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荣生平与著述考略

  摘 要: 包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卒于道光六年(1826)。主要著有《毛诗礼征》十卷和《学诗识小录》十三卷。包世荣是晚清一位重要的朴学大师,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其生平和著述的研究甚少,综合考察包世荣的生平经历和他的主要著作,对晚清经学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 包世荣 生平 著述 《毛诗礼征》  包世荣是晚清一名重要的朴学家,但是其生平和著述情况却鲜为人知,《皖志列传稿》、《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清史列传》和《清儒学案》等书也只有些许记载。本文拟据以上材料和有关文献资料,对其生平经历和著述试作考索,望能为将来学者对其人其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一、关于生平  包世荣(1784—1826),字季怀,安徽泾县人,包世臣(慎伯)从弟。从其族兄包世臣的年谱和《包世荣行状》、《皖志列传稿》等书以及同时代诸家的文集中,整理包世荣的家世,并略加考述如下:  据《皖志列传稿》所撰,包家最早追溯到包世荣的五世祖包悠芳。《皖志列传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至明季布衣悠芳,负贩于和州。岁暮将归,闻邻妇哭哀甚,询知夫以负债故,将卖妻。遂罄赀为偿,诡以折阅告家人。顺治中,有和州人自九华山进香返,过包村,言其父母遗命,朝山为包姓客祈祷。时悠芳已病甚,拜于床下。”[1]  此和州人就是之前负债卖妻人的儿子,这段故事一时传为佳话。包世臣曾说“吾先世以经史立家法,中叶衰退。”[2]包家在当时属于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包悠芳有一子,名焕章,字尧文,国子监生,乡饮介宾。包焕章的长子名辑五,字觐之,县学生,转授文林郎、侯官县知县。包辑五有五个儿子,包世荣的父亲排行老三,名良棻,字重侯,道光登极恩招赐级九品。据《包世荣行状》记载包世臣的父亲比包良棻小。包良棻娶翟楚珍,生了四个儿子,世荣最小。他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病逝,开始时由包世臣的母亲抚养,长大些搬去和祖父一起居住。当时包家上下数十人,为了生计,包世荣和包世臣的父亲去了江苏江宁做小生意。二伯父县学君留在家中授读和照顾家中老小。祖父很疼爱世荣,不要求其刻苦学习,只是偶尔跟着二伯父读读书,加上家中潦倒,无力专意读书。所以到了很大年纪还不会背诵中经,大家都以为他愚笨,但是拿笔让他写文章,又经常有不平凡的气势。  嘉庆五年(1800)春,包世荣从泾县来到江宁。包世臣当时居住在江宁,教受包世荣文法。包世荣十九岁(1803)时开始应童子试,数次均无结果,第八次时遇到督学长洲徐颋。徐公赞叹世荣文章沉丽,为八府所未见,于是提拔为府学案首。嘉庆十三年(1808)包世荣来到扬州,当时歙县的洪桐生主讲于梅花书院。在梅花书院,包世荣结识了甘泉的薛传均、仪征的刘文淇和丹徒的汪沅等友人。刘文琪和包世荣都好《诗》,于是一同治《诗》,汪沅治《毛诗》,薛传均治《说文解字》。包世臣称赞包世荣“吾弟性沈锐,能守寂寞。今相期以十载,修复先业,此匪异人任也。”包世荣治《诗》,搜览古今载籍,尤其好荀子、屈原、吕不韦,《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杜预《通典》、司马光《资治通鉴》等。经常阅读研究《文选》及汉魏以来至近世诗文总集、专集并且深通文法。当时旌德的姚配中和族弟包慎言听说包世荣说《诗》,先后来到扬州跟随包世荣学《诗》。他们都是务实不近名利的人,博洽而又有文采,与包世荣的志趣相同,经常互相观摩和勉励。  包世荣品性佚荡,不拘小节,但是也廉隅自励。扬州乃是四达之乡,众士门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他旅居在扬州近二十年,常常闭户不通人事,但是遇到敦行自勉的绩学之士,又把自己看作弟子一样。