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设计研究_徐荣

第33卷第31期西建筑 Vol.33No.31 山2007年11月Nov. 2007SHANXI ARCHITECTURE

4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31-0043-0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设计研究

徐 荣

摘 要:通过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基本要素的分析,提出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的研究思路,从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基本要素,安全格局中图分类号:TU-87

土地是有生命的,村落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积淀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同时在千百年的演化中构筑了各种人居聚落的安全模式,它是大地景观生命的元素和节点[5]。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认真审视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冲击,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体系,从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的重要问题。

文献标识码:A聚落空间环境景观。

1.1 田园山水

田园山水是由田园景观、自然山水等要素组合的自然有机体,是乡村聚落景观的基础,体现了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特质。我国传统村落的建设历来非常注重与田园山水之间的关系。纵观现存的传统古村落,或依山傍水,或背山面水,如皖南水布口村民居依山脚沿等高线排列,村后有庄重的山势,茂盛的树林衬托出村落的秀美,弯曲的小河环绕村前,村对面还有丘陵作为屏障和对景[3]。尊重乡村地域条件,以诗化田园为灵魂,将农田、水渠、池塘、山体、林地等自然要素有机组合,保持生态的多样性,是完善传统乡村聚落自然景观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由之路。

分为两类:1)孩子们根据记忆画出现实的幼儿园;2)孩子们画出自己想象的幼儿园。结论发现:无论是记忆画还是想象画,自然要素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树,动物中飞鸟的出现频率最高。在记忆画中楼房的出现频率不少,但是在想象画中楼房的出现频率则下降了很多。孩子们对于楼房还进行了艺术加工,以屋顶为例,坡顶、尖顶的出现率很高,尤以西方童话色彩的尖顶最突出,半数的楼房加画了烟囱。此外游戏场中的活动器械,各种旗子和孩子们的活动出现频率都非常高。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幼教建筑设计时应把集教学、活动和休息为一体的主楼作为幼儿园设计的重点,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行为心理特点,注重 童真 和 童趣 的同时合理设计空间尺度并突出一个 园 子,绿化、野趣

1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包括两个方面:1)物质构成方面

田园山水、聚落形态、乡土建筑等;2)精神文化构成方面 民俗文化、乡村生活方式等,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的传统乡村幼童真正体会到童年的快乐。

见图3中的游戏内容是浙江省永嘉县桥下新潮玩具厂制作的,给儿童创造了灵活的游戏空间和场所,让他们的室外活动内

容更加丰富。

4 建立适合儿童心理的空间尺度

幼教建筑的使用者是儿童,他们的空间感知很大程度上受空间尺度影响,对幼儿来说,真正的亲切感是仅有1.2m高的能彻底地把成人排斥在外的小空间。虽然不能把幼教建筑立在这样的尺度上,但应考虑到幼儿心理的特点和要求,使形体和空间尽量使他们能接受。

那么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儿童理想的幼儿园。

环境心理学 中有一个调研的实例:把一所幼儿园的儿童划

和游戏场,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儿童心中理想的幼儿园。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2][美]阿摩斯 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

国外建筑理论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Theimpactsofinfant sbehaviorpsychologyonthedesignofnurseryschool

CAOBen CHENGang

Abstract:Baseduponstudyonthebehaviorpsychologicalfeaturesandbehaviorregularityofinfants,frominfant sbehaviorpsychologythede-signofthearchitecturetosuittobehaviorandpsychologicalrequirementsofinfantsforstudy,playandrestisdiscussedinordertocreateplea-surableenvironmentforchildren.

