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16

高电压技术 第37卷第6期2011年6月30日

,VHihVoltaeEnineerinol.37,No.6,June30,2011   gggg

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卢新培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摘 要:由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装置能够在开放空间、而不是如传统放电仅在放电间隙内产生等离子这个显著优点对于许多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首先对大体,

)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结合作者课题组所作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其他研究者的N-APPJ。此外,分别介绍几种以惰性气体、氮气和空气作为工作气体的典型的N-A由于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与成果,PPJ还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历史,并对等离子体医学的两个代表性的研究方N-APPJ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向,即N-APPJ在口腔医学和诱导癌细胞凋亡这两个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概述。最后对等离子体射流和等离子体医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气压等离子体;非平衡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射流;等离子体医学;介质阻挡放电;口腔医学;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TM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520201106141610---

PlasmaJetsandTheirBiomedicalAlication     pp

LU Xinei-p

(,StateKeLaboratorofAdvancedElectromaneticEnineerinandTechnolo     yyggggy   

,Wu)HuazhonUniversitofScienceandTechnolohan430074,China    gygy  

:)AbstractPlasmadevicesinoensace(surroundinairratherthaninconfineddiseteneratelasmalumes            -ppgjgpp 

,chareasonl.Thusthecanbeusedfordirecttreatmentandthereisnolimitationonthesizeoftheobectto                   ggpyyj ,,treated.Thischaracteristicisverattractiveforvariousalicationssuchaslasmamedicine.Conseuentlbe          yppqyp 

,thestatesofatmoshericnoneuilibriumareoverviewed.Severalticaldevicesressurelasmaetslasmaet     -        pqypppjpj,,whichusenoblenitroenandairasworkinresectivelarediscussed.Thehistorofmedicineasaseslasma            ggpyyggp  

,isbrieflintroduced.Tworesearchtoicsoflasmamedicinei.e.decontaminationoforalbacteriaandinducina           -yppgp  ,,otosisofcancercellsbusinarefocusedon.Finallsomesuestionsonandlasmaetslasmaetslasma             pygyggpjpjp  researchareresented.medicine   p

:;;;;Kewordsatmoshericnoneuilibriummedicinedielectricbarrierressurelasmalasmalasmaetlasma      pqppppjpy ;;dischareoralaotosisgpp

0 引言

对于低气压放电,由于气体的密度较低,电子与中性粒子的碰撞频率也比较低,因此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能量。这就使得电离较为容易发生,导致在低气压条件下比较容易获得较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此时活性粒子的浓度也相对较高,同时还能保证气体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就使得低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等离子体刻蚀、材料表面改性与清洗、改

;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10875048;51077063)(;长江学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RFDP)20100142110005)者计划。

ProectSuortedb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      jppy (,RChina10875048,51077063)esearchFundfortheDoctoralPro     -,TofHiherEducationofChina(20100142110005)heChanram      ggg

JianScholarsProram,MinistrofEducation.  ggy  

善材料的生物兼容性、生成纳米材料等。此外,在低气压下比较容易产生均匀的等离子体,这对于许多如表面改性、刻蚀等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低应用,

气压下产生等离子体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真空系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低气压等离子体只能用于那些具有高附加值且适合于真空条件下的应用。

为了克服低气压等离子体的缺点,研究者在大从而气压条件下通过放电产生了非平衡等离子体,避免了复杂且昂贵的真空系统。但是在大气压下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人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包括容易过度到非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都相对比较高、

均匀放电和弧光放电等。在过去的2人们0多年里,采用了多种手段去克服这些问题,如介质阻挡放电(,D、微放电等,从dielectricbarrierdischareBD)  g

而使得在大气压下产生均匀的、气体温度较低的非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17

平衡等离子体变为可能。

但是,在大气压下放电,由于气体的击穿电压较高,因此放电间隙通常在几mm到几c这m的量级,有的就使得被处理样品的尺寸受到了限制。此外,样品放到放电间隙中还会影响放电的稳定性。如果将被处理物放置在放电间隙外,通过气体流动的方法使放电所产生的活性粒子输运到样品表面来达到处理目的,则带电粒子及一些寿命较短的活性粒子在到达样品前就可能已经消失了,从而大大降低了处理效果。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近年来研究者研制:出了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N-APPJnon-

[]112-)。euilibriumatmoshericressurelasmaet    qpppj由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能够在开放的空间、而不是在间隙内产生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这就使得许多应用的实现成为可能。正是由于N-

近年来在国际上上掀起了APPJ的这个显著优点,N-APPJ的热潮。为了满足各种特定应用的需要,

。在射流的研究人们研制出了多种多样的N-APPJ中取得了诸多突破,射流的长度从几mm到十几

射流的气体温度从几百工作气体从cm,°C到常温,以惰性气体为主到完全用周围空气。

推动N-APPJ研究热潮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等离子体医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与N-APPJ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特别是近几年来,研究者希望将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用于人体和动物的临床应用,这就迫切需要研制出适合于各种具体应用的装置。因为不可能将人体或动物放置当N-A必到一个放电间隙里,PPJ与人体相接触时,须保证人体的绝对安全。也就是说此时不仅要求而且要求该N-APPJ的气体温度基本保持在常温,

等离子体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电伤害。幸运的是,通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人们研制出了多种可用于。人体或动物进行直接处理的N-APPJ

虽然早期人们发表过几篇关于非平衡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的综述论文,但由于该研究方向在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这些早期的论文当然也就没有包含最近几年研究者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最近这些年人们在N-APPJ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非常多,研制出了多种多样的N-A本论文不可PPJ装置,能一一介绍。因此,本文将首先对一些典型的N-

以这些射流源的工作气体为主APPJ作简要介绍,,线,先介绍以惰性气体为工作气体的N-A然后PPJ,接着讲述以空介绍以氮气为工作气体的N-APPJ

。气作为工作气体的N-APPJ

此外,如前所述,等离子体射流的发展与等离子

体医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本论文的第3部分也对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历史做个简要的回顾;对N-APPJ中的各种活性成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中所起的潜在作用进行分析。由于等离子体医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本文仅介绍等离子体医学在口腔医学和诱导癌细胞凋亡这两个具有代表性应用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最后对当今等离子体射流与等离子体医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1 非平衡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1.1 惰性气体N-APPJ

讨论非平衡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就不得不提

[]

1998年Hicks课题组所报道的第1个N-APPJ5,其装置如图1所示。它的主体结构由1个中心不锈

钢电极(直径为1和外面的不锈钢圆筒(内.28cm)径为1组成;该等离子体射流由频率为1.6cm)3.56/它用HMHz的射频电源驱动;e或者HeO2混合气体作为工作气体。为了获得稳定的放电,He的/,体积流量必须>25LminO2的混合体积比必须<3%。且输入的功率必须保持在40~500W之间,相应的等离子体射流的气体温度在25°C到几百°C之间

图1 第1个N-APPJ实验装置示意图Fi.1 Schematicofthe1stN-APPJetsetu      gjp

另1个典型的惰性气体N-APPJ是由E.Stof-

[]fels课题组所报道的6。该N-APPJ通常叫做射频等离子体针,它的主体结构是由1根直径为0.3

mm的钨针和1个直径为4mm的有机玻璃管组

/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当He以2Lmin的体积流量流过有机玻璃管,钨针接上频率为10MHz的在钨针尖端形成一直径约为2.射频电源时,5mm的等离子体。当输入的功率为3W,离针尖1.5mm和2.5mm处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分别为90°C和50°C。

Coulombe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微等离子体射

1418

高电压技术 HihVoltaeEnineerin  gggg()2011,376

8]

,流[该装置如图3所示。它的主体结构由两个同

内/外径分别心圆柱电极组成。中心的毛细管电极(

为0还具有输入活性气体.1778mm和0.3556mm)在两个同心圆柱电极之间是内外径分别是的功能,

在石英管前部形成锥型喷2mm和4mm的石英管,口,直管部分的放电间隙为8喷口处减小为22μm,喷嘴的内径是0.72μm,5mm。该装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活性气体(是在离喷嘴很近的位置注O2)入的。该装置采用1脉3.56MHz的射频脉冲驱动;。当占空比从1冲频率为100Hz0%增加到50%时,离喷嘴1.5mm处气体的温度从40°C增加到120°C。相应地输入到等离子体的功率从1W增加

如果将体积流量为到5W。当取占空比为10%时,//10mLmin的Omin2直接加入到体积流量为1L

的H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的长度<1e气流中,

/mm。但通过该方式将体积流量为10mLmin的所产生的射流长度达3mmO2在喷嘴附近加入时,

左右。

最后介绍一个由Lu等研制的可产生长度达11

[3]

,实验装置示意图cm的常温等离子体射流装置1

所采用的高频电压有效值为5k频如图4所示,V,

,/氦气体积流量1率40kHz5Lmin。该装置的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高压电极置于一个单端封口的石英管内;该射流装置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所产生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在所调试的所有参数范围内都保持常温。由于该N-A人体可与PPJ的上述两个特点,该等离子体射流任何部分任意接触而不会有任何热感或电击感。该特性对于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1.2 氮气N-APPJ

