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是对老人健康的最大慰藉

商场开始了打折,车站开始了拥挤……就在忙碌的人们沉浸在日益临近的“大年”气氛中时,总有一些人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们不需要筹备过多的年货,因为过年不过年人数上没有变化;他们不可能再去别人家“串门”,因为别人总是有着自己的事———他们就是“空巢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屋一盏灯”,是他们最直观的写照。“合家团圆、举国欢庆”的节日更彰显他们的落寞……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空巢老人”的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该如何面对“空巢”现象呢?或许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对于“空巢老人”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尤其春节将至,对“空巢家庭”的老人来说,子女回到家里看看,将是他们晚年生活中最为快乐的事情。

现象:大年夜最难过

看着楼上张大伯开始大包小包地往家里置办“年货”,李大伯也不禁“心里痒痒”,“是不是也该买点年货啦?”随即,这种念头就被老伴打消了。“还买什么买,就咱们两口吃得了那么多吗?”的确,去年过年时,就“跟风”买了一大堆年货,可吃过了十五还没吃完,不少食物都发霉给扔了。

“那过年不就是吃吗?”拌了两句嘴,老两口都不再言语了,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默默地对着电视。

提起过年,李大伯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总听着别人家里热热闹闹的,而自己家里惟一能发出动静的就是电视机。这种过年时的“滋味”已经伴随他们有3个年头了。

本来,李大伯有一对儿女,儿子已成家,3年前小两口都在国外定居了,至今还没有回过一次家。“刚出国,肯定很艰难的,回一次家会耽误他们很多事,再说我们现在身体也不错,没什么大事,就不让他们回来。”而女儿嫁到了南方一个城市人家,“过年就去婆婆家,这也是他们的风俗,毕竟嫁人了嘛。”

虽然儿女过年都不能回家,可每个月都会定期给他们“汇一次款”,再加上退休金,老两口在经济上还很宽裕,但在情感上,老两口都显出空虚,尤其一到过年时这种感受就越发强烈。“说实话,最怕的就是过年,尤其大年三十晚上,就我们两口对着一个电视机,吃什么都没滋味。”而这一晚上,让他们最“关注”的就是电话机,“有时他们会给我们打个电话的,说上两句。”

让李大伯最担忧的还在后面,“将来我们中谁先走一步,剩下的该咋个过?”

现状:老龄造就“空巢”

如今像李大伯这样的“空巢家庭”并非少数,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已越来越多。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约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据一些大城市调查,目前空巢家庭已占30%,京、沪、津大城市己达30%以上。据省民政局统计,石家庄市的“空巢老人”已有10多万之多,我省其他城市的孤寡老人数量同样也不在少数。

“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就像小鸟远走高飞了一样,巢穴中再没有嗷嗷待哺的雏婴了。”石家庄市社科院社会法律所所长刘丽新说,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都是子女和父母一起生活,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儿女为父母养老送终。如今,这种传统正日渐被打破。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趋向独立生活,空巢老人的家庭逐年增多。

有人把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分成五个阶段:诞生、新婚、生育、空巢和解体,“空巢”就成了人的一生中不能缺乏的经历之一。

“空巢现象随时都存在,只不过到了过年,这种现象更突出一些而已。”刘丽新认为,空巢现象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做到“老有所托,老有所系”,是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头等大事。“因为老龄化人口增长迅速,不到10年老年人数就可能翻一番。”

后果:“空巢”多出病症

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空巢期多在夫妻晚年,而今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离家的时间越来越早,一旦儿女长大离家出现“空巢”时,很多人往往不能适应,就可能出现种种病态症状。

河北师大心理系教授刘毅玮认为,所有“空巢”老人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空虚感。因为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离家之后,父母从原来多年形成的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也有一些老人会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身体会应激影响产生的不良情绪,可导致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疾病。”刘毅玮说,比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

在刘毅玮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提高、脆弱性越来越强。“如果老年人身边缺少监护人,他们与家人及社会之间的信息发生了断层,将导致老年安全带出现松弛甚至断裂。”

