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综述_陆小成

VIEWPOINTS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综述

◎ 陆小成 李宝洋

摘 要: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阐释、国际经验、问题研究以及对策选择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从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等视角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 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TU984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4.02.01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并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为我国城市转型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迎来良好的政策机遇。我国关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阐释、国际经验、问题研究以及对策选择方面进行研究综述。通过研究整理,分析我国基础绿色设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修复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还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施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研究的不足,为今后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阐释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区域低碳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10CGL05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北京低碳创新城市建设研究》、北京市教委民促本科研究项目《城市绿色转型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湖南省软科学项目《基于两型社会的湖南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2012ZK3017)成果。

186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VIEWPOINTS促进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符合党中央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保护基金会和农业部森林管理局组织的“GI工作组”(Green Infrastructure Work Group)提出,该小组将绿色基础设施定义为“自然生命支撑系统”(nation’s nat-ural life support system),即一个由水道、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农场和其他保护区域等组成的维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人

民生活质量的相互连接的网络。英国西

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是构建更加生态宜居、低碳绿色城市

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付彦

荣(2012)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指出绿色基础设施可以保护城市的绿地服务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减少城市对灰色基础设施的需求,节省国家公共资源投资。翟俊(2012)以统筹城市开发空间系统发展为出发点,运用协同共生的原理,将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协同整合,进而成为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从综合协同、整体协同、战略协同和共生共存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前瞻性景观基础设施的新范式,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各要素之间形成功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整体。

于笑津、曹静(2013)在《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与规划过程应用》中分析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并阐述了识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的标准、方法。妮可·哥伦布、邝嘉儒(2013)认为,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时代,维持绿色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已愈见困难,尤其是公共公园与绿色空间。随着人们对计算自然或“自然资产”的经济价值重新燃起兴趣,并明白到绿色空间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够为我们的城市带来广泛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

益。以上研究成果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北绿色基础设施组织(North West Green In-frastructure Unit)定义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因素和绿地组成的系统,有类型、功能性、周边环境、尺度与连通性

五个属性。关于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与结

构的研究上,我国学者张晋石(2009)认为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框架系统,并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在区域层面、地区层面、

社区邻里层级三方面上的作用。应君、

张青萍、王末顺与吴晓华(2011)在研究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时,认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主要由网络中心(hubs)、连接廊道(links)与小型场地(sites)组成,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内容并非为单一的绿色空间,河流与雪山等自然环境同样

有助于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

在绿色基础设施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中,有较多学者深刻认识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城市自然空间的突出作用。如杨静、潘国锋(2011)认为绿色基础设施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导城市科学

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

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经验比较

杜钦、侯颖、王开运、张超(2008)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187

VIEWPOINTS

将国外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的城乡绿色空间思想归类为控制、连接、融合三种思想,并分析了美国、英国、荷兰、泰国

等国家的绿色发展模式。英国学者Alan

城市”的建设模式,并把“花园城市”的建设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绿化阶段、美化阶段、多样性阶段、艺术化阶段、生

态化阶段,这些阶段充分重视对城市绿

Barber与中国学者谢军芳(2009)研究英国绿色基础设施时指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不平等,国家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少,相关人才缺乏等严重阻碍着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李开然(2009)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理论进行了深刻解读,介绍了美国马里兰州的绿色基础设施实践,并对马里兰州的绿道体系进行了分析。国内学者刘娟娟、李保峰、宁云飞与美国学者Nancy ROTTLE(2011)在研究西雅图的绿色基础建设案例时,构建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西雅图模式,即采用内部联系的网络对现有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连接和保护,考虑城市现有机构和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模式,立足于城市既有结构和城市

生活。蔡丽敏、殷柏慧(2011)在探讨区

色基础设施建设。

Jim Robbins(2012)比较西雅图、瑞典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认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政府正在建设屋顶花园,专门设计各种屋顶湿地,同时采取其他形式的“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控制无数扩散源传播的污染和节省资金。姜丽宁、应君、徐俊涛(2012)研究指出,绿色基础设施思想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美国自然规划与保护运动,奥姆斯特德在设计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时就有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雏形。并从理论体系、技术方法、保障体系三方面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在纽约城市雨洪管理中作用。Nicole Collomb(2013)分析西方发达城市认识到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指出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经济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创建健康社区。这些国内外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良好的学习与借鉴作用。

