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幼儿教学的启示

需求层次理论对学前教育管理的启示

——以湖南省郴州市D 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诞生之日,就是学前教育产生之时。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那也就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在当前的学前教育管理中,出现了令人堪忧的状况:幼儿教师职业怠倦感日趋严重,幼儿丧失了主体性,教育管理缺乏科学性。本文从教育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出发,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以湖南省郴州市D 幼儿园为实例,采用资料搜集法、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前教育理进行探究,得出新的启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从学习动机出发探究学前教育管理,有利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状态,以幼儿为主体设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是学习动机中的一

大重要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第二层次: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第三层次: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

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第四层次: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二、需要层次理论视角的选择缘由

1、共同的价值导向——以人为本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同其它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这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强调了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但是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却是值得肯定的。

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管理就是在进行学前教育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它的实施对象便是由0~6岁幼儿组成的班集体。从心理学来看,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管理也非常关键,而要实施科学的教育管理就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幼儿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当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

幼教工作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教师在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教学管理的工作。一旦教学管理方式不恰当,教师就会有职业倦怠感,以至于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在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幼儿园老师不好当啊,对他们操不完的心,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他们出了点什么事”、“孩子们太难管了,讲课的时候总要不断地停下来管他们”、“小孩子总是在课堂上乱插嘴,真是头疼死了”。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比如幼教职业的特殊性——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等、幼儿园管理方式、社会因素等。如果从学前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怠倦感的出现跟自身选择的教育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启示我们,学前

教育管理应该遵从幼儿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层次设计多阶段、多层次的教育管理模式。一旦满足了幼儿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的管理工作自然会轻松很多。

3、师幼关系失衡,教师成为课堂管理的绝对主体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其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是目前所倡导的师幼关系模式。但根据笔者调查,以湖南省郴州市D 幼儿园为例,在实际的幼儿园课堂环境中,师幼关系模式仍是“教师中心”模式,幼儿园教师是课堂管理的绝对主体,幼儿处于服从、被动的地位,师幼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严重的倾斜状态。

尽管幼儿的主体性程度还比较低,对环境和教育者的依赖性较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需求是学前教育管理中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只有从幼儿主体出发,更多地关注幼儿的需要、兴趣、观点和见解,才有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幼儿对话、沟通,倾听幼儿的话语并理解幼儿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更高一层次发展。事实上,在学前教育管理中,我们制定的管理体系就是要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要——吃饭、穿衣等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当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令教师头疼不已的问题,便会一步步迎刃而解了。

三、需要层次理论对学前教育管理的启示

1、以人为本,树立新的管理观

儿童不仅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因此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完整的有机体。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应正视儿童在其年龄阶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开放性、独特性,发现儿童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满足儿童正常需求为原则的管理观。

笔者在对D 幼儿园走访调查时发现,幼儿园的教师一直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完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向学生下达命令,学生必须服从。这样一来,儿童未得到重视,需求未得到满足,就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自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都受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任何个体的发展都不是与世隔绝的。科学的学前教育管理应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在充分考虑儿童需求的基础上,将其特性与社会的普遍规律想结合,制定出既具有普遍适用性又有阶段和个别特性的管理制度。

从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在对幼儿的管理上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食宿安排计划,充分满足孩子们生理上的需要,以确保幼儿身体上的健康。在给幼儿创造良好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根据发展差异,实行因材施教管理。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培养其独立性和创造性是树立新的管理观必须遵循的原则。

2、全面兼顾需求,以无为到达有为

笔者通过资料搜集、问卷调查以及当面对话的方式对D 幼儿园的

教学管理情况进行了解,得知:园内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很少进行及时更新,更不会全面考虑儿童的各种需求,而是将“一篮子”式的方法贯彻执行到底。幼教们常常抱怨,“这些孩子太难管了,嗓子都要嘶了,脑袋都要爆炸了,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儿童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断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全面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儿童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每个儿童在各个层次上的需要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性格特征、思维特点、认知能力和发展优势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内心表现和外在需求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只有全面兼顾儿童各层次的需求,以及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儿童的自理。这样,教师便能“以无为实现有为”。

下面举一个教学实例作以说明:D 幼儿园中班,班主任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以及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制定了一个“今天我最主”的活动方案。给班上每一个学生设定一个角色,并规定他们的任务,然后在一天之内,班主任不参与班级管理,然儿童实现自理。结果,在那一天的课程中,学生“各司其职”,并且能充分配合任课教师的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全面兼顾儿童的需求,让儿童自己管理自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让教师在设计准备好的基础上,以无为的状态实现有为的结果。