他就是这样和沈钦韩相识的,嘉庆十四年(1809)沈氏在扬州认识了包世荣,世荣以弟子自称,二人关系甚好,不久沈氏因公职搬去离包世荣相隔三四里远的地方,这样并没有阻挡他们的交往,二人依旧常常一起讨论切磋诗经学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师从洪梧、凌曙和张琦学者。  包世荣在童子试后,又考了五次乡试。道光元年(1821)时,乡试的主考官是萧山的汤金钊侍郎和新建的熊遇泰编修,无极刘本夔为同考。他们都对包世荣的文章赞叹不已,觉得他引用四书五经醇厚丰茂,于是中榜。中了举人后,拣选为知县。道光六年(1826)报罢南返,七月初至扬州,听闻世父夏天的时候患了足疾,急切的想赶去服侍。九月初二,染时疾,不久辞世于家中,享年四十三岁。留下二男一女,临终前把长子托付给姚配中,次子托付于刘文淇,女儿给姚配中家做童养媳。  二、关于著述  包世荣留下的著作据《碑传集补》、《中国丛书综录》、《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中国丛书广录》以及《别宥斋藏书目录》等书记载有四部。考查包世荣的著述情况,对于研究包世荣是颇有意义的,以下就四种著作进行考索。  (1)《毛诗礼征》十卷。从吉凶、典礼、器服、乐章几个方面来笺释《诗经》。主要内容在后文详细介绍。  (2)《学诗识小录》十三卷[3]。包括《训诂》八卷、《草木》二卷、《鸟兽》一卷、《虫鱼》一卷、《舆地》一卷。《包世荣行状》、《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皖志列传稿》、《清儒学案》以及《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中都有提到此书。《皖志列传稿》中说“积十年之钩索,始斐然有志于著述,又五年而书乃成,曰《学诗识小录》。”[4]但是查阅《八千卷楼书目》、《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中国丛书宗录》、《中国丛书广录》、《别宥斋藏书目录》和《皖人书录》中都没有找到关于《毛诗识小录》的相关记载,推断内地可能无此书。  (3)《〈中衢一勺〉注》三卷附录四卷。此书是为其兄包世臣《中衢一勺》做的注,是书是一部关于扬州地区“河盐漕”的著作。收在包世臣的《安吴四种》中,道光二十四年(1844)用聚珍板印行五百部,讹字较多。咸丰元年(1851)重印二百部,版存南京。咸丰三年《安吴四种》版毁于兵灾。同治十一年(1872)包世臣的儿子包诚在湖北觅得原书,再刊。另外《丛书集成续编》和《艺海珠尘》也收录此书。《丛书集成初编》据《艺海珠尘》排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辑(294)据同治十一年本影印。   (4)校《毛诗训诂传》三十卷《郑氏诗谱》一卷。有清嘉庆二十一年周氏枕经楼刻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除此之外包世荣还著有一些诗文,他的诗文我们暂时没有见到,但是通过包世臣在《包世荣行状》中说的这段话可以略知其文的特色:“然自著诗文甚鲜,尝谓览近人纂作,率未见其精善。然自为之,则手不称意,随俗操笔,徒增来者訾议耳。”[5]另外,包世荣擅长书法,笔势兼参大令、北海。  包世荣一生主要研究《诗经》,他治《诗》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迄止于道光元年(1821),他认为毛公的《传》恪遵雅训,义最优,简质难晓,故而辅之郑《笺》。治《诗》十余年,完成了《毛诗礼征》一书,是书也是其现的唯一著作,是书的研究对包世荣一生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毛诗礼征》  包世荣去世后,留下一些书稿,大都没有定稿,有一本有序言没有大名。据包世臣在《毛诗礼征序》中记载,道光七年(1827),他整理包世荣遗稿的时候发现了包世荣生前和好友姚配中的书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学诗八年,自谓有得,奋然欲述《诗礼原郑》一书。今编次粗就殊,不足发明郑氏,仅征旧文供制举家摭拾而已。覆阅之令人惭恧,而家伯氏以为不可焚弃俟,异日之删定,足下若见此稿,本殆当鄙夷,不以齿于吾党也。”