Keywords:behavior,psychologicalfeature,spacecriterion,nurseryschool,architecturaldesign

收稿日期:2007-05-23

作者简介:徐 荣(1982-),男,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安徽合肥 230009

44 1.2 聚落形态

第33卷第31期

2007年11月

山西建筑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外现,同时又是一个鲜活的处于变动中的有机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正处于瓦解状态,村落景观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变化来自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变化,因为他们才是该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在切实有效地保护其传统生活氛围、挖掘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的同时,应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离开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传统村落的特色和生命力也就无所依附了。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村落传统景观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

聚落形态是指由街巷、民居等物质要素构成的乡村总体布局,是容纳人们居住、交往和游憩的多功能空间活动场所。每一

个村落的发展都有一个自然演化规律,均有各自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自成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布局、道路骨架和水系网络,如形同扬帆远航巨轮的西递村、形似水牛的宏村。在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塑造中,切不可采用城市单一化的大拆大建改造模式,挖丘平塘,而应疏通地脉、顺应肌理、因势利导、错落有致,从而有效地保护村落原有形态。

1.3 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是指传统乡村聚落中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古老建筑,这些建筑保留了多种当地传统元素,且建筑围合尺度适宜、体量得当、错落有致,形成了很好的空间效果。积极保护利用乡土建筑,在新建建筑布局上,也不可盲从 时尚 ,而应从地方乡土建筑特色出发,结合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遵循小体量、分散化的原则;在建筑用料上突出环保化、未来化和生态化;在建筑风格上应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即在不破坏原有氛围的前提下有选择、有步聚地整旧如旧,或新旧协调。如皖南西递村村口牌坊四周新建的仿古建筑,不但与原有的民居相互协调,而且大大加强了原有牌坊为村入口处的意境和整体景观和谐。

3.2 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构建乡村聚落景观安全格局

村落从选址开基,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5]。然而,目前的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已出现了城镇小区的形式主义倾向,这不利于营造乡村聚落中应有的景观环境。这就要求在规划中,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空间位置及空间肌理,从而构建完善的乡村聚落景观安全格局。

乡村聚落的生命在于田园山水格局、交通网络、交流空间、乡土建筑的特色保护及民俗文化的认同五个方面。它们是构成村落景观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与延续村落的活力与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这五种功能的挖掘、判别、整合和传承,构建完善的乡村聚落景观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采用 拼贴 手法,引入新的景观和开发建设。这种方法在保护和整合村落原有形态、肌理、文脉,保持村落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同时,将创造一个具备生态良好、历史延续、文化特色和认同感鲜明的和谐新农村。

1.4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传统村落中那些别有情致的传统工艺、传统服

饰、民间艺术、节日庆典、信仰体系等行为景观,涉及乡村的社会、经济、宗教、政治等各方面,是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中重要的文化特质。规划中,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使其得到传承和延续,从而使乡村生活方式以稳定、渐进的动态模式得以发展。反之,民俗文化体系将随之动摇和瓦解。

2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2.1 整体性与多样性原则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一系列景观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是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复合载体。同时,它又处处体现出景观形态的多样性,即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景观结构和功能。在传统村落景观设计时,需运用多学科知识,使道路和建筑这类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山体、水体、田园等)协调统一、有机融合,从而既体现出乡村聚落景观的整体性,又充分发挥每个景观要素的个性特征。

3.3 以乡土特色景观为载体,营造特色鲜明、优美宜人的乡村景观节点

乡村聚落生活的宜人,不仅在于其优美的田园环境,更体现在独有的乡土特色景观给予村民的精神满足。这些乡土特色景观往往与村落的开放空间相结合,成为村落的公益性场地。如江南一些古村落至今还保存有鼓楼,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前面有一个小广场,村民们在这里可以进行聚众议事、宗教性活动、公益演出等社会活动和文娱活动。对每一个可以利用的乡村特色景观节点进行判别、整合,形成邻里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完善的村落开放空间体系。同时,在细部上,结合现状,针对不同级别的开放空间,配以不同的景观小品要素,如古树、花坛、桥、石凳、篮球场等,从而为村落街道注入活力,营造诗意栖居的意境。

2.2 地域性与时代性原则

乡村聚落景观是一个地域性概念,应处理好与时代性的关系,崇尚个性,展现地域特色。如皖南古村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景观特征,其优美的田园风光、统一的建筑形式、独特的村落布局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保持地域性景观特色的重要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应坚持景观乡土性与建筑功能现代性的统一,积极采取有机更新措施,以求达到最佳利用状态。

4 结语

建设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充满活力的和谐新农村是我国新农村村庄规划的总技术路线。传统乡村聚落是集生态、空间、历史及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千百年来我国村落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对现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利用价值。合理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并将其设计理念运用于新农村建设当中,必将营造出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 星,钱镇祥.试论诸葛村民居的空间形态[J].南方建筑.2004(3):89-90.