域层面绿色基础设施时,比较了上海生态网络规划、深圳生态控制线、荷兰国家生态网络和美国马里兰州项目等,以上这些规划经验对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弘志、刘雅静(2012)构建了香港绿化的总纲图,即通过不同的组织机构、政府部门与社区共同合作协力,以绿化为主题,改善绿地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发展。其中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同时增进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交流,增强公众的参与度;最后要在法律上为绿化总纲图提供完善的法律框架。林靖、赵树明、刘卉(2012)研究了新加坡的“花园

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绿色基础设施尽管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突出作用,但作为公共产品和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动力不够,效果不彰。许多学者深入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内在原因。如贺炜与刘滨谊(2010)指出我国绿地系统规划单一,绿色基础设施很难为开发商与政府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吸引力不高。行政藩

188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VIEWPOINTS篱、城市权利不平衡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造成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缓慢。贾泉(2012)研究我国北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北方城市为拓宽道路而砍伐树木、商业开发侵占城市中心的公共绿地,从而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规划者忽视对城市的立体绿化,引发城市环境污染不断恶化。

刘滨谊、张德顺、刘晖与戴睿(2013)认为我国的绿色基础设施缺少中小尺度的实践性研究成果;政府管理部门的参与度不高,缺少相关的鼓励政策;绿色基础设施从规划层面上来说功能较单一,缺乏公众参与。徐本鑫(201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上研究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指出我国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所存在的缺陷有:忽视对绿地功能与合理绿地结构的保障、缺乏多制度的衔接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朱金、蒋颖、王超(2013)指出目前我国绿色基础设施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我国一些绿地系统规划局限于城市建成区层面,未能体现城市、市郊、市域等多层面的绿地系统;在经济博弈上,绿地与其他发展用地相比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城乡规划编制先天不足,导致公众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参与度不够。

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分析,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政府规划不足、参与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没有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二是体制机制不够通畅,缺乏多方面的衔接机制,部门保护主义存在导致发展缓慢;三是社会力量没有很好整合,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本的投入不够,公民参与不足,没有很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导致城市绿色基础

设施建设乏力,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

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研究

付喜娥与吴人韦(2009)在《绿色基础设施评价(GIA)方法介述》中指出我国应该学习并理解GIA体系的建立方法,此方法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主导,结合生态学家、自然资源相关各部人员、规划设计者等各方,以政府公共投资渠道为主,结合其他经费来源投资建设。李博(2009)认为我国在保护自然资源和引导城市合理生长方面应结合美国的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周艳妮与尹海伟(2010)评述了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要点,其中指出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应先于发展,避免使其处于被动地位。还应注重多重功能和效益的发挥以及注重尺度的分类和协调等。仇保兴(2010)认为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时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还应注意城乡绿色基础建设的区别化,满足不同居民的差异需求。

吴晓敏(2011)在其文章《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其应用案例》中指出绿色基础设施应当作为一个体系来保护和发展,在开发之前就应该进行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刘晓明、谢丽娟(2011)从政府政策引导、完善规划体系、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方面探究如何改善广东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杜鹃、张建林(2013)在探讨英格兰西北区域绿色基础设施实践时,提出了连通性策略与多功能性策略。马晓薇(2013)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189

VIEWPOINTS

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导向下的城市规划新策略,加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要确保绿色基础设施的整体性、综合性、战略性与专业性。张媛、吴雪飞(2013)以绿色基础设施的前瞻性视角切入,通过对非建设用地规划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内容差异性与同质性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城市实际现状探索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的非建设用地规划程序与方法,认为提升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生态效益,完善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格局构建,实现非建设用地的精明保护与协同合作,促进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安超、沈清基(2013)在理解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内涵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理论,认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需要体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结合,从生态环境敏感区评价、生态斑块评价与选择、生态廊道评价与选择、最小路径模拟、人文生态的空间分布等几方面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施建设对改善城市环境、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作用和战略意义。需要进一步探讨应对城市温室效应、城市雾霾、城市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中,绿色基础设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作用有多大,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作用与功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三,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没有进行很好的挖掘和实地调研。学者对绿色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问题分析上,相关研究较少,而且缺乏深度。学者没有深刻分析政府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没有探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融资上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政府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资源投资、后期维护与保养等,在此方面,学术界只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对政府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作用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刻。

第四,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对策选择上,学者的分析缺乏深度,在对策的落实与实施上,学者并没有进行具体分析,没有

第一,关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与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的理论包括绿色经济理论、基础设施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密切相关,学者并没有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梳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基础还不够深厚。

