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3 N:成都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神龙汽车成都工厂

神龙汽车成都工厂9月7日正式投产,被业界称为“成都速度”: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该工厂今年整车产量将突破1万辆,2017年预计达到10万辆。伴随成都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成都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步伐也由此提速。

日前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了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中城市经济方面,成都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工业强基行动,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规划建设龙泉山东侧工业发展走廊,形成“3+N”的工业发展格局。

工业兴市、工业强市

神龙汽车成都工厂所在的“大车城”就是成都“3+N”工业布局的一个重要板块。这里除了神龙,还有大众、沃尔沃、丰田等11家车企。按照《成都制造2025规划》,到2025年,承载重大产业功能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大创造”、“大智造”、“大车城”工业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的50%左右,未来将承担起全市80%以上的工业发展目标。

这一规划下,成都正冀图通过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开启工业4.0时代,更主动深度嵌入国内国际产业版图中,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经济中心,承担起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使命。

类似于神龙项目的政务服务,成都市经信委有个每周一次的政企对接活动,目的在于面对面地倾听行业协会与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改善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说:“凡在会上未解决的问题要强化跟进和督办,市经信委相关处室会限期给企业一个满意的答复。”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提出的诸如希望加快新产品开发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或者希望助推名优产品品牌宣传推广与保护、协调出口附加税减免等问题,均被跟踪反馈,并得到解决。

这样一个常态化活动和工作机制,在成都市及其各区(市)县正普遍上演。他们的“神经”上正紧绷着一根弦:把工业放在当前经济工作首要位置来抓,不断深化“工业强基”的共识,加速推进成都工业发展。

工业强基,被放在成都市“六大行动”的第二位,以工业兴市、以工业强市的决心由此彰显。

目前,作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交汇点和支撑点、四川省首位城市,乃至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历史使命,成都的身份正迭代升级,要成为国家城市体系的“塔尖城市”和“经济极核”,必须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全新起点上,瞄准中国制造的制高点,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现成都工业做大做强、由大变强的跨越发展。

“意义非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如此评价成都的“工业强基”行动,“农业也好服务业也好,都与工业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很多服务业因工业而生,没有工业支撑,服务业也难以持续发展,这是经济规律。”

施跃华也认为,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在于经济实力,产业发展是命根子,而工业在这其中又是重中之重,肩负着领先发展的责任。针对成都目前工业发展现状,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就是要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加快补上发展上的短板。

“我们把量的扩充和质的提高并举发展。”施跃华说,看似普通的“工业强基”几个字,实质上有着深刻内涵,符合成都当下发展现状,意味着成都埋头苦干、蓄势待发,是成都未来五年乃至十年鲜明的发展主线,“基于工业的强大带动与其他产业形成互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

跑慢了就是落后

成都有序描绘的工业强基图景,已显现轮廓。成都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成都市完成工业投资1070.3亿元,同比增长37.3%,增速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

事实上,如何夯实工业基础,成都已有着自己明晰的路径。

成都坚持走“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之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加快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构建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近郊和远郊区(市)县为主体的“3+N”工业园区布局体系,规划建设“大创造”、“大智造”、“大车城”工业板块和一批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施跃华说,成都目前已对“3+N”工业发展格局下的空间、产业、项目、产出贡献做了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对如何实现项目择优而选,让真正适合成都的项目落地生根,成都亦花了不少心思,将目标细化,制定了“作战路线”,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以汽车为例,成都计划在近十年达到300万辆产能,近期神龙汽车成都工厂的落地投产可谓是向目标迈进的坚实一步。

这样明确细致的前瞻性布局下,成都还有着时时的紧迫性。

“竞进拉练”在今年被写入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截至7月初,各个区(市)县在建工业项目和园区已被“刷”了三遍。

成都要求,高新区、天府新区直管区、经开区要有单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二圈层要有单个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三圈层要有单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另外区(市)县“一把手”外出招商情况也被纳入考核。

按照施跃华的说法,每个区(市)县的工业投资完成多少、增长多少,每个月都要晒成绩单进行考评。成都的想法是“先进城市继续奔跑,成都跑慢了就是落后。因此,成都不光要完成既定目标,工业投资还应继续加码。”这个压力不小,但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效应。

后发者到引领者

去年成都完成了1517.1亿元工业投资,今年1-8月,成都工业投资预计完成1402亿元,增长35.8%,增速位列副省级城市首位;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89家,总量居中西部第一。

这些数据或可说明,仰赖自身的有效规划和积极发力,成都自有的工业基础、优势等积淀,正与国家的战略、规划积极“发酵”,衍生巨大效应。而伴随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和扩容,成都的工业基础正进一步夯实,曾经的“后发者”俨然已有引领者的雏形。

