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然哲学]有感

读《自然哲学》有感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最后形成的。在这个时期,随着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德国的自然科学研究已逐步抛弃了思辨自然哲学,转而注重经验和实验。那么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便应运而生。

读《自然哲学》,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概念便是自然。那么自然是什么?黑格尔认为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既然理念现在是作为它自身的否定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它对自身是外在的,那么自然就并非仅仅相对于这种理念才是外在的,相反的,外在性就构成自然的规定,在这种规定中自然才作为自然而存在。作为自然的理念,第一是存在于彼此外在状态的规定之内,存在于无限个别化的规定之内,形式所具有的统一性是在这种个别化之外,因此是作为一种观念的、仅仅自在存在着的统一性,也只是被寻求的统一性,这就是物质及其观念的体系--力学;第二是存在于特殊性的规定之内,这样实在性便是通过内在的形式规定性和其中存在的差别设定起来的,这是一种反映关系,这种关系的己内存在是自然的个体性--物理学;第三是存在于主观性的规定之内,在主观性里形式所具有的实在区别同样也归于观念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已找到自身,并且是自为的--有机学。

黑格尔在他的《自然哲学》第一篇“力学”里考察的是空间和时间、物质和运动以及天体运动。他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单纯的形式。肯定了牛顿把空间和时间规定为自然界存在的客观形式,而批评了牛顿把空间和时间同物质运动割裂开的观点。在黑格尔看来,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他正确的认为,运动构成物质的本质,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但是唯心主义的黑格尔看来“运动是真正的世界灵魂的概念。黑格尔在《自然哲学》第二篇“物理学”中考察的,是表现为必然性纽带的隐蔽概念,是在差别和对立中相互反映的个体性。他按照他的“三段式”,把个体性划分为普遍个体性、特殊个体性和总体个体性。黑格尔在《自然哲学》第三篇“有机物理学”中考察的,是达到其实在性的概念,是凌驾于形式差别之上的个体性,而这种概念或个体性作为充实的、自我性的、主观的总体就是生命。“生命只能思辨的加以理解,因为生命中存在的正是思辨的东西”。他用他的“三段式”把生命有机体划分为普遍主观性的地质有机体、作为特殊主观性的植物有机体和作为个别主观性的动物有机体。按照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学地质观,黑格尔首先把地质有机体看作生命过程的尸骸或是自我异化了的生命。植物有机体是正在开始的、比较真纯的生命力。动物有机体是自为存在的、趋于完善的生命力。

黑格尔把自然界划分为力学,物理学和有机学这三个领域。这种划分的目的就是要表明概念在自然界里自己规定自己,达到具体的普遍性或总体的过程,要表明自然对象在精神的支配下提高自己的组织程度,达到独立的有机生命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在力学领域里,物质系统的各个规定或环节彼此处于外在的状态,它们所包含的概念还没有把它们组织为有机整体,它们都是在自身之外寻求自己的中心;在过渡到物理学领域以后,内在的概念就把各个物理物体或元素组织到一起,使它们彼此具有一种反映的关系;但这种物理形态或系统在外部偶然性面前还不能自己保持自己,而总是趋于瓦解;只有发展到有机领域,才出现了具体的总体,出现了能够自我保持、自我组织和自我繁殖的有机生命,这种自为

存在着的总体或形态以自身为目的,征服了自己内部的和自己周围的各个环节,把它们降低为手段,于是那种自己规定自己的概念就在生命里找到了自己。黑格尔的这种划分不仅在当时是很完备的,而且就现代的自然科学水平来说,也是饶有趣味的。只有我们剥开他的唯心主义外壳,通观他从物质的属性、作用和组织方面研究形态形成或系统演进的过程,我们就会对他的天才猜测感到惊讶。 自然哲学扬弃自然和精神的分离,使精神能认识自己在自然内的本质。这就是自然界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自然界的规定性是这样的:理念自己规定自己,即设定自身内的区别,设定一个他物,不过设定的方法却是讲它的整个丰富内容分别给他在,而它在其不可分割性中则是无限的善。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最大功绩是在于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看作一种过程-即永恒的运动、变化、转换和发展的过程,并企图去揭示这些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关于如何考察自然,黑格尔同样作出了辩证唯心主义的回答。他的答案在于把认识自然的理论态度与改造的实践态度统一起来。他即批评了那种从感性知识出发,不发挥能动性,一味静观默想的片面理论态度,也批评了那种从利己欲望出发,无视客观规律,肆意砍伐自然的片面实践态度。他指出,前一种态度包含着普遍的东西。对于片面的理论态度“我们也许可以说,连动物也不会象这种形而上学家那样愚蠢,因为动物会扑向实物,捕捉它们,抓住它们,把它们吞食掉”。片面的实践态度只是涉及自然界的个别产物,或者说,涉及这些产物的个别方面,“但人用这种方式并不能征服自然本身,征服自然中的普遍东西,也不能使这种东西服从自己的目的”。

