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摘要: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指出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高层次人才匮乏、管理落后及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解决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 人才队伍 对策 高层次人才

项目说明:本文为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项目“新形势下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009azz038)的成果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流的智力支持,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观念和知识,这样的国家就只能在世界分工体系里处于下等或中下等的位置,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捡人家的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 能否更好、更多地汇聚人才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中是否获胜的关键,对于高校来说亦是如此。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新政策。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和动力源。国内高校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一、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形势

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出台了诸多新政

策,为高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了新环境。新形势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人才队伍建设对于高校能否在竞争中获胜具有重大意义。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该项计划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推出,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 2008 年开始,用 5~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至今,“千人计划”入选者总人数已达1510人(包括19位溯及既往人选)。这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数据——“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正教授人数,是改革开放以来到实施“千人计划”之前国内引进正教授人数总和的近20倍。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并发布。在此纲要中提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

任务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2010年7月29日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在此纲要中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 二、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人才问题始终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头等大事。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及统计处理后,归纳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 高校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缺乏高层次人才

高校中人才总量普遍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在结构方面,青年教师占据比重较大;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少,知识更新较慢;担任领导职务的高级人才多,而知识创新型人才较少。高层次人才队伍学缘结构单一,对学缘结构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充分。

2. 高校人才队伍管理制度不合理、不完善

高校没有形成一套完善高效的薪酬福利、考评和激励等管理制度来适应当前新形势。薪酬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造成了职工收入的失衡,挫伤了多数教职工积极性与能动性,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学术评价机制不科学,考评标准不统一,考核标准与办

法不能很好地贯彻客观、公正的原则;学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表现出较多的随意性,没有形成标准完善的体系激励制度。

3. 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

大学校长论坛第五组认为: “高校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景象,但在国际上或国内学术前沿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则寥若晨星。”相比来说,我国学术的总体创新能力和水平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许多高新技术的核心知识尚未掌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1. 重视并运用国家政策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新政策,为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了一个有利新环境。高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响应国家的“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引进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重大工程,组建创新学术团队、科研团队,并以此来带动人才队伍的建设。

2. 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既有人才培养,注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所在,哈佛大学的艾略特校长指出:“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纵观国内外的高水平大学,均拥有大量的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互为基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高校应该依照引进与培养并重、优化人才队伍学缘结构的原则,

既要加强高校既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又要不断扩大选才视野,拓展用人渠道,加大从校外特别是海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的力度。海外高层次人才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战略资源。高校应认真领悟并贯彻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并通过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采取柔性的管理制度等措施对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健全完善一整套有利于吸引海外人才的制度。要开设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服务专人制”,解除海外人才后顾之忧。

3. 营造开放性的学术氛围,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高校应加强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论文的发表;组织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进修、留学、培训。高校应积极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营造开放性的学术氛围。丰富活跃的学术交流不仅能吸引国内外人才,也是提高国内人才队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4. 优化高校人才管理制度

(1)改革薪酬管理体系,完善福利制度

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进行薪酬制度变革的内在需求不断上升。市场导向、绩效导向、能力导向和个性多样化等柔性的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是高校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方向。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优化薪酬管理体系、完善福利制度,使其公平、公开,并且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2)加强人才的激励机制建设,留住人才

激励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关键,人才激励机制是人才才智迸发的有效保障。同样,高校人才只有处于良好的激励之中,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广泛地调动起来。同时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公开的招聘制度、统一的评价体系都是合理的激励制度建立的基础。所以,高校应建立一整套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并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四、结束语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关乎学校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还是不够的,需要国内与国际、经济与社会、政府与高校等多方面的全方位联动。只有这样,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获得不断的提升,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学良.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 [j ]. 科技促进发展,2009,04

[3]盛若蔚. “千人计划”树立引才国家品牌. 人民日报,2011-09-13

(责任编辑:何秀秀)

(上接第175页)

心成熟度较高、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取向更为多样化。由于竞争加剧、父母养育方式不同、社会风气影响、信息获取渠道拓展等原因,青年学生思想状况也出现不少非主流现象。有研究指出,当代青年学生认同主流价值观但对政治存在漠视心态,在认同西方文化的同时仍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的价值取向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功利主义倾向,他们的性观念更加开放。尤其是在面对思想教育时,当代青年学生更加讲究特立独行的个性,更在乎个人利益和感受,戒备心理强,更趋于叛逆,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学生承受的学业、人际交往、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大大增加,心理健康欠佳、沉迷网络、酗酒闹事、荒废学业等等问题更加常见和突出。这些新特点出现,都对大中专院校基层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加强和改进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

