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

读书笔记——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

尚伟

《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作者[美]加里.D.鲍里奇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该书共十三章,内容介绍如下:1.什么是有效的教师。2.怎样成为有效的教师,包括关注学生,关注教学目的和课时或单元计划,关注教学策略,关注学习方法,关注课堂管理。3.教师如何有效地评估学生。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到了一句话,教学是一门艺术。我甚至觉得在“艺术”前还须加上“精雕细琢”,因为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有效的教学行为,须关注一切跟教学活动有关的东西,样样都不能忽略,否则,极有可能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作者阐述理论时还举了一些实例帮助理解,但所举例子都是低年级的例子,故对我的教学实践针对性不高,但也给了我一些启示。尤其是阅读到“提问策略”这一章节时,我根据作者阐述的理论,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有效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无效的行为,于是就写了下面一篇文章。

须教有疑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组织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回应,然后教师再对这些回应作出反应。可见,课堂提问是多数教师在师生双边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

一。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属于有效的问题。何为有效的问题呢?问题是用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及根据你所组织的材料进行行动的工具。有效的问

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那么教学中如何让教师提出的问题成为有效的问题呢?

第一,提出的问题要有利学习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曾在《语文学习》中看到某教师设计的《祝福》简案上,有如下的问题:1、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死设置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那是什么日子?2、祥林嫂失去丈夫是否不幸?第一个问题只要看了文本的“地球人都知道”,第二个问题是一个正常人失去丈夫肯定不幸。这样的提问是简单的,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从而也就很难促进学生思考并深入研读文本。更重要的是所提的问题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根本不会提出的问题,也是没必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无理问题﹑无效问题。教师只是为提问而提问,甚至连自己都不能肯定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要知道,问题是支持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工具。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大纲及文本的精彩之处。

有时我们还可以在学生对问题有了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用于澄清学生的回答,激发新信息或重新调整回答,使之朝更有效的方向扩展。这类探询性问题把以前的回答作为阶梯,引发更复杂的回答,并将理解提高到更高的层面,这就意味着把不完整的回答当做下一步更高层次的回答的一部分——而不是当做错误的回答,无形中促使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探究。对这类探询性问题可用如下的话设置:“你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你的理由是什么?”“请你说具体些”等等。

第二、提出的问题既要有属于上位性问题也应有下位性问题。上位性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蕴涵着若干个下位性问题。要解决上位性问题必须先解决下位性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过程之一,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也是师生互动的触发点。学生深入钻研以后,再回到上位性问题,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如某教师执教《祝福》时一上课就问:“一个人死了,总要有死因。死因不外乎三种:病死、自杀、他杀。祥林嫂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死了,她的死因是什么?”学生纷纷选了“他杀”。老师接着又问:“既然是他杀,凶手是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其实该问题就是围绕祥林嫂的悲剧是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所造成的悲剧而设置的。这也就是该堂课的上位性问题,其余的问题都是以它为中心,属下位性问题。因此,对一个文本的解读教师不需提出很多问题,只须创设若干个上位性问题,以较高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作为师生互动的切入点。这样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就有了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问题提出的时机应遵循教学逻辑。什么是教学逻辑,通俗地说,就是老师的教学行为要有道理,要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律,如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等等。某教师执教《说“木叶”》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等课文中提到的诗句。学生虽赏析了诗句,但未能注意到“树、木、叶”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区别和它们对诗人的表情达意有何作用,原因就在于学生还未弄清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意图,就进行语句的推敲甚至质

疑性的解读,容易出现“盲人摸象”“一叶障目”的现象,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所以问题设置的顺序不能排除教学的基本规律,如先整体所局部、先感性后理性、先理解后评价等。尤其是对于理解或鉴赏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不能只接受我们所期望的答案,要让答案具有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个性阅读的能力。但是有时候我们提出多元解读的问题时却未注意到遵循教学逻辑,结果适得其反。有次我在讲授李商隐的《锦瑟》时,首先把它定位为爱情诗讲授了一节课,最后问学生:“这首诗是多元解读的典型作品,除了解读为一首爱情诗外,你们还有哪些不同的解读呢?”结果是,学生要么回答不出,要么重复我所讲的爱情诗。这么好的发散性问题为什么变成了无效问题呢?原因是,有时我们教师总是喜欢先下一个结论或整节课都是一种定向阅读,把学生的思维空间堵死了,学生已在无形之中就接受了你的结论,就很难有多元解读了。因此,提出多元解读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提出的时机。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们提出问题时还须注意问题是否太复杂、模棱两可或者可作双重理解;注意后续问题应是前面问题的小小扩展,否则,一步跨得太大,看起来更像一个全新的问题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望而却步等等。

读书笔记——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

尚伟

《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作者[美]加里.D.鲍里奇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该书共十三章,内容介绍如下:1.什么是有效的教师。2.怎样成为有效的教师,包括关注学生,关注教学目的和课时或单元计划,关注教学策略,关注学习方法,关注课堂管理。3.教师如何有效地评估学生。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到了一句话,教学是一门艺术。我甚至觉得在“艺术”前还须加上“精雕细琢”,因为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有效的教学行为,须关注一切跟教学活动有关的东西,样样都不能忽略,否则,极有可能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作者阐述理论时还举了一些实例帮助理解,但所举例子都是低年级的例子,故对我的教学实践针对性不高,但也给了我一些启示。尤其是阅读到“提问策略”这一章节时,我根据作者阐述的理论,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有效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无效的行为,于是就写了下面一篇文章。

须教有疑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组织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回应,然后教师再对这些回应作出反应。可见,课堂提问是多数教师在师生双边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

一。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属于有效的问题。何为有效的问题呢?问题是用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及根据你所组织的材料进行行动的工具。有效的问

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那么教学中如何让教师提出的问题成为有效的问题呢?

