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楠:德国朝野如何看待乌克兰局势

字号:小中大

2014-06-18 08:30:05

更多

244

关键字 >> 克里米亚乌克兰乌克兰局势俄罗斯普京德国默克尔欧盟克里米亚入俄

乌克兰危机爆发数月以来,零零总总听到不少德国人关于俄罗斯、欧盟和乌克兰局势的讨论。有些是茶余饭后不经意间的只言片语,有些是正式的研讨,还有些是我通过半正式采访了解到的观点和信息。就本人而言,我对他们提到的问题了解有限。况且每个“发言人”都是立场明确,言之有物。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无需对几个月来的事态发展重复赘述,只将这些言论略加整理,按专题汇总,供读者辨析。

如何评估俄罗斯当前的发展趋势

在德国,普京及其治下的俄罗斯常常是各种游行和集会的恶搞对象。曾处在冷战前哨的德国对当前的俄罗斯政府普遍反感,原因是不难理解的。在德国人看来,苏联解体后俄国一度向西方靠拢,政治经济有了积极发展。但普京上台后加强了政府对社会各方面的控制,苏联解体后的改革方向自此终止,西方人感到极其失望。

然而,德国的政界和学术界谈到今天的俄罗斯,绝非仅仅基于上述意识形态分歧而武断地作出评判。通常来说,他们的讨论是务实且专注于实际操作的。有德国学者曾坦率地讲:“我承认叶利钦的改革政策(比如休克疗法)是灾难性的,且给俄罗斯日后发展带来许多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普京搞集中权力就能解决俄罗斯的问题。”还有人提出:“抛开意识形态的对立,单从经济上看,普京政府对私有领域的严格控制使原本已经深入肌肤的腐败更难消除,极大地抑制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大概因为我是中国人,且这几年俄罗斯和中国走得很近,因此我和几位德国官员谈话时,他们常常拿俄罗斯和中国作比较。一位长期在德国政府任职的官员对我说:“不要以为俄罗斯像中国一样,想造什么都造得出来。它的经济块头虽大,但缺乏活力。说到底不过是靠能源出口维持生计的资源大国罢了。它的制造业不行。且俄国人和亚洲人又不一样,他们更安于现状,不像在中国,整个社会都想着如何致富改善生活。”

在那些从事国际关系研究和实践的德国人眼中,“俄罗斯是日益走向衰落的大国”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2013年G20峰会中,普京亲自为默克尔加衣

如何看待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外交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想象德国人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态度。毋庸置疑,德国的政界和学术界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危机的处理方法。和他们的长辈相比,德国年轻人的言辞往往更加激烈。作为欧洲一体化的最重要推动者,德国人认为普京所采用的“现实政治(Realpolitik)主导一切”的外交思维是低级落后的,且与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比如一位公司职员就感慨说:“俄罗斯策划克里米亚公投,进而兼并他国领土。这样的行径仿佛是19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重演。一刹那间时空错位,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大国凭借强权决定小国命运的时代。与之相比,欧洲通过一体化结束几百年的内部争战。俄罗斯所采取的道路与这个时代是多么格格不入啊!”

还有政府官员爆料说,俄国政府为了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说服德国,曾拿两德统一说事儿:“他们对我们说,当年我们是支持两德统一的,我们有恩于德国,你们也应该投桃报李,帮助克里米亚回归祖国。真是岂有此理,颠倒黑白!”

不过反对归反对,德国的学生、学者和官员们还是能主动尝试换位思考,相对辩证地审视乌克兰局势。比如,有的外交官对俄国外长赞不绝口,声称“拉夫罗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外交家。他厚颜无耻,谎话连篇,我们有时恨透了他。但你绝不能否认他在外交上的超凡才干。”

不少学者对美欧在乌克兰革命爆发初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西方对乌克兰局势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人明明知道乌克兰是个一半亲欧、一半亲俄的分裂的国家,却还要在反政府示威开始后拼命地撕扯!”

一些大学教授进而指出:“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表现强硬,表面上看不可一世,其实也是(在西方压力下)迫不得已的选择。它已是强弩之末,各方面都处于无法挽回的衰落之势。”“从中长期战略全局来看,兼并克里米亚、俄乌关系彻底恶化到底对俄罗斯利弊几何,现在还很难说清楚。我感觉从长期看俄罗斯是输家。”

此外,尽管西方媒体一致谴责克里米亚公投,我采访到的德国人却很少对这次投票持完全否定态度。例如,有位大学生就表示:“克里米亚公投当然有问题,比如当地媒体一边倒的宣传和影响。但不能否认公投结果确实反映了大多数民意。一些西方媒体认为如果按照西方标准重新投票,排除那些干扰因素,公投结果就会完全改变。我认为这不过是幻想罢了。”