3、密切家园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经常的、牢固而深刻的。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在家长的关爱中认识世界,在家长的行为中 潜移默化。家长的脾气性格、文化修养、道德观念、个性特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善于模仿,模仿产生的效果好坏,取决于他所模仿的对象 是怎样,所以作为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应把家长工作提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面对不同类型的家庭,以及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需要幼儿园认真作好宣传、动员、指导等工作。

儿童低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中得以满足的,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交流,共同合作,对儿童进行教育,是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条件。假若只是幼儿园单方面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而家长不予以配合的话,那么学校的教学效果则不会那么显著,甚至会出现前功尽弃的情况。因此,密切家园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是实施科学学前教育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

需求层次理论对学前教育管理的启示

——以湖南省郴州市D 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诞生之日,就是学前教育产生之时。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那也就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在当前的学前教育管理中,出现了令人堪忧的状况:幼儿教师职业怠倦感日趋严重,幼儿丧失了主体性,教育管理缺乏科学性。本文从教育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出发,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以湖南省郴州市D 幼儿园为实例,采用资料搜集法、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前教育理进行探究,得出新的启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从学习动机出发探究学前教育管理,有利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状态,以幼儿为主体设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是学习动机中的一

大重要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第二层次: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第三层次: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

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第四层次: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二、需要层次理论视角的选择缘由

1、共同的价值导向——以人为本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同其它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这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强调了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但是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却是值得肯定的。

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管理就是在进行学前教育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它的实施对象便是由0~6岁幼儿组成的班集体。从心理学来看,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管理也非常关键,而要实施科学的教育管理就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幼儿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当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

幼教工作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教师在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教学管理的工作。一旦教学管理方式不恰当,教师就会有职业倦怠感,以至于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在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幼儿园老师不好当啊,对他们操不完的心,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他们出了点什么事”、“孩子们太难管了,讲课的时候总要不断地停下来管他们”、“小孩子总是在课堂上乱插嘴,真是头疼死了”。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比如幼教职业的特殊性——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等、幼儿园管理方式、社会因素等。如果从学前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怠倦感的出现跟自身选择的教育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启示我们,学前

教育管理应该遵从幼儿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层次设计多阶段、多层次的教育管理模式。一旦满足了幼儿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的管理工作自然会轻松很多。

3、师幼关系失衡,教师成为课堂管理的绝对主体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其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是目前所倡导的师幼关系模式。但根据笔者调查,以湖南省郴州市D 幼儿园为例,在实际的幼儿园课堂环境中,师幼关系模式仍是“教师中心”模式,幼儿园教师是课堂管理的绝对主体,幼儿处于服从、被动的地位,师幼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严重的倾斜状态。

尽管幼儿的主体性程度还比较低,对环境和教育者的依赖性较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需求是学前教育管理中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只有从幼儿主体出发,更多地关注幼儿的需要、兴趣、观点和见解,才有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幼儿对话、沟通,倾听幼儿的话语并理解幼儿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更高一层次发展。事实上,在学前教育管理中,我们制定的管理体系就是要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要——吃饭、穿衣等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当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令教师头疼不已的问题,便会一步步迎刃而解了。

三、需要层次理论对学前教育管理的启示

1、以人为本,树立新的管理观

儿童不仅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因此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完整的有机体。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应正视儿童在其年龄阶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开放性、独特性,发现儿童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满足儿童正常需求为原则的管理观。

笔者在对D 幼儿园走访调查时发现,幼儿园的教师一直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完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向学生下达命令,学生必须服从。这样一来,儿童未得到重视,需求未得到满足,就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自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都受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任何个体的发展都不是与世隔绝的。科学的学前教育管理应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在充分考虑儿童需求的基础上,将其特性与社会的普遍规律想结合,制定出既具有普遍适用性又有阶段和个别特性的管理制度。

从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在对幼儿的管理上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食宿安排计划,充分满足孩子们生理上的需要,以确保幼儿身体上的健康。在给幼儿创造良好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根据发展差异,实行因材施教管理。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培养其独立性和创造性是树立新的管理观必须遵循的原则。

