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思考和研究相关问题有何帮助?

一、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思考和研究相关问题有何帮助?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界定。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一文,被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教育社会学发展至今,实际上隐含着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径:第一种传统源于主要以孔德、涂尔干、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学术渊源,其研究的基本路径是:社会结构(或制度)——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偏重“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第二种传统源于主要以韦伯为代表的学术渊源,其研究的基本路径是:个体事实——行为规范——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偏重“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整合上述两种研究取向的努力极为突出。

一直以来,教育社会中一些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认识。“社会化过程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的某种联系”,有的强调教育制度与社会其他制度(如经济、政治、宗教和亲属)之间的功能关系,有的强调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整体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结构、功能、过程等的分析。

在马和民先生的《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简言之,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这样一个界定,便可以逻辑地演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二)教育社会学视角的界定

教育社会学可以为我们提供塑造学校生活的外部社会力量的信息;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教育对于个体、社会、国家的功能;它可以使我们分析、解释和预见教育问题的原因;在研究教育问题、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时,教育社会学知识还将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思想自由与新的思维途径。

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是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个教育问题多方面的社会致因,帮助我们去认识整个学校教育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学校是如何与更大的社会体系发生联系的。这种整体观和有机观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思路,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世界”并非我们的“第一印象”,我们关于教育的经验和常识往往掩盖了教育事实的复杂性。因此,要真正认识教育事实的真相,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寻找作为原因的社会因素。这种跨越“经验”、“常识”、“想当然”的表面现象的过程,被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L. Berger,1963)称之为“揭穿真相”。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 WrighMills,1959)则称之为“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突破“常识”和“经验”,揭示教育事实的真相。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所谓研究视角就是观察、分析、解释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的特定角度,任何一个视角都意味着一套特定的“话语系统”,即一套从基本的范畴、命题的方法原则构成的理论的话语。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 主要研

究教育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关系。第二,社会化过程与教育的关系。第三,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除这三方面外,还有学校的社会结构、学校与周围社区的关系、教师的社会角色、以及教师的职业特点、地位和职业发展阶段等问题。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如何“看”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这取决于我们的研究视角。就教育社会学研究而言,它就是教育学学科领域中使用的“话语系统”作为工具,来分析和解读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使用“工具”意味着研究者所选择的视角是学科性视角还是方法论视角。所谓学科性视角,就是研究者将教育学研究方法连同一些特定的范畴一起引入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作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

从宏观角度讲,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功能而展开,其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教育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方面;从微观角度讲,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研究取向上分两类:一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是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民俗研究。研究是以学校为中心展开的,重点是学校组织的性质、目的、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四)对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有何帮助

启示我们研究一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入手,不可只盯一个层面,一个角度,要对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系统、全面的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问题。对问题进行宏观系统的把握后,要从中找到研究的重点,独立出来进行重点的研究,并从中继承和创新。同时使我们认识到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一个问题如果仅从某一学科进行研究可能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若综合与之有关的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可能会取得重大的进展。教育社会学就是综合了教育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对教育和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通过对教育社会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能了解到,人生的道路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能因为一个方面不好就放弃自己的未来,只要我们努力,梦想就有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要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断地去奋斗,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个机会,只要我们肯付出,那么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五)自身的看法

对于教育社会学,我也仅仅大概的了解一下。我觉得,在教育社会学这门课中,我把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学生的社会角色就是通过学习加快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的研究视角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工具,帮助分析、解释与理解我们自己的学校生活,通过对教育社会学的学习,它将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前程、机会、幸福感、挫折感等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更多的情形是由外部环境以及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所决定的。

二、结合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试述我国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对策

教育机会均等是目前“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是最关心的”[1](P68)教育民主化问题的核心内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可以这样认为,没有一个教育社会学的学者没有讨论和分析过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2]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有其漫长的发展历史。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组织或学派都对此有过论述。西方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他提及每个公民不分男女,从幼年开始就要受教育。但对这一概念进行系统思考和深入研究则是在19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大工业的发展、公共教育的普及和人权意识的觉醒,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学者、组织和学派都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一)功能主义流派的观点