还有咨询师预测,虽然克里米亚大多数居民把俄罗斯视为祖国,但俄国政府必须尽快改善当地民生,才有可能将这种认同维持下去:“俄罗斯能否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克里米亚经济,让当地人感到回归俄罗斯比待在乌克兰强,这是摆在普京面前的难题。——也许该叫中国人去投资?——乌克兰政府一直对克里米亚不管不顾,难怪当地人要分离出去。不过那里确实也没什么资源!我想克里米亚毕竟曾是沙皇的度假胜地,开发旅游业或许前景广阔。”

1 2 下一页 尾页 全文阅读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wang-ding-nan/2014_06_18_238744.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小婷

字号:小中大

2014-06-18 08:30:05

更多

244

关键字 >> 克里米亚乌克兰乌克兰局势俄罗斯普京德国默克尔欧盟克里米亚入俄

乌克兰危机爆发数月以来,零零总总听到不少德国人关于俄罗斯、欧盟和乌克兰局势的讨论。有些是茶余饭后不经意间的只言片语,有些是正式的研讨,还有些是我通过半正式采访了解到的观点和信息。就本人而言,我对他们提到的问题了解有限。况且每个“发言人”都是立场明确,言之有物。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无需对几个月来的事态发展重复赘述,只将这些言论略加整理,按专题汇总,供读者辨析。

如何评估俄罗斯当前的发展趋势

在德国,普京及其治下的俄罗斯常常是各种游行和集会的恶搞对象。曾处在冷战前哨的德国对当前的俄罗斯政府普遍反感,原因是不难理解的。在德国人看来,苏联解体后俄国一度向西方靠拢,政治经济有了积极发展。但普京上台后加强了政府对社会各方面的控制,苏联解体后的改革方向自此终止,西方人感到极其失望。

然而,德国的政界和学术界谈到今天的俄罗斯,绝非仅仅基于上述意识形态分歧而武断地作出评判。通常来说,他们的讨论是务实且专注于实际操作的。有德国学者曾坦率地讲:“我承认叶利钦的改革政策(比如休克疗法)是灾难性的,且给俄罗斯日后发展带来许多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普京搞集中权力就能解决俄罗斯的问题。”还有人提出:“抛开意识形态的对立,单从经济上看,普京政府对私有领域的严格控制使原本已经深入肌肤的腐败更难消除,极大地抑制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大概因为我是中国人,且这几年俄罗斯和中国走得很近,因此我和几位德国官员谈话时,他们常常拿俄罗斯和中国作比较。一位长期在德国政府任职的官员对我说:“不要以为俄罗斯像中国一样,想造什么都造得出来。它的经济块头虽大,但缺乏活力。说到底不过是靠能源出口维持生计的资源大国罢了。它的制造业不行。且俄国人和亚洲人又不一样,他们更安于现状,不像在中国,整个社会都想着如何致富改善生活。”

在那些从事国际关系研究和实践的德国人眼中,“俄罗斯是日益走向衰落的大国”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2013年G20峰会中,普京亲自为默克尔加衣

如何看待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外交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想象德国人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态度。毋庸置疑,德国的政界和学术界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危机的处理方法。和他们的长辈相比,德国年轻人的言辞往往更加激烈。作为欧洲一体化的最重要推动者,德国人认为普京所采用的“现实政治(Realpolitik)主导一切”的外交思维是低级落后的,且与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比如一位公司职员就感慨说:“俄罗斯策划克里米亚公投,进而兼并他国领土。这样的行径仿佛是19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重演。一刹那间时空错位,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大国凭借强权决定小国命运的时代。与之相比,欧洲通过一体化结束几百年的内部争战。俄罗斯所采取的道路与这个时代是多么格格不入啊!”

还有政府官员爆料说,俄国政府为了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说服德国,曾拿两德统一说事儿:“他们对我们说,当年我们是支持两德统一的,我们有恩于德国,你们也应该投桃报李,帮助克里米亚回归祖国。真是岂有此理,颠倒黑白!”

不过反对归反对,德国的学生、学者和官员们还是能主动尝试换位思考,相对辩证地审视乌克兰局势。比如,有的外交官对俄国外长赞不绝口,声称“拉夫罗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外交家。他厚颜无耻,谎话连篇,我们有时恨透了他。但你绝不能否认他在外交上的超凡才干。”

不少学者对美欧在乌克兰革命爆发初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西方对乌克兰局势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人明明知道乌克兰是个一半亲欧、一半亲俄的分裂的国家,却还要在反政府示威开始后拼命地撕扯!”