[6]  原书信无从考察,据包世臣说,包世荣和姚配中多次书信往来探讨《诗礼原郑》的著述问题,而且包世荣想将《诗礼原郑》改为《毛诗礼征》。包世臣将书稿寄予刘文琪、薛传均、刘兴宗和包慎言整理校对,于道光七年(1827)冬天将此书稿定名为《毛诗礼征》刊刻发行。  《诗经》与“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礼》中大量记载的上古乐、舞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先秦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面貌。礼的实践在前,礼书撰作于后,殷礼、周礼已在实行,而后才反映到《诗经》当中。周礼是《诗经》时代的客观存在,《诗经》必然反映着周礼。因而《诗》、“礼”相解的方法成为诗经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途径。这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的《诗》教理论和以《礼》说诗、孟子的以意逆志以及荀子的引《诗》证礼。但是先秦时期,《诗》教理论涉及以礼说《诗》的,一般都是零星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缺乏系统性。所以,这一时期的以礼说《诗》处于萌芽状态。汉代郑玄以礼笺《诗》,是《诗经》诠释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汉唐以来,对于《诗经》礼仪制度的诠释甚多,然皆散见于诸家注疏之中,很少有人辑成专书。到了清代道光年间,包世荣《毛诗礼征》一书的出现,一时引人注目。  《毛诗礼征》的版本经过整理有五个:  (1)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本,藏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  (2)木犀轩丛书本,有《丛书集成续编》影印本;  (3)道光七年(1827)小倦游阁刊本,藏南京图书馆、山东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日本京都人文科学图书馆;  (4)道光八年(1828)刊本,有《续修四库全书》、《历代诗经版本丛刊》影印本;  (5)道光刊本,藏日本静嘉堂。  包世荣著《毛诗礼征》一书,采《三礼》郑注,孔颖达、贾公彦《义疏》,而旁稽杜氏《通典》、《论语》、《孝经》、《史记》、《左传》、《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书。该书引《诗》805次,涉及诗经篇目240篇,包括国风101篇、小雅64篇、大雅27篇、三颂38篇。其内容上自郊天,下至饮食之礼,共四十三目,又附十六目。“每目之下节录《通典》相关内容以为‘总叙’,述其要旨,其中宫室、车舆、衣服、饮食诸项,《通典》原载甚略者,则考核群书以为‘总叙’以为释。各目皆选取有关诗句以及《诗序》、《毛传》和《郑笺》阐发题旨,偶引《毛诗正义》则用小字双行排列于诗文之后,纲目井然有序。”[7]书中各目所列举的资料,篇幅长短悬殊,详者盈卷,略者数行,视内容而定。如卷九“衣服”,就列有袞冕服、鷩冕服、毳冕服、希冕服、元冠服、爵弁服等二十二类,最称详备;而卷一“灵星”、“籍田”、“亲蚕”皆仅寥寥数例而已。是书多数类目,内容翔实,概括得体,能够给予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如卷三“昏礼”:“总叙”节录《通典》关于婚礼的叙述,分婚时、行媒、纳采和问名、纳吉、纳征、亲迎以及备媵部分。又引诗《桃夭》、《匏有苦叶》、《氓》等诗讨论了婚时的问题。《毛传》以为秋冬,郑玄以为仲春。作者在分别叙述“毛所据昏时”和“郑所据昏时”之后,加案语引“束皙云:‘春秋二百四十年,鲁女出嫁,夫人归来,大夫逆女,天王取后,自正月至十二月,悉不以得时失时为褒贬,何限于仲春,季秋以相非哉!’”[8]并据此申言:“婚姻之义,在于贤淑,四时通用,协于《诗》、《礼》,先贤以时月为限,恐非至当,束氏之言,畅于《礼》矣。”[9]又引《南山》、《匏有苦叶》、《大明》、《汉广》、《韩奕》和《小星》等诗来描述婚礼的流程以及场面的生动形象,使读者可以领略古代婚礼的大概。