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 大学 校区

一 . 前言

同性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似乎并不陌生了,随着高校同性恋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性恋大学生这一问题已渐渐被重视起来。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及态度,本文就以在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被试,我们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贵州大学南北校区内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能够从主观动机、 负面经历和环境影响等 7 个方面对同性恋进行归因;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 ,主要受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对同性恋的认识越全面 ,态度就越宽容 ,反之就越反感。很多人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很不相同,被采访对象的观点各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或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理智的,但在婚恋观念上仍有需要重塑的一面.

二 . 主体

1.社会背景

同性恋,虽然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病态、反常、罪恶与犯罪,受到社会和教会的谴责、驱逐、唾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对同性恋采取的是歧视和压制的态度。而“同性恋”的定义在1973年就已翻新,其已不再是“精神病患者”、“神经出错者”的代名词。然而对待属于普通人一种的“同性恋者”每个国家、每个个人保持的态度千差万别,其所导致的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网络上曾经有很火的一对男同性恋——夏河和洛洛。而在现实生活,有时也会看见打扮男生化的女生跟另一个女生很亲昵时,她们就会被怀疑是同性恋。随着时代发展,而且它作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虽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包容,但是我们似乎并不是特别的喜欢这样的恋人,而且似乎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对同性恋并不怎么认同,虽然有的国家承认同性恋,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保护措施,如英国,加拿大。但是有的国家却仍在政治、

经济、法律等等方面上为难同性恋者,如中国,美国。同性恋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对目前日趋多元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和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同性恋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建构全方位人文关怀型的高校校园文化,无疑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就在我们身边的同学们,你们对待同性恋者是褒多还是贬多?为此,我们做出了深相关得调查。

2.主要目的

思想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良好的思想更是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那么何为良好思想呢?在不同领域上有不同评价标准。在对待同性恋者问题上,个人认为正确对待予以理解为良好。

一来,同性恋者本来就是合理的存在,若我们仍在思想上多加排斥,会显得我们思想程度低,不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二来,思想往往影响人的行径,若一个人长期对同性恋者不满,碰上,难免自持,就像如今仍有美国青年当街追杀同性恋者的事情发生,这已不单单是思想上的问题,而是触犯法律的问题;已不单单是个人素质问题,而是直接升华到社会道德的问题!一个人冲动是自毁前途,多个人冲动引起的,将会是社会的动荡,国家的不稳,到时候何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更何况冲动往往是青壮年的代言人。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我们的出发点是了解我们这一代对待同性恋的理解、态度以及行为倾向等相关问题的看法,我们的研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正确了解同性恋者,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警醒冲动一代,避免不必要意外发生。这是我们这堆普通人应深思的问题。让更多人了解同性恋者,让更多人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将会带来个人和社会怎样的影响,让更多人深思,重新端正态度是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

3.调查对象的选择及其简况

贵州大学花溪南北校区的本科大学生,还有部分老师。

4.调查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我们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在第九周到十三周之间,把网上问卷和纸质版问卷发放到贵州大学南北校区内不同的学院,班级,宿舍以及老师,叫同学帮忙一起发问卷,同时向他们了解他们自身的详细情况,必要时会有访谈。还有,我们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以及分析,并且进行资料搜集及研究资料。我们试图对在校大学生就同性恋的认识、态度以及行为倾向三方面进行调查;并就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进行讨论,以及一个调查对象在对同性恋一问题上个人所持的一些独特观点作出分析,以及其个人态度对其行为倾向的影响等问题做一讨论。

5.调查获得的主要资料和数据

5.1关于同性恋

5.1.1 何谓“同性恋”?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被称为同性恋者。

5.1.2 相关称谓

中国古代的同性恋含蓄称谓:“龙阳之好”;“分桃之恋”;“断袖之癖”;现在,女同性恋称呼为:拉拉,LES,LESBIAN,百合,蕾丝,其中又分T,P,H); 男同性恋称呼为:同志,GAY,QUEER,断背,断袖(其中又分1,0,0.5等)。

5.1.3 历史回顾

同性恋文化在欧洲的发展以古希腊时期为最高峰,许多著名学者如希罗多德、柏拉图、色诺芬与阿特纳奥斯等都曾在著作与论述中提及或探讨古希腊社会上盛行的同性恋文化。

而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个词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在他创造这个医学名词之前,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

