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习小组发言稿

小组建设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在新的任务和情境中主动建构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经历经验,建构的结果就不会相同,有的深刻,有的浅薄,有的全面,有的偏面,有的正确,有的错误等等,这就需要群体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小组,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体(课堂全班讨论,也是合作学习,)因此,培养小组学习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小组学习能力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进行学习的能力。而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是提高小组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加强小组建设,小组建设包括小组组成、小组领导、小组管理、小组评价四个大的方面。 一. 小组组合

1. 小组的优化组合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也切实关系着自主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始终将其放在小组建设的首要位置。

小组规模:四人.

小组划分: 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小组都同时具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我们将其称之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组内异质”能够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以36人为例,1-9名分别为9个小组的1号组长,10-18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19-27名为3号组员,28-36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与36名,2与35名„„搭配,然后在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等再做微调。

座次安排:(①②③④为各组组员号)

小组重组:为班级的“小组优化组合”所作出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

①号组长直接对班主任负责,是小组凝聚力强弱、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人物。并且将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情况:包括交流是否主动、是否敢于大胆质疑、是否敢于积极展示,是否做到当堂落实;当天的在校行为习惯表现在夕会或班会上给出中肯的评价。

学科组长包括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以及史地生政组长:各学科组长分管小组各科作业的布置、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地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代表, 课代表再将各小组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

三.小组规则和规范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级规则和规范建设,同样,一个优秀的小组也必须要有优秀的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相扶持。

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 小组长人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小组长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组长沙龙”制度:即每月定时召开一次组长交流会议,及时解决小组管理的疑难困惑,交流小组管理的优秀做法,并对其中的“金点子”表彰奖励、加以推广。这样,每个组长甚至组员都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地为小 组乃至班级管理出谋划策,密切了组长的交流学习,也真正实现了班级的自主管理。

贯彻实施“一帮一”,努力实现“对对红” 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能力较强的1号负责能力较弱的4号,2号负责3号,手拉手,齐头并进。

引领学生认真细致的制定并学习“小组合作规则” 1.学习规范制: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2. 小组交流程序:不仅要讨论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出现错误的症结是什么?该题包含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方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等。文理科都应如此。3. 一帮一落实制:每四人小组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学习对子,对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实现互相帮助。4. 小组文化建设:组规、小组吉祥物、小组标志牌、小组管理机制、课堂文化建设等。

通过以上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 论。

制定严格组规,培养良好组风, 严格的组规和良好的组风是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最为有力的保障。所以,小组建立初期就应该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小组精神文化建设

小组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以熔铸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核心,培养和激励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比如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建立组牌或(组徽)选定小组格言,制定小组发展目标和规划,提出小组口号,建立墙面小组文化环境、组歌等。 五.制定奋斗目标,明确奋斗方向

1.每周目标:各小组每周一制定并确立自己的当周目标、竞争对手,通过小组会议商讨保障目标达成的措施和方法。

2.每月目标:针对学校“月考”,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月考”之后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自己下次月考的奋斗目标、竞争对手,同时,通过小组会议确定小组“月考”目标

六.小组管理评价办法 A 、班级管理扣分细则

小组等活动,让我们更想把小组长久的保持下来。学生们也喜欢在已经熟悉的小组中工作和学习。但是,有规律的小组重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我们建议应该做到每个学期重建一次小组,它会为我们带来如下的好处: 学生们能够与更多拥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同伴儿搭档。

学生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如何与新搭档合作,同时也预防了“小集团”的形成。 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不仅仅是它所处的小组,而是整个班级都在从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二.小组分工

利用小组进行学习与班级活动时最容易让人担心的就是个别学生会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不能与其他组员交流交往和共享。这些孤独的学生,不仅丧失了自己学习的机会,干扰了其他人的思考,而且还严重挫伤了整个小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由下列情况之一者,每人次扣所属小组1分。 (一)课堂纪律(课代表记录) 1. 预铃后仍下位、说话、无故回头者。

2. 上课铃响仍未准备好当堂所需学习用品及课本者。 3. 随便说话,扰乱课堂纪律者。

4. 上课走神,小组气氛沉闷,发言率不达标者。 5. 上课睡觉、看课外书,吃东西、传纸条者。 6. 上课写与本课无关的作业者。 (二)课间纪律(纪律委员记录) 1. 在楼梯、走廊追逐打闹者。 2. 手持公物打闹者。