是书约三分之一类目的正文后面有附录,更加清晰明了地诠释有关名物。如卷一“耕籍”正文后附“农器”,又如卷五“射礼”后面附“射器”等。在解《诗》方法和体例方面,是书也多承袭郑玄,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以诗意笺之。或用本诗或用他诗;二是以《三礼》释之。或直接取《三礼》之文解释,或引用《三礼》之文论证观点;三是据他经他传释之。比如《论语》、《左传》、《汉书》、《史记》、《通典》等等。  《诗》涉及于“礼”的地方甚多,是书虽然立了四十三目,又附十六目,然而仍有遗漏。比如作者对于“《武》乐六成”避而不谈,虽然提及《赉》、《桓》、《酌》三篇,皆未明言属于《大武》乐章之列。《毛诗礼征》一书的体例特色和优点不足都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毛诗礼征》是继郑玄之后一部以“礼”解《诗》的专著,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郑玄的解诗方法。对于这样一部专著,一些学者已经关注和评价,大都散见于各家经学书籍和论文当中。最早对是书作出评价的是晚清学者胡朴安的《诗经学》:“所以研究中国国家之组织,社会之维持,家庭之集合,个人之修养,《诗经》中之礼教,实为参考最好之资料。兹不过发其凡。学者本此例,求之全诗中,分别记之,以成《诗经》礼教学之专书,当必有可观也。”[10]洪湛侯在《诗经学史》中也称赞道:“综览其书,辑录虽多,发明殊鲜。然而较之旧时‘述而不作’之类书,仍然有别。不仅取裁择焉而精,案语多有识断,且学擅专门,每祥僻典,尤足裨助多闻,沾溉诗学。”[11]杨子怡在《传统诗经学对〈诗经〉的文化还原》[12]一文中也认为《毛诗礼征》是《诗》、“礼”相解方面的集大成者。但是也有学者不认同这些观点,梁锡锋在其《郑玄以礼笺诗研究》一书中说“其书实以类辑资料为主,故折衷旧说、表述己见处甚少。”[13]这些评价基本上集中在对《毛诗礼征》综合评价层面,没有涉及是书解诗的具体方法和特色方面。《诗》、“礼”相解的诗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然而《诗经》中涉及名物繁多,如果不参循“礼”,很多地方无法理解。包世荣的《毛诗礼征》目类清晰,语言质朴,征诗丰富,引经据典多方论证,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诗意。对于包世荣对《诗》、“礼”关系的认识以及《毛诗礼征》一书的特色有待进一步的考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天翮.皖志列传稿.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第7册,页101上、下.  [2]包世臣.艺舟双楫.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60.  [3]关于《学诗识小录》的卷数,各种记载有差异:《皖志列传稿》、《包世荣行状》和《清儒学案》都记载是十三卷;《清史稿艺文志补编》和《清代朴学大师列传》记载十二卷,无《虫鱼》一卷.  [4]金天翮.皖志列传稿.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7册,页101下.  [5]包世臣.艺舟双楫.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61.  [6]包世臣.毛诗礼征序.续修四库全书·经部·诗类,69册,页100.  [7]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539.  [8]包世荣.毛诗礼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诗类,69册,页157.  [9]同上[8].  [10]胡朴安.诗经学.商务印书馆,1933:143.  [11]诗经学史.同上,页540.  [12]杨子怡.传统诗经学对《诗经》的文化还原.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3]梁锡锋.郑玄以礼笺诗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11.