在回答如何考察自然的问题时,黑格尔大力强调了自然哲学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他指出,“哲学与自然经验不仅必须一致,而且哲学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经验物理学为前提和条件”;“自然哲学在物理学使它达到的立脚点上,接受物理学从经验中给它准备的材料,并把这些材料重新加以改造”。他呼吁,物理学必须帮助哲学工作,以便哲学能把提供给它的知性认识的普遍东西译成概念。但同时,黑格尔也批评了那种蔑视思维,以纯粹经验主义为标榜的自然科学家们。他说,经验物理学自命完全从属于知觉和经验,因而同自然哲学相对立。但事实上必须向经验物理学指出,经验物理学包括的思维比它承认和知道的要多得多,它的情形比它想象的要好;或者说,如果它认为自己包含的思维几乎完全是某种坏东西,它的情形比它想象的要坏。自然哲学同样是用思维的方式考察自然,只不过它所使用的范畴不是辩证法的,而是抽象片面的执行范畴罢了。这些见解诚然是黑格尔站在思辨哲学立场上提出的,但对于正确解决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关系问题,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关于如何考察自然,以至于如何学习哲学,怎样更好的领会哲学中的奥秘,我想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读《自然哲学》有感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最后形成的。在这个时期,随着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德国的自然科学研究已逐步抛弃了思辨自然哲学,转而注重经验和实验。那么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便应运而生。

读《自然哲学》,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概念便是自然。那么自然是什么?黑格尔认为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既然理念现在是作为它自身的否定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它对自身是外在的,那么自然就并非仅仅相对于这种理念才是外在的,相反的,外在性就构成自然的规定,在这种规定中自然才作为自然而存在。作为自然的理念,第一是存在于彼此外在状态的规定之内,存在于无限个别化的规定之内,形式所具有的统一性是在这种个别化之外,因此是作为一种观念的、仅仅自在存在着的统一性,也只是被寻求的统一性,这就是物质及其观念的体系--力学;第二是存在于特殊性的规定之内,这样实在性便是通过内在的形式规定性和其中存在的差别设定起来的,这是一种反映关系,这种关系的己内存在是自然的个体性--物理学;第三是存在于主观性的规定之内,在主观性里形式所具有的实在区别同样也归于观念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已找到自身,并且是自为的--有机学。

黑格尔在他的《自然哲学》第一篇“力学”里考察的是空间和时间、物质和运动以及天体运动。他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单纯的形式。肯定了牛顿把空间和时间规定为自然界存在的客观形式,而批评了牛顿把空间和时间同物质运动割裂开的观点。在黑格尔看来,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他正确的认为,运动构成物质的本质,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但是唯心主义的黑格尔看来“运动是真正的世界灵魂的概念。黑格尔在《自然哲学》第二篇“物理学”中考察的,是表现为必然性纽带的隐蔽概念,是在差别和对立中相互反映的个体性。他按照他的“三段式”,把个体性划分为普遍个体性、特殊个体性和总体个体性。黑格尔在《自然哲学》第三篇“有机物理学”中考察的,是达到其实在性的概念,是凌驾于形式差别之上的个体性,而这种概念或个体性作为充实的、自我性的、主观的总体就是生命。“生命只能思辨的加以理解,因为生命中存在的正是思辨的东西”。他用他的“三段式”把生命有机体划分为普遍主观性的地质有机体、作为特殊主观性的植物有机体和作为个别主观性的动物有机体。按照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学地质观,黑格尔首先把地质有机体看作生命过程的尸骸或是自我异化了的生命。植物有机体是正在开始的、比较真纯的生命力。动物有机体是自为存在的、趋于完善的生命力。

黑格尔把自然界划分为力学,物理学和有机学这三个领域。这种划分的目的就是要表明概念在自然界里自己规定自己,达到具体的普遍性或总体的过程,要表明自然对象在精神的支配下提高自己的组织程度,达到独立的有机生命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在力学领域里,物质系统的各个规定或环节彼此处于外在的状态,它们所包含的概念还没有把它们组织为有机整体,它们都是在自身之外寻求自己的中心;在过渡到物理学领域以后,内在的概念就把各个物理物体或元素组织到一起,使它们彼此具有一种反映的关系;但这种物理形态或系统在外部偶然性面前还不能自己保持自己,而总是趋于瓦解;只有发展到有机领域,才出现了具体的总体,出现了能够自我保持、自我组织和自我繁殖的有机生命,这种自为

