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 摘要:本文选取11项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成长性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16家上市银综合得分进行剖析,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主成分分析;综合绩效

一、引言

2012年在经济疲软以及结构性调整双重作用下,企业经营状况受到冲击,由于产能过剩危机和投资收益率下降,银行经营环境也更为严峻。第一,经济周期波动使经济运行机制中的矛盾激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信贷需求减弱;第二,基准利率下行与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趋势推进,银行息差空间缩窄、存款增长压力增加;第三,信贷风险集中突显,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使资产质量下降;第四,影子银行、经纪公司、信托和委托贷款等资本市场对银行融资替代带来巨大挑战,同业竞争同质化加剧,如小微金融、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领域竞争激烈。

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建立有效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不丢失重要信息的前提下简化分析和评价过程,国内学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财务指标数据整合,对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发展性等方面进行剖析。胡兆丰、王汀汀(2011)根据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财务数据得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高于大型国有银行,但大型国有银行仍然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结论;胡腾宇(2011)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年上半年财务报告为基础,分析得出新兴小型银行的投资价值大于老牌银行投资价值;张曾莲(2012)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2010年年报数据为样本建立银行风险预警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马广奇(2012)采用因子分析对16家上市银行的2011年度的综合财务能力进行了分析。

二、实证研究

本文根据我国银监会200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的有关规定,选取了十一个指标,包括X1净资产收益率(ROE),X2总资产收益率(ROA),X3成本收

入比,X4每股收益,X5不良贷款率,X6拨备覆盖率,X7流动比率,X8每股现金流净流量,X9资本充足率,X10核心资本充足率,X11净利产增长率。样本数据来自各商业银行年报以及新浪财经网公布的统计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完成主成分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表1 上市商业银行2012年财务指标统计

(1)将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及单位不同的影响,再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598,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中,近似卡方为99.467,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Bartlett球形检验的零假设,由此确定原始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2)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命名公因子。由表2可知,前4个公共因子对样板方差的累计解释率达到了81.554%,能反映原始指标所包含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矩阵(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在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的因子载荷值最大,因此命名该因子为流动性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的因

子载荷值最大,反映了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因此命名该因子为安全性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在每股现金流净流量、每股收益和成本收入比这三项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值,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命名第三个公共因子为盈利性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是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这两项指标反映的是上市商业银行的成长发展能力,因此命名第四个公共因子为成长性因子。

表3 旋转成分矩阵

(3)根据因子得分系数(表4),得到四个公因子得分模型:

表4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F1=0.031X1+0.044X2+0.188X3-0.156X4+0.216X5-0.228X6+0.286X7+0.044X8+0.014X9-0.035X10-0.273X11

F2=-0.068X1+0.118X2-0.148X3+0.095X4-0.073X5-0.147X6+0.106X7+0.153X8+0.469X9+0.44X10-0.091X11

F3=-0.012X1-0.205X2+0.123X3+0.442X4-0.153X5-0.124X6+0.056X7+0.52X8+0.143X9+0.112X10+0.086X11

F4=0.602X1+0.452X2-0.047X3+0.091X4-0.178X5+0.058X6+0.488X7+0.008X8+0.073X9-0.048X10-0.037X11

将各根据表2 前3 个公共因子对模型的方差贡献率,构造出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Y=0.3846F1+0.3542F2+0.1393F3+0.1219F4最后,根据公因子得分模型,分别计算出16家银行的四个因子得分以及综合绩效得分。

表5 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得分和排名

三、实证结果分析

由表5可知,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和华夏银行综合水平分别占据前三甲。2012年1月,中国史上最大金融并购案收官,原深圳发展银行以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的方式完成两行整合并更名平安银行。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优势,遵循“外延式+内涵式”的发展路径,平安银行开展交叉销售,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整合资源。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397.50亿元,同比增长34.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4.03亿元,同比增长30.39%。

