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_薤露行_蒿里行_新诠_顾农

天津师大学报

一九九三年第五期

曹操《燕露行》《篙里行》新诊

顾农

帷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扰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红为贯日,己亦先受映。

城臣特国柄,杀主灭宇京。荡在帝基业,宗庙以蟠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睑彼洛阳部,徽子为哀伤。、:-

曹操这首《燕露行》历来被评为“汉末实录”(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其中所写的社会动乱至

董卓劫持汉献帝西迁长安为止,所以近人为此诗系年,大抵系于献帝西迁之初平元年(190)。

这样看虽然似乎持之有故,却有不合理的地方,最明显的问题是在诗末写到“瞻彼洛阳

郭”,而自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之初,曹操即已“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三国

拍·魏书·武帝纪》),此是当年九月间事,到十二月,便起兵讨伐董卓了。直到六年之后即建安

元年(196)曹操才重返洛阳,才有可能“瞻彼洛阳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

元年记载:

秋七月,杨奉、韩迢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遥返走。

天子假太祖节钱,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辕辕而东,

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程制度始立。

《慈露行》一诗自当作于此时,诗人亲眼看到洛阳残破的情形,不禁回想起几年前发生在这

里的一系列动乱,感慨系之,严厉地批判了何进和董卓这两个历史的罪人。诗的创作契机大

抵如此。

曹操奉汉献帝迁都许昌乃是汉末带有划时期意义的一件大事,从此曹操在政治上一直处

于主动地位。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兼诗人,他的诗与政治关系十分密切。朱嘉征说:“至东汉

建安之乱,酷矣。魏武踵其事,挟孝献帝为共主,号令鞭答天下,群雄靡遗,六州归心…、二

阂时悼乱,歌以述志,武帝有焉”(《乐府广序》卷八)。曹操的政治抒情诗有不少是第一流的

好诗,“阂时悼乱”历来是一个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主题。曹操诗作中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当

仁不让的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百年来读者的心。

《燕露行》看似平易,但要准确地理解它也并不容易,不少字句要参据有关史料作过细的研究才能明其底蕴。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查汉代帝室世系,从高祖刘邦到灵帝刘弘,凡二十二

世;按《宋书·乐志》正作“惟汉二十二世”,宋志收录《燕露行》最早,应当是可靠的。

当然,就诗而言,像《乐府诗集》、《广文选》、《诗纪》那样仅举其成数也可以。“所任

诚不良”虽似泛指,而重点说何进,下文“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

不敢断,因狩执

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几句,即专述何进误国并以自误的往事。《三国志·魏志

·

袁绍传》云:

灵帝崩,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

常侍、黄门闻之,皆诣进谢,唯所错笠。时绍劝进便可于此决之,至于再三,而进不

许。令绍使洛阳方略武吏,检司诸宦者。又令绍弟虎责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贫二百人,当

入禁中,代持兵黄门陛宁门户。中常侍段挂等矫太后命,召进入议,遂杀之。宫中乱。

术将虎贪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欲以迫出挂等。挂等不出,劫帝及帝弟陈留王走小平

津。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

者,至自发露形休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扰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

因为有袁绍劝何进“决之”而何进犹豫不决的记载,所以诗中“犹豫不敢断”一句,不少人

以为即指何进不敢当机立断诛尽宦官一事。这样理解虽事出有因,而其实很不合理。因为第

一,虽然袁绍后来亲自带兵将宦官杀尽斩绝了,当初也已有这样的意向,但他向何进进言的

主要意思却在于建议何进以前殿大行皇帝的灵枢为依托,与宫内的宦官武装对垒,争取尽废

宦官,取而代之,其说词俱见于《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注所引之《九州春秋》。第

二,更重要的是,曹操当时根本不赞成尽废宦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魏

书》云:

太祖闻而笑之曰:,’l可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

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

也。,,

从政治斗争的策略说,打击面不宜过宽;而更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曹操本人与宦官有很深

的联系,他名义上的祖父中常侍曹腾正是一个宦官,所以后来陈琳在为袁绍起草的檄文中痛

斥曹操为“赘阉遗丑”,骂得他很难堪。很难设想,一个反对将宦官斩尽杀绝的曹操会在所

写的诗中批评何进在诛灭宦官一事上“犹豫不敢断”。

按之史实,曹操批评何进“犹豫不敢断”应是指他在是否召引董卓进洛阳一事上所表现

的摇摆而言。《通鉴》中平六年(189)述此事颇有条贯:

何进召卓使将兵诣京师……董卓闻招,即时就道……卓至泥池,而进更孤疑,使谏

议大夫种邵宣招止之。卓不受诏,遂前至打南。邵迎劳之,因譬令还军。卓疑有变,使其

军士以兵胁邵。邵怒,称诏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

哀绍惧进变计,因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将军复欲何待而不

早决之乎?