3. 迟到或因个人原因耽误上课者。 (三)学习、作业(学习委员记录) 1. 作业未及时上交者及虽上交却未完成者。 2. 抄袭作业者。 3. 考试作弊者。

(四)卫生(卫生委员记录)

1. 值日迟到者及无故不干值日者或不合格者。 2. 在校期间个人座位附近脏乱者及个人卫生不合格者。 3. 课间随便乱扔纸屑、垃圾者。

(五)三操、升旗、集会(体育委员记录) 1. 个人磨蹭、拖拉,影响集体站队速度者。 2. 在队伍中说笑,打闹者。 3. 随便散队,自由散漫者。 4. 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者。 5. 按学校规定、要求者。 (六)寝室(寝室长记录) 1. 不按时到寝室者;

2.不及时洗漱、疯狂打闹者; 3. 说是非、说脏话; 4. 不按时就寝者; 5.熄灯后说闲话者; 6. 不认真值日者。 (七)餐厅(餐厅监督员) 1. 进餐厅乱跑、随便讲话者; 2. 争抢饭、菜者; 3. 就餐讲话者; 4. 无故不就餐、挑食者; 5. 浪费饭、菜者; 6. 不认真清理自己餐桌者。 (八)品行修养(宣传委员记录)

【附】 培训小组长

1. 打架(扣10分)、骂人者及使用明显不文明语言者; 2. 损坏桌椅门窗等公物者; 3. 不尊敬师长者、顶撞师长者;

4. 恶意为同学起绰号,散布谣言者及欺负弱小者; 5. 不经允许乱拿乱放他人物品者;

6. 留长发、携带学校规定的违禁品、看禁书者; 7. 擅自离校者(交由学校处理)。 B 、小组管理评价方案

由每周轮流负责的值周干部严格按照《班级管理扣分细则》详细记录,每天一公布,每周一统计,根据得分情况、日常管理奖励、惩罚的加、减分和周周清、月考、期末按平均成绩(名次乘5即为各小组评分)排列名次并及时将奖励上墙公布。同时,为了加强和促进小组间的有利竞争,设计制作“明星小组”、“进步小组”及“反思小组”流动牌,周周流动,周周总结,以资鼓励与警戒。 1. 周奖惩办法:

1——3名分别奖励1张红卡; 4——6名分别奖励3张绿卡; 9名周末留校反思。 2. 日常管理奖惩办法: ①奖励:

Ø 发言积极、正确1号加1分,2号加2分,3号加3分,4号加4分。 Ø 课堂受到表扬的小组加4分;

Ø 作业表扬为小组加1分,特别表扬加2分;

Ø 受学校表扬加1分可为小组加5分,并各奖励1—3张绿卡; Ø 好人好事累计五次为小组加5分,并各奖励2张绿卡; ②惩罚:

Ø 课堂受到批评的小组减4分;

Ø 作业批评或不合格为小组减1分,不交作业减2分; Ø 为班级扣1分即为小组减5分; 3. 考试成绩奖惩办法

Ø 周周清、月考、期末按平均成绩排名次,名次乘5即为各小组评分。 Ø 对月考或单元考试认真分析并及时落实反馈矫正措施,效果良好的,获一等奖的小组加10分,获二等奖的小组加5分,并各奖励2张、1张绿卡。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评价标准如何变换,均应坚持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原则。这样考核对象就变成了整个小组,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同样是整个小组的失败。

小组长是合作学习小组的灵魂人物。在选举小组长时,既要征集小组成员建议,又要有教师最终的权衡。小组长应该是学习热情高涨的,是能够敏锐捕捉信息并能及时做出反应的、是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

1、组长要用自己的学习热情感染所有的组员,小组长应该是全组同学学习的榜样——组员更多地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获取信息,他们看到你做的比听到你说的效果更大得多。

2、组长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之下能帮助组员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如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学会接受、学会总结等等。

3、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组长能引导大家运用合作学习的礼节,比如主持人先要和大家问好;发言人要先说提示语;一人发言之后其他同学要给予掌声、认真倾听发言者表达,直至对方发言完毕再发表自己观点;使用较为规范的交流语言——“我想补充××同学的观点”、“我同意××同学的说法”;发言完毕之后能进行提示并道谢等等。