多原子气体由于存在振动和转动能级,且这些能级的激发能都很低,这就导致放电时电子从电场中获得的能量很容易通过与气体的碰撞,将能量转导致输入到等移给多原子气体的振动和转动态上,

离子体中的能量用于电离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也就是说其电离效率很低。在大气压下,由于电子与中性气体的碰撞频率非常高,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这也是在大气压下产生氮气N-APPJ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的原因。幸运的是,经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人们。其中一种是由韩国的研制出了几种氮气N-APPJ

[4]

,HonandUhm课题组所报道的微孔射流装置1 g 

其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内置插图是气体体

图2 另1个典型的惰性气体N-APPJ装置示意图

及等离子针照片

asFi.2 AnotherticalinertN-APPJand     ggyp

theoftheneedl

ehotolasma     pp

/积流量为6.3Lmin时该微等离子体的照片。该装

由直径为2置的两个电极是由圆形的铝片(0mm,厚度3mm)组成,这两个铝片电极的中心有一个直径5两个铝片电极由一个圆形的

电00μm的圆孔,

图3 一种微等离子体射流实验装置示意图Fi.3 SchematicoftheAPGDtconstruction   - g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19

图4 常温等离子体射流实验装置示意图和等离子体射流的照片

Fi.4 Schematicoftheexerimentalsetuandofthehotorahlasmalum

e         gpppgppp 

图5 氮气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示意图lasmaetFi.5 Schematicofanitroenmicro      pjgg

deviceressureatatmosheric   pp

介质片(厚度为1.隔开,电介质片的中心也5mm)有一个直径500μm的圆孔。当两电极加载20kHz

/的交流高压,氮气以3Lmin的体积流量通过电极的微孔时,它能够产生长达6.5cm的氮气等离子体/,射流。此时气体的流速约为2电压和电流55ms的有效值为0.此时它所消耗的功28kV和38mA,率约为10W。离外电极2cm处气体的温度近似为常温。

另1个氮气N-APPJ装置是由Ni等报道

15]

,的[该装置如图6所示。其高压电极由直径为外电极则是由一个内径为1.350μm的铜丝构成,9

、约5mm的铜管制成。当在电极上施加1kHz00V/的电压,气体体积流量在几L它能产生最min时,

长约1cm的等离子体射流。射流的温度与气体的体积流量及输入到等离子体中的功率有关。离喷嘴5mm左右距离处的气体温度基本上接近常温。1.3 空气N-APPJ

上面提到,多原子气体由于存在振动和转动能级导致电离效率较低。对于空气放电,它不但主要是由多原子气体组成,而且因为其中的氧气

对电子

图6 另1个氮气N-APPJ实验装置示意图和

该等离子体与手指接触的照片

Fi.6 Schematicoftheexerimentalsetuandhuman     gpp 

skincontactedwiththemicrolasmawith     p

/Nlowrateof1.1Lmin   2f

的吸附作用,使得在空气中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难度又大大增加了。这也是迄今为止大多数N-

APPJ都是用惰性气体作为工作气体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研究者还是研究出了几种空气N-APPJ与以惰性气体为主要工作气体的射流相比,这些射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流虽然还有各种缺陷,

将来进一步研制出适合于各种具体应用的空气N-

1420

高电压技术 HihVoltaeEnineerin  gggg()2011,376

Fi.8 等离子体射流的气体温度与离喷嘴距离的关系g

Fi.8 Gastemeratureofthelasmaatdifferentositio

n       gppp

图7 第1个空气N-APPJ实验装置示意图

及该等离子体射流与手接触的照片

Fi.7 Schematicofthemicroandoflasmaethoto   -p    gjp

themicrocontactinahumanfinerlasmaet -p    ggj 

APPJ是极具参考价值的。第1个空气N-APPJ是由Schoenbach课题组报道的微孔阴极放电空气等

16]

。图7给出了该装置的示意图和所离子体射流[

图9 大气压空气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示意图及

空气等离子体的照片

resentationressureFi.9 Schematicoftheatmosheric    -ppgpairlasmaetdevicewiththeorousaluminadielectric-p       jp

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与手指接触的照片。它的两个电极是由钼圆片组成,其厚度为0.两电极25mm;钼电极和氧化铝由0.25mm厚的氧化铝圆片隔开,片的中间有一个几百μm的小孔。当空气以体积流/且两电极量几百mLmin通过电极与铝片的微孔,

间施加的电压在4就能在周围00~600V之间时,的空气中产生几mm长的空气等离子体射流。当

微孔内放电电流从几mA到25mA范围内变化时,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在1000~2000°C范围内变化。射流的气体温度与空气的流速、放电电流的大小、微孔的直径,以及离喷嘴的距离有关。图8给出了射流的气体温度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其气体温度高于惰性气体射流的气体温度,以看出,

气体温度随离喷口距离的增大而迅速下降。另1个空气N-APPJ是由Hong等所报道

17]

,的[其装置结构如图9所示。它主要由电极、电介质和高压电源组成。其电源为60Hz的商用霓虹灯变压器;内电极是内径为1.厚度为0.2mm、2该不锈钢针的外部紧套一

个mm的不锈钢针构成;

外径为3.2mm石英管。石英管和内电极放置到直径为1厚度为20mm、0mm的多孔氧化铝管内。外径为中心带一个直径为1mm的不锈钢套构成,其中心小孔呈圆锥形。多孔氧化铝的孔占空比为平均孔径为130%,00μm。当中间电极通入空气,

加载高压打开时,就能够在周围的空气中产生最长约2cm的空气等离子体射流。图10给出了该等离子体射流在不同气体体积流量下离喷嘴不同距离处/即使采用5L的气体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min的高气体体积流量,离喷嘴2mm处的气体温度高达离喷嘴2c110°C,m处的气体温度则降到约40°C。

为了增加空气N-A并降低其气体PPJ的长度,温度,作者课题组采用20kV的直流电源串联1个()图1为装120MΩ的电阻来驱动空气等离子体,1a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针的半径约为5它可以0μm,或者空心的。当它为空心的时候,其中可是实心的,

以通过空气或者其它气体,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如图()所示。该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为常温。人体11b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21

可与该等离子体任意接触而不会产生热感或电击感。对其电流和电压测量发现,虽然外加的是直流电压,但放电却呈现出脉冲放电的特点。对针尖处)所示,该放的电流和电压测量所得结果如图12(a电具有比较规则的周期性特点,脉冲重复频率约为。图1则给出了单个电流电压脉冲曲30kHz2(b)

。电流的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流脉宽为几十ns峰值则为十几mA

是I70篇,COPS最大的分会。其它一些国际会议,如IEEEInternationalPulsedPowerConference    (,PPC)IEEEInternationalPowerModulatorCon    -

,ference(PMC)Bioelectromaneticsannualmeet  -g,inBEM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lasma   g(

等国际会议都相继增加了AMedicine(ICPM)PNP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分会(其中ICPM则是专门针对该研究领域而举行的国际会

。议)还从2IEEETrans.PlasmaSci.000年开始每  隔1年出1期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专刊。此外,其他一些期刊,如,PlasmaProcessesandPolmersJournalofPhsics     yy

,NliedPhsicsewJournalofPhsics等国D:A    ppyy际期刊也相继出版专刊报道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等离子体医学(命名的期刊也PlasmaMedicine 于最近诞生了。由此可见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的应用—“等离子体医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已引起国际上的重大关注。

等离子体医学是研究等离子体对生物体(病毒、细菌、细胞、组织、器官、皮肤等)的作用效应的一门新兴学科。等离子体对生物体的作用是通其寿命从n过等离子体所产生的各类自由基(s到、带电粒子、紫外线、激发态粒子等对生s量级)

物体从分子层面的综合作用来实现的。下面首先对等离子体中的各种活性成份可能起到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此外,由于等离子体医学的潜在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受篇幅的限制,文中将选择两个代表性的应用,即等离子体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及辅助癌症治疗方面做些介绍。

2 等离子体医学

2.1 等离子体医学简介

自从1996年M.Laroussi博士发表第1篇关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APNP:atmoshericp)应用于灭菌方面ressurenoneuilibriumlasma - pqp

19]

,的文章以来[医学和环境科学APNP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1998年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lasmaScience     

()上只有3篇关于该研究领域的论文,而到ICOPS了2010年的ICOPS上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分会收到的论文达

图10 不同气体体积流量在离喷嘴不同距离处

该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

Fi.10 Plotshowinastemeraturesmeasuredat    ggpg 

differentaxialositionsofthelasmaet      ppj

2.2 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成份

如紫外线APNP中含有多种不同的活性成分,

(、、带电粒子(电子、正负离子等)化学活性粒UV)子(及处于激发态和亚稳态粒子ROS和RNS等)

图11 放电装置示意图和该空气等离子体于指尖接触的照片

Fi.11 Schematicofthedeviceandhotorahoftheairlasmatouchedbafiner            gpgppyg 

1422

高电压技术 HihVoltaeEnineerin  gggg()2011,376

高。当处理物中含有水分子时,等离子体就会产生它与生物体一定量的OH。OH具有较高的活性,

作用时也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此外,OH容易溶解从而起到间接作用。于水还会改变容液的pH值,)激发态和亚稳态粒子。对于各种处于激发态4