事久变生,复为窦氏矣1”……绍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肥释上奏欲

进兵平乐观。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所私人以宁省中。

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原是袁绍竭力主张的一条下策,何进开始是

同意的,而稍后他也未尝没有感到此计不妥,考虑过中止执行,不让董卓进入洛阳,但他“犹豫不敢断”,结果袁绍继续推行其下策,虽然胁迫太后使罢宦官这个目的是达到了,但

代价极高昂,一来宦官们狗急跳墙,以政变方式杀死何进;二来宦官们劫持少帝及陈留王出

奔,三是董卓进入洛阳以后把首都彻底搞乱搞垮了。天下从此多事。一度当轴的何进是个没

有主意的人,想干大事又老是狐疑犹豫,当断不断,身受其害,也成了历史罪人。曹操对他

的批评应当说是一针见血的。

“因狩执君王”一句指张让、段理等宦官劫持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稍后被董卓立为

献帝)一事。“狩”字近人或解释为狩猎,并谓全句意为张让等人像被围猎的野兽一样,为

逃避追捕,挟持少帝及陈留王出走。这样理解恐怕是值得商榷的。“狩”当是“巡狩”的简

化说法,指帝王离开首都到外地巡行。《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

者,巡所守也。”—到外地去巡视,这大约是张、段等劫持少帝、陈留王外逃时冠冕堂皇

的借口。这个借口史书上未作记载,正可依据曹操这句诗来了解其时的这一细节。

“白虹为贯日”一句历来也有些误解。近人每解释为这是刘辩为董卓所杀而引起的天

象。中平六年董卓入洛阳废少帝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到初平元年(190)正月

癸酉,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鸡杀弘农王辩,二月壬辰,白虹贯日。似此则“白虹贯日”似乎正

与弘农王之死有关。但据《后汉书·献帝纪漆初平元年(190)二月记载:

丁亥,迁都长安。董卓驱徒京师百性悉西入关,自留屯毕士范。

壬辰,白红贯日。

这样看来,“白虹贯日”与弘农王之死关系较远而与迁都一事关系较近。古人以为人间的非

常之变总与天象物候的非常之变具有某种对应关系。非常之变并不限于君王之死于非命,董

卓迁都正是一场非常大的灾难,《通鉴》初平元年二月载:

丁亥,车驾西迁。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产,死者不可胜纪;悉驱

徒其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楚,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留屯毕奎范

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反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侠及公

卿以下家墓,收其珍宝。卓获山东兵,以猪旁涂布十余匹,用

缠其旁,然后烧之,先从

足起。

这实在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名都洛阳毁于一旦,几十年以后仍然是一片“垣墙皆顿僻,

荆棘上参天”(曹植《送应氏》二首其一)的萧条景象;官民上下损失惨重。把“白虹贯日”与这

一场大灾难联系起来,似较能得诗人构思的原意。这样理解也足以开启下文“贼臣持国柄,

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宙以播丧”,以至与结尾的“瞻彼洛阳郭,微子为哀伤”相照

应。一气贯注,章法也好。如果仅仅与刘辩之死相联系,或以为即代指刘辩之死,则一来与

下文的“杀主”犯重,二来也显得把刘辩其人看得太重。现在刘协已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侯,此时此刻而过于渲染刘辩之死的严重意义及其对夭象的影响,精明的曹操当不如是。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二句写献帝西迁狼狈之态。其时这位小皇帝只有十岁,他

一定被董卓的倒行逆施吓坏了,“号泣”自是份内之事。此种窘迫凄惨之状史籍中未载,曹

操这句诗又正可以补其未备。此所以为“诗史”也。“且”是“祖”的假借字(此据黄节《汉魏

乐府风笺》),《诗经·小雅·四月》“六月祖暑”句下郑《笺》日“祖,犹始也”,“祖行”