4、组长能根据组员的特点做好合理的分工,比如主持、记录、导演、总结等。

5、为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受益,小组长能对合作活动过程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强评——老师为小组制定的评价表格,包括自学、组内活动、组际间交流中的表现和态度等;有弱评,即进行口头表扬或批评。这样的评价方式,会促进每个成员努力争先,也促进了组际间的竞争。

6、小组长能综合小组成员意见,最后能做出总结发言。小组内可能有解决得不够满意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长能够带领大家进行整理归纳,准备组际间交流时与其他小组共同探讨。

小组建设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在新的任务和情境中主动建构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经历经验,建构的结果就不会相同,有的深刻,有的浅薄,有的全面,有的偏面,有的正确,有的错误等等,这就需要群体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小组,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体(课堂全班讨论,也是合作学习,)因此,培养小组学习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小组学习能力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进行学习的能力。而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是提高小组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加强小组建设,小组建设包括小组组成、小组领导、小组管理、小组评价四个大的方面。 一. 小组组合

1. 小组的优化组合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也切实关系着自主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始终将其放在小组建设的首要位置。

小组规模:四人.

小组划分: 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小组都同时具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我们将其称之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组内异质”能够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以36人为例,1-9名分别为9个小组的1号组长,10-18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19-27名为3号组员,28-36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与36名,2与35名„„搭配,然后在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等再做微调。

座次安排:(①②③④为各组组员号)

小组重组:为班级的“小组优化组合”所作出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

①号组长直接对班主任负责,是小组凝聚力强弱、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人物。并且将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情况:包括交流是否主动、是否敢于大胆质疑、是否敢于积极展示,是否做到当堂落实;当天的在校行为习惯表现在夕会或班会上给出中肯的评价。

学科组长包括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以及史地生政组长:各学科组长分管小组各科作业的布置、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地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代表, 课代表再将各小组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

三.小组规则和规范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级规则和规范建设,同样,一个优秀的小组也必须要有优秀的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相扶持。

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 小组长人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小组长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组长沙龙”制度:即每月定时召开一次组长交流会议,及时解决小组管理的疑难困惑,交流小组管理的优秀做法,并对其中的“金点子”表彰奖励、加以推广。这样,每个组长甚至组员都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地为小 组乃至班级管理出谋划策,密切了组长的交流学习,也真正实现了班级的自主管理。

贯彻实施“一帮一”,努力实现“对对红” 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能力较强的1号负责能力较弱的4号,2号负责3号,手拉手,齐头并进。

引领学生认真细致的制定并学习“小组合作规则” 1.学习规范制: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2. 小组交流程序:不仅要讨论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出现错误的症结是什么?该题包含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方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等。文理科都应如此。3. 一帮一落实制:每四人小组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学习对子,对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实现互相帮助。4. 小组文化建设:组规、小组吉祥物、小组标志牌、小组管理机制、课堂文化建设等。

通过以上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 论。

制定严格组规,培养良好组风, 严格的组规和良好的组风是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最为有力的保障。所以,小组建立初期就应该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小组精神文化建设

小组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以熔铸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核心,培养和激励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比如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建立组牌或(组徽)选定小组格言,制定小组发展目标和规划,提出小组口号,建立墙面小组文化环境、组歌等。 五.制定奋斗目标,明确奋斗方向

1.每周目标:各小组每周一制定并确立自己的当周目标、竞争对手,通过小组会议商讨保障目标达成的措施和方法。

2.每月目标:针对学校“月考”,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月考”之后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自己下次月考的奋斗目标、竞争对手,同时,通过小组会议确定小组“月考”目标

六.小组管理评价办法 A 、班级管理扣分细则

小组等活动,让我们更想把小组长久的保持下来。学生们也喜欢在已经熟悉的小组中工作和学习。但是,有规律的小组重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我们建议应该做到每个学期重建一次小组,它会为我们带来如下的好处: 学生们能够与更多拥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同伴儿搭档。

学生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如何与新搭档合作,同时也预防了“小集团”的形成。 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不仅仅是它所处的小组,而是整个班级都在从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二.小组分工

