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改革专题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第一部分:大纲版

(一)中国古代史

1.春秋时期的改革 (1)管仲改革:时间:公元前7世纪。内容:改革经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相地而衰征”)、政治、军事。作用: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 (2)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齐国和鲁国的改革都实行新的税制,即土地税,这些新的税制都促使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2.战国时期的变法 (1)商鞅变法 ①背景: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②主要内容:政治上,“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废分封,行县制;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④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⑤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得当。 (2)李悝在魏国变法,主要内容是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 (3)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内容是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等。 战国时期变法最重大的作用是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3.北宋中期的改革 (1)庆历新政(1043年范仲淹改革)(2008届全国文综高考历史新增范围) ①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不断反抗;冗官、冗兵、冗费,政府积贫积弱;辽和西夏的威胁。 ②内容是整顿吏治:严格官吏的考核升迁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 ③结果:由于保守派官僚的阻挠而失败。 (2)王安石变法 ①背景:(与庆历新政同) ②主要内容:经济上,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军事上,实行保甲法、将兵法。教育上,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 ③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兴修了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④失败原因:主要原因是新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支持变法的宋神宗逝世。 (二)中国近现代史

1.洋务运动——地方阶级改革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同道路)。 (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一所三局),创办民用工业(一厂三局),筹划海防(一衙门两购买三海军),培养人才(两方式三人才)。 (3)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改变封建制度。 (5)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 (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其政治因素;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③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口诀:上书裁冗员废旗权;设局奖发明预决算;裁绿营征兵设海军;办学废八股译馆留) (3)意义:①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③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4)失败原因: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阻挠、破坏,反动势力强大;主观上,维新派缺乏反封建的勇气,采用改良的办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中国现代的重要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②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主要内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目的)。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必要性:原有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科技进步。 (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必要性:过去体制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 ②步骤:试点——推广——发展(试点:安徽、四川) 试点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③意义(影响):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围绕“农”) ④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中心环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内容:所有制变化:单一公有制——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管理体制变化:高度集中——间接管理、宏观调控。 ③成就: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 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 (1)第一次: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2)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党中央在正确认识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世界近现代史

1.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遭到农奴制阻碍;②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 (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3)内容:①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钱赎买。 (4)性质: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意义:农奴制的废除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6)局限:改革还保留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②人民反抗斗争;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⑤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2)目的:巩固天皇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3)内容:①政治上,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废藩置县,实行府县道地方体制,废除武士特权)。②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④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3)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③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4)积极影响:①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③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5)消极影响: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推行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3.苏俄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破产;②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人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2)目的: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3)主要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②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 (4)意义:①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②表明俄国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1929—1933年胡佛政府克服经济危机;②人民希望政府措施改善经济状况;③罗斯福的“新政”口号赢得广泛支持。 (2)主要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施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3)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局限性: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1)联邦德国 ①内容:政治上消除法西斯主义;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在对经济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运转规律;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②作用: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初期,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日本 ①内容: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②作用: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6.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背景:斯大林时代,苏联和东欧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革,形成外部压力。 (2)改革简况: ①南斯拉夫最先改革: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但自治体制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逐步尖锐起来。 ②波兰哥穆尔卡改革: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和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出现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③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

机联系起来。改革成效大。 ④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克之春”:公布革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遭到苏联出兵干涉,改革中断。 (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四种模式 ①中国模式:走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②苏联模式: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后来进行激进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 ③南斯拉夫模式:根据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后因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向资本主义转变。 ④匈牙利模式: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后因摆脱苏联模式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倒向资本主义。

第二部分:新课标版

(一)世界古代改革

1.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背景

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

(2)梭伦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①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③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3)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折中”的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①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4)梭伦改革的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5)梭伦改革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梭伦的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②局限性: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没有废除奴隶制。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2.欧洲的宗教改革

(1)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①宗教:天主教会在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宗教“异端”运动的出现。

②经济: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③政治:民族主义观念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④文化: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要求打破宗教桎梏。

注: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2)欧洲的宗教改革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3)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 ——16世纪。