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在此基础上,同性恋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5.1.4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理解

关于同性恋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

(1)这种观点比较模糊,刚开始认为是不正常而又正常的现象,同时认为其是一种进化的需求;

(2)认为同性恋就是两个同性之间比较亲密又有一定依恋的一种关系。 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 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种另类的时尚潮流 一种变态的心理扭曲

5.2 关于同性恋的接触

5.2.1 与同性恋这一概念接触的时间

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间段:初中、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时期,其中初学接触的有?人(包括?个女生,?个男生);高中有?人(包括?个男生,?个女生);大学?人(包括?个女生,?个男生);研究生时候才接触到的有?个女生。

5.2.2 了解同性恋的途径

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类:朋友,书本,电视、电影、广播 ,网络以及学校。 其中?在调查中出现的次数是?次,说明?是所调查对象的主要了解途径,从而也在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同时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行为趋向;

其次,?在调查中的出现次数为?次,仅次于媒体,是访谈对象了解同性恋的第二大途径;

同样,?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以及其行为趋向; 再次是?(出现次数为?次),这说明?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是?,出现次数仅为?次。 这说明现在大学生身边的同性恋还是很少的,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电视媒体来了解同性恋的,如通过一些论坛、新闻以及其它类型的报道或节目。

5.2.3 对同性恋的了解程度

对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三个程度:知道同性恋是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还有一种是认为同性恋是指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 最后一种是:不太清楚,其中不太清楚的人占?人,认为同性恋是指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的占?人,知道同性恋是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的占?人。 从该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对同性恋的了解程度普遍不够高,有几个人的回答很模糊,总的来说了解多的

人很少,并没我们预期中的那么多,也许是不同专 业间有差异,如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在自己专业学习中接触到了这样的课题或是相关的知识,因而对这方面的了解也就多余其它专业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农村和城 市产生了异......

5.3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

对该问题,我们划分了三种种主要成因:先天形成,即同性恋是天生就存在的一种恋爱倾向,是由遗传学基础所决定的;感情挫折,即受到某次或者多次的失恋,觉得同性之间的恋情才能给予安全感;环境影响,即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教养以及身边同班的影响、童年环境等是造成同性恋倾向。

而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的家庭状况,这一问题我们设置了6个选项,分别是: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单亲家庭,家里常发生家庭暴力,家长喜好赌博,父母在外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

其中内部原因在访谈中出现18次,外部原因出现20次。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访谈对象是指定一种原因所说的,很多人都指出同性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影响的产物,一种简单的原因是不至于将其性取向改变的。其中有人提到,有的男孩从小就在女孩子的群体中长大,在她的意识层面中自己是个女孩并不是男孩,跟所有接触的女孩子一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男生来保护自己、做自己的另 一半,从而也就产生了同性恋倾向。而有的被访谈者认为有些同性恋是自己体内激素分泌的结果,一个男性体内雌性激素分泌过多就会追求男性,而女性依然。同样,在访谈的过程中,也有人提出了折中的想法,认为同性恋是自身内部变化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诞生的产物,是跟异性恋一样的一种恋爱关系。其次,也有人认 为,同性恋跟异性恋是一样的,只不过所占比例不多而已,也是一种自由的恋爱方式,是不容受到歧视的。

5.4 对同性恋的态度

对该问题,我们分为三类:完全不会有异样的眼光;有一点介意 ;非常介意。

其中持积极态度出现的频次为15次,无所谓出现的频次为8次,消极态出现的频次为9次。在访谈过程中,有几位在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并未马上做出反应,而是按照与自己关系亲密程度分析其对同性恋的态度,其中一位被访谈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慢慢地接受同性恋的,说明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同性恋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具体分析见3.5.

