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化合物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

(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AlS的唯一途径) 23

2S(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

2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4+6NO2↑+2H2O S+6HNO3+2H2O S+2H2SO42S+Na2SO3+3H2O(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农药、和火柴的原料。 2.硫的氢化物:

①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H2S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当nH2S/nO2≥2/1时,2H2S+O2

2O(H2S过量)

当nH2S/nO2≤2/3时,2H2S+3O2点燃2SO2+2H2O(O2过量)

2nH2S

2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2 3nO2

3+

B.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2、Br2、I2、Fe、HNO3、浓H2SO4、KMnO4等,甚至SO2均可将H2S氧化。 C.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 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④硫化氢的制取:

Fe+H2SO4(稀)=FeSO4+H2S↑

不用浓硫酸、浓盐酸制H2S的原因浓H2SO4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2S;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的H2S气体中混有HCl气体。不用CuS(黑)、Ag2S(黑)、 PbS(黑)的原因是它们不溶于稀强酸。

⑤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的金属硫化物有CuS(黑)、Ag2S(黑)、 PbS(黑)它们可溶于浓硝酸。所以CuSO4、Pb(NO3)2可以与H2S反应生成沉淀: Pb(NO3)2+H2S===PbS↓+2HNO3。

⑥检验:用湿润的Pb(CH3COO) Pb(CH3COO) 2试纸检验H2S:2+H2S===PbS↓+2 CH3COOH;除杂:用CuSO4溶液除去H2S: CuSO4+H2S===CuS↓+H2SO4 3.硫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

①SO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②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2有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SO2 + Cl 2 +2H2O == H2SO4 + 2HCl

④SO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 2H2S + SO2 == 3S↓ +2H2O

⑤SO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实验室制法:Na2SO3 + H2SO4(浓) == Na2SO3 + H2O +SO2↑ 或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2)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气态:具有强刺激性臭味有毒气体。

(3)比较SO2与CO2、SO3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其中又以硫酸为主。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NOx(NO、N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起始物,因为大气中的SO2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作用下,经氧化、溶于水等方式形成H2SO4,而NO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NO2,NO2直接溶于水形成HNO3,造成了雨水pH值降低,便形成了酸雨。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气相反应:2SO2+O2=2SO3、SO3+H2O=H2SO4;液相反应:SO2+H2O=H2SO3、

Mn、Fe、Cu、V

2H2SO3+O2=2H2SO4。总反应:2SO22H2OO22H2SO4

2

3

2

5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

引起硫酸型酸雨的SO2人为排放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尾气的排放、土法炼硫等。引起硝酸型酸雨的NOx人为排放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

酸雨危害:①直接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②使土壤酸化,损坏森林;③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

备,电信电缆等。

酸雨防治与各种脱硫技术:要防治酸雨的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的污染物排放。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采取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寻找替代能源、城市煤气化、提高燃煤效率等都是防止和治理酸雨的有效途径。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各种脱硫技术的应用。

在含硫矿物燃料中加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其反应方程式为: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也可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O2,其反应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SO2+CaCO3=CaSO3+CO2,2CaSO3+O2=2CaSO4。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SO2和CO,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在773K和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二者反应可收回大量的硫黄,其反应原理为:SO2+2CO==S+CO2 4.硫酸:

①稀H2SO4具有酸的一般通性,而浓H2SO4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C+H2O SO2+H2O SO2+CO2+H2O

只表现强 氧化性

C2H4+H2无水S)

钝化→运装浓H2SO4

Br2(I2、S)+SO2+H2O

CuSO4+SO2+H2O 兼有

ZnSO4+SO2(后有H2)+H2O 酸性

无强还原性气体 非碱性气体 2—

Fe3++SO2+H2O

②SO4的鉴定(干扰离子可能有:CO3、SO3、SiO3、Ag、PO4等): 待测液

澄清液

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4离子)