存在着的总体或形态以自身为目的,征服了自己内部的和自己周围的各个环节,把它们降低为手段,于是那种自己规定自己的概念就在生命里找到了自己。黑格尔的这种划分不仅在当时是很完备的,而且就现代的自然科学水平来说,也是饶有趣味的。只有我们剥开他的唯心主义外壳,通观他从物质的属性、作用和组织方面研究形态形成或系统演进的过程,我们就会对他的天才猜测感到惊讶。 自然哲学扬弃自然和精神的分离,使精神能认识自己在自然内的本质。这就是自然界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自然界的规定性是这样的:理念自己规定自己,即设定自身内的区别,设定一个他物,不过设定的方法却是讲它的整个丰富内容分别给他在,而它在其不可分割性中则是无限的善。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最大功绩是在于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看作一种过程-即永恒的运动、变化、转换和发展的过程,并企图去揭示这些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关于如何考察自然,黑格尔同样作出了辩证唯心主义的回答。他的答案在于把认识自然的理论态度与改造的实践态度统一起来。他即批评了那种从感性知识出发,不发挥能动性,一味静观默想的片面理论态度,也批评了那种从利己欲望出发,无视客观规律,肆意砍伐自然的片面实践态度。他指出,前一种态度包含着普遍的东西。对于片面的理论态度“我们也许可以说,连动物也不会象这种形而上学家那样愚蠢,因为动物会扑向实物,捕捉它们,抓住它们,把它们吞食掉”。片面的实践态度只是涉及自然界的个别产物,或者说,涉及这些产物的个别方面,“但人用这种方式并不能征服自然本身,征服自然中的普遍东西,也不能使这种东西服从自己的目的”。

在回答如何考察自然的问题时,黑格尔大力强调了自然哲学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他指出,“哲学与自然经验不仅必须一致,而且哲学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经验物理学为前提和条件”;“自然哲学在物理学使它达到的立脚点上,接受物理学从经验中给它准备的材料,并把这些材料重新加以改造”。他呼吁,物理学必须帮助哲学工作,以便哲学能把提供给它的知性认识的普遍东西译成概念。但同时,黑格尔也批评了那种蔑视思维,以纯粹经验主义为标榜的自然科学家们。他说,经验物理学自命完全从属于知觉和经验,因而同自然哲学相对立。但事实上必须向经验物理学指出,经验物理学包括的思维比它承认和知道的要多得多,它的情形比它想象的要好;或者说,如果它认为自己包含的思维几乎完全是某种坏东西,它的情形比它想象的要坏。自然哲学同样是用思维的方式考察自然,只不过它所使用的范畴不是辩证法的,而是抽象片面的执行范畴罢了。这些见解诚然是黑格尔站在思辨哲学立场上提出的,但对于正确解决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关系问题,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关于如何考察自然,以至于如何学习哲学,怎样更好的领会哲学中的奥秘,我想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相关内容

  • 谈人生的境界有感1500字
  • 谈人生的境界有感1500字 冯友兰教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河南唐河人,算起来,我们也是邻乡了. 据我所知,冯友兰先生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是 ...

  • 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 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作为一个哲学初学者,选择怎样的哲学作品来作自己的入门书真是一大难题.在朋友的推荐下,最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成了我的第一本哲学书.朋友当时说叔本华的哲学观点另类.精辟,且语言易懂,在哲学原著类书籍中相比康德等人,更加容易让人着迷.在 ...

  • 苏菲的世界有感
  • 在<苏菲的世界>中徜徉着 10思政 曹丽丽 在我的映像中,哲学从来就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因而,虽然包老师曾推荐过许多优秀的哲学类的书给我们,我却不曾去阅读.不是说不想,而是不敢,怕自己被它的枯燥所吓倒.然而,暑假里却无意间听到好友提起其中的一本-<苏菲的世界>,而且被得知是 ...

  • 哲学的慰藉有感
  • 哲学的慰藉 有感 一. 正义的审判一定不会缺席,只是会延迟开庭.在苏格拉底被害死之后,那3名雅典的公民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苏格拉底在描述中是一个有些爱质疑的人,他向所有人质疑,质疑的问题千奇百怪,无论被质疑者的表情.而这种质疑无疑是神经质的,或者说是没事找事.苏格拉底问出的问题常常使人难堪,而又富有哲 ...

  • 读[有一种智慧叫反省]有感
  • 舍得的哲学--读<有一种智慧叫反省>有感 "吾一日三省其身"是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至理名言,寻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人,均能做到经常自我醒悟.自我剖析.在读完童世军的<有一种智慧叫反省>一书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领悟到了经常自省对我今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

  • 读[活法]有感
  • 读<活法>有感 姓 名:赵 学 号: 专 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机自 学 校:天津工业大学 兴 竹 0910310928 094 [摘要]<活法>里面的内容非常不错,在这里,提炼其中观点来说说自己的浅显看法.当降生于这个世界的时候,生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而死 ...

  • 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感
  • 以前很少看哲学书,主要是那些哲学咱看不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贴近俺们的实际,前几个月看了他的几本书,有点感觉.这里简单记录一下读他的<人生的智慧>(韦启昌译)的一点感受: 1. 对待健康:叔本华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保持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 就什么说点什么--读[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有感
  • 就什么说点什么--读<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有感.txt 就什么说点什么--读<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有感(2007-03-14 23:21:57) 转载 分类: 学术初探 "就什么说点什么",著名的亚里士多德的常用说法,应该用社会语义 ...

  •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的探究--由人与自然的联系有感
  • 陕西师范大学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的探究 由人与自然的联系有感 范雪敏 年级:2010级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一班 学号:41005051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的探究 由人与自然的联系有感 2010级数学一班 范雪敏 41005051 摘要:L ·达·芬奇曾说过:"在诸多方面,对众多生物而言,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