(4)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①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圣经》至上;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结果——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使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②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坚持《圣经》权威,反对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的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及奋斗精神与节制、忍耐等美德;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结果——建立了加尔文教,日内瓦成为“信教的罗马”。

③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断绝与罗马教廷的关系;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权力;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教义和仪式;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5)欧洲的宗教改革影响

①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文化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④消极影响:不能彻底解决宗教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6)欧洲的宗教改革实质

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世界近代改革

1.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

①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②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③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④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农业方面,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②政治方面: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建立了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③文化教育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④军事方面: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

①穆罕默德•阿里的经济改革虽一开始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但这种开放又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从埃及面临的外部环境看,由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斗仍对埃及形成严重威胁。其次,从阿里改革本身浓厚的封建色彩和高度的集权性来看,由于政府对工业、农业、商业和外贸实行严格的垄断式控制,外国商品和资本难以大规模进入埃及。 ②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近代化色彩,但其性质是封建性的。 ③它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此虽有较大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阿里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但其改革是在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改良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②主要原因: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③外部原因: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统一,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经济上,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军事上,增强了军事实力,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国家,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文教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6)本质认识

阿里改革虽然发生在近代工业文明进程中,但却是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其实质作用在于加强埃及的封建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可以说是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一次积极回应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变革,其改革结果和局限性是必然的。要充分认识埃及阿里改革的客观历史作用。

阿里的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性加剧了阿里政权的危机,专制性与扩张性是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明了民族独立、近代化才是当时进步的历史潮流。

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①政治上,农奴制使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②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③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斗争与新思潮。

④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原因)。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①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②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①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②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④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⑤地方自治选举产生: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后两点内容不要求掌握)

(5)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成功原因

①外部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②内部原因——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②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专制统治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只反映自己的最高利益。

(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背景

①幕府统治危机:政治上,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经济上,幕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充分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②幕府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③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明治维新的目的

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3)明治维新的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方面: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③文化方面: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④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4)明治维新的结果

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5)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

①内部条件: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外部条件: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6)明治维新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国际地位方面,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渐成为强国。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7)明治维新的性质与评价

①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有认为是“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强调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倒幕运动的成功)

②积极性: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③局限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经济上,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政治上,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文化上,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国际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三)中国古代改革

1.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背景

①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坏,诸侯割据混战。经济: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改革变法的潮流。军事:战争频繁。文化:百家争鸣。

②商鞅变法的原因: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 广纳贤才, 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商鞅变法的内容

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③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 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⑤改革旧俗的社会生活改革。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3)商鞅变法的特点

①彻底全面——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②富国强兵——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③影响深远——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4)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

①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②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大无畏的精神。

③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

④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⑤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5)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6)商鞅变法的结果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7)商鞅变法性质

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8)商鞅变法评价

①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地主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壮大了军事力量;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它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消极影响: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①民族融合。(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②社会危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新制;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 ①推行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②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③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⑤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①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使他的改革能系列配套,比较全面。

②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②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③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④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⑤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

②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6)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性质

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

(7)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①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③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2.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①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起义频繁,阶级矛盾激化;

②宋朝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集权,集中了军权和行政权。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 形成“积弱”和“积贫”局面, ,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为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统治危机。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以整顿吏治为核心,进行改革。历史上将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④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大无畏精神。

(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①理财——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主持制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

②军事——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又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③教育——取士之法:王安石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的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4)王安石变法的败因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等。

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5)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④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6)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

(7)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②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8)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9)结合今天的教育,认识王安石变法关于科举的措施中值得肯定之处

①考试内容——理解与运用。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而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经义。进行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②遵循原则——择优录取。

(四)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1)戊戌变法的背景 ①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2)戊戌变法的过程 ①开始——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②发展 维新派创办了强学会(1895年)、保国会(1898年)等团体以及《中外纪闻》(1895年)、《时务报》(1895年)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他们还创办了学堂(如长沙的“时务学堂”),提出了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③高潮百日维新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戊戌政变)。 ④失败——戊戌政变。 (3)戊戌变法的内容 ①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②经济方面: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教方面: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④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 (4)戊戌变法的特点 ①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②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③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④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5)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 ②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⑤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6)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与教训 ①积极: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②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7)戊戌变法的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规律小结

