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珍珠港教案

感悟珍珠港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在珍珠港的所见所想,感悟主旨。

2.找出文中描写语段,把握作者对事件的感悟。

3.结合实际,探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对珍珠港的“感悟”

2. 体会作者将写景,记事,抒发情感,发表看法有机统一起来的写法。 教学难点 :感悟战争,感悟和平。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珍珠港及偷袭珍珠港事件等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 分析 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机动舰队在夜幕的掩护下,突袭了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

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二、检查预习。

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和珍珠港事件。

请学生介绍有关珍珠港的地理知识及相关历史事件,师补充。(多媒体展示珍珠港海战的3幅图片)

明确:

珍珠港的地理位置图。

海战的战后统计。

下面我们就跟随作家张抗抗来共同感悟珍珠港!

三、新授

(一).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会作者的感悟:

1.文中哪些段落可看出珍珠港受到了重创?

明确:(1)、第五段:其中有一千一百七十七名海军将士长眠于亚利山那号战舰。

(2)、第七段:罗斯福仍然不相信如此强大的美军基地,怎么竟然会如此不堪一击。

(3)、第八段:二千四百零三名美国人,灵魂与硝烟融入蓝天。

(4)、第九段:九分钟之内,战舰与一千一百 七十名船员一并迅疾沉没。

2.找一找:强大的美军舰队如此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 第七段: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

3.美军的“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明确:日本——第一批轰炸机临近

美国——讯息被错误地判断

日本——战机从航母上起飞时

美国——战士度假、姑娘跳舞

日本——大规模的空袭开始

美国——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刊登广告

三组对比,突出说明了正是由于美军思想的懈怠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4.文中是如何描述亚历山大号的?

第10、11小节。

它庞大的身躯,静卧于纪念堂底部的海水中,像一头巨兽残留的骨骸。从一侧海面的船尾部,露出战舰锈迹斑斑的圆形炮塔,如一口深井,扎入海底的礁石;当年战舰的旗杆基座依旧矗立,紧靠着纪念堂白色的墙体,在拆毁后重又修复的旗杆上,飘扬着美国国旗。另一侧海面便是船头的方向,巨大的平台陷于水下一米左右深处,朽蚀的甲板,舱盖在海水中清晰可辨,延伸至前方百余米,只是它们从此永远地停泊在这片海域了。

5.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倍受耻辱,谁知道珍珠港事件后美国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是什么?

(展示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的图片)思考:谁是赢家?

明确:美国向日本的广岛投放了原子弹。结果:广岛市24.5万人中有20万人死伤,城市建筑物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全部倒塌和燃烧,一枚原子弹毁掉了一座城市。)

课件补充一组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15亿人卷入,3000多万人伤亡,无数财产受损。

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卷入,9000多万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伤亡,经济损失4万亿美元。

核大国的核武器拥有量足以使我们的星球被毁灭几百次。如果任何武装冲突的升级导致了核武器的滥用,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10秒钟我们就可倒退到石器时代。

结论:战争没有胜利者。在从未获得真正和平的世界上,只要有战争,就必然会有伤亡,战争是整个人类的灾难。

6.那作者面对日美双方输赢角色的转变,她感悟到了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1)“亚历山大号如果健在,在后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烽烟里,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它若是„„另一座水上废墟兼纪念堂呢?”

(2)“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带有自杀性质,所谓弄巧成拙,结果当然事与愿违。”

(3)“在某种情况下,偶尔侥幸的成功,也许是失败之母。”

(4)“正义与非正义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互相转化,„„立即走向除暴初衷的发

面。”

(5)“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研习课文的结构

(四)、研读课文,品味写作特色。

本文作者将写景,记事,抒发情感,发表看法有机统一了起来。

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体会、归纳。

明确:1.沉郁的描绘,沉重的记叙。

文章用了大量笔墨写景叙事,因为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所以她笔下的景和事的色调也是冷暗的。

初次描写纪念堂,给人以凄凉,肃穆的感觉。接下来描写舰的整体“像一头巨兽残留的骨骸”,无声地展示着当年所受打击的沉重;船尾的炮台是“锈迹斑斑的”,而且“如一口深井”,无言地诉说着荒凉和幽暗;船头上的“朽蚀的甲板,舱盖”永远地浸泡在了海水中,无语地描述着什么是沧桑。作者将这些详尽地刻画出来,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追述历史事实时,作者的笔也是非常的沉重。作者记道:——其中有一千一百七十七名海军将士长眠于亚利山那号战舰,1941年12月7日清晨。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倒装句,突出了将士们的死难,突出了事件的残酷;然后再详细地记下时间,显示出了事件的重大。作者推测这些将士们:他们静静地躺在海底,列队成行,做了永生永世的战友,有的人甚至还未睁开眼就永远地闭上了,有的人也许至今还保持着战斗的姿态。这种姿态,这种沉静,在活着的人看来,是一种怎样的哀痛啊!长长的句子,舒缓的语气,让读者也感受到了强烈的沉重。