  摘 要: 包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卒于道光六年(1826)。主要著有《毛诗礼征》十卷和《学诗识小录》十三卷。包世荣是晚清一位重要的朴学大师,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其生平和著述的研究甚少,综合考察包世荣的生平经历和他的主要著作,对晚清经学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 包世荣 生平 著述 《毛诗礼征》  包世荣是晚清一名重要的朴学家,但是其生平和著述情况却鲜为人知,《皖志列传稿》、《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清史列传》和《清儒学案》等书也只有些许记载。本文拟据以上材料和有关文献资料,对其生平经历和著述试作考索,望能为将来学者对其人其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一、关于生平  包世荣(1784—1826),字季怀,安徽泾县人,包世臣(慎伯)从弟。从其族兄包世臣的年谱和《包世荣行状》、《皖志列传稿》等书以及同时代诸家的文集中,整理包世荣的家世,并略加考述如下:  据《皖志列传稿》所撰,包家最早追溯到包世荣的五世祖包悠芳。《皖志列传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至明季布衣悠芳,负贩于和州。岁暮将归,闻邻妇哭哀甚,询知夫以负债故,将卖妻。遂罄赀为偿,诡以折阅告家人。顺治中,有和州人自九华山进香返,过包村,言其父母遗命,朝山为包姓客祈祷。时悠芳已病甚,拜于床下。”[1]  此和州人就是之前负债卖妻人的儿子,这段故事一时传为佳话。包世臣曾说“吾先世以经史立家法,中叶衰退。”[2]包家在当时属于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包悠芳有一子,名焕章,字尧文,国子监生,乡饮介宾。包焕章的长子名辑五,字觐之,县学生,转授文林郎、侯官县知县。包辑五有五个儿子,包世荣的父亲排行老三,名良棻,字重侯,道光登极恩招赐级九品。据《包世荣行状》记载包世臣的父亲比包良棻小。包良棻娶翟楚珍,生了四个儿子,世荣最小。他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病逝,开始时由包世臣的母亲抚养,长大些搬去和祖父一起居住。当时包家上下数十人,为了生计,包世荣和包世臣的父亲去了江苏江宁做小生意。二伯父县学君留在家中授读和照顾家中老小。祖父很疼爱世荣,不要求其刻苦学习,只是偶尔跟着二伯父读读书,加上家中潦倒,无力专意读书。所以到了很大年纪还不会背诵中经,大家都以为他愚笨,但是拿笔让他写文章,又经常有不平凡的气势。  嘉庆五年(1800)春,包世荣从泾县来到江宁。包世臣当时居住在江宁,教受包世荣文法。包世荣十九岁(1803)时开始应童子试,数次均无结果,第八次时遇到督学长洲徐颋。徐公赞叹世荣文章沉丽,为八府所未见,于是提拔为府学案首。嘉庆十三年(1808)包世荣来到扬州,当时歙县的洪桐生主讲于梅花书院。在梅花书院,包世荣结识了甘泉的薛传均、仪征的刘文淇和丹徒的汪沅等友人。刘文琪和包世荣都好《诗》,于是一同治《诗》,汪沅治《毛诗》,薛传均治《说文解字》。包世臣称赞包世荣“吾弟性沈锐,能守寂寞。今相期以十载,修复先业,此匪异人任也。”包世荣治《诗》,搜览古今载籍,尤其好荀子、屈原、吕不韦,《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杜预《通典》、司马光《资治通鉴》等。经常阅读研究《文选》及汉魏以来至近世诗文总集、专集并且深通文法。当时旌德的姚配中和族弟包慎言听说包世荣说《诗》,先后来到扬州跟随包世荣学《诗》。他们都是务实不近名利的人,博洽而又有文采,与包世荣的志趣相同,经常互相观摩和勉励。  包世荣品性佚荡,不拘小节,但是也廉隅自励。扬州乃是四达之乡,众士门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他旅居在扬州近二十年,常常闭户不通人事,但是遇到敦行自勉的绩学之士,又把自己看作弟子一样。他就是这样和沈钦韩相识的,嘉庆十四年(1809)沈氏在扬州认识了包世荣,世荣以弟子自称,二人关系甚好,不久沈氏因公职搬去离包世荣相隔三四里远的地方,这样并没有阻挡他们的交往,二人依旧常常一起讨论切磋诗经学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师从洪梧、凌曙和张琦学者。  包世荣在童子试后,又考了五次乡试。道光元年(1821)时,乡试的主考官是萧山的汤金钊侍郎和新建的熊遇泰编修,无极刘本夔为同考。他们都对包世荣的文章赞叹不已,觉得他引用四书五经醇厚丰茂,于是中榜。中了举人后,拣选为知县。道光六年(1826)报罢南返,七月初至扬州,听闻世父夏天的时候患了足疾,急切的想赶去服侍。九月初二,染时疾,不久辞世于家中,享年四十三岁。留下二男一女,临终前把长子托付给姚配中,次子托付于刘文淇,女儿给姚配中家做童养媳。  二、关于著述  包世荣留下的著作据《碑传集补》、《中国丛书综录》、《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中国丛书广录》以及《别宥斋藏书目录》等书记载有四部。考查包世荣的著述情况,对于研究包世荣是颇有意义的,以下就四种著作进行考索。  (1)《毛诗礼征》十卷。从吉凶、典礼、器服、乐章几个方面来笺释《诗经》。主要内容在后文详细介绍。  (2)《学诗识小录》十三卷[3]。包括《训诂》八卷、《草木》二卷、《鸟兽》一卷、《虫鱼》一卷、《舆地》一卷。《包世荣行状》、《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皖志列传稿》、《清儒学案》以及《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中都有提到此书。《皖志列传稿》中说“积十年之钩索,始斐然有志于著述,又五年而书乃成,曰《学诗识小录》。”[4]但是查阅《八千卷楼书目》、《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中国丛书宗录》、《中国丛书广录》、《别宥斋藏书目录》和《皖人书录》中都没有找到关于《毛诗识小录》的相关记载,推断内地可能无此书。  (3)《〈中衢一勺〉注》三卷附录四卷。此书是为其兄包世臣《中衢一勺》做的注,是书是一部关于扬州地区“河盐漕”的著作。收在包世臣的《安吴四种》中,道光二十四年(1844)用聚珍板印行五百部,讹字较多。咸丰元年(1851)重印二百部,版存南京。咸丰三年《安吴四种》版毁于兵灾。同治十一年(1872)包世臣的儿子包诚在湖北觅得原书,再刊。另外《丛书集成续编》和《艺海珠尘》也收录此书。《丛书集成初编》据《艺海珠尘》排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辑(294)据同治十一年本影印。   (4)校《毛诗训诂传》三十卷《郑氏诗谱》一卷。有清嘉庆二十一年周氏枕经楼刻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除此之外包世荣还著有一些诗文,他的诗文我们暂时没有见到,但是通过包世臣在《包世荣行状》中说的这段话可以略知其文的特色:“然自著诗文甚鲜,尝谓览近人纂作,率未见其精善。然自为之,则手不称意,随俗操笔,徒增来者訾议耳。”[5]另外,包世荣擅长书法,笔势兼参大令、北海。  包世荣一生主要研究《诗经》,他治《诗》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迄止于道光元年(1821),他认为毛公的《传》恪遵雅训,义最优,简质难晓,故而辅之郑《笺》。治《诗》十余年,完成了《毛诗礼征》一书,是书也是其现的唯一著作,是书的研究对包世荣一生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毛诗礼征》  包世荣去世后,留下一些书稿,大都没有定稿,有一本有序言没有大名。据包世臣在《毛诗礼征序》中记载,道光七年(1827),他整理包世荣遗稿的时候发现了包世荣生前和好友姚配中的书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学诗八年,自谓有得,奋然欲述《诗礼原郑》一书。今编次粗就殊,不足发明郑氏,仅征旧文供制举家摭拾而已。覆阅之令人惭恧,而家伯氏以为不可焚弃俟,异日之删定,足下若见此稿,本殆当鄙夷,不以齿于吾党也。”[6]  原书信无从考察,据包世臣说,包世荣和姚配中多次书信往来探讨《诗礼原郑》的著述问题,而且包世荣想将《诗礼原郑》改为《毛诗礼征》。包世臣将书稿寄予刘文琪、薛传均、刘兴宗和包慎言整理校对,于道光七年(1827)冬天将此书稿定名为《毛诗礼征》刊刻发行。  《诗经》与“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礼》中大量记载的上古乐、舞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先秦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面貌。礼的实践在前,礼书撰作于后,殷礼、周礼已在实行,而后才反映到《诗经》当中。周礼是《诗经》时代的客观存在,《诗经》必然反映着周礼。因而《诗》、“礼”相解的方法成为诗经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途径。这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的《诗》教理论和以《礼》说诗、孟子的以意逆志以及荀子的引《诗》证礼。但是先秦时期,《诗》教理论涉及以礼说《诗》的,一般都是零星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缺乏系统性。所以,这一时期的以礼说《诗》处于萌芽状态。汉代郑玄以礼笺《诗》,是《诗经》诠释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汉唐以来,对于《诗经》礼仪制度的诠释甚多,然皆散见于诸家注疏之中,很少有人辑成专书。到了清代道光年间,包世荣《毛诗礼征》一书的出现,一时引人注目。  《毛诗礼征》的版本经过整理有五个:  (1)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本,藏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  (2)木犀轩丛书本,有《丛书集成续编》影印本;  (3)道光七年(1827)小倦游阁刊本,藏南京图书馆、山东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日本京都人文科学图书馆;  (4)道光八年(1828)刊本,有《续修四库全书》、《历代诗经版本丛刊》影印本;  (5)道光刊本,藏日本静嘉堂。  