谓开始远行。刘协哭哭啼啼地上了路。这个形象当然很糟,曹操坦然写出,固然意在暴露董

卓的蛮横,潜意识里恐怕也总有些对这位小皇帝的藐视,同时也还有跟时下自己把他接来许昌、始立宗庙社程制度的现状作对比的意思。而“瞻彼洛阳郭,微子为哀伤”二句,则大有

以仁人忠臣自居之意。微子启本是封王之兄,殷灭后虽称臣于周,但对于故国的灭亡十分悲

痛,作有《麦秀》之歌(见《尚书大传》卷二。《史记.宋微子世家》谓此诗乃箕子作)。曹操用这个典故

看来大有讲究,即既有表忠的意味,同时似也隐指大汉王朝气数已尽。这正与他“挟天子以

令诸侯”的政治策略相表里,应当说这是很好的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

《燕露行》和《篙里行》本是乐府旧调,都是挽枢者所唱的丧歌(详见崔豹《古今注》);曹

操用乐府旧题来写时事,二首都泳丧亡之哀,性质与挽歌仍然是接近的。这两首诗很自然地

形成一组,清朝人方东树说:“《燕露》哀君,《篙里》哀民,亦有次第”(《昭昧詹言》卷

二)。近人大抵专重《篙里行》,其实这两首诗还是一道来研读为好。这两首诗写作时间估

计不会相去过远,从这个角度看,《燕露行》也不可能作于初平元年而应当作于建安初年。

《篙里行》历来受到重视,多次进入选本和教材;但关于这首诗的认识长期以来也有些

含混不明之处,函待作出新

的合乎实际的诊释。

这首诗是接着《蓬露行》往下写的,两首的内容虽略有迭合之处,但视角不同,《蓬露

行》以洛阳为背景展开叙述,最后写到董卓劫持献帝西迁;而《篙里行》则从讨伐董卓的关

东豪杰这一边着笔,写他们有始无终,没有能打倒董卓反而窝里斗起来,结果又给老百姓带

来新的巨大创伤: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祠还自相戏。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铭甲生机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开始两句即写山东豪杰并起讨伐董卓,曹操本人亦在其列,盟主则为袁绍。“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二句写他们当初的计划和忠于汉王朝的政治态度。这两句近人多以为是用典,

不少论著、选本和赏析文章说“初期会盟津”句用周武王观兵于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

居二年伐封时诸侯又会于盟津(其详见于《尚书.泰誓》及《史记.周本纪》)的故实;“乃心在咸阳”

句则用《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破咸阳后

项羽大怒击关欲破之的故事;用这个典故的用意,一说是指袁绍的变节自雄,一说是表明

“义士”们的初衷是要直捣洛阳,一如刘、项当年之攻入咸阳。后一说尤为流行。鄙意以为

诸说虽不无根据,但未免舍近求远。用典虽是古人写诗的家常便饭,曹操写诗时也用过不少

典故,而《篙里行》实未尝用典。前人评此诗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古诗归》),正

是指出了它一味实叙的特点。《筒里行》着意摹仿民歌,文字相当浅近直白,全诗除了这两

句似乎是用了典故之外,很明显地全是实叙,中间如果忽然屏入两句掉书袋的句子,岂非打

破了全诗的和谐统一?何况袁绍、曹操等“义士”讨伐董卓时打的旗号是勤王,是维护汉王

室反对贼臣乱子,因此根本无法与历史上的武王伐封或刘、项之伐无道诛暴秦相提并论,性

质完全不同,无从连类而及。曹操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作《筒里行》约在建安初年官渡之

战前夕,此时他正在实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高明策略,他怎么会用历史上诛灭暴君的故实来比拟群雄之反对乱臣拥戴王室?

事实上这两句之为实叙比较明显,无须穿凿求深。关东诸义士起兵讨董之初的形势,据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的叙述,大致如下: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哀术、冀州状刘馥、像州刺史扎佃、充州刺史刘岱、河内

太宁王匡、渤海太守衰绍、陈留太守张遨、东郡太宁桥渭、山阳太宁哀遗、济北相鲍信

同时俱起兵,众

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二月,卓闻兵起,乃捉天子都

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是时绍屯河内,遨、岱、碍、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仙

屯领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是讨董联军的前锋已抵酸枣、河内一线,离孟津(即盟津,为进据洛阳的战略重地)、洛阳

已不甚远。考察史实,当时讨董联军确有会于孟津的打算。请看曹王《典论·自叙》的叙

述:

初平之元,董卓杀王鸡后,荡夜王室。是时海内既困中平之政,兼恶董卓之凶逆,

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收宁,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渡”,言人人皆

得讨贼,于是大兴义兵,名紊大侠富室强族,执扬云会,万里相赴。充像之师战于荣

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

可知袁绍部已达孟津前沿。《后汉书·袁绍传》载绍建安元年上书献帝自陈其勤王之状,也

说过“故遂引会英雄,兴师百万,饮马孟津,献血漳河”,与曹王的说法适相契合。似此则

“初期会盟津”一句正是写实,袁绍作为讨董联军的盟主已指挥其本部人马(至少是部分)