首先,分析流动性因子(F1)和安全性因子(F2)指标。在这两个方面,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和华夏银行占据前三位,国有商业银行的排名整体处于中游水平。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5%,较年初增加0.42个百分点,但整体风险可控,主要原因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外部环境影响,长三角等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偿债能力下降。但因新增不良贷款大部分有抵质押品,且主要集中在杭宁温等江浙地区,其他区域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整体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37%和8.59%,符合监管标准。

其次,分析盈利性因子(F3)指标。平安银行的得分大幅领先排名第二的宁波银行,平安银行盈利能力稳定,营业收入中,非利息净收入达67.14亿元,同比增长54.21%,在营

业收入中的占比由上年的14.68%提升至16.89%,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稳步推动战略业务发展,在包括贸易融资、小微金融、零售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等领域继续加大投入,优化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加强组合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绩效。2012年资产总额16,065.37亿元,较年初增长27.69%,业务结构中,贸易融资、小微金融、零售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健康成长,创新推出以互动、协同、可视为理念的供应链金融2.0服务,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不断升级。

再次,分析发展性因子(F4)指标。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整体低迷,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业面临增速放缓、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挑战。平安银行持续推进经营转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快产品创新与服务提升,推动盈利结构多元化,严控经营成本。致力于推动业务全面发展,着力开拓新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新资本协议项目实施,持续深化IT系统建设,为业务发展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持续发展客户关系,关注业务流程的高效再造,关注物理网点的改造升级,加关注电子渠道的应用升级,实现传统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渠道的高效联动。

最后,中国银行业将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并拓展盈利渠道。综合化经营的趋势明显,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中小型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商业银行将由依赖净息差的传统盈利模式向“轻资产”型业务模式转变,开拓非息业务,加大中间业务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和进行服务创新,加深综合化经营程度。商业银行在关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调整的同时,更为关注加强风险控制管理及成本管理。商业银行将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信贷产品,设计符合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国内的商业银行仍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全球化经营,扩大经营机构,分散区域性的周期风险,充分利用内外资源,成功完成转型。

四、结论与建议

银行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一是传统的依赖信贷增长的单一盈利模式将受到利率市场化严峻挑战;二是随着监管政策逐步调整,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业务将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方向;三是银行业风险防控压力,特别是案件防控压力逐渐增大;四是国内银行都在探索差异化经营策略,混业经营,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但是中国银行业也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与发展机会: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仍在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仍然旺盛,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仍有诸多机遇。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不断积累,调控的手段不断丰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将对经济发展带来正向影响,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三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和金融创新的大力发展,银行业在跨境业务、财富管理、创新金融、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1.利润增速回归常态

各家银行因差异化经营、业务风险各异而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未来几年的经营业绩也将会呈现差距明显的变化趋势。银行业的利润增速趋缓,需要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并拓展盈利渠道。

2.资产质量面临考验

信贷规模增长区域性风险的蔓延不容忽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量规模需监控潜在风险。2013年,商业银行对于逾期贷款清收、核销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充分发挥存量拨备逆周期调节功能,以避免不良余额过快上行。

3.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

利率市场化将促进商业银行加快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鼓励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拓新的盈利领域、提供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将在经营模式转型、定价能力提升、风险管理及成本管理强化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4.积极布局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带动相关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大幅提升,银行将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顺应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加快城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5.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

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外部驱动力和内生动因继续保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加速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内生成长和外源成长将并存,兼并收购和机构新设将并举,中资银行在继续平稳推进海外机构网络建设的同时,将持续谨慎推动海外并购,并在区域选择上关注成长性良好的发展中经济体。

7.综合化经营提速

银行进入其他金融服务领域的“综合化”经营趋势将持续加速,证券、基金、保险、信托和融资租赁仍会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的首选方向。

8.创新能力不断升级

商业银行需要尽快摆脱同质化竞争和盈利结构单一的状况,加快转型步伐,升级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产品、小微企业业务、数据与核心应用、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业务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转型与升级。加大在大数据和分析技术工具方面的投入,力图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9.财富管理日臻完善

监管政策的新变化和银行战略转型内生需求将促进财富管理业务进一步完善。增强产品服务的创新力度,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自有及受托管理资金投资方向的逐步放开也将促进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跨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合作。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仍将密切关注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动态发展,持续完善监管政策,并加强对跨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合作的监管和规范。

10.新协议实施进入关键阶段

商业银行将采取风险敏感度更高的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建立资本长效补充机制;通过具有前瞻性的资本规划和压力测试,提高资本管理的计划性;积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确保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张增莲,乔齐.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J].财会月刊,2012;17:8~11.