1.改革的本质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2.古今中外的改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制度,如商鞅变法、戊戌变法、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二类要从根本上维护原有制度,如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改革、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3.改革的往往要冲破旧体制的阻碍和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全面而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4.改革的第一步在于观念的创新。改革也映证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5.改革的成败与否与多种因素有关:生产力发展水平、改革派与守旧派的力量对比、国际国内背景的影响等。

三.热点冷点

1.对古今中外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成败原因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2008届至2009届考生,尤其要注意“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时政热点的备考。 3.注意分析改革的背景及成败原因,得出简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4.应注意多角度分析改革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特别是从历史传统、阶级特性、国际背景等说明改革的必然性,也要注意结合改革的具体措施归纳其历史意义。 5.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时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第三次巨变,要把改革当做长期热点对待。 四.高考题例

01. (2006江苏历史15)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02.(2007天津文综2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 .革命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03.(2007北京文综16)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04.(2007海南历史12)“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 .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05.(2008天津文综14)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06.(2008四川ⅰ卷文综14)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07.(2008全国文综ⅰ卷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08.(2008四川延考区文综14)下列各项中,关于早期维新派的正确表述是

a .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b.反对“经世致用”的传统

09.(2008全国文综ⅱ卷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年,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 .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10.(2008广东历史15)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

a .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11.(2008四川ⅰ卷文综2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12.(2008山东文综1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13.(2009年北京文综16)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 .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14.(2009年浙江文综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是在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 李獒笔下的孔子

15.(2009年上海历史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16.(2009年重庆文综18)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17.(2009年江苏历史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18.(2009广东文科基础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19.(2007江苏历史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2分)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20.(2009年江苏历史25题a 部分)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

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 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21.(2009年福建文综41题a 题)(15分)

a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d 只有d 项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05.d ③项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

06.d 王安石变法中“买贱卖贵”的法令只能是市易法。

07.b 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的只能是民用企业。

08.d 熟悉早期维新派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主张,可以准确判断。

09.b 1978年以后中国中小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得益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12.d “少支出少收税”应该是应对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

17.b 识记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及作用。

19.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北宋财政负担重的原因去思考)重要一项:冗官。(1分)

(2)(识记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两事: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从“农时不夺”、“国用饶”等关键词思考)成效: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3)(联系课本,结合材料观点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4)(肯定、否定均可,但评述一定要能明确支持结论)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20.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材料中寻找、总结关键词句)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措施,指出司马光相反主张的影响)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影响: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从思想文化对变法的影响角度看教育改革的目的)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21.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地理位置与文化习俗角度看向日本学习的理由,识记《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地位)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从制度角度看实质,结合中国国情及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看康有为主张的局限性)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本店售书目录

①《庶民的胜利》

②《列国陆军制》

③《共产党宣言》

④《儒门医学》

⑤《汽机新制》

„„

开明书店 1921年12月20 日

①废井田 ②奖励耕织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第一部分:大纲版

(一)中国古代史

1.春秋时期的改革 (1)管仲改革:时间:公元前7世纪。内容:改革经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相地而衰征”)、政治、军事。作用: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 (2)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齐国和鲁国的改革都实行新的税制,即土地税,这些新的税制都促使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2.战国时期的变法 (1)商鞅变法 ①背景: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②主要内容:政治上,“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废分封,行县制;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④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⑤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得当。 (2)李悝在魏国变法,主要内容是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 (3)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内容是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等。 战国时期变法最重大的作用是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3.北宋中期的改革 (1)庆历新政(1043年范仲淹改革)(2008届全国文综高考历史新增范围) ①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不断反抗;冗官、冗兵、冗费,政府积贫积弱;辽和西夏的威胁。 ②内容是整顿吏治:严格官吏的考核升迁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 ③结果:由于保守派官僚的阻挠而失败。 (2)王安石变法 ①背景:(与庆历新政同) ②主要内容:经济上,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军事上,实行保甲法、将兵法。教育上,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 ③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兴修了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④失败原因:主要原因是新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支持变法的宋神宗逝世。 (二)中国近现代史