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成都项目,是全球第一条6代LTPS/AMOLED全柔性生产线,也是当前全球最先进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之一。一期项目的顺利进展,引来二期245亿元的追加投资。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炎顺看来,这源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陈炎顺说,京东方成都项目是成都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的一张“王牌”。“到2019年,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柔性面板将从这里诞生。”

类似这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项目纷纷落地成都,让施跃华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2000亿元工业投资的背后,是优质项目带来的强大竞争力,未来成果可期,“这些成果是国家重视的,甚至全球关注的。”

刚刚投产的神龙汽车成都工厂,正是其中一例。其是PSA集团的“全球新一代标杆工厂”,通过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来重构整个生产方式,其智能制造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生产车型与欧洲同步开发,同步投放。

不唯此例。被誉为西门子工业4.0样板的西门子成都工厂,亦是全球顶尖标准、先进制造的表现。在这里,从原料到成品,几乎都是“智能”完成,通过信息和数据的交换、计算,每10秒钟就可以生产一个产品,每年能生产5.5亿个元器件。

综观国内与全球经济,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以及互联网的强势重塑,正加速传统制造业迭代升级,为成都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

成都的思路是把整个成都产业融入到全球产业来思考,同时做强做优一批在全国领先、在全球有知名度、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事实证明,成都也正主动深度地融入国内国际的产业分工体系,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现在,成都已是国内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的制造基地;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在科研教育、勘察设计、工程总包、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各领域实现了全覆盖;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1台使用“成都造”处理器芯片,成都已成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比肩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接下来,成都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和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推动产业成链条、成集群发展,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优化工业结构,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工业占比,改造提升轻工、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掌握产业链高端和核心技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高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千亿产业集群超过6个,经济总量向第二个“万亿级”冲刺。

(资讯)

神龙汽车成都工厂

神龙汽车成都工厂9月7日正式投产,被业界称为“成都速度”: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该工厂今年整车产量将突破1万辆,2017年预计达到10万辆。伴随成都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成都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步伐也由此提速。

日前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了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中城市经济方面,成都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工业强基行动,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规划建设龙泉山东侧工业发展走廊,形成“3+N”的工业发展格局。

工业兴市、工业强市

神龙汽车成都工厂所在的“大车城”就是成都“3+N”工业布局的一个重要板块。这里除了神龙,还有大众、沃尔沃、丰田等11家车企。按照《成都制造2025规划》,到2025年,承载重大产业功能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大创造”、“大智造”、“大车城”工业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的50%左右,未来将承担起全市80%以上的工业发展目标。

这一规划下,成都正冀图通过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开启工业4.0时代,更主动深度嵌入国内国际产业版图中,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经济中心,承担起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使命。

类似于神龙项目的政务服务,成都市经信委有个每周一次的政企对接活动,目的在于面对面地倾听行业协会与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改善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说:“凡在会上未解决的问题要强化跟进和督办,市经信委相关处室会限期给企业一个满意的答复。”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提出的诸如希望加快新产品开发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或者希望助推名优产品品牌宣传推广与保护、协调出口附加税减免等问题,均被跟踪反馈,并得到解决。

这样一个常态化活动和工作机制,在成都市及其各区(市)县正普遍上演。他们的“神经”上正紧绷着一根弦:把工业放在当前经济工作首要位置来抓,不断深化“工业强基”的共识,加速推进成都工业发展。

工业强基,被放在成都市“六大行动”的第二位,以工业兴市、以工业强市的决心由此彰显。

目前,作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交汇点和支撑点、四川省首位城市,乃至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历史使命,成都的身份正迭代升级,要成为国家城市体系的“塔尖城市”和“经济极核”,必须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全新起点上,瞄准中国制造的制高点,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现成都工业做大做强、由大变强的跨越发展。

“意义非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如此评价成都的“工业强基”行动,“农业也好服务业也好,都与工业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很多服务业因工业而生,没有工业支撑,服务业也难以持续发展,这是经济规律。”

施跃华也认为,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在于经济实力,产业发展是命根子,而工业在这其中又是重中之重,肩负着领先发展的责任。针对成都目前工业发展现状,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就是要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加快补上发展上的短板。

“我们把量的扩充和质的提高并举发展。”施跃华说,看似普通的“工业强基”几个字,实质上有着深刻内涵,符合成都当下发展现状,意味着成都埋头苦干、蓄势待发,是成都未来五年乃至十年鲜明的发展主线,“基于工业的强大带动与其他产业形成互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

跑慢了就是落后

成都有序描绘的工业强基图景,已显现轮廓。成都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成都市完成工业投资1070.3亿元,同比增长37.3%,增速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