[2]叶小群.拓展安徽小城镇景观特色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4

(3):92-93.

2.3 现实性与持续性原则

塑造传统村落景观切忌 贪大求高、追新崇洋 ,而应立足现

有,以自然渐变的演进理念,将传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从而巧妙地将自然的田园绿意组织到空间环境之中,使之获得持续活力的价值和生命力。

3 构筑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体系的研究思路

3.1 以原住村民为主体,切实有效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第33卷第31期西建筑 Vol.33No.31 山2007年11月Nov. 2007SHANXI ARCHITECTURE

45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31-0045-02

教场坝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初探

冯雨 李陌

摘 要:从街区自然地理环境、选址布局方式、街巷空间结构、空间层次、街巷尺度以及建筑单体类型等几方面解读街区物质空间环境,并对其以茶文化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逐步展示了教场坝历史街区丰富的空间形态。关键词: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物质环境,非物质文化环境中图分类号:TU-87

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构成不仅包括 有形 的建筑群及构筑

物,还包括蕴含其中的 无形文化 和场所精神。一个空间之所以能成为场所是因为它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特色,舒尔茨更是用 场所精神 来隐喻 场所 具有的深层次的、较难把握的特征,诸如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等,而这种特征正是场所独特魅力的所在。人们认识和把握一个历史街区,不仅要把握其实体形态,更要把握其独特的场所精神。

文献标识码:A

茂盛,形成的封闭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局部小气候;在战乱的年代还是易守难攻的地形。总之,紫阳的地形环境适合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力方式,确实是一块 风水宝地 。

2 教场坝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分析2.1 街巷布局形式

紫阳建城之初,居民甚少,再加上明末清初连年战乱,城垣俱损, 空城孤悬,居民三五 (康熙 紫阳县新志 艺文志 )。乾嘉之后,人丁渐繁,商贸始兴,方形成街市巷道。紫阳旧城由于用地极为复杂,其街区布置与建筑往往尊重环境、顺应环境,与环境相生相存。由于山地地势起伏,街巷顺应等高线层层布置,由低及高,层层叠叠,聚簇而立,形成了屋宇层叠、高低错落的独特空间布局形式。

1 自然条件与街区选址

紫阳自古为陕南通往巴蜀的咽喉, 西来汉水吞巴水,南入秦山接楚山 (清乾隆谢申 过紫阳县 )。解放以来,主要以汉江、任河水运为主。明清时期,瓦房店是陕南极重要的商埠,下流荆襄,上溯蜀川。汉王城、白马石、县城城关、洞河等都是重要的水运码头,汉江沿岸至今还有古栈道遗迹。现在,境内襄渝铁路行程66.7km,恒紫、紫渔、蒿(坪)汉(城)旋(汉阴旋涡)三条公路干线呈 人 字形辐射全县。

紫阳地处秦巴山区,由大巴山、米仓山(又名小巴山)、凤凰山和汉江、任河等山川组成,由于秦岭、大巴山、米苍山系的阻隔而自成一个地理单元,属于巴蜀文化区域。自战国后期始,中原文化不断向古巴蜀文化渗透,古巴蜀文化不断汲取中原先进文化的滋养而发展着。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表现着巴蜀与中原文化交织的色彩。

紫阳城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合乎风水相地所称道的基本模式。古镇基址背后的山峦可作为冬季北来寒风的屏障;面水可以接纳夏季南来的凉风,争取良好的日照条件,并可方便地取得生活、生产的用水;缓坡可避免洪涝之灾;左右围护,植被[3]孙明泉.江南古村落的景观价值及其可持续利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4]潘国泰,朱永春.安徽古建筑[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9.[5]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

2.2 街巷内部空间形态的组成2.2.1 街巷的功能结构

紫阳旧城街区的功能活动是以 农 为中心展开的,集镇中的居民脱不开与 农 的关系,其所从事的手工业生产、贸易活动也大多以农业活动为中心,有些居民自身也亲自从事农业生产。这种以 农 为中心的功能活动的复合性反映在街区形态中即为街区功能结构形态的高度复合。街巷作为街区的主体,既是各种商业、娱乐与体闲活动的公共场所,同时也是街区居民的生活、交往场所。

2.2.2 街巷的空间层次

在教场坝历史街区中,从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与商业经营出

观安全格局途径 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5):97-98.[6]杜晓帆.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 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6-11-3(8).