1.洋务运动——地方阶级改革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同道路)。 (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一所三局),创办民用工业(一厂三局),筹划海防(一衙门两购买三海军),培养人才(两方式三人才)。 (3)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改变封建制度。 (5)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 (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其政治因素;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③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口诀:上书裁冗员废旗权;设局奖发明预决算;裁绿营征兵设海军;办学废八股译馆留) (3)意义:①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③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4)失败原因: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阻挠、破坏,反动势力强大;主观上,维新派缺乏反封建的勇气,采用改良的办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中国现代的重要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②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主要内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目的)。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必要性:原有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科技进步。 (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必要性:过去体制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 ②步骤:试点——推广——发展(试点:安徽、四川) 试点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③意义(影响):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围绕“农”) ④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中心环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内容:所有制变化:单一公有制——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管理体制变化:高度集中——间接管理、宏观调控。 ③成就: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 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 (1)第一次: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2)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党中央在正确认识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世界近现代史

1.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遭到农奴制阻碍;②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 (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3)内容:①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钱赎买。 (4)性质: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意义:农奴制的废除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6)局限:改革还保留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②人民反抗斗争;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⑤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2)目的:巩固天皇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3)内容:①政治上,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废藩置县,实行府县道地方体制,废除武士特权)。②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④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3)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③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4)积极影响:①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③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5)消极影响: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推行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3.苏俄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破产;②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人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2)目的: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3)主要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②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 (4)意义:①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②表明俄国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1929—1933年胡佛政府克服经济危机;②人民希望政府措施改善经济状况;③罗斯福的“新政”口号赢得广泛支持。 (2)主要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施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3)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局限性: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1)联邦德国 ①内容:政治上消除法西斯主义;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在对经济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运转规律;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②作用: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初期,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日本 ①内容: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②作用: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6.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背景:斯大林时代,苏联和东欧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革,形成外部压力。 (2)改革简况: ①南斯拉夫最先改革: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但自治体制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逐步尖锐起来。 ②波兰哥穆尔卡改革: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和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出现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③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

机联系起来。改革成效大。 ④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克之春”:公布革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遭到苏联出兵干涉,改革中断。 (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四种模式 ①中国模式:走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②苏联模式: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后来进行激进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 ③南斯拉夫模式:根据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后因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向资本主义转变。 ④匈牙利模式: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后因摆脱苏联模式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倒向资本主义。

第二部分:新课标版

(一)世界古代改革

1.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背景

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

(2)梭伦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①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③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3)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折中”的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①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4)梭伦改革的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5)梭伦改革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梭伦的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②局限性: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没有废除奴隶制。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2.欧洲的宗教改革

(1)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①宗教:天主教会在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宗教“异端”运动的出现。

②经济: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③政治:民族主义观念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④文化: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要求打破宗教桎梏。

注: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2)欧洲的宗教改革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3)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 ——16世纪。

(4)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①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圣经》至上;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结果——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使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②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坚持《圣经》权威,反对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的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及奋斗精神与节制、忍耐等美德;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结果——建立了加尔文教,日内瓦成为“信教的罗马”。

③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断绝与罗马教廷的关系;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权力;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教义和仪式;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5)欧洲的宗教改革影响

①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文化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④消极影响:不能彻底解决宗教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6)欧洲的宗教改革实质

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世界近代改革

1.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

①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②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③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④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农业方面,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②政治方面: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建立了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③文化教育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④军事方面: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

①穆罕默德•阿里的经济改革虽一开始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但这种开放又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从埃及面临的外部环境看,由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斗仍对埃及形成严重威胁。其次,从阿里改革本身浓厚的封建色彩和高度的集权性来看,由于政府对工业、农业、商业和外贸实行严格的垄断式控制,外国商品和资本难以大规模进入埃及。 ②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近代化色彩,但其性质是封建性的。 ③它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此虽有较大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阿里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但其改革是在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改良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②主要原因: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③外部原因: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统一,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经济上,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军事上,增强了军事实力,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国家,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文教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6)本质认识

