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姓 名:曹延鹏

单 位: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

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各种尝试。我从台前走到幕后,努力当好“导演”,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当好“演员”,让他们相互磋商与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倾听与被倾听的能力,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合作,体现团队精神。

1. 研究的目的

每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将生活和工作在某一个特定的团队中,如果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团队,不把团队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为团队努力工作,不为团队排忧解难,就不能说这个人有什么责任,更谈不上爱国。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你的表现与这个集体息息相关。在每一次的学校评比中,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春游、秋游、中小队等群体活动中,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时,大家在欢呼雀跃、欢心鼓舞时才会真正的感受到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会取得成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学生体会到集体力量才是最大的,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责任感也随之加强了。本课题通过对团队精神的激励和培养达到加强教育的实效。

2. 研究方法

2.1引导法

教师应重视教学中学生归属感的培养,教育每个学生关心自己的

团队,多为团队献计献策,多做奉献,对掌握技术困难生应帮助他们克服恐惧、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应组织见习生为小组比赛出谋划策,加油鼓励。这样凝聚多方面的力量,使团队成员以强烈的比赛动机去参加比赛。

2.2比赛法

比赛规则本身就是起到对游戏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因此,在制定比赛规则时,可以考虑以团队精神出发,无论是技评比赛,还是达标活动,在评价中应避免单纯评价个人技术和体能,要多加入一些既评价个人又强调团队在比赛中作用的成份。

2.3激励法

团队成员都会维护集体,热爱团队,都向往集体荣誉。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以表扬为主,不要对后进生的团队进行挖苦、讽刺。在小组比赛中,不要单一地以比成绩、比体能,还要比进步的幅度,比比赛的风格,比组织纪律性,比拼搏精神。实践证明,对小组比赛中进行多项内容的评价更有教育意义。这样做是充分利用团队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法。

2.4游戏法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高涨则

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3. 结果与分析

3.1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个体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关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自由组成学练小组,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3.1.1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

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按照“刺激——反馈”的模式,向学生发出信号,学生则根据信号被动地作出反应,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急于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因班级人数众多而得不到课堂的第一手反馈资料,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给一些“学困生”的投机取巧创造了“良机”。可想教学效果和预期的将是大相径庭。而合作学练小组的教学方法就可克服这样的问题。我们可通过一些事例进行说明:如在长跑练习

中,按照以往的做法,是以整个男生组或女生组共同完成的任务,但每一次,总是有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落在队伍后面,而教师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跑得最快的学生身上,于是,跑得越快越好的学生积极性就越大,而落在后面的学生更是失去信心,长而久之, 好的学生耐力素质会得到再次提高,而学困生将永远留在队伍最后. 而采用团队竞赛合作学练教学方法, 就可完全改变这种学习状况. 。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可仿照现在最流行的越野挑战赛的模式,事先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分好小组,在操场上布置好翻、爬、跑、负重等一系列任务。下达教学任务后, 每个学生的目标就成为合作小组的目标,教师的目光不是在跑在最前面的学生, 而是集中在最后一个学生的身上, 并以此作为考查小组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于是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为了小组的利益,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人和人之间的友谊,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1.2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单一,大多数只是按照教学大纲逐步地进行单个技术的教学,缺乏实战的技术组合,这对正处成长时期的、具有好胜心心理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这样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长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人与人的交往离不开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动力,没有合作,竞争往往也会失去方向,

导致恶性循环。社会的飞速发展,优胜劣汰是必然的道理。

有欲才有望,要想获得胜利就的与人竞争,要想获得胜利也必需与人合作。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而且两者互相包含。两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间会发生竞争;两个小组为了达到共同一个目标时,发生竞争,而小组里的成员为了获得胜利,就必需合作。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时,要使学生正确的对待失败,一次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当学生面对失败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出失败的原因所在,并对自己的不足加以努力。当学生胜利的时候,更要让学生知道,胜者不骄,应该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引用团队竞赛合作的教学方法后,我们时常把体育竞赛引入课堂,一方面,迎合了学生学习的好胜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反复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因为,学生为了取得胜利,他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模仿、反复练习、创造优秀动作来表达自己对胜利的渴望。通过体育竞赛,我们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克服了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在体育竞赛中,他们获得了更多的体育基本知识,同时,对他们的思维意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也产生了影响,加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比赛学生认识了自

我找到了自信,并能寻找到让自己静心学习的动力。如我们在短跑(50米)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要学生一次又一次在跑道上不停的跑,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在一二次后,消极起来。此时教师引用团队竞赛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任务,每一名学生的自信得到增强,其能力得到锻炼,投入了更多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习的效果得到加强。