Studyonprotectionanddesigningoflandscapeoftraditionalruralsettlement

XURong

Abstract:Baseduponanalyzingthebasicconstituteelementsoflandscapeoftraditionalruralsettlement,thisarticlegivessomebasicprinciples

ontheprotectionoflandscapeoftraditionalruralsettlementanddiscussesthewayofthinkingonthedesigningofit,soastoprotectthehistor-icalandculturalfeaturesoftraditionalvillages,andbuildaruralenvironmen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Keywords:ruralsettlement,landscape,basicelements,securitypatterns

收稿日期:2007-05-23

作者简介:冯 雨(1980-),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55

李 陌(1981-),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55

第33卷第31期西建筑 Vol.33No.31 山2007年11月Nov. 2007SHANXI ARCHITECTURE

4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31-0043-0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设计研究

徐 荣

摘 要:通过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基本要素的分析,提出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的研究思路,从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基本要素,安全格局中图分类号:TU-87

土地是有生命的,村落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积淀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同时在千百年的演化中构筑了各种人居聚落的安全模式,它是大地景观生命的元素和节点[5]。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认真审视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冲击,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体系,从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的重要问题。

文献标识码:A聚落空间环境景观。

1.1 田园山水

田园山水是由田园景观、自然山水等要素组合的自然有机体,是乡村聚落景观的基础,体现了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特质。我国传统村落的建设历来非常注重与田园山水之间的关系。纵观现存的传统古村落,或依山傍水,或背山面水,如皖南水布口村民居依山脚沿等高线排列,村后有庄重的山势,茂盛的树林衬托出村落的秀美,弯曲的小河环绕村前,村对面还有丘陵作为屏障和对景[3]。尊重乡村地域条件,以诗化田园为灵魂,将农田、水渠、池塘、山体、林地等自然要素有机组合,保持生态的多样性,是完善传统乡村聚落自然景观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由之路。

分为两类:1)孩子们根据记忆画出现实的幼儿园;2)孩子们画出自己想象的幼儿园。结论发现:无论是记忆画还是想象画,自然要素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树,动物中飞鸟的出现频率最高。在记忆画中楼房的出现频率不少,但是在想象画中楼房的出现频率则下降了很多。孩子们对于楼房还进行了艺术加工,以屋顶为例,坡顶、尖顶的出现率很高,尤以西方童话色彩的尖顶最突出,半数的楼房加画了烟囱。此外游戏场中的活动器械,各种旗子和孩子们的活动出现频率都非常高。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幼教建筑设计时应把集教学、活动和休息为一体的主楼作为幼儿园设计的重点,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行为心理特点,注重 童真 和 童趣 的同时合理设计空间尺度并突出一个 园 子,绿化、野趣

1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包括两个方面:1)物质构成方面

田园山水、聚落形态、乡土建筑等;2)精神文化构成方面 民俗文化、乡村生活方式等,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的传统乡村幼童真正体会到童年的快乐。

见图3中的游戏内容是浙江省永嘉县桥下新潮玩具厂制作的,给儿童创造了灵活的游戏空间和场所,让他们的室外活动内

容更加丰富。

4 建立适合儿童心理的空间尺度

幼教建筑的使用者是儿童,他们的空间感知很大程度上受空间尺度影响,对幼儿来说,真正的亲切感是仅有1.2m高的能彻底地把成人排斥在外的小空间。虽然不能把幼教建筑立在这样的尺度上,但应考虑到幼儿心理的特点和要求,使形体和空间尽量使他们能接受。

那么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儿童理想的幼儿园。

环境心理学 中有一个调研的实例:把一所幼儿园的儿童划

和游戏场,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儿童心中理想的幼儿园。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2][美]阿摩斯 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

国外建筑理论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Theimpactsofinfant sbehaviorpsychologyonthedesignofnurseryschool

CAOBen CHENGang

Abstract:Baseduponstudyonthebehaviorpsychologicalfeaturesandbehaviorregularityofinfants,frominfant sbehaviorpsychologythede-signofthearchitecturetosuittobehaviorandpsychologicalrequirementsofinfantsforstudy,playandrestisdiscussedinordertocreateplea-surableenvironmentforchildren.