一些大学教授进而指出:“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表现强硬,表面上看不可一世,其实也是(在西方压力下)迫不得已的选择。它已是强弩之末,各方面都处于无法挽回的衰落之势。”“从中长期战略全局来看,兼并克里米亚、俄乌关系彻底恶化到底对俄罗斯利弊几何,现在还很难说清楚。我感觉从长期看俄罗斯是输家。”

此外,尽管西方媒体一致谴责克里米亚公投,我采访到的德国人却很少对这次投票持完全否定态度。例如,有位大学生就表示:“克里米亚公投当然有问题,比如当地媒体一边倒的宣传和影响。但不能否认公投结果确实反映了大多数民意。一些西方媒体认为如果按照西方标准重新投票,排除那些干扰因素,公投结果就会完全改变。我认为这不过是幻想罢了。”

还有咨询师预测,虽然克里米亚大多数居民把俄罗斯视为祖国,但俄国政府必须尽快改善当地民生,才有可能将这种认同维持下去:“俄罗斯能否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克里米亚经济,让当地人感到回归俄罗斯比待在乌克兰强,这是摆在普京面前的难题。——也许该叫中国人去投资?——乌克兰政府一直对克里米亚不管不顾,难怪当地人要分离出去。不过那里确实也没什么资源!我想克里米亚毕竟曾是沙皇的度假胜地,开发旅游业或许前景广阔。”

1 2 下一页 尾页 全文阅读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wang-ding-nan/2014_06_18_238744.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小婷


相关内容

  • 普京演讲内容
  • 中午好,尊敬的联邦委员会成员们,杜马议员们: 中午好,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的代表们: 是的,他们在这里,和我们的俄罗斯公民们在一起.(掌声) 尊敬的朋友们,我们今天聚在这里,为的是解决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一个对我们来说有历史意义的问题.3月16日,在克里米亚举行了全民公决,此次公决完全符合民 ...

  • 2014,国际安全形势十大看点
  • 2014,国际安全形势十大看点 新的一年,美国对叙利亚动武的可能是否还在?美军撤离后,阿富汗局势是否会再次失控?斯诺登事件是否会让美国有所收敛,从而使网络更加让人放心?诸如此类的问号还有很多,概括为一句话:与2013年相比,2014年是否更安全? 美 国 "再平衡战略"难有大作为 ...

  • 龙之声国际观察九十三期
  • 龙之声国际观察九十三期 2014 03 15 [新闻链接]新华网莫斯科消息:据俄新网3月11日报道,统一俄罗斯党议员维亚切斯拉夫·尼科诺夫表示,国家杜马计划于3月21日审议公正俄罗斯党议员提出的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法案.尼科诺夫在杜马委员会会议结束后表示:"在3月17日之前提出意见并进行分 ...

  • 对当今国际局势演变的分析与预判
  • (点击上方[昆仑策研究院]可关注) [原创]环球之音: 对当今国际局势演变的分析与预判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方面在内部发展上国家战略要有所调整与突破,一方面在外部环境中会招致某些国际势力的觊觎与封锁,因而明明暗暗.真真假假的遏制手段必然逐渐登上台面,围绕中国进行的一系列国际利益角逐必将越来 ...

  • 关注乌克兰局势,分析日元亚洲盘
  • 智通财经:关注乌克兰局势,分析日元亚洲盘 智通财经: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关注乌克兰局势,如果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的地缘政治问题愈发紧张,则会进一步推升市场的避险情绪上涨,日元作为避险货币则不免会有一波上涨,表现在汇价上即美元兑日元大幅下跌.[美元兑日元.利率决议.货币政策.日元走势] 内容摘要 基 ...

  • "死亡球赛"真相
  • 70年前,乌克兰起点足球队全体球员在赛后被命令背对墙站成一排,遭德军枪决.不过,对"爱国球员因打击侵略者气焰被害"的解读,如今出现了不同意见. 欧洲杯结束了,电影<死亡球赛>在东道主乌克兰引发的争论却不见停息.影片由俄罗斯投资拍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认为,这部影片歪曲历 ...

  • 二战后与当今国际格局:检测
  • 二战后与当今国际格局: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 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的标志是( )A.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 ...

  • 性格即是命运 地理决定外交--评波兰外交战略大转型(愚蠢可悲的波兰啊)
  • 性格即是命运 地理决定外交 --评波兰的外交战略大转型 作者:李寒秋 本文首发于传统媒体<国际展望>,有删改.互联网上转载请保留此条目,传统媒体转载请与该杂志和作者联系 在美英两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之后,波兰毫不在乎法.德.俄三个欧洲大陆大国反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紧紧跟随美英两国的节拍在全 ...

  • 中考专题: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文末附检测题)
  • 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一.专题概述: 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纵观历史,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主要包括欧洲的发展历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近现代欧洲经历了称霸主宰世界.分裂与斗争.走向联合发展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