建议:老人自我需调整

“老年人也要自己调整心理状态,正确面对这个现实。”刘丽新说,毕竟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有时儿女因为工作不能回到自己身边时,就得学会自我调节,比如找同龄人交往,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千万别固执地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就算是只有老两口过年,也一样要过得有‘年’味,比如置办年货、贴贴春联、串门拜年。”刘丽新说,这种在形式上的忙碌常常会抵消一些消极的心情,同时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当遇到一些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要勇于向别人或社区等机构求助。

平时,空巢老人要探寻一些消闲自娱之道。老年人是得天独厚的“悠闲族”,有人称退休是“第二人生”之始,没有子女相随,卸了抚育重担,正可自寻乐趣。鱼虫花鸟、走亲访友、身心怡然,甚至有点癖好也无妨。

建议:子女常回家看看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在春节这一天,一定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刘丽新说,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思想也与老年人存在着很多的“代沟”,春节在有些年轻人眼里已失去了传统的意义,有些人宁愿多加加班,或者利用这个假期去旅游。同时,中国一些老人想得最多的是给儿女做些什么,而不是给儿女添麻烦。他们不会主动要求儿女回来,而子女这时就要替老人们想想。

“过年回家,是对老人心灵上最大的慰藉。”刘丽新建议,所有的“空巢家庭”子女能回家过年的一定要回趟家,“哪怕只呆上一两天、甚至是一两个小时,这种情感上眷顾的意义有时要远远大于经济上的援助。”对一些实在脱不开身而无法回家的子女,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春节时慰问老人。比如常打些电话、发一些电子贺卡、写信、邮寄一些礼物等。

而对于一些家处农村的空巢老人,经济上援助也不能忽视。这时,子女可以让在家乡的朋友帮忙置办些年货,让他们同样感到儿女的一片孝心。

提醒:解决后顾之忧

“如果老人身体好,生活尚能自理。一旦生病,子女不在身边,就会有诸多不便。”刘丽新说,老年人发病有时很突然,当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老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空巢家庭”问题实质是老年安全带发生危机。

但如何让空巢老人“独居无惧”地生活?这是每个做子女的都应考虑之事。

刘丽新认为,子女可给空巢老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比如把父母的健康情况记录在小卡片上,上面写明所患的疾病、所吃的药物、子女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禁忌症等等,以防一旦出现意外,也好便于他人救助。

另外,给老人配备手机或小灵通等通信设备,一旦出现意外,也好自己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对一些身体本身有疾病,而子女又不能守候在老人身边,不妨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这样对于照顾老人就安全得多,同时老人们在一起交流起来也容易,这较于让他们独守空巢更是一种孝顺。

商场开始了打折,车站开始了拥挤……就在忙碌的人们沉浸在日益临近的“大年”气氛中时,总有一些人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们不需要筹备过多的年货,因为过年不过年人数上没有变化;他们不可能再去别人家“串门”,因为别人总是有着自己的事———他们就是“空巢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屋一盏灯”,是他们最直观的写照。“合家团圆、举国欢庆”的节日更彰显他们的落寞……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空巢老人”的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该如何面对“空巢”现象呢?或许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对于“空巢老人”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尤其春节将至,对“空巢家庭”的老人来说,子女回到家里看看,将是他们晚年生活中最为快乐的事情。

现象:大年夜最难过

看着楼上张大伯开始大包小包地往家里置办“年货”,李大伯也不禁“心里痒痒”,“是不是也该买点年货啦?”随即,这种念头就被老伴打消了。“还买什么买,就咱们两口吃得了那么多吗?”的确,去年过年时,就“跟风”买了一大堆年货,可吃过了十五还没吃完,不少食物都发霉给扔了。

“那过年不就是吃吗?”拌了两句嘴,老两口都不再言语了,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默默地对着电视。

提起过年,李大伯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总听着别人家里热热闹闹的,而自己家里惟一能发出动静的就是电视机。这种过年时的“滋味”已经伴随他们有3个年头了。