开至孟津前线。又《三国志·魏书·夏侯悴传》注引《魏书》云:“韩浩字元嗣……太守王

匡以为从事,将军拒董卓于盟津”,是王匡部也已抵孟津;至于提出这个建议的曹操或者也

当率部抵达孟津,可惜另外一些“义士”迟疑不进,加上袁绍本人也畏惧董卓兵多势强,行

动不力,失去了在洛阳一带与董卓会战就地予以歼灭的战机,结果让董卓西窜,留下了祸

根。

同样地,“乃心在咸阳”一句也是实叙。“乃心”是“乃心周不在王室”(《尚书·康王之

浩》)的简略说法,咸阳代指长安,当时献帝之所在。按咸阳本是秦的都城,在今陕西长安

县西之渭城故址;而长安则是汉的都城,其地本为秦的离宫,汉惠帝三年筑长安城,故城在

今西安市西北。咸阳与长安是两个城,但相去不远,隔水相望,又都是故都,以彼代此是说

得过去的,何况这里因为押韵的关系,也只好用咸阳来代长安,其深层含意则是喻指王室。

所以可以说“乃心在咸阳”一句用了隐喻修辞,而并非用典。讨董义士之忠于汉王室,与早

先刘邦项羽攻入咸阳推翻秦王朝意向完全相反,难以连类。

讨董联军之初衷略如上述,而后来发生了分化。据诗意,除曹操本人始终坚持其乃心王

室的正义立场之外,其余诸人发生了三个层次的变化。第一,在强敌面前观望等待,畏缩不

前。“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二句便是批判他们的这一层变化的,史载当时曹操曾对踌

躇的诸公说过“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

何疑?”得不到响应,他遂孤军西进,结

果吃了败仗,在他本人看来,那是虽败犹荣的。第二层变化是“义士”们自己打起来了,这

就是“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找”二句,此种战争甚多,曹操本人事实上也卷入得很深,不

过他在诗里只批评别人,显出一副与众不同的神气。

最糟的是第三个层次的变化,前“义士”们不但互相乱打,而且妄图自己称帝,这就是

‘9袁术、袁绍弟兄。“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前一句即指袁术在淮南僧号一事,早在兴

平二年(195)袁术已流露出准备当皇帝的意向,到建安二年(197)便“僧号于九江”,当

时他那里“下皆称臣,名门日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曹操《让县自明

本志令》)。但袁术并未正式称帝取代汉朝,只是僧号自称“仲家”,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稍稍过了一下皇帝瘾而已,纷乱了两年便混不下去了。接下来做皇帝梦的是他的从兄袁绍,

“刻玺于北方”一句即指他而言。这一句诗流行的解释认为指初平二年(191)袁绍谋废献

帝,另立幽州牧刘虞时曾刻作金玺一事。这种解释认为“北方”与“淮南”相对而言,当时

袁绍屯兵河内,故可称“北方”云。今按此说似不可通,“淮南弟称号”在建安二年

(197),接下来怎么会叙述初平二年(191)的事情?岂非颠倒错乱之至?《篙里行》一诗

一味顺叙,绝无倒叙;而且河内(今河南沁阳)而称“北方”,终觉不妥。我们认为,“刻

玺于北方”句乃另有所指,说的是袁术称帝失败以后的事情。该事史书中未及明言,人们习

惯于据史说诗,忘记了以诗补史,于是这一句便不易得其确解了。

《三国志·魏书·袁术传》讲袁术“到了穷途末路时,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号于绍,

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他要把帝号送给袁绍,而据裴注引《魏书》云,对袁术所谓

“袁氏受命当王”的意见,“绍阴然之。”说明袁绍也是准备当皇帝的。当时袁绍位为邺

侯,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野心大为膨胀。当时他的谋士沮授劝他迎献帝于邺

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他并不以为然;而郭图、淳于琼等另一批部属

认为“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日兴之,不亦难乎1且英雄据以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

其禄,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三国志.魏书·哀绍传》注引《献帝传》。参见《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同意后一种意见,其潜台词

自然是自己来当皇帝。其时他授意主簿耿苞制造天命在袁的舆论,积极作登基的准备,估计

就在此时他有“

刻玺”的举动。

袁术是有玺的,得之于孙坚,而孙坚则得之于洛阳废井中。这个玉玺据说是秦始皇始

用,后归汉高祖刘邦,世世传授,称为传国玺。估计这个玺到了袁术手里以后,对他实行僧号

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等到袁术走投无路、将帝号转让给袁绍之时,理应将这个玺也送过去,

但此事未能实现。袁绍的从弟、济野太守袁叙写信给袁绍说:“今海内丧乱,天意实在我

家,神应有征,当在我兄。南兄(按指袁术)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

则北兄尊,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转引自曹操《上言破袁绍》)。传国玺未能送达袁绍手中,

于是他只好自己另行刻一方来备用。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夜亦即他势力最盛之时有“刻玺”的

举动,是合于他野心和性格发展的逻辑的;其时袁绍在冀州,这里正是“北方”。

曹操后来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个称帝,几人称王”。这“几人”中首先

要包括袁氏兄弟,《篙里行》中“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二句所要表达的,也正是指当

时野心家之多。

曹操本人始终以“义士”自居,当年讨董时他最为坚定,现在又在《篙里行》诗中对战

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深表同情,他指出,正是那些过去的“义士”搞乱了天下,使得死亡枕

