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125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酸、碱、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装置、人员的因素会产生静电,有时由于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在化工生产中要注意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一) 静电产生的内因

1. 物质的溢出功不同。任何两种固体物质,当两者作相距小于25x10—8cm 的紧密接触时,在接触界面上会产生电子转移现象,这是由于各,种物质溢出功的不同的缘故。两物质相接触时,溢出功较小的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另一方就获得电子带负电。

2. 物质的电阻率不同。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移动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

3.介电常数(电容率) 不同。在具体配置条件下,物体的电容与电阻结合起来决定了静电的消散规律。如果液体的介电常数大于20,并以连续性存在及接地,一般说来,无论是运输还是储存都不可能积累静电。

(二) 静电产生的外因

1.紧密的接触和迅速的分离。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是不光滑的,所谓的接触是多点接触,当接触距离小于25 x10^8cm时,就有电子转移,即形成双电层。若分离得足够快,物体就带电。

2.附着带电。某种极性的离子或带电粉尘附着到与地绝缘的固体上,能使该固体带上静电或改变其带电状况。物体获得电荷的多少,取决于该物体对地电容及周围情况。人在有带电微粒的场合活动后,由于带电微粒吸附于人体,因而会带电。

3.感应起电。在工业生产中,存在带静电物体能使附近不相连的导体带电的现象。

4.电解起电。将金属浸入电解溶液中,或在金属表面形成液体薄膜,由于界面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离子将向溶液里扩散;即形成界面电流,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界面上出现双电层,形成电位差。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电位差足以阻止金属离子继续溶解,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金属离子继续扩散,形成电流。

5.压电效应起电。某些固体材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电荷。压电效应产生的电荷密度小,但是在局部面积上分布着不均匀的正负电荷。虽然压电效应产生的电荷密度小,仍具有可能引起爆炸的能量。

6.极化起电。绝缘体在静电场内,其内部和表面能出现电荷,是极化作用的结果。按照分子结构的不同,极化分为两类:一是非极性分子极化,二是极性分子极化。

7.喷出带电。粉体、液体和气体从截面很小的开口喷出时,这些流动的物体与喷口激烈的摩擦,同时流体本身分子之间又相互碰撞,会产生大量的静电。

8.飞沫带电。喷在空间的液体,由于扩散和分离,出现了许多小滴组成的新的液面,产生静电。

另外还有淌下、沉浮、冻结等许多产生静电的方式。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产生静电的方式

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有三种。

1.爆炸和火灾。爆炸和火灾是静电的最大危害。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可能因为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2.电击。由于静电造成的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电物体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带静电电荷的人体接近接地体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静电的能量较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的静电电击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是因为电击易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电击还可引起职工紧张,影响工作。

3.影响生产。在某些生产工程中,不消除静电将会影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此外,静电还可引起电子元件误动作,引发二次事故。

三、防止静电的措施:

1.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法是从工艺梳程、设备构造、材料选择及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电流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主要措施有:

①限制输送速度;

②正确区分静电产生区和逸散区,采取不同的防静电危害措施;

③对设备和管道选用适当的材料

④适当的安排物料投入顺序;

⑤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

2.泄漏导走法

泄漏导走法即静电接地法。静电接地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可以利用工艺手段对空气增湿、添加抗静电剂。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把设备上各部分经过接地极与大地连接,静电连接系统的电阻不应大于100欧姆。

3.静电中和法

静电中和法主要是将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离子(一般正负离子成对) 。其中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反的离子,向带电物体移动,并和带电物体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薄膜、纸、布等行业,但是应用不当或失误会使消除静电的效果减弱,甚至会导致事故发生。利用此原理制成了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的类型主要有自感应式、外接电源式、放射线式、离子流式和组合式等;在生产中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合的静电消除器。

4. 人体的防静电措施

人体带电除了能使人体遭受电击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外,还能在精密仪器或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解决人体带电对工业生产的危害。消除人体带静电的措施是:

①人体接地。在人体接地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消除人体所带的静电。在坐着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可佩戴接地的腕带。在防静电的场所入口处、外侧,应有裸露的金属接地物。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注意着苯,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衣服、鞋和手套,不得穿化纤衣物。穿防静电鞋的目的是将人体接地。