包世荣著《毛诗礼征》一书,采《三礼》郑注,孔颖达、贾公彦《义疏》,而旁稽杜氏《通典》、《论语》、《孝经》、《史记》、《左传》、《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书。该书引《诗》805次,涉及诗经篇目240篇,包括国风101篇、小雅64篇、大雅27篇、三颂38篇。其内容上自郊天,下至饮食之礼,共四十三目,又附十六目。“每目之下节录《通典》相关内容以为‘总叙’,述其要旨,其中宫室、车舆、衣服、饮食诸项,《通典》原载甚略者,则考核群书以为‘总叙’以为释。各目皆选取有关诗句以及《诗序》、《毛传》和《郑笺》阐发题旨,偶引《毛诗正义》则用小字双行排列于诗文之后,纲目井然有序。”[7]书中各目所列举的资料,篇幅长短悬殊,详者盈卷,略者数行,视内容而定。如卷九“衣服”,就列有袞冕服、鷩冕服、毳冕服、希冕服、元冠服、爵弁服等二十二类,最称详备;而卷一“灵星”、“籍田”、“亲蚕”皆仅寥寥数例而已。是书多数类目,内容翔实,概括得体,能够给予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如卷三“昏礼”:“总叙”节录《通典》关于婚礼的叙述,分婚时、行媒、纳采和问名、纳吉、纳征、亲迎以及备媵部分。又引诗《桃夭》、《匏有苦叶》、《氓》等诗讨论了婚时的问题。《毛传》以为秋冬,郑玄以为仲春。作者在分别叙述“毛所据昏时”和“郑所据昏时”之后,加案语引“束皙云:‘春秋二百四十年,鲁女出嫁,夫人归来,大夫逆女,天王取后,自正月至十二月,悉不以得时失时为褒贬,何限于仲春,季秋以相非哉!’”[8]并据此申言:“婚姻之义,在于贤淑,四时通用,协于《诗》、《礼》,先贤以时月为限,恐非至当,束氏之言,畅于《礼》矣。”[9]又引《南山》、《匏有苦叶》、《大明》、《汉广》、《韩奕》和《小星》等诗来描述婚礼的流程以及场面的生动形象,使读者可以领略古代婚礼的大概。是书约三分之一类目的正文后面有附录,更加清晰明了地诠释有关名物。如卷一“耕籍”正文后附“农器”,又如卷五“射礼”后面附“射器”等。在解《诗》方法和体例方面,是书也多承袭郑玄,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以诗意笺之。或用本诗或用他诗;二是以《三礼》释之。或直接取《三礼》之文解释,或引用《三礼》之文论证观点;三是据他经他传释之。比如《论语》、《左传》、《汉书》、《史记》、《通典》等等。  《诗》涉及于“礼”的地方甚多,是书虽然立了四十三目,又附十六目,然而仍有遗漏。比如作者对于“《武》乐六成”避而不谈,虽然提及《赉》、《桓》、《酌》三篇,皆未明言属于《大武》乐章之列。《毛诗礼征》一书的体例特色和优点不足都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毛诗礼征》是继郑玄之后一部以“礼”解《诗》的专著,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郑玄的解诗方法。对于这样一部专著,一些学者已经关注和评价,大都散见于各家经学书籍和论文当中。最早对是书作出评价的是晚清学者胡朴安的《诗经学》:“所以研究中国国家之组织,社会之维持,家庭之集合,个人之修养,《诗经》中之礼教,实为参考最好之资料。兹不过发其凡。学者本此例,求之全诗中,分别记之,以成《诗经》礼教学之专书,当必有可观也。”[10]洪湛侯在《诗经学史》中也称赞道:“综览其书,辑录虽多,发明殊鲜。然而较之旧时‘述而不作’之类书,仍然有别。不仅取裁择焉而精,案语多有识断,且学擅专门,每祥僻典,尤足裨助多闻,沾溉诗学。”[11]杨子怡在《传统诗经学对〈诗经〉的文化还原》[12]一文中也认为《毛诗礼征》是《诗》、“礼”相解方面的集大成者。但是也有学者不认同这些观点,梁锡锋在其《郑玄以礼笺诗研究》一书中说“其书实以类辑资料为主,故折衷旧说、表述己见处甚少。”[13]这些评价基本上集中在对《毛诗礼征》综合评价层面,没有涉及是书解诗的具体方法和特色方面。《诗》、“礼”相解的诗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然而《诗经》中涉及名物繁多,如果不参循“礼”,很多地方无法理解。包世荣的《毛诗礼征》目类清晰,语言质朴,征诗丰富,引经据典多方论证,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诗意。对于包世荣对《诗》、“礼”关系的认识以及《毛诗礼征》一书的特色有待进一步的考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天翮.皖志列传稿.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第7册,页101上、下.  [2]包世臣.艺舟双楫.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60.  [3]关于《学诗识小录》的卷数,各种记载有差异:《皖志列传稿》、《包世荣行状》和《清儒学案》都记载是十三卷;《清史稿艺文志补编》和《清代朴学大师列传》记载十二卷,无《虫鱼》一卷.  [4]金天翮.皖志列传稿.