第二,关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意义研究不够。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均有重要意义,学者没有对这些方向进行深度挖掘,没有深刻分析绿色基础设

具体指出政府单位、相关部门与社区等如何做出相应措施。在对策分析上,学者缺乏对客观实际的联系,也没有联系具体的问题与事项,没有考虑各个单位部门的工作困难,未指出如何去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展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未来,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形成共识,高度认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推进生态文明、营造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的突出作用和战略地位。需要加大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基础、战略意义、问题与对策的深度

五、相关研究不足及其展望

190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

Urban Insight, No. 2, 2014

VIEWPOINTS分析,加大对国际经验的比较,吸取国内外良好的发展模式。政府方面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划政策、加大资源投入,促进绿色基础建设的发展,同时推出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参与绿色基注释:

础设施的建设。社会公众应积极主动参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稳中发展,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城市建设。

①裴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12(5):84-90.

②吴伟,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 国际城市规划,2009(5).67-71.

③张晋石.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空间与环境问题的系统化解决途径[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81-86.④应君,张青萍,王末顺,吴晓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及其体系构建[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5):805-809.⑤杨静,潘国锋.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C].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1: 296-298.

⑥妮可·哥伦布,邝嘉儒.景观的价值——绿色基础设施的经济意义[J].风景园林,2013(2).

⑦杜钦,侯颖,王开运,张超.国外绿地规划建设实践对城乡绿色空间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8(8):74-80.⑧刘娟娟,李保峰,宁云飞,Nancy ROTTLE.构建城市的生命支撑系统——西雅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案例研究[J].中国园林,2011(3):116-120.

⑨陈弘志,刘雅静.高密度亚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香港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2 (3):55-61.

⑩林靖,赵树明,刘卉.绿色基础设施:科技成就的城市梦想[J].城市,2012(9):42-46.

姜丽宁、应君、徐俊涛.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以美国纽约市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2(06):59-62.

贺炜,刘滨谊.有关绿色基础设施几个问题的重思[J].中国园林,2011(1):88-92.贾泉.有关北方城市绿化基础设施问题的重思[J].城市建设,2012(10):68-69.

刘滨谊,张德顺,刘晖,戴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3):6-10.

徐本鑫.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的完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2):15-20.

付喜娥,吴人韦.绿色基础设施评价(GIA)方法介述——美国马里兰州为例[J].中国园林,2009(9):41-45.周艳妮,尹海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0(8):87-93.

仇保兴.建设绿色基础设施,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走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镇化之路[J].中国园林. 2010(07):01-09.

吴晓敏.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其应用案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2011: 1034-1038.

刘晓明,谢丽娟.广东理想城市建设的策略——绿色基础设施的改善[J].风景园林,2011(06):50—53.马晓薇.“GI—绿色基础设施”导向下的城市规划新策略[J].山西建筑,2013(12).  

作者简介:陆小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服务、绿色基础设施、低碳创新。李宝洋,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助研,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基础设施。

(责任编辑:卢小文)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191

VIEWPOINTS

An Research and Overview on City Green InfrastructureLu Xiaocheng, Li Baoyang

Abstract: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field are abundant. But literature from perspectives such 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not enough.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se aspects will provide the policy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Keywords: city; green infrastructure; research; overview

192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VIEWPOINTS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综述

◎ 陆小成 李宝洋

摘 要: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阐释、国际经验、问题研究以及对策选择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从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等视角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 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TU984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4.02.01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并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为我国城市转型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迎来良好的政策机遇。我国关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阐释、国际经验、问题研究以及对策选择方面进行研究综述。通过研究整理,分析我国基础绿色设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修复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还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施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研究的不足,为今后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阐释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区域低碳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10CGL05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北京低碳创新城市建设研究》、北京市教委民促本科研究项目《城市绿色转型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湖南省软科学项目《基于两型社会的湖南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2012ZK3017)成果。

186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VIEWPOINTS促进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符合党中央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保护基金会和农业部森林管理局组织的“GI工作组”(Green Infrastructure Work Group)提出,该小组将绿色基础设施定义为“自然生命支撑系统”(nation’s nat-ural life support system),即一个由水道、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农场和其他保护区域等组成的维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人