田工作地面导电化。特殊危险场所的工作地面应是导电性的或造成导电条;件,工作地面泄漏电阻的阻值,既要小到能防止人体静电积累,又要防止人体触电时不致受到伤害,故

阻值要适当,一般为3x10^6欧姆≤R ≤10^6欧姆。

③安全操作。a 、工作中应尽量不搞可使人带电的活动;b 、合理使用规定的动防护用品;c 、工作时应有条不紊,避免急性动作;d 、正在防静电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e 、不准使用化纤材料制作的拖布或抹布擦洗物品及地面。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者应重视静电在化工生产中的危害i 把静电的危害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给予消除,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

来自: 安全管理网(www.safehoo.com ) 详细出处:http://www.safehoo.com/Tech/Chemical/201010/154401_2.shtml

来自: 安全管理网(www.safehoo.com

http://www.safehoo.com/Tech/Chemical/201010/154401.shtml 详细出处:)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125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酸、碱、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装置、人员的因素会产生静电,有时由于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在化工生产中要注意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一) 静电产生的内因

1. 物质的溢出功不同。任何两种固体物质,当两者作相距小于25x10—8cm 的紧密接触时,在接触界面上会产生电子转移现象,这是由于各,种物质溢出功的不同的缘故。两物质相接触时,溢出功较小的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另一方就获得电子带负电。

2. 物质的电阻率不同。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移动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

3.介电常数(电容率) 不同。在具体配置条件下,物体的电容与电阻结合起来决定了静电的消散规律。如果液体的介电常数大于20,并以连续性存在及接地,一般说来,无论是运输还是储存都不可能积累静电。

(二) 静电产生的外因

1.紧密的接触和迅速的分离。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是不光滑的,所谓的接触是多点接触,当接触距离小于25 x10^8cm时,就有电子转移,即形成双电层。若分离得足够快,物体就带电。

2.附着带电。某种极性的离子或带电粉尘附着到与地绝缘的固体上,能使该固体带上静电或改变其带电状况。物体获得电荷的多少,取决于该物体对地电容及周围情况。人在有带电微粒的场合活动后,由于带电微粒吸附于人体,因而会带电。

3.感应起电。在工业生产中,存在带静电物体能使附近不相连的导体带电的现象。

4.电解起电。将金属浸入电解溶液中,或在金属表面形成液体薄膜,由于界面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离子将向溶液里扩散;即形成界面电流,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界面上出现双电层,形成电位差。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电位差足以阻止金属离子继续溶解,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金属离子继续扩散,形成电流。

5.压电效应起电。某些固体材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电荷。压电效应产生的电荷密度小,但是在局部面积上分布着不均匀的正负电荷。虽然压电效应产生的电荷密度小,仍具有可能引起爆炸的能量。

6.极化起电。绝缘体在静电场内,其内部和表面能出现电荷,是极化作用的结果。按照分子结构的不同,极化分为两类:一是非极性分子极化,二是极性分子极化。

7.喷出带电。粉体、液体和气体从截面很小的开口喷出时,这些流动的物体与喷口激烈的摩擦,同时流体本身分子之间又相互碰撞,会产生大量的静电。

8.飞沫带电。喷在空间的液体,由于扩散和分离,出现了许多小滴组成的新的液面,产生静电。

另外还有淌下、沉浮、冻结等许多产生静电的方式。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产生静电的方式

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有三种。

1.爆炸和火灾。爆炸和火灾是静电的最大危害。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可能因为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2.电击。由于静电造成的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电物体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带静电电荷的人体接近接地体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静电的能量较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的静电电击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是因为电击易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电击还可引起职工紧张,影响工作。

3.影响生产。在某些生产工程中,不消除静电将会影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此外,静电还可引起电子元件误动作,引发二次事故。

三、防止静电的措施:

1.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法是从工艺梳程、设备构造、材料选择及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电流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主要措施有:

①限制输送速度;

②正确区分静电产生区和逸散区,采取不同的防静电危害措施;

③对设备和管道选用适当的材料

④适当的安排物料投入顺序;

⑤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

2.泄漏导走法

泄漏导走法即静电接地法。静电接地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可以利用工艺手段对空气增湿、添加抗静电剂。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把设备上各部分经过接地极与大地连接,静电连接系统的电阻不应大于100欧姆。