阿里改革虽然发生在近代工业文明进程中,但却是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其实质作用在于加强埃及的封建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可以说是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一次积极回应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变革,其改革结果和局限性是必然的。要充分认识埃及阿里改革的客观历史作用。

阿里的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性加剧了阿里政权的危机,专制性与扩张性是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明了民族独立、近代化才是当时进步的历史潮流。

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①政治上,农奴制使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②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③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斗争与新思潮。

④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原因)。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①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②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①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②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④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⑤地方自治选举产生: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后两点内容不要求掌握)

(5)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成功原因

①外部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②内部原因——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②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专制统治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只反映自己的最高利益。

(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背景

①幕府统治危机:政治上,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经济上,幕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充分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②幕府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③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明治维新的目的

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3)明治维新的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方面: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③文化方面: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④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4)明治维新的结果

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5)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

①内部条件: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外部条件: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6)明治维新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国际地位方面,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渐成为强国。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7)明治维新的性质与评价

①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有认为是“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强调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倒幕运动的成功)

②积极性: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③局限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经济上,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政治上,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文化上,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国际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三)中国古代改革

1.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背景

①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坏,诸侯割据混战。经济: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改革变法的潮流。军事:战争频繁。文化:百家争鸣。

②商鞅变法的原因: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 广纳贤才, 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商鞅变法的内容

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③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 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⑤改革旧俗的社会生活改革。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3)商鞅变法的特点

①彻底全面——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②富国强兵——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③影响深远——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4)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

①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②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大无畏的精神。

③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

④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⑤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5)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6)商鞅变法的结果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7)商鞅变法性质

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8)商鞅变法评价

①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地主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壮大了军事力量;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它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消极影响: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①民族融合。(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②社会危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新制;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 ①推行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②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③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⑤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①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使他的改革能系列配套,比较全面。

②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②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③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④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⑤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

②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6)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性质

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

(7)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①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③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2.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①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起义频繁,阶级矛盾激化;

②宋朝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集权,集中了军权和行政权。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 形成“积弱”和“积贫”局面, ,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为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统治危机。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以整顿吏治为核心,进行改革。历史上将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④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大无畏精神。

(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①理财——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主持制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

②军事——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又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③教育——取士之法:王安石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的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4)王安石变法的败因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等。

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5)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④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6)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

(7)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②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8)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9)结合今天的教育,认识王安石变法关于科举的措施中值得肯定之处

①考试内容——理解与运用。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而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经义。进行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②遵循原则——择优录取。

(四)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1)戊戌变法的背景 ①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2)戊戌变法的过程 ①开始——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②发展 维新派创办了强学会(1895年)、保国会(1898年)等团体以及《中外纪闻》(1895年)、《时务报》(1895年)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他们还创办了学堂(如长沙的“时务学堂”),提出了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③高潮百日维新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戊戌政变)。 ④失败——戊戌政变。 (3)戊戌变法的内容 ①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②经济方面: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教方面: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④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 (4)戊戌变法的特点 ①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②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③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④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5)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 ②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⑤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6)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与教训 ①积极: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②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7)戊戌变法的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规律小结

1.改革的本质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2.古今中外的改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制度,如商鞅变法、戊戌变法、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二类要从根本上维护原有制度,如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改革、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3.改革的往往要冲破旧体制的阻碍和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全面而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4.改革的第一步在于观念的创新。改革也映证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5.改革的成败与否与多种因素有关:生产力发展水平、改革派与守旧派的力量对比、国际国内背景的影响等。

三.热点冷点

1.对古今中外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成败原因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2008届至2009届考生,尤其要注意“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时政热点的备考。 3.注意分析改革的背景及成败原因,得出简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4.应注意多角度分析改革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特别是从历史传统、阶级特性、国际背景等说明改革的必然性,也要注意结合改革的具体措施归纳其历史意义。 5.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时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第三次巨变,要把改革当做长期热点对待。 四.高考题例