结构功能主义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教育社会学流派,其理论观点主要着眼于教育对社会的维护和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其代表人物帕森斯有过专门论述。在《现代社会的体系》一书中,帕森斯指出: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是教育革命的一个主要特征。教育机会及其均等程度对于个人就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个人的收入以及在社会分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位置。他认为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的能力、家庭因素、个人成就动机以及教育制度本身。他还乐观地估计在现行的社会制度中能够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帕森斯认为,教育的选择性功能虽造成了教育机会形式上的不平等,但实质上这种不平等是合理的。

与帕森斯对教育机会均等的乐观分析不同,英国社会学家特纳则关注了教育的分化和选择功能以及由此造成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的不同。他认为社会流动更有利于创造公平世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为此,他提出了“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的概念。在竞争式流动中,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遵循公认的规则把握机会,实现自我,取得成就;在赞助式流动中,个人实现要靠社会精英的认可或指定。英、美两国的教育制度是这两种流动的代表。美国是竞争式的教育流动,有利于避免早期分化,可以给予个人更充分的教育机会,创造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而英国的“双轨制”则造成了教育机会的早期分化与不均。

(二)新教育社会学派的观点

新教育社会学派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包括符号互动论、知识社会学、民俗方法论等,以英国教育社会学家麦克尔·扬和伯恩斯坦为代表。新教育社会学关注的是教育微观领域的问题,如课程、教学、知识、语言等。于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在扬那里就成了“知识与控制”的问题。如扬所说,学校是根据对知识的看法构建起来的。学校中的知识如何得到选择、组织和评估取决于进行“知识分层”的权力。课程中知识的组织应视为社会的建构。因此关于知识的分类就包含了接受教育机会与效果的含蓄假设,因为不同背景的受教育者接受与领悟不同类型知识的能力不同,实际上关于知识的分类已经预设性地控制着教育的过程与效果,更多的成功则给予了学校中能够接受高级知识的人。

伯恩斯坦研究了语言编码问题,提出了“局限编码”和“精密编码”的概念。前者在意义和表达方面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主要存在于下层阶级语言中,而后者在意义和表达上非常清晰,主要使用于中、上阶级家庭中。他认为,教育的不平等与语言编码的关系密切。学校中使用的是“精密编码”,与中、上阶级子女间有较大的同质性,而更多使用“局限编码”的孩子则处于不利地位。结果使不同阶级的子女在教育可能性上出现差异,进而导致学业差异。

(三)结果均等论激进主义的均等观

20世纪60年代后期:结果均等论激进主义的均等观强调的是结果的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主张把均等作为教育的总指导原则,以便向每个学生提供其天赋得以充分发展机会。向出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的儿童提供补偿教育,儿童早期开发计划、适用儿童个性的个别化教学以及盛行于美国的掌握学习可看作是这种均等观推动下的教育实践与对策。[3](P79~80)

(四)我国当前解决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教育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法律上教育平等的规定,以及理论上教育平等的探讨具有前瞻性,与实际的教育现实是有很大差异的。教育实践活动上不平等的地方彼彼皆是,国外的情况例证多多,而我国形势则更加严峻。教育平等也一直被认为是教育上一种理想。2003年初,湖南省有关教育部门颁发了一项规定,对于那些在分配上有困难的专业(如书法专业),如果几年内