藉,民不聊生。诗的后六句写汉末悲惨的现实,深切著明,其中洋溢着同情民间疾苦的正义

感和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立言得体,确有感人的力量。

天津师大学报

一九九三年第五期

曹操《燕露行》《篙里行》新诊

顾农

帷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扰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红为贯日,己亦先受映。

城臣特国柄,杀主灭宇京。荡在帝基业,宗庙以蟠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睑彼洛阳部,徽子为哀伤。、:-

曹操这首《燕露行》历来被评为“汉末实录”(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其中所写的社会动乱至

董卓劫持汉献帝西迁长安为止,所以近人为此诗系年,大抵系于献帝西迁之初平元年(190)。

这样看虽然似乎持之有故,却有不合理的地方,最明显的问题是在诗末写到“瞻彼洛阳

郭”,而自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之初,曹操即已“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三国

拍·魏书·武帝纪》),此是当年九月间事,到十二月,便起兵讨伐董卓了。直到六年之后即建安

元年(196)曹操才重返洛阳,才有可能“瞻彼洛阳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

元年记载:

秋七月,杨奉、韩迢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遥返走。

天子假太祖节钱,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辕辕而东,

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程制度始立。

《慈露行》一诗自当作于此时,诗人亲眼看到洛阳残破的情形,不禁回想起几年前发生在这

里的一系列动乱,感慨系之,严厉地批判了何进和董卓这两个历史的罪人。诗的创作契机大

抵如此。

曹操奉汉献帝迁都许昌乃是汉末带有划时期意义的一件大事,从此曹操在政治上一直处

于主动地位。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兼诗人,他的诗与政治关系十分密切。朱嘉征说:“至东汉

建安之乱,酷矣。魏武踵其事,挟孝献帝为共主,号令鞭答天下,群雄靡遗,六州归心…、二

阂时悼乱,歌以述志,武帝有焉”(《乐府广序》卷八)。曹操的政治抒情诗有不少是第一流的

好诗,“阂时悼乱”历来是一个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主题。曹操诗作中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当

仁不让的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百年来读者的心。

《燕露行》看似平易,但要准确地理解它也并不容易,不少字句要参据有关史料作过细的研究才能明其底蕴。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查汉代帝室世系,从高祖刘邦到灵帝刘弘,凡二十二

世;按《宋书·乐志》正作“惟汉二十二世”,宋志收录《燕露行》最早,应当是可靠的。

当然,就诗而言,像《乐府诗集》、《广文选》、《诗纪》那样仅举其成数也可以。“所任

诚不良”虽似泛指,而重点说何进,下文“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

不敢断,因狩执

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几句,即专述何进误国并以自误的往事。《三国志·魏志

·

袁绍传》云:

灵帝崩,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

常侍、黄门闻之,皆诣进谢,唯所错笠。时绍劝进便可于此决之,至于再三,而进不

许。令绍使洛阳方略武吏,检司诸宦者。又令绍弟虎责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贫二百人,当

入禁中,代持兵黄门陛宁门户。中常侍段挂等矫太后命,召进入议,遂杀之。宫中乱。

术将虎贪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欲以迫出挂等。挂等不出,劫帝及帝弟陈留王走小平

津。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

者,至自发露形休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扰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

因为有袁绍劝何进“决之”而何进犹豫不决的记载,所以诗中“犹豫不敢断”一句,不少人

以为即指何进不敢当机立断诛尽宦官一事。这样理解虽事出有因,而其实很不合理。因为第

一,虽然袁绍后来亲自带兵将宦官杀尽斩绝了,当初也已有这样的意向,但他向何进进言的

主要意思却在于建议何进以前殿大行皇帝的灵枢为依托,与宫内的宦官武装对垒,争取尽废

宦官,取而代之,其说词俱见于《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注所引之《九州春秋》。第

二,更重要的是,曹操当时根本不赞成尽废宦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魏

书》云:

太祖闻而笑之曰:,’l可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

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

也。,,

从政治斗争的策略说,打击面不宜过宽;而更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曹操本人与宦官有很深

的联系,他名义上的祖父中常侍曹腾正是一个宦官,所以后来陈琳在为袁绍起草的檄文中痛

斥曹操为“赘阉遗丑”,骂得他很难堪。很难设想,一个反对将宦官斩尽杀绝的曹操会在所

写的诗中批评何进在诛灭宦官一事上“犹豫不敢断”。

按之史实,曹操批评何进“犹豫不敢断”应是指他在是否召引董卓进洛阳一事上所表现

的摇摆而言。《通鉴》中平六年(189)述此事颇有条贯:

何进召卓使将兵诣京师……董卓闻招,即时就道……卓至泥池,而进更孤疑,使谏

议大夫种邵宣招止之。卓不受诏,遂前至打南。邵迎劳之,因譬令还军。卓疑有变,使其

军士以兵胁邵。邵怒,称诏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

哀绍惧进变计,因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将军复欲何待而不

早决之乎?

