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字之我见

“郢”字之我见

作者:王雪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9期

摘 要: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作为语言与文字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音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具有极为强大的文化魅力,“郢”字自不例外。本文就以“郢”字常见的组词(村庄名)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来探讨一下其所蕴含的特有文化,从而展现汉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博大精深。

关键词: 汉字 “郢” 文化

“郢”字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常用到,所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个字并没有这个字。而带有“郢”字的词语,大约也就六十几个。其中,笔者所清晰认知的,一个是“郢爰”,据传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另一个是成语“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虽然带有“郢”字的词语不多,但是绝大部分关于“郢”字的词语都或多或少地和楚国有一定程度上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此外,笔者经常听到的“郢”就是出现在安徽境内很多村庄的名字里,处于相当于后缀的位置,例如“李郢”、“汪郢”、“朱郢”、“黄郢”、“王郢”、“张小郢”、“钟大郢”等等,这不也是很奇怪的吗?想来,这其中定是有某种讲究或者说是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说是典故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纪念,就像美国首都华盛顿是用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名字命名以志纪念,中国广东省的中山市是为了纪念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而命名的,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关于“郢”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传世文献中,“郢”字最早出现在春秋初期,《世本·居篇》载:“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目前为止,在楚人迁都至郢前,传世文献中再不见“郢”字,楚武王在位于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可见“郢”字出现于春秋早期,并且与楚国都城有关。《说文·邑部》:“郢,以整切。故楚都。在南郡江陵北十里。从邑,呈声。”段玉裁注:“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府治江陵县。府治即故江陵城,府东北三里有故郢城。”《汉语大词典》里记载说:“《广韵》以整切,上静以。古邑名。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楚文王定都于此。公元前278年秦拔郢,地入秦。地在纪山之南。故称为„纪郢‟。又因地居楚国南境,故又称为„南郢‟。”可见“郢”为楚都之名,当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楚国国都为什么要命名为“郢”呢?清华简《楚居》记载:“若敖酓义徙居鄀,至焚冒酓帅自鄀徙居焚,至宵敖酓鹿自焚徙居宵,至武王酓达自宵徙居大,焉始[称王,祭祀致]福。众不容于大,乃渭疆浧之波而宇人,焉抵今曰郢。”清华简整理者云:“渭,读为溃,毁坏。《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疆浧,最初可能是泽名,经武王时治理而成居人之地,遂为地名。疆郢是免郢扩建的一部分,浑言之,疆郢、免郢无别,析言之,二者有先后大小之别。„浧‟字见于《玉篇·水部》:„浧,泥也,淀也。‟波,读为陂。《诗·泽陂》毛传:„陂,泽障也。‟宇人,使人居住,《诗·绵》传:„宇,居也。‟”从此可以得出,楚武王迁都到

“大”以后,“大”这个地方人口发展很快,城区里容纳不下,而“疆浧”应是指水比较少、比较浅的水域,于是,楚武王就在“大”附近的“疆浧”这个地方来填湖以求扩展城区居住面积。“疆浧”原来有水,所以字本身从水作“浧”;填湖后成为陆地,就改从“阝”,写作“郢”了。后,整理者又注:“《世本·居篇》:„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楚自武王之后,王居多称郢,与武王居疆浧有关,„浧‟在楚简中大都读为盈,疆浧之„浧‟最初可能是一种地貌特征。疆浧成为王居之后,写作„疆郢‟。郢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名,而是武王之后王居的通称,犹西京、东京之„京‟。”意在强调,郢并不一定指的就是国都,因此楚人所说的“郢”指的是当时的行政中枢,只是一般来说,“王居”都是国家的行政中枢所在,所以,才会误导人认为楚国国都就是“郢”。但是,这里的“疆郢”仍是楚国第一个称“郢”的国都,并且从此以后楚王迁居的地方和国都都称为“郢”了。再来看,楚都的变迁:

楚国最早是在周成王时期,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公元前506年,因为和吴国的战争迁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公元前253年,楚迁都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亦称郢,今安徽寿县西南)。

也就是说,楚国几迁其都,首都丹阳,在楚昭王期间暂避祸于鄀,继而迁郢,又东北保于陈城,接着迁往巨阳,最后徙都于寿春直至灭国。那么,楚国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迁都呢? 先说楚始都丹阳,《史记·楚世家》载:“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据《汉书·地理志》载:“周成王时,封文武先师鬻熊之曾孙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后,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爆发,吴国入侵郢都,楚昭王逃跑,后归,但楚王惧惮强大而好战的吴国而迁都于鄀,并且把此城改称郢。迁都于陈,《战国策》记载说:“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王徙东北,保于陈城,楚遂削弱,为秦所轻。”还是因为战败。而楚国在战国期间迁都巨阳,则是因为畏秦。至于最后一次的迁都,《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这里的寿春,即今日的寿县。楚国迁都寿春之后,历经考烈王、幽王、哀王、负刍四世,共19年,于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所灭。历史一次又一次的相似,楚国的后三次迁都乃至灭国都与秦国有关。但是,奇怪的是,楚国每一次迁都后,都会把自己的新都城命名为郢。笔者认为,大约是掩耳盗铃吧,泱泱大国,一次又一次被别国逼得迁都,最后一次迁都寿春,甚至还没和秦国开战就被秦国吓跑了,这毕竟不太光彩,于是,楚国就把自己的新都城仍然叫做郢,给自己以及子民一个心理安慰,说到底不过是自欺欺人吧。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嬴政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进程,公元前224年,秦派老将王翦及蒙武率60万大军再度攻楚。公元前223年,攻破楚都寿春,虏获楚王负刍,灭亡了楚国。《史记·楚世家》关于这段历史,记载道:“王负刍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二年,秦使将军伐楚,大破楚军,亡十余城。三年,秦灭魏。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而杀将军项燕。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云。”此时,笔者认为,楚国人应是出于不忘故国的原因,为了纪念抑或是为了告诫自己不忘亡国之耻,才会纷纷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更名为“郢”,用国都的称谓以表达自己内心对楚国的眷恋以及对亡国的痛心,这完全是一种传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表现。后来,随着岁月的变迁,楚国人通过与外族通婚、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等等方面,人口不断增长,命名为“郢”的村落便不断扩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还不止是星星之火,于是便愈演愈烈,成为一个个小集团圈,发展成了不可小觑的态势,由此便出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见到的或是听到的、遇到的叫做“某郢”或“某某郢”的村庄。简单来说,这些居住在“郢”的人们便是楚国人的后裔,“郢”大约就相当于“村”的意思。至于郢前面的“李”、“王”等,大多都是姓氏,表明居住在这个村庄的楚国后裔基本都是这个姓,以此与别的村庄区别开来。这些叫“某郢”或是“某某郢”的村庄,通过“郢”字联系起来,表示他们是同一个祖先的后裔,又通过“郢”之前的姓氏加以区别,表示祖先来源的微殊,就好像是同一棵树,虽然长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叶子,根却是相同的,只是树叶略有些不同罢了,这原理有点类似双胞胎。

那么,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郢”这个字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涉及范围如此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生命力甚是顽强,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反而愈加发展壮大,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若是像日、月、山、火这样的常用字,达到这样的影响力,这倒不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作村庄名之外,似乎并不常见“郢”字使用,那么“郢”的影响力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纵观整个楚国,它的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再来看安徽省,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居华东腹地,东近吴越,西接荆楚,春秋时称为“吴头楚尾”。直至春秋末期,两淮地域一直是楚国的领地。更有,楚国被秦所灭前的最后一次迁都寿春,而寿春就是在今天安徽六安市寿县的寿春镇。所以,这里的人民定是深受荆楚文化的影响,虽然楚国灭亡了,但是它所创造的文明存活了下来并且继续发扬光大,并最终融入到大一统的汉文化当中。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它可以增强向心力,形成凝聚力,开发创造力,它以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楚文化的熏陶下,这里的人民必是深受其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不知不觉中将“郢”字以及其他的楚文化很好地保存并延续了下来,因而安徽省很多地方的村庄名带有“郢”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我们都知道,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各种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学说更是历来为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所推崇,而儒家的中心思想便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更有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人民进行思想上的控制教育,以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么老百姓的忠君爱国,一方面是出于自己本身对故土的眷恋,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统治者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教育。众所皆知,楚地有崇武爱