Keywords:behavior,psychologicalfeature,spacecriterion,nurseryschool,architecturaldesign

收稿日期:2007-05-23

作者简介:徐 荣(1982-),男,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安徽合肥 230009

44 1.2 聚落形态

第33卷第31期

2007年11月

山西建筑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外现,同时又是一个鲜活的处于变动中的有机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正处于瓦解状态,村落景观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变化来自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变化,因为他们才是该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在切实有效地保护其传统生活氛围、挖掘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的同时,应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离开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传统村落的特色和生命力也就无所依附了。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村落传统景观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

聚落形态是指由街巷、民居等物质要素构成的乡村总体布局,是容纳人们居住、交往和游憩的多功能空间活动场所。每一

个村落的发展都有一个自然演化规律,均有各自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自成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布局、道路骨架和水系网络,如形同扬帆远航巨轮的西递村、形似水牛的宏村。在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塑造中,切不可采用城市单一化的大拆大建改造模式,挖丘平塘,而应疏通地脉、顺应肌理、因势利导、错落有致,从而有效地保护村落原有形态。

1.3 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是指传统乡村聚落中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古老建筑,这些建筑保留了多种当地传统元素,且建筑围合尺度适宜、体量得当、错落有致,形成了很好的空间效果。积极保护利用乡土建筑,在新建建筑布局上,也不可盲从 时尚 ,而应从地方乡土建筑特色出发,结合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遵循小体量、分散化的原则;在建筑用料上突出环保化、未来化和生态化;在建筑风格上应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即在不破坏原有氛围的前提下有选择、有步聚地整旧如旧,或新旧协调。如皖南西递村村口牌坊四周新建的仿古建筑,不但与原有的民居相互协调,而且大大加强了原有牌坊为村入口处的意境和整体景观和谐。

3.2 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构建乡村聚落景观安全格局

村落从选址开基,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5]。然而,目前的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已出现了城镇小区的形式主义倾向,这不利于营造乡村聚落中应有的景观环境。这就要求在规划中,从村落原有形态着手,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空间位置及空间肌理,从而构建完善的乡村聚落景观安全格局。

乡村聚落的生命在于田园山水格局、交通网络、交流空间、乡土建筑的特色保护及民俗文化的认同五个方面。它们是构成村落景观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与延续村落的活力与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这五种功能的挖掘、判别、整合和传承,构建完善的乡村聚落景观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采用 拼贴 手法,引入新的景观和开发建设。这种方法在保护和整合村落原有形态、肌理、文脉,保持村落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同时,将创造一个具备生态良好、历史延续、文化特色和认同感鲜明的和谐新农村。

1.4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传统村落中那些别有情致的传统工艺、传统服

饰、民间艺术、节日庆典、信仰体系等行为景观,涉及乡村的社会、经济、宗教、政治等各方面,是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中重要的文化特质。规划中,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使其得到传承和延续,从而使乡村生活方式以稳定、渐进的动态模式得以发展。反之,民俗文化体系将随之动摇和瓦解。

2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2.1 整体性与多样性原则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一系列景观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是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复合载体。同时,它又处处体现出景观形态的多样性,即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景观结构和功能。在传统村落景观设计时,需运用多学科知识,使道路和建筑这类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山体、水体、田园等)协调统一、有机融合,从而既体现出乡村聚落景观的整体性,又充分发挥每个景观要素的个性特征。

