗族历史、不穿苗族服饰、不会唱苗歌,懂得苗族医术、苗族绝活绝技的儿童越来越少。显然,湘西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湘西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的工作刻不容缓。 (四) 渗透性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具有渗透胜,它常常在无形无意之中给学生启迪,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志趣爱好和人格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湘西民族民间艺术美强烈的感染性和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不可再生性,“孕育”或“催生”出儿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职业意愿和职业兴趣,决定他们未来的职业理想及职业选择。凤凰县民族第二中学15名学生进入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做讲解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又如,土家族摆手舞中“梯玛”的唱词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鬼神的敬畏、丰收平安的向往。摆手舞场面凝重庄严、巫师威严神圣、祭祀队伍虔诚浩大,这种训导环境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部族民众的教化。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民族民间艺术活动是一个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渗透本民族历史教育的大课堂。 二、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 (一) 家庭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途径 家庭是对儿童影响最为持久、广泛,而且是一种无意识、自发的美育活动场所。家庭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充分利用家庭环境资源。环境具有“无意识”地熏陶感染、不知不觉地移情教化的特点。利用家庭环境资源,一要发挥父母的表率作用,家长的民族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在家族生活中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审美情趣,其民族艺术素养能使儿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二要美化家庭生活环境,让环境育人,比如家庭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家吊脚楼,制作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家具,陈设蕴含着民族审美意识的织锦、蜡染、扎染、刺绣装饰品,这些物品能体现出健康独特的民族审美趣味,对于儿童审美人格、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培养具有定向作用。第二,注意发掘日常生活资源。日常生活是进行美育的场所,它能随意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随时都可以进行审美教育。湘西人在山坡劳动时就有唱山歌的习惯,当山那边响起山歌,山这边不久也会响起山歌,此起彼伏,绵绵不绝,环绕在各个山头。山歌质朴清新、保持地方特色,儿童能够在这种音乐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山歌的内容,感受其节奏、曲调,丰富其民族审美经历。第三,重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传统节日是颇能代表民族传统底蕴的—种文化资源,它通过悠久历史的传承,富含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民族代表性。湘西有各种传统节日,儿童在家与长辈一起过传统节日时,可以听长辈讲故事、神话和传说等。


相关内容

  • 让村头的星星闪亮
  •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31日  12 版) 设计:蔡华伟 四川邛崃农村孩子完成的泥塑<农家宴>,指导老师刘文君. 西双版纳勐宋小学李学聪<哈尼族的男人>. 徐贝拉.唐嘉唯合创"祥巴"<藏族民俗风情画卷之梳洗新年发辫>. ...

  •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审美课堂的内涵与评价,地理审美课堂的美育元素与美学特征以及高中地理审美课堂的实施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审美课堂:美学特征:实施路径:高中地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教育要进一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努力构建充满美学意蕴的课堂教学生态.南菁高中是江苏省 ...

  • 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_现状_特点及反思
  • 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10期 社会 现状.特点及反思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 * 唐斌 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日渐丰富.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摘要:随着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快速发展,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概念界定.动因与功能.路径与特征.区域模式及特点.运作困境及应对策略等层面,但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区域模式 ...

  • 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简介
  • 我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简介 亚健康, 中医药, 我校, 管理局, 实验室 1.实验室全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 2.实验室介绍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联合湖南农业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及湖南中医药大学,以湖南农业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系为基础,以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 ...

  • 教育部要求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 教育部要求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强化美育薄弱环节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10 20:03 来源: 新华社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分享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 胡浩)教育部10日召开座谈 ...

  • 恩施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
  • 20 第36卷第4期 10年2月 山 西建筑 &"小ⅨIARCHITEC兀瓜E V01.36No.4Feb.2010 ・5・ 文章编号:1009缶825(20lO)04埘∞5.02 恩施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 张劲松 摘要:从地理.气候.生活模式和适宜技术方面探究了湖北恩施土家族 ...

  • 小学教育论文选题
  •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教育学和心理学类1.教育学类(1)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2)义务教育·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问题研究(3)教师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 ...

  •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失与建议
  •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失与建议 泸溪县明德小学 李玉英 一.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 ...

  • 省级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 附件1: 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和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十三五"期间甘肃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任务,精准把握实践问题,有效满足决策需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高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