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知识要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美国独立战争

1. 爆发的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

2. 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

3. 颁布的法律文献:

⑴《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由大陆会议发表

内容:①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②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影响: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是民族解放运动(性质1)

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2)

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3. 评价华盛顿: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 法国大革命:

⑴揭开序幕——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⑵颁布文献——《人权宣言》:1789年颁布。

①基本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作用: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⑶历史影响:①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 拿破仑: 1799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内外政策: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发动战争。

评价:是一位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功: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过: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其后期的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反抗。 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比较: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异同点)

1. 特点:首发于英国;首兴于棉纺织业;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2. 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英)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 动力机械:(英)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影响:为大工厂生产提供了动力,从而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 交通运输——(美) 富尔顿造出轮船; 1825年,(英)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火车机车。

影响: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 工业革命的影响:

⑴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⑵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1. 罪恶的“三角贸易”:

⑴主要国家:葡萄牙(最早) 、英国(最主要)

⑵内容(过程)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这一罪恶的奴隶贸易说明: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型、残酷性和血腥性。

⑶影响: 非洲——丧失大量劳力,导致传统文明衰落和经济倒退。

枪支、杂物 黑人奴隶 金银、原料

欧洲——积累了巨额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洲——加速了经济的开发,对文化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2. 英国在印度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

⑴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

⑵史实:殖民头目克莱武洗劫孟加拉。

⑶影响: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英国获得了巨额资本、巨大市场等,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 章西女王: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领导抗英斗争。

2. 玻利瓦尔:拉美独立运动的杰出代表,抗击西班牙殖民者,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许多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体会:⑴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是正义的; ⑵殖民地人民具有不畏强暴、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革命精神。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1836年—1848年) :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提出的基本要求:取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的管理。

地位: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⑴1844年开始合作,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⑵1848年,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的“五月流血周”和欧仁·鲍狄埃及狄盖特创作的《国际歌》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1. 爆发的根本原因:南北方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

1. 林肯:1861年就任美国总统;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1865年领导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

2.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9月;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北方获得雄厚兵源,战斗力增强,扭转了战局。

3. 南北战争的作用:①维护了国家统一。②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比较美国历史上的两场资产阶级革命

1.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其中,内容①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作用: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明治天皇

内容: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其中,内容②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作用: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俄、日改革的相同点:

⑴时期: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⑵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⑶作用: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⑷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⑸局限性: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借鉴和启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时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德走在前列。

2.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等很多电器,提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

3. 德国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制成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以上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扩大了活动范围,改善了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

比较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1. 爆发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⑵主要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⑴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⑵影响: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2.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指191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参加军事演习的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这一突发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造成人类社会的灾难。

3. 转折——凡尔登战役:1916年,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此战役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可见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4. 一战的目的及性质: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是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之战)

5. 影响:①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6. 认识:①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严重灾难,我们要远离战争、热爱和平;②国家间要加强交流合作;③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等。

第22/23课 璀璨的近代文化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

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

◆牛顿——英国;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力学三定律 ◆达尔文——英国;《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爱因斯坦——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为拿破仑而作

◆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梵高——荷兰;《向日葵》,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名人名言:(知道出处即可)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牛顿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 贝多芬

◆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 梵高

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美国独立战争

1. 爆发的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

2. 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

3. 颁布的法律文献:

⑴《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由大陆会议发表

内容:①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②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影响: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是民族解放运动(性质1)

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2)

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3. 评价华盛顿: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 法国大革命:

⑴揭开序幕——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⑵颁布文献——《人权宣言》:1789年颁布。

①基本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作用: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⑶历史影响:①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 拿破仑: 1799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内外政策: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发动战争。

评价:是一位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功: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过: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其后期的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反抗。 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比较: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异同点)

1. 特点:首发于英国;首兴于棉纺织业;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2. 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英)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 动力机械:(英)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影响:为大工厂生产提供了动力,从而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 交通运输——(美) 富尔顿造出轮船; 1825年,(英)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火车机车。

影响: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 工业革命的影响:

⑴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⑵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1. 罪恶的“三角贸易”:

⑴主要国家:葡萄牙(最早) 、英国(最主要)

⑵内容(过程)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这一罪恶的奴隶贸易说明: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型、残酷性和血腥性。

⑶影响: 非洲——丧失大量劳力,导致传统文明衰落和经济倒退。

枪支、杂物 黑人奴隶 金银、原料

欧洲——积累了巨额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洲——加速了经济的开发,对文化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2. 英国在印度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