分配困难,将要予以关闭。这种功利性的思想,与当前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是相背离的,由此也可看出其专业设置极不合理并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而又耗费了学生的受教育时机。受教育机会与就业(甚至是教育成为了谋生的手段)相挂钩后,其教育的机会均等就无法再提。由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上必要的组成部分和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不应当有如此强烈的功利性。对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合理的专业设置只是为人受教育机会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前提条件。而真正的教育民主化已刻不容缓。对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思考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教育优先发展观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教育的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那么我们必须实行优先发展教育。美国在1958年就把教育放到国防的战略地位并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幸好当前,我国已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当然,教育的优先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增加经济上的投入,同时也意味着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也要进行优先发展,培养出具备坚实知识基础、灵活应变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综合人才。这样的教育优先发展观才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及未来国家的发展目标。而脱离国情的需要,盲目设置专业,增加教育经费势必造成教育的浪费,专业重复设置,在人才专业需求过冷或过热,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均等,因此,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而言,树立全面的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强化教育的宏观布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满足培养微观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教育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2)逐步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并延长九年义务教育年限为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均等目标的实现,将为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资助,从而使所有适龄儿童包括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有能力履行义务;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考虑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花大力气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整个中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覆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4](P10)

(3)支持和关注落后地区以及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国家应积极扶持偏僻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重视女童教育机会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机会的保障,还应保障盲、聋、哑及弱智儿童的特殊补偿教育机会。[4](P10)

(4)构建以学习社会化为背景的终身教育体系制度化教育是一种英才筛选体系,只有打破这种体系建立起符合学习化社会要求的终身教育体系,才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实现相对而言更为广泛的教育机会均等。终身教育是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一种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策略,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说,机会均等原则对所有致力于逐步确立终身教育各方面的人来说是一项主要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适应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中明确指出了“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进而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5](P23~24)在当前社会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及对人权广泛关注的全球背景下,重视教育机会均等是现代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将对教育民主化的进一步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2]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4]查啸虎,乐惠.略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5).

[5]田友谊.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制度思考[J].江苏教育科研,2003,(1.2).

三、谈谈你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理解

涂尔干将教育界定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由此推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教育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同样,社会也离不开教育。没有了社会教育就无从谈起,毫无意义;没有了教育,社会就失去了发展方向,将从此永远停滞不前,所以教育和社会是并存的。

(一)教育制度与社会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亦是相互的。

这主要体现在:(1)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变迁,尤其是剧烈的社会革命,会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功能的变革等几乎都是社会变迁的结果。(2)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这是因为教育培养人,传递新的意识形态,推动了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政治革新,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变迁。(3)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既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也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既有传递作用,也有改造的作用,它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因而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往往是在教育引起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加以设计的;教育的隐性功能正是导致其他社会变迁的条件。

(二)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主要表现在:(1)经济结构类型与教育制度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教育制度则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形态。因此,经济制度与教育制度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2)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间的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也是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不同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需求和制约的情形有别,这就导致了教育的政治属性差异以及教育与政治制度关系的差别。教育作为国家的一个基本制度,直接受制与政治的控制和制约。因此,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3)人口结构与教育制度的互动关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结构都会对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人口数量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抵消了教育的总量投入,导致教育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规模,人口分布不均又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稳,同时人口的城镇化趋势给城镇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在人口质量方面,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都会对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4)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制度的关系。社会的经济分层、文化分层以及种族、性别、语言等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

(三)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交织。

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任何教育问题均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交织,研究两者的关系,剖析问题之表现、过程、结果及对策,对于解决社会和教育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二者的关系体现在:(1)社会问题对教育问题有着广泛与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一切社会问题均与教育有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问题引起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2)教育会反作用与社会问题。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防止社会问题的产生,又可能酿成或加剧社会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是否合理。合理的教育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是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发展。

(四)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与这个国家的教育事业有着巨大的关系。

教育分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种环境教育,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着人的先天性格。学校教育是人们接受系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校应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掌握灵活的读书方法以形成学生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发挥每个人的自由潜力和不同的特长,因而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类创造力。社会教育则始终贯穿人的一生,活到