和亚稳态粒子,它们与生物体作用时又会有怎样的作用迄今为止人们对此了解还非常有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这类粒子密度测量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也就很难了解它们与对生物体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2.3 等离子体用于口腔医学

将等离子体应用到医学领域最初的工作是等离这也是迄今为止等离子体在医子体用于杀菌研究,

学上应用和研究最多的一个方向,如医疗器械的除垢消毒、皮肤病的治疗、牙齿根管治疗、手术伤口消毒等等。在不同的应用中,需要用到不同的等离子体源及不同的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于各种病菌(革兰阴氏菌、革兰阳氏菌、细菌孢子、细菌生物膜、真菌等)都具有一定的灭活能力。

等离子体灭菌的一个具有非常大潜在应用价值

图12 典型的电流电压曲线图及单个电流电压脉冲曲线Fi.12 TicalIUcharacteristicsofthelasmaand -    gypp

acloselookontheIUcharacteristics     -

ofaticalsinleulse    ypgp

的领域是口腔医学领域。牙科器械的表面清洁包含以及病菌的灭活和移除等。了有机物的移除,

Whittaker等人使用等离子体对牙科器械进行了清37]

,洁[并使用扫描电镜等来确定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器械表面清洁度。研究表明,器械表面的有机物被降低到仪器能够检测到的极限值。作者的课题组在口腔医学应用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牙齿根管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治疗等。在临床上,传统的根机械清洁、药物冲洗、激光冲洗、超声波管治疗手段(

振荡,以及使用一些抗菌药物等)并不能完全地杀死引起根管疾病的致病菌,90%以上的根管治疗失败都是因为残留在根管内的病菌重新感染而导致的。针对牙齿的根管治疗问题,该课题组依照牙齿根管研制了一种可以直接在牙齿根管内放的结构特点,

[8]

。此电的大气压等离子体针装置,如图13所示3

等。依其使用的工作气体及等离子体源的不同,其

]2036-

。在等离子体与生物体成分和含量也各不相同[

相互作用过程中,这些成分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我们对这些成分的影响效果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紫外线。一般认为,仅通过紫外线来杀灭细1

/所需紫外线的功率密度应至少为几mW·菌,scm的量级。研究表明,对于大气压非平衡空气等离子体,通常紫外线的辐射是很弱的,它对杀灭细菌不会起主要作用。

)带电粒子。迄今为止,人们对带电粒子与生2

物体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了解非常有限。Frid-man,Lu等就带电粒子所起的作用做了些初步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带电粒子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中,在

25,29]

。有些情况下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装置由脉冲电源驱动,依次串联1个36pF的电容

和8而放电电极则为医用不锈钢针0MΩ的电阻,将其直接放入根管内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头,

度为室温。这样直接在根管内部放电,就使得寿命)较短的活性粒子(如R也能起到杀菌效果,从而OS大大增强了灭菌效率。2.4 等离子体诱导癌细胞凋亡

等离子体医学的另一类应用是利用等离子体来改变细胞的生长、繁殖特性。其中使用APNP对癌细胞进行处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典型的这类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促进

))活性粒子。通常人们认为活性氧粒子(3ROS

对生物体作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工作气体所产生的ROS的种类和粒子浓度都不一样。相关研究表明,氧原子和含氧的活性粒子(O,OH,

在杀菌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当H2O2等等)工作气体中混有少量的O灭菌效果会大大提2时,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23

以及细胞表面F并使得机动蛋白AK的表达,αα2,4、

41]

。Y纤维成为扩散状[an等人通过使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对各种癌细胞的处理发现,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癌细胞的周期被抑制在/且这部分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会发生G2M期,

())凋亡,见图1图中,分别为细胞被处理0、4,ac~(,()然后培养2分别为细胞被240、480s4h;d)f~(

[2]

,。这可能是由处理0、然后培养4240、480s8h4于等离子体使得细胞内外的环境发生改变导致的。

3 等离子体射流与等离子体医学研究展望

本文首先对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研究进先后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以惰性气行了回顾,

。对于惰氮气和空气作为工作气体的N-A体、PPJ,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性气体N-APPJ很多研究成果,等离子体射流长度有的可达十几同时气体温度还能保持常温。对于惰性气体cm,

,未来的研究主要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N-APPJ方面,是如何提高这类等离子体射流的活性,使得射流中各类活性粒子的浓度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未来的研究这一方面还应关注如何增大N-APPJ的处理面积,可以通过等离子体射流阵列来完成,但如何利用射流阵列来获得均匀的处理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

图13 等离子体针装置示意图和在牙齿

根管内产生等离子体的照片

Fi.13 Schematicoftheneedlesetuandlasma     gpp hotorahofthelasmaeneratedinsidearootcanal        pgppg

,现在所研制出的这题。至于氮气和空气N-APPJ

类射流都具有尺寸相对较小,大多数这类射流的气体温度都比较高等缺点。因此有必要针对各种具体应用,进一步开展这类射流的研究工作。

至于等离子体医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但是已经获得还是与人体了诸多成就。不管是对微生物的灭活,

组织的相互作用,使用适当的方法、在合适的条件下都可以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等离子体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人们对各种活性成分作用于生物体时是如何起到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如带电粒子、亚稳态粒子、激发态粒子、电场等所起的作用的了解还很少,对ROS活性粒子中具体是哪种粒子、它在分子层面上是如人们所知道的也非常有限。此外,等何起到作用的,

离子体对各种致病微生物、癌细胞等可能产生的处理效果人们也不是非常了解。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还需要研制出适合于等离子体医学应用的各种等离子体射流装置。总之,尽管等离子体医学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其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巨大的。

癌细胞凋亡,且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细胞产生明显的伤害。我们知道,细胞坏死通常伴随产生胞内酶的这些都会导致炎症的快速释放和细胞破裂的产物,

发生,不利于临床应用。而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保持完整,因此不会泄露导致细胞发生炎症的胞内物质,也就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细胞组织造成伤害。Fridman课题组使用一种悬浮的单电极DBD

装置对皮肤癌细胞进行了处理,发现少剂量的等离子体能促进癌细胞的凋亡,且不会杀死周围的正常

39]

。K细胞[im等人研究了等离子体的气体成分及

功率对直肠癌细胞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氧气的加入和高的等离子体功率增强了等离子体对癌细胞的

40]

。L作用效果[ee等人使用射频大气压等离子体

射流研究了等离子体对G361黑素瘤细胞黏附分子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导致细胞从基底脱落,诱导黑素瘤细胞的死亡,抑制整合蛋白

1424

高电压技术 HihVoltaeEnineerin  gggg()2011,376

图14 细胞DNA内容直方图

Fi.14 CellularDNAcontenthistoramsshowinthecellccledistributionandhase         gggyp 

ofHeG2cellsfollowintreatmentsaotosislasma    pgppp 

[]atmoshericJ.PlasmaSourceScienceanressurelasmaet -    pppj

,():Technolo1998,73282285.-gy[]6StoffelsE,KieftIE,SladekREJ.Suerficialtreatmentof        p

[]mammaliancellsusinlasmaneedleJ.JournalofPhsicsD:      gyp ,():AliedPhsics2003,362329082913. -ppy

[],7SladekREJStoffelsE,WalravenR,etal.Plasmatreatment       

:[]ofdentalcavitiesafeasibilitstudJ.IEEETransactionson     yy 

,():PlasmaScience2004,32415401543. -[]L8eveilleV,CoulombeS.Desinandreliminarcharacteriza    -gpy 

tionofaminiatureRFAPGDtorchwithdownstreaminulsed          -p

[]ofthesourceofreactiveseciesJ.PlasmaSourcesSciection        -pj

,():enceTechnolo2005,143467476. -gy

[]9StoniesR,SchermerS,VoesE,etal.Anewsmallmicrowave       g

[],lasmatorchJ.PlasmaSourcesScienceTechnolo2004,13    pgy

():4604611.-[]W,K10alshJL,ShiJJonM G.Contrastincharacteristicsof     gg  

[]ulsedandsinusoidalcoldatmoshericlasmaetsJ.Alied      pppjpp

,():PhsicsLetters2006,8817171501. y

参考文献

[]M1ohamedA A,SuddalaS,MalikM A,etal.Ozoneeneration     g

anatmoshericressuremicrolasmaetinair[C]hein    -   ∥Tpppj

,M,31stIEEEIntConfonPlasmaSci.BaltimorearlandUSA:      yIEEE,2004.

[]T,2eschkeM,KedzierskiJFinantuinuEG,etal.Hihseed  -D   -gp

hotorahsofadielectricbarrieratmoshericressurelasma       pgpppp

[],:et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Science2005,33(2)    j

310311.-

[]3ChenC,ZhanL,ZhanR.Surfacemodificationofolmerfi     -ggpy  

[]brebthenewatmoshericressurecoldlasmaetJ.Surface       ypppj ():&CoatinsTech,2005,2002466596665. -g

[]O’,H4ConnellD,CoxLJlandW B,etal.Coldatmosheric      yp

]ressureinteractionswithDNA[J.Aliedlasmaetlasmid      ppppjp

,():PhsicsLetters2011,984043701. y[],5JeonJY,BabaanSE,TuVJetal.Etchinmaterialswith       gyg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1ForsterS,MohrC,ViolW.Investiationsofanatmosheric      gp

]ressureboticalemissionsectroscoJ.Surlasmaet     -pypppy[pj ,(/)face&CoatinsTechnolo2005,20014827830.  -ggy

[12]LaroussiM,LuX.Roomtemeratureatmoshericressure  -  ppp

[]lumelasmaforbiomedicalalicationsJ.AliedPhsics     ppppppy,():Letters2005,8711112902.