5.5 对同性恋的行为倾向(自己或者家人有同性恋倾向)

对该问题的回答也分为远离、接触和无行动三类,其中远离在访谈中出现的频次为8次,接触为14次,而无行动出现3次。对于这一问题,很多人都是基于3.4中 的态度做出反应的。有一位被访谈者提到如果是自己不认识的同性恋,那他无所谓,不疏远也不接触,那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痛无痒,而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是同性 恋的话,他则认为自己会去劝说朋友不要做同性恋,而规劝自己的朋友发展为异性恋;有人则认为如果自己身边有同性恋,那他会支持他们,而不会去歧视或是“棒 打鸳鸯”;有人只能理解同性恋而无法接受同性恋的恋情,更无法肯定他们的恋情;也有人认为自己能接受女同性恋而不能接受男同性恋,或是可以接受男同性恋而 无法接受女同性恋者;还有人认为如果自己身边的朋友是同性恋那么他会改变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而去接受同性恋,认可同性恋,认可自己的朋友,让自己的朋友受 到正常人的对待。

6.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和结论

在资料分析和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 ,。。。。。。

7.调查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随着现代科学和医学的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抱着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同性恋现象.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应该理性看待同性恋。不能一味地歧视,排斥这一群体。同性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个隐秘和世界,从而导致了误解乃至憎恶,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要消除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关怀,也要有理性的判断。

总之,同性恋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问题,由此引起争议是随着社会的开放而产生的。单一地从个人权利,或社会伦理,或心理学,或自然法则都无法准确定义同性恋行为。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同性恋者,同时,也应该准确调整自己的心理以及心态,让自己的人生朝着健康的发展走下去。

三.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我们看到,大学生对同性恋多数是持一种理解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很少看到抨击同性恋的言论出现,很多同学提到了他们可能不提倡同性恋,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一个种族延续的问题,但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社会当中拥有真正感情的同性恋人他们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对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我们同样应该给予他们尊重与关爱。

其实,我们学校大多数大学生只对同性恋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只是片面的内容,但是同学们对同性恋人们并不是有歧视心理,这让我们感觉到总体同学们的方向是好的;

不同性别及年级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异;

在态度上,认为没有必要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会占比较大的比例,同时在对接受朋友是同性恋与接受家人是同性恋的态度上,会有较显著的差异;会更接受朋友而不接受家人。

在同性恋不被接受的原因中,由于传统的观念导致社会可能会存在歧视心理,和家人的因素导致同性恋不被接受。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仍很缺乏,需要进一步开展性健康知识教育。基本上对同性恋态度比较宽容。

四.后记

而我们通过这次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给出相关的建议,如下:

1.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拓宽视野;提高大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学会自己思考,不人云亦云,学会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2.对同性恋的形式、生活等有适量的公开,国家要把握这个程度。

3.完善相关法律条约。

4.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者请专业的讲师开讲座以提供正确的评价与说法。 本次调查所得及其不足:

本次调查准备得不是很充足,因而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就所调查的人数来说,总共150人, 这样的人数还是不能够很好地反应大多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所以这次调查也只能说是对一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及其行为倾向的调查;其次,在派发问卷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派发到我们自己的学院,所以相当一部分的受调查人员是女同学。

当然,在这次访谈研究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主要是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研究学习之余我们也找到了小组合作的乐趣,大家各抒己的乐趣,然后有付以行动,最后一起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五.附录(引用资料的出处;问卷或量表;计算公式和统计表;调查的主要数据;参考文献;照片等)

附录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古希臘同性戀》

2.百度百科 《同性恋》

3.《访冯双白:理性科学对待同性恋》

4.陈秀元.中国同性恋研究_回顾与展望_对1986_2006年间178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3]中国性科学,2008,11;17 -11.

5.罗曼.同性恋_研究文献综述[2]湖南经济学院学报,2007,04;04,04.

6.万兴亚、周昌和:感情挫折成大学生同性恋最大原因[N].《中国青年报》2006.1.13

7.王蛟洋: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B0307班,舒伶俐: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B0304班 :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

问卷: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的调查问卷——贵州大学南北校区

一.选择题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为:

A.20岁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3、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同性恋”这个词的:

A.朋友 B.书本 C.电视、电影、广播

D.网络 E.学校 F.其他_________。

4、您认为“同性恋”的含义是指:

A.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

B.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 C.不太清楚

5、当您看到同性恋时,会不会有异样眼光:

A.完全不会 B.有一点 C.会,非常介意

6、如果您的家人是同性恋,您是否会接受?