3.1.3团队竞赛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

在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体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体育环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体育任务。其目的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体育习惯和自身良好个性品质。在大课堂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备课的重点落在如何组织参差不齐的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在团队中,始终贯彻在实现小组目标的同时要体现自我价值,这是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关键。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一定技术要求后,让每个学习小组想出2~3种能够让自己快速奔跑的方法,每个小组成员在短短几分钟里都能积极地思考、计划、献计献策,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然后再让每个小组进行演示,教师再进行汇总,挑出5~6个好的方法,让全班进行练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团队合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动作技术的练习形式,是培

养学生交往、合作、团结精神的有效手段,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通过相互评议来达到主动合作,关心团体,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

3.2创设情境,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发展提供前提。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会辐射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合作的目标,让他们为了团队的利益通过交流去展示自己,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搬运粮食”比赛时,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按照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分成四个小组。先让学生明确比赛任务,每一小组前面有相同数量的粮食要求每队每次一人只能拿一份粮食返回,依次进行,比一比哪组最先完成任务(粮食每一份有重有轻、有远有近)。然后给每一组几分钟的时间交流,三次比赛下来各有胜负。问其原因:有的小组在交流中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任务,各尽所能,针对不同任务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有的小组在失败后找到了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解决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有的小组因

为人数比搬运的“粮食”少而让跑的快的同学多跑一次。通过比赛使学生对比赛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自觉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体会到团队的胜利才是最后的胜利。

3.3交流互评,是学生体验相互合作团队精神,认识自己的特长与不足的保障。

学生在小组讨论练习后,学习热情趋于高涨,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大家交流比赛或汇报表演等形式,为学生再次提供交流信息、共同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大组交流时,先由一组发言、汇报,该组对动作的学习过程以及遇到难题如何克服,提出存在的疑难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交流时若同意小组意见的可举手赞成,若有不同观点的可以提出指正。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各组精华之处,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汇报表演时,一个小组在表演,其它小组作为评委,对各小组动作进行评分,最后评选出优胜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在竞争较激烈的项目中,如接力赛,团体精神的体现尤为明显。各小组成员之间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胜利,感受到集体胜利带来的快乐,让身心融到集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真正的快乐。同时,通过比赛让学生了解了团队以及自己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下一次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要想别人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自己首先要做到自我评价,也就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知自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教学

生如何的对自己做评价,判断自己具有何等学习能力,能学到什么程度,能达到什么水平。比如,在一些篮球赛的时候,并未具体指明谁参加比赛。这个时候,觉的自己水平高的人就会主动要求参加比赛,而其他认为自己还不是很行的学生,都会自己退让的,去为他们喝彩。这就是他们自己适时适当的做出了自我评价。

上面所说的自我评价,并不是说自我贬低的意思,而是要扬长避短,给自己树立自信心,人各有长短的,不可能说有那一个人是完美的。学生只有在确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达到某一个目标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达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逐步学会某种动作技能,不能要求他们一步登天,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帮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形式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合作团队精神,并对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较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成为素质教育中健康合格的人。

四、 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排解焦虑的心理、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意识的培养;促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培养学生竞争和合作意识,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建议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素质,努力的寻找发现学生间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

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新时代的人才。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形式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合作团队精神,并对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较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成为素质教育中健康合格的人。

参考文献:

[1]胡梅清. 新课标下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2006,(3):82.

[2]罗兴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EB/OL].http://blog.sina.com.cn/u/450ca06f010009i6,2003.

[3]祝蓓里, 季浏.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1-147.

[4]吴娅芳.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EB/OL]. http://218.108.57.75/teachedublog/user1/1760/archives/2007/[1**********]57.html,2007-1-10.

[5]覃立. 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挫折承受力教育的策略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12):8.

[6]杨静. 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2):34-35.

[7]邓平. 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44-14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7

[9]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

[10]马兰. 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 课程教材教法[J],2004.4

[11]刘一民. 论体育团队精神[J].体育科学,2003,(3).

[12]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1981.

[13]中小学通用教材体育编写组:《中学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8.

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姓 名:曹延鹏

单 位: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

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各种尝试。我从台前走到幕后,努力当好“导演”,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当好“演员”,让他们相互磋商与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倾听与被倾听的能力,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合作,体现团队精神。

1. 研究的目的

每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将生活和工作在某一个特定的团队中,如果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团队,不把团队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为团队努力工作,不为团队排忧解难,就不能说这个人有什么责任,更谈不上爱国。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你的表现与这个集体息息相关。在每一次的学校评比中,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春游、秋游、中小队等群体活动中,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时,大家在欢呼雀跃、欢心鼓舞时才会真正的感受到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会取得成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学生体会到集体力量才是最大的,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责任感也随之加强了。本课题通过对团队精神的激励和培养达到加强教育的实效。