老,学到老,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都得去学,社会是个真正的知识库。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才能学以致用,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而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着我们走入社会后对社会文化传统的发扬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我们不但要有富足的生活,而且要有正确坚定的意志、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不朽的民族精神,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一个国家光富有不行,顶多是块肥肉,清朝末年的财富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但国力衰弱,四亿中国人一盘散沙,统治阶级更是愚昧腐朽,面对工业革命后的西方资本国家入侵,丧权辱国,靠出卖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来苟延残喘,满清末年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的民族曾在一百余年的近代工业和枪炮争斗中跌倒,受尽侮辱和欺凌,被列强践踏掳掠,被嘲笑为东亚病夫,划入与狗的行列,被集体用机枪扫射的贱民。不可否认,改革开放,我们建立起无数的高楼大厦,修建了无数的宽阔大道,修建了一座座美丽的花园,教育事业在当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它引导着中国人民的发展,为中国人民的前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可以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盏明灯。正是因为有了它,中国社会才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之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思考和研究相关问题有何帮助?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界定。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一文,被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教育社会学发展至今,实际上隐含着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径:第一种传统源于主要以孔德、涂尔干、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学术渊源,其研究的基本路径是:社会结构(或制度)——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偏重“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第二种传统源于主要以韦伯为代表的学术渊源,其研究的基本路径是:个体事实——行为规范——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偏重“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整合上述两种研究取向的努力极为突出。

一直以来,教育社会中一些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认识。“社会化过程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的某种联系”,有的强调教育制度与社会其他制度(如经济、政治、宗教和亲属)之间的功能关系,有的强调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整体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结构、功能、过程等的分析。

在马和民先生的《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简言之,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这样一个界定,便可以逻辑地演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二)教育社会学视角的界定

教育社会学可以为我们提供塑造学校生活的外部社会力量的信息;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教育对于个体、社会、国家的功能;它可以使我们分析、解释和预见教育问题的原因;在研究教育问题、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时,教育社会学知识还将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思想自由与新的思维途径。

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是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个教育问题多方面的社会致因,帮助我们去认识整个学校教育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学校是如何与更大的社会体系发生联系的。这种整体观和有机观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思路,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世界”并非我们的“第一印象”,我们关于教育的经验和常识往往掩盖了教育事实的复杂性。因此,要真正认识教育事实的真相,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寻找作为原因的社会因素。这种跨越“经验”、“常识”、“想当然”的表面现象的过程,被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L. Berger,1963)称之为“揭穿真相”。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 WrighMills,1959)则称之为“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突破“常识”和“经验”,揭示教育事实的真相。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所谓研究视角就是观察、分析、解释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的特定角度,任何一个视角都意味着一套特定的“话语系统”,即一套从基本的范畴、命题的方法原则构成的理论的话语。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 主要研

究教育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关系。第二,社会化过程与教育的关系。第三,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除这三方面外,还有学校的社会结构、学校与周围社区的关系、教师的社会角色、以及教师的职业特点、地位和职业发展阶段等问题。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如何“看”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这取决于我们的研究视角。就教育社会学研究而言,它就是教育学学科领域中使用的“话语系统”作为工具,来分析和解读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使用“工具”意味着研究者所选择的视角是学科性视角还是方法论视角。所谓学科性视角,就是研究者将教育学研究方法连同一些特定的范畴一起引入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作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

从宏观角度讲,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功能而展开,其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教育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方面;从微观角度讲,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研究取向上分两类:一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是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民俗研究。研究是以学校为中心展开的,重点是学校组织的性质、目的、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四)对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有何帮助

启示我们研究一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入手,不可只盯一个层面,一个角度,要对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系统、全面的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问题。对问题进行宏观系统的把握后,要从中找到研究的重点,独立出来进行重点的研究,并从中继承和创新。同时使我们认识到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一个问题如果仅从某一学科进行研究可能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若综合与之有关的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可能会取得重大的进展。教育社会学就是综合了教育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对教育和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通过对教育社会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能了解到,人生的道路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能因为一个方面不好就放弃自己的未来,只要我们努力,梦想就有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要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断地去奋斗,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个机会,只要我们肯付出,那么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五)自身的看法