[2]马广奇,薛颖.上市商业银行综合财务能力评价[J].财会月刊,2012;21: 21~23.

[3]胡腾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1;9: 110~112.

[4]胡兆峰,王汀汀,王士洋.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J].金融论坛,2011;8:43~47.

[5]李继志,杨露.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质量评价[J].财会月刊,20101;7:53~55.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 摘要:本文选取11项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成长性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16家上市银综合得分进行剖析,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主成分分析;综合绩效

一、引言

2012年在经济疲软以及结构性调整双重作用下,企业经营状况受到冲击,由于产能过剩危机和投资收益率下降,银行经营环境也更为严峻。第一,经济周期波动使经济运行机制中的矛盾激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信贷需求减弱;第二,基准利率下行与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趋势推进,银行息差空间缩窄、存款增长压力增加;第三,信贷风险集中突显,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使资产质量下降;第四,影子银行、经纪公司、信托和委托贷款等资本市场对银行融资替代带来巨大挑战,同业竞争同质化加剧,如小微金融、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领域竞争激烈。

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建立有效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不丢失重要信息的前提下简化分析和评价过程,国内学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财务指标数据整合,对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发展性等方面进行剖析。胡兆丰、王汀汀(2011)根据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财务数据得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高于大型国有银行,但大型国有银行仍然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结论;胡腾宇(2011)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年上半年财务报告为基础,分析得出新兴小型银行的投资价值大于老牌银行投资价值;张曾莲(2012)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2010年年报数据为样本建立银行风险预警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马广奇(2012)采用因子分析对16家上市银行的2011年度的综合财务能力进行了分析。

二、实证研究

本文根据我国银监会200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的有关规定,选取了十一个指标,包括X1净资产收益率(ROE),X2总资产收益率(ROA),X3成本收

入比,X4每股收益,X5不良贷款率,X6拨备覆盖率,X7流动比率,X8每股现金流净流量,X9资本充足率,X10核心资本充足率,X11净利产增长率。样本数据来自各商业银行年报以及新浪财经网公布的统计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完成主成分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表1 上市商业银行2012年财务指标统计

(1)将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及单位不同的影响,再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598,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中,近似卡方为99.467,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Bartlett球形检验的零假设,由此确定原始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2)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命名公因子。由表2可知,前4个公共因子对样板方差的累计解释率达到了81.554%,能反映原始指标所包含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矩阵(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在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的因子载荷值最大,因此命名该因子为流动性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的因

子载荷值最大,反映了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因此命名该因子为安全性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在每股现金流净流量、每股收益和成本收入比这三项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值,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命名第三个公共因子为盈利性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是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这两项指标反映的是上市商业银行的成长发展能力,因此命名第四个公共因子为成长性因子。

表3 旋转成分矩阵

(3)根据因子得分系数(表4),得到四个公因子得分模型:

表4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F1=0.031X1+0.044X2+0.188X3-0.156X4+0.216X5-0.228X6+0.286X7+0.044X8+0.014X9-0.035X10-0.273X11