事久变生,复为窦氏矣1”……绍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肥释上奏欲

进兵平乐观。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所私人以宁省中。

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原是袁绍竭力主张的一条下策,何进开始是

同意的,而稍后他也未尝没有感到此计不妥,考虑过中止执行,不让董卓进入洛阳,但他“犹豫不敢断”,结果袁绍继续推行其下策,虽然胁迫太后使罢宦官这个目的是达到了,但

代价极高昂,一来宦官们狗急跳墙,以政变方式杀死何进;二来宦官们劫持少帝及陈留王出

奔,三是董卓进入洛阳以后把首都彻底搞乱搞垮了。天下从此多事。一度当轴的何进是个没

有主意的人,想干大事又老是狐疑犹豫,当断不断,身受其害,也成了历史罪人。曹操对他

的批评应当说是一针见血的。

“因狩执君王”一句指张让、段理等宦官劫持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稍后被董卓立为

献帝)一事。“狩”字近人或解释为狩猎,并谓全句意为张让等人像被围猎的野兽一样,为

逃避追捕,挟持少帝及陈留王出走。这样理解恐怕是值得商榷的。“狩”当是“巡狩”的简

化说法,指帝王离开首都到外地巡行。《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

者,巡所守也。”—到外地去巡视,这大约是张、段等劫持少帝、陈留王外逃时冠冕堂皇

的借口。这个借口史书上未作记载,正可依据曹操这句诗来了解其时的这一细节。

“白虹为贯日”一句历来也有些误解。近人每解释为这是刘辩为董卓所杀而引起的天

象。中平六年董卓入洛阳废少帝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到初平元年(190)正月

癸酉,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鸡杀弘农王辩,二月壬辰,白虹贯日。似此则“白虹贯日”似乎正

与弘农王之死有关。但据《后汉书·献帝纪漆初平元年(190)二月记载:

丁亥,迁都长安。董卓驱徒京师百性悉西入关,自留屯毕士范。

壬辰,白红贯日。

这样看来,“白虹贯日”与弘农王之死关系较远而与迁都一事关系较近。古人以为人间的非

常之变总与天象物候的非常之变具有某种对应关系。非常之变并不限于君王之死于非命,董

卓迁都正是一场非常大的灾难,《通鉴》初平元年二月载:

丁亥,车驾西迁。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产,死者不可胜纪;悉驱

徒其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楚,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留屯毕奎范

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反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侠及公

卿以下家墓,收其珍宝。卓获山东兵,以猪旁涂布十余匹,用

缠其旁,然后烧之,先从

足起。

这实在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名都洛阳毁于一旦,几十年以后仍然是一片“垣墙皆顿僻,

荆棘上参天”(曹植《送应氏》二首其一)的萧条景象;官民上下损失惨重。把“白虹贯日”与这

一场大灾难联系起来,似较能得诗人构思的原意。这样理解也足以开启下文“贼臣持国柄,

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宙以播丧”,以至与结尾的“瞻彼洛阳郭,微子为哀伤”相照

应。一气贯注,章法也好。如果仅仅与刘辩之死相联系,或以为即代指刘辩之死,则一来与

下文的“杀主”犯重,二来也显得把刘辩其人看得太重。现在刘协已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侯,此时此刻而过于渲染刘辩之死的严重意义及其对夭象的影响,精明的曹操当不如是。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二句写献帝西迁狼狈之态。其时这位小皇帝只有十岁,他

一定被董卓的倒行逆施吓坏了,“号泣”自是份内之事。此种窘迫凄惨之状史籍中未载,曹

操这句诗又正可以补其未备。此所以为“诗史”也。“且”是“祖”的假借字(此据黄节《汉魏

乐府风笺》),《诗经·小雅·四月》“六月祖暑”句下郑《笺》日“祖,犹始也”,“祖行”