国之风,前有申包胥为了求得秦国发兵救楚,在秦国朝廷中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王;后有楚将屈瑕战败,感到对不起家乡父老,以死谢罪,开了楚国将帅以身殉职的先河;更有代表性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曾写过这样的诗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那么,在楚国被秦国歼灭之后,楚国的老百姓出于热爱楚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缅怀故国,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命名为“郢”,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慢慢地,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命名为“郢”的地方,不断地发展、演变、壮大,就分化出了许许多多、大小各异、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叫做“某郢”或是“某某郢”,比如“李郢”、“王郢”、“张大郢”、“朱小郢”之类的村庄。那么,昔日的楚地——安徽省,见到或是听到这些称“某郢”或是“某某郢”的村落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综述全文,笔者认为,从“郢”字的出现、运用来看,“郢”无疑是与楚国及荆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楚国孕育了它,楚文化丰富了它,同时,在它的身上更是寄托着楚地人对故国的深厚感情,“郢”字也在传承着楚文化,发展着楚文化。

参考文献:

[1]贾海燕.楚国始都郢及其初迁时地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2]沈融.从“郢侯戈”管窥楚国早期政治中心的变迁[J].中原文物,2005(3).

[3]孙华.楚国国都地望三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4]晏昌贵,江霞.楚国都城制度初探[J].江汉考古,2001.

[5]董灏智.楚国郢都兴衰史考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9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郢”字之我见

作者:王雪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9期

摘 要: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作为语言与文字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音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具有极为强大的文化魅力,“郢”字自不例外。本文就以“郢”字常见的组词(村庄名)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来探讨一下其所蕴含的特有文化,从而展现汉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博大精深。

关键词: 汉字 “郢” 文化

“郢”字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常用到,所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个字并没有这个字。而带有“郢”字的词语,大约也就六十几个。其中,笔者所清晰认知的,一个是“郢爰”,据传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另一个是成语“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虽然带有“郢”字的词语不多,但是绝大部分关于“郢”字的词语都或多或少地和楚国有一定程度上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此外,笔者经常听到的“郢”就是出现在安徽境内很多村庄的名字里,处于相当于后缀的位置,例如“李郢”、“汪郢”、“朱郢”、“黄郢”、“王郢”、“张小郢”、“钟大郢”等等,这不也是很奇怪的吗?想来,这其中定是有某种讲究或者说是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说是典故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纪念,就像美国首都华盛顿是用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名字命名以志纪念,中国广东省的中山市是为了纪念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而命名的,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关于“郢”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传世文献中,“郢”字最早出现在春秋初期,《世本·居篇》载:“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目前为止,在楚人迁都至郢前,传世文献中再不见“郢”字,楚武王在位于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可见“郢”字出现于春秋早期,并且与楚国都城有关。《说文·邑部》:“郢,以整切。故楚都。在南郡江陵北十里。从邑,呈声。”段玉裁注:“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府治江陵县。府治即故江陵城,府东北三里有故郢城。”《汉语大词典》里记载说:“《广韵》以整切,上静以。古邑名。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楚文王定都于此。公元前278年秦拔郢,地入秦。地在纪山之南。故称为„纪郢‟。又因地居楚国南境,故又称为„南郢‟。”可见“郢”为楚都之名,当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楚国国都为什么要命名为“郢”呢?清华简《楚居》记载:“若敖酓义徙居鄀,至焚冒酓帅自鄀徙居焚,至宵敖酓鹿自焚徙居宵,至武王酓达自宵徙居大,焉始[称王,祭祀致]福。众不容于大,乃渭疆浧之波而宇人,焉抵今曰郢。”清华简整理者云:“渭,读为溃,毁坏。《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疆浧,最初可能是泽名,经武王时治理而成居人之地,遂为地名。疆郢是免郢扩建的一部分,浑言之,疆郢、免郢无别,析言之,二者有先后大小之别。„浧‟字见于《玉篇·水部》:„浧,泥也,淀也。‟波,读为陂。《诗·泽陂》毛传:„陂,泽障也。‟宇人,使人居住,《诗·绵》传:„宇,居也。‟”从此可以得出,楚武王迁都到