A.可以,绝对尊重他们的选择 B.有一点痛心,但尽量尊重他们的选择

C.极度难过,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他们 D.十分伤心,无法接受

7、您认为导致同性恋的因素是:

A.先天形成 B.感情挫折 C.环境影响

8、您心目中的同性恋是什么样子的:

A.男不男女不女,一望而知 B.长相猥琐,不健康

C.他们和常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D.其他

9、你是否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

A.是 B.不是 C.说不准

10、你身边是否有同性恋的朋友

A.是 B.不是

11、你是否认同某些国家同性恋可以结婚的法律

A.是 B.不是 C.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法律

12、你认为或认识的同性恋的家庭状况(可多选)

A.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B.单亲家庭 C.家里常发生家庭暴力

D.家长喜好赌博 E.父母在外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 F.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

13、你的同性恋朋友的受教育程度

A.初中 B.高中 C.大学 D.硕士或以上

14、你是否能够接受同性的朋友对你有爱慕之情

A.是 B,可以理解但不接受 C.绝对不能接受,朋友都不能做\

15、如果有天你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同性,你会怎么样做?

A.继续喜欢下去,觉得没什么不正常的 B.努力克制自己,不再与他有任何来往

C.觉得自己不正常,需要找心理医生

16、你认为同性恋应该受到什么样得社会待遇?

A.受到法律的保护 B.受到道德的谴责 C.受到排挤和歧视 D.应该阻止 E.其他

17、关于同性恋,你认为以下最合适的描述的是(可多选):

A.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 B.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C. 一种另类的时尚潮流D. 一种变态的心理扭曲

18、在你认为同性恋中一下哪个群体较多

A.男同性恋者 B.女同性恋者 C.两者持衡

19、你认为同性恋的情感能够和异性恋一样会有真爱吗?

A.会 B.有的会,有的不会 C.不会 D.不知道

20、你觉得同性恋人群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吗?

A.有很大影响 B.轻微影响 C.没有

21、以下几种恋情,你能接受哪几种?(可多选)

A.男男恋情 B.女女恋情 C.双性恋 D.都还可以 E.都不能接受

22、您认为同性恋的数量日益增多

A.是一种社会责任 B.是本来就无法改变的人们解放性取向的趋势

23、您怎么认为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同性恋小说?

A.耽美小说也是一种文学形式 B.受不了,太恶心了

C.只要没有出格的内容,还是可以接受 D.喜欢看关于自己喜欢的偶像的这类小说

E.不排斥

二.开放题型

1、您认为一些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和书籍是否应该在国内传播?请举例你知道的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和书籍?

2、您认为同性恋对某些疾病的传播有什么样影响?请举例说明。

非常感谢您对这次调查的积极参与与配合!

计算方法:某题某一个选项的得票数/某题所有选项的得票数的总和=某题某一个选项的概率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 大学 校区

一 . 前言

同性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似乎并不陌生了,随着高校同性恋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性恋大学生这一问题已渐渐被重视起来。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及态度,本文就以在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被试,我们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贵州大学南北校区内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能够从主观动机、 负面经历和环境影响等 7 个方面对同性恋进行归因;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 ,主要受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对同性恋的认识越全面 ,态度就越宽容 ,反之就越反感。很多人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很不相同,被采访对象的观点各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或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理智的,但在婚恋观念上仍有需要重塑的一面.

二 . 主体

1.社会背景

同性恋,虽然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病态、反常、罪恶与犯罪,受到社会和教会的谴责、驱逐、唾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对同性恋采取的是歧视和压制的态度。而“同性恋”的定义在1973年就已翻新,其已不再是“精神病患者”、“神经出错者”的代名词。然而对待属于普通人一种的“同性恋者”每个国家、每个个人保持的态度千差万别,其所导致的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网络上曾经有很火的一对男同性恋——夏河和洛洛。而在现实生活,有时也会看见打扮男生化的女生跟另一个女生很亲昵时,她们就会被怀疑是同性恋。随着时代发展,而且它作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虽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包容,但是我们似乎并不是特别的喜欢这样的恋人,而且似乎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对同性恋并不怎么认同,虽然有的国家承认同性恋,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保护措施,如英国,加拿大。但是有的国家却仍在政治、