2. 研究方法

2.1引导法

教师应重视教学中学生归属感的培养,教育每个学生关心自己的

团队,多为团队献计献策,多做奉献,对掌握技术困难生应帮助他们克服恐惧、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应组织见习生为小组比赛出谋划策,加油鼓励。这样凝聚多方面的力量,使团队成员以强烈的比赛动机去参加比赛。

2.2比赛法

比赛规则本身就是起到对游戏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因此,在制定比赛规则时,可以考虑以团队精神出发,无论是技评比赛,还是达标活动,在评价中应避免单纯评价个人技术和体能,要多加入一些既评价个人又强调团队在比赛中作用的成份。

2.3激励法

团队成员都会维护集体,热爱团队,都向往集体荣誉。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以表扬为主,不要对后进生的团队进行挖苦、讽刺。在小组比赛中,不要单一地以比成绩、比体能,还要比进步的幅度,比比赛的风格,比组织纪律性,比拼搏精神。实践证明,对小组比赛中进行多项内容的评价更有教育意义。这样做是充分利用团队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法。

2.4游戏法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高涨则

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3. 结果与分析

3.1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个体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关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自由组成学练小组,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3.1.1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

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按照“刺激——反馈”的模式,向学生发出信号,学生则根据信号被动地作出反应,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急于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因班级人数众多而得不到课堂的第一手反馈资料,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给一些“学困生”的投机取巧创造了“良机”。可想教学效果和预期的将是大相径庭。而合作学练小组的教学方法就可克服这样的问题。我们可通过一些事例进行说明:如在长跑练习

中,按照以往的做法,是以整个男生组或女生组共同完成的任务,但每一次,总是有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落在队伍后面,而教师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跑得最快的学生身上,于是,跑得越快越好的学生积极性就越大,而落在后面的学生更是失去信心,长而久之, 好的学生耐力素质会得到再次提高,而学困生将永远留在队伍最后. 而采用团队竞赛合作学练教学方法, 就可完全改变这种学习状况. 。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可仿照现在最流行的越野挑战赛的模式,事先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分好小组,在操场上布置好翻、爬、跑、负重等一系列任务。下达教学任务后, 每个学生的目标就成为合作小组的目标,教师的目光不是在跑在最前面的学生, 而是集中在最后一个学生的身上, 并以此作为考查小组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于是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为了小组的利益,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人和人之间的友谊,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1.2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单一,大多数只是按照教学大纲逐步地进行单个技术的教学,缺乏实战的技术组合,这对正处成长时期的、具有好胜心心理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这样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长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人与人的交往离不开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动力,没有合作,竞争往往也会失去方向,

导致恶性循环。社会的飞速发展,优胜劣汰是必然的道理。

有欲才有望,要想获得胜利就的与人竞争,要想获得胜利也必需与人合作。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而且两者互相包含。两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间会发生竞争;两个小组为了达到共同一个目标时,发生竞争,而小组里的成员为了获得胜利,就必需合作。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时,要使学生正确的对待失败,一次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当学生面对失败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出失败的原因所在,并对自己的不足加以努力。当学生胜利的时候,更要让学生知道,胜者不骄,应该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引用团队竞赛合作的教学方法后,我们时常把体育竞赛引入课堂,一方面,迎合了学生学习的好胜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反复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因为,学生为了取得胜利,他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模仿、反复练习、创造优秀动作来表达自己对胜利的渴望。通过体育竞赛,我们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克服了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在体育竞赛中,他们获得了更多的体育基本知识,同时,对他们的思维意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也产生了影响,加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比赛学生认识了自

我找到了自信,并能寻找到让自己静心学习的动力。如我们在短跑(50米)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要学生一次又一次在跑道上不停的跑,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在一二次后,消极起来。此时教师引用团队竞赛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任务,每一名学生的自信得到增强,其能力得到锻炼,投入了更多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习的效果得到加强。

3.1.3团队竞赛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

在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体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体育环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体育任务。其目的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体育习惯和自身良好个性品质。在大课堂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备课的重点落在如何组织参差不齐的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在团队中,始终贯彻在实现小组目标的同时要体现自我价值,这是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关键。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一定技术要求后,让每个学习小组想出2~3种能够让自己快速奔跑的方法,每个小组成员在短短几分钟里都能积极地思考、计划、献计献策,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然后再让每个小组进行演示,教师再进行汇总,挑出5~6个好的方法,让全班进行练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团队合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动作技术的练习形式,是培

养学生交往、合作、团结精神的有效手段,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通过相互评议来达到主动合作,关心团体,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