[]res13LuXP,JianZH,XionQ.An11cmlonatmosheric      -gggpp   

[]surecoldforalicationsofmedicineJ.lasmalumelasma        ppppp,():AliedPhsicsLetters2008,928081502.  ppy

[]H14onYC,Uhm HS.Microlasmaatatmoshericetressure      gppjp 

[],():J.AliedPhsicsLetters2006,892221504.  ppy[]lumeroduced15NiT,DinF,ZhuX,etal.Coldmicrolasma      ppgp 

bacomactandflexibleeneratoratatmoshericressure       ypgpp [],():J.AliedPhsicsLetters2008,9224241503.  ppy[]K16olbJF,MohamedA-A H,PriceRO.Coldatmosheric      p

airformedicalalications[J].Aliedressurelasmaet      ppppppj,():PhsicsLetters2008,9224241501. y

[]H17onY,KanW,HonY,etal.Atmoshericressureair   -pgg gp  

:lasmaetevolvedfrom microdischareseradicationofe.coli     pjg[],withtheJ.PhsicsPlasmas2009,16:123502.et   yj

[]Wuulsedlasma18SQ,LuXP,XionZL.A Touchableair        gpp 

]drivenbDCsulJ.IEEETransactionsonowerlume      yppy[pp ,():PlasmaScience2010,381234043408. -

[]L19aroussiM.Sterilizationofcontaminatedmatterwithanat       -

]mosheric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ressurelasma[     ppp,():Science1996,24311881191.-

[][]20LaroussiM.LowtemeratureformedicineJ.IEEElasmas -   pp

,():onPlasmaScience2009,376714725.Transactions   -[]:21LaroussiM.Lowtemeraturelasmabasedsterilizationover   - -pp

[],,viewandstateoftheartJ.PlasmaProcessPolm20052  ---  y():5391400.-

[]22LaroussiM,LuXP.Roomtemeratureatmoshericressure   -  ppp

[]forbiomedicalalicationsJ.AliedPhsicslasmalume     ppppppy,():Letters2005,8711113902.

[]23ErofeevM V,KieftIE,SosninEA.UVexcimerlamirradi       -p 

:ationoffibroblaststheinfluenceonantioxidanthomeostasis      

[],2: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Science006,34(4)    13591364.-

[]D24obrninD,FridmanG,FriedmanG.Phsicalandbioloical     yyg

[]mechanismsofdirectlasmainteractionwithlivintissueJ.      pg ,NewJournalofPhsics2009,11:115020.   y

[]25LuXP,YeT,CaoY G,Therolesofthevariousalasma          -p

intheinactivationofbacteria[J].JournalofAliedents       ppg,Phsics2008,104:053309.y

[]26LeeH W,Kim GJ.Toothbleachinwithnonthermalatmos     -g 

,2hericressurelasma[J].JournalEndod009,35:587   -ppp591.

[]27LaroussiM,RichardsonJP,DobbsFC.Effectsofnoneuilib       -q

riumatmoshericressurelasmasontheheterotrohicath       -ppppp

wasofbacteriaandontheircellmorholoJ].Alied       ypgy[pp,():PhsicsLetters2001,814772774. -y[]28LaroussiM,MinaevaO,DobbsFC.Soressurvivabilitaf     -ypy 

]terexosuretolowtemeratureJ.IEEETransaclasmas[   -  -ppp,():tionsonPlasmaScience34412531256.   -

[]F29ridmanG,BrooksA D.Comarisonofdirectandindirect      p

effectsofnonthermalatmoshericonbacteriaressurelasma  - -   ppp

[]J.PlasmaProcessPolm,2007,4:370375.  -y[],30SladekREJStoffelsE.Deactivationofescherichiacolibthe        y 

[],lasmaneedleJ.JournalPhsicsD:AliedPhsics2005,    pyppy

1425

():381117161721.-

[]X31ionZ,LuXP,FenA.Hihleffectivefunalinactivation    gggyg   

]inHe+Otmoshericressurenoneuilibriumlasmas[J. -  ppqp2a,Plasmas2010,17:123502.Phs y

[],32ShiX M,ZhanGJYuanY K.Researchontheinactivation      g 

[]effectoflowtemeraturelasmaoncandidaalbicansJ.IEEE  -    pp,():TransactionsonPlasmaScience2008,362498503.   -

[],33GoreeJLiuB,DrakeD.KillinofS.mutansbacteriausina      gg  

[]lasmaressureneedleatatmoshericJ.IEEETransactions     ppp,():onPlasmaScience2006,34413171324.  -

[],M34JaneK RiceichaelEwell.Examinationofeakowerde      -pp

[]endenceintheUVinactivationofbacterialsoresJ.Al       pppp,():Microbiol2001,671258305832.Environ -

[],35SladekREJFilocheSK,SissonsC H.Treatmentofstreto        -p

coccusmutansbiofilmswithanonthermalatmoshericlasma       pp

[],J.LettersinAliedMicrobiolo2007,45:318323.   -ppgy[]X36uL,ZhanR,LiuP.SterilizationofE.colibacterium with     g anatmoshericressuresurfacebarrierdischare[J].Chin     ppg,():PhsSoc2004,136914918. -y[]Wh37ittakeraA G,GrahamaE M,BaxterRL.Plasmacleanin     g

[],ofdentalinstrumentsJ.JournalofHositalInfection2004,     p56:3741.-

[]38LuXP,CaoY G,YanP.AnRClasmadeviceforsteriliza        -gp 

]tionofrootcanalofteeth[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        ,():Science2009,375668673.-

[]39FridmanG,ShereshevskA.Floatinelectrodedielectricbar   -yg  

rierdischareinairaototicbehaviorinlasmaromotin       gppppg 

skincancercelllines[J].PlasmaChemPlasmamelanoma      ,Process2007,27:163176.-

[]40KimC H,KwonS,BahnJH.Effectsofatmoshericnonther       -p

]maloninvasionofcolorectalcancercells[J.Aliedlasma       ppp,():PhsicsLetters2010,9624243701. y

[],41LeeHJShonC H,Kim YS.Deradationofadhesionmole       -g

culesofG361melanomacellsbanonthermalatmosheric     - yp 

[],ressuremicrolasmaJ.NewJournalofPhsics2009,11:    ppy115026.

[]Y42anX,ZouF,ZhaoSS.Onthemechanismoflasmaindu         -p

[],cincellaotosis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Science     gpp 

():2010,38924512457

.-

卢新培

男,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71—,IEEE高级会员

200201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后-

到美国作访问学者,从事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研究。200709起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科学研究领域包括低温等离子体源、等离子体诊断、气体放电、

LU Xinei-p

,Ph.D.Professor

等离子体和脉冲功率技术在环境及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等。从2007起一直担任

(的分会主席。现为TICOPSIEEE等离子体科学国际会议)ransac-

(。多次在国际会客座编辑)tionsonPlasmaScience的GuestEditor    ,议上作特邀报告。担任AliedPhsicsLettersJournalofPhsics    ppyy

D:AliedPhsics等10多个英文期刊的评审人。在国际期刊上发 ppy表S专利6项CI学术论文40多篇,:E-mailluxineiotmail.com@hp

收稿日期 201104150110528-- 修回日期 2-- 编辑 曹昭君

 1416

高电压技术 第37卷第6期2011年6月30日

,VHihVoltaeEnineerinol.37,No.6,June30,2011   gggg

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卢新培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摘 要:由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装置能够在开放空间、而不是如传统放电仅在放电间隙内产生等离子这个显著优点对于许多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首先对大体,

)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结合作者课题组所作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其他研究者的N-APPJ。此外,分别介绍几种以惰性气体、氮气和空气作为工作气体的典型的N-A由于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与成果,PPJ还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历史,并对等离子体医学的两个代表性的研究方N-APPJ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向,即N-APPJ在口腔医学和诱导癌细胞凋亡这两个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概述。最后对等离子体射流和等离子体医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气压等离子体;非平衡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射流;等离子体医学;介质阻挡放电;口腔医学;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TM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520201106141610---

PlasmaJetsandTheirBiomedicalAlication     pp

LU Xinei-p

(,StateKeLaboratorofAdvancedElectromaneticEnineerinandTechnolo     yyggggy   

,Wu)HuazhonUniversitofScienceandTechnolohan430074,China    gygy  

:)AbstractPlasmadevicesinoensace(surroundinairratherthaninconfineddiseteneratelasmalumes            -ppgjgpp 

,chareasonl.Thusthecanbeusedfordirecttreatmentandthereisnolimitationonthesizeoftheobectto                   ggpyyj ,,treated.Thischaracteristicisverattractiveforvariousalicationssuchaslasmamedicine.Conseuentlbe          yppqyp 