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7册,页101下.  [5]包世臣.艺舟双楫.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61.  [6]包世臣.毛诗礼征序.续修四库全书·经部·诗类,69册,页100.  [7]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539.  [8]包世荣.毛诗礼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诗类,69册,页157.  [9]同上[8].  [10]胡朴安.诗经学.商务印书馆,1933:143.  [11]诗经学史.同上,页540.  [12]杨子怡.传统诗经学对《诗经》的文化还原.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3]梁锡锋.郑玄以礼笺诗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11.


相关内容

  • 伟长博通,时逢壮采
  • 摘 要: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成就最高的著作.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谓:"文心体大虑周."<文心雕龙>的研究史已长达一千五百多年.20世纪之后的研究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成果显著.本篇主要选取<文心雕龙・诠赋& ...

  • 鲁迅自传1
  • 16 <鲁迅自传> 教学目的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鲁迅精神. 2.了解"小传"的文体特征,学写"小传". 教学要点 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2.解读鲁迅精神. 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 4.体 ...

  • 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
  • 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 司马迁生平 司马迁(前145-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 ...

  • 马君实生平著述考_马景
  • 2011年第2期(总第82期) 回族研究 JournalofHuiMuslimMinorityStudies No.2,2011(Gen,No.82) [回族历史] 马君实生平著述考 马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要:马君实作为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汉文译著家之一,学 ...

  • 9.[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 9.<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鲁迅自传>是语文版七下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是人物传记,是鲁迅作于1930的一篇自传, 叙述了他从1881年出生到1930年约50年的人生经历.按"经历 十 成绩"的结构和时间顺序来写,是鲁 ...

  •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2015•四川文综•9)<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

  • 史学家章学诚:"北漂青年"变形记|章学诚|官师合一
  • 章学诚像 原标题:北漂青年章学诚的一生--<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读后 纵观章学诚一生,实在不算是有天资的人,二十出头离家游学,一直北漂,住在西城区珠市口一个叫柳树井的地方,然后一直就跟朱筠那一帮京城学术圈子的朋友混,直至41岁才中了进士,没做过官,身为绍兴人,也没继承师爷这份本事.有生 ...

  • 张先生与湖南图书馆
  • 罗力可 张舜徽先生( 1911 一 1992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湖南沅江人,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是我国第一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张先生生前热爱家乡 , 关心家乡图书馆事业. 2001 年 8 月 5 日是张舜徽先生 90 周年诞辰,抚今忆昔,追思先生向湖南图 ...

  • 李时珍生平简介
  • 李时珍生平简介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