3.静电中和法

静电中和法主要是将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离子(一般正负离子成对) 。其中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反的离子,向带电物体移动,并和带电物体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薄膜、纸、布等行业,但是应用不当或失误会使消除静电的效果减弱,甚至会导致事故发生。利用此原理制成了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的类型主要有自感应式、外接电源式、放射线式、离子流式和组合式等;在生产中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合的静电消除器。

4. 人体的防静电措施

人体带电除了能使人体遭受电击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外,还能在精密仪器或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解决人体带电对工业生产的危害。消除人体带静电的措施是:

①人体接地。在人体接地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消除人体所带的静电。在坐着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可佩戴接地的腕带。在防静电的场所入口处、外侧,应有裸露的金属接地物。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注意着苯,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衣服、鞋和手套,不得穿化纤衣物。穿防静电鞋的目的是将人体接地。

田工作地面导电化。特殊危险场所的工作地面应是导电性的或造成导电条;件,工作地面泄漏电阻的阻值,既要小到能防止人体静电积累,又要防止人体触电时不致受到伤害,故

阻值要适当,一般为3x10^6欧姆≤R ≤10^6欧姆。

③安全操作。a 、工作中应尽量不搞可使人带电的活动;b 、合理使用规定的动防护用品;c 、工作时应有条不紊,避免急性动作;d 、正在防静电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e 、不准使用化纤材料制作的拖布或抹布擦洗物品及地面。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者应重视静电在化工生产中的危害i 把静电的危害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给予消除,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

来自: 安全管理网(www.safehoo.com ) 详细出处:http://www.safehoo.com/Tech/Chemical/201010/154401_2.shtml

来自: 安全管理网(www.safehoo.com

http://www.safehoo.com/Tech/Chemical/201010/154401.shtml 详细出处:)


相关内容

  •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管理措施
  •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管理措施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由于工艺.装置或人员的因素都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因静电而引起事故的情况,在精细化工企业曾多次发生过:装置安稳运行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相反,一次事故停车就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

  • 静电的应用
  • 静电的危害与预防 一.引言 静电是由不同物质的接触.分离或相互摩擦而产生的,例如在生产工艺中的挤压.切割.搅拌和过滤,以及生活中的行走.起立.脱衣服等,都会产生静电. 静电的电位一般是较高的.例如人在穿.脱衣服时,有时可产生一万多伏的电压(不过其总的能量是较小的).静电的危害大体上分为使人体受电击. ...

  •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6-30批准 2000-10―01实施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 ...

  • 静电放电的危害与防护
  • 静电放电的危害与防护 摘要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随处都有可能产生静电,静电与我们息息相关,静电放电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生命危险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由于静电的产生具有隐蔽性.潜在累积性.随机性及复杂性,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到,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静电的产生.危害与防护措施. 关键词 静电放电:危害:防护 1 ...

  • 铝粉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害及防范
  • 1 引言 铝粉,亦称银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产品,广泛应用于颜料.油漆.烟花.冶金和飞机.船舶制造业.铝粉制备生产属于高危冶炼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由于铝粉特有的遇湿易燃特性.点火能量低.爆炸下限范围小,决定了铝粉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充分了解粉尘爆炸对铝粉生 ...

  • 静电防护论文
  • 电子装联中的静电防护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装联生产中ESD危害的发生原因及危害,提出包括采用静电防护器材和在生产中各主要工艺环节的静电防护要求. 关键词:电子装联 静电放电(ESD) 静电防护 0 引言 电子仪器仪表.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设备等电子设备都是由电子元器件利用装联技术组装而成的, ...

  • 静电防护培训
  • 静电防护培训 摘要: 随着半导体.光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类生产制程车间对静电防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一旦静电失火,其损失将非常严重,并且会伴有人员伤亡,故普及静电知识,我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防患于未然,是很重要的. 1)一般静电防护培训的内容 a.静电学基础知识 b.静电按制的基本原理与途径 c.静电 ...

  • §1-7静电的应用及危害
  • §1-7 静电的应用及危害(教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静电有哪些应用. 2.知道静电有哪些危害. 3.掌握防止静电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 ■重点难点:静电应用的原理和防止静电的方法. ■课前自主学案 一.静电的应用 静电可以被人们利用,静电喷涂.静电屏蔽. 静电除尘器. 静电复印机. 激光打印机 ...

  •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
  •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 1 总则 1.0.1 化工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遵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方针,以保证生产安全和适度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水平,促进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