民生活质量的相互连接的网络。英国西

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是构建更加生态宜居、低碳绿色城市

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付彦

荣(2012)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指出绿色基础设施可以保护城市的绿地服务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减少城市对灰色基础设施的需求,节省国家公共资源投资。翟俊(2012)以统筹城市开发空间系统发展为出发点,运用协同共生的原理,将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协同整合,进而成为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从综合协同、整体协同、战略协同和共生共存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前瞻性景观基础设施的新范式,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各要素之间形成功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整体。

于笑津、曹静(2013)在《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与规划过程应用》中分析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并阐述了识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的标准、方法。妮可·哥伦布、邝嘉儒(2013)认为,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时代,维持绿色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已愈见困难,尤其是公共公园与绿色空间。随着人们对计算自然或“自然资产”的经济价值重新燃起兴趣,并明白到绿色空间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够为我们的城市带来广泛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

益。以上研究成果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北绿色基础设施组织(North West Green In-frastructure Unit)定义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因素和绿地组成的系统,有类型、功能性、周边环境、尺度与连通性

五个属性。关于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与结

构的研究上,我国学者张晋石(2009)认为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框架系统,并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在区域层面、地区层面、

社区邻里层级三方面上的作用。应君、

张青萍、王末顺与吴晓华(2011)在研究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时,认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主要由网络中心(hubs)、连接廊道(links)与小型场地(sites)组成,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内容并非为单一的绿色空间,河流与雪山等自然环境同样

有助于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

在绿色基础设施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中,有较多学者深刻认识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城市自然空间的突出作用。如杨静、潘国锋(2011)认为绿色基础设施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导城市科学

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

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经验比较

杜钦、侯颖、王开运、张超(2008)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187

VIEWPOINTS

将国外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的城乡绿色空间思想归类为控制、连接、融合三种思想,并分析了美国、英国、荷兰、泰国

等国家的绿色发展模式。英国学者Alan

城市”的建设模式,并把“花园城市”的建设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绿化阶段、美化阶段、多样性阶段、艺术化阶段、生

态化阶段,这些阶段充分重视对城市绿

Barber与中国学者谢军芳(2009)研究英国绿色基础设施时指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不平等,国家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少,相关人才缺乏等严重阻碍着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李开然(2009)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理论进行了深刻解读,介绍了美国马里兰州的绿色基础设施实践,并对马里兰州的绿道体系进行了分析。国内学者刘娟娟、李保峰、宁云飞与美国学者Nancy ROTTLE(2011)在研究西雅图的绿色基础建设案例时,构建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西雅图模式,即采用内部联系的网络对现有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连接和保护,考虑城市现有机构和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模式,立足于城市既有结构和城市

生活。蔡丽敏、殷柏慧(2011)在探讨区

色基础设施建设。

Jim Robbins(2012)比较西雅图、瑞典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认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政府正在建设屋顶花园,专门设计各种屋顶湿地,同时采取其他形式的“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控制无数扩散源传播的污染和节省资金。姜丽宁、应君、徐俊涛(2012)研究指出,绿色基础设施思想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美国自然规划与保护运动,奥姆斯特德在设计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时就有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雏形。并从理论体系、技术方法、保障体系三方面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在纽约城市雨洪管理中作用。Nicole Collomb(2013)分析西方发达城市认识到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指出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经济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创建健康社区。这些国内外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良好的学习与借鉴作用。

域层面绿色基础设施时,比较了上海生态网络规划、深圳生态控制线、荷兰国家生态网络和美国马里兰州项目等,以上这些规划经验对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弘志、刘雅静(2012)构建了香港绿化的总纲图,即通过不同的组织机构、政府部门与社区共同合作协力,以绿化为主题,改善绿地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发展。其中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同时增进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交流,增强公众的参与度;最后要在法律上为绿化总纲图提供完善的法律框架。林靖、赵树明、刘卉(2012)研究了新加坡的“花园

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绿色基础设施尽管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突出作用,但作为公共产品和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动力不够,效果不彰。许多学者深入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内在原因。如贺炜与刘滨谊(2010)指出我国绿地系统规划单一,绿色基础设施很难为开发商与政府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吸引力不高。行政藩

188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VIEWPOINTS篱、城市权利不平衡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造成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缓慢。贾泉(2012)研究我国北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北方城市为拓宽道路而砍伐树木、商业开发侵占城市中心的公共绿地,从而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规划者忽视对城市的立体绿化,引发城市环境污染不断恶化。