F2=-0.068X1+0.118X2-0.148X3+0.095X4-0.073X5-0.147X6+0.106X7+0.153X8+0.469X9+0.44X10-0.091X11

F3=-0.012X1-0.205X2+0.123X3+0.442X4-0.153X5-0.124X6+0.056X7+0.52X8+0.143X9+0.112X10+0.086X11

F4=0.602X1+0.452X2-0.047X3+0.091X4-0.178X5+0.058X6+0.488X7+0.008X8+0.073X9-0.048X10-0.037X11

将各根据表2 前3 个公共因子对模型的方差贡献率,构造出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Y=0.3846F1+0.3542F2+0.1393F3+0.1219F4最后,根据公因子得分模型,分别计算出16家银行的四个因子得分以及综合绩效得分。

表5 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得分和排名

三、实证结果分析

由表5可知,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和华夏银行综合水平分别占据前三甲。2012年1月,中国史上最大金融并购案收官,原深圳发展银行以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的方式完成两行整合并更名平安银行。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优势,遵循“外延式+内涵式”的发展路径,平安银行开展交叉销售,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整合资源。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397.50亿元,同比增长34.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4.03亿元,同比增长30.39%。

首先,分析流动性因子(F1)和安全性因子(F2)指标。在这两个方面,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和华夏银行占据前三位,国有商业银行的排名整体处于中游水平。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5%,较年初增加0.42个百分点,但整体风险可控,主要原因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外部环境影响,长三角等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偿债能力下降。但因新增不良贷款大部分有抵质押品,且主要集中在杭宁温等江浙地区,其他区域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整体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37%和8.59%,符合监管标准。

其次,分析盈利性因子(F3)指标。平安银行的得分大幅领先排名第二的宁波银行,平安银行盈利能力稳定,营业收入中,非利息净收入达67.14亿元,同比增长54.21%,在营

业收入中的占比由上年的14.68%提升至16.89%,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稳步推动战略业务发展,在包括贸易融资、小微金融、零售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等领域继续加大投入,优化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加强组合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绩效。2012年资产总额16,065.37亿元,较年初增长27.69%,业务结构中,贸易融资、小微金融、零售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健康成长,创新推出以互动、协同、可视为理念的供应链金融2.0服务,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不断升级。

再次,分析发展性因子(F4)指标。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整体低迷,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业面临增速放缓、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挑战。平安银行持续推进经营转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快产品创新与服务提升,推动盈利结构多元化,严控经营成本。致力于推动业务全面发展,着力开拓新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新资本协议项目实施,持续深化IT系统建设,为业务发展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持续发展客户关系,关注业务流程的高效再造,关注物理网点的改造升级,加关注电子渠道的应用升级,实现传统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渠道的高效联动。

最后,中国银行业将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并拓展盈利渠道。综合化经营的趋势明显,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中小型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商业银行将由依赖净息差的传统盈利模式向“轻资产”型业务模式转变,开拓非息业务,加大中间业务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和进行服务创新,加深综合化经营程度。商业银行在关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调整的同时,更为关注加强风险控制管理及成本管理。商业银行将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信贷产品,设计符合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国内的商业银行仍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全球化经营,扩大经营机构,分散区域性的周期风险,充分利用内外资源,成功完成转型。

四、结论与建议

银行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一是传统的依赖信贷增长的单一盈利模式将受到利率市场化严峻挑战;二是随着监管政策逐步调整,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业务将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方向;三是银行业风险防控压力,特别是案件防控压力逐渐增大;四是国内银行都在探索差异化经营策略,混业经营,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但是中国银行业也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与发展机会: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仍在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仍然旺盛,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仍有诸多机遇。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不断积累,调控的手段不断丰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将对经济发展带来正向影响,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三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和金融创新的大力发展,银行业在跨境业务、财富管理、创新金融、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1.利润增速回归常态

各家银行因差异化经营、业务风险各异而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未来几年的经营业绩也将会呈现差距明显的变化趋势。银行业的利润增速趋缓,需要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并拓展盈利渠道。

2.资产质量面临考验

信贷规模增长区域性风险的蔓延不容忽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量规模需监控潜在风险。2013年,商业银行对于逾期贷款清收、核销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充分发挥存量拨备逆周期调节功能,以避免不良余额过快上行。

