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发展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河南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使河南的高等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河南省;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的高等教育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大形势,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空间、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贡献也大比重增加。然而,在扩招大环境下的跨越式发展是难以持续的。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教育内部的失衡,制约教育的发展,这是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所不相容的。“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教育较其他发达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新世纪河南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在新世纪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河南高校的数量增加迅速,从办学的规模上看,全省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11年年底,河南省共有普通高校(包括本科、专科、高职院校)117所,其中,本科以上院校47所,专科院校70所。在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中,由于河南省原有高校不断合并组建、新高校不断变化发展,高校数量迅速增加,在校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毛入学率快速提高。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0年达到了8.7%,2011年提高到24.6%,提前实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河南省高校招生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高校学生数增加了4倍多,从2000年的2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49万人。可以说,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崛起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高校的软、硬件建设得到提升

  从高校校园的建设上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先进的新校区,优化了河南省育人环境。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河南省在郑东新区兴建了龙子湖高校新园区,一所所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大学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全省各地市也相继为高等教育办学提供场地,建设集生态、人文、科技于一体的新校园,加速了河南省城市化建设步伐,拓展了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办学空间。

  从高校的软件环境上看,高校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河南省高校现有专任教师 82000人,其中8193人具有博士学位,29658人具有硕士学位,达到教师总数的46%;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6478人具有正高职称,21300人具有副高职称,达到教师总数的34% 。2002年,原人事部等七部委启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到目前为止,河南省进入“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9人,学术带头人已达1230人,其中不少人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处于前沿阵地。

  (三)高校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

  重点大学数量、重点学科数量和重点实验室数量,以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结构等指标,是考查高等教育结构优劣的重要指标。从2000年到2011年,河南省按国家统一部署对高校进行结构调整,将部属院校划归河南省实现省部共建,使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明显扩张。此后,伴随着国家高校建设进程,河南省高校合并升格,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最近几年,河南省积极推进大学建设“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骨干大学建设,完善重点高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规划和绩效考核办法,积极争取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实现依靠重点学科带动重点大学建设,分层次、分批次建设好强势特色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学科。经过几年的重点建设和结构调整,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有望达到244个,全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增强,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四)高校的社会和科技服务功能加强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推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河南高校不断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建设,提升了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开拓了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动力。目前,河南高校承担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有一大批已达到了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同时,河南省为了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还建有多种形式的科研成果孵化基地,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总之,河南高校利用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担科技攻关项目,努力开展技术创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发挥了高校“动力源”的作用。

  高校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在近五年的科技成果建设方面,河南省获得的“973”和“863”国家级项目,80%以上来自高校。从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来看,省政府公示的所有自然科学奖都出在高校。在全省科技精英队伍中,主要学术、技术和学科带头人,大都在高校工作。

  二、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高等教育基础差、底子薄,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看,这一基本省情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与河南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河南高等教育事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办学观念落后

  目前,高等教育还有很明显的应试教育的倾向。高等教育发展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要培养新型创新人才,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培养现代化思维、创新化品格,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理念。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待探索出一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

  (二)高级人才匮乏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办学理念、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河南的高校严重缺乏学科带头人,缺少大师和名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影响到高校的内涵建设,影响到高素质学生的招收,影响到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另外,河南高校在办学特色、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诸要素建设上落后,辐射力和凝聚力不强,竞争力不足。   (三)整体布局不合理

  由于盲目追求高、大、全,部分高校将大学之间的正常竞争,演绎成规模、门面和硬件的竞争,没有注重质量、特色和内涵建设。有实力的学校集中在省会,地市教育资源有限;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雷同,专业学科没有出类拔萃的特色优势。河南省目前还没有一所“985”院校,“211”院校也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博士点、硕士点严重不足,高层次、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学校较少,重复建设、定位相同、专业相似的学校较多,成为制约河南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

  (四)经费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是一种有限的优质资源,其规模受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制约。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国家和社会的投入总比例逐年下降,使河南高等教育的投入明显捉襟见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速度缓慢。从普通高校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来看,河南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2009年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在全国居第28位,与其他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相当的省市相比,经费投入明显偏低。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与发达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根本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三、河南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注重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到注重质的内涵式发展,促进全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一)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

  创建一流的大学不能囿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轨迹,要在发展观念和发展道路上有新突破, 跳出本校本省的藩篱,具有国际化大视野、多元文化视野,使河南高校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上更具前瞻性。在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方针指引下,着力于高校的内涵式建设,使河南省高校的发展走上康庄大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师生比16∶1来计算,河南高校教师队伍还需要继续扩大。在现有教师力量短缺的情况下,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师的潜在优势,鼓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多从事教学工作,提倡教授、院士多给本科生上课;高校园区内的学校可以互聘专家、学者和教授,互相承认学分,允许学生跨校选课。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注重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