3.3 以乡土特色景观为载体,营造特色鲜明、优美宜人的乡村景观节点

乡村聚落生活的宜人,不仅在于其优美的田园环境,更体现在独有的乡土特色景观给予村民的精神满足。这些乡土特色景观往往与村落的开放空间相结合,成为村落的公益性场地。如江南一些古村落至今还保存有鼓楼,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前面有一个小广场,村民们在这里可以进行聚众议事、宗教性活动、公益演出等社会活动和文娱活动。对每一个可以利用的乡村特色景观节点进行判别、整合,形成邻里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完善的村落开放空间体系。同时,在细部上,结合现状,针对不同级别的开放空间,配以不同的景观小品要素,如古树、花坛、桥、石凳、篮球场等,从而为村落街道注入活力,营造诗意栖居的意境。

2.2 地域性与时代性原则

乡村聚落景观是一个地域性概念,应处理好与时代性的关系,崇尚个性,展现地域特色。如皖南古村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景观特征,其优美的田园风光、统一的建筑形式、独特的村落布局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保持地域性景观特色的重要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应坚持景观乡土性与建筑功能现代性的统一,积极采取有机更新措施,以求达到最佳利用状态。

4 结语

建设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充满活力的和谐新农村是我国新农村村庄规划的总技术路线。传统乡村聚落是集生态、空间、历史及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千百年来我国村落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对现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利用价值。合理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并将其设计理念运用于新农村建设当中,必将营造出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 星,钱镇祥.试论诸葛村民居的空间形态[J].南方建筑.2004(3):89-90.

[2]叶小群.拓展安徽小城镇景观特色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4

(3):92-93.

2.3 现实性与持续性原则

塑造传统村落景观切忌 贪大求高、追新崇洋 ,而应立足现

有,以自然渐变的演进理念,将传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从而巧妙地将自然的田园绿意组织到空间环境之中,使之获得持续活力的价值和生命力。

3 构筑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体系的研究思路

3.1 以原住村民为主体,切实有效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第33卷第31期西建筑 Vol.33No.31 山2007年11月Nov. 2007SHANXI ARCHITECTURE

45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31-0045-02

教场坝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初探

冯雨 李陌

摘 要:从街区自然地理环境、选址布局方式、街巷空间结构、空间层次、街巷尺度以及建筑单体类型等几方面解读街区物质空间环境,并对其以茶文化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逐步展示了教场坝历史街区丰富的空间形态。关键词: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物质环境,非物质文化环境中图分类号:TU-87

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构成不仅包括 有形 的建筑群及构筑

物,还包括蕴含其中的 无形文化 和场所精神。一个空间之所以能成为场所是因为它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特色,舒尔茨更是用 场所精神 来隐喻 场所 具有的深层次的、较难把握的特征,诸如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等,而这种特征正是场所独特魅力的所在。人们认识和把握一个历史街区,不仅要把握其实体形态,更要把握其独特的场所精神。

文献标识码:A

茂盛,形成的封闭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局部小气候;在战乱的年代还是易守难攻的地形。总之,紫阳的地形环境适合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力方式,确实是一块 风水宝地 。

2 教场坝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分析2.1 街巷布局形式

紫阳建城之初,居民甚少,再加上明末清初连年战乱,城垣俱损, 空城孤悬,居民三五 (康熙 紫阳县新志 艺文志 )。乾嘉之后,人丁渐繁,商贸始兴,方形成街市巷道。紫阳旧城由于用地极为复杂,其街区布置与建筑往往尊重环境、顺应环境,与环境相生相存。由于山地地势起伏,街巷顺应等高线层层布置,由低及高,层层叠叠,聚簇而立,形成了屋宇层叠、高低错落的独特空间布局形式。

1 自然条件与街区选址

紫阳自古为陕南通往巴蜀的咽喉, 西来汉水吞巴水,南入秦山接楚山 (清乾隆谢申 过紫阳县 )。解放以来,主要以汉江、任河水运为主。明清时期,瓦房店是陕南极重要的商埠,下流荆襄,上溯蜀川。汉王城、白马石、县城城关、洞河等都是重要的水运码头,汉江沿岸至今还有古栈道遗迹。现在,境内襄渝铁路行程66.7km,恒紫、紫渔、蒿(坪)汉(城)旋(汉阴旋涡)三条公路干线呈 人 字形辐射全县。