2.真诚的评说,深刻的感悟。

在描写完纪念堂,介绍完珍珠港事件后,作者写道:在某种情况下,偶尔侥幸成功,也许是失败之母。这是十分深刻,带有哲学意味的总结;这个道理不但适用于珍珠港事件,而且适用于许多性质与之类似的事情。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接着作者点出了本文的主旨:

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是对珍珠港事件的最真诚,最深刻的感悟,所谓“留给后人的百年警示”,也正是这个。

六、课堂小结。

作家张抗抗透过历史的硝烟和战争的血腥,在珍珠港发出沉重的感叹:“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人万劫不复的深渊。”表现了对和平的深切呼唤。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正视现实,珍惜现在的生活,热爱和平。

七、布置作业。

1、从“南京,和平,鲜花,忏悔,铭刻,反思,战争,未来,自由,反抗,崛起,活教材,狂热,祈祷,沉默,民族,历史,废墟,辉煌,游戏”这些词语中选择十个左右,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段文字。结合我们总结的欣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2、在网上收看电影《珍珠港海战》。

感悟珍珠港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在珍珠港的所见所想,感悟主旨。

2.找出文中描写语段,把握作者对事件的感悟。

3.结合实际,探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对珍珠港的“感悟”

2. 体会作者将写景,记事,抒发情感,发表看法有机统一起来的写法。 教学难点 :感悟战争,感悟和平。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珍珠港及偷袭珍珠港事件等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 分析 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机动舰队在夜幕的掩护下,突袭了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

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二、检查预习。

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和珍珠港事件。

请学生介绍有关珍珠港的地理知识及相关历史事件,师补充。(多媒体展示珍珠港海战的3幅图片)

明确:

珍珠港的地理位置图。

海战的战后统计。

下面我们就跟随作家张抗抗来共同感悟珍珠港!

三、新授

(一).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会作者的感悟:

1.文中哪些段落可看出珍珠港受到了重创?

明确:(1)、第五段:其中有一千一百七十七名海军将士长眠于亚利山那号战舰。

(2)、第七段:罗斯福仍然不相信如此强大的美军基地,怎么竟然会如此不堪一击。

(3)、第八段:二千四百零三名美国人,灵魂与硝烟融入蓝天。

(4)、第九段:九分钟之内,战舰与一千一百 七十名船员一并迅疾沉没。

2.找一找:强大的美军舰队如此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 第七段: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

3.美军的“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明确:日本——第一批轰炸机临近

美国——讯息被错误地判断

日本——战机从航母上起飞时

美国——战士度假、姑娘跳舞

日本——大规模的空袭开始

美国——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刊登广告

三组对比,突出说明了正是由于美军思想的懈怠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4.文中是如何描述亚历山大号的?

第10、11小节。

它庞大的身躯,静卧于纪念堂底部的海水中,像一头巨兽残留的骨骸。从一侧海面的船尾部,露出战舰锈迹斑斑的圆形炮塔,如一口深井,扎入海底的礁石;当年战舰的旗杆基座依旧矗立,紧靠着纪念堂白色的墙体,在拆毁后重又修复的旗杆上,飘扬着美国国旗。另一侧海面便是船头的方向,巨大的平台陷于水下一米左右深处,朽蚀的甲板,舱盖在海水中清晰可辨,延伸至前方百余米,只是它们从此永远地停泊在这片海域了。

5.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倍受耻辱,谁知道珍珠港事件后美国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是什么?

(展示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的图片)思考:谁是赢家?

明确:美国向日本的广岛投放了原子弹。结果:广岛市24.5万人中有20万人死伤,城市建筑物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全部倒塌和燃烧,一枚原子弹毁掉了一座城市。)

课件补充一组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15亿人卷入,3000多万人伤亡,无数财产受损。

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卷入,9000多万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伤亡,经济损失4万亿美元。

核大国的核武器拥有量足以使我们的星球被毁灭几百次。如果任何武装冲突的升级导致了核武器的滥用,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10秒钟我们就可倒退到石器时代。

结论:战争没有胜利者。在从未获得真正和平的世界上,只要有战争,就必然会有伤亡,战争是整个人类的灾难。

6.那作者面对日美双方输赢角色的转变,她感悟到了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1)“亚历山大号如果健在,在后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烽烟里,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它若是„„另一座水上废墟兼纪念堂呢?”