01. (2006江苏历史15)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02.(2007天津文综2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 .革命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03.(2007北京文综16)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04.(2007海南历史12)“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 .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05.(2008天津文综14)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06.(2008四川ⅰ卷文综14)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07.(2008全国文综ⅰ卷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08.(2008四川延考区文综14)下列各项中,关于早期维新派的正确表述是

a .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b.反对“经世致用”的传统

09.(2008全国文综ⅱ卷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年,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 .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10.(2008广东历史15)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

a .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11.(2008四川ⅰ卷文综2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12.(2008山东文综1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13.(2009年北京文综16)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 .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14.(2009年浙江文综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是在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 李獒笔下的孔子

15.(2009年上海历史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16.(2009年重庆文综18)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17.(2009年江苏历史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18.(2009广东文科基础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19.(2007江苏历史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2分)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20.(2009年江苏历史25题a 部分)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

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 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21.(2009年福建文综41题a 题)(15分)

a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d 只有d 项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05.d ③项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

06.d 王安石变法中“买贱卖贵”的法令只能是市易法。

07.b 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的只能是民用企业。

08.d 熟悉早期维新派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主张,可以准确判断。

09.b 1978年以后中国中小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得益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12.d “少支出少收税”应该是应对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

17.b 识记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及作用。

19.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北宋财政负担重的原因去思考)重要一项:冗官。(1分)

(2)(识记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两事: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从“农时不夺”、“国用饶”等关键词思考)成效: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3)(联系课本,结合材料观点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4)(肯定、否定均可,但评述一定要能明确支持结论)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20.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材料中寻找、总结关键词句)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措施,指出司马光相反主张的影响)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影响: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从思想文化对变法的影响角度看教育改革的目的)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21.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地理位置与文化习俗角度看向日本学习的理由,识记《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地位)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从制度角度看实质,结合中国国情及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看康有为主张的局限性)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本店售书目录

①《庶民的胜利》

②《列国陆军制》

③《共产党宣言》

④《儒门医学》

⑤《汽机新制》

„„

开明书店 1921年12月20 日

①废井田 ②奖励耕织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


相关内容

  • 专题归纳一__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 专题归纳一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1. (P002)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2. (P017)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3. (P111)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 (P191)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调整 5. P226)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6. P269)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 P278)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 ...

  • 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 专题归纳一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C1) [考点链接] P002)P017)(P111) (P191)P226) P269) P278) P300) 1.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2.19世纪中叶的俄国(日本)资产阶级性质的农奴制改革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俄国 ...

  •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2011·海南中考)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 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 ...

  • 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 [新课标学案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 (2)归纳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3)分析探讨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 ...

  • 专题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性研究
  • ◎陈 露 张 晨 本文主要探讨创新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模式,即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运用,发挥这个教学实践模式的引领作用,构建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专题式探究教学实践模式的研究,推动学校创造专题集中学习的条件,推动教师转变授课方式的思维,推动学生形成自主感悟学习的风气.通过这种模 ...

  •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2010·山东省菏泽市)14.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商鞅.北魏孝文帝.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等人物画像,那么这节历史课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A.改变社会性质的变革 B.科技改变生活 C.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 D.战争与和平 ●(2010·吉林省)13.列举三次发生 ...

  • 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 根据学习会的安排,我和大家一道学习一篇< 人民日报 >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的评论 一.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6日 01 版)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从本质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改造主观 ...

  • 近十年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简述
  • 摘要:中国高校的语文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充满着发展的机遇.近1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研究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热潮,成果层出不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地区来讲,已经形成了有着鲜明特色的上海.北京.南京.武汉四大研究中心.就成果类型来讲,当前的语文教改模式主要有& ...

  • [社会保障专题]教学大纲
  • <社 会 保 障 专 题> (Social Insurance Dissertation) 课程编号: 一.总学时:40 其中:理论学时:26 实习:4 讨论:10 二.学 分:2 三.适用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四.先修课要求:西方经济学 五.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六:课程简述: 社会保 ...

  •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创新
  • 专题复习 除旧步新 改革创新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二中 黄丽萍 李志强 刘永杰 [专题线索] [考点串讲] 第 - 1 -页 共 6 页 第 - 2 -页 共 6 页 C ."摸着石头过河" D ."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专题精炼]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