经济、法律等等方面上为难同性恋者,如中国,美国。同性恋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对目前日趋多元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和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同性恋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建构全方位人文关怀型的高校校园文化,无疑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就在我们身边的同学们,你们对待同性恋者是褒多还是贬多?为此,我们做出了深相关得调查。

2.主要目的

思想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良好的思想更是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那么何为良好思想呢?在不同领域上有不同评价标准。在对待同性恋者问题上,个人认为正确对待予以理解为良好。

一来,同性恋者本来就是合理的存在,若我们仍在思想上多加排斥,会显得我们思想程度低,不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二来,思想往往影响人的行径,若一个人长期对同性恋者不满,碰上,难免自持,就像如今仍有美国青年当街追杀同性恋者的事情发生,这已不单单是思想上的问题,而是触犯法律的问题;已不单单是个人素质问题,而是直接升华到社会道德的问题!一个人冲动是自毁前途,多个人冲动引起的,将会是社会的动荡,国家的不稳,到时候何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更何况冲动往往是青壮年的代言人。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我们的出发点是了解我们这一代对待同性恋的理解、态度以及行为倾向等相关问题的看法,我们的研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正确了解同性恋者,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警醒冲动一代,避免不必要意外发生。这是我们这堆普通人应深思的问题。让更多人了解同性恋者,让更多人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将会带来个人和社会怎样的影响,让更多人深思,重新端正态度是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

3.调查对象的选择及其简况

贵州大学花溪南北校区的本科大学生,还有部分老师。

4.调查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我们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在第九周到十三周之间,把网上问卷和纸质版问卷发放到贵州大学南北校区内不同的学院,班级,宿舍以及老师,叫同学帮忙一起发问卷,同时向他们了解他们自身的详细情况,必要时会有访谈。还有,我们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以及分析,并且进行资料搜集及研究资料。我们试图对在校大学生就同性恋的认识、态度以及行为倾向三方面进行调查;并就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进行讨论,以及一个调查对象在对同性恋一问题上个人所持的一些独特观点作出分析,以及其个人态度对其行为倾向的影响等问题做一讨论。

5.调查获得的主要资料和数据

5.1关于同性恋

5.1.1 何谓“同性恋”?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被称为同性恋者。

5.1.2 相关称谓

中国古代的同性恋含蓄称谓:“龙阳之好”;“分桃之恋”;“断袖之癖”;现在,女同性恋称呼为:拉拉,LES,LESBIAN,百合,蕾丝,其中又分T,P,H); 男同性恋称呼为:同志,GAY,QUEER,断背,断袖(其中又分1,0,0.5等)。

5.1.3 历史回顾

同性恋文化在欧洲的发展以古希腊时期为最高峰,许多著名学者如希罗多德、柏拉图、色诺芬与阿特纳奥斯等都曾在著作与论述中提及或探讨古希腊社会上盛行的同性恋文化。

而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个词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在他创造这个医学名词之前,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

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在此基础上,同性恋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5.1.4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理解

关于同性恋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

(1)这种观点比较模糊,刚开始认为是不正常而又正常的现象,同时认为其是一种进化的需求;

(2)认为同性恋就是两个同性之间比较亲密又有一定依恋的一种关系。 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 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种另类的时尚潮流 一种变态的心理扭曲

5.2 关于同性恋的接触

5.2.1 与同性恋这一概念接触的时间

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间段:初中、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时期,其中初学接触的有?人(包括?个女生,?个男生);高中有?人(包括?个男生,?个女生);大学?人(包括?个女生,?个男生);研究生时候才接触到的有?个女生。

5.2.2 了解同性恋的途径

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类:朋友,书本,电视、电影、广播 ,网络以及学校。 其中?在调查中出现的次数是?次,说明?是所调查对象的主要了解途径,从而也在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同时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行为趋向;

其次,?在调查中的出现次数为?次,仅次于媒体,是访谈对象了解同性恋的第二大途径;

同样,?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以及其行为趋向; 再次是?(出现次数为?次),这说明?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是?,出现次数仅为?次。 这说明现在大学生身边的同性恋还是很少的,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电视媒体来了解同性恋的,如通过一些论坛、新闻以及其它类型的报道或节目。

5.2.3 对同性恋的了解程度

对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三个程度:知道同性恋是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还有一种是认为同性恋是指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 最后一种是:不太清楚,其中不太清楚的人占?人,认为同性恋是指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的占?人,知道同性恋是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的占?人。 从该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对同性恋的了解程度普遍不够高,有几个人的回答很模糊,总的来说了解多的

人很少,并没我们预期中的那么多,也许是不同专 业间有差异,如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在自己专业学习中接触到了这样的课题或是相关的知识,因而对这方面的了解也就多余其它专业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农村和城 市产生了异......