(2)“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带有自杀性质,所谓弄巧成拙,结果当然事与愿违。”

(3)“在某种情况下,偶尔侥幸的成功,也许是失败之母。”

(4)“正义与非正义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互相转化,„„立即走向除暴初衷的发

面。”

(5)“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研习课文的结构

(四)、研读课文,品味写作特色。

本文作者将写景,记事,抒发情感,发表看法有机统一了起来。

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体会、归纳。

明确:1.沉郁的描绘,沉重的记叙。

文章用了大量笔墨写景叙事,因为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所以她笔下的景和事的色调也是冷暗的。

初次描写纪念堂,给人以凄凉,肃穆的感觉。接下来描写舰的整体“像一头巨兽残留的骨骸”,无声地展示着当年所受打击的沉重;船尾的炮台是“锈迹斑斑的”,而且“如一口深井”,无言地诉说着荒凉和幽暗;船头上的“朽蚀的甲板,舱盖”永远地浸泡在了海水中,无语地描述着什么是沧桑。作者将这些详尽地刻画出来,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追述历史事实时,作者的笔也是非常的沉重。作者记道:——其中有一千一百七十七名海军将士长眠于亚利山那号战舰,1941年12月7日清晨。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倒装句,突出了将士们的死难,突出了事件的残酷;然后再详细地记下时间,显示出了事件的重大。作者推测这些将士们:他们静静地躺在海底,列队成行,做了永生永世的战友,有的人甚至还未睁开眼就永远地闭上了,有的人也许至今还保持着战斗的姿态。这种姿态,这种沉静,在活着的人看来,是一种怎样的哀痛啊!长长的句子,舒缓的语气,让读者也感受到了强烈的沉重。

2.真诚的评说,深刻的感悟。

在描写完纪念堂,介绍完珍珠港事件后,作者写道:在某种情况下,偶尔侥幸成功,也许是失败之母。这是十分深刻,带有哲学意味的总结;这个道理不但适用于珍珠港事件,而且适用于许多性质与之类似的事情。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接着作者点出了本文的主旨:

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是对珍珠港事件的最真诚,最深刻的感悟,所谓“留给后人的百年警示”,也正是这个。

六、课堂小结。

作家张抗抗透过历史的硝烟和战争的血腥,在珍珠港发出沉重的感叹:“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人万劫不复的深渊。”表现了对和平的深切呼唤。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正视现实,珍惜现在的生活,热爱和平。

七、布置作业。

1、从“南京,和平,鲜花,忏悔,铭刻,反思,战争,未来,自由,反抗,崛起,活教材,狂热,祈祷,沉默,民族,历史,废墟,辉煌,游戏”这些词语中选择十个左右,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段文字。结合我们总结的欣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2、在网上收看电影《珍珠港海战》。


相关内容

  • [泪珠与珍珠](比赛课教案)
  • 12. 泪珠与珍珠 琦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文中找出写了哪些泪珠. 2. 能力目标: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感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3. 德育目标:感受泪珠中蕴含的真.善.美,懂得要爱和感恩这个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感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

  • 珍珠鸟教案(公开课)
  •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蔓""腻""咂"等字,理解"信赖""神气十足"等词含义. 2.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3. 有感情 ...

  • [泪珠与珍珠]教案
  • 泪珠与珍珠 马倩(2007010525) (此教案针对棠湖中学三段教学而设计,"三段教学"是四川省目前唯一成型成体系的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三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通过课前"学生主动发现 ...

  •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珍珠鸟 1.
  • 珍珠鸟 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冯骥才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珍珠鸟变化的过程和原 ...

  • 四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
  • <珍珠鸟>教学设计 华溪镇甫甸小学 鲁琼凤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会用"居然"."不由自主" ...

  • 珍珠鸟教案设计
  • 珍珠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 3.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 4.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案
  • 教学目标: 1. 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只有与动物和谐共处,才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生命的真谛. 教学重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教学难点:理解& ...

  •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爱岛之情. 3. 学生自学新的生字14个,并要求熟记,会写并运用.结合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 4. 懂得运用课文中的比拟句,并可以按照 ...

  • 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 <珍珠鸟>教案 执教人:朱国华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