事实上,如何夯实工业基础,成都已有着自己明晰的路径。

成都坚持走“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之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加快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构建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近郊和远郊区(市)县为主体的“3+N”工业园区布局体系,规划建设“大创造”、“大智造”、“大车城”工业板块和一批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施跃华说,成都目前已对“3+N”工业发展格局下的空间、产业、项目、产出贡献做了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对如何实现项目择优而选,让真正适合成都的项目落地生根,成都亦花了不少心思,将目标细化,制定了“作战路线”,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以汽车为例,成都计划在近十年达到300万辆产能,近期神龙汽车成都工厂的落地投产可谓是向目标迈进的坚实一步。

这样明确细致的前瞻性布局下,成都还有着时时的紧迫性。

“竞进拉练”在今年被写入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截至7月初,各个区(市)县在建工业项目和园区已被“刷”了三遍。

成都要求,高新区、天府新区直管区、经开区要有单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二圈层要有单个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三圈层要有单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另外区(市)县“一把手”外出招商情况也被纳入考核。

按照施跃华的说法,每个区(市)县的工业投资完成多少、增长多少,每个月都要晒成绩单进行考评。成都的想法是“先进城市继续奔跑,成都跑慢了就是落后。因此,成都不光要完成既定目标,工业投资还应继续加码。”这个压力不小,但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效应。

后发者到引领者

去年成都完成了1517.1亿元工业投资,今年1-8月,成都工业投资预计完成1402亿元,增长35.8%,增速位列副省级城市首位;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89家,总量居中西部第一。

这些数据或可说明,仰赖自身的有效规划和积极发力,成都自有的工业基础、优势等积淀,正与国家的战略、规划积极“发酵”,衍生巨大效应。而伴随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和扩容,成都的工业基础正进一步夯实,曾经的“后发者”俨然已有引领者的雏形。

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成都项目,是全球第一条6代LTPS/AMOLED全柔性生产线,也是当前全球最先进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之一。一期项目的顺利进展,引来二期245亿元的追加投资。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炎顺看来,这源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陈炎顺说,京东方成都项目是成都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的一张“王牌”。“到2019年,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柔性面板将从这里诞生。”

类似这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项目纷纷落地成都,让施跃华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2000亿元工业投资的背后,是优质项目带来的强大竞争力,未来成果可期,“这些成果是国家重视的,甚至全球关注的。”

刚刚投产的神龙汽车成都工厂,正是其中一例。其是PSA集团的“全球新一代标杆工厂”,通过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来重构整个生产方式,其智能制造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生产车型与欧洲同步开发,同步投放。

不唯此例。被誉为西门子工业4.0样板的西门子成都工厂,亦是全球顶尖标准、先进制造的表现。在这里,从原料到成品,几乎都是“智能”完成,通过信息和数据的交换、计算,每10秒钟就可以生产一个产品,每年能生产5.5亿个元器件。

综观国内与全球经济,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以及互联网的强势重塑,正加速传统制造业迭代升级,为成都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

成都的思路是把整个成都产业融入到全球产业来思考,同时做强做优一批在全国领先、在全球有知名度、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事实证明,成都也正主动深度地融入国内国际的产业分工体系,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现在,成都已是国内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的制造基地;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在科研教育、勘察设计、工程总包、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各领域实现了全覆盖;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1台使用“成都造”处理器芯片,成都已成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比肩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接下来,成都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和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推动产业成链条、成集群发展,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优化工业结构,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工业占比,改造提升轻工、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掌握产业链高端和核心技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高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千亿产业集群超过6个,经济总量向第二个“万亿级”冲刺。

(资讯)


相关内容

  • 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全景观察
  • 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全景观察 2012年09月08日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将在成都举办.届时,世界目光将聚焦成都. 上半年,在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强势竞跑中,成都一举拿下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四个增速"冠军". 肩负着打造 ...

  • "十二五"西部大开发规划(全文)
  •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全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重大成就 第二节 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战略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四节 指导思想 第五节 基本原则 第六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重点区域 第七节 重点经济 ...

  •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成都)
  • 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 为推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集中 ...

  • 未来五年这些民生大事与你息息相关!四川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重磅发布
  • 川报观察重磅发布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任务,是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必 ...

  •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宏观环境分析
  •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宏观环境分析 产业竞争现状分析(温江其他镇产业和和盛镇的相互影响) 和盛镇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和盛镇的发展战略定位(国际科教艺术城,花卉苗种植基地,商贸小镇,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盛镇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及做法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宏观环境分析 1.和盛镇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和盛镇区域内有四 ...

  • 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举行
  •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 省委书记王东明作重要讲话 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把握,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对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深入推进 ...

  •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 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发展遭受“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全面建设 ...

  • 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决定
  •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 (2013年5月14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对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 ...

  •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摘要及解读
  • "两个加快"谱写崛起危难的恢宏篇章 [报告摘要]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而艰难的不平凡历程,遭受了汶川特大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藏区维稳等严峻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