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过秦论]同步练习(附答案)

《过秦论》同步练习(附答案)

古诗鉴赏

0316 1933

《过秦论》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粗词从意义上看不同于另外三项的是[ ]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从用法上考虑,不同于另外三项的是[ ]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C.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3.下边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4.下边各词的含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因:蒙故业,因遗策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致:以致天下之士致万乘之势

C.守:而守藩篱杀臣,宋不能守

D.延: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

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E.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6.下边含有相同词类活用同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 .尊贤而重士。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7.下列句中属省略句的是[ ]

A.南取百越之郡,以为桂林象郡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关于本文的几组判断,有误的是[ ]

A.本文借古喻今,过秦的目的是劝唐玄宗施行仁政,以防重蹈秦始皇因施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B.文章前四段是叙述历史事实:第一段写孝公任用商秧,使秦由弱变强;

第二段写孝公之后的五位君主“蒙故业,因遗策”,使诸侯“争割地而赂秦”;第三段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国势和暴虐都到了极点;第四段写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秦迅速灭亡;第五段则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C.本文先叙史实,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除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之外,还运用了丰富的词藻,使文章酣畅流利,极有文采。

9.下列句中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句运用修辞格相同的一项是[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0.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仁义不执行攻守的形势就不同。

B.不施仁政而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C.仁义不实行,攻和守的形势就变了。

D.不施仁义,攻势就成守势,守势就变成攻势了。

(二)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对“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句翻译准确通顺的一项是

[ ]

A.登上皇帝的位置制定天地四方为六合,拿着皮鞭和竹板打天下的百姓。

B.登上皇帝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C.践踏皇帝的宝座,制定六合,手执敲扑鞭策天下人民。

D.登上至高无上的尊位挟制天下人民,拿着刑具逼迫天下百姓。

2.所给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作篱笆的军营中。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企图用这个办法使老百姓们愚昧无知。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卒携带着坚利的兵器,缉查盘问来往行人。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自认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功业呀!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 4.C 5.A 6.C 、

D 7.A 8.A 9.B 10.B

(二)1.B 2.B

《过秦论》同步练习(附答案)

古诗鉴赏

0316 1933

《过秦论》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粗词从意义上看不同于另外三项的是[ ]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从用法上考虑,不同于另外三项的是[ ]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C.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3.下边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4.下边各词的含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因:蒙故业,因遗策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致:以致天下之士致万乘之势

C.守:而守藩篱杀臣,宋不能守

D.延: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

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E.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6.下边含有相同词类活用同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 .尊贤而重士。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7.下列句中属省略句的是[ ]

A.南取百越之郡,以为桂林象郡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关于本文的几组判断,有误的是[ ]

A.本文借古喻今,过秦的目的是劝唐玄宗施行仁政,以防重蹈秦始皇因施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B.文章前四段是叙述历史事实:第一段写孝公任用商秧,使秦由弱变强;

第二段写孝公之后的五位君主“蒙故业,因遗策”,使诸侯“争割地而赂秦”;第三段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国势和暴虐都到了极点;第四段写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秦迅速灭亡;第五段则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C.本文先叙史实,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除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之外,还运用了丰富的词藻,使文章酣畅流利,极有文采。

9.下列句中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句运用修辞格相同的一项是[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0.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仁义不执行攻守的形势就不同。

B.不施仁政而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C.仁义不实行,攻和守的形势就变了。

D.不施仁义,攻势就成守势,守势就变成攻势了。

(二)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对“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句翻译准确通顺的一项是

[ ]

A.登上皇帝的位置制定天地四方为六合,拿着皮鞭和竹板打天下的百姓。

B.登上皇帝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C.践踏皇帝的宝座,制定六合,手执敲扑鞭策天下人民。

D.登上至高无上的尊位挟制天下人民,拿着刑具逼迫天下百姓。

2.所给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作篱笆的军营中。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企图用这个办法使老百姓们愚昧无知。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卒携带着坚利的兵器,缉查盘问来往行人。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自认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功业呀!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 4.C 5.A 6.C 、

D 7.A 8.A 9.B 10.B

(二)1.B 2.B


相关内容

  •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
  •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 教学参考 1110 2203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押韵"和"平仄".古典诗词讲究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汉字的押韵和平仄是构成这种乐感的重要因素.了 ...

  •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10.短文三篇
  • 10.短文三篇 教学参考 0523 1823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一.整体把握 生命活动表现为日常的生活,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热爱生活.在文章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热爱生活的态度:"坏日子",飞快地"度"过去:风和日丽的时候,则"慢慢赏玩,领略美好 ...

  •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学案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学案 教学参考 1016 0926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学案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 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早日统一的愿望.前两句写黄河 ...

  •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民为贵]学案
  • <民为贵>学案 教学参考 0723 0825 <民为贵>学案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人,把老百姓看成是受自己统治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老百姓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但是在几千年,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纵观历史, ...

  •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湘夫人]精编教案
  • <湘夫人>教案 教学参考 0911 1659 <湘夫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注意几个意思为"水边"的字,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3.情感目 ...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1. - 大学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2.- 中小学生作文辅导专业网站. 3.- 初中语文教学网,含作文.日记.咨询.教学等. 4.- 含语文论文.教案.课件资源等. 5.百分网 - 提供教案下载,课件.试卷等资源. 6. - 含教研动态,科研课题,中考辅导等. 7. - 高考语文教案 ...

  • 名师工作室WORD版描写鲜花.星空湖水的词语(精编教案)
  • 描写鲜花的词语: 含苞欲放 含苞待放 竞相开放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妍 争齐斗艳 桃李争艳 桃红李白 红白相间 红花叶绿 交相辉映 浓淡相宜 万紫千红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瑰丽多采 鲜艳夺目 各呈异彩 繁华似锦 流光异彩 冰清玉洁 洁白无暇 迎风摇曳 亭亭玉立 漫山遍野 -- 描写星 ...

  • 教辅图书市场调研报告
  • 2011年10月23日,有幸参加我社对新华书店和图书城的调研活动.通过一天的调研,本人感受到当前我社图书既有传统优势,又面临激烈的竞争.由于本人对于我社大中专教材及商品类图书种类繁多,难以一一总结,所以本次的调研有选择性和有针对性地对教辅图书市场中的部分图书,进行了重点调研与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 ...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小学部分)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小学部分) 目录 绪论 一.关于教师公开招聘考试------------------1 二.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考情分析--------------1 三.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备考策略„„„„„„„„„„„„„„2 第一篇 教育学 考纲命题结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