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蜡烛学案

3蜡烛

西蒙诺夫

主备人:冯海宁 时间:20120827 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与品种的写法。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3、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4、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习方法

本课需要认真朗读,仔细品味,在阅读课文中,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感知本文故事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知识链接: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自主学习 感知文意

1、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口头复述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概括内容: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给下列词语注音、解释词语。

①注音:拂晓( ) 地窖( ) 腋窝( ) 鞠躬( ) ....

颤巍巍( ) .

②词语解释:

拂晓: 烧灼:

肃穆: 颤巍巍:

精疲力竭:

永垂不朽:

3.这位母亲在怎样的情况下埋葬红军烈士的?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感受老妇人的处境。

合作交流 把握形象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的语句大声朗读,然后说说老妇人的形象。

2、文章非常感人,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说说是什么让你如此感动?

3、学生结合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1)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2)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外延伸

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课堂作业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拂( )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 淹没 闪烁 B.耸立闪烁 埋没 闪耀

C.矗立闪耀 埋没 闪烁 D.矗立闪烁 淹没 闪耀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蜡烛

西蒙诺夫

主备人:冯海宁 时间:20120827 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与品种的写法。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3、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4、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习方法

本课需要认真朗读,仔细品味,在阅读课文中,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感知本文故事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知识链接: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自主学习 感知文意

1、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口头复述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概括内容: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给下列词语注音、解释词语。

①注音:拂晓( ) 地窖( ) 腋窝( ) 鞠躬( ) ....

颤巍巍( ) .

②词语解释:

拂晓: 烧灼:

肃穆: 颤巍巍:

精疲力竭:

永垂不朽:

3.这位母亲在怎样的情况下埋葬红军烈士的?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感受老妇人的处境。

合作交流 把握形象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的语句大声朗读,然后说说老妇人的形象。

2、文章非常感人,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说说是什么让你如此感动?

3、学生结合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1)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2)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外延伸

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课堂作业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拂( )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 淹没 闪烁 B.耸立闪烁 埋没 闪耀

C.矗立闪耀 埋没 闪烁 D.矗立闪烁 淹没 闪耀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内容

  •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刘凤杰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二)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 ...

  • 浅谈科学探究的宽度和深度_以蜡烛燃烧的化学探究教学为例_曹玉民
  • 2012年第5期 化 学 教 育·7· 新课程天地 浅谈科学探究的宽度和深度 ---以蜡烛燃烧的化学探究教学为例 曹玉民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石家庄 050024 ( 摘要 科学探究的宽度是指科学探究活动所包含的科学探究要素的多少,科学探究的深度是指科学探究活动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多少和 ...

  • 蜡烛的变化教案
  • 1.蜡烛的变化 白云园小学 王红艳 预期学习结果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点. 2.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

  • 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 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杨志华 曹圣华 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 江苏泰州(225500) 蜡烛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在现行九年级上教版化学教材中到处都闪烁着蜡烛燃烧的光芒.一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化学道理,有关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笔者就近几年来的中考化学试题,谈谈 ...

  •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目
  • 30.(1)如图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 是 ________像. 答案:虚 (11·贺州)17.(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 一支与A完全相同而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 ...

  • 创意婚礼策划案
  • 现在市面上的蜡烛在工艺上如:香熏蜡烛、果冻蜡烛、工艺蜡烛等,香熏蜡烛代表着爱情甜甜蜜蜜;果冻蜡烛代表爱情纯洁;工艺蜡烛代表生活的多姿多彩。婚礼中常用工艺蜡烛。烛光婚礼上应用的蜡烛大致上包括烛台和漂蜡两种,烛台分为多种造型,有风帆型、心型、S型等等;漂蜡的造型更是纷繁,一般婚庆公司会提供这些蜡烛,但是 ...

  •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级反思
  •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 ...

  • 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
  • 专题1: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 资源收集整理哈尔滨市第39中学  曹瑛   每一位使用者都会对您表示深深的感谢!(对不起图形未能复制到此处)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

  • [蜡烛的前世今生]阅读答案
  • 蜡烛的前世今生 停电的夜晚越来越少,精关的工艺蜡烛却渐渐流行起来.光线和阴影在摇曳地做着游戏,令人遐思.蜡烛带给我们的别样温存,也许是任何照明方式都难以取代的. ①蜡烛的发展 原始人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纤维浸透油脂的火把,逐渐的,油脂包裹纤维的蜡烛在很多国家被独立发明出来.显然,蜡烛比火把和油灯更加便携 ...

  •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
  •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 2012-03-03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