第一,提出的问题要有利学习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曾在《语文学习》中看到某教师设计的《祝福》简案上,有如下的问题:1、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死设置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那是什么日子?2、祥林嫂失去丈夫是否不幸?第一个问题只要看了文本的“地球人都知道”,第二个问题是一个正常人失去丈夫肯定不幸。这样的提问是简单的,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从而也就很难促进学生思考并深入研读文本。更重要的是所提的问题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根本不会提出的问题,也是没必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无理问题﹑无效问题。教师只是为提问而提问,甚至连自己都不能肯定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要知道,问题是支持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工具。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大纲及文本的精彩之处。

有时我们还可以在学生对问题有了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用于澄清学生的回答,激发新信息或重新调整回答,使之朝更有效的方向扩展。这类探询性问题把以前的回答作为阶梯,引发更复杂的回答,并将理解提高到更高的层面,这就意味着把不完整的回答当做下一步更高层次的回答的一部分——而不是当做错误的回答,无形中促使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探究。对这类探询性问题可用如下的话设置:“你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你的理由是什么?”“请你说具体些”等等。

第二、提出的问题既要有属于上位性问题也应有下位性问题。上位性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蕴涵着若干个下位性问题。要解决上位性问题必须先解决下位性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过程之一,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也是师生互动的触发点。学生深入钻研以后,再回到上位性问题,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如某教师执教《祝福》时一上课就问:“一个人死了,总要有死因。死因不外乎三种:病死、自杀、他杀。祥林嫂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死了,她的死因是什么?”学生纷纷选了“他杀”。老师接着又问:“既然是他杀,凶手是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其实该问题就是围绕祥林嫂的悲剧是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所造成的悲剧而设置的。这也就是该堂课的上位性问题,其余的问题都是以它为中心,属下位性问题。因此,对一个文本的解读教师不需提出很多问题,只须创设若干个上位性问题,以较高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作为师生互动的切入点。这样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就有了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问题提出的时机应遵循教学逻辑。什么是教学逻辑,通俗地说,就是老师的教学行为要有道理,要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律,如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等等。某教师执教《说“木叶”》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等课文中提到的诗句。学生虽赏析了诗句,但未能注意到“树、木、叶”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区别和它们对诗人的表情达意有何作用,原因就在于学生还未弄清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意图,就进行语句的推敲甚至质

疑性的解读,容易出现“盲人摸象”“一叶障目”的现象,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所以问题设置的顺序不能排除教学的基本规律,如先整体所局部、先感性后理性、先理解后评价等。尤其是对于理解或鉴赏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不能只接受我们所期望的答案,要让答案具有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个性阅读的能力。但是有时候我们提出多元解读的问题时却未注意到遵循教学逻辑,结果适得其反。有次我在讲授李商隐的《锦瑟》时,首先把它定位为爱情诗讲授了一节课,最后问学生:“这首诗是多元解读的典型作品,除了解读为一首爱情诗外,你们还有哪些不同的解读呢?”结果是,学生要么回答不出,要么重复我所讲的爱情诗。这么好的发散性问题为什么变成了无效问题呢?原因是,有时我们教师总是喜欢先下一个结论或整节课都是一种定向阅读,把学生的思维空间堵死了,学生已在无形之中就接受了你的结论,就很难有多元解读了。因此,提出多元解读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提出的时机。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们提出问题时还须注意问题是否太复杂、模棱两可或者可作双重理解;注意后续问题应是前面问题的小小扩展,否则,一步跨得太大,看起来更像一个全新的问题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望而却步等等。


相关内容

  • 高中生读书笔记:读[坐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 高中生读书笔记:读<坐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高中生读书笔记:读

  • 教师读书笔记:读陶行知文章有感
  • 近日,我读了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著,顿觉收益匪浅,充分认识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充分体现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 陶行知先生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 ...

  • 读[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有感
  • 读<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有感 "国庆"假期里,闲来无事时,我喜欢拿<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细细品读.其中有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给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收益非浅.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 ...

  • 教师读书笔记:读[优秀是教出来的]有感
  • 我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不可否认,<优秀是教出来的>是一本浅显易懂并能发人深思的好书,这本书值得我一读再读.从克拉克先生的成功中寻找灵感,对克拉克先生提出的思考寻找答案,在克拉克先生的失败中总结教训,的确可以使我少走许多弯路. <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最让 ...

  • 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国税
  • 主编 :陈友训 目录 1. 在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地活着 „„„„„„„„„„„„ 资兴市国家税务局 马琳洁(4) 2.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 郴州市苏仙区国家税务局 曹和飞(9) 3.读<珍惜你的工作>读后感 „„„„„„„„„„„„„ 北湖区国家税务 ...

  • 六下大作3.写一篇读书笔记
  • 习作3 写一篇读书笔记 1 2 3 4 <习作3:写读后感>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写读后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读"和"感"分离.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q ...

  • 论学好高中语文的重要性
  • 论学好高中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对子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 ...

  • 教师读书活动总结范文
  • 中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读书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为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有效地完成教师阅读书目,我校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以下是对我校读书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首 ...

  • 读书笔记 读科学发展观有感
  • 读"科学发展观"有感 书名:<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作者:王伟光 一.内容简介: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发展,充分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