促进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重点是要让社会各界了解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所谓价值, 是指在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客体的外在尺度是衡量基层, 而主体内在尺度是衡量标尺, 客体的存在及其性质、属性和变化对于主体生存、发展的需要的满足的有利程度得以显现。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即是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包括团组织、团员、团干部) 的需要以及大中专院校共青团的需要被这种教育活动满足的效益关系。

2.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整个大中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大中专院校党政领导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党委领导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党委领导、分管共青团工作的校领导要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共青团工作, 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掌握青年学生、共青团员、团干部的思想动态; 加大党建带团建力度, 党委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要点的审核把关, 为共青团工作定好调、把好脉、掌好舵, 确保共青团工作始终围绕党政中心不偏题。

3.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现实中, 不是每一个共青团干部都十分清楚自己肩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 大中专院校团委要按照《团章》的有关规定,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拟定书面的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每个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委都制定了团组织的工作职责, 也都按照工作岗位的性

质明确了岗位工作职责。但是, 很少有团组织在岗位职责中明确团干部在工作中应当肩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以大中专院校团委书记为例, 其职责不仅包括主持团委日常工作, 定期主持召开团委会, 团总支书记例会; 抓好团委班子的自身建设, 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主持起草团委年度工作计划, 认真抓好阶段工作。

参考文献:

[1]袁贵仁.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人民教育》,2005.5:113一114

[2]汪永锋. 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01)

[3]田浩. 高校共青团参与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05)

(责任编辑:祁彩云)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摘要: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指出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高层次人才匮乏、管理落后及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解决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 人才队伍 对策 高层次人才

项目说明:本文为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项目“新形势下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009azz038)的成果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流的智力支持,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观念和知识,这样的国家就只能在世界分工体系里处于下等或中下等的位置,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捡人家的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 能否更好、更多地汇聚人才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中是否获胜的关键,对于高校来说亦是如此。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新政策。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和动力源。国内高校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一、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形势

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出台了诸多新政

策,为高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了新环境。新形势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人才队伍建设对于高校能否在竞争中获胜具有重大意义。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该项计划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推出,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 2008 年开始,用 5~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至今,“千人计划”入选者总人数已达1510人(包括19位溯及既往人选)。这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数据——“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正教授人数,是改革开放以来到实施“千人计划”之前国内引进正教授人数总和的近20倍。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并发布。在此纲要中提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

任务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2010年7月29日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在此纲要中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 二、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人才问题始终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头等大事。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及统计处理后,归纳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 高校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缺乏高层次人才

高校中人才总量普遍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在结构方面,青年教师占据比重较大;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少,知识更新较慢;担任领导职务的高级人才多,而知识创新型人才较少。高层次人才队伍学缘结构单一,对学缘结构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充分。

2. 高校人才队伍管理制度不合理、不完善

高校没有形成一套完善高效的薪酬福利、考评和激励等管理制度来适应当前新形势。薪酬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造成了职工收入的失衡,挫伤了多数教职工积极性与能动性,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学术评价机制不科学,考评标准不统一,考核标准与办

法不能很好地贯彻客观、公正的原则;学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表现出较多的随意性,没有形成标准完善的体系激励制度。

3. 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

大学校长论坛第五组认为: “高校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景象,但在国际上或国内学术前沿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则寥若晨星。”相比来说,我国学术的总体创新能力和水平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许多高新技术的核心知识尚未掌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1. 重视并运用国家政策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新政策,为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了一个有利新环境。高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响应国家的“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引进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重大工程,组建创新学术团队、科研团队,并以此来带动人才队伍的建设。

2. 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既有人才培养,注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所在,哈佛大学的艾略特校长指出:“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纵观国内外的高水平大学,均拥有大量的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互为基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高校应该依照引进与培养并重、优化人才队伍学缘结构的原则,

既要加强高校既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又要不断扩大选才视野,拓展用人渠道,加大从校外特别是海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的力度。海外高层次人才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战略资源。高校应认真领悟并贯彻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并通过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采取柔性的管理制度等措施对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健全完善一整套有利于吸引海外人才的制度。要开设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服务专人制”,解除海外人才后顾之忧。