  (三)注重特色品牌建设

  高校的竞争不仅是综合实力的比拼,更是发展特色和个性差异的凸显,我们要在办学特色上有突破。中州大学的聋哑生班就是立足于自身办学优势,得到社会认可的、人无我有的特色教育。高校要主动配合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优化院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解决人才培养雷同、办学定位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做强高等教育的品牌特色。

  (四)争取政策支持

  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和导向作用。我们要提高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率,必须建立以绩效评价为主的投入机制。河南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合理科学使用经费,而且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投入机制,开拓多元化高等教育经费投资渠道。另外,质量是发展内涵式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政府要重视质量规划,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使高校内部加强质量控制,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我保证、中介评估服务、社会需求调整”的内外结合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五)践行“负责任的教育”,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负责任的国家需要负责任的教育,要成为负责任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办好负责任的教育。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品格和能力的承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要素。高校也一样,要办好负责任的教育,必须依靠负责任的学校;要培养负责任的学生,最终必须依靠负责任的校长和教师。河南省的高校要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有新突破,社会责任是高校承担的独特使命与责任。近代中国的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很好地履行了大学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热血儿女和博学鸿儒。当今的高校更应当勇挑社会重担、引领社会进步、宣传主流价值、规范社会价值观,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娜,刘文超.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

  [2]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3]蒋建华.践行“负责任的教育”[N].光明日报,2013-04-01.

  责编:罗 鸿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发展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河南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使河南的高等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河南省;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的高等教育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大形势,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空间、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贡献也大比重增加。然而,在扩招大环境下的跨越式发展是难以持续的。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教育内部的失衡,制约教育的发展,这是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所不相容的。“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教育较其他发达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新世纪河南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在新世纪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河南高校的数量增加迅速,从办学的规模上看,全省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11年年底,河南省共有普通高校(包括本科、专科、高职院校)117所,其中,本科以上院校47所,专科院校70所。在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中,由于河南省原有高校不断合并组建、新高校不断变化发展,高校数量迅速增加,在校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毛入学率快速提高。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0年达到了8.7%,2011年提高到24.6%,提前实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河南省高校招生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高校学生数增加了4倍多,从2000年的2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49万人。可以说,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崛起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高校的软、硬件建设得到提升

  从高校校园的建设上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先进的新校区,优化了河南省育人环境。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河南省在郑东新区兴建了龙子湖高校新园区,一所所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大学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全省各地市也相继为高等教育办学提供场地,建设集生态、人文、科技于一体的新校园,加速了河南省城市化建设步伐,拓展了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办学空间。

  从高校的软件环境上看,高校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河南省高校现有专任教师 82000人,其中8193人具有博士学位,29658人具有硕士学位,达到教师总数的46%;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6478人具有正高职称,21300人具有副高职称,达到教师总数的34% 。2002年,原人事部等七部委启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到目前为止,河南省进入“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9人,学术带头人已达1230人,其中不少人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处于前沿阵地。

  (三)高校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

  重点大学数量、重点学科数量和重点实验室数量,以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结构等指标,是考查高等教育结构优劣的重要指标。从2000年到2011年,河南省按国家统一部署对高校进行结构调整,将部属院校划归河南省实现省部共建,使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明显扩张。此后,伴随着国家高校建设进程,河南省高校合并升格,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最近几年,河南省积极推进大学建设“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骨干大学建设,完善重点高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规划和绩效考核办法,积极争取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实现依靠重点学科带动重点大学建设,分层次、分批次建设好强势特色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学科。经过几年的重点建设和结构调整,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有望达到244个,全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增强,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四)高校的社会和科技服务功能加强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推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河南高校不断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建设,提升了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开拓了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动力。目前,河南高校承担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有一大批已达到了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同时,河南省为了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还建有多种形式的科研成果孵化基地,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总之,河南高校利用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担科技攻关项目,努力开展技术创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发挥了高校“动力源”的作用。

  高校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在近五年的科技成果建设方面,河南省获得的“973”和“863”国家级项目,80%以上来自高校。从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来看,省政府公示的所有自然科学奖都出在高校。在全省科技精英队伍中,主要学术、技术和学科带头人,大都在高校工作。

  二、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高等教育基础差、底子薄,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看,这一基本省情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与河南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河南高等教育事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办学观念落后

  目前,高等教育还有很明显的应试教育的倾向。高等教育发展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要培养新型创新人才,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培养现代化思维、创新化品格,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理念。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待探索出一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