3.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

利率市场化将促进商业银行加快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鼓励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拓新的盈利领域、提供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将在经营模式转型、定价能力提升、风险管理及成本管理强化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4.积极布局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带动相关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大幅提升,银行将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顺应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加快城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5.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

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外部驱动力和内生动因继续保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加速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内生成长和外源成长将并存,兼并收购和机构新设将并举,中资银行在继续平稳推进海外机构网络建设的同时,将持续谨慎推动海外并购,并在区域选择上关注成长性良好的发展中经济体。

7.综合化经营提速

银行进入其他金融服务领域的“综合化”经营趋势将持续加速,证券、基金、保险、信托和融资租赁仍会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的首选方向。

8.创新能力不断升级

商业银行需要尽快摆脱同质化竞争和盈利结构单一的状况,加快转型步伐,升级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产品、小微企业业务、数据与核心应用、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业务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转型与升级。加大在大数据和分析技术工具方面的投入,力图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9.财富管理日臻完善

监管政策的新变化和银行战略转型内生需求将促进财富管理业务进一步完善。增强产品服务的创新力度,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自有及受托管理资金投资方向的逐步放开也将促进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跨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合作。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仍将密切关注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动态发展,持续完善监管政策,并加强对跨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合作的监管和规范。

10.新协议实施进入关键阶段

商业银行将采取风险敏感度更高的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建立资本长效补充机制;通过具有前瞻性的资本规划和压力测试,提高资本管理的计划性;积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确保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张增莲,乔齐.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J].财会月刊,2012;17:8~11.

[2]马广奇,薛颖.上市商业银行综合财务能力评价[J].财会月刊,2012;21: 21~23.

[3]胡腾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1;9: 110~112.

[4]胡兆峰,王汀汀,王士洋.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J].金融论坛,2011;8:43~47.

[5]李继志,杨露.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质量评价[J].财会月刊,20101;7:53~55.


相关内容

  •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地完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越加成熟,他们不仅关注上市公司股票的涨跌,也开始关心公司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其中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尤为关注.近年来,对于投资者来说 ...

  • 中国上市银行竞争力分析
  • 中国上市银行竞争力分析 摘 要 竞争力是上市银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全面开放背景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以我国全国性上市银行为例,采用2007年各行年报数据,以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潜在竞争力为指标,根据其对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赋以一定的权重,综合分析竞争力状况,得出排名.潜在竞 ...

  • 乐平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资产管理收入多元化盈利能力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乐平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资产管理|收入多元化|盈利能力论文选题题目 乐平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资产管理|收入多元化|盈利能力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 ...

  • 中国平安与深发展的深度结合评价
  • 摘 要 在当今竞争愈演愈烈的金融市场中,中国金融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纷纷转向混业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型.本文将从企业战略.监管视角及财务绩效三个方面,对中国最大金融并购案――中国平安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展开分析,探究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原因,揭示并购案所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 并购 中国平安 协同效 ...

  • 证券投资基金和运作绩效评价
  • 证券投资基金和运作绩效评价 一, 基金基本信息 基金名称: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汇丰晋信大盘股票540006) 成立日期:2009-06-24 基金公司:汇丰晋信 基金经理:丘栋荣 基金托管银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基金总份额:85623.60万份(2015-06-30) 运作方式: ...

  • 公司组织结构与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 1
  • 公司组织结构与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 . .......................................................................................... 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研究 . ................. ...

  •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及改进
  • 2009年2月第12卷第4期 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Managementlnformationization Feb.,2009V01.12,No.4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及改进 戴颖,李延莉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作为一种用来评价企业综合财务能力的方 ...

  • 商业银行论文
  • 摘要:为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研究情况,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2012年与商业银行相关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结果显示: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并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有了可观的发展. 关键字:商业银行 ...

  • 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5期 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水 黄琚,蒋颍歌,田彬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长沙410079)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备受争议,保监会适时出台"限薪令"以控制金融业公司高管的天价年薪.但由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