,thestatesofatmoshericnoneuilibriumareoverviewed.Severalticaldevicesressurelasmaetslasmaet     -        pqypppjpj,,whichusenoblenitroenandairasworkinresectivelarediscussed.Thehistorofmedicineasaseslasma            ggpyyggp  

,isbrieflintroduced.Tworesearchtoicsoflasmamedicinei.e.decontaminationoforalbacteriaandinducina           -yppgp  ,,otosisofcancercellsbusinarefocusedon.Finallsomesuestionsonandlasmaetslasmaetslasma             pygyggpjpjp  researchareresented.medicine   p

:;;;;Kewordsatmoshericnoneuilibriummedicinedielectricbarrierressurelasmalasmalasmaetlasma      pqppppjpy ;;dischareoralaotosisgpp

0 引言

对于低气压放电,由于气体的密度较低,电子与中性粒子的碰撞频率也比较低,因此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能量。这就使得电离较为容易发生,导致在低气压条件下比较容易获得较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此时活性粒子的浓度也相对较高,同时还能保证气体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就使得低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等离子体刻蚀、材料表面改性与清洗、改

;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10875048;51077063)(;长江学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RFDP)20100142110005)者计划。

ProectSuortedb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      jppy (,RChina10875048,51077063)esearchFundfortheDoctoralPro     -,TofHiherEducationofChina(20100142110005)heChanram      ggg

JianScholarsProram,MinistrofEducation.  ggy  

善材料的生物兼容性、生成纳米材料等。此外,在低气压下比较容易产生均匀的等离子体,这对于许多如表面改性、刻蚀等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低应用,

气压下产生等离子体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真空系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低气压等离子体只能用于那些具有高附加值且适合于真空条件下的应用。

为了克服低气压等离子体的缺点,研究者在大从而气压条件下通过放电产生了非平衡等离子体,避免了复杂且昂贵的真空系统。但是在大气压下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人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包括容易过度到非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都相对比较高、

均匀放电和弧光放电等。在过去的2人们0多年里,采用了多种手段去克服这些问题,如介质阻挡放电(,D、微放电等,从dielectricbarrierdischareBD)  g

而使得在大气压下产生均匀的、气体温度较低的非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17

平衡等离子体变为可能。

但是,在大气压下放电,由于气体的击穿电压较高,因此放电间隙通常在几mm到几c这m的量级,有的就使得被处理样品的尺寸受到了限制。此外,样品放到放电间隙中还会影响放电的稳定性。如果将被处理物放置在放电间隙外,通过气体流动的方法使放电所产生的活性粒子输运到样品表面来达到处理目的,则带电粒子及一些寿命较短的活性粒子在到达样品前就可能已经消失了,从而大大降低了处理效果。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近年来研究者研制:出了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N-APPJnon-

[]112-)。euilibriumatmoshericressurelasmaet    qpppj由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能够在开放的空间、而不是在间隙内产生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这就使得许多应用的实现成为可能。正是由于N-

近年来在国际上上掀起了APPJ的这个显著优点,N-APPJ的热潮。为了满足各种特定应用的需要,

。在射流的研究人们研制出了多种多样的N-APPJ中取得了诸多突破,射流的长度从几mm到十几

射流的气体温度从几百工作气体从cm,°C到常温,以惰性气体为主到完全用周围空气。

推动N-APPJ研究热潮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等离子体医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与N-APPJ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特别是近几年来,研究者希望将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用于人体和动物的临床应用,这就迫切需要研制出适合于各种具体应用的装置。因为不可能将人体或动物放置当N-A必到一个放电间隙里,PPJ与人体相接触时,须保证人体的绝对安全。也就是说此时不仅要求而且要求该N-APPJ的气体温度基本保持在常温,

等离子体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电伤害。幸运的是,通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人们研制出了多种可用于。人体或动物进行直接处理的N-APPJ

虽然早期人们发表过几篇关于非平衡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的综述论文,但由于该研究方向在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这些早期的论文当然也就没有包含最近几年研究者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最近这些年人们在N-APPJ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非常多,研制出了多种多样的N-A本论文不可PPJ装置,能一一介绍。因此,本文将首先对一些典型的N-

以这些射流源的工作气体为主APPJ作简要介绍,,线,先介绍以惰性气体为工作气体的N-A然后PPJ,接着讲述以空介绍以氮气为工作气体的N-APPJ

。气作为工作气体的N-APPJ

此外,如前所述,等离子体射流的发展与等离子

体医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本论文的第3部分也对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历史做个简要的回顾;对N-APPJ中的各种活性成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中所起的潜在作用进行分析。由于等离子体医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本文仅介绍等离子体医学在口腔医学和诱导癌细胞凋亡这两个具有代表性应用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最后对当今等离子体射流与等离子体医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1 非平衡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1.1 惰性气体N-APPJ

讨论非平衡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就不得不提

[]

1998年Hicks课题组所报道的第1个N-APPJ5,其装置如图1所示。它的主体结构由1个中心不锈

钢电极(直径为1和外面的不锈钢圆筒(内.28cm)径为1组成;该等离子体射流由频率为1.6cm)3.56/它用HMHz的射频电源驱动;e或者HeO2混合气体作为工作气体。为了获得稳定的放电,He的/,体积流量必须>25LminO2的混合体积比必须<3%。且输入的功率必须保持在40~500W之间,相应的等离子体射流的气体温度在25°C到几百°C之间

图1 第1个N-APPJ实验装置示意图Fi.1 Schematicofthe1stN-APPJetsetu      gjp

另1个典型的惰性气体N-APPJ是由E.Stof-

[]fels课题组所报道的6。该N-APPJ通常叫做射频等离子体针,它的主体结构是由1根直径为0.3

mm的钨针和1个直径为4mm的有机玻璃管组

/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当He以2Lmin的体积流量流过有机玻璃管,钨针接上频率为10MHz的在钨针尖端形成一直径约为2.射频电源时,5mm的等离子体。当输入的功率为3W,离针尖1.5mm和2.5mm处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分别为90°C和50°C。

Coulombe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微等离子体射

1418

高电压技术 HihVoltaeEnineerin  gggg()2011,376

8]

,流[该装置如图3所示。它的主体结构由两个同

内/外径分别心圆柱电极组成。中心的毛细管电极(

为0还具有输入活性气体.1778mm和0.3556mm)在两个同心圆柱电极之间是内外径分别是的功能,

在石英管前部形成锥型喷2mm和4mm的石英管,口,直管部分的放电间隙为8喷口处减小为22μm,喷嘴的内径是0.72μm,5mm。该装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活性气体(是在离喷嘴很近的位置注O2)入的。该装置采用1脉3.56MHz的射频脉冲驱动;。当占空比从1冲频率为100Hz0%增加到50%时,离喷嘴1.5mm处气体的温度从40°C增加到120°C。相应地输入到等离子体的功率从1W增加

如果将体积流量为到5W。当取占空比为10%时,//10mLmin的Omin2直接加入到体积流量为1L

的H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的长度<1e气流中,

/mm。但通过该方式将体积流量为10mLmin的所产生的射流长度达3mmO2在喷嘴附近加入时,

左右。

最后介绍一个由Lu等研制的可产生长度达11

[3]

,实验装置示意图cm的常温等离子体射流装置1

所采用的高频电压有效值为5k频如图4所示,V,

,/氦气体积流量1率40kHz5Lmin。该装置的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高压电极置于一个单端封口的石英管内;该射流装置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所产生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在所调试的所有参数范围内都保持常温。由于该N-A人体可与PPJ的上述两个特点,该等离子体射流任何部分任意接触而不会有任何热感或电击感。该特性对于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1.2 氮气N-APPJ

多原子气体由于存在振动和转动能级,且这些能级的激发能都很低,这就导致放电时电子从电场中获得的能量很容易通过与气体的碰撞,将能量转导致输入到等移给多原子气体的振动和转动态上,

离子体中的能量用于电离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也就是说其电离效率很低。在大气压下,由于电子与中性气体的碰撞频率非常高,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这也是在大气压下产生氮气N-APPJ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的原因。幸运的是,经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人们。其中一种是由韩国的研制出了几种氮气N-APPJ

[4]

,HonandUhm课题组所报道的微孔射流装置1 g 

其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内置插图是气体体

图2 另1个典型的惰性气体N-APPJ装置示意图

及等离子针照片

asFi.2 AnotherticalinertN-APPJand     ggyp

theoftheneedl

ehotolasma     pp

/积流量为6.3Lmin时该微等离子体的照片。该装

由直径为2置的两个电极是由圆形的铝片(0mm,厚度3mm)组成,这两个铝片电极的中心有一个直径5两个铝片电极由一个圆形的

电00μm的圆孔,

图3 一种微等离子体射流实验装置示意图Fi.3 SchematicoftheAPGDtconstruction   - g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19