  (二)高级人才匮乏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办学理念、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河南的高校严重缺乏学科带头人,缺少大师和名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影响到高校的内涵建设,影响到高素质学生的招收,影响到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另外,河南高校在办学特色、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诸要素建设上落后,辐射力和凝聚力不强,竞争力不足。   (三)整体布局不合理

  由于盲目追求高、大、全,部分高校将大学之间的正常竞争,演绎成规模、门面和硬件的竞争,没有注重质量、特色和内涵建设。有实力的学校集中在省会,地市教育资源有限;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雷同,专业学科没有出类拔萃的特色优势。河南省目前还没有一所“985”院校,“211”院校也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博士点、硕士点严重不足,高层次、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学校较少,重复建设、定位相同、专业相似的学校较多,成为制约河南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

  (四)经费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是一种有限的优质资源,其规模受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制约。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国家和社会的投入总比例逐年下降,使河南高等教育的投入明显捉襟见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速度缓慢。从普通高校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来看,河南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2009年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在全国居第28位,与其他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相当的省市相比,经费投入明显偏低。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与发达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根本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三、河南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注重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到注重质的内涵式发展,促进全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一)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

  创建一流的大学不能囿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轨迹,要在发展观念和发展道路上有新突破, 跳出本校本省的藩篱,具有国际化大视野、多元文化视野,使河南高校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上更具前瞻性。在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方针指引下,着力于高校的内涵式建设,使河南省高校的发展走上康庄大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师生比16∶1来计算,河南高校教师队伍还需要继续扩大。在现有教师力量短缺的情况下,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师的潜在优势,鼓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多从事教学工作,提倡教授、院士多给本科生上课;高校园区内的学校可以互聘专家、学者和教授,互相承认学分,允许学生跨校选课。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注重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

  (三)注重特色品牌建设

  高校的竞争不仅是综合实力的比拼,更是发展特色和个性差异的凸显,我们要在办学特色上有突破。中州大学的聋哑生班就是立足于自身办学优势,得到社会认可的、人无我有的特色教育。高校要主动配合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优化院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解决人才培养雷同、办学定位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做强高等教育的品牌特色。

  (四)争取政策支持

  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和导向作用。我们要提高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率,必须建立以绩效评价为主的投入机制。河南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合理科学使用经费,而且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投入机制,开拓多元化高等教育经费投资渠道。另外,质量是发展内涵式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政府要重视质量规划,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使高校内部加强质量控制,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我保证、中介评估服务、社会需求调整”的内外结合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五)践行“负责任的教育”,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负责任的国家需要负责任的教育,要成为负责任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办好负责任的教育。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品格和能力的承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要素。高校也一样,要办好负责任的教育,必须依靠负责任的学校;要培养负责任的学生,最终必须依靠负责任的校长和教师。河南省的高校要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有新突破,社会责任是高校承担的独特使命与责任。近代中国的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很好地履行了大学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热血儿女和博学鸿儒。当今的高校更应当勇挑社会重担、引领社会进步、宣传主流价值、规范社会价值观,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娜,刘文超.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

  [2]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3]蒋建华.践行“负责任的教育”[N].光明日报,2013-04-01.

  责编:罗 鸿


相关内容

  • 国务院:按政企分开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
  • 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求,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 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下发<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称,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关于2 ...

  • 2012年经济体制改革
  • 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发展改革委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近年来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促进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 ...

  • 师德培训学习材料
  • 主题: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性 2.培训内容概要: 详见下面的学习材料 A.教师十禁令 十不准 B.发挥教师依法治教的重要作用 C.深化改革,依法治教,加快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 3.心得体会:结合学校的一训三风和学习材料谈体会,写出个人体会,切不可三言两语了事.(教科培要检查的.) 学习材料: 教师十条禁 ...

  • 国家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 国家教育部xx年工作要点xx年01月04日08:50xx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 ...

  • 教育2013年工作要点
  • 2013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18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稳步实施国家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 ...

  • 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
  • 2013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 ...

  • 甘肃省教育厅2012年工作要点
  • 甘肃省教育厅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国家和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落实"两基 ...

  • 大学学年工作计划
  • 本学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质量.对接需求.服务社会,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加强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抓紧" ...

  • 2005年深化*区经济体制改革思路
  • 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区委、区政府"构筑生态型石化基地"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消除影响我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体制 ...

  • 2011年教育局教育工作计划
  •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七次全委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提出的"两年大跨越,再创新辉煌"的战略目标,不断向国内教育现代化一流水平迈进,以"推进全面优质化,实现教育现代化&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