5.3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

对该问题,我们划分了三种种主要成因:先天形成,即同性恋是天生就存在的一种恋爱倾向,是由遗传学基础所决定的;感情挫折,即受到某次或者多次的失恋,觉得同性之间的恋情才能给予安全感;环境影响,即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教养以及身边同班的影响、童年环境等是造成同性恋倾向。

而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的家庭状况,这一问题我们设置了6个选项,分别是: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单亲家庭,家里常发生家庭暴力,家长喜好赌博,父母在外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

其中内部原因在访谈中出现18次,外部原因出现20次。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访谈对象是指定一种原因所说的,很多人都指出同性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影响的产物,一种简单的原因是不至于将其性取向改变的。其中有人提到,有的男孩从小就在女孩子的群体中长大,在她的意识层面中自己是个女孩并不是男孩,跟所有接触的女孩子一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男生来保护自己、做自己的另 一半,从而也就产生了同性恋倾向。而有的被访谈者认为有些同性恋是自己体内激素分泌的结果,一个男性体内雌性激素分泌过多就会追求男性,而女性依然。同样,在访谈的过程中,也有人提出了折中的想法,认为同性恋是自身内部变化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诞生的产物,是跟异性恋一样的一种恋爱关系。其次,也有人认 为,同性恋跟异性恋是一样的,只不过所占比例不多而已,也是一种自由的恋爱方式,是不容受到歧视的。

5.4 对同性恋的态度

对该问题,我们分为三类:完全不会有异样的眼光;有一点介意 ;非常介意。

其中持积极态度出现的频次为15次,无所谓出现的频次为8次,消极态出现的频次为9次。在访谈过程中,有几位在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并未马上做出反应,而是按照与自己关系亲密程度分析其对同性恋的态度,其中一位被访谈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慢慢地接受同性恋的,说明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同性恋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具体分析见3.5.

5.5 对同性恋的行为倾向(自己或者家人有同性恋倾向)

对该问题的回答也分为远离、接触和无行动三类,其中远离在访谈中出现的频次为8次,接触为14次,而无行动出现3次。对于这一问题,很多人都是基于3.4中 的态度做出反应的。有一位被访谈者提到如果是自己不认识的同性恋,那他无所谓,不疏远也不接触,那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痛无痒,而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是同性 恋的话,他则认为自己会去劝说朋友不要做同性恋,而规劝自己的朋友发展为异性恋;有人则认为如果自己身边有同性恋,那他会支持他们,而不会去歧视或是“棒 打鸳鸯”;有人只能理解同性恋而无法接受同性恋的恋情,更无法肯定他们的恋情;也有人认为自己能接受女同性恋而不能接受男同性恋,或是可以接受男同性恋而 无法接受女同性恋者;还有人认为如果自己身边的朋友是同性恋那么他会改变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而去接受同性恋,认可同性恋,认可自己的朋友,让自己的朋友受 到正常人的对待。

6.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和结论

在资料分析和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 ,。。。。。。

7.调查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随着现代科学和医学的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抱着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同性恋现象.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应该理性看待同性恋。不能一味地歧视,排斥这一群体。同性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个隐秘和世界,从而导致了误解乃至憎恶,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要消除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关怀,也要有理性的判断。

总之,同性恋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问题,由此引起争议是随着社会的开放而产生的。单一地从个人权利,或社会伦理,或心理学,或自然法则都无法准确定义同性恋行为。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同性恋者,同时,也应该准确调整自己的心理以及心态,让自己的人生朝着健康的发展走下去。

三.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我们看到,大学生对同性恋多数是持一种理解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很少看到抨击同性恋的言论出现,很多同学提到了他们可能不提倡同性恋,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一个种族延续的问题,但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社会当中拥有真正感情的同性恋人他们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对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我们同样应该给予他们尊重与关爱。