图4 常温等离子体射流实验装置示意图和等离子体射流的照片

Fi.4 Schematicoftheexerimentalsetuandofthehotorahlasmalum

e         gpppgppp 

图5 氮气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示意图lasmaetFi.5 Schematicofanitroenmicro      pjgg

deviceressureatatmosheric   pp

介质片(厚度为1.隔开,电介质片的中心也5mm)有一个直径500μm的圆孔。当两电极加载20kHz

/的交流高压,氮气以3Lmin的体积流量通过电极的微孔时,它能够产生长达6.5cm的氮气等离子体/,射流。此时气体的流速约为2电压和电流55ms的有效值为0.此时它所消耗的功28kV和38mA,率约为10W。离外电极2cm处气体的温度近似为常温。

另1个氮气N-APPJ装置是由Ni等报道

15]

,的[该装置如图6所示。其高压电极由直径为外电极则是由一个内径为1.350μm的铜丝构成,9

、约5mm的铜管制成。当在电极上施加1kHz00V/的电压,气体体积流量在几L它能产生最min时,

长约1cm的等离子体射流。射流的温度与气体的体积流量及输入到等离子体中的功率有关。离喷嘴5mm左右距离处的气体温度基本上接近常温。1.3 空气N-APPJ

上面提到,多原子气体由于存在振动和转动能级导致电离效率较低。对于空气放电,它不但主要是由多原子气体组成,而且因为其中的氧气

对电子

图6 另1个氮气N-APPJ实验装置示意图和

该等离子体与手指接触的照片

Fi.6 Schematicoftheexerimentalsetuandhuman     gpp 

skincontactedwiththemicrolasmawith     p

/Nlowrateof1.1Lmin   2f

的吸附作用,使得在空气中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难度又大大增加了。这也是迄今为止大多数N-

APPJ都是用惰性气体作为工作气体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研究者还是研究出了几种空气N-APPJ与以惰性气体为主要工作气体的射流相比,这些射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流虽然还有各种缺陷,

将来进一步研制出适合于各种具体应用的空气N-

1420

高电压技术 HihVoltaeEnineerin  gggg()2011,376

Fi.8 等离子体射流的气体温度与离喷嘴距离的关系g

Fi.8 Gastemeratureofthelasmaatdifferentositio

n       gppp

图7 第1个空气N-APPJ实验装置示意图

及该等离子体射流与手接触的照片

Fi.7 Schematicofthemicroandoflasmaethoto   -p    gjp

themicrocontactinahumanfinerlasmaet -p    ggj 

APPJ是极具参考价值的。第1个空气N-APPJ是由Schoenbach课题组报道的微孔阴极放电空气等

16]

。图7给出了该装置的示意图和所离子体射流[

图9 大气压空气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示意图及

空气等离子体的照片

resentationressureFi.9 Schematicoftheatmosheric    -ppgpairlasmaetdevicewiththeorousaluminadielectric-p       jp

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与手指接触的照片。它的两个电极是由钼圆片组成,其厚度为0.两电极25mm;钼电极和氧化铝由0.25mm厚的氧化铝圆片隔开,片的中间有一个几百μm的小孔。当空气以体积流/且两电极量几百mLmin通过电极与铝片的微孔,

间施加的电压在4就能在周围00~600V之间时,的空气中产生几mm长的空气等离子体射流。当

微孔内放电电流从几mA到25mA范围内变化时,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在1000~2000°C范围内变化。射流的气体温度与空气的流速、放电电流的大小、微孔的直径,以及离喷嘴的距离有关。图8给出了射流的气体温度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其气体温度高于惰性气体射流的气体温度,以看出,

气体温度随离喷口距离的增大而迅速下降。另1个空气N-APPJ是由Hong等所报道

17]

,的[其装置结构如图9所示。它主要由电极、电介质和高压电源组成。其电源为60Hz的商用霓虹灯变压器;内电极是内径为1.厚度为0.2mm、2该不锈钢针的外部紧套一

个mm的不锈钢针构成;

外径为3.2mm石英管。石英管和内电极放置到直径为1厚度为20mm、0mm的多孔氧化铝管内。外径为中心带一个直径为1mm的不锈钢套构成,其中心小孔呈圆锥形。多孔氧化铝的孔占空比为平均孔径为130%,00μm。当中间电极通入空气,

加载高压打开时,就能够在周围的空气中产生最长约2cm的空气等离子体射流。图10给出了该等离子体射流在不同气体体积流量下离喷嘴不同距离处/即使采用5L的气体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min的高气体体积流量,离喷嘴2mm处的气体温度高达离喷嘴2c110°C,m处的气体温度则降到约40°C。

为了增加空气N-A并降低其气体PPJ的长度,温度,作者课题组采用20kV的直流电源串联1个()图1为装120MΩ的电阻来驱动空气等离子体,1a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针的半径约为5它可以0μm,或者空心的。当它为空心的时候,其中可是实心的,

以通过空气或者其它气体,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如图()所示。该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为常温。人体11b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21

可与该等离子体任意接触而不会产生热感或电击感。对其电流和电压测量发现,虽然外加的是直流电压,但放电却呈现出脉冲放电的特点。对针尖处)所示,该放的电流和电压测量所得结果如图12(a电具有比较规则的周期性特点,脉冲重复频率约为。图1则给出了单个电流电压脉冲曲30kHz2(b)

。电流的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流脉宽为几十ns峰值则为十几mA

是I70篇,COPS最大的分会。其它一些国际会议,如IEEEInternationalPulsedPowerConference    (,PPC)IEEEInternationalPowerModulatorCon    -

,ference(PMC)Bioelectromaneticsannualmeet  -g,inBEM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lasma   g(

等国际会议都相继增加了AMedicine(ICPM)PNP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分会(其中ICPM则是专门针对该研究领域而举行的国际会

。议)还从2IEEETrans.PlasmaSci.000年开始每  隔1年出1期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专刊。此外,其他一些期刊,如,PlasmaProcessesandPolmersJournalofPhsics     yy

,NliedPhsicsewJournalofPhsics等国D:A    ppyy际期刊也相继出版专刊报道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等离子体医学(命名的期刊也PlasmaMedicine 于最近诞生了。由此可见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的应用—“等离子体医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已引起国际上的重大关注。

等离子体医学是研究等离子体对生物体(病毒、细菌、细胞、组织、器官、皮肤等)的作用效应的一门新兴学科。等离子体对生物体的作用是通其寿命从n过等离子体所产生的各类自由基(s到、带电粒子、紫外线、激发态粒子等对生s量级)

物体从分子层面的综合作用来实现的。下面首先对等离子体中的各种活性成份可能起到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此外,由于等离子体医学的潜在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受篇幅的限制,文中将选择两个代表性的应用,即等离子体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及辅助癌症治疗方面做些介绍。

2 等离子体医学

2.1 等离子体医学简介

自从1996年M.Laroussi博士发表第1篇关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APNP:atmoshericp)应用于灭菌方面ressurenoneuilibriumlasma - pqp

19]

,的文章以来[医学和环境科学APNP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1998年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lasmaScience     

()上只有3篇关于该研究领域的论文,而到ICOPS了2010年的ICOPS上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分会收到的论文达

图10 不同气体体积流量在离喷嘴不同距离处

该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

Fi.10 Plotshowinastemeraturesmeasuredat    ggpg 

differentaxialositionsofthelasmaet      ppj

2.2 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成份

如紫外线APNP中含有多种不同的活性成分,

(、、带电粒子(电子、正负离子等)化学活性粒UV)子(及处于激发态和亚稳态粒子ROS和RNS等)

图11 放电装置示意图和该空气等离子体于指尖接触的照片

Fi.11 Schematicofthedeviceandhotorahoftheairlasmatouchedbafiner            gpgppyg 

1422

高电压技术 HihVoltaeEnineerin  gggg()2011,376

高。当处理物中含有水分子时,等离子体就会产生它与生物体一定量的OH。OH具有较高的活性,

作用时也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此外,OH容易溶解从而起到间接作用。于水还会改变容液的pH值,)激发态和亚稳态粒子。对于各种处于激发态4

和亚稳态粒子,它们与生物体作用时又会有怎样的作用迄今为止人们对此了解还非常有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这类粒子密度测量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也就很难了解它们与对生物体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2.3 等离子体用于口腔医学

将等离子体应用到医学领域最初的工作是等离这也是迄今为止等离子体在医子体用于杀菌研究,

学上应用和研究最多的一个方向,如医疗器械的除垢消毒、皮肤病的治疗、牙齿根管治疗、手术伤口消毒等等。在不同的应用中,需要用到不同的等离子体源及不同的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于各种病菌(革兰阴氏菌、革兰阳氏菌、细菌孢子、细菌生物膜、真菌等)都具有一定的灭活能力。

等离子体灭菌的一个具有非常大潜在应用价值

图12 典型的电流电压曲线图及单个电流电压脉冲曲线Fi.12 TicalIUcharacteristicsofthelasmaand -    gypp

acloselookontheIUcharacteristics     -

ofaticalsinleulse    ypgp

的领域是口腔医学领域。牙科器械的表面清洁包含以及病菌的灭活和移除等。了有机物的移除,

Whittaker等人使用等离子体对牙科器械进行了清37]

,洁[并使用扫描电镜等来确定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器械表面清洁度。研究表明,器械表面的有机物被降低到仪器能够检测到的极限值。作者的课题组在口腔医学应用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牙齿根管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治疗等。在临床上,传统的根机械清洁、药物冲洗、激光冲洗、超声波管治疗手段(