2、全面兼顾需求,以无为到达有为

笔者通过资料搜集、问卷调查以及当面对话的方式对D 幼儿园的

教学管理情况进行了解,得知:园内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很少进行及时更新,更不会全面考虑儿童的各种需求,而是将“一篮子”式的方法贯彻执行到底。幼教们常常抱怨,“这些孩子太难管了,嗓子都要嘶了,脑袋都要爆炸了,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儿童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断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全面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儿童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每个儿童在各个层次上的需要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性格特征、思维特点、认知能力和发展优势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内心表现和外在需求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只有全面兼顾儿童各层次的需求,以及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儿童的自理。这样,教师便能“以无为实现有为”。

下面举一个教学实例作以说明:D 幼儿园中班,班主任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以及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制定了一个“今天我最主”的活动方案。给班上每一个学生设定一个角色,并规定他们的任务,然后在一天之内,班主任不参与班级管理,然儿童实现自理。结果,在那一天的课程中,学生“各司其职”,并且能充分配合任课教师的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全面兼顾儿童的需求,让儿童自己管理自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让教师在设计准备好的基础上,以无为的状态实现有为的结果。

3、密切家园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经常的、牢固而深刻的。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在家长的关爱中认识世界,在家长的行为中 潜移默化。家长的脾气性格、文化修养、道德观念、个性特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善于模仿,模仿产生的效果好坏,取决于他所模仿的对象 是怎样,所以作为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应把家长工作提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面对不同类型的家庭,以及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需要幼儿园认真作好宣传、动员、指导等工作。

儿童低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中得以满足的,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交流,共同合作,对儿童进行教育,是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条件。假若只是幼儿园单方面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而家长不予以配合的话,那么学校的教学效果则不会那么显著,甚至会出现前功尽弃的情况。因此,密切家园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是实施科学学前教育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关内容

  •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
  • 本科生小组论文 论文题目: 发展性适宜课程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王晓梅 姓名: 学号: 院 (部) : 专业: 导师: 完成时间: 2017 年 4 月 摘要 发展适宜性课程 小组成员:某某某 导师:王晓梅 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 我们小组一共九个人,在王晓梅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 ...

  • 上海优秀幼儿教师成长案例及启示
  • 吴敏,本科学历,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幼教高级教师.曾由幼教特级教师赵赫老师带教.坚持在"游戏中学习"的教学理念.1992年进入上海市宋庆龄幼儿园工作至今已18年.曾在全托部.日托部.国际部.多元部任教.1993年起担任班主任,在带班老师的指导帮助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迅速得到锻炼并成 ...

  •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南
  •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心理学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性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基 ...

  • 幼儿园组织管理
  • 1.管理中的控制职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和纠正偏差的有效措施. 2.代明认为,一切有过程的活动,都是由 计划 .实行. 检查 .总结这四个环节所构 成. 3.幼儿园总务管理的特点有 服务性 .先行性. 全局性 及政策性. 4.能保证其他制度的 贯彻执行 ,又可调动全园人员的积极性,是幼儿园的 考核 ...

  • 师范类(专升本)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 师范类(专升本)专业论文参考选题(新) 说明:学生可从以下题目确定毕业论文选题,也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方向或自己的工作经验自拟题目,论文题目必须与当前就读专业密切相关,并经指导教师认可. 一.教育理论 1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或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 试论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3 ...

  • 2-12岁少儿[丹辉语言表演]课程师资培训大纲
  • 2-12岁少儿<丹辉语言表演>课程师资培训大纲 一.<丹辉语言表演>作品技巧 1.适用于所有当众言语行为的核心技巧(能举一反三的"金钥匙") 2.讲故事技巧("故事大王真叫棒,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说儿歌.演儿歌情景剧技巧(&qu ...

  •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管理者带来的启示
  •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管理者带来的启示 沈阳煤业集团辽阳红阳三矿 朱庆财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论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与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分析的新启示.[关键词]马斯洛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这一点毋庸置疑 ...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 2015年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表示一般重要,※※表示比较重要,※※※表示很重要) 第一章 绪论※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得基础.※ 3.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揭示幼儿是如 ...

  • 浅谈学前儿童入园依恋
  • 浅谈学前儿童入园依恋 徐杰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大学城,401331) 摘要:幼儿依恋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给学前教育的老师带来很多教学上的麻烦,同时也让许多家长烦心.该论文将对幼儿入园依恋的成因.表现进行解说,分析幼儿依恋对幼儿的成长影响,和家长教养避免幼儿依恋,老师如何处理幼儿依恋. 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