对于教育社会学,我也仅仅大概的了解一下。我觉得,在教育社会学这门课中,我把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学生的社会角色就是通过学习加快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的研究视角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工具,帮助分析、解释与理解我们自己的学校生活,通过对教育社会学的学习,它将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前程、机会、幸福感、挫折感等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更多的情形是由外部环境以及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所决定的。

二、结合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试述我国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对策

教育机会均等是目前“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是最关心的”[1](P68)教育民主化问题的核心内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可以这样认为,没有一个教育社会学的学者没有讨论和分析过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2]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有其漫长的发展历史。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组织或学派都对此有过论述。西方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他提及每个公民不分男女,从幼年开始就要受教育。但对这一概念进行系统思考和深入研究则是在19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大工业的发展、公共教育的普及和人权意识的觉醒,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学者、组织和学派都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一)功能主义流派的观点

结构功能主义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教育社会学流派,其理论观点主要着眼于教育对社会的维护和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其代表人物帕森斯有过专门论述。在《现代社会的体系》一书中,帕森斯指出: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是教育革命的一个主要特征。教育机会及其均等程度对于个人就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个人的收入以及在社会分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位置。他认为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的能力、家庭因素、个人成就动机以及教育制度本身。他还乐观地估计在现行的社会制度中能够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帕森斯认为,教育的选择性功能虽造成了教育机会形式上的不平等,但实质上这种不平等是合理的。

与帕森斯对教育机会均等的乐观分析不同,英国社会学家特纳则关注了教育的分化和选择功能以及由此造成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的不同。他认为社会流动更有利于创造公平世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为此,他提出了“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的概念。在竞争式流动中,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遵循公认的规则把握机会,实现自我,取得成就;在赞助式流动中,个人实现要靠社会精英的认可或指定。英、美两国的教育制度是这两种流动的代表。美国是竞争式的教育流动,有利于避免早期分化,可以给予个人更充分的教育机会,创造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而英国的“双轨制”则造成了教育机会的早期分化与不均。

(二)新教育社会学派的观点

新教育社会学派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包括符号互动论、知识社会学、民俗方法论等,以英国教育社会学家麦克尔·扬和伯恩斯坦为代表。新教育社会学关注的是教育微观领域的问题,如课程、教学、知识、语言等。于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在扬那里就成了“知识与控制”的问题。如扬所说,学校是根据对知识的看法构建起来的。学校中的知识如何得到选择、组织和评估取决于进行“知识分层”的权力。课程中知识的组织应视为社会的建构。因此关于知识的分类就包含了接受教育机会与效果的含蓄假设,因为不同背景的受教育者接受与领悟不同类型知识的能力不同,实际上关于知识的分类已经预设性地控制着教育的过程与效果,更多的成功则给予了学校中能够接受高级知识的人。

伯恩斯坦研究了语言编码问题,提出了“局限编码”和“精密编码”的概念。前者在意义和表达方面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主要存在于下层阶级语言中,而后者在意义和表达上非常清晰,主要使用于中、上阶级家庭中。他认为,教育的不平等与语言编码的关系密切。学校中使用的是“精密编码”,与中、上阶级子女间有较大的同质性,而更多使用“局限编码”的孩子则处于不利地位。结果使不同阶级的子女在教育可能性上出现差异,进而导致学业差异。

(三)结果均等论激进主义的均等观

20世纪60年代后期:结果均等论激进主义的均等观强调的是结果的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主张把均等作为教育的总指导原则,以便向每个学生提供其天赋得以充分发展机会。向出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的儿童提供补偿教育,儿童早期开发计划、适用儿童个性的个别化教学以及盛行于美国的掌握学习可看作是这种均等观推动下的教育实践与对策。[3](P79~80)