振荡,以及使用一些抗菌药物等)并不能完全地杀死引起根管疾病的致病菌,90%以上的根管治疗失败都是因为残留在根管内的病菌重新感染而导致的。针对牙齿的根管治疗问题,该课题组依照牙齿根管研制了一种可以直接在牙齿根管内放的结构特点,

[8]

。此电的大气压等离子体针装置,如图13所示3

等。依其使用的工作气体及等离子体源的不同,其

]2036-

。在等离子体与生物体成分和含量也各不相同[

相互作用过程中,这些成分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我们对这些成分的影响效果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紫外线。一般认为,仅通过紫外线来杀灭细1

/所需紫外线的功率密度应至少为几mW·菌,scm的量级。研究表明,对于大气压非平衡空气等离子体,通常紫外线的辐射是很弱的,它对杀灭细菌不会起主要作用。

)带电粒子。迄今为止,人们对带电粒子与生2

物体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了解非常有限。Frid-man,Lu等就带电粒子所起的作用做了些初步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带电粒子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中,在

25,29]

。有些情况下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装置由脉冲电源驱动,依次串联1个36pF的电容

和8而放电电极则为医用不锈钢针0MΩ的电阻,将其直接放入根管内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头,

度为室温。这样直接在根管内部放电,就使得寿命)较短的活性粒子(如R也能起到杀菌效果,从而OS大大增强了灭菌效率。2.4 等离子体诱导癌细胞凋亡

等离子体医学的另一类应用是利用等离子体来改变细胞的生长、繁殖特性。其中使用APNP对癌细胞进行处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典型的这类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促进

))活性粒子。通常人们认为活性氧粒子(3ROS

对生物体作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工作气体所产生的ROS的种类和粒子浓度都不一样。相关研究表明,氧原子和含氧的活性粒子(O,OH,

在杀菌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当H2O2等等)工作气体中混有少量的O灭菌效果会大大提2时,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423

以及细胞表面F并使得机动蛋白AK的表达,αα2,4、

41]

。Y纤维成为扩散状[an等人通过使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对各种癌细胞的处理发现,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癌细胞的周期被抑制在/且这部分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会发生G2M期,

())凋亡,见图1图中,分别为细胞被处理0、4,ac~(,()然后培养2分别为细胞被240、480s4h;d)f~(

[2]

,。这可能是由处理0、然后培养4240、480s8h4于等离子体使得细胞内外的环境发生改变导致的。

3 等离子体射流与等离子体医学研究展望

本文首先对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研究进先后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以惰性气行了回顾,

。对于惰氮气和空气作为工作气体的N-A体、PPJ,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性气体N-APPJ很多研究成果,等离子体射流长度有的可达十几同时气体温度还能保持常温。对于惰性气体cm,

,未来的研究主要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N-APPJ方面,是如何提高这类等离子体射流的活性,使得射流中各类活性粒子的浓度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未来的研究这一方面还应关注如何增大N-APPJ的处理面积,可以通过等离子体射流阵列来完成,但如何利用射流阵列来获得均匀的处理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

图13 等离子体针装置示意图和在牙齿

根管内产生等离子体的照片

Fi.13 Schematicoftheneedlesetuandlasma     gpp hotorahofthelasmaeneratedinsidearootcanal        pgppg

,现在所研制出的这题。至于氮气和空气N-APPJ

类射流都具有尺寸相对较小,大多数这类射流的气体温度都比较高等缺点。因此有必要针对各种具体应用,进一步开展这类射流的研究工作。

至于等离子体医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但是已经获得还是与人体了诸多成就。不管是对微生物的灭活,

组织的相互作用,使用适当的方法、在合适的条件下都可以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等离子体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人们对各种活性成分作用于生物体时是如何起到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如带电粒子、亚稳态粒子、激发态粒子、电场等所起的作用的了解还很少,对ROS活性粒子中具体是哪种粒子、它在分子层面上是如人们所知道的也非常有限。此外,等何起到作用的,

离子体对各种致病微生物、癌细胞等可能产生的处理效果人们也不是非常了解。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还需要研制出适合于等离子体医学应用的各种等离子体射流装置。总之,尽管等离子体医学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其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巨大的。

癌细胞凋亡,且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细胞产生明显的伤害。我们知道,细胞坏死通常伴随产生胞内酶的这些都会导致炎症的快速释放和细胞破裂的产物,

发生,不利于临床应用。而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保持完整,因此不会泄露导致细胞发生炎症的胞内物质,也就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细胞组织造成伤害。Fridman课题组使用一种悬浮的单电极DBD

装置对皮肤癌细胞进行了处理,发现少剂量的等离子体能促进癌细胞的凋亡,且不会杀死周围的正常

39]

。K细胞[im等人研究了等离子体的气体成分及

功率对直肠癌细胞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氧气的加入和高的等离子体功率增强了等离子体对癌细胞的

40]

。L作用效果[ee等人使用射频大气压等离子体

射流研究了等离子体对G361黑素瘤细胞黏附分子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导致细胞从基底脱落,诱导黑素瘤细胞的死亡,抑制整合蛋白

1424

高电压技术 HihVoltaeEnineerin  gggg()2011,376

图14 细胞DNA内容直方图

Fi.14 CellularDNAcontenthistoramsshowinthecellccledistributionandhase         gggyp 

ofHeG2cellsfollowintreatmentsaotosislasma    pgppp 

[]atmoshericJ.PlasmaSourceScienceanressurelasmaet -    pppj

,():Technolo1998,73282285.-gy[]6StoffelsE,KieftIE,SladekREJ.Suerficialtreatmentof        p

[]mammaliancellsusinlasmaneedleJ.JournalofPhsicsD:      gyp ,():AliedPhsics2003,362329082913. -ppy

[],7SladekREJStoffelsE,WalravenR,etal.Plasmatreatment       

:[]ofdentalcavitiesafeasibilitstudJ.IEEETransactionson     yy 

,():PlasmaScience2004,32415401543. -[]L8eveilleV,CoulombeS.Desinandreliminarcharacteriza    -gpy 

tionofaminiatureRFAPGDtorchwithdownstreaminulsed          -p

[]ofthesourceofreactiveseciesJ.PlasmaSourcesSciection        -pj

,():enceTechnolo2005,143467476. -gy

[]9StoniesR,SchermerS,VoesE,etal.Anewsmallmicrowave       g

[],lasmatorchJ.PlasmaSourcesScienceTechnolo2004,13    pgy

():4604611.-[]W,K10alshJL,ShiJJonM G.Contrastincharacteristicsof     gg  

[]ulsedandsinusoidalcoldatmoshericlasmaetsJ.Alied      pppjpp

,():PhsicsLetters2006,8817171501. y

参考文献

[]M1ohamedA A,SuddalaS,MalikM A,etal.Ozoneeneration     g

anatmoshericressuremicrolasmaetinair[C]hein    -   ∥Tpppj

,M,31stIEEEIntConfonPlasmaSci.BaltimorearlandUSA:      yIEEE,2004.

[]T,2eschkeM,KedzierskiJFinantuinuEG,etal.Hihseed  -D   -gp

hotorahsofadielectricbarrieratmoshericressurelasma       pgpppp

[],:et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Science2005,33(2)    j

310311.-

[]3ChenC,ZhanL,ZhanR.Surfacemodificationofolmerfi     -ggpy  

[]brebthenewatmoshericressurecoldlasmaetJ.Surface       ypppj ():&CoatinsTech,2005,2002466596665. -g

[]O’,H4ConnellD,CoxLJlandW B,etal.Coldatmosheric      yp

]ressureinteractionswithDNA[J.Aliedlasmaetlasmid      ppppjp

,():PhsicsLetters2011,984043701. y[],5JeonJY,BabaanSE,TuVJetal.Etchinmaterialswith       gyg  

卢新培.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11ForsterS,MohrC,ViolW.Investiationsofanatmosheric      gp

]ressureboticalemissionsectroscoJ.Surlasmaet     -pypppy[pj ,(/)face&CoatinsTechnolo2005,20014827830.  -ggy

[12]LaroussiM,LuX.Roomtemeratureatmoshericressure  -  ppp

[]lumelasmaforbiomedicalalicationsJ.AliedPhsics     ppppppy,():Letters2005,8711112902.