刘滨谊、张德顺、刘晖与戴睿(2013)认为我国的绿色基础设施缺少中小尺度的实践性研究成果;政府管理部门的参与度不高,缺少相关的鼓励政策;绿色基础设施从规划层面上来说功能较单一,缺乏公众参与。徐本鑫(201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上研究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指出我国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所存在的缺陷有:忽视对绿地功能与合理绿地结构的保障、缺乏多制度的衔接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朱金、蒋颖、王超(2013)指出目前我国绿色基础设施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我国一些绿地系统规划局限于城市建成区层面,未能体现城市、市郊、市域等多层面的绿地系统;在经济博弈上,绿地与其他发展用地相比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城乡规划编制先天不足,导致公众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参与度不够。

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分析,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政府规划不足、参与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没有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二是体制机制不够通畅,缺乏多方面的衔接机制,部门保护主义存在导致发展缓慢;三是社会力量没有很好整合,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本的投入不够,公民参与不足,没有很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导致城市绿色基础

设施建设乏力,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

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研究

付喜娥与吴人韦(2009)在《绿色基础设施评价(GIA)方法介述》中指出我国应该学习并理解GIA体系的建立方法,此方法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主导,结合生态学家、自然资源相关各部人员、规划设计者等各方,以政府公共投资渠道为主,结合其他经费来源投资建设。李博(2009)认为我国在保护自然资源和引导城市合理生长方面应结合美国的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周艳妮与尹海伟(2010)评述了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要点,其中指出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应先于发展,避免使其处于被动地位。还应注重多重功能和效益的发挥以及注重尺度的分类和协调等。仇保兴(2010)认为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时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还应注意城乡绿色基础建设的区别化,满足不同居民的差异需求。

吴晓敏(2011)在其文章《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其应用案例》中指出绿色基础设施应当作为一个体系来保护和发展,在开发之前就应该进行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刘晓明、谢丽娟(2011)从政府政策引导、完善规划体系、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方面探究如何改善广东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杜鹃、张建林(2013)在探讨英格兰西北区域绿色基础设施实践时,提出了连通性策略与多功能性策略。马晓薇(2013)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189

VIEWPOINTS

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导向下的城市规划新策略,加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要确保绿色基础设施的整体性、综合性、战略性与专业性。张媛、吴雪飞(2013)以绿色基础设施的前瞻性视角切入,通过对非建设用地规划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内容差异性与同质性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城市实际现状探索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的非建设用地规划程序与方法,认为提升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生态效益,完善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格局构建,实现非建设用地的精明保护与协同合作,促进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安超、沈清基(2013)在理解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内涵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理论,认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需要体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结合,从生态环境敏感区评价、生态斑块评价与选择、生态廊道评价与选择、最小路径模拟、人文生态的空间分布等几方面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施建设对改善城市环境、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作用和战略意义。需要进一步探讨应对城市温室效应、城市雾霾、城市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中,绿色基础设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作用有多大,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作用与功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三,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没有进行很好的挖掘和实地调研。学者对绿色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问题分析上,相关研究较少,而且缺乏深度。学者没有深刻分析政府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没有探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融资上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政府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资源投资、后期维护与保养等,在此方面,学术界只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对政府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作用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刻。

第四,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对策选择上,学者的分析缺乏深度,在对策的落实与实施上,学者并没有进行具体分析,没有

第一,关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与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的理论包括绿色经济理论、基础设施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密切相关,学者并没有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梳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基础还不够深厚。

第二,关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意义研究不够。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均有重要意义,学者没有对这些方向进行深度挖掘,没有深刻分析绿色基础设

具体指出政府单位、相关部门与社区等如何做出相应措施。在对策分析上,学者缺乏对客观实际的联系,也没有联系具体的问题与事项,没有考虑各个单位部门的工作困难,未指出如何去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展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未来,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形成共识,高度认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推进生态文明、营造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的突出作用和战略地位。需要加大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基础、战略意义、问题与对策的深度

五、相关研究不足及其展望

190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

Urban Insight, No. 2, 2014

VIEWPOINTS分析,加大对国际经验的比较,吸取国内外良好的发展模式。政府方面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划政策、加大资源投入,促进绿色基础建设的发展,同时推出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参与绿色基注释:

础设施的建设。社会公众应积极主动参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稳中发展,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城市建设。

①裴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12(5):84-90.

②吴伟,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 国际城市规划,2009(5).67-71.

③张晋石.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空间与环境问题的系统化解决途径[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81-86.④应君,张青萍,王末顺,吴晓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及其体系构建[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5):805-809.⑤杨静,潘国锋.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C].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1: 296-298.