“大”以后,“大”这个地方人口发展很快,城区里容纳不下,而“疆浧”应是指水比较少、比较浅的水域,于是,楚武王就在“大”附近的“疆浧”这个地方来填湖以求扩展城区居住面积。“疆浧”原来有水,所以字本身从水作“浧”;填湖后成为陆地,就改从“阝”,写作“郢”了。后,整理者又注:“《世本·居篇》:„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楚自武王之后,王居多称郢,与武王居疆浧有关,„浧‟在楚简中大都读为盈,疆浧之„浧‟最初可能是一种地貌特征。疆浧成为王居之后,写作„疆郢‟。郢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名,而是武王之后王居的通称,犹西京、东京之„京‟。”意在强调,郢并不一定指的就是国都,因此楚人所说的“郢”指的是当时的行政中枢,只是一般来说,“王居”都是国家的行政中枢所在,所以,才会误导人认为楚国国都就是“郢”。但是,这里的“疆郢”仍是楚国第一个称“郢”的国都,并且从此以后楚王迁居的地方和国都都称为“郢”了。再来看,楚都的变迁:

楚国最早是在周成王时期,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公元前506年,因为和吴国的战争迁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公元前253年,楚迁都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亦称郢,今安徽寿县西南)。

也就是说,楚国几迁其都,首都丹阳,在楚昭王期间暂避祸于鄀,继而迁郢,又东北保于陈城,接着迁往巨阳,最后徙都于寿春直至灭国。那么,楚国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迁都呢? 先说楚始都丹阳,《史记·楚世家》载:“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据《汉书·地理志》载:“周成王时,封文武先师鬻熊之曾孙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后,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爆发,吴国入侵郢都,楚昭王逃跑,后归,但楚王惧惮强大而好战的吴国而迁都于鄀,并且把此城改称郢。迁都于陈,《战国策》记载说:“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王徙东北,保于陈城,楚遂削弱,为秦所轻。”还是因为战败。而楚国在战国期间迁都巨阳,则是因为畏秦。至于最后一次的迁都,《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这里的寿春,即今日的寿县。楚国迁都寿春之后,历经考烈王、幽王、哀王、负刍四世,共19年,于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所灭。历史一次又一次的相似,楚国的后三次迁都乃至灭国都与秦国有关。但是,奇怪的是,楚国每一次迁都后,都会把自己的新都城命名为郢。笔者认为,大约是掩耳盗铃吧,泱泱大国,一次又一次被别国逼得迁都,最后一次迁都寿春,甚至还没和秦国开战就被秦国吓跑了,这毕竟不太光彩,于是,楚国就把自己的新都城仍然叫做郢,给自己以及子民一个心理安慰,说到底不过是自欺欺人吧。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嬴政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进程,公元前224年,秦派老将王翦及蒙武率60万大军再度攻楚。公元前223年,攻破楚都寿春,虏获楚王负刍,灭亡了楚国。《史记·楚世家》关于这段历史,记载道:“王负刍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二年,秦使将军伐楚,大破楚军,亡十余城。三年,秦灭魏。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而杀将军项燕。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云。”此时,笔者认为,楚国人应是出于不忘故国的原因,为了纪念抑或是为了告诫自己不忘亡国之耻,才会纷纷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更名为“郢”,用国都的称谓以表达自己内心对楚国的眷恋以及对亡国的痛心,这完全是一种传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表现。后来,随着岁月的变迁,楚国人通过与外族通婚、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等等方面,人口不断增长,命名为“郢”的村落便不断扩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还不止是星星之火,于是便愈演愈烈,成为一个个小集团圈,发展成了不可小觑的态势,由此便出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见到的或是听到的、遇到的叫做“某郢”或“某某郢”的村庄。简单来说,这些居住在“郢”的人们便是楚国人的后裔,“郢”大约就相当于“村”的意思。至于郢前面的“李”、“王”等,大多都是姓氏,表明居住在这个村庄的楚国后裔基本都是这个姓,以此与别的村庄区别开来。这些叫“某郢”或是“某某郢”的村庄,通过“郢”字联系起来,表示他们是同一个祖先的后裔,又通过“郢”之前的姓氏加以区别,表示祖先来源的微殊,就好像是同一棵树,虽然长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叶子,根却是相同的,只是树叶略有些不同罢了,这原理有点类似双胞胎。