2-

2-2-2-+3-

③硫酸的用途:制过磷酸钙、硫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医药、炸药,用于铅蓄电池,作干燥

剂、制挥发性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等。

二、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 1.生产过程:

2SO42(含N2,O2等)2.尾气处理: 氨水 (NH4)2SO3 (NHH4)2SO4+ SO2↑ SO

NH4HSO3

三、氧族元素: 1.氧族元素比较:

原子半径 O<S<Se<Te 单质氧化性 O2>S>Se>Te

单质颜色 无色 淡黄色 灰色 银白色 单质状态 气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氢化物稳定性 H2O>H2S>H2Se>H2Te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2SO4>H2SeSO4>H2TeO4 2.O2和O3比较:

222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

(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AlS的唯一途径) 23

2S(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

2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4+6NO2↑+2H2O S+6HNO3+2H2O S+2H2SO42S+Na2SO3+3H2O(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农药、和火柴的原料。 2.硫的氢化物:

①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H2S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当nH2S/nO2≥2/1时,2H2S+O2

2O(H2S过量)

当nH2S/nO2≤2/3时,2H2S+3O2点燃2SO2+2H2O(O2过量)

2nH2S

2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2 3nO2

3+

B.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2、Br2、I2、Fe、HNO3、浓H2SO4、KMnO4等,甚至SO2均可将H2S氧化。 C.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 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④硫化氢的制取:

Fe+H2SO4(稀)=FeSO4+H2S↑

不用浓硫酸、浓盐酸制H2S的原因浓H2SO4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2S;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的H2S气体中混有HCl气体。不用CuS(黑)、Ag2S(黑)、 PbS(黑)的原因是它们不溶于稀强酸。

⑤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的金属硫化物有CuS(黑)、Ag2S(黑)、 PbS(黑)它们可溶于浓硝酸。所以CuSO4、Pb(NO3)2可以与H2S反应生成沉淀: Pb(NO3)2+H2S===PbS↓+2HNO3。

⑥检验:用湿润的Pb(CH3COO) Pb(CH3COO) 2试纸检验H2S:2+H2S===PbS↓+2 CH3COOH;除杂:用CuSO4溶液除去H2S: CuSO4+H2S===CuS↓+H2SO4 3.硫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

①SO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②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2有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SO2 + Cl 2 +2H2O == H2SO4 + 2HCl

④SO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 2H2S + SO2 == 3S↓ +2H2O

⑤SO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实验室制法:Na2SO3 + H2SO4(浓) == Na2SO3 + H2O +SO2↑ 或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2)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气态:具有强刺激性臭味有毒气体。

(3)比较SO2与CO2、SO3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其中又以硫酸为主。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NOx(NO、N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起始物,因为大气中的SO2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作用下,经氧化、溶于水等方式形成H2SO4,而NO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NO2,NO2直接溶于水形成HNO3,造成了雨水pH值降低,便形成了酸雨。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气相反应:2SO2+O2=2SO3、SO3+H2O=H2SO4;液相反应:SO2+H2O=H2SO3、

Mn、Fe、Cu、V

2H2SO3+O2=2H2SO4。总反应:2SO22H2OO22H2SO4

2

3

2

5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

引起硫酸型酸雨的SO2人为排放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尾气的排放、土法炼硫等。引起硝酸型酸雨的NOx人为排放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

酸雨危害:①直接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②使土壤酸化,损坏森林;③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

备,电信电缆等。

酸雨防治与各种脱硫技术:要防治酸雨的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的污染物排放。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采取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寻找替代能源、城市煤气化、提高燃煤效率等都是防止和治理酸雨的有效途径。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各种脱硫技术的应用。

在含硫矿物燃料中加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其反应方程式为: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也可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O2,其反应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SO2+CaCO3=CaSO3+CO2,2CaSO3+O2=2CaSO4。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SO2和CO,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在773K和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二者反应可收回大量的硫黄,其反应原理为:SO2+2CO==S+CO2 4.硫酸:

①稀H2SO4具有酸的一般通性,而浓H2SO4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C+H2O SO2+H2O SO2+CO2+H2O

只表现强 氧化性

C2H4+H2无水S)

钝化→运装浓H2SO4

Br2(I2、S)+SO2+H2O

CuSO4+SO2+H2O 兼有

ZnSO4+SO2(后有H2)+H2O 酸性

无强还原性气体 非碱性气体 2—

Fe3++SO2+H2O

②SO4的鉴定(干扰离子可能有:CO3、SO3、SiO3、Ag、PO4等): 待测液

澄清液

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4离子)

2-

2-2-2-+3-

③硫酸的用途:制过磷酸钙、硫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医药、炸药,用于铅蓄电池,作干燥

剂、制挥发性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等。

二、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 1.生产过程:

2SO42(含N2,O2等)2.尾气处理: 氨水 (NH4)2SO3 (NHH4)2SO4+ SO2↑ SO

NH4HSO3

三、氧族元素: 1.氧族元素比较:

原子半径 O<S<Se<Te 单质氧化性 O2>S>Se>Te

单质颜色 无色 淡黄色 灰色 银白色 单质状态 气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氢化物稳定性 H2O>H2S>H2Se>H2Te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2SO4>H2SeSO4>H2TeO4 2.O2和O3比较:

222


相关内容

  • 86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通告 卫通[2004]7号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健康,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86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 ...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修改内容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 粉尘类: (一) 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 10%的无机性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 (二) 煤尘(煤矽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三) 石墨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 (四) 炭黑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 (五) 石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 ...

  •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存在这些因素的用工单位都必须做检测,也就是职业卫生检测.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如有机 ...

  • 化学品禁止规则
  • 附表2" " 附表2"," 禁止使用化学物质清单" "No . "," 物质群",,,," 法律规定值",,,," 适用法令" "1,"," ...

  • 农用杀菌剂配方生产工艺技术
  • 1.氨基酰胺衍生物.其制备法.农园艺用杀菌剂和杀菌方法 2.黄芩提取物作为农用杀菌剂的应用以及含有之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3.一种含有取代苯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4.一种植物源杀菌增效剂其提取工艺及其在农业杀菌剂中的应用 5.杀菌组合物.杀菌农药及应用 6.一种含植物精油的农用杀菌剂及其杀菌应用 7 ...

  • 职业病分类目录
  • 2015年最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吸系统疾病(一)1.尘肺病2.矽肺 3.煤工尘肺4.石墨尘肺5.碳黑尘肺6.石棉肺7.滑石尘肺8.水泥尘肺9.云母尘肺10.陶工尘肺11.铝尘肺 12.电焊工尘肺13.铸工尘肺 和<尘肺病理诊断标 ...

  • 最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副本
  • 最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相信大家对职业病不会感到陌生吧,但是具体的哪些属于职业病,哪些不属于呢?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一篇"最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 ...

  •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 学 时:68学时 学 分:4学分 课程代码:B01001201 一.教学目的.任务与教学原则和方法 无机化学是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本学科的后续课程学习和能 ...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 一.粉尘序号[***********][***********]32425 煤尘石墨粉尘炭黑粉尘石棉粉尘滑石粉尘水泥粉尘云母粉尘陶土粉尘铝尘电焊烟尘 铸造粉尘白炭黑粉尘白云石粉尘玻璃钢粉尘玻璃棉粉尘茶尘 大理石粉尘二氧化钛粉尘沸石粉尘 谷物粉尘(游离SiO2含量 ...

  • 高考化学金属及其金属化合物
  • 高考化学知识点之金属与金属化合物 考试说明 (1)理解并能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 (2)了解常见金属(如Na .Al .Fe .Cu 等)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命题方向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碱金属元素性质的比较.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的方向.有关Mg .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