3.2创设情境,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发展提供前提。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会辐射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合作的目标,让他们为了团队的利益通过交流去展示自己,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搬运粮食”比赛时,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按照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分成四个小组。先让学生明确比赛任务,每一小组前面有相同数量的粮食要求每队每次一人只能拿一份粮食返回,依次进行,比一比哪组最先完成任务(粮食每一份有重有轻、有远有近)。然后给每一组几分钟的时间交流,三次比赛下来各有胜负。问其原因:有的小组在交流中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任务,各尽所能,针对不同任务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有的小组在失败后找到了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解决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有的小组因

为人数比搬运的“粮食”少而让跑的快的同学多跑一次。通过比赛使学生对比赛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自觉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体会到团队的胜利才是最后的胜利。

3.3交流互评,是学生体验相互合作团队精神,认识自己的特长与不足的保障。

学生在小组讨论练习后,学习热情趋于高涨,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大家交流比赛或汇报表演等形式,为学生再次提供交流信息、共同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大组交流时,先由一组发言、汇报,该组对动作的学习过程以及遇到难题如何克服,提出存在的疑难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交流时若同意小组意见的可举手赞成,若有不同观点的可以提出指正。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各组精华之处,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汇报表演时,一个小组在表演,其它小组作为评委,对各小组动作进行评分,最后评选出优胜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在竞争较激烈的项目中,如接力赛,团体精神的体现尤为明显。各小组成员之间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胜利,感受到集体胜利带来的快乐,让身心融到集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真正的快乐。同时,通过比赛让学生了解了团队以及自己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下一次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要想别人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自己首先要做到自我评价,也就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知自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教学

生如何的对自己做评价,判断自己具有何等学习能力,能学到什么程度,能达到什么水平。比如,在一些篮球赛的时候,并未具体指明谁参加比赛。这个时候,觉的自己水平高的人就会主动要求参加比赛,而其他认为自己还不是很行的学生,都会自己退让的,去为他们喝彩。这就是他们自己适时适当的做出了自我评价。

上面所说的自我评价,并不是说自我贬低的意思,而是要扬长避短,给自己树立自信心,人各有长短的,不可能说有那一个人是完美的。学生只有在确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达到某一个目标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达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逐步学会某种动作技能,不能要求他们一步登天,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帮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形式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合作团队精神,并对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较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成为素质教育中健康合格的人。

四、 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排解焦虑的心理、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意识的培养;促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培养学生竞争和合作意识,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建议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素质,努力的寻找发现学生间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

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新时代的人才。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团队竞赛合作的形式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合作团队精神,并对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较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成为素质教育中健康合格的人。

参考文献:

[1]胡梅清. 新课标下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2006,(3):82.

[2]罗兴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EB/OL].http://blog.sina.com.cn/u/450ca06f010009i6,2003.

[3]祝蓓里, 季浏.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1-147.

[4]吴娅芳.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EB/OL]. http://218.108.57.75/teachedublog/user1/1760/archives/2007/[1**********]57.html,2007-1-10.

[5]覃立. 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挫折承受力教育的策略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12):8.

[6]杨静. 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2):34-35.

[7]邓平. 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44-14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7

[9]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

[10]马兰. 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 课程教材教法[J],2004.4

[11]刘一民. 论体育团队精神[J].体育科学,2003,(3).

[12]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1981.

[13]中小学通用教材体育编写组:《中学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8.


相关内容

  • 骨干教师考试通识试题
  • ★教师五条禁令: 一.严禁教师收受.索要学生或学生家长钱物及利用学生家长办私事. 二.严禁教师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伤害学生人格及心理的言行. 三.严禁教师按照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座位.排列名次,张榜公布. 四.严禁教师(教研员)直接或间接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 五.严禁教师(教研员) ...

  • 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 通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这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深切地体会到政府对教师 ...

  • 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创新素质教育
  • 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创新素质教育 作者:张良艳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 ...

  • 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注重抓好"四个必须.四个提升",即:必须优先教育体系,提升发展水 ...

  • 学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 学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 ...

  • 教育大会心得体会
  • 通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这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深切地体会到政府对教师 ...

  •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素质
  • [摘要]体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意志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用有特殊的作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通过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各种素质,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 ...

  • 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
  • 人才培养方案之素质篇 为了积极推进我系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现制订我系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生活技能素质为突破口,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 ...

  • "螺旋式教学法"浅谈
  • "螺旋式教学法"浅谈 序言: 为了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求.同时更有利于发挥在新世纪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达到理想的教学的目的.能够更加准确的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和加速转变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力度,圆满完成现代素质教育教学的 ...

  • 论素质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 论素质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武汉市长虹中学 陈为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主旋律.但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看法不尽相同,表述也多种多样.素质教育概念的不确定性致使人们对素质教育及素质教育特征的理解模糊,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