[]res13LuXP,JianZH,XionQ.An11cmlonatmosheric      -gggpp   

[]surecoldforalicationsofmedicineJ.lasmalumelasma        ppppp,():AliedPhsicsLetters2008,928081502.  ppy

[]H14onYC,Uhm HS.Microlasmaatatmoshericetressure      gppjp 

[],():J.AliedPhsicsLetters2006,892221504.  ppy[]lumeroduced15NiT,DinF,ZhuX,etal.Coldmicrolasma      ppgp 

bacomactandflexibleeneratoratatmoshericressure       ypgpp [],():J.AliedPhsicsLetters2008,9224241503.  ppy[]K16olbJF,MohamedA-A H,PriceRO.Coldatmosheric      p

airformedicalalications[J].Aliedressurelasmaet      ppppppj,():PhsicsLetters2008,9224241501. y

[]H17onY,KanW,HonY,etal.Atmoshericressureair   -pgg gp  

:lasmaetevolvedfrom microdischareseradicationofe.coli     pjg[],withtheJ.PhsicsPlasmas2009,16:123502.et   yj

[]Wuulsedlasma18SQ,LuXP,XionZL.A Touchableair        gpp 

]drivenbDCsulJ.IEEETransactionsonowerlume      yppy[pp ,():PlasmaScience2010,381234043408. -

[]L19aroussiM.Sterilizationofcontaminatedmatterwithanat       -

]mosheric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ressurelasma[     ppp,():Science1996,24311881191.-

[][]20LaroussiM.LowtemeratureformedicineJ.IEEElasmas -   pp

,():onPlasmaScience2009,376714725.Transactions   -[]:21LaroussiM.Lowtemeraturelasmabasedsterilizationover   - -pp

[],,viewandstateoftheartJ.PlasmaProcessPolm20052  ---  y():5391400.-

[]22LaroussiM,LuXP.Roomtemeratureatmoshericressure   -  ppp

[]forbiomedicalalicationsJ.AliedPhsicslasmalume     ppppppy,():Letters2005,8711113902.

[]23ErofeevM V,KieftIE,SosninEA.UVexcimerlamirradi       -p 

:ationoffibroblaststheinfluenceonantioxidanthomeostasis      

[],2: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Science006,34(4)    13591364.-

[]D24obrninD,FridmanG,FriedmanG.Phsicalandbioloical     yyg

[]mechanismsofdirectlasmainteractionwithlivintissueJ.      pg ,NewJournalofPhsics2009,11:115020.   y

[]25LuXP,YeT,CaoY G,Therolesofthevariousalasma          -p

intheinactivationofbacteria[J].JournalofAliedents       ppg,Phsics2008,104:053309.y

[]26LeeH W,Kim GJ.Toothbleachinwithnonthermalatmos     -g 

,2hericressurelasma[J].JournalEndod009,35:587   -ppp591.

[]27LaroussiM,RichardsonJP,DobbsFC.Effectsofnoneuilib       -q

riumatmoshericressurelasmasontheheterotrohicath       -ppppp

wasofbacteriaandontheircellmorholoJ].Alied       ypgy[pp,():PhsicsLetters2001,814772774. -y[]28LaroussiM,MinaevaO,DobbsFC.Soressurvivabilitaf     -ypy 

]terexosuretolowtemeratureJ.IEEETransaclasmas[   -  -ppp,():tionsonPlasmaScience34412531256.   -

[]F29ridmanG,BrooksA D.Comarisonofdirectandindirect      p

effectsofnonthermalatmoshericonbacteriaressurelasma  - -   ppp

[]J.PlasmaProcessPolm,2007,4:370375.  -y[],30SladekREJStoffelsE.Deactivationofescherichiacolibthe        y 

[],lasmaneedleJ.JournalPhsicsD:AliedPhsics2005,    pyppy

1425

():381117161721.-

[]X31ionZ,LuXP,FenA.Hihleffectivefunalinactivation    gggyg   

]inHe+Otmoshericressurenoneuilibriumlasmas[J. -  ppqp2a,Plasmas2010,17:123502.Phs y

[],32ShiX M,ZhanGJYuanY K.Researchontheinactivation      g 

[]effectoflowtemeraturelasmaoncandidaalbicansJ.IEEE  -    pp,():TransactionsonPlasmaScience2008,362498503.   -

[],33GoreeJLiuB,DrakeD.KillinofS.mutansbacteriausina      gg  

[]lasmaressureneedleatatmoshericJ.IEEETransactions     ppp,():onPlasmaScience2006,34413171324.  -

[],M34JaneK RiceichaelEwell.Examinationofeakowerde      -pp

[]endenceintheUVinactivationofbacterialsoresJ.Al       pppp,():Microbiol2001,671258305832.Environ -

[],35SladekREJFilocheSK,SissonsC H.Treatmentofstreto        -p

coccusmutansbiofilmswithanonthermalatmoshericlasma       pp

[],J.LettersinAliedMicrobiolo2007,45:318323.   -ppgy[]X36uL,ZhanR,LiuP.SterilizationofE.colibacterium with     g anatmoshericressuresurfacebarrierdischare[J].Chin     ppg,():PhsSoc2004,136914918. -y[]Wh37ittakeraA G,GrahamaE M,BaxterRL.Plasmacleanin     g

[],ofdentalinstrumentsJ.JournalofHositalInfection2004,     p56:3741.-

[]38LuXP,CaoY G,YanP.AnRClasmadeviceforsteriliza        -gp 

]tionofrootcanalofteeth[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        ,():Science2009,375668673.-

[]39FridmanG,ShereshevskA.Floatinelectrodedielectricbar   -yg  

rierdischareinairaototicbehaviorinlasmaromotin       gppppg 

skincancercelllines[J].PlasmaChemPlasmamelanoma      ,Process2007,27:163176.-

[]40KimC H,KwonS,BahnJH.Effectsofatmoshericnonther       -p

]maloninvasionofcolorectalcancercells[J.Aliedlasma       ppp,():PhsicsLetters2010,9624243701. y

[],41LeeHJShonC H,Kim YS.Deradationofadhesionmole       -g

culesofG361melanomacellsbanonthermalatmosheric     - yp 

[],ressuremicrolasmaJ.NewJournalofPhsics2009,11:    ppy115026.

[]Y42anX,ZouF,ZhaoSS.Onthemechanismoflasmaindu         -p

[],cincellaotosisJ.IEEETransactionsonPlasmaScience     gpp 

():2010,38924512457

.-

卢新培

男,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71—,IEEE高级会员

200201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后-

到美国作访问学者,从事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研究。200709起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科学研究领域包括低温等离子体源、等离子体诊断、气体放电、

LU Xinei-p

,Ph.D.Professor

等离子体和脉冲功率技术在环境及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等。从2007起一直担任

(的分会主席。现为TICOPSIEEE等离子体科学国际会议)ransac-

(。多次在国际会客座编辑)tionsonPlasmaScience的GuestEditor    ,议上作特邀报告。担任AliedPhsicsLettersJournalofPhsics    ppyy

D:AliedPhsics等10多个英文期刊的评审人。在国际期刊上发 ppy表S专利6项CI学术论文40多篇,:E-mailluxineiotmail.com@hp

收稿日期 201104150110528-- 修回日期 2-- 编辑 曹昭君


相关内容

  • 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1 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zz 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11 选集.文集 12 单行著作 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 -1847年) 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 ...

  • 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
  • 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及其应用 作者:王海军 朱胜 郭永明 摘要: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是当今热 喷涂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由 于具有焰流温度高.射流速度快等特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几乎可以喷涂任何粉末材料,且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涂层,特别是高质量的陶瓷涂层.装甲兵工程学院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 ...

  • 热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No.6,2014 ! " !!!! " 专论与综述 ! " 热喷涂技术是一种将涂层材料(粉末或丝材)送入某种热源(电弧.燃烧火焰.等离子体等)中熔化,并利用高速气流将其喷射到基体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工 ...

  • 水射流技术简述(最终版)
  • 水射流技术简述 作者:谌礼健 指导教师:邱兵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防班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压水射流技术的简述及对其基本应用的简要介绍,阐述了这种新型技术的原理及在加工和生活中的用处,说明了新型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总结出由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工业技术水平 ...

  • 先进制造技术之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
  • 摘要:高压水射流切割是一种非传统的冷切割方法,具有传统切割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本文回顾了其原理和发展历史,介绍了其在工业.航天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对水压.流速.射流直径.直径扩散率以及磨料等切割参数对高压水射流切割的加工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对国外新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进行了介绍,为优化工艺.改善加工 ...

  • 水射流切割技术及其应用
  • 摘要:本文对水射流切割机原理及设备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水切割的优点及其在城轨车辆部件铝合金板材下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切割 加砂水切割 增压泵 石榴砂 铝合金 0前言 由于用途广泛且易于操作,水射流切割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主要机床加工技术之一,其加工的能力是无限的,通过使用超高压水进行切割能带来 ...

  • 北工大学激光院研究生学术活动心得报告
  • 北工大学激光院研究生 学术活动心得报告 第三届"学海启航"研究生新生沙龙 本次报告由郑坤(副教授).孙荣毅主持的. 刚刚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将是一个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历程.面对着学习和科研方面的困惑,校研究生会请来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者.现任北京工业大 ...

  • 熔焊方法及设备总结
  • 第一章 非自持放电时气体导电需要的带电粒子需要外加措施才能产生,不能通过导电过程本身产生,自持放电不需要外加措施 导电机构(1)弧柱区:电子质量小,在同样 eE作用下,速度高,载流能力强,电子流占99.9%,正离子流占0.1%,电流I=0.999Ie+0.001Ii:呈中性,大电流.低电压:弧柱温度 ...

  • 水射流切割的原理与特点
  • 水射流切割的原理与特点 1.水射流加工技术起源 "水滴石穿"体现了在人们眼中秉性柔弱的水本身潜在的威力,然而,作为一项独立而完整的加工技术,高压水射流(wj).磨料水射流(awj)的产生却是最近三十年的事,利用高压水为人们的生产服务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用来开采金矿,剥落树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