利用小组进行学习与班级活动时最容易让人担心的就是个别学生会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不能与其他组员交流交往和共享。这些孤独的学生,不仅丧失了自己学习的机会,干扰了其他人的思考,而且还严重挫伤了整个小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由下列情况之一者,每人次扣所属小组1分。 (一)课堂纪律(课代表记录) 1. 预铃后仍下位、说话、无故回头者。

2. 上课铃响仍未准备好当堂所需学习用品及课本者。 3. 随便说话,扰乱课堂纪律者。

4. 上课走神,小组气氛沉闷,发言率不达标者。 5. 上课睡觉、看课外书,吃东西、传纸条者。 6. 上课写与本课无关的作业者。 (二)课间纪律(纪律委员记录) 1. 在楼梯、走廊追逐打闹者。 2. 手持公物打闹者。

3. 迟到或因个人原因耽误上课者。 (三)学习、作业(学习委员记录) 1. 作业未及时上交者及虽上交却未完成者。 2. 抄袭作业者。 3. 考试作弊者。

(四)卫生(卫生委员记录)

1. 值日迟到者及无故不干值日者或不合格者。 2. 在校期间个人座位附近脏乱者及个人卫生不合格者。 3. 课间随便乱扔纸屑、垃圾者。

(五)三操、升旗、集会(体育委员记录) 1. 个人磨蹭、拖拉,影响集体站队速度者。 2. 在队伍中说笑,打闹者。 3. 随便散队,自由散漫者。 4. 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者。 5. 按学校规定、要求者。 (六)寝室(寝室长记录) 1. 不按时到寝室者;

2.不及时洗漱、疯狂打闹者; 3. 说是非、说脏话; 4. 不按时就寝者; 5.熄灯后说闲话者; 6. 不认真值日者。 (七)餐厅(餐厅监督员) 1. 进餐厅乱跑、随便讲话者; 2. 争抢饭、菜者; 3. 就餐讲话者; 4. 无故不就餐、挑食者; 5. 浪费饭、菜者; 6. 不认真清理自己餐桌者。 (八)品行修养(宣传委员记录)

【附】 培训小组长

1. 打架(扣10分)、骂人者及使用明显不文明语言者; 2. 损坏桌椅门窗等公物者; 3. 不尊敬师长者、顶撞师长者;

4. 恶意为同学起绰号,散布谣言者及欺负弱小者; 5. 不经允许乱拿乱放他人物品者;

6. 留长发、携带学校规定的违禁品、看禁书者; 7. 擅自离校者(交由学校处理)。 B 、小组管理评价方案

由每周轮流负责的值周干部严格按照《班级管理扣分细则》详细记录,每天一公布,每周一统计,根据得分情况、日常管理奖励、惩罚的加、减分和周周清、月考、期末按平均成绩(名次乘5即为各小组评分)排列名次并及时将奖励上墙公布。同时,为了加强和促进小组间的有利竞争,设计制作“明星小组”、“进步小组”及“反思小组”流动牌,周周流动,周周总结,以资鼓励与警戒。 1. 周奖惩办法:

1——3名分别奖励1张红卡; 4——6名分别奖励3张绿卡; 9名周末留校反思。 2. 日常管理奖惩办法: ①奖励:

Ø 发言积极、正确1号加1分,2号加2分,3号加3分,4号加4分。 Ø 课堂受到表扬的小组加4分;

Ø 作业表扬为小组加1分,特别表扬加2分;

Ø 受学校表扬加1分可为小组加5分,并各奖励1—3张绿卡; Ø 好人好事累计五次为小组加5分,并各奖励2张绿卡; ②惩罚:

Ø 课堂受到批评的小组减4分;

Ø 作业批评或不合格为小组减1分,不交作业减2分; Ø 为班级扣1分即为小组减5分; 3. 考试成绩奖惩办法

Ø 周周清、月考、期末按平均成绩排名次,名次乘5即为各小组评分。 Ø 对月考或单元考试认真分析并及时落实反馈矫正措施,效果良好的,获一等奖的小组加10分,获二等奖的小组加5分,并各奖励2张、1张绿卡。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评价标准如何变换,均应坚持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原则。这样考核对象就变成了整个小组,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同样是整个小组的失败。