本来,李大伯有一对儿女,儿子已成家,3年前小两口都在国外定居了,至今还没有回过一次家。“刚出国,肯定很艰难的,回一次家会耽误他们很多事,再说我们现在身体也不错,没什么大事,就不让他们回来。”而女儿嫁到了南方一个城市人家,“过年就去婆婆家,这也是他们的风俗,毕竟嫁人了嘛。”

虽然儿女过年都不能回家,可每个月都会定期给他们“汇一次款”,再加上退休金,老两口在经济上还很宽裕,但在情感上,老两口都显出空虚,尤其一到过年时这种感受就越发强烈。“说实话,最怕的就是过年,尤其大年三十晚上,就我们两口对着一个电视机,吃什么都没滋味。”而这一晚上,让他们最“关注”的就是电话机,“有时他们会给我们打个电话的,说上两句。”

让李大伯最担忧的还在后面,“将来我们中谁先走一步,剩下的该咋个过?”

现状:老龄造就“空巢”

如今像李大伯这样的“空巢家庭”并非少数,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已越来越多。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约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据一些大城市调查,目前空巢家庭已占30%,京、沪、津大城市己达30%以上。据省民政局统计,石家庄市的“空巢老人”已有10多万之多,我省其他城市的孤寡老人数量同样也不在少数。

“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就像小鸟远走高飞了一样,巢穴中再没有嗷嗷待哺的雏婴了。”石家庄市社科院社会法律所所长刘丽新说,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都是子女和父母一起生活,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儿女为父母养老送终。如今,这种传统正日渐被打破。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趋向独立生活,空巢老人的家庭逐年增多。

有人把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分成五个阶段:诞生、新婚、生育、空巢和解体,“空巢”就成了人的一生中不能缺乏的经历之一。

“空巢现象随时都存在,只不过到了过年,这种现象更突出一些而已。”刘丽新认为,空巢现象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做到“老有所托,老有所系”,是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头等大事。“因为老龄化人口增长迅速,不到10年老年人数就可能翻一番。”

后果:“空巢”多出病症

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空巢期多在夫妻晚年,而今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离家的时间越来越早,一旦儿女长大离家出现“空巢”时,很多人往往不能适应,就可能出现种种病态症状。

河北师大心理系教授刘毅玮认为,所有“空巢”老人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空虚感。因为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离家之后,父母从原来多年形成的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也有一些老人会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身体会应激影响产生的不良情绪,可导致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疾病。”刘毅玮说,比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

在刘毅玮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提高、脆弱性越来越强。“如果老年人身边缺少监护人,他们与家人及社会之间的信息发生了断层,将导致老年安全带出现松弛甚至断裂。”

建议:老人自我需调整

“老年人也要自己调整心理状态,正确面对这个现实。”刘丽新说,毕竟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有时儿女因为工作不能回到自己身边时,就得学会自我调节,比如找同龄人交往,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千万别固执地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就算是只有老两口过年,也一样要过得有‘年’味,比如置办年货、贴贴春联、串门拜年。”刘丽新说,这种在形式上的忙碌常常会抵消一些消极的心情,同时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当遇到一些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要勇于向别人或社区等机构求助。

平时,空巢老人要探寻一些消闲自娱之道。老年人是得天独厚的“悠闲族”,有人称退休是“第二人生”之始,没有子女相随,卸了抚育重担,正可自寻乐趣。鱼虫花鸟、走亲访友、身心怡然,甚至有点癖好也无妨。

建议:子女常回家看看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在春节这一天,一定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刘丽新说,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思想也与老年人存在着很多的“代沟”,春节在有些年轻人眼里已失去了传统的意义,有些人宁愿多加加班,或者利用这个假期去旅游。同时,中国一些老人想得最多的是给儿女做些什么,而不是给儿女添麻烦。他们不会主动要求儿女回来,而子女这时就要替老人们想想。

“过年回家,是对老人心灵上最大的慰藉。”刘丽新建议,所有的“空巢家庭”子女能回家过年的一定要回趟家,“哪怕只呆上一两天、甚至是一两个小时,这种情感上眷顾的意义有时要远远大于经济上的援助。”对一些实在脱不开身而无法回家的子女,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春节时慰问老人。比如常打些电话、发一些电子贺卡、写信、邮寄一些礼物等。