3. 营造开放性的学术氛围,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高校应加强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论文的发表;组织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进修、留学、培训。高校应积极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营造开放性的学术氛围。丰富活跃的学术交流不仅能吸引国内外人才,也是提高国内人才队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4. 优化高校人才管理制度

(1)改革薪酬管理体系,完善福利制度

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进行薪酬制度变革的内在需求不断上升。市场导向、绩效导向、能力导向和个性多样化等柔性的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是高校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方向。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优化薪酬管理体系、完善福利制度,使其公平、公开,并且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2)加强人才的激励机制建设,留住人才

激励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关键,人才激励机制是人才才智迸发的有效保障。同样,高校人才只有处于良好的激励之中,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广泛地调动起来。同时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公开的招聘制度、统一的评价体系都是合理的激励制度建立的基础。所以,高校应建立一整套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并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四、结束语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关乎学校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还是不够的,需要国内与国际、经济与社会、政府与高校等多方面的全方位联动。只有这样,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获得不断的提升,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学良.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 [j ]. 科技促进发展,2009,04

[3]盛若蔚. “千人计划”树立引才国家品牌. 人民日报,2011-09-13

(责任编辑:何秀秀)

(上接第175页)

心成熟度较高、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取向更为多样化。由于竞争加剧、父母养育方式不同、社会风气影响、信息获取渠道拓展等原因,青年学生思想状况也出现不少非主流现象。有研究指出,当代青年学生认同主流价值观但对政治存在漠视心态,在认同西方文化的同时仍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的价值取向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功利主义倾向,他们的性观念更加开放。尤其是在面对思想教育时,当代青年学生更加讲究特立独行的个性,更在乎个人利益和感受,戒备心理强,更趋于叛逆,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学生承受的学业、人际交往、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大大增加,心理健康欠佳、沉迷网络、酗酒闹事、荒废学业等等问题更加常见和突出。这些新特点出现,都对大中专院校基层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加强和改进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

促进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重点是要让社会各界了解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所谓价值, 是指在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客体的外在尺度是衡量基层, 而主体内在尺度是衡量标尺, 客体的存在及其性质、属性和变化对于主体生存、发展的需要的满足的有利程度得以显现。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即是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包括团组织、团员、团干部) 的需要以及大中专院校共青团的需要被这种教育活动满足的效益关系。

2.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整个大中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大中专院校党政领导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党委领导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党委领导、分管共青团工作的校领导要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共青团工作, 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掌握青年学生、共青团员、团干部的思想动态; 加大党建带团建力度, 党委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要点的审核把关, 为共青团工作定好调、把好脉、掌好舵, 确保共青团工作始终围绕党政中心不偏题。

3. 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现实中, 不是每一个共青团干部都十分清楚自己肩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 大中专院校团委要按照《团章》的有关规定,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拟定书面的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每个大中专院校共青团委都制定了团组织的工作职责, 也都按照工作岗位的性

质明确了岗位工作职责。但是, 很少有团组织在岗位职责中明确团干部在工作中应当肩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以大中专院校团委书记为例, 其职责不仅包括主持团委日常工作, 定期主持召开团委会, 团总支书记例会; 抓好团委班子的自身建设, 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主持起草团委年度工作计划, 认真抓好阶段工作。

参考文献:

[1]袁贵仁.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人民教育》,2005.5:113一114

[2]汪永锋. 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01)

[3]田浩. 高校共青团参与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05)

(责任编辑:祁彩云)


相关内容

  • 论文-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
  •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 学 院: 专 业:课程名称: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5年 12月21日 目录 标题-----------------------------.4 摘要-----------------------------.4 关 ...

  • 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及对策-形势与政策
  •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

  • 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 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及对策的文献综述 姓名:祖丽胡玛尔·阿迪力 专业:特殊教育12-4 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对策的文献综述 [摘要]当前大学生得就业严峻,逐渐的在引起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本文献综述对大学生择业渠道不够通畅,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在就业难 ...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815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论文题目: 姓 名: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职业指导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湖南省长沙市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谢忠柱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摘 要: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引起了 ...

  •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作业
  •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班级与班级代码 专 业 指导教师: 学 号: 姓 名: 提交日期: 2012 年 9 月 8 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 制 姓名 陈晓纯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 ...

  • 大学生创业精神缺失与对策
  • 第6期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No.6Nov.2011 2011年11月J 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doi:10.3969/j.issn.1007-5674. ...

  •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班级:工商管理09-2 姓名:郭清华 学号:[1**********]6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 ...

  • 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