那么,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郢”这个字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涉及范围如此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生命力甚是顽强,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反而愈加发展壮大,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若是像日、月、山、火这样的常用字,达到这样的影响力,这倒不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作村庄名之外,似乎并不常见“郢”字使用,那么“郢”的影响力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纵观整个楚国,它的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再来看安徽省,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居华东腹地,东近吴越,西接荆楚,春秋时称为“吴头楚尾”。直至春秋末期,两淮地域一直是楚国的领地。更有,楚国被秦所灭前的最后一次迁都寿春,而寿春就是在今天安徽六安市寿县的寿春镇。所以,这里的人民定是深受荆楚文化的影响,虽然楚国灭亡了,但是它所创造的文明存活了下来并且继续发扬光大,并最终融入到大一统的汉文化当中。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它可以增强向心力,形成凝聚力,开发创造力,它以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楚文化的熏陶下,这里的人民必是深受其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不知不觉中将“郢”字以及其他的楚文化很好地保存并延续了下来,因而安徽省很多地方的村庄名带有“郢”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我们都知道,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各种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学说更是历来为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所推崇,而儒家的中心思想便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更有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人民进行思想上的控制教育,以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么老百姓的忠君爱国,一方面是出于自己本身对故土的眷恋,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统治者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教育。众所皆知,楚地有崇武爱

国之风,前有申包胥为了求得秦国发兵救楚,在秦国朝廷中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王;后有楚将屈瑕战败,感到对不起家乡父老,以死谢罪,开了楚国将帅以身殉职的先河;更有代表性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曾写过这样的诗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那么,在楚国被秦国歼灭之后,楚国的老百姓出于热爱楚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缅怀故国,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命名为“郢”,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慢慢地,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命名为“郢”的地方,不断地发展、演变、壮大,就分化出了许许多多、大小各异、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叫做“某郢”或是“某某郢”,比如“李郢”、“王郢”、“张大郢”、“朱小郢”之类的村庄。那么,昔日的楚地——安徽省,见到或是听到这些称“某郢”或是“某某郢”的村落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综述全文,笔者认为,从“郢”字的出现、运用来看,“郢”无疑是与楚国及荆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楚国孕育了它,楚文化丰富了它,同时,在它的身上更是寄托着楚地人对故国的深厚感情,“郢”字也在传承着楚文化,发展着楚文化。

参考文献:

[1]贾海燕.楚国始都郢及其初迁时地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2]沈融.从“郢侯戈”管窥楚国早期政治中心的变迁[J].中原文物,2005(3).

[3]孙华.楚国国都地望三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4]晏昌贵,江霞.楚国都城制度初探[J].江汉考古,2001.

[5]董灏智.楚国郢都兴衰史考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9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