(四)我国当前解决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教育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法律上教育平等的规定,以及理论上教育平等的探讨具有前瞻性,与实际的教育现实是有很大差异的。教育实践活动上不平等的地方彼彼皆是,国外的情况例证多多,而我国形势则更加严峻。教育平等也一直被认为是教育上一种理想。2003年初,湖南省有关教育部门颁发了一项规定,对于那些在分配上有困难的专业(如书法专业),如果几年内

分配困难,将要予以关闭。这种功利性的思想,与当前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是相背离的,由此也可看出其专业设置极不合理并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而又耗费了学生的受教育时机。受教育机会与就业(甚至是教育成为了谋生的手段)相挂钩后,其教育的机会均等就无法再提。由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上必要的组成部分和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不应当有如此强烈的功利性。对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合理的专业设置只是为人受教育机会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前提条件。而真正的教育民主化已刻不容缓。对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思考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教育优先发展观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教育的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那么我们必须实行优先发展教育。美国在1958年就把教育放到国防的战略地位并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幸好当前,我国已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当然,教育的优先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增加经济上的投入,同时也意味着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也要进行优先发展,培养出具备坚实知识基础、灵活应变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综合人才。这样的教育优先发展观才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及未来国家的发展目标。而脱离国情的需要,盲目设置专业,增加教育经费势必造成教育的浪费,专业重复设置,在人才专业需求过冷或过热,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均等,因此,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而言,树立全面的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强化教育的宏观布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满足培养微观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教育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2)逐步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并延长九年义务教育年限为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均等目标的实现,将为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资助,从而使所有适龄儿童包括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有能力履行义务;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考虑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花大力气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整个中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覆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4](P10)

(3)支持和关注落后地区以及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国家应积极扶持偏僻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重视女童教育机会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机会的保障,还应保障盲、聋、哑及弱智儿童的特殊补偿教育机会。[4](P10)

(4)构建以学习社会化为背景的终身教育体系制度化教育是一种英才筛选体系,只有打破这种体系建立起符合学习化社会要求的终身教育体系,才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实现相对而言更为广泛的教育机会均等。终身教育是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一种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策略,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说,机会均等原则对所有致力于逐步确立终身教育各方面的人来说是一项主要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适应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中明确指出了“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进而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5](P23~24)在当前社会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及对人权广泛关注的全球背景下,重视教育机会均等是现代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将对教育民主化的进一步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2]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4]查啸虎,乐惠.略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5).

[5]田友谊.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制度思考[J].江苏教育科研,2003,(1.2).

三、谈谈你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理解

涂尔干将教育界定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由此推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教育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同样,社会也离不开教育。没有了社会教育就无从谈起,毫无意义;没有了教育,社会就失去了发展方向,将从此永远停滞不前,所以教育和社会是并存的。

(一)教育制度与社会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亦是相互的。

这主要体现在:(1)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变迁,尤其是剧烈的社会革命,会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功能的变革等几乎都是社会变迁的结果。(2)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这是因为教育培养人,传递新的意识形态,推动了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政治革新,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变迁。(3)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既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也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既有传递作用,也有改造的作用,它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因而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往往是在教育引起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加以设计的;教育的隐性功能正是导致其他社会变迁的条件。

(二)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主要表现在:(1)经济结构类型与教育制度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教育制度则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形态。因此,经济制度与教育制度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2)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间的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也是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不同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需求和制约的情形有别,这就导致了教育的政治属性差异以及教育与政治制度关系的差别。教育作为国家的一个基本制度,直接受制与政治的控制和制约。因此,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3)人口结构与教育制度的互动关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结构都会对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人口数量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抵消了教育的总量投入,导致教育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规模,人口分布不均又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稳,同时人口的城镇化趋势给城镇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在人口质量方面,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都会对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4)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制度的关系。社会的经济分层、文化分层以及种族、性别、语言等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

(三)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交织。

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任何教育问题均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交织,研究两者的关系,剖析问题之表现、过程、结果及对策,对于解决社会和教育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二者的关系体现在:(1)社会问题对教育问题有着广泛与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一切社会问题均与教育有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问题引起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2)教育会反作用与社会问题。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防止社会问题的产生,又可能酿成或加剧社会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是否合理。合理的教育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是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发展。