⑴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

⑵史实:殖民头目克莱武洗劫孟加拉。

⑶影响: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英国获得了巨额资本、巨大市场等,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 章西女王: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领导抗英斗争。

2. 玻利瓦尔:拉美独立运动的杰出代表,抗击西班牙殖民者,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许多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体会:⑴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是正义的; ⑵殖民地人民具有不畏强暴、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革命精神。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1836年—1848年) :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提出的基本要求:取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的管理。

地位: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⑴1844年开始合作,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⑵1848年,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的“五月流血周”和欧仁·鲍狄埃及狄盖特创作的《国际歌》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1. 爆发的根本原因:南北方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

1. 林肯:1861年就任美国总统;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1865年领导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

2.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9月;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北方获得雄厚兵源,战斗力增强,扭转了战局。

3. 南北战争的作用:①维护了国家统一。②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比较美国历史上的两场资产阶级革命

1.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其中,内容①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作用: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明治天皇

内容: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其中,内容②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作用: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俄、日改革的相同点:

⑴时期: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⑵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⑶作用: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⑷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⑸局限性: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借鉴和启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时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德走在前列。

2.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等很多电器,提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

3. 德国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制成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以上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扩大了活动范围,改善了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

比较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1. 爆发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⑵主要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⑴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⑵影响: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2.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指191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参加军事演习的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这一突发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造成人类社会的灾难。

3. 转折——凡尔登战役:1916年,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此战役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可见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4. 一战的目的及性质: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是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之战)

5. 影响:①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6. 认识:①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严重灾难,我们要远离战争、热爱和平;②国家间要加强交流合作;③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等。

第22/23课 璀璨的近代文化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

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

◆牛顿——英国;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力学三定律 ◆达尔文——英国;《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爱因斯坦——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为拿破仑而作

◆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梵高——荷兰;《向日葵》,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名人名言:(知道出处即可)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牛顿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 贝多芬

◆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 梵高

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相关内容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 年修订) 第一部分 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 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为提高国民素质, 加强民 ...

  • 古诗文常识
  • 古诗文常识·文学常识 二.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前言: 复习方法:方法:按朝代.体裁.作者整理,结合课文复习: 分类:诗经:诗歌:先秦楚辞:散文 <诗经>:⑴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⑵篇目: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 ⑶内容:风.雅.颂三个部分: ⑷表现手法 ...

  • [记忆口诀]初中高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大全
  • 初高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 http://shiyunlong69.blog.163.com 初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32)高中立体几何学习记忆口诀 (01)语文:文言文断句口诀(33)高中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02)语文:高频易错成语记忆口诀(34)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理解记忆 (03)语文:基础知识学 ...

  •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
  • 会考知识点整理(重要)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 1 会考知识点整理(重要)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 1 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考纲: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二.知识要点 1.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①概念(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式. ②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 ...

  • 聋校[社会常识]第11册(全册教案)
  • <社会常识>第11册 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金字塔的地理位置.结构等. (2)复述马拉松战役的经过,了解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3)了解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4)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发源地,知道三大 ...

  • 文综答题技巧大全
  • 文综答题技巧一.选择题 做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一般要相信第一印象,避免在某一选择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时,先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在该选择题做上记号,在完成整张试卷以后,专门检查有记号的问题,即使没有时间了,也不至于漏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般不要检查未做记号的问题,因为经过两个小时 ...

  • 十二式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 十二式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一.有一说一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新闻稿发布.新闻营销.软文推广.企业新闻宣传等,可直接联系美基营销,百度搜美 ...

  • 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
  • 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从总体上看,难度较大,但是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模拟性.试题很灵活,比较全面的考查了考生的记忆.理解.综合归纳和整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以材料为情境设计试题,以能力为立意全面考查考生,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现实性.应用性.选择题从选题内 ...

  • 2013教学点资源测试题
  • 教学点培训教学点教师培训班结业考试试卷 成绩: 75 分 一.单选题(1.5) 共 60 题 题号: 1 本题分数:1.5 分 以下体现信息化教学中评价的公开性特点的是( ) A.突显了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 B.认真设计针对学生的电子作品的结构化评价工具 C.应该调动学生参与到评价量规的制定中来 D ...

  • 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三统测历史质量分析
  • 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2016年3月21.22日云南省组织了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此次统测力求通过此次检测查找出下一步教学需要调整的问题,为2016年云南省高考历史成绩的提高起到引领作用.试题完全遵循全国高考大纲和高考试题要求,传承了历史材料题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