紫阳地处秦巴山区,由大巴山、米仓山(又名小巴山)、凤凰山和汉江、任河等山川组成,由于秦岭、大巴山、米苍山系的阻隔而自成一个地理单元,属于巴蜀文化区域。自战国后期始,中原文化不断向古巴蜀文化渗透,古巴蜀文化不断汲取中原先进文化的滋养而发展着。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表现着巴蜀与中原文化交织的色彩。

紫阳城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合乎风水相地所称道的基本模式。古镇基址背后的山峦可作为冬季北来寒风的屏障;面水可以接纳夏季南来的凉风,争取良好的日照条件,并可方便地取得生活、生产的用水;缓坡可避免洪涝之灾;左右围护,植被[3]孙明泉.江南古村落的景观价值及其可持续利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4]潘国泰,朱永春.安徽古建筑[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9.[5]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

2.2 街巷内部空间形态的组成2.2.1 街巷的功能结构

紫阳旧城街区的功能活动是以 农 为中心展开的,集镇中的居民脱不开与 农 的关系,其所从事的手工业生产、贸易活动也大多以农业活动为中心,有些居民自身也亲自从事农业生产。这种以 农 为中心的功能活动的复合性反映在街区形态中即为街区功能结构形态的高度复合。街巷作为街区的主体,既是各种商业、娱乐与体闲活动的公共场所,同时也是街区居民的生活、交往场所。

2.2.2 街巷的空间层次

在教场坝历史街区中,从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与商业经营出

观安全格局途径 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5):97-98.[6]杜晓帆.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 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6-11-3(8).

Studyonprotectionanddesigningoflandscapeoftraditionalruralsettlement

XURong

Abstract:Baseduponanalyzingthebasicconstituteelementsoflandscapeoftraditionalruralsettlement,thisarticlegivessomebasicprinciples

ontheprotectionoflandscapeoftraditionalruralsettlementanddiscussesthewayofthinkingonthedesigningofit,soastoprotectthehistor-icalandculturalfeaturesoftraditionalvillages,andbuildaruralenvironmen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Keywords:ruralsettlement,landscape,basicelements,securitypatterns

收稿日期:2007-05-23

作者简介:冯 雨(1980-),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55

李 陌(1981-),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55


相关内容

  • 关于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0):297-300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关于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陈莹,王旭东,王鹏飞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介绍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概况,阐述中国不同学科领域对乡村景观概念的界定 ...

  • 优秀案例评选第4章[第三节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 网络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世界的聚落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和活动建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主体.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及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成功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 ...

  • 乡村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形态组织_马金祥
  • 第12卷第5期2010年09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IT(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12No. 5Sept., 2010 乡村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形态组织 马金祥,刘 杰 1 2 (1.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韩国东西大学研究生院, ...

  • [居民与聚落]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一.聚落的两种形态:二.环境如何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三.聚落的发展和保护.这节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材通过图片的比较和分析,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 ...

  •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案2
  •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 ...

  • 初中地理公开课课例评价
  • 初中地理公开课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聚落 新课程为地理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和创新空间,在实践中,一些地理教师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者,并在逐渐为落实新的课程理念而努力探索者.今天我们教研组听了孙妍老师的一节地理公开课,大家的反响比较好,通过大家的集体研讨和我自己的深入思考,我觉得有一些 ...

  • 乡村生态旅游策划书
  • 乡 村 生 态 旅 游 策 划 书 策划组: 小组 - 策划名称 乡村生态旅游 活动创意主题 生态旅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标对象 农村 活动背景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更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再看一看城市居民的现状:城市生活 ...

  • 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传承
  • ◆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乡村旅游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本文在分析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如何传承乡村旅游的文化提出对策建议,以便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体现文化意境.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文化传承 对策建议 随着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乡村 ...

  • 新农村设计,河南新农村建设规划图纸,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郑州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
  •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任务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上考虑,农村传统聚落地区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有价值的传统聚落,其原先的人居环境应得到保存,但是同时它又要满足现代农村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 随着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在功能和数量上已不能 ...