其实,我们学校大多数大学生只对同性恋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只是片面的内容,但是同学们对同性恋人们并不是有歧视心理,这让我们感觉到总体同学们的方向是好的;

不同性别及年级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异;

在态度上,认为没有必要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会占比较大的比例,同时在对接受朋友是同性恋与接受家人是同性恋的态度上,会有较显著的差异;会更接受朋友而不接受家人。

在同性恋不被接受的原因中,由于传统的观念导致社会可能会存在歧视心理,和家人的因素导致同性恋不被接受。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仍很缺乏,需要进一步开展性健康知识教育。基本上对同性恋态度比较宽容。

四.后记

而我们通过这次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给出相关的建议,如下:

1.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拓宽视野;提高大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学会自己思考,不人云亦云,学会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2.对同性恋的形式、生活等有适量的公开,国家要把握这个程度。

3.完善相关法律条约。

4.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者请专业的讲师开讲座以提供正确的评价与说法。 本次调查所得及其不足:

本次调查准备得不是很充足,因而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就所调查的人数来说,总共150人, 这样的人数还是不能够很好地反应大多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所以这次调查也只能说是对一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及其行为倾向的调查;其次,在派发问卷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派发到我们自己的学院,所以相当一部分的受调查人员是女同学。

当然,在这次访谈研究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主要是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研究学习之余我们也找到了小组合作的乐趣,大家各抒己的乐趣,然后有付以行动,最后一起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五.附录(引用资料的出处;问卷或量表;计算公式和统计表;调查的主要数据;参考文献;照片等)

附录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古希臘同性戀》

2.百度百科 《同性恋》

3.《访冯双白:理性科学对待同性恋》

4.陈秀元.中国同性恋研究_回顾与展望_对1986_2006年间178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3]中国性科学,2008,11;17 -11.

5.罗曼.同性恋_研究文献综述[2]湖南经济学院学报,2007,04;04,04.

6.万兴亚、周昌和:感情挫折成大学生同性恋最大原因[N].《中国青年报》2006.1.13

7.王蛟洋: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B0307班,舒伶俐: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B0304班 :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

问卷: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的调查问卷——贵州大学南北校区

一.选择题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为:

A.20岁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3、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同性恋”这个词的:

A.朋友 B.书本 C.电视、电影、广播

D.网络 E.学校 F.其他_________。

4、您认为“同性恋”的含义是指:

A.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

B.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 C.不太清楚

5、当您看到同性恋时,会不会有异样眼光:

A.完全不会 B.有一点 C.会,非常介意

6、如果您的家人是同性恋,您是否会接受?

A.可以,绝对尊重他们的选择 B.有一点痛心,但尽量尊重他们的选择

C.极度难过,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他们 D.十分伤心,无法接受

7、您认为导致同性恋的因素是:

A.先天形成 B.感情挫折 C.环境影响

8、您心目中的同性恋是什么样子的:

A.男不男女不女,一望而知 B.长相猥琐,不健康

C.他们和常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D.其他

9、你是否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

A.是 B.不是 C.说不准

10、你身边是否有同性恋的朋友

A.是 B.不是

11、你是否认同某些国家同性恋可以结婚的法律

A.是 B.不是 C.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法律

12、你认为或认识的同性恋的家庭状况(可多选)

A.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B.单亲家庭 C.家里常发生家庭暴力

D.家长喜好赌博 E.父母在外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 F.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

13、你的同性恋朋友的受教育程度

A.初中 B.高中 C.大学 D.硕士或以上

14、你是否能够接受同性的朋友对你有爱慕之情

A.是 B,可以理解但不接受 C.绝对不能接受,朋友都不能做\

15、如果有天你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同性,你会怎么样做?

A.继续喜欢下去,觉得没什么不正常的 B.努力克制自己,不再与他有任何来往

C.觉得自己不正常,需要找心理医生

16、你认为同性恋应该受到什么样得社会待遇?