谓开始远行。刘协哭哭啼啼地上了路。这个形象当然很糟,曹操坦然写出,固然意在暴露董

卓的蛮横,潜意识里恐怕也总有些对这位小皇帝的藐视,同时也还有跟时下自己把他接来许昌、始立宗庙社程制度的现状作对比的意思。而“瞻彼洛阳郭,微子为哀伤”二句,则大有

以仁人忠臣自居之意。微子启本是封王之兄,殷灭后虽称臣于周,但对于故国的灭亡十分悲

痛,作有《麦秀》之歌(见《尚书大传》卷二。《史记.宋微子世家》谓此诗乃箕子作)。曹操用这个典故

看来大有讲究,即既有表忠的意味,同时似也隐指大汉王朝气数已尽。这正与他“挟天子以

令诸侯”的政治策略相表里,应当说这是很好的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

《燕露行》和《篙里行》本是乐府旧调,都是挽枢者所唱的丧歌(详见崔豹《古今注》);曹

操用乐府旧题来写时事,二首都泳丧亡之哀,性质与挽歌仍然是接近的。这两首诗很自然地

形成一组,清朝人方东树说:“《燕露》哀君,《篙里》哀民,亦有次第”(《昭昧詹言》卷

二)。近人大抵专重《篙里行》,其实这两首诗还是一道来研读为好。这两首诗写作时间估

计不会相去过远,从这个角度看,《燕露行》也不可能作于初平元年而应当作于建安初年。

《篙里行》历来受到重视,多次进入选本和教材;但关于这首诗的认识长期以来也有些

含混不明之处,函待作出新

的合乎实际的诊释。

这首诗是接着《蓬露行》往下写的,两首的内容虽略有迭合之处,但视角不同,《蓬露

行》以洛阳为背景展开叙述,最后写到董卓劫持献帝西迁;而《篙里行》则从讨伐董卓的关

东豪杰这一边着笔,写他们有始无终,没有能打倒董卓反而窝里斗起来,结果又给老百姓带

来新的巨大创伤: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祠还自相戏。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铭甲生机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开始两句即写山东豪杰并起讨伐董卓,曹操本人亦在其列,盟主则为袁绍。“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二句写他们当初的计划和忠于汉王朝的政治态度。这两句近人多以为是用典,

不少论著、选本和赏析文章说“初期会盟津”句用周武王观兵于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

居二年伐封时诸侯又会于盟津(其详见于《尚书.泰誓》及《史记.周本纪》)的故实;“乃心在咸阳”

句则用《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破咸阳后

项羽大怒击关欲破之的故事;用这个典故的用意,一说是指袁绍的变节自雄,一说是表明

“义士”们的初衷是要直捣洛阳,一如刘、项当年之攻入咸阳。后一说尤为流行。鄙意以为

诸说虽不无根据,但未免舍近求远。用典虽是古人写诗的家常便饭,曹操写诗时也用过不少

典故,而《篙里行》实未尝用典。前人评此诗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古诗归》),正

是指出了它一味实叙的特点。《筒里行》着意摹仿民歌,文字相当浅近直白,全诗除了这两

句似乎是用了典故之外,很明显地全是实叙,中间如果忽然屏入两句掉书袋的句子,岂非打

破了全诗的和谐统一?何况袁绍、曹操等“义士”讨伐董卓时打的旗号是勤王,是维护汉王

室反对贼臣乱子,因此根本无法与历史上的武王伐封或刘、项之伐无道诛暴秦相提并论,性

质完全不同,无从连类而及。曹操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作《筒里行》约在建安初年官渡之

战前夕,此时他正在实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高明策略,他怎么会用历史上诛灭暴君的故实来比拟群雄之反对乱臣拥戴王室?

事实上这两句之为实叙比较明显,无须穿凿求深。关东诸义士起兵讨董之初的形势,据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的叙述,大致如下: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哀术、冀州状刘馥、像州刺史扎佃、充州刺史刘岱、河内

太宁王匡、渤海太守衰绍、陈留太守张遨、东郡太宁桥渭、山阳太宁哀遗、济北相鲍信

同时俱起兵,众

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二月,卓闻兵起,乃捉天子都

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是时绍屯河内,遨、岱、碍、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仙

屯领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是讨董联军的前锋已抵酸枣、河内一线,离孟津(即盟津,为进据洛阳的战略重地)、洛阳

已不甚远。考察史实,当时讨董联军确有会于孟津的打算。请看曹王《典论·自叙》的叙

述:

初平之元,董卓杀王鸡后,荡夜王室。是时海内既困中平之政,兼恶董卓之凶逆,

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收宁,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渡”,言人人皆

得讨贼,于是大兴义兵,名紊大侠富室强族,执扬云会,万里相赴。充像之师战于荣

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

可知袁绍部已达孟津前沿。《后汉书·袁绍传》载绍建安元年上书献帝自陈其勤王之状,也

说过“故遂引会英雄,兴师百万,饮马孟津,献血漳河”,与曹王的说法适相契合。似此则

“初期会盟津”一句正是写实,袁绍作为讨董联军的盟主已指挥其本部人马(至少是部分)