而对于一些家处农村的空巢老人,经济上援助也不能忽视。这时,子女可以让在家乡的朋友帮忙置办些年货,让他们同样感到儿女的一片孝心。

提醒:解决后顾之忧

“如果老人身体好,生活尚能自理。一旦生病,子女不在身边,就会有诸多不便。”刘丽新说,老年人发病有时很突然,当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老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空巢家庭”问题实质是老年安全带发生危机。

但如何让空巢老人“独居无惧”地生活?这是每个做子女的都应考虑之事。

刘丽新认为,子女可给空巢老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比如把父母的健康情况记录在小卡片上,上面写明所患的疾病、所吃的药物、子女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禁忌症等等,以防一旦出现意外,也好便于他人救助。

另外,给老人配备手机或小灵通等通信设备,一旦出现意外,也好自己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对一些身体本身有疾病,而子女又不能守候在老人身边,不妨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这样对于照顾老人就安全得多,同时老人们在一起交流起来也容易,这较于让他们独守空巢更是一种孝顺。


相关内容

  • 关于空巢老人赡养救助状况调查报告
  • 关于空巢老人赡养救助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好,人口流动性加大,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在一起,所有子女均成年且长期不在身边,又无他人照料,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空巢老人".为此,我 ...

  • 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 关爱空巢老人 调查报告 院 系:护理学系 专 业:护理 年 级:2014级 学 号:1439020621 姓 名:樊永恒 指导教师:李威 完成日期:2015年2月27日 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活动主题: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 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 ...

  • 农村人口生活状况调查
  • 家乡村民的生活状态的调查 姓名:xxx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 专业:xxxxxxxx) 调查时间:2014年 调查地点:xx市xx县xx乡xx村 参与人员:xxx,xxx ,xxx 等村民 摘要:农村的进城务工热至今尚未消退,由此导致的农村人口的的年龄结构变化无疑是现今农村生活习俗. ...

  • 欢聚过后伤别离
  • 老人与子女,血浓于水,爱从乎心,过年正是老人与子女团圆的佳期.所谓佳期,古词人有言:"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又有言:"欢乐趣,离别苦."团聚之时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离开之时感到不舍,情绪失落,这本是自然而然之事,古今皆然.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管是 ...

  • 时间都去哪了(作文素材)
  • 辛勤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 席金峰 当马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歌罢,许多人耸然动容,情不自禁地双眼潮湿. 也许,有的人是因为有几多的感伤,几多的惆怅,几多的幽怨,几多的沧桑,几多的人生苦短,几多的时乖命蹇,几多的白云苍狗,几多的功业未建.壮志未酬而身先老的酸涩.唏嘘和感喟,纷纷涌上了心 ...

  • 过年给老人拜年的话
  • 新年到了,祝福每一个人都快快乐乐,过一个有意义的新年. 新年祝福短信:祝福祖国,新的一年普写更加辉煌的乐章;祝福苍天,永远温柔似水;祝福父母,永远健康长寿;祝福老师,幸福美满;祝福朋友,永远心灵相惜;祝福同事,友谊长青;祝福对手,共同进步. ?网友:猛虎下山岗,其势胜于牛.新年千般好,更上一层楼.

  •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
  •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 文/王磊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L县.我导师王晓明教授在2004年 ...

  • 城市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心理差异状况分析
  • 城市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心理差异状况分析 摘要:现代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城市化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速其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婚嫁观念改变,异地就业求职并定居,多数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 ...

  • 罗田博士"回乡手记"爆红:回乡过年迫切又情怯
  • 罗田博士"回乡手记"爆红:回乡过年迫切又情怯 罗田博士"回乡手记"爆红:回乡过年迫切又情怯 这个春节,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一篇回乡手记,在网络火了.沧海桑田,人情冷暖.洋洋洒洒的大几千字,戳中了无数人的乡愁.如今,"回乡过年"被许多人渲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