小组长是合作学习小组的灵魂人物。在选举小组长时,既要征集小组成员建议,又要有教师最终的权衡。小组长应该是学习热情高涨的,是能够敏锐捕捉信息并能及时做出反应的、是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

1、组长要用自己的学习热情感染所有的组员,小组长应该是全组同学学习的榜样——组员更多地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获取信息,他们看到你做的比听到你说的效果更大得多。

2、组长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之下能帮助组员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如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学会接受、学会总结等等。

3、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组长能引导大家运用合作学习的礼节,比如主持人先要和大家问好;发言人要先说提示语;一人发言之后其他同学要给予掌声、认真倾听发言者表达,直至对方发言完毕再发表自己观点;使用较为规范的交流语言——“我想补充××同学的观点”、“我同意××同学的说法”;发言完毕之后能进行提示并道谢等等。

4、组长能根据组员的特点做好合理的分工,比如主持、记录、导演、总结等。

5、为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受益,小组长能对合作活动过程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强评——老师为小组制定的评价表格,包括自学、组内活动、组际间交流中的表现和态度等;有弱评,即进行口头表扬或批评。这样的评价方式,会促进每个成员努力争先,也促进了组际间的竞争。

6、小组长能综合小组成员意见,最后能做出总结发言。小组内可能有解决得不够满意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长能够带领大家进行整理归纳,准备组际间交流时与其他小组共同探讨。


相关内容

  • 优秀小组发言稿
  • 优秀小组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八年二班的陈婧瑶,作为我班第二小组组长,今天,我很幸运地站在这里,向大家简述一下我们小组的情况,希望能与各位老师.同学共勉.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学习小组成立以来,我们就定下了"不让每一个同学落后"的口号.以此为鉴 ...

  •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
  •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洋思教学模式和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的精髓都是"学生自学",同时,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充分调动学 ...

  • 班主任班级管理发言稿21
  • 班主任班级管理发言稿21 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王效强:担任班主任这么多年,我深深感受到只有热爱教育,热:第一.日常管理::1 .卫生的清扫.保持及工具摆放: 具体到人,分工明: 2.纪律方面:每天一个值班班干部负责当天的全部工:考场上,采取学生举报加分制,题外话:我带的班级,:3.学习方面:桌面 ...

  • 班级管理总结范文
  • 对于班级工作管理,每个老师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我在工作中尝试“民主管理,及时总结”的方法很有成效,使学生人人有人管,人人都管人。调动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每天的总结中发现问题,认识自我,并不断进步。现将我的做法总结如下,和大家交流探讨。 分班后我先根据学生情况分组。按照aa、bb、cc的层次进行 ...

  • 期中评估考试总结表彰大会议程及主持词
  • 总结表彰大会议程 时 间:2012年11月27日(星期三)第八节课. 地 点:学校操场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全体学生 会议组织:岳建良 主 持:刘亚辉 会场布置:冀军旗 音 响:尤亚辉 安全纪律:刘建国 后勤保障:徐合钦 议程安排: 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项: 教务处冀主任公布月考各项获奖名单 1.优 ...

  • 小组建设实施方案
  • 145班小组建设实施方案 一. 组建原则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根据各组不同的学习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是小组成员具有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 在教 ...

  • 四年级班级管理方案推行办法
  • 四年级班级管理方案实施细则 一.明确班名.班训.班级目标.班级公约 1.班名:阳光小四 解说:青春.活力.健康.无私.包容串联起丰盈.热烈奔放的"阳光小四".阳光是生命的象征,是永恒的写照.有了阳光,生活才会多姿多彩:有了阳光,生命才会熠熠生辉.我们"阳光小四" ...

  • 怎样做好小组合作学习
  • 关于如何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办法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达成的目标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指过程性目标(合作的目标),即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掌握合作技能:其二,是指结果性目标(学术的目标).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智慧,以求对问题有高质.高效地解决. 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 ...

  • 迎接教师节优秀教师代表发言稿
  •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在今秋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第24个教师节,我荣幸地被评为市中区优秀教师,感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鼓励.当杜校长安排我教师节会上发言时,我当时欣然答应了,但是,当我准备发言稿时,我又犹豫了,那是因为我的工作太平凡,我所做的大家都做到了,甚至比我做的还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