开至孟津前线。又《三国志·魏书·夏侯悴传》注引《魏书》云:“韩浩字元嗣……太守王

匡以为从事,将军拒董卓于盟津”,是王匡部也已抵孟津;至于提出这个建议的曹操或者也

当率部抵达孟津,可惜另外一些“义士”迟疑不进,加上袁绍本人也畏惧董卓兵多势强,行

动不力,失去了在洛阳一带与董卓会战就地予以歼灭的战机,结果让董卓西窜,留下了祸

根。

同样地,“乃心在咸阳”一句也是实叙。“乃心”是“乃心周不在王室”(《尚书·康王之

浩》)的简略说法,咸阳代指长安,当时献帝之所在。按咸阳本是秦的都城,在今陕西长安

县西之渭城故址;而长安则是汉的都城,其地本为秦的离宫,汉惠帝三年筑长安城,故城在

今西安市西北。咸阳与长安是两个城,但相去不远,隔水相望,又都是故都,以彼代此是说

得过去的,何况这里因为押韵的关系,也只好用咸阳来代长安,其深层含意则是喻指王室。

所以可以说“乃心在咸阳”一句用了隐喻修辞,而并非用典。讨董义士之忠于汉王室,与早

先刘邦项羽攻入咸阳推翻秦王朝意向完全相反,难以连类。

讨董联军之初衷略如上述,而后来发生了分化。据诗意,除曹操本人始终坚持其乃心王

室的正义立场之外,其余诸人发生了三个层次的变化。第一,在强敌面前观望等待,畏缩不

前。“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二句便是批判他们的这一层变化的,史载当时曹操曾对踌

躇的诸公说过“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

何疑?”得不到响应,他遂孤军西进,结

果吃了败仗,在他本人看来,那是虽败犹荣的。第二层变化是“义士”们自己打起来了,这

就是“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找”二句,此种战争甚多,曹操本人事实上也卷入得很深,不

过他在诗里只批评别人,显出一副与众不同的神气。

最糟的是第三个层次的变化,前“义士”们不但互相乱打,而且妄图自己称帝,这就是

‘9袁术、袁绍弟兄。“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前一句即指袁术在淮南僧号一事,早在兴

平二年(195)袁术已流露出准备当皇帝的意向,到建安二年(197)便“僧号于九江”,当

时他那里“下皆称臣,名门日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曹操《让县自明

本志令》)。但袁术并未正式称帝取代汉朝,只是僧号自称“仲家”,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稍稍过了一下皇帝瘾而已,纷乱了两年便混不下去了。接下来做皇帝梦的是他的从兄袁绍,

“刻玺于北方”一句即指他而言。这一句诗流行的解释认为指初平二年(191)袁绍谋废献

帝,另立幽州牧刘虞时曾刻作金玺一事。这种解释认为“北方”与“淮南”相对而言,当时

袁绍屯兵河内,故可称“北方”云。今按此说似不可通,“淮南弟称号”在建安二年

(197),接下来怎么会叙述初平二年(191)的事情?岂非颠倒错乱之至?《篙里行》一诗

一味顺叙,绝无倒叙;而且河内(今河南沁阳)而称“北方”,终觉不妥。我们认为,“刻

玺于北方”句乃另有所指,说的是袁术称帝失败以后的事情。该事史书中未及明言,人们习

惯于据史说诗,忘记了以诗补史,于是这一句便不易得其确解了。

《三国志·魏书·袁术传》讲袁术“到了穷途末路时,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号于绍,

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他要把帝号送给袁绍,而据裴注引《魏书》云,对袁术所谓

“袁氏受命当王”的意见,“绍阴然之。”说明袁绍也是准备当皇帝的。当时袁绍位为邺

侯,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野心大为膨胀。当时他的谋士沮授劝他迎献帝于邺

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他并不以为然;而郭图、淳于琼等另一批部属

认为“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日兴之,不亦难乎1且英雄据以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

其禄,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三国志.魏书·哀绍传》注引《献帝传》。参见《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同意后一种意见,其潜台词

自然是自己来当皇帝。其时他授意主簿耿苞制造天命在袁的舆论,积极作登基的准备,估计

就在此时他有“

刻玺”的举动。

袁术是有玺的,得之于孙坚,而孙坚则得之于洛阳废井中。这个玉玺据说是秦始皇始

用,后归汉高祖刘邦,世世传授,称为传国玺。估计这个玺到了袁术手里以后,对他实行僧号

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等到袁术走投无路、将帝号转让给袁绍之时,理应将这个玺也送过去,

但此事未能实现。袁绍的从弟、济野太守袁叙写信给袁绍说:“今海内丧乱,天意实在我

家,神应有征,当在我兄。南兄(按指袁术)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

则北兄尊,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转引自曹操《上言破袁绍》)。传国玺未能送达袁绍手中,

于是他只好自己另行刻一方来备用。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夜亦即他势力最盛之时有“刻玺”的

举动,是合于他野心和性格发展的逻辑的;其时袁绍在冀州,这里正是“北方”。

曹操后来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个称帝,几人称王”。这“几人”中首先

要包括袁氏兄弟,《篙里行》中“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二句所要表达的,也正是指当

时野心家之多。

曹操本人始终以“义士”自居,当年讨董时他最为坚定,现在又在《篙里行》诗中对战

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深表同情,他指出,正是那些过去的“义士”搞乱了天下,使得死亡枕

藉,民不聊生。诗的后六句写汉末悲惨的现实,深切著明,其中洋溢着同情民间疾苦的正义

感和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立言得体,确有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