⑥妮可·哥伦布,邝嘉儒.景观的价值——绿色基础设施的经济意义[J].风景园林,2013(2).

⑦杜钦,侯颖,王开运,张超.国外绿地规划建设实践对城乡绿色空间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8(8):74-80.⑧刘娟娟,李保峰,宁云飞,Nancy ROTTLE.构建城市的生命支撑系统——西雅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案例研究[J].中国园林,2011(3):116-120.

⑨陈弘志,刘雅静.高密度亚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香港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2 (3):55-61.

⑩林靖,赵树明,刘卉.绿色基础设施:科技成就的城市梦想[J].城市,2012(9):42-46.

姜丽宁、应君、徐俊涛.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以美国纽约市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2(06):59-62.

贺炜,刘滨谊.有关绿色基础设施几个问题的重思[J].中国园林,2011(1):88-92.贾泉.有关北方城市绿化基础设施问题的重思[J].城市建设,2012(10):68-69.

刘滨谊,张德顺,刘晖,戴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3):6-10.

徐本鑫.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的完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2):15-20.

付喜娥,吴人韦.绿色基础设施评价(GIA)方法介述——美国马里兰州为例[J].中国园林,2009(9):41-45.周艳妮,尹海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0(8):87-93.

仇保兴.建设绿色基础设施,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走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镇化之路[J].中国园林. 2010(07):01-09.

吴晓敏.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其应用案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2011: 1034-1038.

刘晓明,谢丽娟.广东理想城市建设的策略——绿色基础设施的改善[J].风景园林,2011(06):50—53.马晓薇.“GI—绿色基础设施”导向下的城市规划新策略[J].山西建筑,2013(12).  

作者简介:陆小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服务、绿色基础设施、低碳创新。李宝洋,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助研,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基础设施。

(责任编辑:卢小文)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191

VIEWPOINTS

An Research and Overview on City Green InfrastructureLu Xiaocheng, Li Baoyang

Abstract: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field are abundant. But literature from perspectives such 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not enough.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se aspects will provide the policy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Keywords: city; green infrastructure; research; overview

192

《城市观察》2014年第2期Urban Insight, No. 2, 2014


相关内容

  •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TheConceptofGreenInfrastructureandReviewofItsResearchDevelopment 吴伟付喜娥 摘要:本文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的起源.内涵,国外相关理论研充系统化进展.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及自然生命支撑系统作用,旨在通 ...

  • 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韩文艺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430023)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综述通过对近年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论文进行总结,梳理了中国学界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 -------- ...

  • 公共交通行业发展报告
  • 第一章 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综述 1.1公共交通行业概况 1.1.1 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 (一)国外发达城市交通及其政策的发展演变 从国外发达城市及其交通 100多年的发展史来看 , 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大致经历了扶持鼓励个人交通 .限制个人交通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三个阶段 (二)我国公共交通的重 ...

  •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
  • 暖通空调HV &A C 2006年第36卷第11期 ・27・ 科技综述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 剑桥大学 姚润明☆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 李百战 丁 勇 刘 猛 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论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点, , 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措施.评估方法., . 关键词 ...

  • 房地产策划与开发理念综述
  • 房地产策划与开发理念综述 广州远洋建设实业公司 黄福新 上传时间:2003-7-5 19:41:00 一.概念地产与泛地产论 1996年11月,王志刚在深圳召开的房地产专题学术演讲会上提出了"概念地产"理念.1998年7月,在中国房地产(南方)峰会上,他又提出了"泛地产 ...

  • 环境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选题(115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关于旅游产品创新的综述
  • 201x--201x学年第二学期 旅 游 商 品 学 作 业 学号:xxx 姓名:xxx 专业:xxx 联系方式:xxx 关于旅游产品创新的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产品开发在种类.形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力争以创新打造吸引力,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对近年来中国旅游产品创新的一些学 ...

  • 关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综述(政协)
  • 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研究和分析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把握我市中长期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和重点,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3月中旬开始,市政协组织了以市政协委员为主体.有关专家参加的41人调研组,分成工业.农业.生态城市建设三个调研小组,围绕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前景,分别深 ...

  • 物流工程专业文献综述
  • 湖南现代现代物流学院 专业文献综述 题 目: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 周 旭 现 代 物 流 物 流 工 程 管 理 物工 1101 [1**********]6 2012 年 11 月 20日 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 作者:周旭 摘要:随着世界的高速发展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