A.受到法律的保护 B.受到道德的谴责 C.受到排挤和歧视 D.应该阻止 E.其他

17、关于同性恋,你认为以下最合适的描述的是(可多选):

A.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 B.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C. 一种另类的时尚潮流D. 一种变态的心理扭曲

18、在你认为同性恋中一下哪个群体较多

A.男同性恋者 B.女同性恋者 C.两者持衡

19、你认为同性恋的情感能够和异性恋一样会有真爱吗?

A.会 B.有的会,有的不会 C.不会 D.不知道

20、你觉得同性恋人群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吗?

A.有很大影响 B.轻微影响 C.没有

21、以下几种恋情,你能接受哪几种?(可多选)

A.男男恋情 B.女女恋情 C.双性恋 D.都还可以 E.都不能接受

22、您认为同性恋的数量日益增多

A.是一种社会责任 B.是本来就无法改变的人们解放性取向的趋势

23、您怎么认为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同性恋小说?

A.耽美小说也是一种文学形式 B.受不了,太恶心了

C.只要没有出格的内容,还是可以接受 D.喜欢看关于自己喜欢的偶像的这类小说

E.不排斥

二.开放题型

1、您认为一些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和书籍是否应该在国内传播?请举例你知道的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和书籍?

2、您认为同性恋对某些疾病的传播有什么样影响?请举例说明。

非常感谢您对这次调查的积极参与与配合!

计算方法:某题某一个选项的得票数/某题所有选项的得票数的总和=某题某一个选项的概率


相关内容

  • 思修-青年人对于同性恋的看法
  • 一.标题:"关于青年人对于同性恋看法" 二.1. 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8日星期五 2. 调查地点:中国药科大学以及网上调查 3. 调查对象:青年人,以校内大学生为主 4. 调查方法:网上链接调查问卷 5. 调 查 人:盛雪茹 14408701 魏可昕 14408702 丁 ...

  • 思修报告(-调查论文) (1)
  •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认识调查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学 院:劳法学院 专 业:法学 年 级:大一 学 号:1621541028 1621541010 1621541023 1621541018 1621541002 学生姓名: 赵微 吴升 张铭格 赵世伟 张晓宁 ...

  • 关于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
  • 关于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为此,我们特地做一份关于大学还是呢个恋爱观的 ...

  • 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性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在有关"性"的报道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传媒应该有更多的自律和改进.同时,家庭和学校的科学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甄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减少传媒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的危害. 中国论文网 ...

  • 大学生性取向与艾滋病防范问卷调查
  • 大学生性取向与艾滋病防治问卷 您的生理性别: 男 女 您的年级: 您的专业类型: 理工类 文史类 艺术类 其他 是否有恋爱对象或伴侣: 是 否 您的年龄: 您目前所在城市: 注:(1)~(5)表程度,(1)代表赞成或者程度最深或数量最多等,(5)代表反对程度最浅货数量最少等. 1. 和某位同性朋友在 ...

  •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 人口学调查方案 一.课题设计论证 研究意义: 目前,在各大高校大学生恋爱是普遍的现象,当然,大学生的婚恋观问题也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热点,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很关注这个问题.还有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生恋爱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以前由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进而到了现在的正视现实,积极引导.在2005年3月出台的 ...

  • 婚姻法热点
  • 2009年"婚姻法热点问题"全国研讨会 2009年11月21日上午9:30分,2009年"婚姻法热点问题"全国研讨会在西安东方大酒店开幕.本次会议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恢复招生30周年学术系列活动之一,重点围绕结婚制度与夫妻关系.离婚的后果及相关问题等议题展开探讨. ...

  • 大学生对艾滋病认识的调查--以贵州大学为例
  • 摘要 : 了解大 学生关于艾滋病 的认知状况 , 为 进一步预 防艾滋病 , 开展艾 滋病健康教 育, 文通过对 贵 本州大学花溪北校 区一至 四年级 1 O名在校本科生采用 匿名 自填 问卷 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 . 0 在被调查的学 生 中, 他们对预 防艾滋 病的态度是积极 的, 对艾滋病的主要 ...

  • 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问卷调查
  • 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姓名: (可匿名) 性别: 年级: 专业: 请在符合自身情况的选项下方打"√" . 1)你的恋爱经历:A. 无 B. 1~2次 C. 3~4次 D. 4次以上 2)你是否正在恋爱:A. 是 B. 否 3)你对恋爱的心态:A. 期待 B. 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