(四)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与这个国家的教育事业有着巨大的关系。

教育分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种环境教育,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着人的先天性格。学校教育是人们接受系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校应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掌握灵活的读书方法以形成学生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发挥每个人的自由潜力和不同的特长,因而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类创造力。社会教育则始终贯穿人的一生,活到

老,学到老,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都得去学,社会是个真正的知识库。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才能学以致用,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而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着我们走入社会后对社会文化传统的发扬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我们不但要有富足的生活,而且要有正确坚定的意志、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不朽的民族精神,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一个国家光富有不行,顶多是块肥肉,清朝末年的财富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但国力衰弱,四亿中国人一盘散沙,统治阶级更是愚昧腐朽,面对工业革命后的西方资本国家入侵,丧权辱国,靠出卖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来苟延残喘,满清末年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的民族曾在一百余年的近代工业和枪炮争斗中跌倒,受尽侮辱和欺凌,被列强践踏掳掠,被嘲笑为东亚病夫,划入与狗的行列,被集体用机枪扫射的贱民。不可否认,改革开放,我们建立起无数的高楼大厦,修建了无数的宽阔大道,修建了一座座美丽的花园,教育事业在当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它引导着中国人民的发展,为中国人民的前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可以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盏明灯。正是因为有了它,中国社会才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之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关内容

  • 基于多维视角的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职能
  • 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基于多维视角的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职能 田俊雷1,文中晴2 (1.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2.贵州师范大学,贵阳550001)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高等学校 行为主体的重要组 ...

  • 初中语文教科书生态道德观探析
  • 摘 要:在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的今天,教育的责任重大,而对可能即将参与社会生活的初中生的生态教育尤其重要.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蕴涵的生态道德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难以触及深层生态道德层面,难以适应未来的人类社会,难以深入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不够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了提升初中生的生态素养,初中语 ...

  • 社会工作视角下戒毒社工伦理困境
  • [摘 要]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会工作伦理在工作的矫正中的运用也逐步受到重视.在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中,伦理问题始终是其重要议题.社区戒毒是一种重要的戒毒形式,文章以广州省自愿戒毒机构――广州德心戒毒为例,从自愿戒毒中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目前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出现的困惑和困境,戒毒社工常见 ...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性格优势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
  •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方案可以应用于高职课堂教学中,以实验法验证其干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在自我概念.自我信心及目标制定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显著优于控制组,说明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建 ...

  • 信息时代媒介素养.1
  •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瑞尼·赫伯斯1,曹凯译2 (1. 马萨诸塞州韦勒斯里拜伯森学院: 2.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摘要:我们的学生正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媒体信息的时代.这些信息占满了他们的闲暇时间,提供了谁将参加竞选或是该买什么东西等类似的政治和生活信息.尽管学生们几乎没有受到分析或评价媒体信息的训 ...

  •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
  • 作者: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 社会学研究 2009年04期 一.国外农村社会工作的讨论 (一)西方农村社会工作 梳理西方①社会工作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有关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所占的比例很低,而且亦存在着不少历史发展的真空阶段.②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农村被认为是城市的延伸."边远".& ...

  • 优势视角下的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探究
  •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不完善使其无法充分有效地参与我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这使残疾人群体常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寻找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新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中一项意义重大的探寻,文章立足于优势视角理论框 ...

  • 从建构主义视角看中职[心理健康]中的案例教学
  •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广被研究与应用.而案例教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学,正契合了建构主义的理论,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视角,阐述了案例教学的意义,并探讨案例教学策略如何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有效应用. [关键词]案例 ...

  • 教育社会学论文(三大问题)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教育社会学> 姓 名:李 斌 学 号:[1**********]3 学 院:生命科学学院 一.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你思考相关问题有何帮助?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社会学科,它运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一种特殊的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